登陆注册
2151800000024

第24章 大明王朝全面解读(1)

明太祖朱元璋是否当过和尚

朱元璋(1328~1398),史称明太祖,是明朝的开国皇帝,在中国开国皇帝里面出身最为卑微。

元文宗天历元年(1328)九月十八日,朱元璋出生在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的一个佃农家庭。他出生时,其父母年龄相加有八十八岁,故取名为重八。他小时候曾读过几个月的私塾,后因没钱交学费,只好退学给人家放牛,吃尽了苦头。

元顺帝至正四年(1344),淮河流域灾害频发,旱灾、蝗灾、瘟疫接踵而至。朱元璋的家里也遭受了灭顶之灾,他的父母和长兄在几天之内相继去世。家中买不起棺材和坟地,幸亏邻居刘继祖给了他们一块坟地,他和二哥才得以草草埋葬亲人。家里的日子实在过不下去,二哥就外出逃荒,孤苦无依的他只好到附近的皇觉寺当了小和尚,以图有粥糊口。但不久,灾情越来越重,寺中也没有了余粮,寺庙中的和尚也不得不外出讨吃就食。朱元璋入寺后不到几个月,就被打发出去,做了游方和尚。

朱元璋当了差不多四年的游方和尚,至正八年(1348)才又回到皇觉寺。四年间,他走过不少地方:向南,到合肥(今安徽合肥);转而向西,进河南,到固始(今河南固始),光州(今河南潢川),息州(今河南息县),罗山(今河南罗山),信阳(今河南信阳);又转而向北,到汝州(今河南临汝),陈州(今河南太康);最后,转而向东,到鹿邑(今河南鹿邑),毫州(今安徽毫县),颍州(今河南阜阳)——回钟离皇觉寺。云游的几年间,居无定所,风餐露宿,靠化缘度日,其实和讨饭也差不多。经过几年云游的磨砺,朱元璋的视野大为开阔,人生阅历大为丰富,但同时也养成了他猜忌多疑、刚愎残忍的性格。

朱元璋是怎样兴兵起家的

朱元璋所处的元代末年,政治黑暗腐败,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空前尖锐,各地起义风起云涌。元顺帝至正十二年(1352),郭子兴等人率众起义,攻占了濠州(今安徽凤阳)。元朝派兵镇压,朱元璋栖身的皇觉寺被乱兵烧毁,在友人的邀请下,他投奔到郭子兴的队伍里。

在红巾军里,朱元璋先是充为步卒,由于勇武过人,很快就被提拔为亲兵九夫长,成为郭子兴的亲信,并娶其养女马氏为妻,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至正十三年(1353),他回家乡募兵,招集了七百多人,郭子兴就让他带领这批兵,并提升其为镇抚。但他不满足于“为人调用”的处境,决心发展自己的队伍。十四年,他带领徐达、汤和等二十四人到定远(今安徽定远),不久就招编了张家堡驴牌寨民兵三千人,又收编了横涧山缪大亨的义兵二万余人,并用了近十天的时间加以整顿和训练,形成一支基本队伍。

朱元璋组建队伍后,就率军南下,攻占了滁州(今安徽滁州)。至正十五年(1355)又攻下和州(今安徽和县)。进入和州后,郭子兴称滁阳王,命他总制诸将。朱元璋严肃军纪,禁止杀掳掠夺,因而更得民心。同年三月,郭子兴病死,朱元璋成了这支义军的首领。这时,刘福通在毫州立韩山童之子韩林儿为帝,称小明王,建立“大宋”政权,年号龙凤。朱元璋不愿受制于人,但自己势孤力单,只得暂时接收龙凤政权的领导,使用龙凤纪年,但“事皆不禀其节制”。

至正十五年(1355)五月,在廖永安、俞通海的带领下,结寨巢湖的水军千余艘投靠了朱元璋,朱元璋拥有了一支强大的水军。常遇春、邓愈也归附了朱元璋。十六年,朱元璋亲率水陆诸将南下,攻破集庆(今南京),改集庆为应天府,并在应天置江南行中书省,建立起较完整的统治机构,作为发展基地。

但这时的朱元璋,局面小,兵力弱,四面受敌,形势不利。他便及时利用元军主力和小明王作战的机会,向南面和东南的元军主力发动进攻,并取得胜利。打下徽州(今安徽歙县)后,他采纳了老儒朱升的献策:“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又把军事进攻的矛头指向土地肥沃而盛产粮食、丝绸的浙江一带,将孤立的元军据点依次拔掉。随后,又对东南采取守势,对东北和西面取攻势,在军事上赢得有利局面。然后,战鄱阳,取东吴,南征北伐,奠定了统一全国的基础。

至正二十八年(1368),在军事上取得节节胜利的大好形势下,朱元璋于应天府(今江苏南京)登上皇帝的宝座,国号大明,年号洪武,以应天为京城。

郭子兴与朱元璋有什么亲密的关系

郭子兴(?~1355),定远(今安徽定远)人,元末江淮地区红巾军首领。元顺帝至正十二年(1352),他与孙德崖等五人率众起义,自称节制元帅,攻占濠州(今安徽凤阳)。此间,朱元璋投奔他。

郭子兴与一同起义的孙德崖等四人关系素来不和,处处受到排挤。朱元璋多次劝郭子兴要提防,但他都没有放在心上。至正十二年秋,彭大、赵均用因徐州(今江苏徐州)失守,逃奔濠州。彭大为人有谋略,郭子兴与其关系密切而鄙视赵均用。孙德崖等人就趁机在赵均用面前诽谤郭子兴,赵均用非常恼怒,捉住郭子兴并幽禁在孙德崖家里。朱元璋得知后,急忙禀告了彭大,一起赶往孙家,救出了郭子兴。后来元军包围濠州,他们才暂时放下旧怨,共同守城。

濠州解围后,朱元璋被郭子兴提升为镇抚而一跃成为带兵官,郭子兴与孙德崖等人仍然不和。为了自谋发展,朱元璋于至正十四年(1354)率二十四人南略定远,很快就收编了两万多人。他将这支队伍训练和整顿后,率领南下攻克了滁州(今安徽滁州)。在此期间,彭大死去,赵均用更加专断凶狠,处心积虑地想除掉郭子兴。朱元璋得知后,急忙派人劝说赵均用,为其分析利害,又贿赂他身边的人,才使郭子兴免遭毒手。八月,郭子兴到滁州和朱元璋会合,他见朱元璋已经拥有三万人的武装,而且号令严明,军容整肃,十分高兴,就升他为总管。

至正十五年(1355),朱元璋攻下和州(今安徽和州)后,郭子兴称滁阳王,命朱元璋总制诸将。这年三月,郭子兴病死,宋政权任命朱元璋为这支军队的左副元帅,不久又提升为大元帅。至此,郭子兴亲手缔造的这支起义军,全部归朱元璋指挥。

此后,朱元璋逐渐在群雄争霸中脱颖而出,定江南,克中原,一步步迈向皇帝的宝座,但始终没有忘记郭子兴。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他追封郭子兴为滁阳王,并诏令建立宗庙,用一猪一羊的中牢之礼祭祀。十六年,又亲自书写郭子兴的事迹,令太常丞张来仪刻在碑上。

刘福通为反元事业做出了什么贡献

刘福通(?~1366),颍州(今安徽阜阳)人,元末北方红巾军领导人。元顺帝至正十一年(1351)五月初,他和韩山童聚众三千人于颍州,准备起义。事败,韩山童被捕后被杀,其妻杨氏、子林儿逃奔武安(今江苏徐州境内)。刘福通率众冲出重围,于五月初三攻占颍州,大起义正式爆发。部众以红巾为号,烧香奉弥勒佛,故称红巾军、红军或香军。刘福通起兵仅四五个月,就击溃了元廷派遣的大军,占领了中原大片城镇,掀开了元末农民大起义的序幕,徐州芝麻李,蕲黄徐寿辉,湘汉布王三、孟海马,濠州郭子兴等纷纷起义响应。

由于元朝军队和地主武装的镇压,起义曾一度转入低潮,后来因元朝廷内部倾轧,农民战争的形势发生急遽变化。刘福通利用高邮战役后的有利形势,再次掀起大规模的反元武装斗争。至正十五年(1355)二月,刘福通将韩林儿迎至亳州(今安徽亳县),立其为帝,号“小明王”,改元龙凤,建国大宋。刘福通自任丞相,加封太保,成为宋政权的实际领导人、北方红巾军的总指挥。

在此后的几年时间里,刘福通风驰电掣,几乎把元朝推翻。从至正十六年(1356)九月开始,刘福通派遣军队分路出击,形成三路北伐的壮观局面。刘福通自己两次攻打汴梁(今河南开封),于十八年五月据其为都,迎韩林儿居之。分遣毛贵攻下山东全省,由山东北进,于十八年三月直逼大都(今北京)附近的柳林(今北京通州西南)。毛贵虽然最终失败,但山东形势甚好。中路军刘福通的另一部将关先生由河南而山西,由山西而绥远、察哈尔,在至正十八年十月,毁掉了元朝的上都(在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其后又东扫辽阳,进入了高丽的王都。此外。西路军李武、崔德二人,也在元朝的陕西、甘肃、宁夏如人无人之境。但刘福通的错误,也正在于此。力量分散了,一事无成。结果,元军于十九年八月抢回汴梁,刘福通带韩林儿退守安丰(今安徽寿县),但宋政权遭到严重破坏,兵力丧失大半,已构不成对元朝的威胁。此后,刘福通竭忠尽智,撑持着宋政权。二十三年二月,张士诚乘安丰空虚之机,遣吕珍进攻安丰,围困很久。韩林儿急向朱元璋求救,朱元璋亲自带兵来救,到达之时,刘福通已阵亡。

韩林儿已经称帝为什么却被害死

韩林儿(?~1366),栾城(今河北栾城)人,韩山童之子。元顺帝至正十五年(1355)二月,被刘福通立为皇帝,号“小明王”。但韩林儿年轻,没有什么军事指挥能力和经验,宋政权建立后,韩林儿只拥有虚名,事情都由刘福通决定。作为皇帝,韩林儿只负责下达诏书,建立中央和地方军政机构,任命各级官员。

后来汴梁被攻破,韩林儿逃奔安丰(今安徽寿县)。他名义上仍是宋政权的皇帝,曾多次下诏加封朱元璋官职。朱元璋此时已有二心,有取而代之之意,但实力不够,为了收拢人心,直至至正二十六年(1366),一直以龙凤年号号令军中。

安丰被围,朱元璋率兵击溃吕珍,救出韩林儿,但没有将其接到应天府,而是将其安置到滁州(今安徽滁州)。韩林儿册封朱元璋为“吴国公”。至正二十四年(1364)正月,朱元璋取得鄱阳湖大捷后,即吴王位。这时,宋政权已名存实亡,韩林儿是被朱元璋所“挟”的天子,但朱元璋仍奉之为正朔。二十六年十二月,朱元璋在平定南方割据势力取得节节胜利之际,命廖永忠自滁州迎韩林儿至应天,船至瓜步(今江苏六合南)时,将其溺死。朱元璋把次年称为“吴元年”,不再用“龙凤”纪元。

元末,韩林儿的宋政权占据中原,纵兵攻城略地,横行江淮十多年,挡住了元军南攻的势头,朱元璋才得以休养生息,逐步壮大。但是当朱元璋的力量足够强大,韩林儿已无利用价值时,就被朱元璋除掉了。

徐寿辉是怎样被残杀的

徐寿辉(?~1360),又名真一,罗田(今属湖北)人。长得体态雄伟,以贩布为业,被当时的白莲教教主彭莹玉看中,拥立为主。元顺帝至正十一年(1351)八月,与彭莹玉、邹普胜等人于蕲(qí)州(今湖北蕲春)组织起义。十月,又被拥立为帝,国号天完,建都蕲(qí)水(今湖北浠水)。

天完政权发展非常迅速,然而由于发展过快,流寇式作战严重,所占城池大多得而复失,逐渐被元军和地主武装击败。至正十三年(1353)底,蕲水失陷,徐寿辉等避入黄梅山(在今湖北黄梅县境内)及沔阳湖中。十四年,天完政权兵势复振,迁都到汉阳(今湖北武汉)。但徐寿辉处处受丞相倪文俊的挟制,虚有帝名。十七年九月,倪文俊图谋杀害徐寿辉,事情败露,逃奔到黄州(今湖北黄冈)陈友谅处。不久,陈友谅杀掉了倪文俊,天完政权的军政大权从此落入陈友谅手中。

至正十八年(1358)夏,陈友谅攻下龙兴(今江西南昌),徐寿辉想迁都于此,陈友谅不答应。第二年十二月,徐寿辉仍想迁都,就从汉阳引兵出发,路经陈友谅的驻地江州(今江西九江)时,陈友谅先伏兵城外,在假装出迎时,把徐寿辉的部属全杀光了。陈友谅即以江州为都城,挟持徐寿辉,自称汉王,大权独揽。二十年闰五月,他在挟持徐寿辉攻取朱元璋所占据的太平(今安徽当涂)后,愈发骄横,不可一世。破城次日,他派人在采石(在今安徽马鞍山西南)的舟中以铁挝击杀徐寿辉,然后迫不及待地以采石五通庙为行殿,将庙中神像颠倒置于门外,冒着倾盆大雨,草草地在江岸举行礼仪,自称皇帝,国号大汉,改元大义,天完政权便灭亡了。

徐寿辉作为起义领袖,能力和威望都不称职,但毕竟是天完政权的主要创始人,功不可灭。他待人宽厚,能团结各部,因而在他死后,其他将领大多不服陈友谅。

陈友谅在元末割据于何地

陈友谅(1320~1363)是元末红巾军大起义中“大汉”政权的创立者。他原本是沔阳(今属湖北)的渔家子弟,姓谢,其祖父入赘陈家,因而改为陈姓。他小时候读过书,曾经做过县衙的小吏。徐寿辉起兵后,他前往投奔,给徐寿辉的将领倪文俊做下属。他跟从倪文俊攻城夺池有功,逐渐升至领兵元帅,驻军于黄州(今湖北黄冈)。

元顺帝至正十七年(1357)九月,天完政权内部发生分裂,倪文俊图谋杀害徐寿辉没有成功,逃奔黄州。陈友谅乘机杀掉他,兼并了他的部队,自称宣慰使,不久又自称平章政事,从此握有天完政权的军政大权。

当时,元军主力被刘福通领导的北方红巾军所牵制,无力南顾,陈友谅抓住时机在南方扩张地盘。十八年,他攻下安庆(今安徽安庆),打通了长江从四川到安徽的通道。接着,进兵攻下龙兴(今江西南昌)、瑞州(今属江西),又分兵攻下邵武(今福建邵武)、吉安(今江西吉安)。而后亲自带兵攻人抚州(今江西临川),又攻占建昌(今属江西)、赣州(今属江西)、汀州(今属福建)、信州(今属江西)、衢州(今属浙江)等地。当时,在长江地区,陈友谅的兵力最强大,这使他的威望大增,也使他的权力欲望越来越强烈。为了篡夺天完政权,陈友谅首先铲除了骁勇善战的赵普胜,然后于二十年闰五月残忍地杀害了徐寿辉,在采石(在今安徽马鞍山西南)五通庙即皇帝位,国号“大汉”,改元大义。“大汉”政权势力较为强大,雄踞于江西、湖广等地。

张士诚实力雄厚为什么最终不免失败

张士诚(1321~1367),小名九四,泰州白驹场(今属江苏东台)人,是元末“大周”政权的建立者。他和三个弟弟都以驾船贩卖私盐为业,因经常受富豪人家的侮辱,不胜其愤,便在元顺帝至正十三年(1353)正月带领几个弟弟和李伯升等十八人起义,吸引了大批的盐丁和贫苦农民,队伍很快扩大到万余人,先后攻下泰州(今江苏泰州)、兴化(今江苏兴化)、高邮(今江苏高邮)等地。当攻下高邮后,张士诚就自称诚王,国号“大周”,年号天祐。

张士诚占据高邮等地,严重影响江南的财富和粮食通过运河输送大都(今北京),等于掐断了元朝的财源,因而成为元朝廷的心腹大患。至正十四年(1354)九月,右丞相脱脱会集大军出征讨伐,多次打败张士诚,包围了高邮。在高邮即将攻破时,元顺帝听信谗言,解除了脱脱的兵权,百万元军一时溃散,张士诚也不战而胜。高邮之役后,元朝主力丧失大半,张士诚势力大增。十六年,他率军南下,攻占了江南的平江(今江苏苏州)、湖州(今浙江湖州)、常州(今江苏常州)等财富集中之地,并改平江为隆平府,建都于此。十七年,张士诚虽投降元朝廷,被封为太尉,但仍割据一方,于二十三年自立为吴王。其全盛时期所占据的地方,南到绍兴(今浙江绍兴),北过徐州(今江苏徐州),到达济宁(今山东济宁)的金沟,西至汝(今河南汝州)、颍(今安徽阜阳)、濠(今安徽凤阳)、泗(今安徽泗县),东边靠近大海,方圆二千余里,军队数十万。

同类推荐
  • 史记(第五卷)

    史记(第五卷)

    《史记》,是由西汉时期的司马迁编写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年间三千多年的历史。最初称为《太史公》,或《太史公记》、《太史记》。《史记》规模巨大,体系完备,而且对此后的纪传体史书影响很深,历朝正史皆采用这种体裁撰写。同时,书中的文字生动性,叙事的形象性也是成就最高的。
  • 大元王朝4

    大元王朝4

    本书以严谨的治学态度,详细解读了元朝的历史,使成吉思汗、忽必烈、元顺帝、耶律楚材等历史人物栩栩如生地展现在了今人的面前;将蒙古军西征、丘处机与成吉思汗以及蒙元历史上的各种历史事件娓娓道来。对于今人正确认识元朝的历史,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 明朝小公爷

    明朝小公爷

    好容易白板熬到高级神装的大号,就这么没了被丢到明朝白板重练张仑很森气。好扑腾的性子,让他闲不住终究把大明扑腾成了一个他自己也不知道会驶向何方的世界……读者群:274774047
  • 官指大道

    官指大道

    生死看淡不服就干,谁阻挡我回家的路,我让谁无家可回,打我?看我集一国之运镇压!小人物的逆袭从今天开始。书QQ友群:31377716,来,我们一起见证
  • 汉明

    汉明

    大明朝的灭亡,原因有很多。那就一个一个地解吧!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女强:独宠特工妃

    女强:独宠特工妃

    海桐,一代特种兵,不幸穿越天圣朝大将军之女龙馨毓身上,肩负起保家卫国的重任。佟洛炀,本是冷心之人,却被一个成天打打杀杀的女人迷了心魂,从此欲罢不能。烘云,沙漠枭雄遇上女中豪杰“花木兰”,从此各种爱恨情仇牵扯不尽。面对睿智多谋的佟洛炀,肆意洒脱的烘云,海桐该何从选择,究竟哪一个才是她最终的良配。
  • 比丘避女恶名欲自杀经

    比丘避女恶名欲自杀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娘子是朵两生花

    娘子是朵两生花

    青梅恋竹马,世事多弄人国师本无意,村女误撩之。一个是看似柔弱实则心性坚韧的村女,一心守着竹马换一句情深誓言。一个是异世而来寄居她人躯壳的幽魂,背着原主欠下的债,却无意动心于债主。她的竹马,玉面少年,身陷邪异,她无力改变,只能随他做了同路人。她的债主,异族美青年,身世成谜,与他虽不过一场还债之旅,却成她心底救赎。到头来她终随他行千山,过万水。而她则随他平妖患,渡魔心。只是一具躯壳生出两缕幽魂,更兼两份爱恋。这段情场公案又该如何断?
  • 跨时代前锋

    跨时代前锋

    天才篮球少年沈秋被垫脚,发誓再也不碰篮球,回归校园。却在一次次机缘巧合之下,重回巅峰!
  • 凤南鸣

    凤南鸣

    世人皆以为她是前朝余孽,拼命利用她。她活了半生才活明白,人为何不为自己而活?——————《凤南鸣》书友交流q群959820749番外《九苼》短篇
  • 绝世独宠之逆天大小姐

    绝世独宠之逆天大小姐

    传闻陌家大小姐乃是相貌丑陋,废材体质之人。某人嗤笑一声,废材?!那个分分钟完虐一群“熊孩子”的是谁!貌丑?!那个被传的神乎其技的第一美人是谁。哼!任凭外界风吹雨打,我自岿然不动!且看现代顶级杀手魂穿异界,会掀起怎样的血雨腥风。
  • 妾本妖娆之绝宠狂妃

    妾本妖娆之绝宠狂妃

    男人征服世界,女人征服男人。特别是在一个男尊的社会,想要站到顶端,自然要征服一个顶尖的男人。21世纪的美女杀手夜媚舞,一着不慎意外身亡。但是上天却让她在异世重生,而且同样赋予了她绝美的容颜。不愿被当作棋子,她毅然放弃荣华富贵。为了报仇,她投身青楼,对着那些恶心的男人巧笑嫣然,只为一朝能把肆意指染她人生的家伙踩在脚底。初次相见,她妖娆动人,一舞成名。而他,身负重伤,奄奄一息。再次见面,她吐气如兰,千娇百媚。而他,坐怀不乱,捶胸顿足。(是的,没错。)三次见面,她绝世而立,冷若冰霜。而他,怦然心动,再难相忘。~【片段一】你欠我一条命!“你为什么救我?”男子看着夜媚舞机警的问。“哪有这么多为什么?看你帅呗。”夜媚舞白了他一眼,继续手上的动作。“说吧,你想要什么?”男子嘴角疼的扯了一下。“我要是说没打算要什么呢?”夜媚舞一只手撑着头无力的回答。“我不想欠别人什么。”男子眼神空洞的看着前方,目无表情的说着。“记住,你欠我一条命!”【片段二】你是不是不行啊?“你对我做了什么?”夜媚舞紧紧拉住被子将自己裹住。“什么都没做。”某男瞥了她一眼淡淡的回答。“你真的什么都没做?”夜媚舞偷偷的松开被子,看着被子下的自己。“没有。”某男又白了她一眼。“你,你是不是不行啊?”【片段三】孩子我养得起。“王爷,若琳小姐说怀了您的孩子。”在书桌前写字的男子头也不抬的说,“告诉王妃,让她去处理。”“王妃,若琳小姐说怀了王爷的孩子。王爷说让您处理”小斯浑身冷汗的等待下文。靠在软塌上夜媚舞美眸微挑,朱唇轻勾,慵懒的打了个哈欠,“让她先住西苑吧。”“是。”小斯松了一口气,准备离去。“等孩子生下来抱来给我,若琳封为通房丫头,马上赐死。”似是不介意的说出这句话,然后妩媚一笑,“孩子我养得起。”女主有恩必还,有仇必报,爱恨分明。男主独立强大,爱妻成狂。本文1V1,时有纯情男配,偶有渣男渣女。望各位亲支持。
  • 梅花拳系列小说第一部大义梅花拳

    梅花拳系列小说第一部大义梅花拳

    在中国旧社会时期,民间活跃着一大批靠拉大锯(解锯匠)为生的农民,大多都是艰苦出身,尤其是走南闯北的江湖生涯,都练就了一身惊人的胆量。三尺棍是解锯匠必备的工具,人手一把,任何地方只要见到手拿三尺棍的人,便知道是解锯匠,三尺棍便是解锯匠身份的象征。本故事讲的就是以河北邢台东八县几个解锯匠为原型改编的一部长篇小说。他们生在武术之乡,活在旧社会中艰苦讨生活。为了生存,他们不得不与万恶的旧社会抗争,不得不与日本人巧妙周旋,不得不与土匪恶霸斗智斗勇。他们在辽东夜斗无头鬼,黑土岗勇挫日本忍者,血溅乌头岭,三打蒲世仁,山神庙打擂,剿灭黑风口,智擒鲁大头,泸沟桥秘密送信,一夜失三英,飞毛腿大闹宪兵队,刘长青智斗飞天上人,罗家寨逼婚,老虎嘴巧斗狐狸精,竹叶林夜探狐狸洞,三庙口施展法术,五虎斗群羊,大闹河南滩,等等热闹情节尽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