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060900000002

第2章 宝宝降生

“玫瑰?”

司徒韵看了一眼,额头滑下几道黑线,她是去探望刚生完孩子的闺蜜,拿玫瑰太招摇了吧。

“我们要康乃馨、百合、蝴蝶兰插成的花束就好。”

傅辰淡淡地对着花店里的服务员开口,面无表情,向来都是寡言少语,举手投足之间尽显矜贵,都说傅司像极了他。

“我要玫瑰送给妹妹。”

司徒韵的表情一僵,儿子的话倒是提醒了她,刚才她只顾着闺蜜,没想到闺蜜的女儿啊。

而且闺蜜女儿和儿子订了娃娃亲,就是她的儿媳妇,礼物不能少,送玫瑰也能显出儿子对儿媳妇的重视!

“好,我们还要那束玫瑰!”

医院门口,一家三口走进医院大厅,出众的外表与气质,顿时吸引了众人的视线……

尤其是,捧着玫瑰的小男孩,要多帅气有多帅气,酷酷的妖孽俊脸,小小年纪,就已经吸人眼球。

“哇哇哇--”

刚到二楼,病房里就传出一阵婴儿的啼哭声,震耳欲聋。

“看来是生了,我们进去看看。”

刚生下来的娃娃,皮肤红红的,皱皱的,眼睛还没有睁开,就一个劲地在啼哭,似乎在宣誓着自己的降生。

“老傅,你们来了?”

白教授抱着刚出生的女儿,还在傻乐着,转身就看到傅家一家三口都来了。

躺在床上的沈涵,禁闭着眼睛,还没醒来。

“嘘-我们来看看,让我抱着吧,你去看着沈涵。”

女娃哭个不停,白教授都没有哄好,司徒韵自然是看不下去了,接过自己的怀里。

傅辰看了一眼,嘴角漾开一抹淡笑,白家的是女孩,其实他也想要女孩,当初生下傅司这个男孩,他还郁闷了好久。

“妈,她好丑。”

傅司也跟着凑过去看,看到妈妈怀里丑丑的小人儿,他立马皱起眉头,略带嫌弃。

刚出生的宝宝,皮肤都是红红皱皱的,就像个小老头儿,再加上很小个,也难怪傅司说丑。

司徒韵倒抽一口气,对傅司使了个眼神,在人家家长面前,说别人孩子丑,好扎心的!

“小司,刚出生的婴儿都是这样子的,你也是,所以妹妹不丑,过几天你就知道了。”

傅司不信,撇了撇嘴,将玫瑰花放到一边,那么丑的妹妹,配不上他的花。

那边,白教授握着沈涵的手,眼神深情又真挚,仿若有千言万语难以言说。

早上涵儿肚子剧痛,从睡梦中醒了过来,冷汗涔涔,他立马叫了救护车过来。

生宝宝的时候,涵儿那凄凉的呼痛声,如今依旧在他的脑子里回荡,他的心就像被一刀刀剥开那样疼……

以后都不生了,他不想涵儿再次承受那样的磨难。

“老白-”

沈涵虚弱地唤他,眸子盈满水雾,刚才真是在鬼门关走了一遭,痛死她了。

“涵儿,你醒啦?没事了,你别动,乖乖躺着。”

白教授紧紧包裹着沈涵的手,声音充满磁性,透出温柔。

“宝宝呢?我要看……”

“这里!是个可爱的小公主哦。”

司徒韵抱着宝宝走过来,微微一笑,放到沈涵的病床。

同类推荐
  • 舍不得,再见

    舍不得,再见

    一个对爱情极度执着的男生,一个向往一切的女生,四年之后,还能继续吗?
  • 殿下来自那颗星

    殿下来自那颗星

    “哦,这就是地球。”望着落地窗下的蓝色行星,男人摸着下巴,眼中闪烁着好奇和兴奋的神色。他有一头天然的栗色卷发,蓬松的发丝柔柔地盖住额头,露出一双漂亮的眼睛,而后是挺拔的鼻梁,以及因为肤色白皙,而显得过分柔嫩的唇瓣。对成年男子来说,他的样貌未免太过纯真好看,配上修长的身躯,以及华丽的欧式装扮,看起来倒像是童话书中走出来的小王子。他身后,一名男子毕恭毕敬地站着,“是的殿下,这就是地球。”地球,地球啊!被人类无情榨取资源,仍然顽强存活在星际中,有着特殊魅力和杀伤力的地球啊。
  • 你曾是少年

    你曾是少年

    这是一本讲诉爱情诉说青春的大杂烩,25个小故事,25种爱情、青春的模样,有欢乐的、悲伤的、幸福的、平淡的,从每个故事中都能找到我们年少时的影子,恋爱过的痕迹。当你对生活失望,对爱情心伤时,随手翻开一个篇章,便能重新感受到心中那份对爱情的悸动,对生活的热爱。王宇昆短篇首次完整集结,每一篇都饱含作者的淳淳心语,这里,能让你感受到爱最美好的样子。即使路过,也难以忘怀;正因路过,才更加缅怀。
  • 两个世界

    两个世界

    每每提到90后,我们的脑海就会浮现出两个字——叛逆!故事的主人公天若,就是这么一个不折不扣的90后,贴有叛逆标签的90后。他以自己上学来表现出的厌学、打架、早恋、去网吧、自动退学等事实,来表达自己对中国现行教育制度的不满。他认为这些严重摧残了他的心灵,他很无奈,他呐喊着……
  • 火云之夏

    火云之夏

    夏季的天空布满一团团燃烧的火云,映衬着少年们炙热坚定的心,如火和云朵间的故事,被封印在了这个暖金色的,火云飘飘的夏天········
热门推荐
  • 中国古代化学小史(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中国古代化学小史(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中国是世界上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各民族的祖先共同创造了灿烂的古代科学文化,在化学领域中也曾有过广泛的开拓,虽然当时没有形成独立的学科,但也产生了不少意义重大的创造发明。
  • 实时热搜

    实时热搜

    互联网社畜大龄剩女名企女高管…每天忙的昏天黑地的许知恩根本没有时间去在意别人加注在她身上的标签996算什么,007才是王道笃信自己的人生就算不加班也不能在八小时以外创造其他什么利益的直到遇到了比她小八岁设计师王泽凯才发现自己一直以来努力追求的东西或许并不是她想要的这世上每个人都有自己不为人知的一面和难以言喻的伤但最终他们成为了彼此的光
  • 断臂上的花朵:人生与法律的奇幻炼金术

    断臂上的花朵:人生与法律的奇幻炼金术

    南非种族和解、社会转型的关键人物、铺就南非法治之路的萨克斯大法官一生的传奇与回忆。南非宪法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宪法。作为宪法法院法官,萨克斯以其特殊的个人经历与对宪法深刻而又温情的解读,剖析各种跨族群、跨国界的司法争议,确保每一个人,不论善恶,都能享有新宪法保障的基本权利,并获得真正的自由。书中处处可见他对“人性尊严”的坚守。他期盼种族大和解、为弱势族群的权利据理力争、统合法律论辩与人文关怀、笃信“人就应当被当人对待”的理念。正是这些努力,使南非这片被认为不可能孕育宪法正义的土地生发出了“人性尊严、平等、自由等最先进的思想”,从而实现了社会转型。
  • 浊眼观影:浮华时代的众生心理相(上)

    浊眼观影:浮华时代的众生心理相(上)

    《浊眼观影》是精神科主治医师李孟潮的著作,融电影解读、心理分析、哲学思辨、社会和文化批判相于一炉,用一针见血、嬉笑怒骂的文笔,写尽了浮华社会的众生相和内心挣扎。电影是大众的狂欢,也是适合大众的心理治疗形式。在本书中,李孟潮通过50多部经典电影,立体描摹了在时代洪流和社会变迁中的大众影像,全息再现了他们的压抑、兴奋、恐惧、自恋、冲突、代偿、迷失、救赎、仇恨和和解等心理,探索了他们的个人意识与集体无意识互相缠绕等心理作用的深层心理机制,并基于精神科主治医师的经验,给出了建设性或可能性的药方。阅读《浊眼观影》,大呼过瘾之余掩卷沉思,你会发现,李孟潮信手拈来的几句话,就是一个堪称经典的心理段子;他所谈及的每部电影,都是一个典型且复杂的心理个案——既是生命的个案,也是时代的个案。
  • 大夏纪

    大夏纪

    方云:“爸、妈,我要退学。”“什么?”老爸猛地一惊,反问了一句:“你说什么?”方云:“爸、妈,我要退学。”咣当一声,老妈手中的碗摔得粉碎,神经质大叫:“休想,绝对不可能!!方云你给我听清楚了,这,不,可,能……”方云心中,隐藏了一个天大的秘密,他做了个无比真实的噩梦:如同地球有春夏秋冬,宇宙也有大四纪,三个月后,大夏纪来临。大夏的风儿从无垠虚空吹来,星空开始沸腾,宇宙温度飙升。太阳中冬眠,万年玄冰之中保暖的怪兽先后苏醒。大夏的地球,燃烧,燃烧……让人惊悚的是,噩梦中的剧情,正在上演。推荐博耀完本,《九炼归仙》,800万字长篇,值得一看。《大夏纪》VIP读者群:416097507
  • 魔图

    魔图

    一张神秘的古图,一个将死的灵魂,偶然降临魔界。一个殒命的婴儿,一场逆天的赌局,悄然而生的阴谋。当有一日,你需要踏尽敌骨,走上那条孤独的至尊之路。当有一日,你需要受尽无尽的苦难,走出一条独属自己的路。你是否会有那么一个瞬间,后悔来到这里。魔界,勇士的世界,残暴而嗜血的世界,这里,从来都没有懦弱。
  • 冬余春来

    冬余春来

    人在生活中成长,也在社会中历练,只有懂得才能得到,这个小说会以社会环境为故事背景,讲述活着和好好活着的意义。我不喜欢写天马星空的东西,可是流行会迫使人改变自己顺势而为。这部小说里面会有爱情,陷阱,设局与破局,婚姻,金钱,等等的情节。小说是让人休闲愉悦的,但是文字是让故事有意义的,故事是让人懂的某些道理的,有道理才是一不小说的灵魂,没有灵魂的故事就像塑料袋一样,读过去以后会变成垃圾。我不想做像塑料袋一样的作家,我想做一个有灵魂的作家。
  • 邪王狂妃:逆天腹黑五小姐

    邪王狂妃:逆天腹黑五小姐

    【万更】阴姬家族废物小萝莉,被亲娘毒害,亲爹抛尸荒山野岭。再次睁眸,眼底怯懦褪去,寒光乍现,人人惊惧。既然是自作孽,不可活,就休怪她下手狠辣,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前半辈懦弱不堪,遭人欺凌,日后定要反转乾坤,嚣张之名天下知,谁与争锋!
  • 转世之永生世界

    转世之永生世界

    我来自未来,我振兴家族!永生世界!我来了,嗷呜~
  • 巴黎烧了吗?

    巴黎烧了吗?

    《巴黎烧了吗?》是新闻史上的一部杰作。非常值得新闻专业的从业者和学生学习借鉴。对宏大事件报道的掌控能力,对涉及众多被访者、拥有海量细节素材的再现、穿插、配制和平衡能力。译者董乐山先生在“译序”中说:两位作者拉莱·科林斯和多米尼克·拉皮埃尔分别是美国《新闻周刊》和法国《巴黎竞赛》的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