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98600000173

第173章 不出意料

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站在承天门外,两个刚在乾清宫走过一遭的翰林学士面面相觑,相视无言。

“崇象兄,皇上到底是什么意思啊?”

蔡昂词赋做得很好,但在应变上面,却不及张璧甚多,上次领旨后,他急得七窍生烟,张璧却老神在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有鉴于此,蔡昂决定虚心向同僚请教,省得自己犯愁了。

“这个么……”张璧欲语还休。

虽然两人是奉旨觐见来的,但两人并没有真的见到圣颜,等着他们的只有一道措辞极其严厉的圣旨。

圣旨上说的明白,这次会试,全权交由翰林院主导,礼部和内阁只能从旁协助,不得直接插手,尤其是出题到会试的流程中,翰林院之外,任何人不得参与。擅自窥探者,擅自将消息外泄者,一概以科考舞弊论处!情节严重者,形同欺君,将以欺君罔上罪论处!

张璧听得心惊肉跳,若不是他心里确实没鬼,还不一定被吓成啥样呢。

领完圣旨,宣旨的张佐还友情奉送了一个消息,说:由于皇太妃去世,皇上悲伤过度,所以决定静养几天,接下来约半个月的时间内,可能都不会临朝了,二位大人深受信重,当以君恩为念,尽忠职守,努力报效云云。

很显然,事态又发生了变化,局面也愈发的混乱了。

上次张璧侃侃而谈,说得头头是道,这次的变化,倒也勉强在他预估的范围之内,但也就仅次而已了。

皇帝貌似打算撇清,而且撇得极为干净利落,从今天起的半个月后,不就是二月初九,礼部贡院开门的日子吗?这段时间不临朝,皇帝的潜台词显然是在说,至少在殿试之前,这次会试跟他老人家没关系了。

这个潜台词张璧懂了,但要如何应对,他就完全没有头绪了,因为他完全不明白皇帝到底要干什么。

说是皇上珍惜羽毛,尊重朝廷法度,或者干脆就是刘同寿失宠了,可朝令夕改可不是当今天子的作风,一条道走到黑才是他的特色。

可如果不是上述的原因,皇帝这么搞又算是怎么回事?

让小道士凭真本事过关?考验他?这不是扯淡么?会试要是那么容易过的话,还要十年寒窗干嘛?

最让张璧害怕的是,皇帝是在说反话。他表面上撇清跟刘同寿的关系,实际上却是暗示张、蔡二人私相授受,要不然干嘛让翰林院全权负责?还特意把他俩召进宫,来了场没见到人的觐见?这暗示的意味可不浅呐。

“崇象兄,你确定?”听了张璧的分析,蔡昂立时便面无人色了。

大明的科举制度相对完善公平,不过还算不上完美无缺,搞点猫腻并不算稀罕,只要涉及的人不太多,其后台足够硬,保留默契,暗中照拂一二,算不得多大的事儿。这也是官场上的潜规则,好不容易的当上了官,怎么就不能享受点特殊待遇,给子孙留点方便?

但这种漏洞越往上层就越少。

除了文采鼎盛的江南,院试都相对随便得多,只要读过几年书,粗通文墨,关窍疏通得法,很容易就能混个秀才的身份。

高一级的乡试相对就严谨许多,近年来,主持考试的往往都京城派出来的巡按御史,疏通的难度和成本,比之院试,实有天壤之别。

至于会试,说得直白点,想在这上面动脑筋的人,至少也得是宰辅、九卿那个级别。潜规则相对完善,又跟身份直接挂了钩,所以,尽管会试也无法做到绝对的公平,但相对的公平还是可以保证的。

宰辅、九卿一共就那么几个人,再加上嘉靖朝的特色,越往高层,换人的频率越高,这点不公平的现象也构不成什么问题。

但放在刘同寿身上就不一样了。

刘同寿的后台绝对给力,皇帝加当朝首辅的梦幻组合,但他的出身很有问题。他不是张孚敬的什么人,更不是皇子,在京城名声鹊起,却不是因为文采,而是一些上不得台面的装神弄鬼的手段。

这样的人考科举,必然是万众瞩目的。

众目睽睽之下,连皇帝都有所避讳,他们两个翰林学士何德何能,敢替皇帝出这个头?要是真的出了纰漏,皇帝会认账么?八成要把他们两个当替死鬼吧?

张璧摇头叹道:“衡仲,你聪明一世,怎么此时却糊涂了?祥瑞啊祥瑞,皇上崇神慕道,然后就有小道士中了进士,还有比这更吉祥的吗?”

“那……”终究是写过白鹿赋,还得过宫廷文学奖的人,蔡昂吃了一惊后,脑筋便不由自主的转到另一个方向去了,“要不然,咱们就顺着圣意……”

“糊涂!”张璧一跌脚,扯着同僚,恨铁不成钢的低声埋怨道:“这可是科举!不是青词歌赋,咱们撇清还来不及呢,你想被人戳脊梁骨吗?”

“那咱们就当真按旨意上吩咐的办?”蔡昂倒也不恼,这人最大的优点就是脾气好,会跟风,从来不会因为虚荣、面子这种无谓东西误事,若不是读书把脑子读得有点僵了,原本他也很有接张孚敬班的希望。

“那也不行。”张璧只是摇头,这次他是真的左右为难了。

秉公执法,有可能得罪皇帝;私相授受,则会被士林唾弃。若是在正德朝,这个选择比较简单,皇帝性子随和,言官们想在他手里骗个廷杖扬名都难,就算得罪了后果也不是很严重,但在嘉靖朝么,最好还是别犯这个忌讳的好。

“这件事,咱们不能自己扛着,须得闹出点声势来,搏个法不责众!”

“但皇上的意思可是……”蔡昂犹自迟疑。

“说是那么说,但规矩毕竟是规矩,科举这样的大事,翰林院又岂能独断专行?再说了,掌翰林院事的是谁?翰林学士又是哪个?把礼部和内阁完全排除在外,怎么可能嘛。”张璧越说越觉得有道理,因而气势也是越来越盛。

“仔细想想,祖辈们订规矩法度,都是大有学问的。这等大典,本就须得各衙门共策共力,互相监督,才能顺利进行,杜绝弊端,翰林院只不过是居中调度罢了。事不宜迟,你我分别往张阁老和夏部堂府上去请示。”

这一刻,张璧领悟了民主精神的精髓。

争权夺利的时候,要以个人为主,但作重大决策的时候,还是得广招同道,大伙儿一起坐下来商议。商议的结果,就是组织决定,就算是皇帝,也不能随便质疑,组织以外的人更是只有服从的份儿。

这制度,果然大善。

蔡昂被同伴突然高涨的热情吓了一跳,他虽然不擅权谋,但也心知肚明,张璧是在睁着眼睛说瞎话。

各衙门之所以参与科举的热情高,主要是出于制衡方面的考虑。如果被某个衙门专断,那所有新科进士就都是这个衙门主官的门生了,一届会试,有三百左右的名额,两三届下来,就是近千人,这是何等庞大的潜势力,怎么可能拱手予人呢?

所以,科举通常虽都以翰林院为主,但翰林院的主管部门礼部,检查部门都察院,还有朝廷中枢的内阁,或多或少都是要掺上一脚的。

可事已至此,蔡昂总不能束手待毙,也只能死马当活马医了。反正张璧的说法也能自圆其说,顶多也就是惹皇上不高兴,以他从前的功劳,还是应该可以相抵的。

蔡昂点头应承,然后两人简单商议了几句,决定由他去见张孚敬,张璧去找夏言。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内阁大学士也是翰林的一员,而礼部尚书通常都挂着翰林学士的头衔,兼掌翰林院事,这就是张璧说法的理论依据。

“衡仲且记,你只消隐瞒了你我刚刚说的那些就好,其他一概不用,然后就只管听凭张阁老示下。”

“小弟省得了。”

到了澄清坊,两位翰林分道扬镳。他们没注意的是,在他们身后也有一拨人分成了三股,其中两拨追在了两位翰林身后,余下的那人却是转头奔皇城去了。

这帮人是厂卫的密探。

有嘉靖的特别关注,情报传递相当之迅速,片刻工夫,安坐乾清宫的嘉靖就得到了消息。

“万岁爷神机妙算,那两人果然奔张、夏二位府上去了。”黄锦满脸谄笑的恭维道。

“嗯。”嘉靖的反应淡淡的,这种没啥技术含量的恭维话,他听得太多,早就免疫了。

再说,这事儿也没啥好得意的,别看他跟刘同寿打交道的时候,一直都被牵着鼻子走,但他朱厚熜可不是吃素的,摆弄朝中那些大臣还不是手拿把掐的?要知道,对手年纪虽大,但终究只是书生,在朝堂上,根本就是两个雏儿。

想到刘同寿,嘉靖心里又是一阵烦乱。

既然张孚敬和夏言也入局了,那大臣们接下来的反应,基本就都在他的意料之中了。无非是一阵乱扯皮,最后折中出一个大家分摊责任,相互制衡的方案来,但刘同寿的应对,他还是一点头绪都没有。

那个折中方案有利于他撇清,同时,也会给刘同寿作弊设下很多障碍,对于最终结果,嘉靖更加好奇,也更加期待了。

“接下来也没什么好听的了,就到这里罢。”正在戒毒期间的嘉靖耐性本就极差,外朝中人的反应,又是那么的无聊,对比之下,期待感很快转化成了焦躁,他一摆手,站起身来。

“万岁爷,您……”

“摆驾交泰殿,黄伴,你去叫人!”能缓解这种焦躁的,也只有最新落成的交泰殿了,当然,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天人沟通的灵地,使得嫔妃们也开了窍,陪自己做法事的时候,再也没有那种不情愿的感觉了。

“老奴遵旨。”

同类推荐
  • 复国

    复国

    大侯王朝覆灭,三皇子侯云策经过浴血奋战,突破层层阻挠后复国的故事。
  • 赵氏千秋

    赵氏千秋

    大陆之北,有人名蛮。大陆之南,有民曰汉。风云际会,金戈铁马。群雄共起,涿鹿中原。少年英豪,北燕而来。马踏北蛮,封狼居胥。
  • 三国之三分天下

    三国之三分天下

    汉贼不两立,王业可偏安。丞相可知这天下究竟有多大?何苦执着于北伐?东吴孙家,北魏曹家,皆汉室子民,同室操戈意义何在?天下三分,便让他三分!诸君随朕一路向西,创立不世霸业!
  • 大汉将门

    大汉将门

    21世纪的小科长,一夜醒来回到了西汉。成为历史上的悲情将领李广。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三代之将,道家所忌?李广一挥手,这些通通扫入垃圾堆。这是一个关于穿越众在西汉,带着古人一起浪,然后建立将门世家的故事。
  • 盛金王朝

    盛金王朝

    曾经我是社会主义接班人,我很低调,从不告诉别人,不过,已经没有机会了,直到有一天,有个人告诉我,可以接班封建社会,我该答应吗?
热门推荐
  • 快穿之凡女升级

    快穿之凡女升级

    伍缘本以为自己的一生就这么平凡的过了,可是却走上了不平凡的路,顺便收获了自己的爱情。
  • 宋朝我最牛

    宋朝我最牛

    九零后大学生意外穿越到北宋末年,债主来了,没事,随便搞个发明就能用钱把债主砸死。方腊来了,没事,随便搞个发明就能把你打得哭爹喊娘。金人来了,没事,随便弄出个东东让他们开开眼。大宋有我张九言,从此就不一样喽。
  • 带着妹妹到处跑

    带着妹妹到处跑

    世界分为十个宇宙,来自其他宇宙的袭击使得尘惜家破人亡,他带着唯一的妹妹开始寻找新家的旅程......
  • 我的癌症母亲

    我的癌症母亲

    感动2015,感动中国,这是一本每一个人看过都会流泪,又都会心生温暖的书。健康就是幸福,挥霍健康就是挥霍幸福,只要我们始终相信自己,相信医生,相信生命,就有创造奇迹的可能。献给癌症患者及家属们的生死自救书。别在恐惧与交流新的漩涡中继续挣扎,癌症并没有我们想象那么可怕,只要我们勇敢地去面对,未来就有希望。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星宇之浩事尘劫

    星宇之浩事尘劫

    这是一段来自久远的故事……邪恶肆虐大地,佣兵是救赎的黎明。黑潮的背后,是勇者向往之翼。秩序崩坏破灭,天空上的奇迹。还有…令人敬畏之翼……
  • 古风斋

    古风斋

    古风小说合集————《琴师》那天,我穿了一身红嫁衣,身前放着一把桐木琴,手中抱着阿九的骨灰……“我这一生,十年清苦度日,十年行尸走肉,三年相依为伴,三年四处漂泊,后又遗恨而终。”《且试天下》昔闻周小史,今歌月下人。玉尘手不别,羊车市若空。谁愁两雄并,金貂应让侬。“人言吾有帝王相,审尔,当册汝为后。“——子华“你我共过患难,也同过富贵,亦当生同衾,死同穴,魂相随!“——阿蛮
  • 北县往事

    北县往事

    这是一个理想的现实,又是一个现实的理想,一段天赐奇缘,一场辛酸往事,一遭悲欢际遇,一首儿女情长,一张红绣帕子,一面悲喜交加,一寸懵懵懂懂,一句大彻大悟,都说是人生往来多少时日,喜得你喜上眉梢,悲得你悲痛欲绝,到头来,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 海洋馆漫游:海洋谜底解析

    海洋馆漫游:海洋谜底解析

    放眼全球,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都是海洋大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都在沿海地区。在当今国际社会,开发海洋、拓展生存和发展空间,已成为世界沿海各国的发展方向和潮流。海洋是一个富饶而未充分开发的自然资源宝库。海洋自然资源包括海域(海洋空间)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海洋能源、海洋矿产资源、海洋旅游资源、海水资源等。这一切都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去开采。青少年认真学习海洋知识,不仅能为未来开发海洋及早储备知识,还能海洋研究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 爱,让我们彼此听见

    爱,让我们彼此听见

    《爱,让我们彼此听见》由最受读者欢迎的畅销书作家刘继荣与儿子张一凡母子联手创作,包含28篇温暖的亲情故事。在书中,作者刘继荣与儿子张一凡抛开母与子的原始角色包袱,真心诚意地谈成绩、志向、态度、朋友、爱与人生。他们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并不存在“完美”的亲子关系。大人有大人的“大道理”,小孩有小孩的“小道理”。只有彼此真诚地相爱,才能清晰地听见对方。本书四色全彩,装帧精美,适合一家人亲子共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