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946600000009

第9章 北大荒的铁匠

肖复兴

那年,我回北大荒。车子跨过七星河,来到大兴岛,笔直朝南开出大约十里地,开到三队的路口。青春时节最重要的记忆,大都埋藏在这里。

回北大荒看望老孙,一直是我心底的愿望。

老孙是我们二队洪炉上的铁匠,名叫孙继胜。他人长得非常精神,身材高挑瘦削,却结实有力;脸膛也瘦长,却双目明朗,年轻时一定是个俊小伙儿。他爱唱京戏,“文革”前曾经和票友组织过业余的京戏社,他演程派青衣。

他是我们队上地地道道的老贫农、老党员,是我们队上说话颇有分量的一个人。他打铁时,夏天爱光着脊梁,套一件帆布围裙,露出膀子上黝亮的肌肉。铁锤挥舞之时,迸溅得铁砧上火星四冒,像有无数的萤火虫在他身边嬉戏萦绕,那是我们队上最美的一个画面。

我曾经写过一首诗《二队的夜晚》,里面专门写了夜晚老孙打铁时的美丽情景。当时,很多知青把这首诗抄在笔记本里,至今居然还有人能够背诵。这首诗记录了我对老孙的一份感情。

这份感情,就像洪炉上淬火迸发出的火星一样火热而明亮。故事发生在1971年的冬天。那一年,我24岁。

我和同来北大荒的9个同学,为了队里3个所谓的“反革命”,路见不平,自以为是地为他们打抱不平,因而得罪了队上的头头。他们搬来工作组,准备枪打出头鸟。他们查抄了我所有的日记和诗,轻而易举便找出了我写的这样的诗句:南指的炮群,又多了几层。

明明是指当时珍宝岛战役之后要警惕“苏修”对我们的侵犯,却被认为那“南指的炮群”指的是台湾,最后上纲到:“如果蒋介石反攻大陆,咱们北大荒第一个举起白旗迎接老蒋的,就是肖复兴!”

这在现在听起来跟笑话似的,但从那时起,几乎所有的人都像是躲避瘟疫一样躲避着我。我知道,厄运已经不可避免,就在前头等着我呢。

那天收工之后,朋友悄悄告诉我,晚上要召开大会,要我注意点儿,做好思想准备。

那天晚上飘起了大雪,队上的头头和工作组的组长都披着军大衣,威风凛凛地站在食堂的台上,俨然是电影《林海雪原》中的203首长。我知道躲过了初一躲不过十五,便硬着头皮,强打起精神,来到了食堂。就在前不久,也是在这里,我还慷慨激昂、振振有词地为那3个“反革命”鸣冤叫屈,把当时的会场激荡得沸腾如开了锅,如今却一下子跌进了冰窖。

我虽然做好了思想准备,但还是忍不住瑟瑟发抖,我不知道待会儿真要被揪到台上,我会是怎样的狼狈样子。我真的一下子如同丧家之犬,无可奈何地等待着厄运的到来,这才知道英雄人物和反面人物,其实都不是那么好当的。

那一晚,工作组组长声嘶力竭地大叫着,一会儿说阶级斗争的新动向,一会儿重复着说如果蒋介石真要反攻大陆,咱们队头一个打白旗出去迎接的肯定是肖复兴……然后,他又非常明确地指着我的名字说我是过年的猪,早杀晚不杀。总之,他讲了许多,讲得都让人提心吊胆,但是,一直讲到最后,讲到散会,也没有把我揪到台上去示众。我有些莫名其妙,以为今晚不揪了,也许放到明晚上了。

我坐在板凳上一动不动,等着所有的人都走了,才拖着沉重的步子走出食堂。我忽然看见食堂门口唯一的一盏马灯下面,很显眼地站着个子高高的一个人,他就是老孙。雪花已经飘落他一身,他就像是一尊白雪雕像。

在此之前,我和老孙并不是很熟,我只找他为我打过一次镰刀。突然看到纷飞雪花中的老孙,我一愣,不知道他为什么站在那里。

那时,四周还走着好多人,只听老孙故意大声地招呼我:“肖复兴!”那一声大喝,如同戏台上的念白,不像青衣,倒像是铜锤花脸,字正腔圆,回声荡漾,搅动得雪花乱舞,吓了我一跳。

紧接着,他又大声说了一句:“到我家喝酒去!”然后,大步走了过来,一把拉住我的胳膊,当着那么多人(其中包括队上的头头和工作组组长)的面,旁若无人地把我拖到他家。

炕桌上早摆好了酒菜,显然是准备好的。老孙让他老婆老邢又炒了两个热菜,打开一瓶北大荒酒,和我对饮起来。酒酣耳热的时候,他对我说:“我和好几个贫下中农都找了工作组,我对他们说了,肖复兴就是一个从北京来的小知青,如果谁敢把肖复兴揪出来批斗,我就立刻上台去陪斗!”

“谁肯艰难际,豁达露心肝?”

算一算,45年过去了,许多事情,许多人,都已经忘却了,但铁匠老孙总让我无法忘怀。有他这样的一句话,我会觉得北大荒所有的风雪、所有的寒冷,都变得温暖起来。

1982年,大学毕业那年的夏天,我回了一次北大荒。回到大兴岛上,第一个找的就是老孙。那是我1974年离开北大荒和老孙分别8年后的第一次相见。当时,他正在干活,系着帆布围裙,挥舞着铁锤,火星在他身子周围四溅。一切是那样的熟悉,那一瞬间,像是回到那年找他为我打镰刀时的情景。他一看到我,就停下手里的活儿,我上前一把握住他的手,一句话也说不出,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

他把活儿交给了徒弟,拉着我向他家走去。一路上,他什么话也没有说,只是用他那只结满老茧的大手紧紧握住我的手。那手那样有力,那样温暖。

刚进院门,他就大喊一声:“肖复兴来了!”那声音响亮如洪钟,让我一下子就想起那年冬天风雪夜里那一声洪钟大嗓的大喝:“肖复兴!到我家喝酒去!”

进了屋,他老婆老邢把早就用井水冲好的一罐子椴树蜜水端到我面前。一切,真的像是镜头的回放一样,迅速地回到了从前。

自从那个风雪之夜老孙招呼我到他家喝了第一顿酒之后,在北大荒的那些日子,冬天,我没少到他家喝酒吃饭打牙祭。他家暖得烫屁股的炕头,我没少和他坐在一起。春天,到他家吃第一茬春韭包的饺子;夏天,到他家喝在井里冰镇好的椴树蜜水,这些是我最难忘的记忆了。

椴树蜜是北大荒最好的蜜了。在我们大兴岛靠近七星河的原始老林子里,有一片茂密的椴树林,夏天开白色的小花,别看花不大,却能开满树,雪一样皑皑一片,清香的味道,荡漾在整片林子里,会有成群的蜜蜂飞过来,也有养蜂人拉着蜂箱,搭起帐篷,到林子里养蜂采蜜。

那时候,椴树开花前后,老孙爱到那片老林子里养几箱蜜蜂,专门采集椴树蜜。他家菜园子里,有他自己打的一眼机井,他常常把椴树蜜装在一个罐头瓶子里,然后放进井里,等收工回来,把椴树蜜从井里吊上来喝。蜜水冰凉,沁人心脾,那是当时最好的冰镇饮料,井就是他家的冰箱。

喝到这样清凉的椴树蜜,岁月一下子就倒流回去,让你觉得一切都没有逝去,曾经经历的一切,都可以复活,保鲜至今。

如今,又是那么多个年头过去了,我不知道老孙变成什么样子了。算一算,他有70上下的年纪了。我真的分外想念他,感念他。

又到了三队,模样依旧,却又觉得面目全非,岁月仿佛无情地撕去了曾经拥有的一切,只是记忆顽固地定格在青春的时节里罢了。

在场院上遇见了现在三队的队长,他带着我往西走。还是当年那条凹凸不平的土路,路两旁,不少房子还是当年我见到的老样子,只是更显低矮破旧。

记忆中,1982年来时,也是走的这条路,老孙拉着我的手往他家走,一路上洪亮的笑声,一路上激动的心情,恍若昨天。

走到离老孙家十来步远的时候,他家院子的栅栏门推开了,从里面走出来一个女人,正是老孙的老伴老邢。她就像知道我要来似的,正好出门迎我。

我赶紧走了几步,走到她的面前,她只是愣了那么一瞬间,就认出了我。她一把抓住我的胳膊,眼泪唰地流了出来,我也忍不住哭了起来,我们俩什么话也没有说出来,只能够感到彼此的手都在颤抖。

进了家门,她才抽泣着对我说老孙不在了,其实她刚刚流眼泪时我就已经意识到了。老孙一直血压高,还有心脏病,一直不愿意看病,更舍不得吃药,省下的钱,好贴补给他的小孙子用。那时,小孙子要到场部上小学,每天来回18里路,都是老孙接送。

两年前的3月,夜里两点,老邢只听见老孙躺在炕上大叫了一声,人就不行了。那一年,老孙才69岁。

望着老孙曾经生活过那么久的小屋,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这么多年过去了,小屋没有什么变化,所有简单的家具——一个大衣柜、一张长桌子,还是老样子,也还是立在老地方。一铺火炕也还是在那里,灶眼里堵满了秫秸秆烧成的灰。家里的一切似乎都还保留着老孙在时的样子,仿佛老孙还在家里似的。

一扇大镜框依旧挂在桌子上面的墙上,只是镜框里面的照片发生了变化。多了孙子、外孙子的照片,少了老孙的照片,以前我曾经看过的老孙穿着军装和大头鞋的照片,还有一张老孙虚光的人头像,都没有了。

我小心翼翼地问老邢:“老孙的照片还在吗?”

她说还在。她从大衣柜里取出了一本相册,我看见里面夹着那两张照片。还有好几张老孙吃饭的照片,老邢告诉我,那是前几年给他过生日时照的。我看到了,炕桌上摆着一个大蛋糕,好几盘花花绿绿的菜,一大盘冒着热气的饺子,碗里倒满了啤酒。老孙是个左撇子,左手拿着筷子,很高兴的样子。那些照片中的老孙老了许多,隐隐约约能够看出一点病态来,他拿着筷子的手显得有些不大灵便。

我从相册里取出一张老孙拿着筷子夹着饺子正往嘴里塞的照片,对老邢说:“这张我拿走了啊!”

她抹抹眼泪说:“你拿走吧。”

我把照片放进包里,望向后墙,还是那一扇明亮的窗户,透过窗户,能看见他家的菜园,菜园里有老孙自己打的一眼机井,我那次来喝的就是从那眼机井里打上来的水冲的椴树蜜。似乎,老孙就在那菜园里忙活着,一会儿就会走进屋里来,拉住我的手,笑眯眯地打量着我,如果高兴,他兴许还能够唱两句京戏,他的唱功不错,队里联欢会上,我听他唱过。

那一瞬间,我有些恍惚,在走神。人生沧桑中,世态炎凉里,让你难以忘怀的,往往是一些很小很小的事,是一些看似和你不过萍水相逢的人,是一些甚至只是一句足以打动你一生的话语。于是,你记住了他,他也记住了你,人生也才有了意义,有了可以回忆的落脚点和支撑点。

等我回过神来,发现老邢已不在屋里了,我忙起身出去找,看见她正在外面的灶台上为我们洗香瓜。清清的水中,浮动着满满一大盆香瓜,白白的。这是北大荒的香瓜,还没吃,就已经闻到香味了。

我拽着她说:“先不忙着吃瓜,带我看看菜园吧。”

菜园很大,足有半亩多,茄子、黄瓜、西红柿、豆荚……姹紫嫣红,一垄一垄的,拾掇得利利索索、整整齐齐。只是老孙去世之后,那眼机井突然抽不出水来了。这让老邢,也让所有人感到奇怪。有些物件,和人一样,也是有感情、有生命的。

我的心一阵阵发紧。此刻我才真正地意识到,我此次回大兴岛最想见的人,已经见不到了。

倒是老邢劝起我来:“老孙在时,常常念叨你。可惜,他没能再见到你。他死了以后,我就劝自己,别去想他了,想又有什么用?我就拼命地干活,上外面打柴火,回来收拾菜园子……”

想一想,有时候,万言不值一杯水;有时候,一句话,能够让人记住一辈子。如果说我的青春真的是蹉跎在那场“上山下乡”运动中的话,那么,曾经有过这样的一个人,有过这样的一句话,到什么时候,你也会相信,你的青春并不是一无所获。

那天下午,我准备离开的时候,尽管队长说场部早准备了好多香瓜,老邢还是坚持要给我带一袋香瓜。她说:“你们的是你们的,这是我的。”然后,她对我说:“老孙要是在,还能给你带点儿椴树蜜的。老孙不在了,家里就再也不做椴树蜜了,就用这香瓜代替老孙的一点儿心意吧。”一句话,说得我泪如雨下。我已经好久未曾落泪了,不知怎么搞的,那一天,我的情绪竟然是那样的无法抑制。

一连几天,满屋子都是香瓜的清香。

原载《北京青年报》2016年6月13日

同类推荐
  • 贺俊文手记

    贺俊文手记

    本书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回忆故乡;第二部分在新西兰;第三部分新闻采写经验总结;第四部分书序、评论及其他。
  • 孤独与容忍:季羡林说做人的学问

    孤独与容忍:季羡林说做人的学问

    季羡林先生一生阅人历事无数,岁月的磨砺馈赠他以无量的智慧财富。本书辑录了季羡林先生有关为人处世的文章,内容涉及孤独、压力、恐惧等主题。正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季羡林以其百年人生隽写世事人情,彰显中国士人的气节和胸襟。
  • 风华

    风华

    晓华的散文作品,别有一种韵味和境界。看似“闲情偶寄”,实则寄慨悠远。或叙事,或述志,或缘情,或铺彩,或素描,或穿越,都是“走心”之作,都有一份“真性灵”在。这里没有世俗的功利,也没有病态的呻吟;没有另类的乖僻,也没有大众的喧嚣;没有二次元的虚幻,也没有自恋式的卖弄。她对生活的感悟是细腻的,对时代的讴歌是真诚的,对自我的解剖是坦然的,对未来的追求是热烈的。无论现实生活中有多少烦恼,无论遭遇到什么样的“一地鸡毛”,她总是能为自己的心灵开辟出一块晴朗的天空。理性与激情,在段晓华的作品中得到了和谐的统一。
  • 第二父母

    第二父母

    这是一部反映教师生涯与人生命运的非虚构文学作品。作者记述了自己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的所有任课老师的故事,有血有肉,性格鲜明,可亲可敬。作品细节丰富,情节感人,可谓一部教师列传,也是一部中国当代教育史。作者并非在传达那种司空见惯的师生情,而是意在展示独特的精神传承关系:无数品格超拔的老师,用他们的言行滋养了一个个生命;父母生育了我们的肉身,而老师给予我们灵魂。在这个意义上,他们是我们的第二父母。作者不为尊者讳,如实记录其跌宕起伏的人生、命运,因而也是一部深刻揭示老师生存状态的力作。
  • 观察:玛丽安·摩尔诗集

    观察:玛丽安·摩尔诗集

    本书薄而精美,极富设计感,是摩尔本人最看重的一部作品。玛丽安·摩尔的诗用词精准,语言冷静克制,看重句式结构,精于对意象的揣摩和应用。相比较于传统的抒情诗人,她的诗歌更为理性、确切,并善于通过观察来反思生活。《观察:玛丽安·摩尔诗集》由旅美诗人明迪操刀翻译,译本可靠、简洁凝练。
热门推荐
  • 大宋清明录

    大宋清明录

    王玄义打坐开封府,平冤狱,断生死,开大宋清明之世界。
  • 流浪在影视世界

    流浪在影视世界

    玄心正宗宗主,硕果仅存的大道士叶易修行出错,开始了在各大影视世界的流浪之旅。在灵魂摆渡和我主阿茶压过腿,在无心法师和民间剪纸达人岳绮罗剪过小纸人,和马家后人马小玲战过将臣。蚩尤的眼睛,无心的不死之身,驱魔龙族的九字真言,将臣之翼,剪纸大萝莉,叶大道长:我全都要。新书《我在诸天有座庙》诸天世界被整合在了一条时间线上,哪吒之魔童降世,宝莲灯前传,西游降魔,大话西游,蜀山传,仙剑奇侠传,青蛇,灵魂摆渡等等故事一一展开。应缘出现在昆仑山的半座庙中,没有记忆,没有灵魂,自带复活技能。一天,一颗石珠从庙中飞出,故事便从这里开始。当孙悟空遇到冥王茶茶,当景天遇到法海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修仙女配之师父难做

    修仙女配之师父难做

    曾经,危重梧因缘际会下穿到一个修仙界面,准备好好修炼,早日飞升离开男主女主 可谁知道她竟然被自己的男主徒弟给废了修为还被囚禁了?绝望之下,一心求死,却没想到,咬舌自尽后,她竟然回到了万事起源之时。只是这次,她遇见了一个又一个不甘平凡,不甘奉上牺牲,被所谓天道控制的人物。开始一次又一次反抗旅途 又得知在上古传说里有一件可撕裂空间去到任何一个世界里的神器。 可是直到最后她才发现,原来这所有的一切都只是一个阴谋。 而她们所有人,包括78心愿都只是其中的一个棋子, “你所以为的结局其实只是开始,你以为的开始,却是真真正正的结局。” “执迷不悟,死的最惨烈。” 【本文又叫『被重生者包围的穿越女配』 【本文作者自己的智商不太高,所以各位看的时候不要太认真?????】 【本文节奏慢,介意勿进~】 【作者文案废,请谅解~】
  • 重生纣王

    重生纣王

    因为名叫王宙,所以就穿越成了纣王???没有自带系统,没有自带功法,穿越前不是武林高手,也不是国家特工,更不是来自未来的大科学家,一个普通穿越者,如何才能改变自焚于鹿台的结局?
  • 未来美食商

    未来美食商

    “有人模仿我的脸,有人模仿我的面……哦不,我的面…他们模仿不了!”陈书泽笑着摇头道。“为什么呢?陈先生。”记者问道。“因为,”陈书泽声音平静:我做的美食……来自未来!”(本书做菜不是胡来,以家常菜开始,只是不一般而已。)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沉住气,成大器:领导者做人做事的5项修炼

    沉住气,成大器:领导者做人做事的5项修炼

    “沉住气,成大器”,这句话体现了中国人特有的聪明。它并非是老于世故、老谋深算者的处世哲学,而是对任何普通人尤其是身处要职的领导者都适用的生存智慧,是现代生活在人性丛林中的人必须遵守的法则。《沉住气·成大器:领导者做人做事的5项修炼》围绕这个主题,提炼出成功的领导者做人做事的5项修炼,比如行为得体,言谈到位,处理各方面的关系得心应手等,赢得了人心便赢得了一切。
  • 少女心事终喂狗

    少女心事终喂狗

    长得好看是一种什么体验?大概就是与人交往总要担心对方会爱上自己的体验吧。这种事情对别人来说,可能是好事,但对于靳向北来说,却实在是一个烦人的负担。作为一个五讲四美,又具有责任感的新时代优秀青年,为了不给他人留下幻想的空间,必须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毕竟现在社会上有些女孩子,你对她笑一下,她连你俩的孩子上哪间小学都想好了。古典主义狗血文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