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856800000007

第7章 体制化

《越狱》(Prison Break)这样的电视剧注定会吸引众人的眼光,和任何讨论囚禁与权力、奴役和希望、自由及恐惧的作品一样。

我比较同情这部电视剧的编剧,看起来他们正在绞尽脑汁,拼命创造出一座座监狱让那群帅哥去“越”。

根据媒体生产的规律,不久之后,“越狱”本身将成为所有人的“狱”。

就像说唱或摇滚歌手必须不断寻找出“愤怒”以便继续出专辑一样。

自由变成了自由者的监狱。

这就是体制化机制的妙用。

体制化是既在个体心理层面也在社会心理层面运作的机制,体制化是符号认同体制中最重要的运作方式。

刚入狱的时候,你痛恨周围的高墙;慢慢地,你习惯了生活于其中;最终你会发现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那就是体制化。

刚学习的时候,你痛恨学校和老师;慢慢地,你习惯了生活于其中;最终你会发现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那就是体制化。

刚工作的时候,你痛恨公司和同事;慢慢地,你习惯了生活于其中;最终你会发现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那就是体制化。

刚结婚的时候,你痛恨婚姻和家人;慢慢地,你习惯了生活于其中;最终你会发现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那就是体制化。

这个句式来自《肖申克的救赎》(The Shawshank Redemption)中的那个老黑人。

他对监狱体制的福柯式领悟,让他成了一个坚强的人,也就是说,他有能力救赎自己。

但是,他还不是一个伟大的人,因为他不能拯救他人。

这部影片中的另外一个人——安迪,看起来是一个伟大的人,像一只关不住的鸟儿,每一片羽毛都闪着自由的光辉。

然而,难道你没有听说过,飞鸟的囚笼就是天空,游鱼的罟网就是大海。

在庄子那齐物[1]的眼睛中,忙着去活和赶着去死没有什么不同。

最近的一个体制化的样本大概就是“网络成瘾诊断标准”事件。

人们很快就分化成两派,赞成的一派大多是有医学背景的;不赞成的一派大多是有心理学背景或者什么背景都没有的。

反对者的原因是:“我们爱孩子,说孩子们有精神病,是迫害。”

赞成者的原因也是:“我们爱孩子,让一个有病的孩子装成没病去高考,这合适吗?”

其实这场辩论进行下去,肯定是医生们全面获胜。

医生们可以拿出网络成瘾者的各种科学证据,比如,他们的脑部某某区域活动异常,他们脑内这个胺、那个酶数值和正常人不一样。在医生们看来,依据国际、国内专业期刊上几百篇英文、中文文献,这个疾病的确存在。

这些专业文献,别说那一群速成型的心理学家看不懂,不爱学英文的精神科医生看了也晕。

当然,医生中也有反对这个标准的,不过他们反对的原因是:一个精神医学诊断标准怎么变成由一个部队医院的成瘾医学科说了算?

报批卫健委,通过官方批准疾病诊断标准更是滑稽。

应该根据国际惯例,做足够的流行病学统计调查,然后由专业委员会讨论通过,这才是合理的。

对于反对的理由,用两个字就概括了——权力。

这场纷争的解决是这两个字;这场纷争的起源也是这两个字。

这场纷争的特征在于,真正有可能被诊断为网络成瘾的那些青少年,他们对此是没有发言权的。

他们不能跳出来说:“爸爸妈妈,叔叔阿姨,要不然我们大家来投票,一人一票来决定?”

成人们没想过让青少年对此具有话语权。成人们自然也不会想到,也许网络成瘾的病因之一就在于青少年的话语权被成人世界彻底剥夺了。

比如说,如果我们在宣布网络成瘾诊断标准的同时,宣布另外一项规定——为了表彰和鼓励这些网络成瘾的小“病人”们继续学习,凡是有此诊断者,高考加分50分,并且免除大学一切学杂费。

此外,在全社会树立多个“抗网瘾英雄”形象,组织他们全国演讲,号召所有人向他们学习。

这样,纷争的声音大概就会少很多。

从务实的角度来说,给不给青少年们贴上“精神疾病”的标签其实不是关键所在,关键是这个标签用来干什么。

如果精神疾病这个标签带来的是荣誉、关爱、福利呢?

为什么在我们这个社会中“精神疾病”这个标签会带来恐惧和歧视?

为什么“癌症”这个标签不会被人歧视?

为什么“心理健康”这个标签会带来尊敬、欣赏和关爱,而不是耻辱和罪恶?

对这些问题的回答,能够让我们真正进入医疗话语权的核心。

临床医疗话语权具有三重结构和四个维度,如果把这个临床医学的话语空间比喻为一个房间的话,这个房间将由以下成分组成:

第一,正常人—异常人模型。这相当于房间的大梁。正常和异常的二元对立接着带来了如何处置、控制“异常”的权力,这种权力最终会变成一种社会权力。

第二,有四根柱子维护和支持这个大梁,它们分别是:

(1)生物学归因和相似性归因。

也就是告诉你网络成瘾的脑影像学研究证据,告诉你看起来“好像”是网络成瘾的表现——“最好……否则……”如果你不信,就告诉你,“这就是你的病啊”。

(2)统计学霸权。

通过使用频率感知优先性原则,把数学话语等同于确定性原则。

你要是不相信网络成瘾是病,“我”就可以拿出这个世界上各国科学家的报告给你看,里面充满了统计学数据和图表,你是根本无法辩驳的,除非你学过统计学或者你知道统计学永远只是统计学而已。

(3)道德化原则。

就是——

“如果你不承认我们医生的话语霸权,你就是愚昧落后的,你既害了你自己,也是对你父母、对你老师、对这个社会不负责任。”

(4)普世化原则。

就是——

“这个东西是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精神病学家、心理学家一致公认的。你看着办吧,是要和全世界作对,还是和我这个全世界先进文化、先进人类、先进真理的代言人合作。”

这种建构,让医学从一种纯粹的医疗活动,从对疾病的实质进行真假判断的活动,变成了一种对人的身体和心灵进行空间分割的体制。

注释

[1]春秋战国时老庄学派的一种哲学思想。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如生死寿夭、是非得失、物我有无,都应当被同等看待。

同类推荐
  • 女人气场心理学

    女人气场心理学

    气场强大的女人,在交际场中顺风顺水,魅力四射;在职场中受上司欣赏、客户喜欢、同事佩服;在情场中更是活跃分子,总能赢得男性的青睐。每个女人的气场都不同,你接近可以培养并掌控自己的独特气场。本书向广大女性朋友阐述了通过塑造强大的内心来营造强大气场的实用方法,帮助她们通过培养、提升、运用自己的气场,全面提高个人影响力,赢得美丽人生。
  • 爱的重建

    爱的重建

    长期以来,阿明·扎德博士一直见证着病人的心理状态和身体状况之间的联系,他的哲学博士学位以及被分别身为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的父母养育长大的经历,使他对健康和爱的重要关系有着全方位的理解。阅读本书不仅是一次迷人的旅行,而且能从中收获改善关系和增进幸福的实用方法。扎德博士以引人入胜的写作风格,将生物学、哲学、宗教、历史甚至经济学等学科的智慧融合在一起,使得这本《爱的重建》能够轻松地为读者们所理解。
  • 爱的金字塔

    爱的金字塔

    本书是一本讲述如何实现高效的亲子沟通、培养完美的亲子关系,如何从改变自己的思维、态度出发最终改变自己、也改变孩子的亲子教育书。书中结合了两大心理疗派——萨提亚家庭治疗和NLP技术,以NLP模式去探求一种全新的亲子沟通技巧与方式,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找出行为背后的心理成因和孩子的心理发展模式,从而可以让家长们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去解决亲子沟通过程中的种种问题。作者为中国首批国际认证NLP导师、中国首位女性时间线治疗师、美国催眠治疗师专业评审委员会授证催眠治疗师。
  • 自诺力

    自诺力

    自诺是自我承诺的简称,在西方,人们经常用来发挥自我鼓舞、自我激发,发挥最大程度上身心潜能的方式。后来,为高校等研究人员采纳,认为是敢于承担,发挥深爱、自我激励,进而为事业成功、人才辈出打下良好基础的一种激励方式。本书作者,将可以引导正在奋斗中的人们的自我承诺和激励的方法予以总结和归纳,可以使读者在如何营造一种进取的氛围、环境和成功的条件方面,有着多种的设想和考虑。
  • 觉察力

    觉察力

    对事物的精准的判断和把握,离不开觉察力。觉察力是洞悉彻悟事物的发展规律、方向的高度预见性的一种本领和能力,是能够以小见大、以心见性、见微知著、敏捷独到的一种超前的感悟能力,觉察力是自身体验、内心关注的结果。觉察力是超前思维的具体体现。事物的出现和发展都有一定的迹象可循,没有无因果的事物,更没有毫无联系的事物,觉察者善于运用心理、思维的力量去解开这些因果关系、相关环节,从细节看到整体,从琐碎看到简明,从表象看到本性,抽丝剥茧地将事物铺垫展开,明晰事物的脉络,从而或取精去糙,或去伪存真,或未雨绸缪,或相机而动……
热门推荐
  • 画月梦

    画月梦

    时月栖身画中千年终得以从画中走出,于现世遇见了爱人陈琛的转世张井俞,为和张井俞再续前缘,她化作可爱少女住进了张家。时月和张井俞同进同出,本以为可以近水楼台先得月,没想到张井俞却喜欢上了校花黄淼淼。黄淼淼因时月住在张家的事而产生误会,时月非但不解释,还将错就错地误导她和张井俞的关系,使得黄淼淼渐渐疏远了张井俞,得知实情的张井俞一气之下烧了时月栖身的古画。时月为宣泄满腔怨气,打着张井俞的名号四处作乱,闹得满城风雨,张井俞为平息时月的怒火,为她重新画了一幅一模一样的画,但新画不似古画有灵性,时月的法力越来越弱……
  • 道德真经注

    道德真经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Resurrection

    Resurrectio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行走的梦想

    行走的梦想

    本书讲述三个怀揣着不同梦想与生活目标的农村姑娘,远离家乡,来到广东这片被改革开放热潮鼓舞着的土地上打工奋斗的故事。通过几个姑娘截然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命运安排,阐述了拼搏、奋斗和梦想的真正内涵。故事真实感人。本书为第一届海峡两岸网络原创文学大赛入围作品。
  • 暖风多情

    暖风多情

    结婚登记的当天,景晓萌发现未婚夫竟然另有心思,一怒之下,脑子脱线,她直接相亲找了个老公。老公有三高:颜值高、智商高、身价高。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去年冬天我们都在干什么

    去年冬天我们都在干什么

    这是一部关于大学校园里的轻推理小说。有人进了女生的宿舍,并试图非礼睡梦中的石云婕,被发现以后迅速逃走。宿舍女生开始展开调查,目标锁定了几个可疑男生,并围绕着他们的背景、生活和嗜好做案件分析。随着调查的深入,女生们对这几个男孩也越来越了解、越来越熟悉,她们似乎忘记了她们最初的目的,四男三女反倒成了最好的朋友,一个团结的小团体。第二年大学毕业曲终人散,一次偶然的机会,最老实的那个男生做了忏悔,承认一年前的猥琐恶行,是他鬼迷心窍干出来的。而此时大家已经没有了太多的责备,反而忽然感伤地怀念起来.是啊,去年冬天我们都在干什么。
  • 风华无双:别惹狂傲魔妃

    风华无双:别惹狂傲魔妃

    一纸退婚,懦弱太子妃投湖身亡,再醒来的少女却上演令人热血沸腾的废柴变奇迹。被嘲笑无能又如何,危急关头她惊艳登场,强悍战斗力让所有人目瞪口呆。被冷酷太子抛弃又如何,五国腹黑皇子为争她头破血流。她,上古驱魔一族唯一的后代惊才绝艳的少女,令众帅哥大人物为她倾倒,注定让争天下之势更加波澜迭起。(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激励青少年自信坚韧的励志故事

    激励青少年自信坚韧的励志故事

    古今中外,很多成功者都曾从励志故事中获得人生启示,激发无限潜能:拿破仑从一则小故事中找到了矮个子的自信,终于成就了创世伟业;帕瓦罗带通过一则椅子的故事走出迷茫,成为世人瞩目的男高音歌唱家;一根树枝的故事,启动了世界营销大师科特勒的辉煌事业。每一个故事都是一方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为你指引前进的道路。简单的故事里蕴含着积极的精神和上进的力量,让我们在轻松的阅读中产生高远的志向,孕育奋发的力量,在确定理想后努力去拼搏,在遇到挫折时积极去面对。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