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856800000006

第6章 魔力化

那天,我参观完上海科技馆,乘地铁二号线回家。

左边坐一肥胖大学生,全身蜷缩,高度近视,脸几乎插进了手上的PSP(游戏机)中。在游戏中他上下挪移、左右闪躲,在枪林弹雨中,他身手敏捷、呐喊厮杀。

右边是一西装革履的白领,腰板挺直,表情愉悦,手中也拿一PSP,是一跳舞游戏,“正有乘轩乐,初当学舞时”。

而我,正想着科技馆里那巨幅的弗洛伊德铜雕壁画。

弗洛伊德说过,对于通灵等神奇力量的向往,是对这个世界价值失落的一种表达。

对于魔幻力量的向往和追求,贯穿着整个文明的历史。

魔力的核心在于,对外界的控制力。

人类会通过三种途径来获得这种控制力:魔力(巫术)、宗教、科学。

魔力的特征在于,这种控制力来自个人自身。在宗教中,这种对自身的夸大幻想得到了中和,人们开始把这种控制力投射到一个宗教形象中,通过对神灵的祈求和祈祷从而期望获得这种力量。

在科学中,人类开始承认这种控制力仅仅来自了解自然规律并且顺从于自然规律。

进入现代,科学被不断地魔幻化,这似乎是科学不可避免的命运,就像《黑客帝国》《蜘蛛侠》(Spider-Man)等诸多科幻电影所展示的。

如今,全国大学生、中学生们进行得如火如荼的“网络成瘾”运动,便是一种文化无意识层面的“农民起义”,这场运动要表达的是青少年们对“科学”的失望和对抗。

所以,精神病学家与其去研究青少年为什么会“网络成瘾”,还不如去研究一下学校里的“科学教育”何以会变成对青少年的一种迫害而不是乐趣。

我认识一位外国英文老师,他听说中国的中学生每天要到晚上十点才能完成家庭作业时,大惊失色,说:“这不是教育,这是控制!”

即便对青少年上网和PSP实行专制,他们依然会对玄幻小说上瘾,对武侠电影上瘾,对《哈利·波特》上瘾,对动漫、跳舞上瘾,对蹦极上瘾。

对魔力的渴求浸透到文化生活的各个层面,这不是几个权威主义的老师和独裁主义的父母可以更改和对抗的。

魔力化思维(magic thinking)是人类最原始的认知模式之一。这种认知模式是婴儿生活的一种残留记忆。

在婴儿一岁前,他基本生活在一个二维世界中,当他有饥饿感时就会哭泣和呼唤,这个时候,母亲需要及时地哺乳和喂养。

但是,由于婴儿运动神经系统的限制,他无法抬头看到喂养他的人其实是自己的母亲,而只会感觉到随着自己发出声音,突然就出现了乳房和各种外力,满足了自己的一切需求。

这种全能的魔力化思维一直延续到儿童开始学步时,他才逐渐认识到原来自己的需求要依赖外界,这时的魔力化思维就开始发生生命中的第一轮衰减。

到了青春期,青少年出现第二次魔力化思维高峰,用来否认自己对父母的依赖。

如果在他发展的过程中,父母能够提供两种经验——适当的满足和恰当的挫折,那么他就会逐渐摆脱魔力化思维的认知模式。

而这种魔力化思维之所以在当代文化中愈演愈烈,和当代社会结构发生的重大变革有关。

精神分析师阿诺德·威尔逊(Arnold Wilson)1970年就在咨询中发现,家庭的解体、父亲的缺席、母亲的焦虑感在临床上已经不能说是“常见的现象”,而是一条固定的规律。

而这个时候,金庸、梁羽生、古龙等正在奋笔疾书,其武侠小说疯狂热销。

这些武侠小说的读者,大多数都是那些“缺席的父亲”和“焦虑的母亲”的青少年子女,而当年那些读着武侠小说长大的孩子们,现在成了新一代的“缺席的父亲”和“焦虑的母亲”。

他们的孩子今天正沉醉于魔力化思维中,一丝不苟地继承着父辈们的“精神遗产”。

“缺席的父亲”产生于金钱主义对男性的奴役和“父亲”角色的商品化,而“焦虑的母亲”则是与“父亲的缺席”相对应产生的。

无论男人还是女人,面对后现代的荒原,都感到无法抗拒和无能为力。

这种无力感犹如襁褓中哭泣的婴儿,他期待着一个温暖的乳头能因为哭声的召唤而从天而降。最好的朋友离他而去,很久以前天使与魔鬼并肩飞翔,歌声在墓碑间盘旋。

朋友死于心碎,城市也丧失了记忆。

破碎了幽香,窒息的苏珊啊,别再沉睡。

没有什么永恒,我们咬紧牙关相信,总有一盏灯在前。

面对这无能为力的后现代母体,人们会采用两种策略:

(1)寻找依赖客体;

(2)逼迫自己感觉到“无所不能”。

前者形成了成瘾和依赖,后者形成了自恋和偏执。而魔力化思维则是贯穿两者的认知模式。

“缺席的父亲”会通过工作成瘾、酒精成瘾或者婚外恋成瘾来不断寻找依赖客体,同时参加成功学培训、参加MBA培训、参加各种宗教活动并且通过认同神灵来加强自己的“无所不能”感。

而“焦虑的母亲”则有两种选择:

一是认同“缺席的父亲”,这样她就不可避免地成为一个“女强人”,也就是过着男人的生活却没有男人性特征的女人。

另一种选择就是,她必然在儿童身上寻找依赖客体和“无所不能”感。

这个“焦虑的母亲”活在莫名其妙的恐惧和焦虑中。

她会时常担心失去自己的孩子,所以她要不断检查孩子的身体,并且紧紧把他抱住,就像《静静的顿河》(Тихий Дон)结尾处的格里高利,紧紧地抱住这荒凉的生命中唯一属于他的东西。

另外,她会非常溺爱孩子。溺爱的原因来自两个方面:其一,她害怕失去孩子的爱;其二,她害怕孩子发现母亲不爱自己,而只是把自己当作一个工具。

一个溺爱者要把自己所有的攻击性隐藏起来,要把孩子和生活挫折完全隔离。

正是因为远离了所有的必要挫折,正是因为自己的生命和母亲融为一体,所以儿童在溺爱中丧失了检验现实的能力和面对现实挫折的可能性。

他一直生活在这样的幻觉中:“只要我对着空中呼喊哭泣,自然就会有人把我需要的一切送上门来。”

溺爱变成了一座美丽的监狱,直到从灰尘中觉醒。

同类推荐
  • 不拖延的心理学

    不拖延的心理学

    拖延是可怕的敌人,是时间的窃贼。它会损坏人的性格,消磨人的意志,使人对自己越来越失去信心,怀疑自己的毅力,怀疑自己的目标,怀疑自己的能力,从而让人变得一事无成。《不拖延的心理学》从众多心理咨询领域中汲取的丰富理论和经验,对拖延问题进行了一次仔细、详尽、有时也颇为幽默的探索。从科学里汲取力量,终结掉拖延对你的干扰,你可以活得更精彩,再不用承受那些常与无必要的、自寻烦恼的拖沓相伴而来的痛苦。这样,你就会在需要的时候尽快地爆发出潜力。你也会有更多的时间来娱乐,同时,从拖延中抢回更多的时间,也会让你的工作完成得更出色。
  • 北大心理课

    北大心理课

    百年学府北京大学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心理学人才,他们担当着人们心灵的清洁工,适时为你提供心灵的抚慰。除了情绪、学习、人际交往、消费心理、性格心理学之外,《北大心理课》还具体介绍了领导心理学、健康心理学、环境心理学、文化心理学等一系列心理问题等,帮你走出心灵的困惑,为你开启心灵之门。从多角度剖析人们的内心,深入浅出地为你打造符合自身的心理课,为你更好的了解人性、处理人际关系、提高自身素质提供全面指导。
  • 墨菲法则

    墨菲法则

    本书从立身处世的角度出发,对墨菲法则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剖析,包括原理、意义及解决的办法,作者将跟随它所揭示的道理进入到事实真相的内部,并反过来为读者服务,争取降低坏消息到来的概率。
  • 教育与心理学的理论实践探索

    教育与心理学的理论实践探索

    本书分为教育心理学的基础知识部分,主要介绍了教育心理学的历史及发展现状、研究对象、方法等以及教育对人心理发展的影响等内容,使读者对教育心理学有个初步的认识。
  • 改变你一生的怪诞行为心理学

    改变你一生的怪诞行为心理学

    为什么有人能够看见自己“灵魂出窍”?为什么有人会患上“恋童癖”,对儿童欲罢不能?为什么男人和女人在一起会激发出更大的潜力和能量……其实这些行为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难以预测。此书将为读者解读许多怪诞行为,探秘其中的怪诞心理,“以怪制怪”,化生活的“非常态”为“常态”。。
热门推荐
  • 重生之最强娱乐女王

    重生之最强娱乐女王

    意外重生在了21世纪的一个娱乐圈著名“花瓶”身上。唐铭珈表示:呵,花瓶?不存在的。看她怎么把这娱乐圈的水搅的更浑的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孟子杂记

    孟子杂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想好,做好,活好:成就职场精英的新36计

    想好,做好,活好:成就职场精英的新36计

    从个人成长角度来揭示个人在职场中方方面面的成长规律,以练就积极主动的健康心态,进行科学地自我定位、生涯设汁、竞技提升、人际整合、职业自卫、精神训练以及成长学习,实现正确地做事,以得到效率,做正确的事,以得到效果,同时还兼顾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 千香百媚

    千香百媚

    "仙音飘渺,人心难测,天道难寻。作为一个清音柔腰姿容好的软妹纸,修真不光是修仙,还要修身。其次长的好看不是我的错!!!论最美修真女仙的慢慢修真路!"
  • 天阙战纪

    天阙战纪

    一夜之间,父废母死,少年三年沉寂,一朝归来。习天帝秘典,修神魂法诀。天帝混乱,拔剑而起。通天之路,一往无前……
  • 神奇宝贝之小智旅程

    神奇宝贝之小智旅程

    如果穿越成小智在熟知剧情的同时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历险和比赛?
  • 朱正廷之当朝皇帝

    朱正廷之当朝皇帝

    穿越小说。偶像练习生三十位都有参与,角色不同,作用不同,朱正廷则为男主,本篇完结之后则会更新现代香小榭和陈立农的。简介不多说了,简介好坏不重要,重要是书的好坏。不敢百分百保证书是好书,毕竟每人喜欢的类型不一样。我的书是好是坏,合不合你胃口,你只有看了才知道。约一下嘛~
  • 善女人传

    善女人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三千神徒

    三千神徒

    通过信仰系统的加持,郑谐成立时间神教会,在运作了一段时间后成为了一个大教会,结果信仰系统嫌麻烦跑路了,留下郑谐一个人经营管理教会郑谐与信徒的搞笑教会日常就这么开始了“系统,你还我龙傲天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