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848000000005

第5章

呆坐在机构外冰凉的地板上,我思绪万千,过去一幕幕悲惨的经历不停地在脑海中闪过。

初次接触这个“制度”是在我两岁的时候——父亲又在发酒疯,那一次他一把把我从房间里扔了出去,从而造成了我的不完全骨折。事实上,我并不太记得这件事了,还是一位社工在多年后告诉我的。直到那时我才明白,为什么每逢下雨我的手臂都会隐隐作痛。

母亲曾经对我说,父亲以前并不暴力,但成为父亲之后,他体内的暴躁情绪似乎被彻底释放了出来。我的父母是在海军军队里认识的,两人同样来自宾夕法尼亚州的小镇,当时他们驻扎在诺福克海港。据母亲描述,她与一级准尉威廉·西奥多·柯伦(朋友称其为“比利”)的初遇场景,宛如童话故事般美好:那时的他,身材高大、臂膀宽厚、浪漫而不失风趣……简直就是现实世界的“比利与贝特西”[4]。

然而,这样浪漫的故事只存在于想象中。真实的情况是:父亲由于多次酗酒、宿醉,违反了军规,最终被海军开除。而母亲在之前曾与一名水手有过一段短暂而失败的婚姻,并生下了我那同母异父的姐姐夏洛特。当时,她作为单身母亲一边为海军工作一边照顾姐姐,已忙得疲惫不堪。就在这个艰难的时候,兵役生涯结束的父亲替她收拾好行囊,并向她求婚,母亲当即兴奋得连连点头答应。

于是,这对新人——柯伦夫妇便搬到了诺森伯兰县生活。那是弗吉尼亚州一片隐世的乡村之地,被人们称为“北内克”。他们住在林子中的一间小屋里,周围没有邻居。

或许父亲喜欢这片宁静更甚于母亲。

接下来的日子,一家人靠捕鱼、卖鱼为生。他们的生活模式非常简单:父亲每次都会出海很长一段时间,有时甚至持续几周,然后兴高采烈地带着鱼和现金满载而归。那是一段美好而平静的日子。

可是好景不长,没过多久父亲又开始酗酒了。从那以后,他经常无缘无故地发怒,甚至发展到时不时把母亲暴打一顿的地步。

直到现在我都清楚地记得,有一次仅仅是因为垃圾桶里钻出了蚂蚁,父亲就暴跳如雷地咒骂母亲在他外出时偷懒不做家务;甚至还夸张地表示哪怕房子外的葡萄藤都爬到屋顶上了,她也会不管不问。有时候,父亲也会因为钱的问题小题大做,甚至还会假想母亲在外面和别的男人打情骂俏,或是因为一些他自认为不可饶恕的事情而大动肝火。但第二天,他就会道歉,并向上帝发誓绝不会再有下次。之后他便去出海,等他回到家来,新一轮的循环会再度开始,简直如同潮汐一般规律。

可令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我的母亲——一位集美貌与智慧于一身、明明可以有更好归宿的女性——却偏偏选择继续待在这样一个男人身边。或许,这足以证明家暴是可以慢慢摧残一个人的精神状态的。她不仅和他一起生活,还进一步深化了这段关系——她生下了我。

我想母亲很早就已经意识到自己的处境了。我的中间名本应随父亲的曾祖母为“霍普”(英文中代表希望)的,但当医院的工作人员问她出生证上“姓名”一栏写什么时,她在未经父亲同意的情况下便私自改为“安妮”。

在我出生九年后,惊喜、意外抑或奇迹再度降临:我弟弟泰迪出生了。

我至今无法理解母亲为何认为多一个孩子会让事情好转,甚至能够改变父亲的性格。可事实上这完全是痴心妄想——情况并没有得到哪怕是一丝一毫的好转。我早年的许多记忆,都和社工有关,他们总是做出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试图让我说出家里的近况。

我的童年是在颠沛流离中度过的。我至今都完全无法理解社工们的逻辑:为什么父亲的暴躁行为就要导致我离开自己的家庭,而其他人的行为(对我来说比父亲糟糕得多)却不会?渐渐地我对寄人篱下的生活感到恐惧,那是一场残酷的生存竞争:每一个被寄养的孩子无时无刻不使尽浑身解数,只为争取一点儿少得可怜的关爱、食物或大人的关注。

当然,或多或少,在被寄养的过程中也会遇上不错的家庭。有时好不容易被好人家收养,但过不了多久仍然会被强行带走,送回父母身边。这样的经历往往令我更为难过,每次都会流下不舍的眼泪。

然而大多数时候,可就没那么走运了。根据规定,国家每个月会按照每人500美元左右的额度补助收养家庭,以供被收养人衣、食、住的开销,然而在那些明显只是为了获取资助金的家庭中,真正用在我身上的钱寥寥无几。

其中有位养母,算是这方面的代表了。她在抚养亲生女儿的同时,还收养了三名孩子——两个男孩和我。她的亲生女儿有自己的房间,而我却得和另外两个男孩子拼一间房。不用上学的时候,我们三个就会被打发出去,不到晚餐时间不准回来。每人每天只能拿到一小袋分量的午餐,那点儿食物只够撑过上午10点半的。我至今仍然忘不了,多少个漫长的下午,我在她家的后院流连,透过窗户嫉妒地看着她的亲生女儿坐在电视机前吃零食的场景。

在另一个寄养家庭中,我成了八个接受寄养的孩子之一。我们八个人满满当当地挤在两个房间里。这个家庭的养母更加糟糕,她热衷于挑起孩子之间的争端,鼓励大家互相打小报告,并惩罚犯错的孩子。一次,有个孩子举报我,说我在橱柜里私藏食物。这位养母听后便把我的头发乱剪一通,后来更是让我只穿着内衣去到男生们的房间里,并勒令我大声承认自己是小偷和谎话精来作为惩罚。

开始的时候,每在别人家寄居一段时间后,我就能暂时回到家中。待在家里的时间可能是几个月,也可能是一年,这既取决于父亲如何聪明地掩盖自己的暴怒行为,更取决于他如何威胁母亲保持沉默。

另一方面,母亲以她自己的方式爱我。她亲昵地称呼我“小南瓜”——虽然这个名字听起来有些恶心;她会温柔地帮我梳理长长的头发,比任何一位养母都要温柔;她想方设法地让我接触到更多的书籍,尽最大可能满足我的求知欲,因此我才能避开现实中的纷纷扰扰,转身藏匿于书中的幻想世界。

但她唯独没能做到她最该做的那件事——保护我,离开比利·柯伦。于是这种“家—寄养家庭—家”的生活模式和状态,一直持续到我九岁那年。

每次父亲虐打母亲后,她都要吃止痛片。在我九岁的时候,母亲吃止痛药吃上了瘾,这使她不得不开始和医生进行性交易,以换取稳定的药物来源,例如维柯丁、羟考酮,或其他医生所能提供的止痛药品。

一天,当泰迪被人们发现只穿着一片脏尿布,一个人爬到诺森贝兰县的360主道附近时,母亲正处在嗑药嗑得恍恍惚惚的状态中。于是,和往常一样,社会福利机构的人又一次介入了。而这一次,我同母异父的姐姐夏洛特交代了一个爆炸性消息:自从她的身体开始发育,父亲就一直对她实施性侵。

社工对我那嗑药成瘾的母亲发出了最后通牒:戒除药瘾、离开丈夫或者永远离开孩子。

最终,母亲选择了那个男人,而不是我们。她自愿签名放弃了抚养权。或许只有长期受虐并依赖化学药物的人才能理解她在想些什么吧!

这一切都已经是二十二年前的事了。从那以后,我就再也没有联系过我的亲生父母。

我完全变成了州监护对象,生活唯有更加地颠沛流离。我知道,再也没有所谓的“家”可回了,因为我已无家可归。但我却无法预测下一站会到哪里,也没有人特别关心我,跟我解释这一切。

我做错什么了吗?我考的A还不够多吗?如果我要是再听话一点儿,他们会不会把我送去一个更好的地方呢?这一切究竟该怪谁?我最后一任养父母?最后一任社工?还是我自己?

直到大学里的某一天,我突然意识到自己已经受够了对事实的过度分析、对自己的过度苛责等各种行为了。没错,我的童年是以寄养孩子的身份度过的,但只要接受这一事实,就绝不会再允许我的成人生活也受到这种身份的负面影响。不管怎样,我挺了过来,这才是最重要的,并且我再也不会回到原来那种混乱的生活中了。

因此,现在要亚历克斯重蹈我的覆辙实在是残酷至极,就像是发生地震许久之后的余震,仍然可以撼动整个大地。

而我此时就站在这里,站在这个福利机构外面,因余震的余波而颤抖、蜷缩。

最终,我还是站了起来,跌跌撞撞地走回车里。

本很快就要回家了,我希望他能在到家时看到我。

我们家是一个整洁的、有三间卧室的战后牧场。房子紧挨着名字唬人的德仕伯霍罗路(英文原意是“绝望中的空路”),路名取自数十年前生活在这里的德仕伯一家,直到现在这个家族的一些后人还住在这里。它的具体位置坐落于斯汤顿市的近郊,铁轨的另一侧——只要你下了250公路,直接穿过铁轨下方便是。

这套房子是在我刚怀孕的时候买下的。那时我对本说,咱们可不能把孩子生在以前住的底层公寓里,我对那里尤其有阴影。我想要一间舒适的房子,一间有四面围墙和白色的篱笆栏,窗外再摆几盆让人心情愉悦的小花盆的房子。那时,一定是孕妇特有的荷尔蒙在作怪,让我特别有安定下来组建家庭的欲望。

而本当时正为获得历史学博士学位做最后的努力。他一直对巨额的学生贷款耿耿于怀,这笔债务需要在他获取学位证后不久还清,这无疑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并且他也承认不知道毕业后去何处工作,即便有人暗示他可以在詹姆斯·麦迪逊大学找到一个教职岗位——因为在他进行论文答辩的时候,历史系似乎有人退休了,因此留下了空缺——但这毕竟八字还没有一撇,所以当时的我们必须做好随时搬家的准备。

最终,他做出了妥协。我们倾家荡产,把所有的应急储蓄都拿了出来付了房子的首付,之后就开始祈祷千万不要发生什么意外。

房子是去年10月份买的,那时我已怀胎七月,之后的两个月里,我和本全身心地投入装修,以迎接亚历克斯的到来:我们买了高压水枪来冲洗房外的污泥;我的朋友马库斯用带来的绿篱机把生长旺盛的灌木修剪了一番,使得阳光可以透过窗户照射进屋内;而他的妻子凯丽也没闲着,她负责帮我们刷漆。

接着,本还给我准备了一份大大的乔迁之喜:美丽、全新的白色篱笆栏!我问他钱是哪儿来的时候,他十分腼腆地守口如瓶,并开玩笑说是卖肾攒的。

对了——即使当时已经来不及种花了,我们仍然在窗外摆了几个花盆。后来,本在过季大甩卖时淘来一些郁金香的鳞茎,我们就种进了盆土里。像我这种童年四处漂泊的人,总是乐观地种下希望的种子,哪怕几个月后它不会发芽。

经历了三十一年的漂泊后,终于在这个地方,我第一次真正感觉到了安定。一想到花开之日,便是宝宝降生之时,我不禁感到由衷的幸福。

不久之后,绿芽儿破土而出。那时,我们正处于初为父母的辛劳中——晚上睡不好,早上要起早,还要面对婴儿各种“蛮横无理”的要求……那是一段美好的记忆,曾经的我是多么地幸福。

在我驾车驶上德仕伯霍罗路,穿过铁轨下方的这段时间,我一再安慰自己:一切都会没事的,我还会和亚历克斯一起欣赏窗前的花儿,看着它们一朵朵地绽放,我们的生活还会像过去那般美好。

然而,当我经过私人车道尽头的邮箱、掉头开往自己家时,才发现我的那栋房子已经被警察查封了。

同类推荐
  • 天无绝人之路(中国好小说)

    天无绝人之路(中国好小说)

    宋村在妇女主任赵秋玲的带领下准备办一个造纸厂,千辛万苦集资了近7万元启动资金,但是却面临着各级机关的层层盘剥和利用。当这一笔资金在拉关系办审批等等繁琐手续过程中消耗殆尽时,造纸厂还没有建成一砖一瓦。为了还清集资款,绝望的赵秋玲最终走向了不归路。小说以沉重的笔调揭示了村办企业的恶劣环境,具有深刻现实意义。
  • 全歼日军的15场血战(一)

    全歼日军的15场血战(一)

    玉碎,出典于《北齐书》,原文为“大丈夫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我国有谚语“玉碎昆冈”,同样将“玉碎”作为不屈不挠的象征。但这个词在太平洋战争开始后,被日军曲解借用,用来美化整个日军部队不肯投降,被盟军全歼的作战。日本官方承认的“玉碎战”一共有15次。通常是日军上层在明知战局已无可挽回的情况下,仍然依据东条英机的所谓《战阵训》和“武士道”思想,在可能通过投降或撤退的方式挽救其生命时,绑架下级官兵顽抗到底,直到全部被歼。日军常常会在作战前和作战中,以命令的形式要求所属部队“玉碎”,甚至日军军法中直接禁止指挥官在战败的情况下率部放下武器,否则按“亵职罪”论处。
  • 加缪文集2:堕落·流放与王国

    加缪文集2:堕落·流放与王国

    《堕落·流放与王国》为郭宏安译加缪文集第二卷,包含中篇《堕落》和短篇小说集《流放与王国》,重点表现了作家对于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阿贝尔·加缪(Albert Camus,1913—1960),法国小说家和戏剧家,存在主义的代表作家之一,1957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加缪在50年代以前,一直被看作是存在主义者,尽管他自己多次否认。1951年加缪发表了哲学论文《反抗者》之后,引起一场与萨特等人长达一年之久的论战,最后与萨特决裂,这时人们才发现,加缪是荒诞哲学及其文学的代表人物。
  • 暗处

    暗处

    7岁的丽比躲在柜子里,眼睁睁地看着母亲和姐姐一个个倒在血泊中。就在凶手大开杀戒之时,她爬出带破洞的玻璃窗,躲进芦苇丛里,逃过追杀……
  • 解密(入选企鹅经典)

    解密(入选企鹅经典)

    人世间大多的秘密都藏在梦里,就像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活着却如同没有名字的存在。《解密》是一个天才与另一个天才之间的博弈,是将心灵粉碎再重铸。一个身世多舛的数学天才容金珍,一个类似数学家约翰纳什般的天才人物,因为非凡的才华被招募至国家秘密单位701,破解一部极其困难的敌国密码“紫密”。在巨大的期待和精神危机之下,总是醉心于同疯子下棋、恍若身在梦境的容金珍,是否能够破解“紫密”,成为国家的英雄?在巨大的国家机器中,个人命运沉沉浮浮。若干年后,每个人都只剩下一个关于他们的传说,而谁也无法预测命运的轨迹……
热门推荐
  • 请不要对我说sorry

    请不要对我说sorry

    张东和周莲本是互不相干的两条线,过着各自的生活,然而,一次偶然的相遇,让他们相识,相知,相恋,相离……从最初的排斥到最后的互相欣赏,从内心的波澜起伏,到后来的逐渐归于平静。也许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月光下的泪水

    月光下的泪水

    海底的波光王子,在寻找自己伟大梦想的过程中,帮助了很多人,让人认识了卑微、渺小、丑恶。漂亮的静丹仙子,从一见到他的那一刻就深深地爱上了他。波光的好朋友:双胞胎姐妹的父母还能不能回到家园?渐醒医死了自己母亲感到的绝望,寒悟打死了人畏罪潜逃、静丹仙子究竟去了哪里?波光王子的梦想能不能实现?心狠手辣的卡里国国王因怀恨波光王子的爱情,又给波光王子设下了怎样的陷阱与布局?他们该何去何从?都来走进这个如诗如画的世界认识一下他们吧!
  • 历代家书

    历代家书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历代家书》收录了上起先秦,下迄明清的一百余份家书,堪为家书中的佳品。其中当然有部分与我们现在的价值观念、伦理意识不相符合之处,但去芜以存真、披沙以见金,唯看读者朋友鉴别与取舍。
  • 吴先生,请把你的女人领走

    吴先生,请把你的女人领走

    一觉醒来,竟然发现自己躺在高级酒店里,身边还有一个长相英俊的陌生男子。天呐,这是什么情况?高级酒店,孤男寡女,同床共枕?这很容易让人想入非非啊?果然,出了坏事!自己最宝贵的第一次竟然被一个叫吴锦龙的男人夺了去。而且那个男人还大言不惭地要对她负责。呵呵……痴人说梦!就算他是星辰娱乐的大BOSS又怎么样?就算他在整个娱乐圈只手遮天又怎么样?她是绝对不会嫁给这种人渣的。「娱乐圈+豪门宠文+1V1」
  • 末世之无限士兵

    末世之无限士兵

    末世来临,少年张狂偶然获得系统从此在末世之中纵横天下!!!
  • 皇权背后的女人

    皇权背后的女人

    她们的地位高高在上,她们的命运充满悲情,她们美丽倾国,红颜绝色。但皇权宠爱,总不能集于一身,于是,争权夺位,攻伐杀戮,贪欲享乐,淫乱宫闱……这些上苑桃花,帘后主宰,让自己的名字,与帝国的风云记入了青史。本书选取了中圈封建史上最为突出的十四名后妃人物,让她们重新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读者的眼前,让大家重温那一段段历史、一桩桩往事……
  • 凤主倾世

    凤主倾世

    凤莞,凤凰一族最小的公主,受魔族蛊惑,给天界带来重大灾难,天帝震怒,凤凰一族被贬,又被魔族趁机屠杀。凤王凤后在危急关头,将他们的毕生修为渡给凤莞,连同记忆一同被封印,并送入人界。——————路人一号:“听说了吗?苏家的那个苏凤莞都没有门派愿意收呢。”哦?凤莞被第一大门派黎川派掌门收为关门弟子时脸疼吗?路人二号:“听说了吗?掌门的关门弟子是个不能修炼的废物呢。”哦?凤莞参加的对抗赛上吊打对手时脸疼吗?路人三号:“听说了吗?掌门的关门弟子每天都带着面具或面纱,是因为奇丑无比呢。”哦?凤莞一舞倾城被风吹掉面纱时脸疼吗?路人四号:“……我什么都没听说,不要打脸!”凤莞在打脸的路上越走越远,没事虐虐渣很开心,可是这个一直用不怀好意的眼神盯着自己的师兄是搞哪样?!
  • 事半功倍读书法

    事半功倍读书法

    本书整理了古今中外名人的读书法。如朱予读书法、鲁迅的“跳读法”、华罗庚的“厚薄法”,以及作者根据自己的经验总结出来的如模型读书法、先读序文法、“SQ3R”读书法、五步读书法等。作者用亲身体会向读者介绍了如何提高阅读能力的技巧,本书非常值得一读。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