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29500000001

第1章 你为什么会上火(1)

人会上火,蛇不上火

陈小野是中医研究的“国家队”中国中医科学院当年破格提拔的最年轻的教授,他一直在做中医基础医学研究,想用现代科学给中医一个解释。他在众多资料和实验结果中发现了一个规律:人之所以上火,和进化程度高相关。

陈小野发现,生物进化是从热量消耗低的物种向热量消耗高的物种进化的,如鱼-两栖类冷血动物-爬行性变温动物-鸟类-哺乳类恒温动物。从冷血动物到恒温动物,是从低等到高等,物种进化得越高级,身体温度也就越高。人的体温高,因此容易上火。

你肯定看不到蛇上火,因为它是冷血动物,而鸡就会上火。古代一本名叫《鸡谱》的书中就有记载:“夫鸡之痰喘者,有寒暑之分。热者非感风寒,乃因鸡之膘肥斗后内热,再因喉中之痰血去之未净,待渴后痰血尽归于中,又因俗传言斗后不可饮水,故鸡脏如焚,安得不病也。经曰:‘气壮生火。’火盛生痰,必喉肿、舌焦,其粪或纯白或红白兼杂,皆内热之症也。”

广东人喜欢吃蛇,那里天气热,吃蛇肉可以清热去火,借助的就是蛇的凉气。蛇胆能治咳嗽,如大家熟悉的蛇胆川贝液,治咳嗽痰多且痰色发黄的热性咳嗽效果很好,因为蛇胆是凉性的;如果是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本身就有寒,再吃含蛇胆的咳嗽药就不合适了。

鸡是偏温的,中国产妇坐月子吃鸡,而不吃鸭子。鸡和红枣合炖能温补,是虚寒女人最适合的药膳。而狗肉的火力就更大了,很多人吃狗肉之后会流鼻血,因为在进化阶序中狗比鸡更高级。

自然界有阴阳之分,由阳气主宰。太阳比月亮大,万物向阳为生。作为受天地之气而生的、进化最高级的人,气常有余,血常不足,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所以最容易上火。

男人过四十,“六味”正当时

元·朱丹溪《格致余论》:“夫以阴气之成,止供给得三十年之视听言动,已先亏矣。人之情欲天涯海,此难成易亏之阴气,若之何而可以供给也。”

人的阴气只够供给三十年的生命,所以很早就亏了。而人的欲海无涯,以这并不充足的阴气,怎么可以够供应呢?

营养学上有个经验,人吃的东西和自己的物种离得越远越好:四条腿的猪牛羊肉就不如两条腿的鸡鸭肉,两条腿的飞禽类就不如没腿的鱼类。营养学这么说,主要是从食物的脂肪含量上考虑的:脂肪含量越低的,人吃了越不容易发胖,不发胖就少了很多伴发病症,比如糖尿病、高血压、痛风、心脑血管病。

这种食物的选择也很合乎中医上火理论。和人类离得越近的物种,进化程度越高,热量就越高,吃了就越容易上火。糖尿病等慢性病就是由嘴而人的“火患”。

金元时期的名医朱丹溪意识到了这点,所以他才有了着名的“相火论”。他认为这种存在于人体之中的“火”是通过生命的各种活动表现出来的,这就叫“凡动属皆火”。也就是说,人的“火”始终处于蓄势待发中,往左偏一点就是火少了,就是“衰”,就是阳虚,往右偏一点就是火多了,就是“妄动”,就是上火。因为人的进化特点,“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正常人往右偏的可能性更大,阴虚、上火很常见。

人的体质是分阳虚和阴虚的。阳虚是火力不足,阴虚就是火力过旺。在北京中医院的肾病科主任常峥教授的印象中,现代人属于阴虚的比属于阳虚的要多,失眠、神经衰弱、糖尿病、高血压等多以阴虚的体质出现。根本原因就是现代人压力太大,时刻想着挣钱、升迁、过好日子,被欲望逼得脑子动得太厉害,“火”很旺,于是消耗阴液,体质成了阴虚。

所以,男人过40岁,即便没有什么慢性病,也要每天吃两丸六味地黄丸,避免阴精过度耗竭。

25岁之后,大脑才有了成熟的定力

清·张璐《张氏医通》:“头者,天之象,阳之分也,六腑清阳之气,五脏精华之血,皆朝会于高巅。”

人的头部是五脏六腑的气血交汇之处。

具体到人体,器官进化得越高级的,也是火力最旺的。人体器官最高级的是大脑,火力最旺的就是大脑。

大脑是消耗热量最高的器官。人大脑的重量只占人体重的2%,其热量消耗却占身体总热量的200%。即便你坐在那儿不动,只是听课或考试,一旦动脑子了,一上午下来也会觉得很饿,因为动脑子是种巨大的能量消耗运动。

大脑因为复杂、高级,进化完成的时间比其他器官长,是人体器官中最后一个进化好的。比如最能体现人的本性,体现成熟程度的意志力,负责它的神经细胞就位于大脑的额叶。

人大脑的成熟顺序是:枕叶——颞叶——顶叶一额叶。越高级的越复杂,成熟得也越晚,造物主也是“慢工出细活”的,所以人最高级的额叶要到25岁才成熟。

生活中也会有发现:人一般到25岁以后才变得稳健、有定力。此时,身体其他相对低级的器官开始老化,比如膝关节。膝关节的老化从十四五岁就开始了,到30岁,膝关节已普遍老化,骨刺最先发生在这里。很多人长骨刺,上下楼时膝关节疼,以为是骨刺扎的,就找医生想把骨刺切了。其实,骨刺的表面有滑膜,有软组织,应该是一个很圆的东西。因为在X片上看可能像一个很尖的东西,所以就有了“骨刺”这么个俗称。疼痛也不是骨刺引起的,而是关节出现蜕变和损伤,刺激滑膜引起的。

长骨刺,是因为关节老了,结构不稳定了,需要有个楔子式的东西帮助关节的稳定,骨刺就是身体长出的楔子。即便切了骨刺它还会再长,因为保持结构稳定是身体的本能。

再说大脑。看一个人是不是成熟,就看他的意志力、定力。什么时候大脑额叶成熟了,人就成熟了,那要到25岁。过了50岁,那个部位的功能就要衰退了,所以老人也会犯孩子脾气,沉不住气,显得很幼稚,那是因为负责意志力的额叶出了问题——孩子是没长成,老人是退化了。这个意志力也需要热量、火力来维持。

美国人做过一个很有意思的实验:把接受实验的人分两组,一组只给柠檬水,另一组给柠檬水加蔗糖,显然后一组吃的热量大。然后出一系列考察意志力的题,发现吃进去热量高的那组,意志力明显高。由此推测:大脑行使意志力时需要充足的气血供应,需要火力支持。

由此可见,头脑是热量最集中的部位,否则不足支配人这个复杂的社会性动物。一个人每天要动用多少意志力,作出多少决定,才能在人世间立住脚?!

所以,动物进化到人才开始直立的,因为在这种体位时,人的大脑和太阳离得更近,阳气、火力更集中,便于意志力的发挥。你看电影电视剧里,大家讨论问题时一般都坐着,聊天时甚至躺着,但到最后决定、拿主意时,决策人往往会站起来,乃至拍案而起——因为站着时大脑的阳气充足,比坐着、躺着时都足。

蛇是爬行的,它的大脑肯定没人发达,它因此也消耗不了那么多的能量,就算是冷血也不影响其生存。

“贵人不顶重发”符合不上火的道理

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头者,身之元首,气血精明,三百六十五络,皆上归于头。头者,诸阳之会也。”

头部是身体的首领,全身的气血精微物质都要上注到那里,头部也是阳气汇集的地方。

头是人体能量代谢最旺盛、火气最大的地方,按理说是最不怕冷的,在中医讲是“头为诸阳之会”,是全身阳气集中的地方。一个年轻人,在春天暖和时站在太阳下,你能看到他头顶上冒的热气,这就是身体之阳借了自然之阳,非常旺盛。所以老话说“贵人不顶重发”,是人们从多年的经验总结的。过长过厚的头发会影响生命阳气的蒸发,阳气不蒸发出去,会憋出火来。热量消耗最高的地方,捂着是要捂出病的。

我的儿子小时候身体壮,老上火,我就发现一个规律:每当他头发长长了,我们忙得忘给他剃时,一般就该生病了,要么是咳嗽,要么是嗓子疼,要么是积食了——不管什么病,本质都是上火的问题。中医一看就说:“又给积住了。”这个“积”不光是积食,还有本身热量出不去导致的热量蓄积。

从这里我体会到:头部的适当暴露,是最便捷的去火方式,小男孩尤其如此,头要经常剃。北京的老人夏天就喜欢给小男孩剃头来去火。至于年轻人呢,更应该不戴帽子——至少从健康上用不着,那是在捂火呢!如果从扮相上追求美观,就另当别论了。

流鼻血也是种去火药

汉·张仲景《伤寒论》:“太阳病,脉浮紧,发热身无汗,自衄者愈。”

脉象浮紧,发热而且身上无汗的外感,如果自己出了鼻血,也可以不治而愈。

对于上火的治疗,除了吃去火药,人体也有自愈的办法,比如《伤寒论》就有一句:“脉浮紧,发热身无汗,自衄者愈。”衄就是流鼻血。这句话描述的是外寒内热的一种感冒状态,因为无汗所以内热散不出去,要治疗需用发汗药将郁热透出去,把寒邪驱散。这个时候,如果出一次鼻血可能没吃药也会好了,因为流鼻血就是一条去火的通路,可以把多余的能量发泄出去。

我曾经遇到过一个病人,女性,56岁。有一天她突然流鼻血,流得很猛很多,好不容易才止住。那次流血后她也没觉得异常,至少没有失血的感觉,反倒觉得轻松了。过了几天,鼻子又出血了,来势汹汹,她害怕了,就去了医院,看五官科。医生找到了出血的地方,把那条血管“焊”上了。她以为从此平安无事了,结果第二天就觉得头晕,比止血前更难受。再去医院,一检查,发现是高血压,170/100!医生这才明白:她之前出鼻血其实是在去火,发泄多余的能量,减轻血管的压力;后来堵上那条能去火的血管,没了去火的出口,血压就升上去了。

只要你不是血小板缺少的人,肝脏也没问题,那么偶尔流鼻血未必是坏事,一种是自身的去火方式,另一种可能是信号,如血压高。

也许有人流鼻血会联想到鼻咽癌,但鼻咽癌的出血是和鼻涕混在一起的,是涕中带血,一般这种来势汹汹的流鼻血,不关鼻咽癌的事。

有些人连续几十年年年献血,都成习惯了,身体越来越健康。按他们自身的说法,献血后不上火了,不献血反倒憋得慌。

科学家运用血液流变学与血液动力学对血质与献血的关系作了研究,发现定期适量献血,特别是单独献红细胞和血小板等有形成分的人,血液黏稠度会明显降低,流速也加快了,脑的血流量也提高了,很少发生脑缺血的现象。芬兰一个研究小组对2682名42~60岁的男性进行调查,其中两年里至少献过一次血的人,在5年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比例比未献过血的低86%。美国一心血管病研究小组的研究亦表明,在3年中,献血者患心血管病的危险仅为未献血者的一半。

献血,等于去掉了身体的淤滞,避免了由淤滞导致的上火。

这个道理在名列“金元四大家”的张从正的用药过程中有体现。那时游牧民族以肉奶制品为主的饮食习惯影响着全社会,全民上火,因此他提出了“以攻为补”的治疗法,就是用去火的泻药来达到补养的目的。他的理论是:“损有余,乃所谓补不足也。徵瘕尽而荣卫昌,不补之中,有真补存焉。”其中所说的“有余”、“徵瘕”就是人体多出来的火,用药物把它泄出去,人的正气就被调遣出来了,就等于吃了补药。

现在许多中医会保养,很讲究缓泻,在他们眼里缓泻等于进补,他们会一两个星期吃一次泻药让自己缓泻一次,这是他们保养身体的秘籍。

吃肉早了

古人到50岁才允许多吃肉,可能是个极端,中医各经典中频繁出现的一句相当有内涵的话是“膏粱厚味,足生大疔”,意思就是甜腻、精细、油多的食物易使人的皮肤生疮疔。

古人到50岁才开始吃肉

中国人算不上食肉民族,这是水土、体质决定的。欧洲人则是以肉、奶为主,所以在中国的欧美人总是比中国人穿得少。冬天的北京,经常见到大衣、围巾包裹很紧的中国人中间夹着个穿短袖T恤的欧美人——他们从小肉吃得多,火力壮,不怕冷,从冰箱里拿出牛奶就喝也不会有问题,这是西方人体质决定的。

中国是农耕国家,中国人敞开吃肉的历史差不多和改革开放连在一起,不仅是经济许可,还有西方观念的影响。

翻看清代皇帝的宫廷食谱可以发现,他们出身骑马吃肉的满族,经常食用的却是海参、燕窝、鱼翅、银耳等。乾隆皇帝每天必备的是豆制品,烹调方式不下100种,有粗粮细做的意思。他在避暑山庄时点着要“八珍糕”,用的是人参、茯苓、山药、扁豆、薏米、芡实、莲子,研成细粉末,加糯米、白糖和匀了,再蒸出来。这种糕后来在民间也开始流行。其中除了人参之外,其他也都是能量很低、很平和的平补品。他们聪明地选择了很适合自身体质的奢侈方式,所以那时候中国的贵族反倒没有现在的“贵族病”。

《清官医案研究》中载有“慈禧青果茶”,选用鲜青果(橄榄)20个、陈皮3克、桑叶6克、金石斛9克,这些食物都是甘寒或者甘凉的,有健脾和胃、清热解郁之功效,对由于上火导致的胸闷、胃部胀满、食欲减退、口干渴很有效,就是将青果捣烂,与桑叶、陈皮、金石斛一起放入沙锅内,加水适量,先用武火烧开后改用文火煎煮10分钟,过滤去渣取汁,不拘时地代茶饮。

像在暑热季节,《慈禧光绪医方选议》中的“清热化湿茶”也可以用。配方选用鲜芦根2条、竹茹5克、焦山楂9克、炒谷芽9克、橘红3克、霜桑叶6克,对于恶心、呕吐、胃脘胀闷、食欲减退、头晕目眩、小便黄赤等暑湿季节特有的症状很有效。把鲜芦根洗净、切碎与诸味药一同放入沙锅内,加水适量,用武火煮沸后,静置药汁变温后,过滤去渣取汁代茶饮。

中国人明显地把上火当事儿是20世纪90年代前后,排毒养颜胶囊就是那时候上市的,毒就是没排出去的火引起的。火不排出去就要长痘,排毒养颜胶囊中,“养”的方面用了人参,“排毒”的方面用了大黄。

在此前后,北京市健康教育所对北京市居民膳食调查发现,30多年来,北京居民的日常食物中粮食、薯类及豆类所占的比例明显下降,已经从过去的2/3下降到现在的1/3。过去成年人一顿饭能吃掉半斤粮食,现在一天也吃不到半斤了,而动物脂肪及油脂的摄人量占食物总量已经由过去仅有的2.8%上升到23.1%,超出了人体的需要,这么大的热量怎么可能不上火!

要知道,1克脂肪含有9000卡的热量,而1克淀粉或蛋白质只有4000卡。多吃1两油或含脂肪多的肉相当于多吃了2两饭。很多人以为不吃主食就能瘦下来,这肯定不对,除非你也不吃肉,只吃蔬菜。如果只是用肉换掉主食,未必达到减少热量摄入的效果,不过是吃得更精,肌肉会变得结实,却更容易上火。

有人说我吃的是瘦肉呀!瘦肉里也含有脂肪。猪的瘦肉脂肪达到20%。而鸡胸每百克含一两克脂肪,兔肉也是健康的,每百克含0.4克脂肪。所以中国百姓讲究“白菜豆腐保平安”。

而到了50岁,人体的阳气、火力已虚,吃肉也不会“火上浇油”了。

古人到50岁才允许多吃肉,可能是个极端,中医各经典中频繁出现的一句相当有内涵的话是“膏粱厚味,足生大疔”,意思就是甜腻、精细、油多的食物易使人的皮肤生疮疔。

同类推荐
  • 养生胜于治病

    养生胜于治病

    疾病来袭是养还是治?只要你顺应自然规律;上养神智,中养形态,下养四肢筋骨;保持一种平和自然的心态与健康的生活习惯;多听听民间老理儿中的养生经,就能有所收获。本书还提供了一些常见疾病的自我检测与防治,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 繁忙人士的简单健身法

    繁忙人士的简单健身法

    众所周知,工作、事业较为忙碌的人们,大多会忽略自身的健康问题。他们也往往会自认为没有太充足的时间与精力进行健身锻炼。这种意识和行动上的双重缺失,所导致的是这个特殊群体的健康整体处于一种极不理想的状态,他们的身体也往往存在着重大的健康隐患。本书正是面向“繁忙人士”这个数目庞大的特定人群,并有的放矢地为他们提供简便易学、切实可行的日常简单健身方法,旨在改善他们的体质与健康状况。
  • 改变一生的健康习惯

    改变一生的健康习惯

    健康不是到了中年之后才开始关注的事情,而是从年轻的时候就开始注重,它就藏在你身边的每一件不起眼的小事中。本书从日常生活、饮食、睡眠、运动、服饰、美容、心理健康、养生保健、性生活几个方面,分别讲述了你健康一生的120个习惯,让你摆脱一些看似正确的坏习惯,精力充沛土面对每天的太阳。
  • 失眠(贴心大夫丛书)

    失眠(贴心大夫丛书)

    这套丛书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通俗性:采用大众语言讲解医学术语,患者及家属能看得懂,并以生活“比喻”帮助了解;2实用性:学以致用,用得上。一人读书,全家受益,成为“家庭小医生”、左邻右舍的“健康小顾问”;3科学性:不仅知其然,还要了解其所以然。通过临床病症的表现,讲基础理论,理论与实际结合。贯彻“一分为二”的两点论讲解、诊断和治疗,避免绝对化不会使群众无所适从;4权威性:这套丛书的作者,都是具有丰富的经验的临床医生,其中多数是某一专科的专家,并介绍了他们所在单位、姓名、联系方式、出诊等时间等,便于联系,又成了就医指南。
  • 滋补药膳大全

    滋补药膳大全

    本书为中国药膳研究会举办的第七届中国药膳养生技术制作(烹饪)大赛优秀作品集,精选了多道获奖作品。所收录菜品皆为食疗功效与美味兼具的优秀菜品,从作品的对症食疗功效,到作品的选料、做法、注意事项、专家点评等各方面系统、全面地做了介绍。既可让参赛选手作为留恋,也可作为药膳行业从业人员的指导用书。
热门推荐
  • 花韵寒

    花韵寒

    一花一叶一世界,一人一思一断肠。一剑一曲一天涯,一情一殇一梦幻。每个人的世界都不一样,但我们的倔强的活着。落水看流年总无情,我看这世界很无情。
  • 没有梦想 就没有努力(唯美阅读)

    没有梦想 就没有努力(唯美阅读)

    本书中的故事具有深刻的生活内涵和丰富的教育功能,有助于青少年们开阔视野,丰富语言知识,同时也能极大地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告诉我们,即使我们只是小草般渺小,但我们仍然要用顽强的生命力努力地歌唱,做人生的主角。一则故事改变一生,本书会给青少年带来不一样的人生感悟。
  • 三坟

    三坟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失踪者的旅行

    失踪者的旅行

    很简单,紧接着面临怎么写的问题。我咨询了一下正准备睡觉的妻子,她对我的写作毫无兴趣。她一向对我的写作毫无兴趣。但我的写作也不是无用的。因为非常明显,稿费可以列入生活中的一项进账。如果让我考虑在富有的情境中做一个伟大的希尼(爱尔兰诗人),我是愿意的。我现在当然也愿意把我所喜爱的希尼的名字说出来。因为是从阅读希尼开始,我才知道怎么写作的。但在这一篇文章中,这都不是关键。关键在哪里呢?如前所述,我已经谈到了经济问题。
  • 忘川巅峰

    忘川巅峰

    他本是万人敬仰的天之骄子,注定前程无限。一个消息传来,竟仿佛天堂地狱。他有更高贵的出身,却只是流放之人,举目无亲。一瞬间,周围的一切距离他都如此遥远、虚假。我命由我,定要凭三尺青锋,闯一片天地,好叫这天地为我颤抖、神魔为我哭泣。
  • 文苑撷英

    文苑撷英

    大学的功能内涵是随着大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公元11世纪,在博洛尼亚大学等世界最早的大学建立之初,大学没有今天的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等诸多功能,它似乎仅仅是一个谈天说地、海阔天空的地方,人才培养的目的很微弱。
  • 总裁大人,分手吧

    总裁大人,分手吧

    “总裁大人,分手吧!拜托了!”“不分,滚!”“为什么要纠缠一个不爱你的人呢,分手吧!”“尤钱钱你搞清楚,现在是你在纠缠我!”“那你分手我不就不纠缠你了么!”尤钱钱可怜巴巴地望着眼前一脸冷酷的男人,委屈极了。“我就不!”尤钱钱无奈地叹了口气,她大概是遇到这世上最难缠的boss了。可她还不知道的是,她遇上的,是世上最爱她的男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网游大魔王

    网游大魔王

    那一天,玩家们终于回想起被大魔王支配的恐惧……夏小白进入创世纪网游《天启》,注册时获得大魔王天赋,这个天赋可以让夏小白通过收集玩家的负面情绪来兑换经验和金钱,从此,一个网游界的大魔王就此诞生!PS:本书轻松搞笑带点热血,小白请入老白勿喷。
  • 上海往事

    上海往事

    小说以闯荡上海被安排在当红舞女小金宝身边做男佣的乡下少年唐水生的口吻来讲述,以一个乡下人的眼睛来审视大上海滩十里洋场的风云变幻。小金宝是帮会头子唐老爷的情妇,但心中却爱着唐老爷的兄弟宋约翰,而宋约翰与小金宝虽有私情,却一心只欲取得唐老爷的地位,在唐老爷与他的干将宋约翰权利博弈中,小金宝的命运被人安排掌控,犹如风中残叶,不能自己。
  • 常青藤教育的99个法则

    常青藤教育的99个法则

    美国精英是怎样炼成的?本书介绍了常青藤教育的99条法则,教会父母如何教育孩子。当孩子具备了真正的常青藤素质,无论将来他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携手,他都能从容面对,继续前行。无需走出国门,您也可以了解到美国精英教育的法则,让孩子在成长之路上与世界精英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