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059400000004

第4章 北京

二〇一三年,是张舸来北京的第五个年头。五年间,她换了好几份工作,搬了四次家,谈了三段感情。说是三段,其实也有些勉强,至少这几个名字中,有些不过是她人生中匆匆的过客。

入冬以来,下过一场大雪,气温一直维持零下十度左右。家乡也下雪,但没气场,薄薄的一层,中午就化了。像北方这么气势磅礴的雪,她从没见过。她倒不怕冷,不像北方人,十月底就喊暖气怎么还没来。南方湿冷,室内室外都一样,天晴时,屋外反比屋内暖和,都跑外面晒太阳取暖。在北方待得越久,她也习惯了有暖气的冬天,御寒能力大为下降,每到年关,想起湿冷的南方就头疼。

张舸是二〇〇八年来的北京。那年她硕士毕业,二十五岁,和她本科同学的很多人都已相夫教子,成了家庭主妇,可对于她来说,人生才刚刚开始。她毕业于南方一所大学,上的新闻传播学,作为家中的独女,父母都希望她毕业留在省城,或者在家乡谋份差事。父母的意思再明显不过,二十五岁,不上不下的年龄,是该找个诚实可靠的结婚生子了。但这个稳妥的人生规划,她自始至终就没考虑。父母都是报社老员工,快到退休年龄,自然想她留在身边。起先,她听从父母建议,在省城的报社当实习记者,跟着新闻部主任,跑了两个月的时政新闻。新闻部主任早年在家乡时,是父亲的实习记者,彼此知根知底,对她客客气气的,知道两个月期满,必定会成为新同事。

她却让主任失望了。两个月下来,她明白何谓新闻,何谓理想。理想和事实真相,永远隔着堵墙。她不能撞破,也不想自己受伤。转身离去,是个光明而理智的选择。走得也潇洒,毕竟临近年尾,再坚持个把礼拜,还能得点年终福利,她觉得这钱不能拿。写了辞职报告,公开不想干了,没给自己留任何后路。

她文笔不错,写的报道得到过主编的认可,比那些纯属靠走关系进来的人,学历、文笔她都高出一截。主编表示了惋惜,临行前,试图挽留。她礼貌地谢绝了。她的同学中,大多数人的生活已经按部就班,看上去,她和她们不会有什么不同。而对于她来说,人生才刚刚起步。她不想在这个到处讲究人情世故的小地方虚度一生。父母说,你想去哪儿?北京。她坚定地说道。从小到大都听从父母安排,她已经受够了,怎么着也得自己单枪匹马闯荡一回了。这次便没遵从他们的意见。走的时候,瞒着父母,只身一人去的北京。

北京,一座梦中的城。那里不仅有三里屯、后海、二十四小时营业的书店、小剧场,也有盛名在外的簋街牛蛙、北京烤鸭。这么想着,她义无反顾地来了。

第一份工作,是广告文案。和她的专业八竿子打不着。公司在建国门附近,为了省房租,她和人在偏远的八角游乐园合租了一套两居室。公司刚成立不久,正处上升期,需要业绩,工作强度也大,加班是家常便饭。她很少按时下过班,总是踩着点搭末班地铁,回到家夜里十一点多,累得瘫痪在床,一动不想动,连洗脸刷牙的力气都没有了。

也不是没动摇过。这样的生活真是她需要的吗?工作了两个月,家人打电话来,试探情况,问在北京过得如何,工作顺不顺利?需要打钱过来吗?她一肚子委屈,忍着哭腔,硬是将眼泪吞进肚里,说很好,一切都无需担心,我能应付。

还是母亲心细,晓得她的性格,说一个人在外,不想干了就回来,不要硬扛着。

挂完电话,她捂着被子痛哭了一场。偌大的北京,举目无亲,家隔千里,她一个刚踏出校门的女孩,要在这边扎根立足,谈何容易。仿佛和家人怄气,电话中,她丁点服软的意思都没有。她说很好,一切都很满意。她晓得,父母是在等她妥协,等她主动认输,总有一天她会如他们所说的,北京不是人待的地方,这次算是交学费,有了这一遭,心也就踏实了。他们越这样想,她越想证明自己。熬不了这关,灰溜溜地回家,她自己也瞧不起自己。

她终于慢慢适应了北京快速的生活和工作节奏。为了节省时间,她索性理了短发,穿回平底鞋,不施粉黛,风风火火,一副利索干练的打扮。以前她花在梳妆打扮上的时间太多,洗个头发,都得花上个把钟头。现在五分钟下来,全身上下,收拾停当。为了节省开支,她很少打车,挤地铁公交,忍着不逛街,将所有的心思都花在工作上。看着镜子里的脸,连她自己都觉得陌生。

第一份工作只干了半年,她找了个机会,跳槽去了一家广播电台当编辑,算是又回到了老本行。新单位离租房近了很多,能走路上下班。相比广告公司,加班次数也大为减少。她总算是缓过气来,利用周末的时间,将北京各大有名的景点都逛了个遍。她将照片上传到QQ空间,也发给父母,展示在大家面前的,是一个充满活力和自信的女孩,长城、故宫、颐和园、北大、清华等都留下了她灿烂的身影。她逐渐适应了北京,这座巨大的陌生之城,在她心中一点点地清晰。那段不堪回首的经历终于翻过去了。

说起来,她和褚健是冬天认识的。天很冷,寒风料峭,空气混浊,即使戴着防霾口罩,也能闻到一股焦灼刺鼻的气味。等电梯时,他先开了口,说和她在同栋楼,这个月已经是第三次碰面了。她打量了他一眼,瘦高,穿着休闲,说话带点东北口音。她说是吗,矜持地笑笑,并没往心里去。

第二天,她在等电梯时,两人又碰上了,彼此都相视一笑。可能还会继续碰面,给个手机号吧?他似笑非笑,眼角上扬,带着几分狡黠。号码加上了,他又问怎么称呼?电梯里只有他俩,她望着不断闪烁的楼层,她说叫张舸,你呢?二十三楼到了。他扬了扬手机,说短信上聊。

褚健。东北人。做IT。来北京快两年了。他在短信里做自我介绍。

她对东北人并不感冒。倒不是地域歧视,她记忆里,父母同事里就有个东北阿姨,和他们住同个单元,阔脸塌鼻,能说会道,还爱占小便宜。换母亲的话,死的都能讲出活的来。东北阿姨年届四十,脾气越来越差,有段时间和谁都处不好,三天两头要和人大吵一架。她嗓门大,腰身粗,往上一吼,整栋楼都要颤一颤。东北阿姨给她留下的印象太深,后来但凡遇到东北人,都免不了要和她比一比。

两人不在同一公司,上下班却常碰见。每回都是他主动先打招呼。有时叫她小鹿,有时叫她张舸。她不叫褚健,叫他图们。他是东北图们人。那是她头回听说图们这个地名。为此她专门去查了中国地图,一个与朝鲜稳城郡隔江相望的小城。为啥叫我图们啊?他说。好玩,新鲜,你不觉得图们比你名字有趣吗?没觉得,俺们图们那旮旯老土了。他装作委屈的样子说道。你去过东北吗?他又说。没有啊。北京已是她到过的最北的地方了。冬天东北好玩吗?她说。下雪,老厚的雪了,没啥好玩的,冷死人。他的回答让她有些失望。下雪很好啊!冰天雪地,多好。她说。你们南方下雪吗?他说。也下,下得小,半天就化了。她说。我们那儿的雪一下就是两米深,汽车都埋掉了。见她吃惊的样子,又说雪花大得,落在脑袋上能砸出个洞来。她说你骗鬼呢!他一脸正经的样子说,不信你去看看,燕山雪花大如席,说的就是我们图们。

图们就这么叫上了。叫图们比叫褚健显得亲切。他喜欢骑行,周末的时候,他约她一起骑行去潭柘寺。来回几十公里,累得她差点散架,一个礼拜不敢看自行车坐垫。图们,我快要废了,你一定是故意整我的。图们听了大笑,说光一个潭柘寺就累成这样了,那妙峰山、居庸关、高崖口不得出人命?她嚷着说不管,我现在看着自行车坐垫就屁股痛。他说要不给你揉揉?滚蛋。她嗔怒地回答。他依旧笑嘻嘻的。

图们心灵手巧,动手能力强,喜欢做些手工艺品,小陶俑、提线木偶、匹诺曹,等等。周末一有空暇,他就钻研这些。有那么一阵,他迷上了船模。他按照1:700的比例,制作了一艘木制帆船模型。这玩意儿既需时间,也需耐心。一艘帆船模型制成,动辄上千个步骤。图们做别的毛手毛脚,唯独干起这个,非常专注和耐心。他有条不紊地操作着这些,沉浸在手工的世界里。每个步骤都不容有误,一个动作稍有偏差,意味着整个工程前功尽弃。他小心翼翼地拼装龙骨,铺甲板,拉绳索,挂帆,最后加上火炮、三眼滑车,甲板上还立着几排栩栩如生的士兵,拉上国旗。圣诞节那天,这项浩大而烦琐的工程终于竣工,一艘精致立体的帆船摆在她眼前。怎么样?他咧着嘴笑。她无法将这么大大咧咧的图们和眼前的船模联系在一起。他把这艘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制作而成的船模当圣诞礼物送给了她。她捧在手上,沉甸甸的,心里顿时一热。

那是她正儿八经和人谈恋爱。大学期间,她虽然也谈过两回,但和图们比,他们显得青涩,也任性很多,后来都无疾而终。

她喜欢听图们讲东北老家的事。他大学毕业那年,去乡下喝大学室友的喜酒,大冬天,车在半路就抛了锚,他们几个同学踩着齐膝深的雪,深一脚浅一脚,赶到同学家时,天已黑透,酒宴散尽,室友看他们竟然都来齐了,感动得眼泪都快出来了。那天晚上,他们坐在同学新婚大喜的热炕上,喝得天昏地暗。炕烧得烫屁股,加上酒精刺激,他们热得受不了,脱得只剩内衣。酒喝到凌晨三点多才散,新娘早已去别的房间睡了。

夜里他有了尿意,晕头转向地去外边上厕所,推开门,整个白茫茫的世界,大雪还在继续,悄无声息地飘落,亲吻着土地。他喝多了酒,只穿一件汗衫,坐在零下三十多度的雪地里,仰望着漫天飞雪,第一次感觉雪如此纯净、美好,整个世界都是属于他一人的。多亏了室友的父亲发觉,赶紧将他拉回房间,差点没冻死。他说每年东北喝酒都会冻死人。喝多了,往路边一倒,再没起来过,第二早,冻成了个冰疙瘩。

他讲冬天在图们江捕鱼的故事。江面结冰后,大家带着冰穿、搅罗子、铁锹、麻袋,砸冰捞鱼。先往结冰的河面上钻个孔洞,等鱼过来透气。缺氧的鱼循着光线游过来,不断聚集,一个劲地往洞口冒。用不到一个晌午,就能捞上几十斤。鱼往冰面一丢,蹦跳几下,一会儿就冻僵了,冰条子似的。他最喜欢捞狗鱼,狗鱼的肉质细嫩洁白,味道最鲜美。

图们善言,装着一肚子的故事。只要他想讲,根本停不下来。她笑他话痨。她喜欢他讲这些。东北往事讲得差不多了,却唯独很少听他讲自己的。她好奇心上来,就问,讲讲你呗?没啥好讲的,工厂子弟,没故事,就那样。被他三言两语就带过了。

那年冬天,怀着对东北强烈的好奇,她跟他回了一趟老家。东北的冬天远没他嘴里说的有趣,天寒地坼,除了茫茫白雪,啥都看不到,刚去就把耳朵冻伤了。那是她第一次去男友家,图们家的情况超乎她的想象。她才晓得为什么图们不愿多讲他家里的情况。他家在图们的老街,住的还是几十年前的筒子楼,家里有个瘫痪快十年的父亲,一家人全靠下岗的母亲起早摸黑摆早点摊在撑着。他是炼钢厂的子弟,父母早些年都是钢厂的职工,后来父母所在的国有企业改革,双双下了岗,父亲跑的士,没跑半年,就出了车祸,路面结冰,撞了卡车,伤到颈椎,高位截瘫,再没下过床。她站在狭小的家中,房间充斥着一股奇怪的气味,一时语塞,不知说些什么。图们一定也看出她的局促,脸上有些尴尬。她没想到男友家竟穷成这样,穷到连件像样的家具都没有。晚上她和图们一家挤着一张炕睡,她失眠了,窗外大雪纷飞,她仿佛听见雪花落地的声音,一下下砸在心坎上。本来想趁着假期多玩几天,但到第三天她执意要回。她知道自己不属于这儿。

父母打电话,问起她的近况,她本想把和图们谈恋爱的故事告诉他们,话到了嘴边她又忍住了。图们,也许连父母都没听说的地方,相隔他们三千多公里,意味着离北京又远了一程。父母要是知道她在北京找了个东北的对象,还不知急成啥样。

从东北回来,她和图们的关系不咸不淡地维系着。图们一定也感受到了,问她是不是对他的家境不满意?她摇了摇头说,没有,很好的,你父母对我都很热情。那你为什么不高兴?图们说。没有。她执意地否定。我没不高兴,先睡觉吧,我困了。从东北回来,她一直困乏,每天都睡不醒。图们入睡后,她反倒精神了。她侧着脸,端详着图们入睡的样子。那是一张不算难看的脸,没有沾上东北的习气,凡事都哄着她,忍让着她。她想为何还是不满意呢?她想了很多原因,也没想明白,心里愈发凌乱,觉得人生处处都在给她设置关卡。

公司不提供午餐,张舸通常都是和部门同事去外边解决。那些已经成家的同事们,每天中午的话题就是房价。她坐在其中,默默吞咽,一声不发。她们口中的楼市仿佛和她没有多大关系。奥运年以后,房价一天一个样,节节高攀。涨得再高,和她没关系,跌得再低,她也买不起。她索然无味地听着,觉得这些事离她很远。有回几位大姐善意地问起,说张舸你来北京也快一年多了,怎么从不见你关注楼市?她笑了笑说,太贵了,反正都买不起。大姐说,以后更贵,处对象了吧?周末一块儿多看看多了解,要想留在北京,越早规划越好。我们刚来时也和你想法差不多,买房要趁早,宁肯让家里亲戚朋友凑点,总之买到就是赚了。她点头答应说好,到时也去关注下楼市行情。看着那些打了鸡血似的同事,她觉得是群不可思议的人。她们的人生已经被房子套牢。买了一套房的正着手第二套房,还没有买房的人,每个周末都投身在了新楼盘上。

那不是她想要的生活。她的生活是周末的时间去各大博物馆看展、听讲座、逛街。图们对这些没有什么兴趣。每次都是她强拉着去。上次她喜欢的昆曲《牡丹亭》在北大百年讲堂上演,她拉着他兴致勃勃一起去看,戏曲尚未结束,她就听见了鼾声。这使她勃然大怒,觉得图们太没品位和涵养,这样的场合,他怎好意思睡着?她深感懊丧。想,怎能和这样的人生活一辈子呢?多无趣啊,多没共同语言啊,他们之间除了情侣间的那点事,能说到一块儿的还有什么?他既不懂昆曲,也不喜欢逛博物馆,连看个话剧《恋爱的犀牛》,哼哧半天都看不出个所以然来。

没有审美也就算了,关键还没钱。

其间,两人还真去看过一两次楼盘。回来都沮丧得要命。南方口音和东北口音夹在一块儿,各自眼里都透着一股子不自信。在售楼小姐程序化的微笑中,他们走得几乎狼狈。坐上公交,她倒是真心想起了房子的事。有个立锥之地,也总比三番五次搬家要强。之前她从没想要买房。觉得一辈子被一套房套牢,太不值得了。自然也就没想成家的事。仿佛这些事离她还很远。她总觉得还没长大,还年轻,想快乐地生活,不想过早屈服于沉重的现实。看了几次楼盘和样板间,她开始有了想法,觉得生而为人,理应过上有尊严体面的生活。想到还要继续挤在比她年龄还大的破出租房,她感到了绝望。

她试探性问过图们。图们笑笑。他的笑更像是敷衍和逃避,这让她感到悲哀。一个人可以没钱,但一定不能失去斗志。她希望两个人能联手一块儿奋斗,朝着既定的目标拼搏。图们的沮丧和灰心,是她最不能容忍的。买房这事上,图们家自然指望不上,不拖后腿就万幸了。而她也不忍心让父母把辛辛苦苦积攒大半生的积蓄拿出来做首付。何况他们愿意,能否凑齐首付也是个未知数。

一切都得靠他们自己。

靠自己买房,在图们看来,显得不切实际。或许他压根也没想在北京长久待下去,最后还是要回东北那个小城,大冷天带着冰穿、搅罗子、铁锹、麻袋去图们江上砸冰捞鱼才是他真正的生活。北京的生活,离他太远,让他心虚。时间长了,她摸透了他的心思,大吵过几次,有一次她把他送的圣诞礼物,那艘花了他很长时间制作的船模摔了个粉碎。摔完她就后悔了,为了掩饰自己的懊恼,她朝他歇斯底里地吼,企图激怒他。除了玩这些没用的,你还会什么?玩得再好又有什么出息?他的嘴角痛苦地抽搐,朝她深深望了一眼,她以为他要反攻了,索性来个一刀两断,结果图们依然一声不哼,紧锁着眉头,默默地收拾地上的残局。

这段爱情持续没到一年,最终的结局和她所想的大抵相似,图们的父亲病危,必须马上回东北。临行前,他试探性问她,愿不愿意跟他一起回东北。她随便找了个借口,说公司最近业务忙,脱不开身。心里异常清醒,他们太远了,不仅仅是地理空间,还有志同道合的距离。图们也许已经猜到,只说没关系,保持联系,叮嘱她按时吃饭,不要感冒,好好照顾自己。

图们回东北那天,天很冷,重度雾霾已经持续了一个星期,她执意要送他去车站。他说不用了,我一大老爷们有什么好送的。他的行李不多,一个背包和一只拉杆箱。里面装着他在北京两年来的全部记忆。在进站口,他们拥抱了一下。透过羽绒服的味道,她闻到了图们身上熟悉的气味。他的嘴唇乌青,冰块似的发烫,她极力克制着自己的情绪,不想在他面前哭出来。我们很快还会再见的。图们贴着她的脸说。我也会等你回来的。她终于流了泪。为不能兑现的承诺,也为即将失去的图们。

同类推荐
  • 原振侠10:降头

    原振侠10:降头

    医院来了一个古怪的病人,健康状况极佳,却坚持由原振侠主诊,为身体作详细检查。他自称「中了降头」,中了降头可以用现代医学检查得出吗?原振侠犯难闯入降头术领域,结局却是意料之外……东南亚某国风云变幻,降头师互相斗法,黑花卉、翡翠蟾、虎头蜂、血降、毒降、鬼降,弄得天翻地覆。降头术,是的而且确存在的,是玄学范畴中最值得去研究的现象,是巫术中最具体的现象。──倪匡
  • 嘉莉妹妹

    嘉莉妹妹

    小说描写了农村姑娘嘉莉来到大城市芝加哥寻找幸福,为摆脱贫困,出卖自己的贞操,后又凭美貌与歌喉成为歌星的故事。
  • 珍珠香

    珍珠香

    楚昇是天下最好的捕快,没有之一。有些捕快的金牌是皇帝陛下赐的,楚昇的牌子却是十三省绿林豪杰送的。走白道的人,被官方捧着吹着不算稀奇,但是十三省马帮头子横罢齐曾说过一句话——“有楚大捕头在,十三省的地就震不了。”名闻天下的第一捕快还是得听上头的命令,不过今天他不是去抓江洋大盗,而是来盯一个读书人。从这个读书人踏进阴山地界开始,楚昇就没有离开他十丈远过。这个读书人,头戴纶巾脚下一双青布鞋,孱弱得像只小鸡仔,在楚昇看来,一根指头就可以把他捏碎。
  • 手机(典藏版)

    手机(典藏版)

    《手机》是当代名家刘震云的经典长篇,2003年出版同期被冯小刚改编为同名电影,销量稳居图书排行榜首;2010年5月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在全国四卫视同步开播,电视剧推广初期已得到各地电视台热烈追捧,反响强烈。电视剧结合手机故事线路,展示了小说内容的本来面貌。王志文和陈道明联袂主演将为小说再添魅力。
  • 女人质

    女人质

    亿万富翁的千金小姐艾丽娅,对生活与爱情充满浪漫幻想,渴求人间温情,但由于受到父亲的严密管束,内心充满怨愤,曾独自悄然离家远飞纽约,去寻找她的梦幻。然而却被一歹徒诱骗失身,所携钱财被洗劫一空,历尽艰险方回到家乡。后来,一伙恐怖分子,采取突然手段,绑架了艾丽娅,以此要挟富翁。此举引起全国震惊,反恐怖特别行动队加紧追捕,谁知作为人质的艾丽娅与嗜杀成性的恐怖分子哈桑,在逃避追捕中,两人渐由仇视到宽容,他们互相折服对方才貌,终至产生爱慕之情。此时,一直深恋着哈桑的女绑架队员,因失去哈桑的爱情愤而出走,绑架者内部因此而分裂,结果招致了特别行动队的袭击,就在哈桑行将就缚的一瞬间,女人质艾丽娅的枪口却对准了前来搭救她的特别行动队……
热门推荐
  • 两世之约:王爷的鬼妃

    两世之约:王爷的鬼妃

    苏灵,一个现代鬼魂,最爱的人是秦阳,最好的朋友是黑白无常。黑白无常,将苏灵当宝,肯为她上刀山下火海,所以阻止了正赶去投胎的苏灵,然后送一个没有灵魂的肉体给她,她就可以不用投胎也可以重新做人了。他,秦阳,浣国的王爷,陪伴在边的却是一个鬼妃,但他不介意,反而一如既往的爱她。人不与妖配,更何况是鬼呢?苏灵与秦阳的爱情能否有个幸福的结局?请大家支持本文,本文绝对精彩,绝不会浪费大家的时间。【本文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无极异界游

    无极异界游

    新书《九界农场》,感谢支持。本文无男主,专业不对口的现代女白领,穿越异世,拥有游戏系统打怪升级的故事。王小玲穿越农家,日子虽清苦,但也乐在其中。原以为这就是一个农家种田,最多有武林高手的世界。没想到平静的生活,是大能力者用大代价换来的,这个世界远比她想象要危险万倍。人类生存空间一再被压缩,异族们虎视眈眈,想要占领这个星球的所有土地。傀儡们早已渗透整个人类世界……
  • 乱世凰华

    乱世凰华

    三国乱世,群雄争霸,这是男儿天下,但有这样三名奇女子,她们的故事,是这样的:他是大将军周瑜又怎样,只要是被我秦沁心看上的男人,我就要得到!我的欲望,比男人还贪婪。······是男是女又如何,我程璟就是要做我自己,带三尺剑,立不世功,这与性别无关,这是我做人的志向。······我只想做个平凡女人,不苟富贵,相伴你左右安好,为什么姿色却成为了负担,成了你利用我的理由。丞相一句话,敌不过我墨染待你情深。既然如此,愿我来世只做你胸前一粒朱砂,生生世世伴你左右。
  • 木叶的上下五十年

    木叶的上下五十年

    (ps新书《某魔法的霍格沃茨》已发布,欢迎收藏)“我愚蠢的宿主啊,你渴望忍术吗?”“你渴望妹子吗?”“你渴望积分吗?”“想要的话我可以全部给你,去找吧!”于是世界开始迎接大忍者时代的来临。
  • 还君19113

    还君19113

    从出生到现在自己的生活一直被许多事情干涉。还是学生的他家庭的分支,至亲的离去,自己背负着不少必须要承担东西。为了阻止神秘的组织,为此奋斗的三位青年在商战职场上也有超凡的成就。他只想要平凡的生活,但是事已至此,只能撸起袖子接着干。
  • 白桦树小屋

    白桦树小屋

    边防连的战友们为了不让小雪伤心,隐瞒了真相,编织了一个真实的谎言,为美丽的小雪盖了一座白桦树小屋……在充满真情和爱心的小屋里,围绕着新娘小雪,边防连的官兵和饲养的军犬、猪、猫等“宠物”之间发生了一系列像童话一样美丽动人的故事。庞天舒所著的《白桦树小屋》深入浅出,迤逦凄婉地演泽了边防军人的生活和惊心动魄的爱情,是军事小说走向人性与自然的成功探索。
  • 宦游日记

    宦游日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暑假工,我的另类成长

    暑假工,我的另类成长

    二零一四年六月,我迎来了人生中第一次有意义的考试——高考。到今天为止,我依然不知道它对我的意义是什么,我也不知道我应该感谢它还是怨恨它。曾经,它让我哭过,让我笑过;让我期待过,也让我失望过。高考失败了,是否就代表我的人生也跟着一起失败了!我的心里没有定论,因为大山里的孩子除了高考我不知道别的出路是什么,我也不知道自己这一生将何去何从!想的太多,只能让自己过得太累。两次暑假打工,让我成长了很多,也让我见识了很多。第一次是第一次高考完的暑假,第二次是大学第一个暑假,两次分别去了北京和深圳。不去尝试,你永远不知道自己的潜力有多大;不去体验,你永远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才能长大。
  • 太子妃你又被挖墙脚了

    太子妃你又被挖墙脚了

    现代苏门中医世家的传人苏曼,雪山采药发生意外魂穿异世成了临城村出了名的傻子。傻瘸加花痴,三岁孩童都欺负,家人嫌弃不认她,冷笑,欺她的人百倍还之。种田卖菜赚银子,报仇虐渣两不误,一不小心还嫁给了当朝太子。所有人都觉得苏曼配不上太子,各种刁难,陷害,找茬。下人来报:太子妃把丞相千金打成了猪头,爹娘都认不出了太子:太子妃的手肯定打疼了,送盒药过去下人又来报:太子妃把晨飞妃娘娘推到御花园的池塘了太子:天气炎热,晨妃该去火气了下人在来报:太平侯府的世子想要带太子妃私奔太子这下不淡定了,着急忙慌的冲出去:敢觊觎本太子女人的下场,打断他的狗腿。
  • 13年

    13年

    13年,恍惚间一个轮回。13岁,透明的空气里飘着淡淡栀子花的香味,一个还不太懂爱的年纪,那时的她却偶遇迎来了一场心底的大震颤。稚嫩的脸上永远挂着骄横和不屑,而暗涌的心底却埋藏着懵懂甜蜜的心事,秘密在心底纠缠疯长……又一个13年的到来,一切归位。成长带来的不仅仅是表面的成熟,心底久藏的那颗不见阳光的青果,也终于烂熟在心……而爱与不爱,却不再是简简单单几个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