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808000000003

第3章 从戎三军仪仗队

4

当兵

张起义从小就羡慕解放军,因为他身心输满了军人家庭的血脉。虽然有良好的愿望,但多次争取都未成功。因地方派性严重,且反对他的又是民兵连长,他父亲又不好意思为难公社领导,就这么三拖两拖的几年过去了。

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张起义不靠天不靠地,全靠他自已。这年接兵动员会一开始,他就第一个报了名,民兵连长知道后,又拿出了以往的卑鄙手段,找到接兵领导诬陷张起义说:“张起义不怎么样,别看他人小,心眼拐的很,不适合当兵。”

“哦!说说,他拐在什么地方?”

“仗着家庭出身好,目无领导,不守纪律,政治界线不清,经常与‘黑五类’有割不断理不清——”

“什么断理不清,一个小孩子家有那么复杂的关系?我看你是在捏造。听说经常与你顶嘴,没把你这个民兵连长放在心上是不是?”接兵负责人马祖淼,冷了他一眼反讥说,“人正影不斜!我看这小伙子不错,历史清白、社会关系好,仪表堂堂、英姿豪爽。听说他为人正直,大公无私,小小年纪,就被公社评为‘五好社员’。我们很需要这样的兵,你说他表现不好,请拿出证据来。依照法律服兵役,是每个公民的权力和义务,诬陷他人尽义务,是要承担法律责任的!特别是你,作为一个抓武装工作的民兵连长,更应该给我们输送优秀的兵员!”

“我就是为了这个,才向首长提——”

“得得得得,没有真凭实据,这个兵我们要定了!”马祖淼极不高兴的转身向里,冲爬在桌子上做新兵登记表的排长赵伍军说,“赵排长,把张起义的调查表整理完善,明天上午进行家访,这个兵一定要带走!”

“是!”赵伍军响亮的回答一声,随又附在桌子上聚精会神的干他的事情。

民兵连长被驳得无话可说,殃殃不快的步出接兵办公室,回到家中一气之下大病了一场。结果,他推荐的4人,也是全村和他走得最近的关系户,不是身体不合格,就是政审没过关。全村参加报名的5人中,只有张起义一人被录取。

张起义随心如愿的当上了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1973年12月初,他告别了父老乡亲,帶着各级领导的嘱咐,与本县被录取的150名战友,乘上了北上的火车,于12月21日到达了北京丰台车站,随后被分配在北京卫戍区警卫一团开始了新兵生活。

5

磨炼

新兵到部队,像小媳妇见公婆样的周身不自在,部队不是生产队,想来就来,想走就走,黑睡大明起。就连起床作息都有时间要求,甚至连进厕所都要排队出入,星期天、节假日外出逛街也要按比例排队或结伴而行,任何人不得随意单独出入营区。

这些制约行动的条条框框,对张起义来说,毫无心理障碍,因为父亲是20世纪40年代入伍的老兵,母亲又是抗日寇的英雄。他们要自己的儿子成为新时代的英雄,就要在困难中磨炼,在艰苦中成长。

从他记事起,在父母亲艰苦奋斗精神的影响下,就在幼小的心灵里打下了磨炼成钢的坚强意志。可能是张起义的精神感动了卫戍区警卫一团的首长,团的首长如实的向上级汇报了张起义与众不同的独特风范,也可能是他交好运的时候到了。反正是张起义只在警卫一团训练队呆了27天,便被陆、海、空三军仪队选上了,从此,便步入了三军仪仗的阅兵生涯。

在与张起义同时入伍的150多名的新兵中,只被选中了7名,这不能不算是优中选优啊!7名的第一人选就是张起义,这与直接深入基层把关挑选兵员的马祖淼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挑选仪仗兵的连长反复查看了张起义的新兵档案后,又征求了马祖淼的意见,并且同着他的面对张起义进行测试。所以,仪仗兵连长在向营团首长汇报时,把握十足的说:“张起义品德优良、出身革命家庭、社会关系清白、身高1.80米,五官端正,形象严然,可以说,从他身上很难挑出一星点儿的毛病。”

“好!只要你武连长同意,我们没什么意见。”各级首长的顺利通过,让张起义高兴得一夜难眠,将这一喜讯告诉家里后,父亲激动得买了挂10万头的大鞭燃放庆贺。他在延安当兵时就知道仪仗兵的标准和待遇,因此,他逢人便说,遇人就讲,“我的儿子有出息,将来肯定超过他老子!”

旁听者立马会以羡慕的口气回敬说:“老子英雄儿好汉嘛!有你这根红,当然苗儿就壮了。祝贺,祝贺!”

1974年因为新兵太少,所以就没有组建新兵连,仪仗队特将张起义和其他7名新兵编为一个班,并将这个班序列为11班。各级首长对11班非常重视,要将这个班的每个人员都培养成全军的标杆人才。为此,专门配一位思想觉悟高、作风过硬、仪仗标准规范的老班长组织他们培训。

当兵的人就是不一样,虽然组织和首长都有呵护从严之意,但对于争强好胜的张起义来说,他知道“宝剑锋从磨砺出”的道理。要想战胜一切困难,就要练就一股坚忍不拔的毅力。而且,这种毅力必须要超常人所有。

为了达到仪仗姿态的严格标准,张起义认为,首先要从意志上磨炼。他有1.80米的个头,一副威严大度的面孔,为了炼就挺拔的身板,他坚持3年睡硬板床没枕过一次枕头;为了磨炼严格的组织纪律性,一年没出营房大门。这对于一个身居首都闹市的青年小伙子来说,那是何等的苦熬、何等的寂寞。

每年都有新战友融入军队这个大家庭,都对张起义有一种好奇的感觉,特别是那些刚刚步入仪仗军营3天的新兵,他们不认识张起义,但又想见见张起义是个什么样的人物。

因为他们踏进部队大门的那一刻,满耳灌输的都是仪仗兵如何光荣伟大,张起义如何练兵、如何仪仗的感人故事。为此,都带着疑惑的口气问班长:“班长,哪一个是张起义?能否让我和他在一起。”

班长那赞美的口气里饱含着敬意:“练兵场、课堂内哪个腰板儿最直,哪个表情最好,哪个动作最完美的人,他就是张起义。要想和他在一起,首先得吃3年硬板床不枕枕头的苦,还要经受一年不出营区大门的寂寞。你们能做到吗?”

“能!只要能练出标杆,我们情愿吃这份苦!”

6

夯基

张起义不但动作、仪仗标准规范完美,而且文化涵养也非常深厚。为了达到这一深厚的功底,他可是吃了不少头悬梁锥刺骨的苦头。

因受动乱年代的影响,张起义文化知识浮浅让他深感力不从心,仪仗兵的性质和工作的潜在要求,需要他升华文化知识。

儿提时,老人们常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从小上学不用心,不知书中有黄金,早知书中黄金贵,夜点明灯下苦心。”

张起义想:那个左得出奇的年代,真假混淆,黑白不分,不允许你下这份苦心,交白卷可以当状元,知识越多越反动,被“四人帮”打倒迫害的“臭老九、牛鬼蛇神”中有多少是知识源博的栋梁之才啊!可他们所得的结果让人心寒。他所在的院西村小学校长,虽然不是国家的名人,但他是全县的模范教师,在教育界也是小有名气,每年的升学率位居全县榜首之名,经他亲手培养出了一任省委书记和两名副县长。他很喜欢有才华的学生,对张起义也非常器重,就因为他重才施教,硬是被说成是“臭老九”的祸根,打成右派批斗,送劳改农场劳动,张起义暗地里给他送饭,被民兵连长的侄子发现受到牵连,在当兵问题上曾多次受到民兵连长的阻挠,要不是马祖淼的坚决反对,他张起义很难实现从戎仪仗的梦想。

张起义知道,仪仗兵虽有威风凛凛的仪表,受海内外甚至全世界人民崇敬的殊荣,但沒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很难胜任此项工作的。为此,他要利用这个大好的时机打牢文化基础。

为了适应部队的发展需要,他给自己规定了附加条件,每天除军事训练科目外,另加2个小时的文化知识学习。自学初中、高中课文,坚持每天写心得体会和作业。3年时间里,写了32万多字的心得体会和初高中课文作业。参加全国统一考试,取得了高中毕业的好成绩。这为他后来能被推荐,进入武汉大学深造,夯实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有直接的关系。

由于张起义主动给自己增压加码,在仪仗兵训练中,取得了最好的成绩。5月份被批准执行第一个执行仪仗任务,7月份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年底考核,获得“仪仗能手”称号,同时被仪仗连树为“教养一致”标兵,并在全系统作了典型发言。也由此在新老兵耳目中,已成为他们学习的楷模。

1975年5月6日,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董必武同志逝世,吊唁仪式在劳动人民文化宫举行。对于这样隆重的仪式,可以说是“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的第一次,在执行任务过程中,张起义的军姿,不但嬴得了北京卫戍区首长的好评,而且也赢得了外国使馆参加吊唁人员的赞美之词,他们利用庄重吊唁的孔隙,以敬佩的眼神翘指赞赏:“中国军人的仪表威武,军姿‘OK’!”

北京卫戍区司令员指着张起义对仪仗队长说:“以后仪仗队选兵,就照这样的标准选,他身上充分展示着中国军人的威严。”

同年9月12日,全国体育运动会在北京工人体育场开幕,张起义所在的仪仗队连担任开幕式的方队任务。经过3个月的精心组织和刻苦训练,圆满的完成了任务,为国家争了光,为军队争了光。从此“张起义”三个字,也在陆、海、空三军仪仗队中小有名气。

同类推荐
  • 品特戏剧中的疾病叙述研究(求索外语学术研究系列)

    品特戏剧中的疾病叙述研究(求索外语学术研究系列)

    作为现实生活的投射,疾病意象越来越多的出现在现代、后现代文学作品中,疾病既是作家诠释世界、表达情感体验的工具,也是人们解读社会风貌及作家创作意识的一条通道。在荒诞派戏剧代表作家哈罗德·品特的大多数作品中体现了品特对疾病的理解与体验,他成功地展现了同时代的社会历史、政治、宗教等文化状况,表达了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展现了自己的人文主义思想。基于此认识,本专著以医学理论作为划分基础,对品特戏剧中的疾病进行了详尽的梳理,并运用了精神分析法、叙事学、福柯身体政治、隐喻修辞、戏剧美学等理论,从品特戏剧中疾病对于品特戏剧创作以及剧情本身的推动、对于隐喻意义的传达、对于荒诞戏剧诗学功能的达成等几个方面展开探讨。
  • 未若柳絮因风起:古诗词中的传奇女子

    未若柳絮因风起:古诗词中的传奇女子

    在传奇里寻找普通人,在普通人里寻找传奇。让我们随着作者的思绪,穿越千年时光,从诗词入手,在珠玉之中去拾掇那些离尘绝俗的灵慧之气,从她们身上学习那些我们一直似懂非懂的生活真意。那些诗词中所咏叹的女子,她们或是在历史上真实存在过,或是来自于文人们的天才想象,她们都是诗词中缱绻着的一缕浪漫传奇,一抹悒郁清愁,一丝恬柔回忆。作者带着我们一起寻找那些传奇女子。
  • 一本书读完最美古诗词(全集)

    一本书读完最美古诗词(全集)

    诗词的美丽是永恒的,正像亿万年动听如初的雨声。它是梧桐上的细雨,是暗香醉人的花荫,是小楼微凉的东风,是月光下闪过的鹊影,是稻花香里的蛙鸣,是云涛与晓雾的相连,是落红与芳草的呓语……
  • 我胆小如鼠

    我胆小如鼠

    收入了中国当代经典名著《活着》作者余华在1986-1998年创作的中短篇小说:《我胆小如鼠》《夏季台风》《四月三日事件》共3篇。
  • 风雨人生

    风雨人生

    我出生在河北农村一个贫寒的家庭,自四岁起就一直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我过早地体会到生活的艰辛,和母亲一起承担着生活的重负。虽然家境贫寒,但我一直感受着母亲给予我们兄妹的关怀和爱护,母亲的爱是我童年最温暖的回忆。
热门推荐
  • 重生田园秀色:一品贵妻

    重生田园秀色:一品贵妻

    都市精英白富美一朝惨死,穿越成八岁小农女,家贫,父亲吃喝嫖赌不靠谱,娘包子,外加极品亲戚一箩筐,擦,总不能等死吧。凌薇一撸袖子,姐好歹曾经是叱咤商场的女王,看姐怎么收拾你们。养殖种田一手抓,服装美容一条龙,发家致富奔小康,喂,拦在姐致富路上的那个帅哥,你滚开。不滚,小心拿你欠债肉偿。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安妮日记

    安妮日记

    《安妮日记》是德籍犹太人安妮·弗兰克写的日记,是其藏身密室时的生活和情感的记载。作为一名成长中的少女,她在日记中吐露了与母亲不断发生冲突的困惑以及对性的好奇。同时,对于藏匿且充满恐怖的25个月的密室生活的记录,也使这本《安妮日记》成为德军占领下的人民苦难生活的目击报道。
  • 诸天万界文明战争

    诸天万界文明战争

    有一天,洛秦突然发现自己加入了一个奇怪的游戏——在一个低维度的空间内,他可以手把手的创造属于自己的文明。在这里,有手撕日月的武道文明,有直入苍穹的法师圣塔,有信徒亿万的永恒神国,有神秘诡异的生者禁地,还有无穷无尽的机器人军团……骸骨狂潮、通天修士,星河战舰,术士王朝,变异病毒……无尽的文明,无尽的纷争。一边是虎视眈眈的其他玩家,一边是凶恶残酷的土著文明,洛秦从零开始,一步一步带着他的天网军团,横扫无尽的位面。故事,从他用两枚核弹毁灭一个修真文明开始……
  • 宿命系列

    宿命系列

    公元前548年,吴王诸樊死,传位其弟馀祭;馀祭死,传其弟夷眛。
  • 巴音阿门的春天(萨朗短篇小说集)

    巴音阿门的春天(萨朗短篇小说集)

    冰川雪岭与戈壁翰海共生,明镜般的高山湖泊映衬着一望无垠的林海,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新疆。该书收录了新疆先锋作家萨朗的短篇小说九篇,其中既有现实的关照,又有历史的荒诞。作者用细腻而不失大气的笔触,写草原,写雪山,写情感,写人性,勾勒出新疆浓墨重彩的美景与人生百态。
  • 唯你是归处

    唯你是归处

    在过去的时间里,许年找不到活着的意义,不知道人为什么活会着,直至遇到了沈安,她才觉得真的有人会发光。对许年而言,沈安是自己神明,是放在神坛上供奉的人,她甘愿把自己用铁链牢牢锁住,将铁链交给他。
  • 逸少蚀骨宠:甜妻,请入怀

    逸少蚀骨宠:甜妻,请入怀

    哼唧!她回到A市,却看他和别的女人在一起!到底是花花公子,从来只是那些女人凑上来,他玩玩就腻了,可这次,他认真了,“韩初晴,你不是想当本少的女人吗?我给你机会”“得了吧你!我才不会和小时候一样呢!谁想当你女人?我才不会成为你的人!”“好,这是你说的!”他的手臂搂过她的腰肢,薄唇覆上她的樱唇。几年后,一个缩小版小奶包子出现在两人面前“儿子,你想要一个妹妹吗?”“想”“那今晚你和爷爷奶奶睡,爸爸和妈妈就给你造妹妹好不好?”“好!”某女心中的怒火是‘蹭蹭’地往上涨“冷逸辰,你看你,儿子都被你迷惑了!”“老婆,儿子都同意了,你不会想让他失望吧?”“哼!”她傲娇地撇过头,殊不知身后的他,嘴角挂着一抹坏笑
  • 农门毒妇

    农门毒妇

    唐笑出个车祸醒来,竟然穿越了?原主声名狼藉、又肥又丑不说,最重要的是家徒四壁,吃了上顿愁下顿!唐笑袖子一撸,决定挣钱虐渣,村人见了个个夸。可是,等等……她那三五大粗的男人,啥时候变得这么俊了?还能挣钱养家,村里的小婊砸个个上门找茬、勾搭!于是,她费尽心思把自己变得美美哒!
  • 三冈识略

    三冈识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