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808000000002

第2章 坎坷的少年时代

1

起名

提起张起义,道不是说他名字特別有意义,而是他确实是风靡全军一时的风云人物。他的故事,咱还得从他出生时期说起:

这年冬月,虽然滴水成冰,但河北省安平县马店乡院西村东头张家大院内,却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这家主人张振图,虽然已有3个儿子,但第4个即将出生的小生命不能不让他喜上眉梢。妻子和他一样的心思,没男孩时想男孩,谁知接二连三的生了3个都是儿子。美中不足的是缺个女儿。为了使张家人势兴旺,他以高山峻岭的气势给3个儿子命名:大儿子起名为张起峰、二儿子起名为张起岭、三儿子起名为张起岩。

张振图的3个儿子一个比一个聪明伶俐,都以他们的名字似的讨人喜欢。若再生个女儿,3龙一凤,那才叫心想事成万事随心哪。虽然张振图和妻子程荣灿连未来的女儿名字都想好了,但接生婆的报喜不能不让他们临时改变了主意,那就给老四起个“峄”字吧。

张振图家虽然不是豪门大户,但祖上三代出身于书香门弟,他从小也曾受过书香味的熏陶,所以他给儿子起名都带有雅典意味。四儿子的“峄”名不但在祖籍上起到了光宗耀祖的名分,而且在全军将士及全国、人民心目中,也曾有过一定的影响。

2

改名

随着年龄的增长,张起峄8岁那年,在三哥起岩的护送下,进入了本村小学读书。在那政治空气浓厚的年代,虽然是农村,也很讲究根红苗壮,因为他父亲张振图是1939年入党的抗日先锋队队长,1941年入伍到延安,参加过延安保卫战,1947年在宁条梁战斗中负伤。在延安失守,美国驻延安办事处撤离的同时,张振图荣复归乡。他因是从延安荣复的功臣,每到一个地方,都有县、乡、村级交通站负责接转补给工作。战争年代的补给非常简单,交通工具是毛驴,管上一顿饭,派一个交通员牵头毛驴送到下一站即返回,再由下一站用毛驴送往下一站。就这么骑着毛驴沿途传递几经曲折,走了一个多月时间才回到了河北老家,屁股上都磨出了疱疮。

张振图到家时破衣烂衫,头发胡子半尺长,乡亲们根本不敢认识面前这位乞丐式的英雄,就是当年率领他们抗击日寇的抗日先锋队队长。只有他的妻子程荣灿能认出来,因为他那副让日本鬼子胆战心惊的面容让她铭刻在心。程荣灿虽然泪流满面,伤心悲痛得半天没有说出话来,但悲痛之余后,她还是与丈夫并肩战斗在轰轰烈烈的抗日、解放战斗中。

程荣灿是河北省安平县马店乡有名的大家闺秀,父母哥哥都是思想进步人士,支持共产党抗日救亡,她与张振图结婚前就与1940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结婚时一个任抗日先锋队队长,一个任村妇救会主任,他负责率领先锋队员冲锋陷阵,她负责挖地道救助伤员,夫妻二人英勇奋战,曾被誉为“抗战英雄夫妻”。

程荣灿不但是战地英雄,而且还是位非常忠厚的贤妻良母,对共产党忠心耿耿没有一丝杂念。从1940入党的那一天起开始交党费,别的党员交一个鸡蛋,她交1角钱,当时的1角钱可以买一筐子鸡蛋。解放初期,别的党员交2个鸡蛋,她交5角钱。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她的党费标准也在增加,一直交到85岁。2008年临终之前,仍念念不忘的对老伴说:“我这一生是共产党给的,没有别的报答,只有对党忠诚,尽一点我们的微薄之力,我死后一定要将全年的党费交上,不能欠组织上的情。”

就因为张起峄是革命的家庭,在当地颇有影响,加之他本人从小就有刻苦学习的志向,在同级同学中成绩始终占据领先地位。但就这点优势,却引起了土改时期被张振图划为富农分子的一位教师不满,每次班上点名时总要将张起峄的“峄”字故意读成“峰”字。“峰”和“峄”有明显的一撇一横之差,老师怎么能读错呢?才开始张起峄和同学们不理解,后来当老师有意在课堂上戏耍张起峄:“哎呀!张家穷得连名字都起不起了,小儿子竟然套用大儿子的名。真是革命到家了呀!”

同学们听后才恍然大悟,对于这种有意的戏弄,同学们只是哈哈一笑了之,可张起译却气愤不已,但又无可奈何。父母“师道尊严”的教悔,他不能违背,但又咽不下这口气。别看张起峄年岁小,灵机一动,微笑一下,借用一句古语对老师这种羞辱寸步不让,学着老师的口气,满脸认真的反讥说:“有志不在年高,无志枉活百岁。哎呀!作为一个堂堂的大教师,连我这个小学生都不如,连这么大个‘峄’字都不认识,还站什么讲台呀?羞死人喽!要我说呀,你还不如回家去抱孩子吧。啊!”

“峰峰峰,大峰旁边贴小峰。”那位老师不但不知羞耻,反而更加无稽之谈的将“峄”字读成“峰”字。张起峄不愿再与他计较,随将“峄”更改为“义”字。并在课堂上严郑声明说:“既然白字老师说我是革命到家的后代,说我是大‘峰’贴小‘峰’?那好,我就继承父辈的意志,将‘峄’字改为‘义’字吧。从今往后,我就叫张起义,谁若不服,我就革他的命!”

3

辍学

张起义在兄弟4人中虽然是老幺,但他天资聪明,有过目不忘之智能。学习成绩一直跃跃领先,很受老师和同学们的喜欢,被推荐为组长、班长、少年先锋队大队长,正在他一心好学不断上进的关键时刻,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开始了。

轰轰烈烈的停课闹革命波及到他所在的院西村小学,停课闹革命使学生分成了两派,老师不能正常上课,课堂上正讲得起劲时,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你不要讲了,我要斗争你。那位老师会立马从讲坛下边拿出一顶用白纸糊好的高帽子戴上,低着个戴高帽子的脑袋,拿出被斗的样子静等着学生们的批斗。他那过分的做作,立马会引起同学们轰堂大笑。张起义不笑,他认为这种做法是对老师的极大诬辱。但又没有能说服同学们的大道理,总是虎声吼气的说:“好了,好了!大家都不要笑了,都跟着我一起唱歌,咱们同唱毛主序语录歌”

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

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

走到一起来了。

——

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

一切革命队伍的人,

都要互相关心,

互相爱护,

互相帮助。

——

他的本意是想制止同学们斗老师,没想到这一唱一闹,使本来就乱的课堂更加混乱了,想学习的学生也不能正常学习了。学校整天处在混乱状态,谁想来就来,想走就走,来也没人上课,走也没人过问。

光阴在混乱中流逝,此时已长成身高1米76的张起义,不愿就这么荒废自己的青春年华,农忙时和3个哥哥一起下地干活,农闲时在生产队的粉房里学做粉条。别看他只有17岁的年龄,干起活来和大人一样顶班,他不但脑子特别灵活,而且有一股干事必成的倔劲。

磨粉,对于当时一个穷乡僻壤的农村来说,也算得上是一个热门生意店,没有一定的能力很难进入到这个兴隆的农副业社里去。张起义的父母亲是土改积极分子、优秀共产党员,又是互助组、初级社、县手工业社的积极组织者和领导人,在当地颇有影响,别说进生产队的粉房,就是进公社的副业社也是一路绿灯。

然而,张起义最重视父母的做人准则,决不利用父母的权威来为自己鸣锣开道,他要独闯出自己一条生根立命的道路,就得从点滴事情上锻炼自己。

磨红薯粉是一个粗笨的体力活,没有多大技巧,用一个大石磨,将洗净剁成碎块的红薯放在上盘磨顶上,用一定的推力,通过两扇磨转动的磨合力,将红薯块磨成细渣,再用一个由生白布制做的大吊斗,将这些细渣放进去进行过滤沉淀、然后将清水倒掉,将凝结的粉坨凉干就可以了。只要肯吃苦,就能胜任这项工作。张起义每天凌晨2点钟起床,天亮前要将400斤红薯磨成细渣吊成白粉坨,师傅起床后,要将这些粉坨再加工成粉条。

当时推磨盘转动的助动力就是驴、马、骡子,牲口也有偷懒时,别说人了。张起义每天早晨起得很早,跟着磨盘转上几圈两只眼皮就打起架来。走着走着由跟着骡子后边赶牲口变成了骡子前边的挡道者,好在骡子通人性,你挡道我不走,借着机会偷吃两口。待张起义猛然醒过神来,骡子已将磨盘上的碎红薯块吃了一个大窝。虽然粉房师傅没怪罪张起义,但张起义也是个非常自觉知错必改的好后生。为了驱赶瞌睡,竟然在磨房边上吊根绳子,实在困得不行了就抓住绳子上下楸几下,他有了精神,骡子也就不敢再偷懒了。每天的400斤红薯,都是在这样的勤奋中磨完的。以往成年人干这种活也是三番五次的换人才坚持下来的,而这个青年小伙子硬是一个人坚持了下来,他这种坚忍不拔的精神感动了领导和群众,纷纷投他“五好社员”的推荐票,有了广大人们的赞扬声,连续几年被全公社评为年龄最小的“五好社员”。

在农村来说,可别小看漏粉这份差事,它是一项既辛苦又带有技巧性的技术活,有多道工序完成,每道工序都有一定的技术要求。首先将干粉坨砸碎,用水和成稠面糊状,经过一定时间的滋润,然后将稠面糊放在一个被钻成若干个大拇指粗孔的水瓢里,站在一个被火烧得飞滾的大水锅旁,左手端水瓢,右手后掌轻轻震动瓢沿,让稠粉糊从瓢洞中徐徐的漏下,漏下的细粉浆,经沸腾的开水一煮,即刻成了长长的粉条在锅里上下翻腾。另一师傅用根指头粗的细竹棍,将那些细粉条串起来,放在零下5度左右的地方让它冷冻,经过冷冻,这些细白的粉条失去了粘和力,一条条的分离开来,再经过两天的风吹日晒后,将这些干透的粉条打梱装箱,便是农村上宴的精良食品了。

一次,在漏粉过程中,由于土炕烧得过热,将张起义的被子燃着,慌忙中将土炕边的一块土坯蹬掉,立即从洞孔中冒出半尺高的火苗,若将被子拉开,火势将腾空而起,整个粉房包括马厩牛屋等20多间,全是茅草搭建的房屋,那些易燃的荒草与火接触,将会倾刻之间化为灰烬。为了保护生产队的财产,他将自己的被子卷成一团,捂在火洞处,边让另一个人用漏粉缸里的水往被子上浇,边从火炕口处压火。经过半个多小时的强行压火灭火,生产队的房子保住了,他的被子全烧光了,起早贪黒了大半夜磨出的粉面也全漏成了整排整排的粉条了。生产队长望着这位小小年纪,就有如此公而忘私的小伙子,让他流出了激动的泪花。

同类推荐
  • 傅山故里文丛·散文卷(上)

    傅山故里文丛·散文卷(上)

    《傅山故里文丛》是由太原市尖草坪区文联和尖草坪区三晋文化研究会共同主编的一部大型丛书。共分诗歌、散文、小说三卷,约100万字,有诗歌200首,散文180篇,小说80篇,入选作者80人。作品反映了尖草坪区近三十多年来的文学创作风貌。本书为散文卷。
  • 春

    《春》是现代散文家朱自清的作品。《春》是朱自清的散文名篇,最初发表于1933年7月,此后长期被中国中学语文教材选用。在该篇“贮满诗意”的“春的赞歌”中,事实上饱含了作家特定时期的思想情绪、对人生及至人格的追求,表现了作家骨子里的传统文化积淀和他对自由境界的向往。
  • 毛泽东与戏曲文化

    毛泽东与戏曲文化

    中国戏曲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一个创造,也是代代人沉积的一份文化遗产。它是构建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毛泽东很爱好、也很熟悉戏曲。他在倥偬之馀,和人民大众一同欣赏各种戏曲,聆听各家曲调,凡是民众所喜爱的,他也喜爱,如京剧、晋剧、豫剧、秦腔、越剧和昆曲。别人看戏听曲看热闹,评雅俗,而他却还常能从戏里找出富有哲理的学问,古为今用,并在现实生活,寻得有关政治斗争、策略战略、领导艺术、工作方法等方方面面的借鉴,作出与众不同角度的、颇见独特的点评……
  • 人间词话

    人间词话

    《人间词话》是著名国学大师王国维所著的一部文学批评著作。接受了西洋美学思想之洗礼后,以崭新的眼光对中国旧文学所作的评论。表面上看,《人间词话》与中国相袭已久之诗话、词话一类作品之体例,格式,并无显著的差别,实际上,它已初具理论体系,在旧日诗词论著中,称得上一部屈指可数的作品。甚至在以往词论界里,许多人把它奉为圭臬,把它的论点作为词学,美学的根据,影响很是深远。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是晚清以来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
  • 愚人船(典藏本)

    愚人船(典藏本)

    《愚人船》是一部诗文体裁的叙事作品,全诗共占7308行,俗称8千行诗。《愚人船》有自身的序和跋,然后再分成112个章节,而在第110章的后面又独辟蹊径,再列出110a和110b两章。112章诗篇全部独立成文,相互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和过渡。《愚人船》的诗文组织比较严谨,诗行内容也比较完整,结构独具匠心。 《愚人船》虽然有着非常明确和独立的章节,可是它毫无疑问又是作为总体设计从而一气呵成的。船舱内安置着各式各样的愚人,愚人们并不悲叹人生苦海,他们只是希望驾驶着“愚人船”径直驶往希望之乡——愚人镇。因此船舱里思想活泼,愚人们面貌生动,他们愚蠢、轻率、鲁莽、狂妄、自负、傲慢、放肆、堕落、荒淫、品行不端,人生的负面概念一股脑儿粉墨登场。可是,愚人们的思想却是如此苍白,他们缺乏信仰,没有方向,因此愚人们全力以赴驾驶的大船只能笔直地驶向生活灾难和道德的毁灭。
热门推荐
  • 魔幻大陆之忘忧酒馆

    魔幻大陆之忘忧酒馆

    奇异的穿越,神秘的大陆,玄幻多样的宠物坐骑,开启了新世界的大门。
  • 草莓第二季:爱的交换

    草莓第二季:爱的交换

    每个人的青春都有一段奋不顾身,那是我们最美好的草莓岁月。命运反转,爱恨倒置,戕害和背叛、正义和善念、责任和担当……所有这些交织在一起,共同组成了他们绚丽多彩的青春。就像草莓,甜酸着、敏感着、奋不顾身着。哪怕疼痛,也要孤勇向前;哪怕受伤,也绝不退缩。她们不是别人,而是千千万万个我们。她们的故事并不遥远,正在我们身上发生。
  • 寻尸人

    寻尸人

    有许多的人会因为这种或那种的境遇而“生不见人,死不见尸”!即使至亲之人伤心欲绝,可是大千世界,茫茫人海,又能去哪里找寻呢?平庸少年张进宝,他凭借着自身的天赋异禀,帮助了许多客死异乡的人们回到故里……而张进宝也在之后的寻尸之旅中,遇到了神秘大师黎叔和他的首席大弟子丁一,他们一路上和张进宝并肩前行,一同走上了一条惊心动魄的冒险之旅。
  • 一个神秘事件调查员的秘密笔记(全集)

    一个神秘事件调查员的秘密笔记(全集)

    我因为科研过程中无意遇到的神秘事件,被一秘密科研部门收罗门下,开始了惊险、绝地逢生的人生旅程。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不但见到了地球上从未记载过的巨型生物,也见到了具有某种神秘隐形力量的非人类;不但看到了为了贪欲而扭曲变异的人性,也遇到了甘为人类,奉献出自己生命的地外生命体。而我的生死之交,同样是做神秘调查工作的同事到底隐藏着什么秘密?还有这个地球上最强悍的部落是不是保护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腾——龙?
  • 祁连悲歌

    祁连悲歌

    马二忘记了竹妹身上还有枪,他也没想到他身后会响起枪声,他一点准备也没有,子弹在离他很远的地方飞过,响声在半天空炸开。训练有素的马二几乎是下意识地就回身扬了一下手,他的手没抖,居然一点也没抖。他没想到团长的枪会这么快,这么灵。他手中的枪也在顷刻间就响了。然后他就听见身后那个女人好像是轻叹了一声似的倒下了。
  • 霹雳咱家不差钱

    霹雳咱家不差钱

    有人问:华丽无双的疏楼龙宿是怎样练成的呢?某人答:当然是我,还是我。有人接着问“”哦⊙?⊙,有证据吗?某人接着答:他从我肚子爬出,算不算?有人鄙夷地问:你如此粗俗不堪,怎可能——某人轻蔑地答:啊呸,儿都不嫌母丑,你个头顶冒烟脚上长脓的二五仔,一大把年纪没人要,是注定的……这是一个儒门龙首在穿越者荼毒下,长大了的故事。希望写一点欢脱搞笑的东西,但愿能成。
  • 网友居然是我男票

    网友居然是我男票

    【双洁,甜宠文,小学沙雕文笔】暑假快结束时,和谈了半年的男朋友和平分手后,非气十足林素在开学时把一个阳光帅气的小哥哥撞倒了。人超好的小哥哥不但没有生气还请了杯奶茶。可是,为什么小哥哥之后的出场率越来越高了?!在小哥哥一番努力下,终于把林素追(哄)到手了。————交往后——————林.手痒.素,在辞青言去洗澡时偷偷打开了他的手机,当打开QQ时,发现,为什么这人的账号会这么眼熟??而且这个好友列表里为什么会有她???在林素仔细确认后终于确认了,男朋友是自己认识多年的沙雕网友。【女主有智商,但经常掉链子。男主外表是一个阳光帅气大男孩,但却是个腹黑。】
  • 中国军旅文学50年

    中国军旅文学50年

    《中国军旅文学50年》编写前后历时7年,数易其稿,以新中国1949——1999为期50年的军旅文学发展历程为考察对象,以62万字的篇幅,全面梳理了半个世纪以来军旅文学的历史,深刻总结了军旅文学发展进程中的若干重要理论问题,以系统的理论规范和宏阔的学术视野将诸如短篇小说、中篇小说、长篇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理论批评、戏剧、电影、电视剧等不同文体的创作悉数纳入研究范围,以客观的批评品格和敏锐的审美视角将产生过重大社会影响的作家、作品和独具艺术特色却被长期忽略的作家作品一并纳入研究的范畴。
  • 阴阳界

    阴阳界

    月亮分明是一张失去血色的鬼脸,清冷而漠然地挂在空旷的半空,悬乎乎的,无依无靠的样子。大地笼着一层雾霾般的、阴森森的灰暗,世界,分明掉个儿了,像照相馆里一转身,换了底片儿。星星也是悬着的,恹恹欲睡的样子,但每眨一下,照样闪烁着布满血丝的警惕、锐利和寒气。风似有形,又似无形,忽慢,忽疾,像长了蓝色的眼睛和黑色的翅膀,蝙蝠一样在废墟上扑腾、回旋、游弋。阴风过处,一阵阵的冷,风裹挟着忽长忽短、忽隐忽现、忽明忽暗的碎影,和冷冷的气流一起东奔西走。
  • 私藏的情书

    私藏的情书

    《私藏的情书》一个人,十五年的暗恋,781封情书。两个人,一路沉默的牵绊,三次无言的离别。一群人,一样的青春,八两梦想半斤遗憾。情窦初开,从十岁开始,记住一双白球鞋,就像记住一个信仰。用钢笔在信纸上写一种心情,写一段青春,然后封存起来,寄给爱情里的他或她,寄给岁月里的自己。我们用力奔跑用力爱,可还是赶不上青春流逝的脚步,补不了涂抹不清的缺口。所有从我们身边经过的人都留下一段温暖,也许还带着点哀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