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52200000007

第7章 孩子的家庭教育(6)

63.不过,如果能用正确的办法对孩子进行管教,那么我们设想的在一般的实践中已经确立的奖励与惩罚就没有必要多用了。因为,只要能够尊重在场的其他人,他们所做的一切天真的傻事、游戏以及幼稚的行为就都可以完全任其自由,不加丝毫约束,而且不妨给他们最大程度的宽容。这些儿童时期所具有的而不是由儿童本身所产生的过失,最好随着时间的流逝,等到他们学会模仿,在成熟的年岁里再加以改正,这样他们便可以免受许多误用的、无益的惩罚。如果惩罚很频繁,却没有什么作用,并不能掌控孩子在这一时期的本性,那么当以后遇到其他必须加以惩罚的情况时,惩罚的作用就会大大减弱。如果惩罚的力度很大,以致压服了孩子在儿童时期的快乐本性,就会损害孩子的身心。假如父母已经在孩子心中树立起了应有的威信,那么,就算有时候孩子的游戏过于吵闹,或者不合时宜地跟有些孩子在一起(这只是指他们父母在场的时候),但只要父母说句话,或者使个眼色,就可以让他们走开或是安静下来。不过,这种好玩好闹的本性是“自然”根据孩子的年龄和性情所作的聪明巧妙的安排,应该加以鼓励,使他们提高兴致,促进自身的力量和健康,不应进行阻止和约束。在教导孩子这方面,主要的一个技巧就是把孩子该做的事也都变得像做游戏一样。

64.说到这里,我要提一个在普通教育方法上的错误,那就是让孩子时时刻刻都牢记许多规则和教训,而对这些他们常常是不能理解其中的含义的,总是听过后就忘记了。其实,如果你想要孩子做某件事,或者想让他们在做事时换个方法,结果他们还是忘了做或是做得不好时,你就应该让他们反复去做,直到做好为止。采用这种办法有两层好处。

第一,你可以借此知道某件事情孩子是否有能力去做,是否能对他们抱有期望。因为有时候我们吩咐孩子去做某些事,在试过之后才知道原来他们并没有做那些事的能力,事先需要加以教导和练习才能让他们去做。但对教师来说,下命令可比进行教导要容易得多。

第二,这种办法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一种动作经过多次练习,可以使其在孩子身上变成习惯,这样就不用再靠记忆与思考,自然而然就能做出来了。要知道记忆和思考不是童年的伴随物,而是深谋远虑和成熟的伴随物。例如有人向他致礼,他应鞠躬作答,有人跟他说话,他应注视对方的面孔。由于经常应用的缘故,这对教养良好的人来说简直像呼吸空气一样自然,用不着思考,也用不着回忆。用这种方法把孩子的任何过失都改正之后,那就算是永远地改正了。这样一件件地改正下去,就可以把他的过失全部根除,在他身上养成你所喜爱的任何习惯。

怎样合理地给孩子定规则

65.我看到有些做父母的把成堆的规则加在孩子身上,而可怜的孩子连那些规则的十分之一都记不住,更不用说去实行了。可如果他们违反了这又多又杂的,通常来说又不是十分恰当的规则,就会受到打骂。这样做导致的后果就是,孩子知道自己的注意力分散,很难记住大人所说的话,很难不违反大人们定下的各种规则,于是干脆就不去理会各种条条框框了。

所以,你给孩子定的规则应该越少越好,要比表面上看去好像绝对不能少的还要少。因为,如果你定的规则太多,让他难以承受,结果就不外乎两种:要么是,孩子肯定会经常受到惩罚,而惩罚得太多,效果肯定就不会好。要么是,孩子违反了某些规则而你却不给予处罚,这样他一定会轻视这些规则,从而使你在他心目中的威信也随之降低。所以说,规则应该少定,一旦定下就要让孩子严格遵守。对孩子来说,年龄越小,所需的规则也越少。随着他年龄的增长,当一种规则经过练习,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之后,就可以再去增加另外一种规则。

教育孩子要从他的天性出发

66.但是请记住,对孩子来说,不是单用规则就可以教育得好,因为规则早晚会被他们忘掉。如果你觉得有什么是他们必须做的,就应该利用一切机会,甚至在可能的时候创造机会,给他们进行不可缺少的练习,使其在他们身上固定下来。这就可以让他们养成一种习惯,这种习惯一旦养成之后,用不着再借助记忆,就能自然而然地起作用了。不过我在这里还有两点要提醒:

第一,在让他们通过练习来培养要形成的习惯时,最好是和颜悦色地进行劝导和提醒,而不是进行严厉的指责,好像他们有意违抗似的。

第二,还要注意的一件事就是,不要一下子培养过多的习惯,否则花样太多,把他们弄得昏头涨脑,反而会一无所成。要等到一种习惯通过经常的练习后,变得容易自然,孩子能够不假思索地做出来之后,才可以再去培养另外一种习惯。

这种方法是以反复的练习来教导儿童,不是要他们去死记规则,而是让他们在教师的监督指导下反复地做同一种行为,以期养成做好那种行为的习惯。无论从哪方面考虑,这么做都有很多好处,可是它竟这样被人忽视,我真觉得有点奇怪(假如能够对任何不良习惯感到奇怪的话)。

关于它的好处,我这里再顺便说一下。采用这种方法能让我们知道,要孩子去做的事情是否符合他的能力、他的天资以及体质,因为对正确的教育来说,这些方面是应当考虑到的。我们不应该希望能完全改变儿童的本性,对我们来说,不能把天性欢乐的人变得郁郁寡欢,把天性忧郁的人变得快乐无比,同时又不对他们造成损害。上帝已经在人类的精神上给特定的品质打下了烙印,这些品质就像是它们的形态,可以稍加改变,但是很难把它们改成一个相反的样子。

所以,照料孩子的人应该仔细研究他们的天性和才能,并且应该经常试试,看他们做什么事情比较容易,走哪条路比较适合他们。应该看看他们天生是块什么样的材料,怎样做才能得到提高以及适合做什么。还应该知道孩子欠缺的是什么,不足之处通过努力是否能够弥补,通过练习是否能吸收,并且值不值得为之努力。因为在很多情况当中,我们所能做的或者应该做的,就是尽量利用孩子的天赋,同时防止这种天赋容易产生的恶行与过失,并对其能够带来的好处给予大力支持。对每个人来说,他的天生才智都应该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但是要让其彻底改变,那只会白费力气。就算是竭力加以粉饰,充其量也只不过是勉为其难,那种局促不安和矫揉造作的表象将永远存在。

我相信,矫揉造作的毛病不是孩子从小就有的,也不是未经教导的天性的产物。这种杂草不是生长在荒芜的野地里,而是生长在花园里,由于园丁的疏忽大意或者不善管理才滋长起来的。一个人之所以表现得矫揉造作,应归根于管理与教导以及一种不能没有礼貌的感觉。它想改正本性中的缺点,并且总是具有一个动人的目的,就是获取别人的欢心,尽管这一目的总是达不到。它越是费尽心思地想装出优雅的举止,其实离优雅的实质就越远。正因为这样,所以我们要更加提防它,因为它正是教育所产生的弊端。这种教育其实是一种走入了歧途的教育,但是年轻人或者由于自己的过错,或者由于周围人的行为不正,却很容易受到这种教育带来的伤害。

优雅的态度总是讨人喜欢的,只要对此稍加观察我们就会发现,优雅的举止是一个人在恰当的时候,自然而然地做着恰当的事,他的心情也和当时的情境相符。当我们遇上一个温文尔雅、友善殷勤的人时,不可能不感到愉悦。一个人若是能落落大方,对自己的言行举止能够控制自如,既不猥琐狭隘,也不孤高傲慢,没有沾染什么大的缺点,没有人会不喜爱他。从这种完善的心境中所自然流露出来的行为是内心的真实表现,当然也会让我们感到高兴。而这种行为是内在精神和气质的自然流露,自然会显得从容自如,毫不做作。

当一个人经过不断练习,将自己的行为变得时尚大方,在与人交往时,由于天性或习惯,所有的言行举止,哪怕是微小的动作表情,都会显得礼貌得体、谦逊有加,看上去一点也不显得生硬或是刻意模仿,而是由完美的心境和良好的素质自然流露出来。在我看来这是一种美,这种美通过人的行为表现出来,使他们的行为显得更加光彩照人,也会使和他们接近的人为之倾倒。

相反,装模作样是对本应纯真自如的事情的一种拙劣而勉强的模仿,缺乏那种随意自然的美。在矫揉造作之中,外表的行为与内在的心境总是不相符的,表现有以下两点:

第一,一个人实际并不具有某种性情,却要在言谈举止上装腔作势,想通过外表来装出这种性情。然而,这种刻意的勉强是会自行暴露的,例如有些人有时偏要装出一副忧伤的、悲天悯人的或者是和善的样子,实际上他的心态正与此相反。

第二,有时候他们没有刻意装腔作势,假装具有某种性情,但却在行为上表现出一些与自己的习性不相称的动作,以此表达自己所具有的性情,比如他们在与人交往的时候会故意做出各种勉强的动作、表情或言行,其本意是要向对方表示尊重或礼貌,或表示自己谈得很愉快、自在,但由于这些行为表现得并不是自然的或真实的,所以实际上是他们内心的某种缺陷或错误的表露。这种现象大都是因为他们只知道一味地模仿别人,却不知道分辨他人的行为之中哪些是优雅的,哪些是人家性格中所特有的。一切矫揉造作的行为,无论其方式怎样,总是令人反感的,因为我们生来就不喜欢假装的事情,也看不起那些胸无点墨,只能以假装的态度去博取别人欢心的人。

率真的不加修饰的本性以及任其自然的态度,要比人为的丑态和刻意的装扮好得多。如果我们自己没什么成就,或者说在行为方面有某种缺陷,言行举止不能达到十分优雅的程度,通常是不会被人注意,遭人指责的。但我们的行为中无论哪一部分要是有了装模作样的成分,那就等于给我们自己的不足之处点了一支蜡烛,一定会惹人注意的。不是觉得我们见识浅薄,就是认为我们虚头巴脑。这种情形,做教师的人应该特别加以提防,因为,我之前说过,犯装模作样的毛病是一种习得的丑态,根源在于错误的教育。有这种表现的大都是那些冒充受过良好教育,不愿被人认为自己是不善交际的人,此外很少会有人这样做。如果我没弄错的话,我觉得它常常是起因于有些懒惰的人,他们只知道制订规则,提出范例,却不把他们的教导与实践相结合,没有让学生在自己的监督之下重复某种行为,以便改正其中失礼的和做作的成分,使那种行为变得自然而然,运用自如。

67.对于所谓的礼貌,孩子们往往会觉得困惑,而自以为聪明的女仆和女教师却常常在这方面提供很多所谓善意的劝诫。在我看来,学习礼貌与其借助规则,不如依据榜样。这样,孩子如果与坏伙伴保持距离,明白自己如果言行有礼貌就能得到大家的尊重和赞扬,他们就会乐于遵照别人的榜样,使自己变得行为优雅的,他们自己也会因此而感到自豪。如果由于一点小的疏忽,孩子的脱帽礼或退步致敬的姿势做得不那么优雅,这一点可以由舞蹈教师去纠正,把时尚人物称之为村俗之气的率真天性完全去掉。我觉得跳舞最能让孩子具有适当的自信和举止,使他们能与年长的人交往,所以我建议孩子到了能学跳舞的年纪,就应该让他学习跳舞。因为跳舞虽然只是一种外表优美的动作,但不知为什么,我觉得它在使孩子从思想和行为上具有男子汉气概的作用方面比其他任何训练都强。除此以外,我不主张小小的孩子因为礼貌上的细节而多吃苦头。

你应该知道,孩子有些过失,只要随着年纪的增长就可以改正过来,所以你不必为此而过多担心。当孩子幼小的时候,只要他们的内心怀有礼貌的概念(那是你一定要尽早注意培植的),就算是行为上有做得不到位的地方,做父母的人也尽可以少去操心。如果在他稚嫩的内心里充满了对父母师长的敬爱,对这些人不敢有所违背,同时对其他人也心怀敬重和善意,那么,这种尊重他人的情感自然就会让他们去学习那些最受他人欢迎的行为方式。

你应该要注意的是,要在他们的内心建立起善良慈爱的原则,要尽可能利用名誉、赞扬以及随之而来的种种美好的事物,使这种善良和慈爱的原则变成一种习惯。这种原则一旦经过不断的练习,在他的心里生根发芽、根深蒂固之后,那你就不用再担心了,一切谈吐的文雅和外表的风度,到时候都会在孩子身上自然而然地形成。只要孩子能从女仆的照料之下解脱出来,让一个教养良好的男子去做他们的教师。

孩子在很小的时候,无论有什么粗心大意的地方,只要其中没有骄傲和邪恶的迹象,就都是可以原谅的。但如果他们的任何行为表现出了这种迹象,那就应该按照我们前面所说的方法,马上加以纠正。至于礼貌问题,我所说的那些意思并不是说,就算我们懂得怎样让孩子有礼貌,也不应该在他们很小的时候就去慢慢调整他们的动作和行为。假如孩子在刚会走路的时候,就有办法高明的人使用正当的方法去陶冶他们,那本是一件很不错的事情。我所不满意的是在处理这个问题上通常所用的错误办法。有的人平时从来没有在行为举止方面对孩子进行过教导,但当孩子在礼貌上稍微出现点偏差时却会遭到大人的训斥,在脱帽礼和退步致敬之类的事情上没完没了。(尤其是当有陌生人在场的时候)这些人表面上虽然是在纠正孩子的错误,实际上多半只是为了掩盖自己的耻辱而已。他们为了让自己不受责备,就把一切都归咎于可怜的小家伙,为的只是怕旁人议论,说孩子的不良行为是出于他们对孩子照料不够,他们缺乏管教孩子的能力。

同类推荐
  • 西点军校公开课

    西点军校公开课

    西点军校为美国培养了无数的优秀人才,在这些精英人物的身上无不闪耀着顶天立地的种种可贵品格。到底是什么成就了这些超级精英呢?本书全新角度、无盲区揭秘西点军校培养成功人士的独特秘诀,力求用经营理念超越传统教育理论为你揭开西点军校的神秘面纱,详尽还原西点军校优质管理秘诀,迅速提高你的领导力、执行力、人格魅力,10单元70课最详尽的介绍让你全面解读成功需要的意志品质。接近成功,从《西点军校公开课》开始。
  • 中西交流下的清末民初广州社会变迁

    中西交流下的清末民初广州社会变迁

    记得2007年5月,我参加了广州暨南大学陈伟明教授指导的博士生邢照华的毕业论文答辩。小邢是一位纯朴、勤奋、认真、执著的年青学人,他对学术充满了期待,具有锲而不舍、勇于探索的精神。邢照华的博士论文题目是《西方宗教与清末民初广州社会变迁》,这是一道具有一定难度的选题,但他做得很好。
  • 大国之道

    大国之道

    本书共分15讲,内容包括大国兴衰的历史经验、历史变革的开端、儒教的社会功能、21世纪的世界与教育、现代大学与人文精神等。
  • 儒家经典智慧故事全集

    儒家经典智慧故事全集

    从儒家智慧的海洋中,撷取到最宝贵的明珠.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本书通过选取经典的儒家故事,以修身做人、处世智慧.正视心欲、直面名利、谦孝美德等篇章淋漓阐释儒家的博大智慧。目的就是通过撩开儒家思想神秘的面纱。
  • 问题解构与战略选择:中国广电产业发展研究

    问题解构与战略选择:中国广电产业发展研究

    本书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我国广播电视资源状况和配置实用效率研究”成果,详尽分析了我国广播影视产业在国民经济和文化产业中的地位、产业现状与结构、发展趋势,并对我国广播影视产业管理模式进行了深入探讨。本书从产业理论、行业实践、国家发展战略等角度,对我国广播影视产业进行了深刻剖析。本书既适用于高校传媒专业师生,也可为广播影视行业从业人员提供指导。
热门推荐
  • 快穿之主神大人带回家

    快穿之主神大人带回家

    肆月的新书《快穿之大佬偏偏独宠我》已开坑,欢迎小可爱们来围观!他们的主神大人离家出走了!你没听错,是离、家、出、走、了!仙魔大战中,主神大人受伤,两魂七魄不知所踪。徒留一具依旧完美的身躯,以及,五岁孩童的智商。就这弱智孩童,连字都写不全,居然还敢留书离家出走!落歌很幸运的被选派做“使者”,与一只“狗子”一起去寻找主神大人的元神碎片。却不曾想,每一世的轮回,虽然在任务结束后被清除记忆,但有些刻骨铭心的感觉,却怎么也消除不了。某些情愫,在慢慢的酝酿中。她现在喊卡还来不来得及?某位主神大人说:“一旦开始了,你就没有说结束的权利,不管怎么轮回,你终究只能是我的!”落歌咆哮:“狗子!你给我滚出来!说好的只是找元神碎片的呢,怎么还带买一送一的呀?”狗子早已修炼出真身,正跟她的雪狐王小哥哥聊人生、聊理想呢……
  • 凤命难违之绝宠毒妃

    凤命难违之绝宠毒妃

    前世,她错信他人,害得凌王府被灭,二十万凌家军全军覆没。是他,于烈火之中救出了她,那一刻,他便入了她的眼。从一开始,是他死死纠缠了两世,随她一起魂飞,助她手绣山河。可后来,却是她,倾尽所有,唯他所有。剧场一:她眉眼低垂,声音微沉:“我能为了所有人而舍弃你,你能吗?”他微微顿了顿,望着她的黑眸深邃似海,语气却万分坚定:“不能。”他的爱,是山河大地,永世不改;是波澜大海,深情难测。他只知道,这个人,是他认定的……枕边人。她就是他的例外,他的例外只有她。剧场二:她轻轻握住了他的手,嘴角含着一丝浅笑,眉目盈盈皆是他:“血海深仇,至死方休,那都是他们的。我累了,只想用余生好好爱你。”深陷的时候,她想着的全是如何占有他。给他所有他想要的,给她所有自己能给的,她怒放的爱比火炙热。
  • 从地狱归来的男子

    从地狱归来的男子

    【新书“认真起来自己都怕”已经正式发布,求支持!】我从地狱归来。我叫林唐,但我更喜欢他们叫我唐屠夫!生与亡,存与灭,皆在我一念之间,我之刀下,世无不可杀之人!
  • 凤囚凰

    凤囚凰

    “总有一天,你会为了一个女子沉沦。”慈祥的老人看着面前的坚毅的男子,淡淡一笑道:“那时,你便会知道,什么是情爱了。”“爱?”男子脸背着光,只能隐隐约约看出一个轮廓,但,那双闪烁着冷意的双瞳,不由得泛出一抹嘲讽。“是,爱。”老人毫不意外他的反应,淡淡一笑道。“你甚至宁愿让天下陷入死亡的恐惧之中,你会不顾一切的想要看到她幸福的笑颜。哪怕,你已经深深坠入了死亡之地,你的心依旧在为她而动。……
  • 广义法门经

    广义法门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宽容(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宽容(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夜幕降临了,当村民们灌满木桶,饮完牲口之后,他们便称心如意地坐了下来,享受天伦之乐。人们把守旧的老人们搀扶出来,他们整个白天都在阴凉的角落里度过,对着一本神秘的古书苦思苦想。
  • 神赐之旅

    神赐之旅

    被神所选中,进入无尽的时空中冒险,是一种幸运吗?这个答案,没人知道......或许,只有真正的参与者,才会知晓了。
  • 位面移民局

    位面移民局

    墨尘莫名其妙的当了“位面移民局”的探员,前往各个位面世界抓捕那些偷渡非法移民。墨尘:“绿巨人,你以为你躲在令狐冲后面当个小兵我就不认识你了?”墨尘:“钢铁侠,你不觉得你站在超人和蝙蝠侠旁边很突兀嘛?”墨尘:“三娃,你想比比你和变形金刚谁脑袋硬我可以安排,但你不能偷渡啊!”墨尘为了各个位面的稳定简直操碎了心!
  • 某科学的气流掌控者

    某科学的气流掌控者

    幻想御手(LevelUpper)可以通过刺激人体感官,从而达到使无能力者的能力的能力明显起来的效果。这跟我的记忆不一样啊?作用似幻想御手,效用却大不相同的一段音乐。我是,Level0?改变自己的音频以及这Level0如何交织在一起?我的名字叫:冰天熠风?学园都市光明后不为人知的黑暗。以及那站在光明中央的少女。超电磁炮(railgun)!(本书是魔禁和超炮的合写版,无固定女主)
  • “水仙号”的黑水手(译文经典)

    “水仙号”的黑水手(译文经典)

    《“水仙号”的黑水手》是康拉德著名的“海洋小说”的代表作之一。黑人新水手惠特一上船就病倒在床,对整个航行没有出过一点力,却处处表现出“暴躁和怯懦”。最后,惠特死在船上。海员们为他举行了水葬,惠特的尸体刚一掉在海里,海面上就刮起了一阵怪风,此后一切正常,“水仙号”抵达英国,海员们登陆后四散而去。惠特这个独特的形象激起过评论家们的巨大兴趣,评论《水仙号》成了解释惠特的意义,结果有多少康拉德评论家就有多少惠特。而其实,惠特不过是陆上千千万万具体社会现象投向大海的阴影的焦点。康拉德把人类的普遍痛苦“物化”成了惠特,从而塑造出一个独特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