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52200000016

第16章 孩子的家庭教育(15)

接下来要做的是:有时要特意让他们受点痛苦,但一定要注意,要在孩子情绪良好、并且确信使他受到伤害的人原本是出于好意的时候,才能这么做。这样做时,一方面不能有生气或不高兴的迹象,另一方面也不能有同情或是对自己的行为表示忏悔,而且要确定这痛苦不能超出孩子所忍受的程度,不能引起孩子的埋怨、误会或是被他当做一种惩罚。

在这种情况下,这个度要掌握得好。我知道一个孩子,有一次他的背被人重重地打了几下,他却笑着跑开了。但同样是这个人,孩子会为了他说的一句不友善的话而哭泣,或是敏感地感觉到这人的一个冷酷眼神的惩罚。

要确信让孩子始终如一地受到关心和爱护,全心全意地爱他,他就会慢慢地习惯于忍受你那非常令人痛苦的和粗鲁的对待,而不会退缩或是抱怨:我们看到孩子每天在做游戏时都是这样彼此相待的。你发现你的孩子越软弱,你就越要寻找机会,在合适的时间来这样锻炼他。这里面的大窍门在于,当你正跟他玩耍时,要在他玩得高兴,你在夸他的时候,实行这种锻炼。而且,还要从痛苦最小的事情开始,在不知不觉中逐步推进。一旦你让他明白,他遭受的痛苦,由于他的勇气所受的赞扬而得到了补偿,当他为自己能够表现出这类男子气概而感到自豪,能够不逃避小的痛苦,不为此而退缩,而宁愿获得勇敢的名声时,再借助于他不断增长的理性,你就一定能够及时征服他的胆怯,纠正他性格上的弱点了。随着他的长大,可以让他为天性不敢做的事来个勇敢的尝试,如果发现有些事只要他有勇气承担,就完全可以做好,但他却畏缩不前,那么一开始就要帮助他,然后要逐步使他感到惭愧而去做,直到这种练习让他获得了自信,最后能够精通为止。

对他的这种表现,一定要给予极大的表扬,同时其他人也要给予好的评价。当通过这样一些步骤,他获得了果敢,对自己应做的事,不再因为惧怕危险而不敢去做;当危险情况突如其来时,他不再因为恐惧而精神不安、全身发抖,不能行动或是跑到一边的时候,他就具备了一个理性动物的勇气。这种顽强是我们应该尽力想办法,当合适的机会到来时就要借助于习惯和应用来让孩子获得的。

培养孩子的爱心

116.我经常在孩子身上看见这样一件事,就是他们得到了任何弱小的动物,就很容易伤害它:他们经常折磨、非常粗暴地对待落到他们手中的小鸟、蝴蝶以及其他一些可怜的动物,并以此为乐。这种情况我觉得我们应当给予关注,如果他们表现出任何这种残忍行为的倾向,那就要把相反的习惯教给他们。因为折磨和杀害动物的习惯会让他们对人类的心肠也逐渐变硬,而且,以虐待和杀害低等动物为乐的人也不会对同类十分同情或仁慈。我们拒绝屠夫参与有关生死的审判,就是注意到了这一点。

孩子们的养育,从一开始就要让他们对杀死或残害任何生物都感到厌恶。要教导他们,不要去破坏或毁灭任何事物,除非是为了保存或有益于其他一些更高贵的东西。

的确,保存整个人类本就是每个人的职责,是调整我们的宗教、政治和道德的真正原则,如果每个人都能尽力使其成为自己的信仰,那么这个世界就会平静得多,自然得多。但是,回到我们目前所讨论的问题上来。我认识一位母亲,对她的善行和谨慎不能不表扬。当她的任何一个女儿,就像一般小女孩所高兴的那样,想要一只狗、一只松鼠、一只鸟或者诸如此类的动物时,她总会让她们得到满足。不过当得到这些小动物之后,就一定要好好对待,用心地照顾它们,使它们所需要的东西不至于缺乏,不受到不好的对待。因为,如果她们在照顾小动物时粗心大意,就会被看作是一个重大的过失,母亲会借此把小动物没收,至少也要为此责骂她们一顿。这样她们很早就能学会勤奋和善良。

确实,我觉得人们从婴儿时起就要养成一种习惯,要温柔地对待一切有感知的动物,对任何东西都不损坏或是浪费。

孩子们从损害东西中能得到快乐,我指的是他们无故损坏东西,尤其是指他们通过让那些能感受到痛苦的东西遭受痛苦而获得快乐。我确信,这只是一种外来的性情,是一种从惯例和交际当中得来的习惯。有的人教孩子打人,看到他们伤了别人或是互相伤害就发笑。周围也有不少人给孩子做这种榜样,这更加深了他们的这种坏行为。

历史上闲来谈论的几乎也都是战争和杀戮,而且赋予征服者(他们大多数只不过是屠杀人类的刽子手)的荣誉和声望则进一步误导了成长中的年轻人,让他们觉得屠杀是值得赞美的人类的事业,是一切德行中最有英雄气概的。通过这些步骤,违背人性的残忍就在他们身上培植起来了,而被人性所憎恶的东西则被当成是获取荣誉的方式,为使他们能习惯,从而推荐给了他们。这样,由于时髦和舆论,它就成了一种快乐,但实际它本身既不是快乐,也不可能成为一种快乐。这是应该小心地给予注意,并及早进行医治的,以便培养起那种相反的,更自然的温和与同情来将其取代。不过仍然要采用那种温和的方法,也就是医治前面提到的其他两种过失的方法。

说到这儿还要再加上进一步的警告,也许并不是不合理的,孩子们带来的损害或者伤害,如果是因为游戏、粗心或是无知,他们不知道那是伤害,也不是为了损坏而有意为之,那么,虽然有时也许会造成相当大的损害,却完全可以不必在意,或只要稍加注意就够了。关于这一点,我想我不会说得过多,也就是,无论孩子犯了什么错,造成了什么样的后果,所需要考虑的只是错误的根源以及可能会形成什么样的习惯。惩罚应该着眼于这些地方,孩子不应当因为游戏或者是因不注意造成的伤害而受到任何惩罚,而只有存在于他内心当中的错误才应该被纠正。如果这样的错误要么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得到治愈,要么不会形成任何不好的习惯,那么,无论目前的行为可能会给人带来怎样的不愉快,都不用给予任何责备。

117.在年轻人身上逐步灌输人文情怀并使之充满活力的另外一种方法是:让他们在言行举止上习惯于以礼貌对待下级以及身份平庸的人,尤其是仆人。很常见的是:绅士家庭的孩子使用盛气凌人的语言、蔑视的称呼和傲慢的举止去对待家里的仆人,好像这些仆人是比他们低下的另外一个种族或物种。这种傲气,不管是由于不好的榜样还是由于优越富有,或是由于天生的虚荣所造成,都应当进行预防或消除,要让他们以一种温和的、彬彬有礼、平易近人的态度去对待下人,以取代先前的做法。

如果他们爱护下人,外表上又对其表示尊敬,使下人们在服从中分享主人的敬重,那么,他们的优越性并不会因此而失去,那种卓越反而会增加,权威也会得到加强。当佣人们发现自己并不是因为财富才拜倒在主人的脚下,被主人所驱使,会更情愿更快乐地服侍主人。

对孩子来说,不应为外在条件所牵制就失去对人类天性的尊重。他们越是这样,就越要被更好地教导,使其以更富同情心和更温和的态度去对待那些地位较低、财产不足的同胞。如果他们在婴儿时起就通过父亲的爵位,自以为有了一点支配他人的权力,就对人不好和不礼貌,那充其量也是没有教养的。如果没有注意这点,就可能让他们天生的自满心理逐步生长,养成一种轻视下人的习惯。那么除了导致压迫和虐待,还会有别的结果吗?

当孩子出现好奇心时

118.孩子的好奇心(这是我在108节提到过的)是一种追求知识的欲望,所以应该给予鼓励,这不仅因为它是一种好的现象,还因为这是自然给他们提供的扫除天生无知的很好的工具。如果没有这种强烈的求知欲,无知就会让他们成为呆滞无用的动物。鼓励好奇心,使其保持积极活跃的状态的方法,我认为有以下几个:

第一,无论孩子提出什么问题,都不要进行制止或羞辱,也不能让他受到嘲笑,而要按照他的年龄和知识能力,回答他的一切问题,解释他所想要知道的事物,尽可能地让他理解。不过,你的解释或是概念不能超过他的理解程度,目前各种各样没什么用处的事不用多说,免得让他弄乱。你要注意他提出问题的目的,不要注意他提问时所用的字句。当你让他了解了答案并让他得到满足之后,你就可以看到,他的思维本身就会扩大,恰当的答复可以引导他前进,超出你能想象的范围。因为知识为悟性所愉悦,就像光线为眼睛所愉悦。孩子们对知识极度喜欢,特别是如果他们看到自己的问题引起了注意,他们对知识的渴求受到了鼓励和表扬,就更会如此。

我毫不怀疑,为什么很多孩子会放纵自己在那些愚蠢的游戏上,把所有的时间都乏味地浪费掉,原因只有一个,就是他们的好奇心受到了阻碍,他们的问题被忽视了。但是,如果他们能够得到比较友好和尊重的对待,他们的问题能够得到应有的让他们满意的答复,我一点都不怀疑他们会在学习和增长知识方面会获得更多的快乐。因为在那里,他们所喜欢的新奇的、变化多样的东西一直都有,而不用颠来倒去地回到同一游戏和玩具当中。

119.第二,除了要认真地回答孩子们的提问以及告诉他们需要并想要了解的事情外,还应该加上一些特殊的表扬办法。你可以在他们面前,告诉他们你所敬重的人,说他们懂得某些某些事情了。

我们从婴儿时起,就都是一些自负和傲慢的生物,那么就可以让他们的虚荣在对他们有好处的事情上得到奉承。利用他们的骄傲心理,使他们去做能让自己得益的事情。基于这样的理由,你会发现,再没什么更好的鞭策能让年长的孩子去获得你让他学习的东西,并且能自己弄懂,除了让他去教弟弟妹妹。

120.第三,孩子们的问题不应该被忽视,甚至还要特别注意,不能让他们得到欺骗和感到迷惑不解的答案。当他们受到轻视或是欺骗时,是很容易察觉的。他们很快地就会跟着别人的样子,学会疏忽、虚伪以及撒谎等把戏。

我们在一切交往当中都要固守真理,尤其是在和孩子交往的时候更要如此,因为如果我们对他们弄虚作假,我们就不单是误导了他们的期待,阻碍了他们的见闻,而且也破坏了他们的天真,让他们学会了最糟糕的恶习。

他们可以说是初到一个陌生国家的旅行者,对当地的情况一无所知,所以我们应该凭着良心,不要把他们引入歧途。虽然有时他们的问题好像不是那么重要,但我们也要认真地回答,因为这些问题在我们看来(对我们来说这些问题早就知道了)虽是一些并不值得提问的问题,但对完全不知道的人来说还是十分重要的。对于我们所熟悉的事情而言,孩子们还是生手,他们所遇到的一切事情,在最开始时对他们来说都是未知的,就像曾经对我们那样。谁要是能遇到有礼貌的人,能容忍无知又能帮助他们摆脱这种境地的人,谁就是幸福的人。

如果你我现在到了日本,凭着我们的精明和见闻,一种自负的心理可能会让我们对孩子的思想和问题看不上眼,但是,我还要说,如果我们到了日本,就无疑(如果想让自己了解当地情形的话)会问出上千的问题。这些问题在一个傲慢或轻率的日本人看来是那么毫无意义和莽撞,但对我们来说却非常重要,并急需解决,如果我们能找到一个殷勤周到的人,来满足我们的要求,对我们的无知给予指导,我们一定会非常高兴。

当孩子看见任何新鲜的事物,通常都会用陌生人的口吻提出相同的问题:这是什么?他们的意思通常就是指那东西的名字。所以,一般来说对这种问题的合适回答就是告诉他们这东西叫什么。他们接下来提出的问题通常是:它是做什么用的?对这个问题的回答要真实、直接。我们要在他们能力可以理解的范围内,告诉他们那件东西的用处,并解释清楚怎么使用。对他们提出的任何其他问题也要这样回答,要在他们的理解范围内,让他们非常满意后,才能叫他们转身离开。这样,通过你的回答,可以引导他们再去发现进一步的问题。

这种交谈对于成人而言,也许并不完全像我们想象的那样毫无意义和微不足道。好问的孩子提出的天真的、没经人教导过的问题,经常可以让一个肯动脑筋的人去仔细思索一番。在我看来,孩子在无意中提出的问题,通常要比成人在街头巷尾所说的话,能让人多学到一些东西,因为成人所说的话多是从别处得来的观点以及他们所受的教育上的成见。

121.第四,通过把孩子带到陌生的地方,看见新奇的事物,让他们自己提出问题,给他们机会去求得答案,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这在有时也许不能认为是不恰当的。万一他们的好奇心让他们提出的问题不是他们应该知道的,最好要明明白白地告诉他们,这件事不属于他们目前应知道的范围,而不能用假话或是毫无意义的回答去对付。

122.有些人从小就表现得精神抖擞,这很少是因为体格强壮的缘故,也不能认为是思想成熟,判断力强。如果要让孩子变成一个活泼健谈的人,我相信还是有办法实现的。但是我认为,一个明智的父亲与其让孩子在童年时期成为善于交际的好伙伴,不如让他在长大后成为一个能干的、有用的人。即便是那样,这事也要仔细考虑。我想我要说的是:让孩子东拉西扯,逗人高兴,并没什么太多的乐趣,还不如让他善于推理。所以,你应当竭尽全力,通过满足他的需要、指导他的辨别力,在他能力所及的范围内,鼓励他的求知欲。当他的理智差不多能说得过去时,就要让他意识到因此而得到的信任和表扬。当他离开正路时,你不能笑话他犯的错误,而要温和地给予纠正。如果他对所遇到的事情肯去推理,你就要尽可能地注意,不要让别人抑制他的这种倾向,也不能跟他进行强词夺理的或是不靠谱的谈话,对他产生误导。因为,所有的这些都是我们头脑当中最高级、最重要的能力,值得受到最大的照顾和关怀,并给以培植。对我们而言,理智的正当改进与运用是人生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

孩子懒于学习时该怎么办

同类推荐
  • 新闻与传播学国际理论前沿(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新闻与传播学国际理论前沿(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以互联网为依托,各种新兴的媒介形式以种类繁多的样态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大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场景和对于媒介的感知,媒介化生存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针对这种情况,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的媒介,或者加强自身的塑造,或者适应新的情境的变化,总之媒介的样态以融合或者求新求变的形式也进行了诸多的改造。媒介从此步入后媒介时代。所谓后媒介时代,就是指在网络等的影响之下,各种媒介形式适应新的情境变化而在技术、内容以及传播效果等方面所作出的一系列的调整和改变而重新建构的媒介世界,它相对于传统媒介的时代而言,是新兴的媒介时代。
  • 教育:谈何容易

    教育:谈何容易

    本书是江苏名师王开东老师的经典教育随笔集,他的教育文章体现着他对教育的深刻感悟理解与美好祈愿。从“师生关系和老师境界”到“向有个性的学生致敬”,从“有感于耶鲁大学校长对中国大学的批判”到“从梅兰芳学艺看优秀教师的发展”,再从“拒绝这一种高效教学”到“做一个反思型的老师”,他的博学与审问、他的慎思与明辨,他的笃信与践行,他的睿智与纯真,尽显其中。王老师热爱教育事业,通过他对教育现象的分析、对教育人物的评价和对教育案例的思考,我们可以看到他作为一个教育人对理想教育的不懈追求。
  • 创建名校的思考与实践(第三辑)

    创建名校的思考与实践(第三辑)

    射洪中学创建名校的思考与实践。射洪中学的办学思想是:“德才厚重、博贯兼容”。办学的主体教育思想是:“让学生喜欢,助学生成才;让老师喜欢,我们要成才。”这种办学思想要求整合传统和现代的先进教育思想,兼容古今中外优秀文化,师生德行上乘,才能足备;这种教育思想是将情感、智慧、行为三者整合起来的、师生互动的、有创新的教育思想。射洪中学教育思想的表述是简单的,但内容是丰富的。
  • 镜像与她者:加拿大媒介与女性

    镜像与她者:加拿大媒介与女性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人类生活水准的提高,大众对媒介越来越接近,越来越依赖,媒介作为社会建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平台。对女性群体的调研显示,绝大部分的女性认为传媒在自己的生活中有重要位置。据调研,中国女性中每天花在电视传媒上的时间超过一个小时的占80%以上,大众传媒已成为女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所以媒介传播与女性之间存在着种种不可割舍的联系,媒介的传播对女性的生活与发展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在全世界范围内,女性仍处于较低地位,在与媒介的关系中,女性也仍然处于相对弱势地位。加拿大也不例外,部分媒体受经济利益的驱动,或政治利益的需要,往往存在着忽视弱势群体的现象,包括女性。
  • 传播研究:国际视野与中国实践

    传播研究:国际视野与中国实践

    本书集合了作者对于新闻传播学学科建设的研究成果。全书分为三个部分:上篇西方传播学的批判理论研究;中篇文化全球化、后现代主义与中国文化认同;下篇文化与社会视域中的新媒体研究。
热门推荐
  • 我来自玛法大陆

    我来自玛法大陆

    莫林是一名精灵王国的高阶魔法师,王国护卫小队队长之一,喜好冒险,直至他来到了一个奇怪的异世界,他们穿着暴露的低俗衣物,身体比精灵还要赢弱,也不会剑和魔法,似乎发展着没落的地精科技。他们还喜欢把大陆称呼为——星球?这是一个异界精灵来回于自己的世界和现代都市的漫长故事。群:714509123
  • 辣妈升职记

    辣妈升职记

    从青涩少女变成雷厉风行的年轻辣妈,是谁说女人结婚生子后就一定是黄脸婆,抑郁暴躁爱嘶吼?是谁说女人有了孩子就失去自我,只剩母性光辉?让你看到新时代的金刚辣妈,如何在职场叱咤风云,华丽转身。
  • Essays on Paul Bourget

    Essays on Paul Bourge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鲁滨逊漂流记

    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鲁滨逊漂流记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 萌狐下山,恩人你别跑

    萌狐下山,恩人你别跑

    小狐狸出山报当年恩公救命之恩,便顺手调查了一下恩公的为人,结果如下。“我的恩公有什么优点吗?”“有啊,杀人不眨眼,嗜血如命。”“……”“恩公的为人就这么不好吗?”“对!”“……”看来,只有她平一己之力为恩公洗白了。只是当她兴致勃勃的跑去找恩公,却迎面而来一个字。“滚!”--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九战神皇

    九战神皇

    热血青年用不死之身,成就赫赫威名,坐拥天下,誓成为史上最牛不败神皇!
  • 异世界的永恒之旅

    异世界的永恒之旅

    主角可能是史上最强男主,男主是超越一切的存在,本来想平淡渡过余生的大学生,由于得知了自己真正的来历后便开始了与魔族的战斗,与魔族战斗结束后又与神族战斗并毁灭了自己所生活的世界,并开始了通往异世界的旅行。
  • 快穿之腹黑男神万千宠

    快穿之腹黑男神万千宠

    新书《快穿宿主她又美又甜》已发,还是快穿恋爱文,求收藏,求支持~【快穿】【甜宠无虐,有虐你打我】【1V1,男主切片流同一人!】——怪你过分美丽,让我为你钟情。*楚婵被前任男友一刀捅死后,突然绑定了一个爱意攻略系统:“你已经死了,从此以后你只有不停攻略,靠吸取别人对你的“爱意”才能活下去。”楚婵:“可以,没问题啊,超棒~!”她有盛世美颜,这世上只有她看不上的男人,就没有她把不到的猎物!后来,楚婵坐拥万千宠爱,只不过——“系统,解释一下,为什么这群性格各异的家伙实际上是……一个人?嗯?”#??:爱你,以一千零一种面貌。#
  • 家载一生

    家载一生

    《家·国·天下:家载一生》是著名作家梁晓声“家·国·天下”系列三部曲之家卷。本书是古稀之年的梁晓声回忆父母、家人的温情散文集,用朴实的文字感恩生命中所有的相遇。家载一生,记录的是作者内心深处、最难以忘怀的最初记忆——关于家人的记忆,也是他心灵最终的归宿。本书情感真挚、文字热忱,读之使人哽咽。本书主要收录梁晓声老师关于家人的叙事散文,譬如《父亲》《母亲》《兄长》等,字里行间流露出梁老师对家人的怀念与深情。
  • 捍疆卫土张自忠

    捍疆卫土张自忠

    《捍疆卫土张自忠》小说从1930年蒋冯阎中原大战开始,重点描写张自忠喜峰口抗战、台儿庄抗战等抵御外侮时的忠勇英烈。即使在担任天津、北京市长期间,因为特殊的岁月,主要的作为仍然是和日本侵略者斗智斗勇。全书不仅较完整塑造了张自忠的形象,更以流畅凝练的语言,把一些次要人物和小人物刻画得活灵活现,达到了史实性、艺术性和可读性的统一,形成了鲜明的艺术风格和撼人心魄的民族沉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