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10900000004

第4章 媒体乱象(1)

影响衰退的主流媒体

为什么官方主流媒体的新闻不好看?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报业改革开始以来,这个被问过无数遍的问题至今仍然值得探讨。2004年以来风风火火开进各地街边零售报刊亭的党报并没有得到市场积极回应的实际状况就是一个例证,至少在重庆的日常观察可以得出这个结论。

下面我以国家通讯社新华社的一篇报道为例,把它与以市场为导向的都市报的相同内容的报道做分析比较,看看官方新闻报道的模式有哪些值得改进的地方,以便发现问题,提出建议,使今天的新闻媒体更有力地贴近受众,贴近市场,真正发挥主流媒体舆论引导的作用。

这篇报道是由新华社主办的新华网主打专栏之一“焦点网谈”2005年1月5日推出的,报道的是重庆忠县黄金镇政府修建“天安门”式豪华办公楼、而当地老百姓却住低矮破旧民房的事情。

黄金镇政府修建豪华办公楼的丑闻最初是由重庆当地的一家媒体《重庆时报》报道出来的。2004年12月29日该报一篇题为《重庆黄金镇政府举债修建办公楼外形酷似天安门》的报道一出,便迅速在互联网上传开。

《时报》的文章分为“事件:黄金镇政府大楼耗资超过四百万”、“调查:举债修起仿“天安门”式办公楼”、“背后:有钱建楼无钱修路”、“纵深:村民称未拿到征地补偿费”和“现场直击:黄金镇‘天安门’建筑气势恢弘”共五个部分。

报道说,该镇党委、政府修建办公大楼,竟然修成了“天安门”城楼的样式!这栋耗资400余万元的仿古建筑气势不凡,门前的台阶有6层111阶。当地群众称,“天安门”前直通忠(县)梁(平)公路的台阶两旁有对称的6幢房子,形成“王”字排列,颇具威严之势,而“天安门”主楼成了“主”字的一“点”。而一些村民反映,征了建办公楼的土地后,村民的补偿款却至今还没拿到。

重庆黄金镇政府举债修建办公楼外形酷似天安门

2004年12月29日 重庆时报

核心提示

自从重庆忠县黄金镇办公楼群今年落成后,当地群众对该建筑群的议论就一直没有停止过。党员罗广福等多位村民认为,该镇党委、政府修建办公大楼,竟然修成了“天安门”城楼的样式!这栋耗资400余万元的仿古建筑气势不凡,门前的台阶有6层111阶。当地群众称,“天安门”前直通忠(县)梁(平)公路的台阶两旁有对称的6幢房子,形成“王”字排列,颇具威严之势,而“天安门”主楼成了“主”字的一“点”。有村民反映,征了建办公楼的土地后,村民的补偿款至今还没拿到。

事件

黄金镇政府大楼耗资超过四百万

记者出重庆忠县县城,沿忠(县)梁(平)公路行驶18公里左右,来到黄金镇新场镇。雨幕中的整个场镇冷冷清清看不见几个人影,依山而建的黄金镇政府大楼远远就跃入记者的眼帘:整个办公区共有7幢楼,“天安门”雄踞正中的山腰之上,两边下方各有3幢白墙红柱的二层办公楼,气势之宏伟,超出一般人的想像。

12月27日,记者来到黄金镇党委书记王尔诚的办公室,结果敲门后无人应答,隔壁的一位女同志告诉记者,王书记刚才还在,可能到其他办公室去了,她让记者等一等。随后,在镇长成书兰的办公室,成书兰正在和五六位干部开会。记者与几位干部闲聊中得知,该办公区共花费400多万元,加上办公家具,耗资超过500万元。随后,一位姓曾的村民说他数过整个办公区的房间,除了“天安门”内的大会堂和多功能厅,6幢楼房里就建了超过120间房子,每个办公室都是套间,里边的办公家具都是新的。记者问起该镇的财政收入,有人说“少得很”,但具体财政收入多少钱,没有人透露。无奈之下,记者打电话给该镇财政所,结果电话无人接听。该县财政局一同志在电话中称,他也不清楚该镇财政收入多少钱。

几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干部告诉记者,建镇政府办公区时,该镇党委书记王尔诚、镇长成书兰是主要负责人。一位干部讲,在设计时,整个办公区设计为“王”字型,在“王”字型布局之上,就修了一座仿建的“天安门”城楼,“天安门”中间的门拱,就是这些建筑的中轴线。而且整个台阶的布局也极有讲究,从大门拾阶而上,共有6个平台,从大门到第一个平台,共有21个台阶,象征21世纪。从第一个平台而上,其他5个平台都有18级台阶相连,就在最后一个平台上“天安门”的台阶,两边的台阶都各有19级,分别都有含义。

“天安门”正是王字型建筑上的一点,正好又形成一个“主”字。据周围村民讲,就在去年下半年该工程开工时,大放鞭炮,热闹了大半天。

调查

举债修起仿“天安门”式办公楼

黄金镇的几位干部透露,修该办公楼当时很费事,在山崖上放炮挖取石头,仅地基处理就花了很长时间。当记者问黄金镇和兴峰乡的干部,一个年六七十万元财政收入的镇,哪来四五百万元修建办公楼,几位干部称,黄金镇是举债修建办公楼,到目前为止,还欠着许多单位和个人的钱。

28日,黄金镇人大主席团主席高兴忠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镇上年财政收入在400万元左右,但一年全镇教师工资就要花费300多万元。修办公楼资金主要是该镇在改制一家水泥厂时,安置职工后,还节余100多万元,加上一年镇财政节余几十万元,就修了这新办公区。他承认现在还欠建筑商160多万元,不过水泥厂还欠着镇上几百万元。他说书记王尔诚原来在县建委当过副主任,对建筑很在行,这办公区都是他设计的。当记者问他,群众议论镇政府修了座“天安门”时,他笑笑说:有人说是“天安门”,有人说像“庙”。

背后

有钱建楼无钱修路

采访中,群众告诉记者,新场镇的建设,纯粹是在搞面子工程。一位姓张的老人让记者看沿忠(县)梁(平)公路边,与镇政府相对新修起来的一排房子。记者看见盖得非常气派的十几幢楼,房子基本都为四五层高,但只有一层开了几家商店、餐馆。当村民指给记者看时,没有发现楼上有一个人影,许多门面房都被卷帘门锁着,街道上仅有三四个过路人,和三两家餐馆开着门。几位老乡讲,原来镇上的群众都住在老场镇,修这新场镇纯粹是搞面子工程。村民们指着黄金镇初级中学大门前的道路对记者说:“你看这路全是石子和烂泥巴,有修豪华办公楼的钱,为什么不修修学校的路?”记者来到一两公里外的老场镇,看见整个街道非常的破旧,道路坑坑洼洼,许多房子破旧不堪,有些群众依然住在泥坯房子里。黄金镇政府以前办公的地方是一个破旧的老院落,院子里有几间青砖平房,如今只有黄金派出所在此办公。

纵深

村民称未拿到征地补偿费

自从忠县黄金镇办公楼群今年落成后,当地群众对该建筑群的议论就一直没有停止过。

据了解,黄金镇政府办公区在修建过程中,所占土地都是该镇黄金村的土地。黄金村的村干部告诉记者,整个黄金镇政府大院占地10亩左右,但黄金镇政府修建政府办公大楼征用了黄金村的土地后,却并没有按照国家相关规定,给农民相应的补偿。

村民们说,修建该办公区共花了500多万元,为了修办公楼,镇政府还在他们种柑橘补偿的粮食里边做手脚,本来每亩补偿150公斤粮食,可发下来的只有135公斤。

对于这些情况,记者试图采访黄金镇有关领导,可最后记者走遍了仿建的“天安门”城楼及整个办公区,也没有任何相关人士出面对黄金村村民所反映的情况作出回应。

现场直击

黄金镇“天安门”建筑气势恢弘

老远看见,整个楼房区全部红砖绿瓦,随山势蜿蜒而上,错落有致,煞是气派。黑色的电动伸缩门上,一头金色的大狮子雕蹲在上边,大狮子身后,跟着许多小狮子,在大狮子脚下,电子显示屏上红色的标志不时闪动。

记者拾阶而上,漂亮的路灯分布在台阶两边,台阶两边的6幢楼房空无一人,只有一块黑板上写着年终报账的通知。走上100多阶青石台阶,便来到群众所说的“天安门”前。门前立着不锈钢旗杆;二楼屋檐下,挂着一个巨大的国徽;在最大的拱门黑色方形牌上,书写着3个镏金大字“大会堂”。透过玻璃门,二楼是一个大型会议室,高出会议大厅1米左右的主席台上,紫黑色会议桌后边摆着一排黑色皮椅。仿“天安门”大楼建有拱形门,整个建筑红墙之上,便是白色的栏杆,屋顶黄色的琉璃瓦与山后的绿树青草相映,显得更加耀眼。整个建筑挑檐斗拱,匠心独具。所有屋脊之上,都有巨龙盘踞,龙头之下,吼兽、猴子、雄鸡等脊兽在冬日的雨中显得非常醒目。仿“天安门”大楼的一楼是多功能大厅。记者走上二楼,就是群众所说的观礼台,整个观礼台有三四米宽。站在观礼台上俯瞰两边,对称的6幢红柱白墙的办公楼,顶上全是别致的楼顶小花坛,有的屋顶还设有树桩形座椅。

(记者芮潇潇)

一周后,肩负中央“耳目、喉舌”之职的国家通讯社新华社的记者采写了一篇焦点网谈,标题是:《忠县黄金镇政府办公楼宛若宫殿“穷百姓,富财政”现象引人深思》。

导语是这样两段:

“曾几何时,乡镇领导干部成了记者笔下的‘反面人物’。事实上,许多问题虽然出在基层,根子却在上面。

这一次,我们本不愿意再用手中的笔‘伤害’基层领导干部。但面对这座宛若宫殿的镇政府办公楼,我们不得不写下自己的所见所闻。”

正文分了四个部分,分别标以《黄金镇里的“宫殿”》、《农民:征地补偿费被冻结了》、《“穷百姓、富财政”》和《政绩观的偏差》等小标题。

通看整篇报道,再比较以市场为导向的《时报》的报道(参看表1),我们会发现这篇官方报道的四个明显弱点:

表1-《重庆时报》和新华网焦点网谈报道比较之一

媒体

项目重庆时报新华网

标题《重庆黄金镇政府举债修建办公楼外形酷似天安门》《忠县黄金镇政府办公楼宛若宫殿“穷百姓,富财政”现象引人深思》

文(第一部)分事件

黄金镇政府大楼耗资超过四百万黄金镇里的“宫殿”

(第二部)分调查

举债修起仿“天安门”式办公楼农民:征地补偿费被冻结了

(第三部)分背后

有钱建楼无钱修路“穷百姓、富财政”

(第四部)分纵深

村民称未拿到征地补偿费政绩观的偏差

(第五部)分现场直击

黄金镇“天安门”建筑气势恢弘无

问题一:报道没有深度,没有挖掘出比其它媒体报道更有价值的细节和事实。新华社报道中的前三个部分可以说是一周前《时报》报道内容的重复,只是在表述上有一些变化。惟一有点“新”的提法在(第四部)分《政绩观的偏差》(其实这也是一个提了多年的老话题),但是,记者在谈到这部分时并没有解释修建豪华办公大楼现象是一种什么样的“政绩观”,也没有对偏差出现在什么地方、偏差会带来什么样的社会恶果、为什么会出现偏差以及该如何正确纠正这种偏差等深层次问题进行探讨。笼统而含糊的表述甚至比不上一些网友在网上对此事的嬉笑怒骂。

问题二:选择采访信源单一,操作模式简单。新华社的报道中信息来源涉及此事件中的双方——政府领导和村民,按照一般的新闻采写规律,这已经足以确保报道的公正和平衡。但是,如果仔细分析,我们会发现,新华社报道只是简单地履行了公正平衡的义务,由于记者选择的采访信源过于单一(参看表2),反而限制了公众了解更多的信息,同时降低了报道的可信度。

问题三:看似面面俱到,实际上掩盖了核心问题。在国内新闻实践中,对于负面新闻的报道,媒体的批评能力和力度是与其行政级别成正比的。《重庆时报》是重庆辖区内的一份地方报纸,其揭示丑恶阴暗面的报道能力显然不及中央国家级媒体。所以,《时报》按照新闻报道事实的原则,只是摆出了这件事,将深度挖掘和评论留给了其它同行。可惜的是,新华社的报道没有将这个棒接起来。它的报道同样将事件展示了一番,同样去现场看了看黄金镇“天安门”的富丽堂皇,同样把政府的观点和村民的意见摆了一通,似乎什么都提到了,但实际上却将问题的核心丢到了一边。

不少地方政府修建豪华办公楼的新闻近几年时有报道,而贫困地区政府办公楼修建攀比豪华的事情也已屡见不鲜。黄金镇的事能成为新闻,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办公楼修得像“天安门”。这只是一个引子,一根导火索,这根导火索下面拴着的,是近年来日益紧张的干群关系,是如何建立真正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基层行政机构的严肃课题。

表2-《重庆时报》和新华网焦点网谈报道比较之二

项目

媒体  信源名称信源身份信息内容信息获

取方式信息可

信度总体

评价

重庆时报1几位干部机关工作

人员修建费用闲聊中采访对象多,信息含量高,较全面立体反映此问题,可信度较高

2不愿透露姓名的干部机关工作人员建设负责人/设计理念匿名介绍强

3镇人大主席团主席人大代表镇年财政收入/群众议论正式采访强

4镇财政所政府机构无电话采访一般

5村干部黄金村干部占地面积/未按规定补偿正式采访强

6村民被征地群众征地情况/补偿情况正式采访中

7镇领导有关官员无人出面回应采访强新华网1王尔诚镇党委书记政府方解释采访强采访对象单一,信息含量低,可信度较低

2吴玉平等被征地村民征地情况/补偿情况采访强

3忠县和黄金镇有关领导有关官员没有举债等解释/感到委屈采访弱

在新闻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受众已经越来越不满足于仅仅了解新闻的五个W了,挖掘出“为什么”(WHY)和“怎么样”(HOW)是媒体报道中力求突破的难题。在上面的那篇报道中,新华社的记者已经走到了“为什么”的门前,但却令人遗憾地停下了脚步。

在导语中,记者写道:“事实上,许多问题虽然出在基层,根子却在上面。”但是,当你读完全文,却找不到“上面的根子”在哪里。

在报道的最后一部分,记者写道:“修建新办公楼并非镇政府一意孤行,而是经过了15道审批程序,手续齐全。”

那么,为什么不将报道的重点集中到采访到的这一细节上呢?都有哪15道程序呢?这15道程序都要经过哪些部门哪些官员之手呢?这一过程是一路畅通还是有争论呢?如果一路畅通,哪又说明了什么问题呢?如果有争论,争论的又是什么,争论的焦点在哪里?争论又是如何解决并最终倾向于同意修建黄金镇“天安门”的呢?……新华社的这篇报道没有能够为读者回答这些问题,甚至没有能够提出来。

同类推荐
  • 成为母亲:一名知识女性的自白

    成为母亲:一名知识女性的自白

    没有女人天生是母亲。洞幽察微的生育记录,道出女人的焦虑与煎熬。感谢时代,生育终于也和婚姻一样成为了可讨论的问题。怀孕生子不仅区分了男人和女人,也区分了女人和女人。怀孕生产后,女人对于存在的意义的理解发生了巨变。她体内存在另一个人,孩子出生后便受她的意识所管辖。孩子在身边时,她做不了自己;孩子不在时她也做不了自己。人类的每一位成员都会经历从出生到独立这一异常艰辛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必须征用某个女人的一段生命。《成为母亲》忠实地呈现了这段生命。它是一种寻常生活从不可见、不可感,向激烈的热情、爱与奴役转变的过程,它还是一种束缚,一种妥协。身为女人,成为母亲是什么感受?照顾一个幼小的婴儿又是什么感觉?而当孩子长大,有了自己的意识,母亲又作何感想?英国作家蕾切尔·卡斯克记下了自己那一年包含多重面向的的经历:个人自由、睡眠和时间的终结,对人性和艰苦工作的重新认识,追寻爱的真谛,游走在疯狂和死亡之间,对婴幼儿的情感体验,对母乳喂养的思考……
  • 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研究

    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研究

    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目前,我国在校大学生包括本科生、专科生和研究生约有2000万。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 大学生GE阅读(第3辑)

    大学生GE阅读(第3辑)

    本书是大学“大学生GE阅读”第3辑,书中具体收录了《20世纪西方美学的四个问题》、《人性新说:不要忘记我们是人》、《论苏轼的文学创作与禅宗之关系》、《“自由立兹”的周德伟》、《短语评点51则:中国古典诗词的另类品题》等文章。
  • 我们时代的精神状况

    我们时代的精神状况

    我们生活在激烈的政治变革期——脱欧公投,特朗普胜选,欧洲等地极右运动兴起,民族主义和仇外情绪复归……忽然之间,我们发觉自己身处一个仅仅几年前还无法想象的世界。我们该如何理解这些戏剧性的发展,又该如何应对?我们正在目睹世界性的对于自由民主的弃绝,并代之以某种民粹威权主义吗?《我们时代的精神状况》集合了15位享有国际盛誉的思想家,分析并试图理解现时代精神状况背后的力量。他们跨越学科和国界来剖解当下的困局,在更广阔的历史情境中定位,探讨未来可能的轨迹,并思考回击这种反转的可能。
  • 花雨满天

    花雨满天

    季羡林先生一生对佛教研究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也在此过程中参悟到许多佛家思想的精髓——人一死就是涅槃,不用苦苦追求。那种追求是“可怜无补费工夫”。在亿万斯年地球存在的期间,一个人只能有一次生命。这一次生命是万分难得的。本书主要收录季羡林先生关于佛教研究的经典文章,共分三辑:第一辑,佛教研究;第二辑,佛教与文学;第三辑,佛教人物。
热门推荐
  • 此生若离

    此生若离

    世人皆说,易得无价宝,难得有情郎。杜若想着,自己的有情郎便是那个叫陆离的男子吧。自从桃林初见,便是一眼万年。贴身丫鬟还问过她:“怎的待陆离这般好?”她总是轻笑着说道:“大概...因着他是陆离,我便待他与旁人不同些。”说这话时眼里都是泛着光芒的。世人皆说,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陆离尚且年幼时第一次见到杜若便暗暗发誓,将来与自己结发为夫妻,相携到老的女子定要是杜若这个调皮的女娃娃了。(事实上,他也这么做了。)多年后的桃林初遇,便是他的蓄谋已久。从那以后他有了软肋,也有了铠甲。
  • 艾泽拉斯半精灵领主

    艾泽拉斯半精灵领主

    不一样的魔兽,不一样的艾泽拉斯,半精灵斯珀里甘必须为生存而战,打破传统,集各大职业的技能于一身。(批注:作者不会放过任何一个魔兽世界受欢迎的女性角色(*?︶?*))
  • 愿你情有归处

    愿你情有归处

    相爱三年,她认定他是他一辈子的良人。爱他,她隐忍,付出一切。她怀了他的孩子,他却错信她人,误以为她背叛他,让婆婆狠心打掉了他们的孩子。她说:阿辰,我不再爱你了,放过彼此好吗?他说:我知道,但即使伤痕累累,即使险象跌生,这辈子,我都无法放弃你。--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最后的灵魂之旅

    最后的灵魂之旅

    用最朴实的语言,以幽默的方式讲述一个个动人的恐怖故事。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旁依茶卡

    旁依茶卡

    这是央吉拉的声音,柔和而悲凉。那种感觉就像,就像风吹着古墓发出的呜呜声响,就像旁依茶卡轻轻涌动的波浪,就像深秋树林里画眉鸟的歌唱。从此后,央吉拉再未出现在我的梦魇。可我却患上了严重的失眠症,夜深人静时,听着窗外的老杨树沙沙地响,还有野猫们不分四季的嘶哑叫声,便如同回到了旁依茶卡。静静地听,又是一个古老的故事。
  • 魔武变

    魔武变

    莫名其妙的穿越,万年单传的职业,刻骨铭心的爱恋,跨越生死的修炼,铭记一生的仇恨,看主角如何以最垃圾的职业走向成神之路!!
  • 龙池寺望月寄韦使君

    龙池寺望月寄韦使君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原谅那年的错过

    原谅那年的错过

    那时年少的我们,最可怕的不是错过,而是差一点错过的时候,才发觉我们本应错过。高一时,他和她是欢喜冤家,当他喜欢上她时,她却已经属于了别人,那人是他的好哥们。高二时,当她离开那个人,他已决定为友情放弃这份感情,但她却喜欢上了他,与此同时,她的闺蜜也喜欢上了他。高三时,他要离开了,她没能挽留,他还喜欢着她,她也忘不了他。十三年后,他们重聚,只是他已经错过了她。如果那年她告诉他,他便不会走。如果那年他去问她,她便会去追。若天台上没有差那一点,她便早已属于他。
  • 爆笑萌妃王爷很腹黑

    爆笑萌妃王爷很腹黑

    “唔,我要去逛青楼”说完便抬脚施施然的走出王府“王爷,王妃说她要去青楼”侍卫边说就觉得气压低了许多内心是泪奔的“去把青楼给我踏平了把王妃绑回来”某男黑着脸说“王爷,青楼已经没了!王妃还是不回来”“这女人!”咬牙切齿的侍卫偷偷看了王爷一眼好像脸更黑了一把抓住她一手,一言不发的拉着她“诶,你干嘛呢”一把甩开他的手却没甩开“你怎么了嘛”偷偷看了他一眼一脸阴霾“你是不是忘了什么”看着他这副要吃人一样子“忘了什么?没有啊”“你忘记了,你看过我的身体你要对我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