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726700000002

第2章 灵柩回宫

晚上,我就回到了东宫,可我发现东宫内的所有人都被换掉了,不管是太监宫女,还是侍卫都被换掉了,而且侍卫人数增加了好几倍,都是些我不认识的人。

我站在东宫府前,这时候从东宫府内走出来一队侍卫,领头的是个中年男人,身披甲胄,手握剑柄,来到我的面前作揖道:“殿下突然回宫,臣有失恭迎,还请殿下治罪。”

我看他身后的几个侍卫围住了我,我有些情不自禁的把右手搭在了剑柄上,问他说:“你是何人,为何把守东宫?”

那人收回揖礼道:“回殿下,臣是兵部右侍郎王飒,奉王后之命接管东宫,保护殿下的安全。”

又是王后,还保护我的安全?现在王后突然派禁军接管东宫,是不是真的要造反?况且禁军不是一直受父王节制吗?王后怎么可能直接调动?难不成,在我离开的这三年时间里,父王就把禁军的节制权交给王后了?

这似乎不太可能吧?禁军负责王宫之中的安全与护卫,禁军的节制权一直都是历代先王凯掌握的,如今王后既然可以调动禁军,那是不是说,禁军都统已经倒向王后,对王后唯命是从了?

如今王后不仅派清候接管了父王的灵柩,而且还派人接管了东宫,这意思已经非常明显了,可我还是不能那么快的决绝,关键在于清候李方仲怎么选择。

我对王飒说:“保护本宫的安全,你以为本宫的安全还用得着你来保护吗?本宫府中之前的人呢?”

王飒答道:“回殿下,东宫府中之前的所有人都被王后调出了上都,臣是几天前才接管东宫府的,具体事宜臣也不太明白。”

前几天就接管了?看来王后早就有所预谋啊,一边派人接管父王灵柩,另一边又派人来监视我,看来王后是做好了准备武力易主的准备,可就算王后准备得如此周全,二弟李方仲会真的造反吗?

我有些气愤的说:“本宫府中的人岂是王后说调就调的,还有你,马上带着你的人离开东宫,否则别怪本宫翻脸不认人!”

王飒没有说话,也没有带人离开,就那么一直站在我的面前,我被他逼得有些急了,直接拔出剑来抵在王飒的脖子上:“本宫说让你带着你的人赶紧滚!太子的话你就当做耳旁风吗!”

其他人见我拔剑抵在王飒脖子上,也纷纷拔剑指着我,这是什么意思啊,这时候王飒朝他手下挥了挥手,示意们把剑收起来,而王飒则是对我说:“殿下请慎重,臣是奉王后之命保护殿下,请殿下不要让臣为难才是!”

我已经气到了极点,他们居然敢对我刀剑相向!这个王飒是何许人也我不清楚,反正三年前我是没有见到和听到这个人的名字的,我唯一可以确定的就是,这三年来,王后肯定在宫中安插了许多的亲信,否则这王飒也不可能在我的面前嚣张跋扈。

我才刚来到这王宫,有许多事情我都不知道,形势我也看不清,不知道自己的处境,父王驾崩前有没有留下什么辅政大臣我也不得而知,反正,父王驾崩前发了一道王诏,就是说他驾崩后由太子继位,这点倒是真的。

听他这么说,我还真想一剑把他给砍了,可还是把手里的剑从王飒的脖子上拿了下来,这时候如果和他们硬拼肯定讨不了好果子吃,如今王后掌握实权,宫里宫外都被王后掌控住了,我还是小心为妙。

我把剑收回剑鞘,撞开王飒朝府内走去,王飒想带人跟进来,我瞬间又拔出剑来指着王飒:“不要跟着本宫进来,本宫只说一次。”

王飒想了想就带人退到了府外看着我,我把大门关上,来到了寝安殿,把所有太监宫女都给赶了出去,然后躺在床上,深深的吸了口气。

这上都的天已经变了,自父王驾崩的那一刻就已经变了,我是真不明白,父王为何要把我调到北境督军?明明立我为太子,却不让我从政,反而调我离开上都,到那鸟不拉屎的北境去督军,真是搞不明白。

为今之要务,是要赶紧秘密调集河西军,如果王后和清候真的造反,第一件事就是攻占上都,只要把上都守住,任他们怎么称王称帝都没有用。

我是先王指定的继位者,有遗诏为证,如若王后与二弟造反,那也是名不正言不顺,只会被当作篡位,这种事情,我相信二弟是不会做的。

而且上都根本已经被王后死死的控制住了,我一点权力都没有,这时候只能寄望肃亲王,也就是我的王叔扶持我才行。

王叔的河西军虽说人数比不过王宫所掌握的,可只要我以太子以及新王的身份发布勤王令,整个岐国郡府应该还是会有郡守带兵前来勤王的吧?

可是接下来几天都没有王后和清候造反的消息传来,李义已经把河西军召集到了岢城,如果上都突发情况,两个时辰内就可到达上都持援。

我是这样想的,如若王后真的造反,就让河西军直接攻占上都,把上都内的王后的所有势力全部清除掉,然后死守上都,等待各地郡府郡守带兵勤王。

可如若王后和二弟没有造反,那就让河西军悄悄的退回河西,就当是什么事也没有发生。

在我到达上都的第七天,王后和清候就扶灵柩回到了上都,随行的甲士护卫不过几千人,看来清候李方仲还是选择没有造反,但是王后的脸色就不太好了。

我相信二弟是对的,从小二弟就与我玩得最亲近,而且当初我被立为太子,二弟为没有表示什么,说是将来等我当上了岐国的王,就应当克己勤勉,富国强民才是。

虽说我三年前就被调离上都,可二弟也被调到了南境统兵,不知道为什么,父王让我到北境督军,让二弟到南境统兵,三弟则是因为身体原因,没有调动,后来三弟主动请求调离上都,到西境去,结果父王答应了,就这样,我们三兄弟就在三年前就分开了。

心乱如麻的我在上都等了这么多天,没有等到二弟李方仲造反的消息,反而等到了二弟扶灵柩到达上都的消息,我自然的欣喜万分,让王叔把河西军给调回了河西,我则去南门迎接父王灵柩回宫。

我在南门等候着灵柩卫队,看到远处来了一大队的人马,我看见将旗写着仲字,便知道这是二弟扶灵柩来了,马上让人打开城门,迎接先王灵柩进城。

等到二弟来近了,只见二弟神采奕奕,给我的感觉还是三年前的那份老实本分的感觉,没有心机的二弟,才是我真正的二弟。

清候看到我的第一眼就是作揖,说了声殿下,我急忙把他扶了起来,笑了笑,盯着他说道:“二弟不必多礼,当下之际还是先给父王发丧,之后你我二人再叙长谈。”

清候点了点头便让人把父王的灵柩送进了城内,这时候王后的车驾跟在灵柩后面,灵柩刚进城,王后的车驾就到了我的面前,我朝王后乘坐的马车作揖道:“本宫见过王后。”

王后探出头来,脸色明显的不好,说:“殿下多礼了,只是,不知殿下什么时候到的上都,竟然没人禀报本后,真是让殿下憋屈了。”

我回道:“王后说笑了,王侍郎可是陪了本宫好几天了,本宫并没有觉得憋屈,还多谢王后的美意了。”

这时候我回头看了看站在后面的王飒,王飒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兴许是觉得王后没有举事而郁闷吧。

曾王后“哼”了一声道:“殿下也真是心宽仁厚啊,不知阜候来了没有?”

我道:“三弟体质不好,况且阜候府离上都又远,估计到达上都还需要好几天。”

王后没有说话,命人驾车往前走了。王后一走,王飒也跟着离开了,我和清候李方仲也上马边走边谈,清候问我:“怎么不见义王叔?”

义王叔就是肃亲王李义,二弟和我跟肃亲王李义的关系一直很好,从小就经常跟着王叔,时间一长,我跟二弟也有了王叔那种比较沉稳的性格,还有许多东西都是王叔教的,因此二弟李方仲现在提及王叔,我倒不觉得意外。

我回道:“王叔正在宫中准备父王的大丧之事,所以就让我来南门迎接父王灵柩,话说,不应该是陆武扶父王灵柩回上都发丧吗,怎么换成你了?”

清候有些无奈的说道:“父王驾崩后,母后就连发三道喻旨让我带兵去接管陆武护送灵柩,本来我不想去的,可后来母后亲自到了我账下,我才带兵接管了陆武,护送父王灵柩回上都。”

清候接着说:“大哥,我母后她,原本是想让我乘机举兵起事的,可现在正值父王大丧之日,我怎么可能会举兵起事,待大哥继位后,还望大哥不要为难我母后,二弟先在此谢过大哥了。”

清候就是这么诚实。

可是,为难就说得有些不着边际了,其一,我尚未登基为王,其二,大权尽被王后所掌控,为不为难那都是后话了。

我点点头表示答应。

回到了宫中,肃亲王李义便立刻着拟父王的发丧之事,整整用了半个月才把父王给安葬了,又为其父王守灵了一个月,我登基之事就延迟到了三个月之后。

三弟李方启在二弟进城后的第三天也来到了上都,我们三兄弟又为父王守了一个月的灵位,原本是不想让三弟一起守灵的,可三弟死活要一起守灵,也只好让他跟我和二弟一起守灵了。

在这里说一下,曾王后不是我的亲生母亲,我和清候的关系就是同父异母的关系,我母后原本才是王后,可母后走后,曾氏才被父王册封成为了王后,我和三弟李方启的关系也是如此,不过三弟还好,三弟的母后为了照顾三弟,便跟着三弟一起到了西境去了。

我登基那天,有密探来报,说是晋国在岐晋边境有大规模的调兵迹象,这件事就成为了王后极力拉拢军事领导权力的导火索。

同类推荐
  • 大梁乱中行

    大梁乱中行

    寒风起,乱中行,大梁建国于中原,根基未固,强敌环伺。北有北夷,南有南越,西有西夏,东有倭国。大梁神宗皇帝励精图治南征北战,震慑四方,保得大梁五十年平安。直到大梁神宗皇帝病重,帝国乱势初显。
  • 给大家看的中国通史

    给大家看的中国通史

    身为一国的国民,必须对本国的历史有一定的了解,这可以说是所有国民的共识。然而中国历史,浩浩五千年,煌煌廿四史,一般人难以尽知。有感于此,史学大家吕思勉先生,特为具有一般知识水平的读者撰写了《给大家看的中国通史》一书,以使读者读过此书,对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有一定了解。但是,在书写过程中,吕思勉并非一味罗列史实,而是透过具体的历史事件、制度变迁,洞悉中国历史的大势。如此,读者不仅能明了本国历史的基本情况,也能在潜移默化中对历史有深刻的理解与同情。为适应一般读者的阅读水平,本书用浅显的白话行文,内容选裁得当,不仅有历史本身的厚重与深刻,更兼顾了阅读过程中的故事性与趣味性。
  • 霸业王朝

    霸业王朝

    一代帝王,忍辱负重。不屈不挠,终一统天下。
  • 暗夜使

    暗夜使

    暗夜使,他们行事诡秘、踪迹难寻,在暗夜中尽情的翱翔,可又有谁能看穿厚厚的浓雾背后的血色与不甘?当光明褪去,黑夜降临,在这无边的囚笼中,只有一种鸟在历经磨难,奋力冲破死亡的绝境后,才能获得新生。
  • 中国经世史

    中国经世史

    经世致用,是中国知识分子为学的优良传统。它远溯于继孔子之后,继春秋之末,成熟于明清时期,贯穿于中国文化发展的历程。其以关注社会现实,面对社会矛盾,并用所学解决社会问题,以求达到国治民安的实效。这一思想体现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讲求功利、求实、务实的思想特点以及“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作者从这一角度出发,阐述了中国历代以来,经济、政治、军事、交通等各方面的发展。经济方面,其重点在讨论有关田土税制与商业经济等;政治方面,重点在讨论有关中央、地方政制,科举教育与监察行政得失;军事方面,重点在于历代军事体制得失的检讨;至于交通方面,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作了重点之分析,并综合新旧史料,作详细讨论。
热门推荐
  • 我死后,你可安否

    我死后,你可安否

    我爱你如糖似蜜,你恨我入髓彻骨。那么,我死后,你可安否?--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绍姝

    绍姝

    “你回来了?”“嗯,回来了,还是这里比较适合我。”“那你觉得我怎么样?”“你……”不过三月“恭喜夫人,你有喜了。”将军的后宅vs村夫的小院如果是你,你会怎么选?
  • 大巍禅师竹室集

    大巍禅师竹室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司少今天又被碰瓷了

    司少今天又被碰瓷了

    司御羲高高在上了二十八年,掌控了大半个宛城的经济,平日里凡人靠近他五米范围都得掂量掂量自个儿有没有性命之忧,偏偏那天他碰到一胆大包天的女子,自此冤家路窄,天天被碰瓷儿……某日,难得失控的司御羲将这只胆大包天的小猫堵在了墙角,阴测测的咬牙切齿:“碰瓷儿碰上瘾了呵……”知道自己终于撸了虎须的小猫儿可怜巴巴:“司少,饶命啊~求放过。”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女神驾到了

    女神驾到了

    她拥有庞大的势力,还有一个宠她的哥哥,可突然有一天,某女说:我要踢馆!她一听与她斗智斗勇,成为朋友,而此时有某腹黑少年缠着她,有一天,她一脚踩在他身上问:你怎么像块狗皮膏药一样缠着我。他一脸认真的回答:只对你这样
  • 养肾补肾小百科

    养肾补肾小百科

    中医学认为,肾为先天之本,是身体的" 老本",如果只使用而不保养,肾就有可能出现各种虚证,这时就需要我们及时调补,补足肾气。本书立足于中医学之上,除了介绍补肾的相关理论知识外,还从饮食、运动、物理疗法等出发,明确提出最有效的补肾方案,让你一步到位,辨证施治,远离肾虚的烦恼。
  • 海的梦

    海的梦

    《海的梦》写于九一八事变后的第二年,日本不断加快侵华的步伐,正值民族危难之际。巴金在小说中构建了一个类似童话般的奇异的故事,似真似假,如梦似幻,却真实的映射着现实。小说的结构方式别出心裁,上半部分通过女主人公里娜的口述,再现了“杨”和那个孩子率领岛国奴隶英勇抵抗侵略者的壮举;下半部分通过里娜的日记,展现了她丰富的内心世界。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神秘老公好腹黑

    神秘老公好腹黑

    相处之下,她渐渐的发现了他隐藏在温柔笑意后的真实面目,还发现了……他似乎有两面,温柔的和冰冷的。他到底是两个人,还是一人拥有两种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