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72200000090

第90章 技巧篇(1)

§§§第一节 景物描写

【王维改写前人诗句】唐代诗人李嘉佑诗中有两句是:“水田飞白鹭,夏木啭黄鹂。”诗人王维在构思《积雨辋川庄作》诗篇时,浮想联翩,想起了李嘉佑“水田飞白鹭,夏木啭黄鹂”两句诗,因为它富有诗情画意,色彩鲜明,对仗工整,但缺乏栩栩如生的形象和视野开阔的境界。于是,王维将此诗句改为“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仅仅添了“漠漠”、“阴阴”四字,形象就生动了,意境就开阔了。王维认为“漠漠”有广阔意,最适宜于形容水田广布四周的状貌,诉诸视觉形象,只见广漠空蒙的水田上白鹭振翅飞翔;“阴阴”有一片浓阴意,最适宜于形容夏木枝叶繁茂的形态,诉诸听觉形象,只闻浓荫覆盖的树木中黄鹂脆鸣唱和,更显示了辋川山庄的特色。■/宋·叶梦得《石林诗话》:唐人记“水田飞白鸳,夏木啭黄鹂”,为李嘉佑诗,王摩诘窃取之,非也。此两句好处,正在添“漠漠”阴阴”四字,此乃摩诘为嘉佑点化以自见其妙。

【杜甫改写《曲江对酒》】唐代诗人杜甫在京城长安时,有一天独自一人到曲江游览。这天,阳光明媚,风景宜人,自斟自饮,心旷神怡,提笔写了一首《曲江对酒》。在回城的小路上,他想起刚才写的两句诗:“桃花欲共杨花语,黄鸟时兼白鸟飞”,自问:桃花和柳絮怎么能“欲语”呢?想着想着,回到家里,又琢磨了一阵。突然,眼前呈现出了桃花片片飞逐杨花而飘落,黄鸟不时地和臼鸟齐飞的生动景象。于是,杜甫立即将诗句改为“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他感到这样描写,诗的形象更真实、更生动了。■/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漫叟诗话》云:“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李商老云:“尝见徐师川说一士大夫家,有老杜墨迹,其初云‘桃花欲共杨花语’,自以淡墨改三字,乃知古人字不厌改也。”

【“杏李花不敢承当”】宋人王居卿在扬州时,与友人孙巨源、苏轼相遇,置酒设宴,盛情款待他们。在宴会上,大家谈起林和靖的名诗《梅花》。王居卿说:“《梅花》‘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用来吟咏杏花、桃花、李花也都适宜的。”苏轼不同意王居卿的说法:“可以是可以,但就怕杏花、桃花、李花不敢担当。”孙巨源觉得苏轼言之有理:《梅花》“疏影”配之以“水清浅”,以“暗香”衬之以“月黄昏”,表现了梅花之神态,是传神之笔;而王居卿认为此两句涛咏杏花、桃花、李花都适宜,这说明他并未领会梅花之神态。于是,在座的人都大笑起来了。■/宋·阮阅《诗话总龟》:王居卿在扬州,同孙巨源、苏予瞻适相会。居卿置酒曰:”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此林和靖《梅花》诗,然而为咏杏与桃李皆可。”东坡曰:“可则可,但恐杏李花不敢承当。”

【林逋最得梅花的神态】宋代诗人林逋以写梅花诗著称。为了写好梅花诗,他经常仔细观察梅花的各种形态,体会梅花的特有香味,并研读不少名家的咏梅诗篇。有一次,他在构思一首梅花诗时,为了传神地描绘梅花的形态和香味,曾呕心沥血地捕捉最生动的形象,寻求最完美的表现形式,锤炼最精彩的诗句,然久久未能如愿。忽然,他想起了五代江为有两句诗“竹影横斜水清浅,桂香浮动月黄昏”,觉得它并未显示出描写对象的特点,而且情景也不交融:竹子的竿茎一般是圆而直的,形容它横斜则欠贴切;桂花的香味比较浓郁,与黄昏淡月的景色也不相衬。他想,如果稍为改动一下诗句,用来描绘梅花的形状,传达梅花的香味,不是非常完美、贴切吗?于是,他大笔一挥,降江为的这两句诗只改动了两个字:“竹影”改为“疏影”,“桂香”改为“暗香”,写下了“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这两句名诗,非常贴切地传达了梅花的生动神态:“疏影”表现了梅花的精神,“横斜”状出了梅花的姿态;“暗香”飘出了梅花的幽香,“浮动”透出了梅花的气韵。■/清·顾嗣立《寒厅诗话》:江为诗:“竹影横斜水清浅,桂香浮动月黄昏。”林君复改二字为“疏影”、“暗香”以咏梅,遂成千古绝调。……所谓点铁成全也。

【托尔斯泰描写奔马】托尔斯泰为使对象的描写更为独特生动,更近乎真实,对有关的各个细节,都经过仔细的加工。如小说《哈泽·穆拉特》里主人公的马的奔跑,他反复进行修改:第一稿:“低洼的田野匀称而美丽地没在水里,而马急促地呼吸着,陷入得越来越深。”第二稿:“他们跑到一片低洼的田野,那田野匀称而美丽地没在水里,而马艰苦地把脚从湿黏的泥泞里拔起来,发出拍拍的响声。”第三稿:“但是他们跑到的那个地方,却完全匀称地没在几天前积存的雨水里,而马把深陷的铰从湿黏的泥泞里拔出来时。发出像是软木塞被拔出来的砰砰的响声。”第四稿:“他们必须越过一片不久以前涨满了水以致变成沼泽的稻田,好像人们在春天常常碰到的那样,马腿踏进去要陷到马饺子。哈泽·穆拉特和他的随从一会儿向右,一会儿向左,想找一块比较干燥的地方,但他们来到的田野,却是处处很匀称地汪洋着。马儿把深陷的脚从湿黏的泥泞里拔出来时,发出像是软木塞被拔出来的拍拍响声,走了没有几步,便要停下来,急促地呼吸着。”■/事见〔苏〕季莫菲耶夫《文学原理》

【契诃夫写大雷雨】1888年初,契诃夫着手写中篇小说《草原》。他对来访的朋友说:“哪,我无论如何也抓不住雷雨的场面!我写到这个地方就过不去了!”过了一个星期,这位朋友又去他家,看到桌子上还是摆着上次看到过的写了一半的那张纸,便问道:“怎么样,雷雨写出来了吗?”他答道:“您瞧,还没写出来呢。我始终没有找到合适的颜料。”在这年6月发表的《草原》上,雷雨的场面多半是用9岁男孩叶果鲁希卡的视点来写的,表现了它的神秘的威力。这是一场大雷雨,他写得十分有力,描声绘色,非常生动。如雷雨初来的情景:“左边天空好像有人在划火柴;一道苍白的、磷光样的细带闪了一闪,就灭了。人可以听见一股声浪,仿佛远远的有人在一个铁皮房顶上走着。大概是光着脚在房顶上走,因为铁皮发出了闷闷的隆隆声。”文学批评家以这一小段的描写为例,来说明契诃夫使用“极其普通的词描绘出绝美的风景”,这些词“惊人地取得了意想不到的含义”。■/事见〔俄〕契诃夫《草原》,《契诃夫论写作》,〔苏〕耶里札罗娃《契诃夫的创作与十九世纪末期现实主义问题》

【《大卫·考坡菲尔》中的海上风暴】在狄更斯的《大卫·考坡菲尔》里,善良的老渔民坡勾提是个令人难忘的人物。他在自己周围收容了孤儿、寡妇,组成了新的家庭。当阔少史朵夫拐走了他侄女小爱弥丽时,他面对着史朵夫的母亲显示了劳动者的正气和人格,把那歇斯底里的阔太太在精神上压在脚下。小爱弥丽的未婚夫、船工汉姆,则在海上风暴中竟然为营救史朵夫而遇难。这一海上风暴具有象征意义,似乎只有那淹没天顶的浪涛才能洗涤史朵夫对坡勾提一家犯下的滔天大罪。汉姆这一高尚的青年顶着风暴挺身而出,竟在不自知中为营救仇人而献出自己的生命。史朵夫个人虽然一钱不值,但汉姆舍己救人的精神是永存的。汉姆与史朵夫相对比,一个高尚,一下卑下,作者爱憎分明。可是,进一步,通过汉姆的死,通过同时摆在沙滩上两个仇人的尸体,狄更斯超越了个人恩怨,在命运的不可思议的安排面前肃然起敬。这一情景所达到的悲壮气氛接近希腊悲剧的境界,不仅在这部小说中,就是在狄更斯全部作品里也是绝无仅有的。■/参摘朱虹《狄更斯小说欣赏》

§§§第二节 人物描写

【顾恺之添画了3根毛】东晋画家顾恺之为裴楷画像,画好后越看越不满意,思考了半天,特地在裴楷像的脸颊上添画了3根毛。有人间他:“为什么要给裴楷画像的脸颊上添画3根毛?”他答道:“裴楷的脸部有特点,这3根毛正是他的脸部标志。观画者看到裴楷脸颊上添画了3根毛,更加感受到了他的生动神态。■/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巧艺》:顾长康画裴叔则,颊上益三毛。人问其故,顾曰:“裴楷俊朗有识具,正此是其识具。”看画者寻之,定觉益三毛如有神明,殊胜未安时。

【巴尔扎克的人物描写】巴尔扎克亲自授意当时身为法国记者和小说家的达文,让他撰写《<哲学研究>导言》,并且亲笔作了重要修改和许多补充。因而这篇论文在某种意义上讲,可以说是巴尔扎克自己写的。这篇论文写道:“他(指巴尔扎克)从我们时代的贵族、资产阶级和平民的那些苍白模糊的面貌上,选择那些一瞬即逝的表情、细致微妙的变化以及为一般人很难看出来的细腻之处;他研究他们的习性,分析他们的动作,探索他们的眼光以及有时什么都不说明、有时又什么也都说明的声调的变化和面部表情的转换:于是,他们的肖像画廊便丰富地展示出来,取之不尽,应有尽有。”其中占主导地位的,“往往是那些富有表情的妇女形象”,他能画出他们的灵魂。在另一篇达文署名的《巴尔扎克<十九世纪风俗研究)序言》中又说:“他始终不会忘记一个人物的容貌,或他所穿的衣服,或他所住的房屋,以及那些能传达一个人物的思想的家具。”■/摘自〔法〕巴尔扎克《巴尔扎克论文学》(王秋荣编)

【果戈理写人物】在小说《死魂灵》里,果戈理为突出农奴主的缺乏人性,往往把人物与他周围的动物、物品和物体联系起来。例如,当他刻划索巴凯维奇又笨拙又狡猾,又贪婪又吝啬的性格特征时,说他“非常像一只中等大小的熊”,他房间里的陈设,“所有一切都是结实的,非常粗笨的,跟屋主人本人有某种奇怪的相似之处:在客厅的一只犄角里,摆着一张四只脚做得奇形怪状的矮胖的胡桃木写字台——十足像一只熊;桌子,圈手椅,椅子,都有一股十分笨重和疑虑不安的气质。总而言之,每一件东西,每一把椅子,都仿佛在说:‘我也是个索巴凯维奇!’或者在说:‘我也挺像索巴凯维奇!”’■/参摘〔苏〕维·波·柯尔尊《文艺学概论》

【人物的行动与场面】人物的行动是表现人物性格的主要方面之一;而人物的性格不仅表现在他做什么,而且表现在他怎么做。因此,性格表现得最鲜明的,往往是他落入跟自己性格“相反”的境况时的行动。比如,果戈理《外套》主人公阿卡基·阿卡基耶维奇的个性表现得最鲜明的,是在他向“大人物”诉说外套被劫的时候。而契诃夫的《套中人》别里科夫性格的完全表现出来,是在他突然打定主意结婚的时候。■/参摘〔苏〕安东诺夫等《论短篇小说的写作》

【《钦差大臣》的修改】果戈理给自己规定,每写一篇作品,前后要经过8次修改,“只有经过8次,并且一定要亲自誊清后,作品在艺术上才算彻底完成,才能达到创作上的顶峰。”《钦差大臣》的第二场,市长对邮政局长叙述他自己的心情的一段话,修改了多次,改动很大。初版本:“我可觉得浑身都起鸡皮疙瘩了……”第二版本:“有什么可怕!没什么可怕的,就是觉得不自在,天晓得多么不自在。我得承认,我把这儿的商人和市民刮得太厉害了,世上未必找得到再能刮下点什么的刀子;他们所有人现在对我……要是我落到他们手里,准会把我吃了。”最后版本:“我怎么样吗?我并不怕,可是,我却有点儿……那些商人和市民使我心神不安。他们说我弄得他们苦不堪言,可是,上帝知道,就是我受人家的贿赂,也是毫无恶意的。”3个版本比较来看,初版本过于简略,第二版本过于简单的自我暴露,最后版本这恶棍说得非常谨慎,既符合他既粗暴又圆滑的性格特征,又刻划得鲜明,突出,生动。■/参摘〔苏〕魏列萨耶夫著、蓝英年译《果戈理是怎样写作的》

【托尔斯泰的典型塑造】托尔斯泰小说里许多人物之所以成为典型,并不是由于他们体现了多样性和普遍性,而主要是由于他们强烈地反映了一定的社会集团或社会阶层的典型的、社会历史趋向。例如,《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列文就不是一个地主的普遍典型(相反的,像这种寻求“与农民融洽相处”的地主倒是个例外),而是一个独特的、由于认识了自己的阶级必然趋向灭亡因而从自己的阶级“游离”出来的人,因此他就强烈地表现了时代的社会趋向。■/参摘〔苏〕邬斯宾斯基《论<安娜·卡列尼娜>》,《论托尔斯泰创作》

【安娜与托尔斯泰开玩笑】托尔斯泰的老朋友鲁萨诺夫说他“让安娜死在火车轮下,实在是对她太残酷了。”托尔斯泰笑着说:“这个意见……使我想起普希金遇到过的一件事。有一次他对自己的一位朋友说:‘想想看,我那位塔姬雅娜跟我开了个多大的玩笑:她竟然嫁了人!我简直怎么也没有想到她会这样做。’关于安娜·卡列尼娜我也可以说同样的话。根本讲来我那些男女主人公有时就常常闹出一些违反我本意的把戏来:他们做了在实际生活中常有的和应该做的事,而不是做了我所希望他们做的事。”这说明作家写人物不能违反人物性格发展的逻辑,否则就不真实。■/摘自〔苏〕贝奇科夫《托尔斯泰评传》第7章

同类推荐
  • 美学的基本理论与北大的美学传统

    美学的基本理论与北大的美学传统

    北大微讲堂是北京大学为学生开设的科普讲座,邀请各学科教授、名家、院士等,讲解内容权威却又通俗易懂。《美学的基本理论与北大的美学传统》聘请叶朗教授讲述中国美学有自己特殊的品格。北京大学的朱光潜教授和宗白华教授是在中国现代贡献最大的两位美学家。20世纪50年代的美学大讨论背离了美学发展的主航道。要突破50年代美学讨论的局限,必须从朱光潜“接着讲”。提出“美在意象”的理论框架是“接着讲”的一种尝试。这个理论框架,由意象、感兴、人生境界这三个概念构成一个理论核心,这个理论核心最大的特点是重视心灵的作用,重视精神的价值。这是对北大美学传统和中国美学传统的继承,所以它具有中国的色彩和北大的色彩,同时它也是对时代要求的一种回应。
  • 小说的八百万种写法

    小说的八百万种写法

    想写小说的时候,你最好吃上两片阿司匹林,躺在黑暗的房间里,静静地等待这种冲动过去。如果那份热情没有就此熄灭,那你就该老老实实地下一番功夫了――至少,你得听听劳伦斯·布洛克的建议和忠告,因为他在写作上栽的跟头可能比你读过的书还多。该写什么小说好?怎么拟定大纲?卡壳的时候该怎么办?如何提高作品被出版的概率?从开始写下第一个字,到完成创作后继续面对下一部作品,这个过程绝无标准公式。小说的创作方法千变万化,最重要的是找到适合你的那一种。《小说的八百万种写法》由劳伦斯·布洛克在《作家文摘》开设十四年的写作专栏结集整理而成,涉及小说创作过程中的方方面面,本书出版四十余年畅销不衰,此版由布洛克亲自更新修订,新、旧观点的碰撞让这本创作秘籍更加富有生机。
  • 悦读MOOK(第十八卷)

    悦读MOOK(第十八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 中国新闻报道

    中国新闻报道

    本书的宗旨在于分析中国新闻对外报道的历史、现状以及报道原则、报道方式等相关问题,研究和探讨中国如何向外部世界传递发生在中国的事实信息,以便更好地“向世界说明中国”,“让世界了解中国” ,从而向世人澄清事实,减少误会,提升中国软实力。
  • 精华荟萃的世界教育

    精华荟萃的世界教育

    教育一直是我们大家所重视的。全书汇聚了教育的精华,讲述了古代的教育、中世纪的教育等不同时期的教育,以及世界著名的教育家的教育思想。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才女爱上冰山男

    才女爱上冰山男

    她和他遇见本来是那么的不和,为什么到最后他们爱了却又不在一起?她和他遇见本来就是缘分,为什么到最后他们又受了什么激将法选择了面对。她和他遇见本来就是一见钟情,又为什么她要面对的选择会如此艰难……俩个人相爱本来就不容易,为什么命运一而再,再而三的将他们分离?难道这是天意吗?他们会迎接、面对他们的爱情吗?
  • 职场之我是女英雄

    职场之我是女英雄

    人生没有金手指,更没有捷径。哪怕重生也是一样。这是一部没有修仙,没有幻想,没有奇异元素的都市小说。只是一部,一个平凡女孩的爱情和事业的人生经历。
  • 侠武之道

    侠武之道

    背景是以少女女主人公林子钰有一天放学后回到武器铺去养父张通,武器铺已被大火熊熊燃烧,最后得知张通和两个下手都在这场大火中死去,林子钰安葬好张通后最终决定在一天夜里离开村子去完成张通的遗愿,却经历一路困难重重,江湖险恶,正邪的抉择和阴谋的较量,林子钰的心中的武和侠在最后找寻到了答案。
  • 从零开始读懂管理学

    从零开始读懂管理学

    现代管理方式中,管理不是玩弄权术,不是指责批评,而是需要智慧、方法和技巧的,是每个有志于成为管理人才所必须掌握和实践的一门学问,一门艺术。《从零开始读懂管理学》以实用性和趣味性为原则,对有关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做了详细全面的介绍,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是管理者和职场人士必备的管理学成功指南。书中推荐的管理方法科学实用,切实可行;同时结合管理心理学理论,给每一位管理者提供了有效的帮助。
  • 别输在不懂营销上:你最容易在营销上犯的101个错误

    别输在不懂营销上:你最容易在营销上犯的101个错误

    营销,虽然以其独具一格的魅力和光明前景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很多人才投身其中,但并非每个推销员都能获得成功。在这个竞争激烈的领域里,无论是一位久经沙场的老销售员,还是一位初出茅庐的新手,都会或多或少地碰到一些难题,遇到一些困惑,都会在不知不觉中犯一些错误,或是用了错误的方法,或是说了错话……总之,由于一时的疏忽,前功尽弃,最终徒劳无获。
  • 娇妻太撩人:总裁强势爱

    娇妻太撩人:总裁强势爱

    被家人算计,她被逼嫁给了一个残废之人。本以为过上了四大皆空的弃妇生涯。却没想老公没事,还怪霸道的。从此节操成路人,被他欺负的没有还手之力。她想逃,却被他强势挽留。--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玩家支配者

    玩家支配者

    “在这个游戏,充钱不一定能让你变强,但如果你愿意喊我一声爸爸,你就能变强!”
  • 铁甲雄师

    铁甲雄师

    《铁甲雄师》是一部跨越半个多世纪的长篇军旅大作,为我们全景展现了自解放初期始,我国西部第一支坦克装甲师在组建过程中不为人知的艰难历程。西部剿匪,铁血骑兵血洒西部;深水潜渡,突破高难战术课目;赴滇作战,革命忠骨永留红土;涉冰河、穿戈壁、翻雪山,三代革命军人不畏艰辛、忍辱负重,为了新中国坦克装甲部队建设事业,无怨无悔扎根西部。作者更以浪漫笔调,通过大漠沙狼的知恩图报、与木乃伊的亲密接触、穿越死亡城堡的惊悚之旅,为我们展示了另一个颇具魔幻色彩的神秘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