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72200000086

第86章 题材类(3)

【鲁迅想进监狱】鲁迅的《阿Q正传》中主人公阿Q形象已在鲁迅心中孕育好几年了,但一直没有机会写成小说。1921年12月3日上午,鲁迅接到一封北京《晨报副刊》主编孙伏园的来信,约请他为《晨报副刊》新增添的“开心话”专栏写点文章。孙伏园的约请触发了鲁迅塑造阿Q形象的创作热情,鲁迅当晚便动笔写了小说《阿Q正传》的第一章,次日便在“开心话”专栏里发表了。接着,鲁迅又寄去了《第二章·优胜纪略》。鲁迅写到第八章阿Q被捉进监狱时,由于缺乏对监狱生活的实际体验,感到写不下去了。当时,鲁迅曾“想装作酒醉去打警察,得一点牢狱的经验”。可是,当鲁迅这一设想尚未来得及实施时,孙伏园离开北京了,鲁迅便打消了去监狱体验生活、然后将《阿Q正传》再继续写下去的打算,而乘机将《阿Q正传》的尾声《第九章·大团圆》写好,寄给《晨报副刊》。就这样,《阿Q正传》连载结束了。待孙伏园返北京时,阿Q早已枪毙1个多月了。■/事见鲁迅《<阿Q正传〉的成因》,《鲁迅论文学》

§§§第四节 题材要真实

【蔡襄修改《采茶歌》】宋代蔡襄善作诗文,对茶有研究,著有《茶录》。有一次,他看了文学家范仲淹的《采茶歌》,对范仲淹说:“你的《采茶歌》写道:‘黄金碾畔绿尘飞,碧玉瓯中翠涛起。’这不符合实际。泡在上等茶具中的茶叶也都是上等的毛尖,颜色洁白;而只有下等的茶叶才是翠绿色的。上等的茶具与下等的茶叶怎么能相配呢?我想把‘绿尘飞’改为‘玉尘飞’,‘翠涛起’改为‘素涛起’,你看怎么样?”范仲淹听了他的建议,高兴地说:“你提出的修改意见真好啊!我写这首诗时只凭自己的主观想象选材,并未考虑它是否符合实际。你对茶叶有研究,你的修改意见完全正确。”于是立即把《采茶歌》中的“绿尘飞”、“翠涛起”改为“玉尘飞”、“素涛起”。■/宋·曾性《类说》:蔡君谟谓范文正曰:“公采茶歌云‘黄金碾畔绿尘飞,碧玉瓯中翠涛起’,今茶绝品其色甚白,翠涛乃下者耳。欲改为‘玉尘飞’‘素涛起’如何?希文曰:“善哉!”

【赵树理精心设计结局】1943年4月,敌人大“扫荡”,作家赵树理随所在的边区调查研究室转移到左权县抗日县政府驻地的村里。不久,赵树理了解并调查了一个村干部害死岳冬至的案件。当时根据地正在贯彻落实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在一月份公布的《妨害婚姻治罪法》。赵树理认为这个案件可配合这项群众工作,于是以岳冬至和智英祥的悲剧为素材创作了小说《小二黑结婚》,描写了小二黑和小芹这一对农村青年争取婚姻自主的斗争,精心设置了大团圆的结局,给正面人物指出了光明的出路,表现了新时代的理想主义和乐观主义。这篇小说于5月间完稿。彭德怀副司令审阅了小说,亲笔为《小二黑结婚》题词:“像这种从群众调查研究中写出来的通俗故事还不多见。”1943年9月赵树理发表了《小二黑结婚》,一举成名。■/摘自戴光中《赵树理评传》

【吴强删改情节】作家吴强于1956年在长篇小说《红日》中写华静对副军长梁波非常钦佩,有追求他的想法,但不明显。副军长也有追求她的意思,也不明显。小说写到孟良崮战役前,华静主动写信,并把信叠成一朵花的样子,托团政委转交给梁波。写好以后,作者再三考虑:华静与副军长彼此相爱是可以的,但在当时那样的紧张战斗气氛下,华静在那样的深夜写情书给副军长,是不真实的,有损于华静与梁波的形象。所以,作者在《红日》1964年的版本中把这一段情节删掉了。■/摘自吴强《谈〈红日〉的创作体会》,《文学评论》1978年第3期

【选材真实的重要性】1979年l0月16日中午,邓颖超审阅了采写她会见海外侨胞的稿件后对记者说:“这篇稿子写得对。你们写的《中秋佳节传友情》报上登了,我看过了。那篇文章里有两处不符合实际,”记者听了有些愕然,不知那篇文章何处失实。邓大姐严肃地指出:“第一,文章说‘人民大会堂江苏厅秋菊盛开’。你们看,这里摆放的‘秋菊’是绢制的,怎么能写成‘秋菊盛开’?第二,那天日本朋友唱了《在北京的金山上》和《歌唱敬爱的周总理》两支歌,你们的文章里却写成唱了《歌唱敬爱的周总理》一支歌。”邓大姐还特别强调地说:“我们的新闻报道一定要真实、确切!”记者们听了邓大姐的一席话,更进一步认识到选材真实的重要性。■/摘自白润生《写作趣闻录》

【契诃夫改写《新娘》】爱伦堡在《谈作家的工作》中说,契诃夫在晚年的时候,企图描写一个青年女革命家。作家魏列萨耶夫读了他这短篇小说《新娘》的手稿后,对他说:“安东·巴甫洛维奇,女孩子们不是这样去参加革命的。像您的娜嘉这样的姑娘是不会参加革命的。”契诃夫明白了自己的错误,把小说重写了:他没有改变他的女主人公的性格,但是改变了情节。他的娜嘉在发表的小说中没有“参加革命”,而是像契诃夫的其他的女性人物一样,朦朦胧胧地幻想着美好的生活。由此可见,一个作家,无论他抱什么见解,如果他描写他所不熟悉或者不了解的人,他一定失败。■/摘自〔苏〕高尔基等《论写作》

§§§第五节 题材的发掘

【鲁迅“狂人”的原型】鲁迅于1918年5月在《新青年》发表了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鲁迅在孕育狂人形象的过程中,确实遇到过一个精神病患者,他就是鲁迅的一位表兄弟阮久荪。这个人是鲁迅的大姨母之子,当时在山西繁峙县当幕友。1916年10月突然精神失常,说同事要谋害他,逃到北京来躲避。鲁迅留他住在会馆,带他去看医生,车上看见背枪站岗的巡警,他突然大惊,面无人色。这个病人经治疗略有好转,鲁迅就派人把他送到南方去了。这个具体的生活素材触发、深化了鲁迅对中国社会的独特认识,经过艺术提炼,才创造出狂人这样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鲜明的艺术特色的典型形象。■/事见周遐寿《鲁迅小说里的人物》

【茅盾写《腐蚀》】抗战时期,茅盾在香港从事抗日救亡工作,邹韬奋特地来请茅盾为即将复刊的《大众生活》写连载长篇小说。茅盾考虑怎样写这部连载长篇小说:香港、南洋一带读者喜欢看武侠、惊险小说,可他没有这方面的材料,但对国民党特务抓人的事和特务机关的内幕倒知道一些。他得知有一上当受骗而参加特务组织的少女找到重庆《新华日报》诉说她坎坷不平的经历,希望共产党把她从苦海中救出来,他决定写这个题材。由于时间紧迫,不可能进行充分准备,去编情节提要、列出人物表;于是茅盾决定采用日记体。日记的主人决定选一女性,因为女性的感情比较丰富,便于在日记中进行细腻的心理描写。他给这部小说取名为《腐蚀》,以概括日记主人公的遭遇。为了吸引读者,他在书前加了一段小序,说此本日记发现于陪都某公共防空洞;日记的主人公不知是谁,存亡未卜。不久《腐蚀》在《大众生活》第一期发表了。■/摘自李广德《一代文豪:茅盾的一生》

【张恨水写《啼笑因缘》】1925年小说家张恨水在北京《世界日报》编辑《明珠》的副刊。有一天,他到四海升平园去听女演员高翠兰唱大鼓。3天后,他突然听说就在自己去听大鼓的晚上高翠兰被一个军阀田旅长抢走了。过了几天,张恨水从照相馆里看到了高翠兰和田旅长的新婚合影。高翠兰的父母不同意这桩婚事,就向田家索讨身价银子;谈判未妥,高翠兰父亲又向法院告状。经过会审,田旅长被判处徒刑一年。高翠兰由父母领回,高翠兰仍唱大鼓,时常哭闹。这件事给张恨水的印象很深,使他萌发了以此事为基础写一部长篇小说,反映大鼓书演员生活的想法。5月的一天,张恨水跑到公园里找了一个僻静的场所,开始了《啼笑因缘》的构思。为了写好这部长篇小说,他经常出入于北京天桥剧场了解演员的生活情况。1929年,《啼笑因缘》开始在上海《新闻报》连载,1930年登完。■/摘自张友鸾《章回小说家张恨水》,《写作生涯回忆》

【蒙娜·丽莎的微笑】意大利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的油画《蒙娜·丽莎》,为什么能受到历代观众的赞美?人们认为最重要的是画家以巧夺天工的技巧,传神地刻划了画中少妇蒙娜·丽莎嘴角边闪烁的微笑。这微笑是那么俏丽,那么自然,那么明朗,那么舒畅,真是扣人心弦,引人遐思‘这微笑还隐藏着一层深意,即那时代人刚从封建奴役和神的枷锁中得到解放后所特有的发自内心的喜悦、自豪感和乐观主义。画家是如何抓住它、刻划它的呢?说来真是不容易啊!蒙娜·丽莎的原型是佛罗伦斯大商人佐贡达的娇妻蒙娜·丽莎,她端庄、丰满、健美,是当地出名的美人。画家认为她最符合他所要塑造的人物形象的标准。于是他费了很多周折,先说服顽固的佐贡达,又说服骄傲的蒙娜·丽莎,把她请到工作室来。这时又碰上一个难题。这个外型很理想的少妇有一种令人遗憾的毛病:性格较沉郁,要得到她发自肺腑的一笑很不容易。据说,画家绞尽脑汁,先请人给她说笑话,后来又请喜剧演员为她作滑稽表演,再是请歌唱队为她演唱轻快欢乐的歌曲。她对这些有时也笑一笑,但不是出自心扉,不自然,不得体。最后,一个朋友建议:让乐队为她演奏她心爱的家乡歌曲。果然她竟嫣然会心地笑出声来。他立即把这难得的微笑画了下来,并经反复细致加工,使它能给人们以深刻难忘的印象。文艺创作贵有创造性,达·芬奇通过能反映人物性格特征的微笑来刻划人物,就表现了这种创造性,使这幅画在肖像画中独树一帜,成为千古不朽的世界名画。■/参摘周旋等《中外文艺家创作轶事》

【《高老头》的原型】巴尔扎克由于有人指责他的小说写得不真实,“乱七八糟”或“含含糊糊”,更有人认为“《高老头》是对儿女待父母的态度的一种诽谤”,他反驳说:“作为小说(《高老头》)的基础的那个事件真是令人感到毛骨悚然,就是在吃人的野蛮人那里,这种情况也是绝无仅有的。一个不幸的父亲,他最后的那口气拖了20来个钟头才咽了下去。他无可奈何地要求给他点水喝,可是没有一个人来帮他一下忙。他的西个女儿都不在家,一个参加舞会去了,一个去看戏,虽然她们都知道自己的父亲已经病危。”小说不仅有原型,他还不得不冲淡一些它原来的强烈性质。他说作者笔下的全部事实,都取自生活。“世界上没有光凭脑子就可以想出这样多小说来的人,单是去搜集这些故事,也得下很大的功夫才行。从来小说家就是自己同时代人们的秘书。”■/摘自〔法〕巴尔扎克《〈古物陈列室〉、〈钢巴拉〉初版序言》,《古典文艺理论译丛》第10册

【《包法利夫人》的原型】福楼拜创作的研究家德沙尔姆说,《包法利夫人》的题材取自现实生活。小说中的查理·包法利的原型是艾任·德拉马尔,他是医学院的一个寄宿生,曾在卢昂的医院里,在作家的父亲阿希尔——克列奥法斯·福楼拜的指导下作过毕业前的实习。后来,他到离卢吊不过几里的利镇作医生,福楼拜一家人也仍旧跟他来往。德拉马尔在第一个妻子死后一年,跟乡下姑娘维朗尼——阿德尔芬娜·古久列(小说中的爱玛的原型)结婚。她耽读小说,性喜奢侈,酷爱打扮。由于闲得无聊,不久就开始欺骗丈夫。起初她选择一个离利镇不远的城堡里一个名叫路易·康皮昂的作情人。这就是小说中的罗道夫。后来,她又跟一个在公证人那里作事的人发生关系。这人在1890年死在鲍维。她堕落得越来越厉害,欠了很多债,穷愁潦倒,终于在1848年3月6日服毒自杀。死后留下一个女儿,名叫阿丽思。小说的情节、它的曲折的经过,跟实际生活事件的一切细节都是相符的。阿德尔芬娜轧姘头的那些细节是利镇的一个当地药剂师佐恩告诉作者的。这一切生活素材,对于作家来说,只能当作艺术构思的“内核”那样来看待。他必须有目的地加以改造,选择其中对创作有用的,也许还得“放大”他认为是重要的一部分,舍弃其中他认为是非本质的、无用的东西,并重新加以结构,作出评价。■/事见〔苏〕多宾《生活素材和艺术情节》

【安娜·卡列尼娜的原型】托尔斯泰1873年写《安娜·卡列尼娜》(最初女主人公不是这名字)这部小说时,女主人公原型是安娜·斯捷潘诺夫娜·皮罗戈娃。她是托尔斯泰家邻近的一个庄园主比比柯夫的女管家和情妇。1872年比比柯夫与他人结婚,皮罗戈娃被始乱终弃,遂卧轨自杀。托尔斯泰曾在车站亲眼看到她被火车辗压得血肉模糊的身体,深感震惊和沉痛。不久,他构思“写一个不贞的妻子及由此造成的全部悲剧”的小说,女主人公用了皮罗戈娃的名字,面貌也与她相似,而且还让她以同样方式结束了她的生命。后来,托尔斯泰改变了原先的构思,他要塑造的已经不是一个朝秦暮楚、卖弄风情的妇女,而是一个憧憬幸福,敢于冲出上流社会虚伪道德樊笼的女性。这时他以普希金的女儿玛丽娅·阿历克桑德罗芙娜·普希金娜为原型,不是性格和身世的而是外貌的原型,着意渲染安娜的美貌和雍容华贵的风度。■/事见道远《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的原型》,《外国文艺》1978年第2期

【托尔斯泰塑造娜泰莎】《战争与和平》中的娜泰莎是一个十分迷人的女性形象,她可爱而富有诗意,非凡的活泼,易于激动,是生命和幸福的化身。托尔斯泰是怎样塑造出来的?1862年,托尔斯泰与索菲亚·别尔斯结婚。她的妹妹达吉雅娜·别尔斯(后来从丈夫姓库兹明斯卡娅)结婚以后,每年夏天总要带着一家人来到托尔斯泰的庄园避暑。塔吉雅娜见托尔斯泰总是在笔记本上写着什么,就问:“你往你的小本子上记些什么东西呀?”托尔斯泰眨眨眼睛说:“记的就是你们。”另一次,他对她说:“你以为你在我这儿是白住的吗?我把你的行动全都记下来了。”当小说的第一部以《1805年》出版后,他又对她说,娜泰莎“我完全照着你的样子写的。。在他的日记里,说她是一位“得天独厚的纯真美丽和敏感”的姑娘;在一些书信里,说她有着“亲切可爱的,中魔似的,刚毅的天性”,“美妙的天性和心灵”,说他“不仅一直喜爱她的欢乐爽朗,而且在她身上感觉到她有一颗美妙的心灵”。1883年,一位来访者向他提出小说中的娜泰莎是否从“真实存在的人物”摄取来的问题.他答道:“是的,部分是按照本来的样子写的。”他这时强调。部分”二字。1903年,他在这个问题上,对一位来访的作家说得较具体明确:“是的,我常常按照本来的样子去写作。……但是,如果我直接按照无论什么人的本来样子去写,那么这样写的结果就完全不是典型的,”他认为应是。从某个人身上摄取其主要的典型特征,用我观察到的其他人物的典型特征来加以补充。”他在另一场合说,娜泰莎的某些性格特征(显然指她在与彼尔结婚以后)是他从妻子索菲亚身上借来“补充”的。■/参摘〔苏〕尼·尼·古谢夫《<战争与和平)创作过程概要》

同类推荐
  • 教师礼仪修养

    教师礼仪修养

    本书主要包括礼仪基础知识、教师仪容礼仪、教师仪态礼仪、教师服饰礼仪、教师的语言礼仪、教师教学教育礼仪、人际交往礼仪等内容。
  • 优秀小学生快乐作文一点通

    优秀小学生快乐作文一点通

    一本书无法改变整个世界,但可能会塑造孩子的一生。书中的作文写的都是同学们的真实生活,内容丰富,取材广泛。其中既有对人物的刻画,又有对景物的描写;既有校园趣事,又有多彩课堂的真实记录;既有丰富的嬉戏玩耍的片断,又有认真学习的场景;既有成长过程中的稚嫩思想,又有情绪低落烦恼时的内心独白……每篇作文都充满了质朴又不失活泼的语言特点,值得小学生们仔细阅读和学习,相信阅读本书会使每一位小学生获取有益的启发和帮助,从而使自己的写作过程更加快乐,让自己的写作水平更上一层楼。
  • 传媒赢利模式

    传媒赢利模式

    本书的核心是建立传媒产业竞争的模式理论,在总结当今传媒主流商业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渠道产品模式”。该模式以实践为基础,因此这一模式的提出不仅在理论上有所创新,对传媒实践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成为母亲:一名知识女性的自白

    成为母亲:一名知识女性的自白

    没有女人天生是母亲。洞幽察微的生育记录,道出女人的焦虑与煎熬。感谢时代,生育终于也和婚姻一样成为了可讨论的问题。怀孕生子不仅区分了男人和女人,也区分了女人和女人。怀孕生产后,女人对于存在的意义的理解发生了巨变。她体内存在另一个人,孩子出生后便受她的意识所管辖。孩子在身边时,她做不了自己;孩子不在时她也做不了自己。人类的每一位成员都会经历从出生到独立这一异常艰辛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必须征用某个女人的一段生命。《成为母亲》忠实地呈现了这段生命。它是一种寻常生活从不可见、不可感,向激烈的热情、爱与奴役转变的过程,它还是一种束缚,一种妥协。身为女人,成为母亲是什么感受?照顾一个幼小的婴儿又是什么感觉?而当孩子长大,有了自己的意识,母亲又作何感想?英国作家蕾切尔·卡斯克记下了自己那一年包含多重面向的的经历:个人自由、睡眠和时间的终结,对人性和艰苦工作的重新认识,追寻爱的真谛,游走在疯狂和死亡之间,对婴幼儿的情感体验,对母乳喂养的思考……
  • 信仰追问

    信仰追问

    这本小册子,所说的信仰,不同于日常生活中人们恪守的个别信念或信条,而是关于信念的系统化的理论思考,是作者二十多年来关于信仰问题的不懈探求与追问。在论述信仰这一哲学味很浓的较为玄奥的问题时,作者梳理出101个问题,采用哲学随笔的形式,向读者娓娓道来:何谓信仰、谁在信仰、信仰什么、怎样信仰、信仰何用,极富哲理的语言,给人以思辨的体验和一种精神的愉快。
热门推荐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越缦堂读书记

    越缦堂读书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三分才华,七分实干

    三分才华,七分实干

    有的人才华横溢却工作平平,毫无盎然之色。有才华的人更容易恃才傲物,好高骛远。他们可能永远活在自己营造的才华光芒下,没有想过怎样让别人认识自己的才华。其实,才华只是成功的千万个条件中的一个,而且还不是最主要的。上世纪90年代末,曾经有一个关于学历和财富的调查,这个调查显示:改革开放之后那些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中,第一学历大专文化程度以下的占75%,南方的部分省市这个比例更大。其实,成功不是依靠学历和才华,它更多的时候需要我们踏踏实实的努力,把智慧应用于实际工作中,用好的工作业绩来证明自己的才华。成功更需要的是实干。
  • 如梦玄境

    如梦玄境

    喜欢我,爱上我不就行了。这人也太自恋,浪费了一张好脸。后来才发现,自恋的人可不知他一个……自己居然喜欢上了这个家伙。为了一颗狗尾巴草拒绝了一片又一片草原。既然牵扯不清,那就奋不顾身,哪怕人格分裂,哪怕世界毁灭……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世界主要媒体的国际传播战略

    世界主要媒体的国际传播战略

    本书是目前国内首部探讨20世纪以来全球知名媒体国际传播战略的教材。《世界主要媒体的国际传播战略》以经典战略管理理论,特别是国际战略理论为基本框架,结合媒体经营管理理论和国际传播理论,在描述BBC、VOA等媒体的国际传播战略演变历程和组织结构的基础上,着重分析这些媒体的主要国际传播战略。
  • 重生之巨星暖妻不复婚

    重生之巨星暖妻不复婚

    一觉醒来,她从名媛千金继承人变成了已婚贵妇,接下来还得变成豪门弃妇。秋浅夏觉得自己应该算是所有经历穿越人中最不幸一位,因为别人是穿越,她是被穿越。身体却被所谓的穿越女占用三年,让其用尽心机成为白富美,嫁给高富帅,走上了人生巅峰。可穿越女没有如书上幸福美满大结局,偏偏作的一手好死,游走于向往已久的娱乐圈里,却臭名昭著,最后苦肉计使用过度,身为原主的她又回来了。却发现等待她的是:一个因‘她’变本加厉假怀孕而忍无可忍要离婚的男人,娱乐圈一堆被‘她’的自以为是而得罪的乱摊子,身在异乡没有一个可以信任的人。在以为没有比这个更乱的时候,雪上加霜的发现肚子里还有一个‘后患’!片段一“如果我说,从此以后不会在打扰你工作,不会再任性,不会歇斯底里,走在路上也不会和你打招呼,不会让你进入我的生活……我的所有一切都将与你无关。”秋浅夏看着同为苦主却毫不知情的男人。男人轻轻的瞥了她一眼。“这样的话,你还要离婚吗?”她眨眨眼睛,眸底升起浅浅的水雾,楚楚动人中带着一眼能教人看穿的虚伪和做作。果然……“我会加一条离婚协议,不管发生什么,都没人会去打扰你,签字吧!”男人的厌恶压抑在眼底。虽然有些抱歉了,不过她要的就是这句话!片段二“我们来商量一下婚期吧!”高冷前夫抓准时机十分狂拽的道。“什……么婚期?”某女傻眼。“复婚的日期?”“那个,要慎重啊,要知道你可是刚刚跳出我这个火坑不久,可不能栽倒的那么快。”某人在高冷前夫的阴测测视线下,努力说道。“反正迟早都要跳的。”某前夫一副恩赐的嘴脸让某人手痒的想拍上去。“那个……我觉得我们不合适,当然主要是我配不上你。”“没错。”很不客气的自恋,“我屈尊降贵配得上你就行了。”“……”关键她不稀罕好吧。【本文一对一,女主被人穿越,男女主都是豪门,专情、幸福、无虐。】
  • 爱到不能爱

    爱到不能爱

    秦依并无重拾爱情的打算,可她遇到了邵湛,在他的体贴入微,关怀备至下,他们走到了一起,可谁知,恶魔正在悄悄降临,一场报复被抽丝剥茧,显露出狰狞的真相。是为了仇恨而爱,还是爱到不能爱?在错综复杂的爱恨中,他们能否放下仇恨的包袱?孩子的出生,是否又会带来转机?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半路抢亲:夫骑白马来

    半路抢亲:夫骑白马来

    出嫁当日,新郎跟员外千金私奔!原以为会灰头土脸地给送回去,谁知半路杀出个程咬金!只见某人骑坐高头大马,眉梢一挑。“连人带轿,抬回去!跟我拜堂!”待时光应答,春意正浓,恰君自骑马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