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70800000072

第72章 聂绀弩读书,一看就懂的未必就真的懂

聂绀弩(1903~1986年)作家、诗人、古典文学专家。湖北京山人。建国后,担任人民文学出版社副总编辑。有《聂绀弩诗全编》、《聂绀弩杂文集》。

聂绀弩堪称是学者型作家,也是作家型学者。夏衍曾说过,中国的杂文,第一是鲁迅,第二就是聂绀弩。

吴祖光写完纪念聂绀弩的《哲人其萎》后,感叹说:“这个聂绀弩真不好写:下笔时,不知从何说直;写完后,又觉言犹未尽,大有写头;他的诗,以杂文入诗,是空前绝后;他这个人,冷眼热肠,也是空前绝后。”夏衍说他是:“讲真,不怕得罪人,有所为有所不为,属于古人所说的狂狷之士。”文学史家李何林听说要他写聂绀弩,一口答应,并且说:“当然要写,不写这样的人,还写谁?”

这是怎样的一个人?该从哪儿说起呢?这里只说他读书的一个侧面。

“要自学就要肯看书”

聂绀弩是令人敬仰的诗人、小说家、杂文大家、古典小说研究家,当有人称赞他,并问:“怪不得您这么有学问!原来读书这么下苦功,您是什么大学毕业的?”那时,他总是爽朗地笑着说:“哈哈,我是社会大学毕业的!我只有小学程度,是一个小学生。”如人们所理解的那样,“社会大学”意味着“自学成才”。自学对一个人来说是不幸而又幸运的,所谓不幸,是指自学的人条件往往受到限制或者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艰辛;幸运的是,自学往往造就出独立非凡的人来。回首这样的历程,人人感慨颇深,聂绀弩又是怎样想的呢?——“要自学就要肯看书”。

怎样是叫“肯”?怎么才是“看”?这里不妨再来寻求“社会大学”一词的真味。

细想来,“社会大学”就是社会,没有一个人不是社会中的人,只要生命不息,这所大学就不会消失,因此,人在社会大学,也就是活到老,学到老。聂绀弩正是这样,几十年如一日,手不释卷,笔耕不缀。在聂绀弩充满文化、又遭遇多端的一生中,读书一事于他而言可说是到什么山头唱什么歌。让我们来看看他所到的“山头”所唱的“歌”吧。

聂绀弩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当华文教员时,为了备课,要看商务印书馆的教科书和一些“教学法”的参考书,这些书易读极了,因为这些书对难字均注音,并作解释了,字句段篇都分析得很清楚,就是这样的书,他却很高兴看,觉得比看《三国演义》、《水浒传》还有味,倒不是因为这些书“对眼前吃饭问题至少更有实用”,而在于他认为“以前一看就懂的课文,其实看了几遍也未懂,是备了课之后才懂的。”读了三个月后,他说:“我觉得我的‘学问’增长了好多。虽然只是小学学问,但在我也是学问哪!”读书时,人们一般会于难点、高处下工夫,而不在意那似乎浅显的知识,而聂绀弩通过这阶段读这类易读的书的心得提醒了我们:一、莫要因学问小而不为之;二、一看就懂的未必就真的懂。

1923年,聂绀弩任缅甸仰光华文版《觉民日报》的编辑,不久因总编辑董锄平离开,由他接任。董离开时说,“编辑室里的书留给你看吧”。并要他先看《新青年》合订本。于是,聂绀弩到了晚上“闲着没事就找书看”,从周佛海译的《社会主义概论》、郑太朴编的《从星云到人类》、马君武译的《物种原始》、严复译的《天演论》、《群学肄言》……许许多多,还有《新青年》合订本。“这些书对我都一样,都似懂非懂,就拿哪本是哪本吧”。此时他文化程度虽低,但他知道:开始看不懂不要紧,多看多想就会懂的。况且,由于工作需要,他每天必须阅读大量中文报纸,国内的、国外的、进步的、反动/的,都要看,“这开阔了我的眼界,丰富了我的知识”,从中懂得了什么是新文化和旧文化、新思想和旧思想,在自觉不自觉阅读中完成了民主革命思想的启蒙。

如果说由于工作的原因,聂绀弩在《觉民日报》期间,大多阅读的是关于社会政治哲学方面的书刊,那么,他在留苏期间由于暗下决心要搞创作,又一次广览群书,“读了一切能弄到手的名家著作和文艺理论”,像鲁迅、胡适、郭沫若、周作人、冰心、徐志摩等名家的著作,“我读得又快又多,简直到了废寝忘餐的地步。”凭着这样的读书,在留苏期间,聂绀弩等于自修了大学文科的全部课程。同学戏称其为“托尔斯泰”。博览为他后来从事文学创作、步入文坛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读书,再读书,这使聂绀弩得益匪浅,他体会到读书必须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这样才有收获。30年代初,聂绀弩从日本归国,在四川成都遇到已经是南京国民党政府一个参谋团政训处长的留苏同学康泽,他邀聂绀弩住在他家读书,能常跟他“讲点学问上事”。聂绀弩不同意,揶揄说:“读书一定要通过自己的眼和脑,要亲自经历那些逐渐理解的甘苦过程。别人讲的,就像嘴嚼过的饭,无味,不滋养,说不定唾沫里还会有病菌。”

只要舍得下工夫,没有看不懂的书

人常说:山外青山楼外楼。以聂绀弩这样的发奋,他仍不断地感到知识的贫乏。1948年,许多民主人士、作家、地下党员云集香港,等候解放,聂绀弩也辗转来到香港,在全国将要解放的欢欣中,他想到解放后,“百废待举……自己连辩证法、政治经济学都不懂,怎么能胜任将来的工作呢?马上觉得自己穷了,无法应付这新环境了,于是找书读,下决心认认真真学点理论。”他先看斯大林的《列宁主义问题》,里边讲辩证法的文章很好懂,“懂了一点,信心就来了,我开始埋头啃起列宁和斯大林的著作来,而他们的著作卷帙浩繁,我就捡自己最感兴趣最需要的学。理论著作,初读时觉得枯燥,要是读懂了一点,钻进去了,就另是一番天地。就好像一下子站高了,目光也变得敏锐犀利了。”在香港的几年,是聂绀弩思想创作双丰收的几年,这位香港《文汇报》总编辑,当时就闻名遐迩,曾被誉为“香港最红的作家”。

十年动乱中,聂绀弩以花甲之年,无辜遭铁窗之难。出狱后,老友楼适夷赶去慰问,见到已被折磨得变了样子的他,不禁老泪纵横,他却反过来笑慰:“比你们在外边好多了,没有‘高帽子’,没有‘喷气式’,没有大批判和红卫兵,可以安安静静地读书……”“我坐了十年牢,最大的收获是精读了《资本论》,凭记忆写了十几万字的《论金瓶梅》。”

在狱中他把《资本论》第一卷从头到尾,阅读了整整十遍,每页都写下批注与心得,上千张小纸条密密麻麻地贴满了全书,看到这部历经苦难的书,就可确信意志的顽强,精神之不可战胜!聂绀弩向他认识的每个年轻人推荐《资本论》,他曾对同监的季强说:“《资本论》是世界上最好、最伟大的著作。你不是爱看书么?为什么不看看这本最好的书?”当季强说:“我看不懂呀!而且看了也记不住。”聂绀弩语重心长地说:“只要舍得下工夫,没有看不懂的书,一遍不懂,你就看两遍,再不懂,看三遍。看一卷嫌多,看一篇。先看一篇,再看其他各篇就好懂些。无论什么书,要稍微得一点理解,都不是看一遍就够的。这样,总有一天,懂得的部分会多过不懂的部分,以至于全懂。我看了十遍,大概接近于全懂了,但离通,还远哩,更不用说精通了。一遍比一遍懂得多,也一遍比一遍兴趣大了。”

聂绀弩在狱中还读了《资本论》第二卷和第三卷部分章节以及其他马克思经典著作,像《反杜林论》和《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就看了二十几遍。每看一遍就在书后做一些记号,把懂的句段划上红杠杠,最后全书都是红杠杠了。他自称自己的记性不好,数理化一窍不通,政治经济学毫无基础,学它的时候快七十岁了,又没参考书,好像随看随忘,看一百遍也记不住。但是,正如他说的,个别句段不懂不碍全局,记不住,也能改变思想。思想这东西很怪,不一定要记住,但要理解,你甚至可以不记得它的任何具体词句,它却无形中融化到你的脑子里去了,潜移默化了。……有人说“他最欣赏我的《略谈红楼梦的几个人物》,说‘你通篇没有一句马列大道理,却处处闪烁着辩证唯物主义文艺理论的光辉。’这固然是溢美过誉之辞,但也证明了我的《资本论》没有白读。一分努力自有一分成绩,正是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聂绀弩学马恩理论的这段亲身体会对读书人来说,无疑是一帖苦口良药。如今这五彩缤纷的世界中,人们往往急功近利,只愿读立竿见影实用的书,其实,很多经典的理论著作一时间不易见效,但会起长时间作用的,是打底的,有这样的“底气”,读书治学的格局方能做大。

聂绀弩一生不同阶段的读书经历似乎令人感到他的性格中有一种“处变不惊、随遇而安”对待人生苦与乐的平和心态,使得他对社会对生活有着持久的动力和坚定的信念,这大约是“社会大学”对他而言的一种意味吧。聂绀弩的“社会大学”里包含着丰富的内容。为了实用的读书,为了工作需要的读书,为了创作兴趣的读书,为了适应社会进步的读书,还有那狱中的读书……当我们敬佩聂绀弩的这一切时,他却以极朴素的话语道出一段深刻的处世道理:“这不稀奇。要是生活把你放到那个位置上,只要你不退缩,肯干,肯学习,什么事情不能做呢?……如果说我有什么成功的秘诀,那就是知难而进,永远勉力担起超出自己能力的工作,不服输,不气馁,就自有成功的那一天。”这大约就是聂绀弩所讲的“要自学

就要肯看书”之“肯”的注释吧。

“我一面喜欢读书,另一面又不喜欢读书”

对于一位自学成材的大家来说,喜欢读书是顺理成章毋庸置疑的,然而聂绀弩又的确讲过自己“另一面又不喜欢读书”,乍听之下,令人不解,其实,这恰恰反映出了他会读书。

所谓“会读书”,就是不死读书,不读死书,即善于思考。聂绀弩说,“小时百不如人,认识几个字后,就爱看书,起初看唱本,随即看《聊斋》,以后是《三国》、《水浒》、《西游》、《封神》,碰到什么是什么。无不津津有味。我一面喜欢读书,另一面又不喜欢读书,当我有点自己的思考时(十来岁),首先就是不懂为什么要学,学的那些东西有什么用?……孔子曰:‘学而时习之’,谁在‘学而时习之’?大概专门制服儿童的,我就未见大人‘学什么’,更不谈‘时习之’了。……我也会做文章,……先生说我做得很好,就是我不知道为什么要做这些。我想大概长大了会有用,而我见的大人,除了教书的以外,谁同书、文字有什么关系?这不是说人不读书,做文章,也可过得好好的么?这种想法使我不用功读书。我在初小,每学期都是第一,但高小毕业,只是乙等。”这段独白反映了聂绀弩儿时关于读书的一番心理活动,饶有童趣,看来,聂绀弩当时“不喜欢读书”是由最初“有点自己的思考”这一点发出,这是十分难得的。读书不能为读而读,要有独立思考,才可能进步。聂绀弩一生的读书中无不充满着对学习、社会、人生的思考。

纵观聂绀弩读书的一生,他自身就是一部具有精彩人格的书,一部描写不被艰难命运击倒的人的书,用他的话说就是:“现在我们所达到的一切就是希望”。是的,相信自己,相信前途,就是人生这本大书的主题。

夏慧勤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同类推荐
  • 好心态 好习惯 好性格(全集)

    好心态 好习惯 好性格(全集)

    好心态、好习惯、好性格是人生中最宝贵的东西。具备了这三种财富,在当今社会必有立足之地。如果你希望命运出现转机,享受成就事业的快乐,那么请你以本书为参照,剖析自己做人做事的方式方法,将优点发扬光大,摒弃那些陈旧、固执、不合乎时代发展的缺陷,你将成为一个面目一新的人,事业也会随之出现新的局面。
  • 感动你一生的小故事

    感动你一生的小故事

    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或许只是一朵小花的盛开,一抹云彩的变幻,一阵微风的拂过,或许只是一股涓涓的细流,一个善意的微笑,但你若能轻轻拢住,就会少了一丝浮躁,多了一份感悟,心灵得以沉淀,灵魂就不会为缺少妆点而淡泊,岁月就不会为乏陈色彩而黯然。生命中的感动,带来的是朴实而真切的收获;生活中最美好的景致,不在于言说,而在心与心的沟通中;生命中的感动,带来的是朴实而真切的收获。本书精选了100多篇感人至深的小故事,并在每个故事之后附有妙语点评,书中封面版式精美,令您爱不释手。
  • 找对你人生中最重要的7个人

    找对你人生中最重要的7个人

    作者为资深公共关系培训专家,总统顾问。一直致力于“六度人脉”理论研究,曾推出过畅销书《六度人脉》。这次作者化繁为简,将目光对准每个人成长过程中都要接触的七个关键角色——玩伴、同学、同事、上司、合作伙伴、知己、爱人,这7种角色代表人生不同阶段的7种关键力量!作者以生动的案例,深入浅出地分析了他们的重要作用,以及识别、交往的各种技巧要点。阅读本书,我们还将知道自己在不同的阶段需要制定的怎样的成长目标,需要与哪些人同行,以及与他们的相处之道。无论是学生、白领还是中高层管理者等,都可以从本书中找到参考的答案。
  • 我想,我能,我成功:心态积极成功不是梦

    我想,我能,我成功:心态积极成功不是梦

    现实中不同的人选择不同的生存之道,于是他们处于不同的生活状态,有的人依靠自己的体力和技能,有的人依靠自己的学历和知识,还有一部分人则依靠自己的观念和勇气。那些只能出卖体力和技能的人们,大都生活在社会的底层,而那些一味地追求学历和知识的人永远也不能成就大的事业,唯有那些不断更新观念,大智大勇者能成为上层之人,做时代的强者。
  • 女性修身养颜必读书系(套装共16册)

    女性修身养颜必读书系(套装共16册)

    本书包括《做有正能量的女人》、《做林徽因这样的女人》、《做柴静这样的女人》、《像奥普拉一样成功:从问题少女到传媒女皇》、《细节决定女人的幸福》、《童颜教主美肌养成法》、《时有女子:她们的人生是一场盛宴》、《情感必读:女神爱情修炼手册》、《情感必读:恋爱心理学》、《女神情绪修炼手册:女性正能量》、《女人赢在年轻时:20岁跟对人,30岁做对事》、《女人就要这样活》、《女人,要接受自己的不完美》、《跟杨澜学做完美女人》、《跟小S学做智慧女人》和《跟大S学做幸福女人》共16册。《做有正能量的女人》生活中遇见磨难,不妥协、不将就、不盲目、不抱怨、不害怕,最重要的是以怎样的姿态去度过。正所谓风雨过后方能见彩虹,磨难过后总有美景。做一个有正能量、自信的女人,不怨天尤人,不依附他人,要坚强独立的生活。无论面对什么困难,都处之泰然,宠辱不惊。林徽因,著名诗人和建筑学家,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是新月派重要成员和组织者。这位秀外慧中的民国女子化为一代传奇,以完美的传奇形象于历史中定格为“人间的四月天”。
热门推荐
  • 君睿传

    君睿传

    他本是皇子却因修士亡国狼狈逃窜。他拜入魔教习得无上鬼法!他万鬼随身堪比鬼帝!他在之处正道避让!他就是姜君睿!
  • 一吻定情

    一吻定情

    公司职员婷与女性朋友一起住在伦敦一间格调高雅的公寓里。室友搬走后,婷贴出了招募室友的广告,立刻就有一个板着脸、沉默寡言的高大男人马克纳什找上门来。婷原本不打算与异性合租,但由于求租者只有马克纳什一人,在无奈之下,婷只好开始与他共同生活。马克纳什自称是画家,却穿着剪裁得体的西装,而且从不给婷看自己的作品。他甚至还以冰冷的态度指责婷的约会状况:“昨天是和克姆斯公司的小开,今天又换成弗雷萨公司的年轻老板啊?”不是的,平常的我不是这样的!是你使我的心无法平静!
  • 我喜欢你的方式

    我喜欢你的方式

    每一种喜欢都是不同的喜欢,每一种喜欢都叫爱情。
  • 冰法王座

    冰法王座

    巨龙咆哮,大地颤抖。消失万年的神灵逐渐隐现。寒冷的北方,被驱散许久的兽人族开始凶相毕露。而曾被击败的西方异教徒,也不安分起来。就连隐居多年的精灵族,也有了自己的野心。在这波澜渐起的时代,一位来自南方的小贵族,冷眼旁观着纷乱的人类诸国和周边虎视眈眈的异族。清秀的面孔上冷冷的吐出一句话,臣服亦或是死亡。我自笑坐中央,镇压周边。高举王座,升起神国。PS:简介无能,看完十章,老白不收藏算我输。PS:群,325600210
  • 神农植天

    神农植天

    职业玩家于易,受邀参与《神农》游戏的试玩,不料刚连接脑波,心率骤停,灵魂来到了异界。身怀植天术的他,无物不能种,天材地宝、功法神兵、血脉神通,甚至天道法则。
  • 孽债

    孽债

    若不是老婆来了那个莫名其妙的电话,徐城西今晚是横着还是竖着走进家都不好说。徐城西和公司的两个副总正在魅力大酒店陪着对自己有用的高官喝得兴致勃勃。按说包间里开着空调,就算是在酷暑,也不至于大汗淋漓。可是,他今天高兴,市里那个让几大家建筑公司馋得红了眼的广电大厦让他给拿下来了。他一改往日的沉稳,边喝边大声嚷:“喝!今天哪个要是清醒着回家就不够朋友!”一仰脖,一大杯啤酒进了肚。手机响了。
  • 五百罗汉之谜

    五百罗汉之谜

    《全彩五百罗汉之谜》由云一编著,以罗汉为开端,从介绍罗汉起源一直到佛教的宗派传承,洋洋洒洒间。带出十六罗汉、十八罗汉、五百罗汉、八百罗汉的相应解释,最后具化为佛陀、菩萨、僧信、与佛结缘的人物和形形色色的佛教人物。作者通过一个个美丽动人的传说和一个个佛教典故来深入浅出地诠释深奥佛法的传布、佛教宗派的发展与传承。本书对大量的资料进行了筛选,精心构建了一座人们可以轻而易举地跨越的通向佛法之桥。
  • 生活的隐喻

    生活的隐喻

    这是一本深度文艺患者的随笔集,记录了作者近些年来游走世界各地的心得体会,从日本到巴基斯坦,从迪拜到尼泊尔,由所见所闻引发的所思所感,或工作或旅行,或长或短的文章,或人或景的摄影作品,无一不展现着一个佛系文艺中年心底最敏感、最细腻、最柔软的情感世界,以及世间万物的样子,从一点一滴中去探寻生活的细微真相。
  • 男配女配

    男配女配

    他是标准的男二号,英俊多金,沉稳内敛;她是标准的女二号,漂亮聪明,手段用尽;终于有一天,两只配角狭路相逢……
  • 蓝月亮

    蓝月亮

    《蓝月亮》精选作者多年来小小说创作的一次集中展示和一次总结,共分为《校园风情》、《民工系列》、《岁月暗伤》、《传奇人生》、《陕西十大怪系列风情》五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