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70800000052

第52章 邓拓有书赶快读

邓拓(1912~1966年)新闻学家、史学家。福建闽侯人。先后任《晋察冀日报》社长和《人民日报》社长。有著作《历史论文集》、《燕山夜话》。

邓拓在二十九岁时,就写了一部《中国救荒史》。抗战时,他出任《晋察冀日报》总编辑,笔锋犀利,令敌伪震惊。据称,当时华北汉奸当局曾妄评晋察冀人物,竟称邓拓与舒同为彭真麾下“哼哈二将”。此说虽属诬蔑,但也从一个侧面看出邓拓的份量。60年代,邓拓在《北京晚报》开辟《燕山夜话》杂文专栏,以马南邮为笔名。其中许多文章谈及读书治学的态度及方法,深受广大青年读者的欢迎。

当年风雨读书声

邓拓生长在福州一个清寒的书香门第,家风使他从小就养成刻苦读书的良好习惯。

幼年的邓拓,在父亲严格的要求下,每天天色微明,就起床上晨课——练字和背诵古诗文。为了节省纸墨,他用麻草扎成“扫帚笔”,蘸着清水在大方砖上苦练,练完后,开始背诵古诗文。先背一些启蒙性的短诗,稍后就背诵著名诗人的诗词,包括《诗经》和楚辞。古文则从《论语》、《孟子》等诸子文章开始,再到《左传》、《史记》、《通鉴》和唐宋大家的作品。他先学断句,把意思弄明白,对精彩之处则都背下来,锻炼记忆,同时又领会古人作文的气韵。靠青少年时代打下的古文根底,邓拓后来对中国的经、史、子、集、诗、词、曲、赋、样样熟悉,以至脱口而出,终生不忘。

“闭门读遍家藏书”,邓拓上学后,特别是中学时代,开始大量阅读家中藏书,举凡古典小说、历史传记、诗词书画,无所不读。

他读书的兴趣很广,除了读家里的藏书外,还是图书馆的常客,在图书馆里他读了许多进步书刊,如《新青年》、《新潮》、《晨报副刊》等。到书店看书,往往一站就是一整天。求知欲促使他更为广阔地拓展阅读面,读的书除了蒋光慈《短裤党》等进步作品外,还有梁启超《饮冰室文集》、苏曼殊《断鸿零雁记》以及严复《天演论》等。俄国的有普列汉诺夫、布哈林等人的哲学、经济理论著作。但最有兴趣的,是《中国青年》和恽代英撰写的一些抓住青年心灵的情感奔放的文章。恽代英的政论和评论时事之作议论精辟,给年轻的邓拓以很大的启发和教育。

中学时代的邓拓,怀着对理想生活的憧憬和对知识的渴求,不肯放过任何一个能够增长知识的机会。一次他为了弄清佛教与基督教之间教义的差别,曾经跑很远的路,去听当时一位叫圆瑛的高僧讲经;也到基督教堂听牧师布道,阅读《新旧约全书》。他还刻苦学英语,学绘画、编剧和拳术。后来长期从事新闻工作,并展示了渊博知识,全得力于少时的博览群书、涉猎杂家的缘故。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白色恐怖使少年邓拓的思考变得深沉了。他读书的重点也有所转移,开始从醉心词章、义理文学,转向了经世之学的学习。就读高中的邓拓在课外认真阅读了徐光启的《农政全书》、顾炎武的《天下郡国利病书》等大量经世致用的书籍,想从这里探求中国富强之路。这些书籍的阅读,为他后来研究中国经济史作了一定的准备。

1929年,邓拓怀着求知的愿望进入了上海光华大学政治法律系。当时学校以蔡元培的“读书勿忘救国,救国勿忘读书”为宗旨,强调“各种学说,无所偏至”、“观察实际”、“自行读书”。这种校风为好学深思的邓拓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白天他参加新设的“经济名著”选读课,钻研亚当·斯密、李嘉图和卡尔·马克思的经济学和哲学著作,其余的时间就用在图书馆里苦读,日积月累,攒积了很多读书资料卡片,并称这些卡片资料为“补读平生未见书”。

翻遍了全国两千多个县的县志

邓拓学识渊博全得益于读书。抗日战争时期,在晋察冀边区办报时,南北辗转,条件艰苦,但百忙中仍不忘读书、写笔记、作文章、吟诗词、练书法、撰论文。为了适应战争环境,保存书籍资料,他自己设计了一种木箱,住下来,打开盖子,竖排放在一起就是书架,转移时,把盖子加上,放到驮架中就可运走。

他读书时十分注意搜集抄录和剪存各种书刊报纸资料。认为对任何事情都不应该像“过眼烟云”,觉得一位学者能取得真正的成就,往往是在前人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没有这种继承和积累,就会同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对此,他打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比喻,他说,“你看农民出门,常背个粪筐,随手捡粪,成为习惯,积累知识,也要有农民那个劲头,不管是牛粪、羊粪、人粪,要见了就捡,统统把它变成肥料。积累知识,也是这样,范围要宽,不要限制太多。”

他懂得利用图书馆,知道图书馆在传播知识上所具备的多功能。在他主持《晋察冀日报》时,总是努力利用图书馆的一切资源,注意报社图书室的建设。他亲自安排、推选、派专人到敌占区采购大量图书资料,并呕心沥血地搜集了几十万册民间藏书,指导图书~室工作人员编写卡片、索引、摘录、统计资料、大事记和手册,并要全社编辑、记者,充分重视利用图书室;鼓励报社人员多采集材料、多写、多看书,多想问题。

建国后,邓拓出任《人民日报》社长、总编辑,针对有些人员认为读书是件苦事,读不进去的状况说:“读书要养成习惯。要读书,就应该拿起书来,一字一句地读下去。要有发奋之心,否则,将是一事无成。”他自己带头读书学习,孜孜不倦。平时工作累了就拿出一本书来读,读累了换另一本,并戏称之为“换换脑筋就是休息”。他往往是一边吃饭,一边读书,连洗脚时也读书。他认为:古今一切有成就的人,都很严肃地对待自己的生命,不虚度年华。

邓拓对中国历史也有研究。百忙之中,一直不忘继续攻读史书,整理、抄写、剪贴史料。为了研究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萌芽问题,翻遍了全国两千多个县的县志,还深入到北京门头沟调查五六次,带病下到煤井深处,爬过深坑窄巷,访问工人。仅在门头沟矿区就找到一百多处明朝万历年间的煤窑遗址,收集到大量的文书、契约,掌握了丰富的第一手材料,有力地证明了明代万历年间已有了资本主义的萌芽。

他重视历史文献的保护与搜集,曾通过多种途径,发掘了许多重要的历史文献,其中有太平天国的“田凭”,明清时期关于四川自贡井盐业、云南个旧铜矿业、广东商团事件等重要实物资料,丰富了历史博物馆的陈列内容。

邓拓患有偏头痛,就常把鉴赏古画作为休息脑筋,实际上他看画“休息”也并不轻松。他总不忘钻研历代绘画的特点,每个画派独具的特色,绘画所反映的当时的社会生活内容,还要研究画卷的纸、绢的年代,作关于题跋、书法的考证。从这样的“休息”中,他又积累了绘画艺术的丰富知识。

不是秘诀的秘诀

邓拓治学向来严谨,对问题常有独到见解。

他曾就学习精神、态度和方法写下了二十多篇文章。谈学习精神,强调刻苦和勤奋;谈学习态度和方法,则着重谈实事求是,打好基础,循序渐进。他认为学习精神、态度和方法三者之间是截然不可分的,学习要以明确的学习目的和虚心好学为前提。

针对青年们在学习中容易犯的找“秘诀”、走“捷径”的通病,他在《不要秘诀的秘诀》一文中说:“不管你学习和研究什么东西,只要专心致志,痛下功夫,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会有收获”。因此,他提倡“读书不必求多,而要求精”。认为学习上贪多嚼不烂,走马观花,浅尝辄止,都是不足取的。

在《从三到万》这篇文章里,他提及基础知识的重要性,他提出学会一、二、三、A、B、C乃是“初学的一个最重要的环节”,只有学会了它们,才能“入门”。他还在《共通的门径》一文中说到,“无论读书,做学问,进行研究工作,首先需要的本钱,还不是什么专门问题的知识,而是最一般的最基本的用来表情达意和思考问题的工具。这就是要学习和掌握语言文字和一般逻辑的知识”。认为这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功”。只有在打好基础、掌握基本功以后,才能循序渐进,向“精”、“专”的方向发展。

针对青年人崇尚“秘本”的读书倾向,邓拓又引导他们“手上哪怕只有几本政治理论和科学研究的书籍,也要赶快先把它们读得烂熟”。还在《半部论语》一文中说道:如果按照我们的需要,先把一部马列主义的经典著作读熟,“深刻地全面地掌握其精神实质,在这个基础上,再看有关的其他参考书,就一定会做到多多益善,开卷有益”。

对于读书,他提出老师的指导作用,说,“必须逐渐学习,并且需要教师指导,不可能只凭什么‘天才’就可以很快学会,我们之所以应该重视教师的作用,其理由也就在此”。

他认为读书学习要有计划。一定的时期内要有一定的主攻方向。要有目的地一本一本的读书,同时注意涉猎和积累多方面的知识。这就像串珠子一样,用一根线把一粒粒珠子串起来,零碎的东西就成为一个整体了。

他提倡“有书赶快读”,“不论是自己的书,或是借别人的书”,“即使有些书籍部头太大,内容很多,无法全读,起码也应该扼要地翻阅一遍,知道它们内容,以免将来要用,临时‘抓瞎’”。

针对有些青年浪费大好时光,不认真读书的倾向,邓拓又写下了《生命的三分之一》,语重心长地鼓励青年们抓紧时间多读书,提出抓紧业余时间等于抓住了生命的三分之一。这也是他自己刻苦学习、奋斗一生的生动写照。他总是抓紧一切空隙读书学习,路上、车上、船上、都是他思考问题、读书学习的机会,晚上则经常通宵达旦。他说,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如果东浪费一点,西浪费一点,好像算不了什么,总起来大为可观,会使你为之震惊。所以珍惜生命的关键在于有效运用时间。

对于怎样有效地利用零碎时间学习,邓拓说,平日读书、读报、读杂志,往往要准备一个小本本,有用的东西,随手记下来,实在忙不过来时,记个页码、日子、期数也好,这样,就会积累很多材料。他常以此规劝他人,要做学习上的有心人,要注意积累。

邓拓从事多年新闻工作,在写作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当有人问起他怎样写好文章时,他答道:“一个人写每一篇文章,总要有自己的见解,要有新的思想,要有所发现。在你的文章里要有别人没有发现的东西。如果在文章中不可避免地要涉及一般性内容时,只需一笔带过,不要多费笔墨,而对于所要突出的重点,新的思想内容,则要充分发挥,切忌人云亦云,空洞无物的东西”。他认为写文章并不神秘,他写作的效率是很高的,一篇文章常一个小时就已写就。

胡庆雯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

同类推荐
  • 懂“坏”的女人最幸福

    懂“坏”的女人最幸福

    “坏”女人的机智、狡黠、成熟的心机,并不钟情于所有的女人。这一点点的坏与年龄无关,与相貌无关,与金钱无关。成为“坏女人”要靠智慧、精明、心机,但又不仅仅凭借于此。此书中的“坏”女人不是指那些心如蛇蝎、十恶不赦、没心没肺、下贱淫乱的女人,而是指那些本质里拥有着令人欣赏的传统一面,但比乖乖女活得更自在、更精彩的女人。做个外表绚烂内心坚强,让男人神魂颠倒的“坏”女人,其实很好!好女人上天堂,“坏”女人走四方。女人“坏”一点,男人爱一点。不坏不女人!女人的“坏”是无罪的,是有理的,是可爱的。
  • 生命里的波纹:298个小故事,让你感悟一生

    生命里的波纹:298个小故事,让你感悟一生

    本书汇集了298个短小精干的让人感动的小故事,让您在意味深长的故事中去思考,去挖掘和探索,以“感动悟语”作为读后提示来进行点拨,使广大读者朋友在故事中受到启发、感动,进而能更加从容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处理好各种社会关系,在生活这个迂回曲折的长廊中游刃有余,应对自如,不为风暴,一路前行,一路聆听心跳的语音。
  • 最能赚钱的9种男人

    最能赚钱的9种男人

    男人赚钱可用四个字来概括:勤、恒、智、诚。本书主要讲述最能赚钱的9种男人是:敢冒险善于抓住机会的男的;善于编织人际关系网的男的;讲诚信的男人;有头脑会算计的男人;不断提升自我的男人;能说会道的男人;善于创新,有点子的男人;知己知彼,了解竞争对手的男人;有贵人相助的男人。
  • 人性的优点

    人性的优点

    这不是一本普通的读物,而是一本新生活的指南,让你成为健康、快乐、幸福的人!本书浓缩了卡耐基励志哲学中的思想精华,帮助大众解决生活中面临的最大问题:如何克服现实生活中的忧虑,以创造一种幸福美好的人生。建议好好阅读本书,把它放在床头,它将告诉你:掌握让自己快乐的7种方法·用14天摆脱忧郁·剔除忧虑的黄金法则·保持神采奕奕的6个秘诀·养成4种良好的工作习惯·家庭主妇如何永葆青春……
  • 口才的魅力

    口才的魅力

    卡耐基认为,培养自信的最佳方式,就是去做你从来都不敢做的事情,甚至是连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从而获得成功的经验和喜悦。因此,他在每次授课的时候,会想尽一切办法让每一个人都开口说话。
热门推荐
  • 英雄的晨曦

    英雄的晨曦

    他们不知道千军万马,他们只知道兄弟成千上百。他们不知道政局奸诈,他们只知道忠魂可以报国!这就是英雄,可以挑战神的英雄!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宇宙第一甜心

    宇宙第一甜心

    系统:我以为我绑定了一个甜心小宝贝,却没想到是一个黑芝麻馅汤圆,宿主大大,你又崩人设了!!!
  • 近代以来日本的中国观(第五卷)

    近代以来日本的中国观(第五卷)

    从1945年日本战败到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的27年间,中日两国处于无邦交的敌对状态,随着冷战的开始和两大阵营的对立,分属于两大阵营的中国和日本,长期处于“既近又远”的隔绝对立状态。本书对如何把握这一时期的日本对华观,以及如何客观公正地评价日本的“对华行动选择”,作了系统的梳理。
  • 巧女喜当家

    巧女喜当家

    十岁的村中土妞沈小鱼为了粮食把自己卖给了秦家二少爷冲喜。她以为自己某一天就会被绑去“填坟”,结果这一过,就是一辈子!从承裕元年到德顺一年,沈小鱼觉得这世道太猥琐。但也让她明白一个道理,就是女不强大天都不容。直到进了秦家的门,才发现这宅门里的破事更加蝇营狗苟。为了自己在秦家的地位,沈小鱼决定让她这个“病秧子”相公出去给她打天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老子和你拼了

    老子和你拼了

    世界需要重生一次,人类都是一个逼样,一家人就应该整整齐齐......妖魔鬼怪啥都不缺,就连世界也是偏的。书乱不乱,还得读者说了算!主角:“记得当年,对那东西好奇的拨弄几下,从此就走上了一条不归路。”PS:作者是正经人,但是书正不正经我就不知道了
  • 暗流之争

    暗流之争

    魔种入侵,长安城风起云涌;英雄齐聚,试问谁力挽狂澜?
  • 巴菲特写给子女的10个投资忠告

    巴菲特写给子女的10个投资忠告

    林汶奎编著的《巴菲特写给子女的10个投资忠告》是对巴菲特这位著名股神的描写,看他是如何成功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将自己的成功经验与投资哲学从生活的点滴渗入到孩子的思想中。《巴菲特写给子女的10个投资忠告》对巴菲特的生活细节,学习理念、学习方法、人生等进行描写,深入到巴菲特对于金钱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的认知与态度,从而告诉儿女如何进行正确的投资。
  • 霸道明星的女友

    霸道明星的女友

    五年前一个女孩的哥哥和哥哥的兄弟都喜欢她,她一直喜欢的是哥哥的兄弟他以为她和他会一直在一起可惜天有不测风云她有严重的家族遗传病在她去医院以后她只有两年的寿命她自己决定了与其和他在一起两年她死后他承受失去她的痛苦倒不如让他恨她他才有活下去的希望他和她的哥哥演了一出戏她离开了五年后她又回来了他们三个人会擦出怎样的爱情火花呢
  • 什么圣途霜华重

    什么圣途霜华重

    新书《天家有娇女》即将签________________极致的亲情,点缀的爱情,盛世的大宁,这便是一路圣途,霜华、雾正浓。……帝王并非一切,皇途只沾目的,平平淡淡,始终如一,舞一曲天下计,达一笔心中意,侯一位不归人,谱写最深的情,着笔最浓的意,层云散去,风雨初安。_____________——此间如愿,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