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70800000046

第46章 郑振铎读书·藏书·著书

郑振铎(1898~1958年)学者、图书版本学家。福建长乐人。建国后,任国家文物局局长、文化部副部长。有《郑振铎文集》。

郑振铎在文化学术界是很著名的。读现代中国文学史不可不知郑振铎;读中国图书版本史,不可不知郑振铎;读现代文化史不可不知郑振铎;以至20世纪所诞生的中国儿童文学研究和创作,也离不开他的开拓和培植。

郑振铎好学深思,在世纪学人行列中,读书之多名列前茅。他也爱收藏书,尤其是明清以来传统戏曲、文学方面的书。有个说法,20世纪有四位以搜集现代书刊著称的藏书家,即阿英、瞿光熙、唐弢和郑振铎。这话也许有理,但对郑振铎不甚恰切,因为他涉及面更广些。他爱书成癖,读书、藏书、著书贯串了他的一生。

为求知而读书

郑振铎幼年丧父,家庭经济拮据,母亲宁愿自己饿肚子,熬夜做工,也要让儿子得到求学的机会。有一次郑振铎坐在桌上读《前赤壁赋》,母亲在旁为商店做香袋。他看到母亲如此辛劳,把头伏在母亲膝上哭了。母亲给了他读书动力,培养了他喜欢读书的良好习惯。他在《童年》中自述,从小爱读中国旧小说。像20世纪初很多家庭的孩子那样,他最初接触的闲书就是《三国演义》、《水浒》、《红楼梦》等章回小说的精彩情节,常常为之废寝忘食。旧小说的魅力,使他对其中的绣像也十分喜爱,有时即模仿彩色画片,把绣像涂得红红绿绿。喜欢人物画像,几乎成为他的第二天性。若干年后他阅读、收藏图书,往往就很注意它有否插图、插图是否精致。

郑振铎在浙江第十中学求学时爱读课外书,却无钱买书,就常到同学家里去看书、借书。每借到一本好书,都要做详细的笔记,甚至把整本书抄录下来。成年后他回忆说:“余素喜治流图之学。童稚时,即手录《汉书·艺文志》及《隋书·经籍志》,时自省览。”

郑振铎十三、四岁时,始读《聊斋志异》。多读《聊斋志异》,使他对笔记中的精彩故事浮想联翩,还曾一度练习写狐鬼故事。在此期间还随老师们作诗词,喜欢赋咏物小词。这时还注意学习古代文学理论,他向同学借《文心雕龙》,在暑假里抄录了一遍,字数在六万字以上,实在是一种刻苦的学习。他对卷帙浩繁的《古今文综》,也做过大量抄录。1957年郑振铎在担任文化部副部长期间,在北京旧书店见到这部书,当即买下,回家后激动地写下跋识,叙述过去尽录此书中论文之作,且集为两册,题为《论文集要》。这是他从事编纂工作之始。

郑振铎在少年儿童时代就关心国家时事,小学时怀着好奇心,偷看祖父的《新民丛刊》等宣传民族革命的书刊。上中学后,老师家收藏的梁启超的书,也都仔细读过。若干年后提到此事时,他说少年时候便以读《黄帝魂》、《浙江潮》一类禁书为乐。读《新青年》上李大钊的文章,觉得比梁启超的文章更耐读。读胡适《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文学革命论》等文章,觉得新鲜和兴奋。

1917年郑振铎考取了北京铁路管理学校,校内的专业技术书,远远不能满足他的求知欲,于是,他常到外交部和基督教青年会图书馆去借书。后者收藏的列夫·托尔斯泰、高尔基等俄国文豪的名著,使他读后流连忘返,以至在20年代曾一度热衷于俄国文学的翻译和介绍。也是在青年会图书馆里,他结识了瞿秋白、耿济之,并一起参加了“五四”运动。

为研究而读书

1927年5月,郑振铎被迫出国,远走西欧。在那里,他最有兴趣的就是法、英两国的图书馆,可阅读到国内罕见的书籍。到了巴黎,首先去的是巴黎国家图书馆。当借阅到敦煌抄本《太子五更转》时,他悲喜交集,因为这是当年法国人伯希和从敦煌莫高窟骗走的,现在行程万里来到法国,就是为了完成查阅和研究这一批文献的宿愿。

郑振铎在图书馆,日以继夜,花了整整一个多月时间,把馆藏的中国小说、戏曲浏览了一遍,并撰成《巴黎国家图书馆中的中国传统小说与戏曲》研究报告。报告质朴无华地介绍了四十多种书籍,对每种书籍译记其版本、目录、内容和自己的研究心得。这篇报告发表于《小说月报》,受到读者的重视,连日本学者也常引用此文。此种读书方法及其最后形成的研究课题,对后人读书、治学很有借鉴功能,后来孙楷第《日本东京所见小说书目提要》,柳存仁《伦敦所见中国小说书目提要》,就是这种模式的嬗化。

同年9月,郑振铎赴伦敦英国博物院图书馆,查阅被斯坦因劫走的敦煌变文等古中国讲唱文学史料。变文对后代诸宫调、宝卷、弹词等讲唱文学,对杂剧、南戏等戏曲文学,都有很大的影响。图书馆收藏的变文只准看,不准抄录。他只好默默地背熟一段,走到外面吸烟时记下来。一个人干太慢了,他又动员在英国留学的朋友老舍、朱光潜等帮忙,轮流背诵默写。

在伦敦旧书店里,郑振铎买到弗雷泽译注的阿波罗多洛斯的《神话集》,书中的注释颇有启发作用,他根据注释提供的线索,在图书馆里借阅一本又一本古希腊文学书。弗雷泽的治学方法和理论对他大有启迪,后来为中国古史研究所写的《汤祷篇》、《玄鸟篇》等一系列“古史新辨”论文都受其影响。

为了让广大读者读到好书

郑振铎花费四年多时间写成的《文学大纲》,中国部分约占四分之一,冲击了学术界长期界定的“欧洲中心论”。历时十多年写成的《插图本中国文学史》,是他一生中一部重要的著作。全书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内容是崭新的,难怪此书一出版就受到好评。

1933年初鲁迅提议重印《百华诗笺谱》,更名为《北平笺谱》。年底一大册笺谱基本印好,郑振铎将样书送到鲁迅家里,并按照商定的办法,分寄苏联、美国、法国、日本的国家图书馆和国内外友人。初版一百部很快销完,又再版一百部。接着又向鲁迅提议重刻《十竹斋笺谱》,这是中国古代木刻的珍贵典籍,鲁迅撰写了《十竹斋笺谱翻刻说明》。这两部书可称之为“版刻的丰碑”。

1935年初郑振铎回沪,得到鲁迅、茅盾的支持,着手主编《世界文库》。该文库一半选载经整理标点的中国古典文学精品和罕见的孤本,另一半翻译介绍外国文学名著。每月出版一册,约四十万字,创造性地采取了刊物和丛书结合的方式。他邀请了国内各方面学有专长的一百多人担任编译委员,被称为“全国作家的总动员”。

书林是个最可逛、最该逛的地方

有人说,“郑振铎是中国文化界最值得尊敬的人”,此话并非过誉。仅就读书治学而言,他呕尽一生心血,开创了自己宏伟的文化出版系统工程,有益当代,启迪后代。

郑振铎爱读书,对读书持有朴实、明洁的文化思维。1957年他在《谈读书》一文中说,死读书便会成为书呆子,成为教条主义者。所以善读书者,必须深入社会生活里,深入斗争生活里,取得活知识,使自己成为博古通今的有用、有益的人。但单凭经验办事,也有危险之处,容易流于故步自封,容易陷于主观主义。多读书,常读书,总有好处。不必“手不释卷”,但不可“目不窥书”。

由此,郑振铎又注意读书方法。纵观他一生的读书治学方法,可归纳为四个结合:一是传统和现代的结合,用传统方法读古籍,用现代方法读外国和当代的学术著作;二是采用浏览和精读方法,做到博专结合,于古籍书无不读,但重点放在明清小说、戏曲方面;三是文学和图画结合,力求图文并茂,幼时他读描绣像小说,后来着力撰写了《插图本中国文学史》;四是读、用结合,如读《神话集》专注于希腊神话研究,还洋为中用,写下了一系列“古史新辨”论文。

郑振铎一生围着书转,访书——买书——藏书——整书——读书——写书,成为他生活的组成部分,他在实践中形成的读书治学系统工程堪称是别开生面的。他以买书、访书为生平最大乐事,常说书林是一个最可逛、最该逛的地方,所谓景色无边,奇妙无穷。他自述志老恬淡,于人世间名利视之蔑如;独于书,则每具患得患失之心,得之往往大喜数日,如大将之克名城,失之则每形之梦寝,耿耿于怀者数月数年。郑振铎读书也爱藏书,学生时代即热衷于买书,到抗战时已积至二万余册。“孤岛”时期他在上海抢救和保护了大批文献,为防止古籍外流作出了贡献。

郑振铎读书的一个记录,就是写“书话”,记述他访、买、藏、读书的过程和经验。例如《谈整书》,呼吁图书馆要尽快整理积压图书,认为“有书而不加整理,不给人使用”,“那就是把持资料,垄断学术的霸道行为”;《谈分书》呼吁图书馆要把复本书调拨出去,认为合理分配图书,对于中国科学研究事业的发展有很大作用。他在50年代提出的这些主张,包含着今天图书资源共建共享的思路,我们不能不为他的睿智卓识所折服。

浦保清上海图书馆

同类推荐
  • 富脑袋穷脑袋

    富脑袋穷脑袋

    思路决定出路,思路带来财富。贫穷是一种思想障碍,而不是一种经济状况。富人的一项资产就是其与众不同的思考方式。如果你想变富有,你就需要独立地进行思考而不是盲从他人。穷人之所以一辈子穷,就是因为他从来没有想过或者不敢成为富人!富人致富靠的不是运气,不是关系,而是他们与众不同的逻辑思维方式,像有钱人那样去思考,去做事,去行动,你也可以成为有钱人!
  • 说话恰到好处,办事水到渠成

    说话恰到好处,办事水到渠成

    这是一个风云激荡的年代,这是一个机会频生、奇迹迭出的时代,这是一个人人都渴望成功的时代,每个人都必须在竞争中求生存,必须在思考和学习中塑造自己。《说话恰到好处,办事水到渠成》让你说话办事,做到不卑不亢,圆滑中有果断,果断中有圆滑,做到“到什么山唱什么歌,见什么人说什么话。”让你的话合乎人心,自然柔和亲近,刚柔并济,逢凶化吉,转难为易,从而促使你办事水到渠成。
  • 老狐狸经(历代经典文丛)

    老狐狸经(历代经典文丛)

    狐狸总给人“狡猾”之意,但是书中给狐狸的定义是具有智慧的。学学像狐狸一样的为官、做人。《老狐狸经》不是在教读者诈,而是为读者介绍了为官之道、做人之道、创业之道、说话之道,是在指导读者如何更好地适应社会,适应生存,不断提升自己的说话能力,以寻找到发挥的舞台。
  • 北大微讲堂·人际的魅力:如何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北大微讲堂·人际的魅力:如何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人都是社会性的动物,有一种归属的需要。我们需要信息的输入与输出,所以需要跟不同的人发生不同的联系。人际交往本身是个体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但是现在似乎有一部分人有了社交障碍。我们该如何应对这方面的问题呢?《人机的魅力——如何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从害羞、沟通和矛盾冲突的解决三方面进行了论述。
  • 倒掉鞋里的沙:小毛病大问题

    倒掉鞋里的沙:小毛病大问题

    在漫漫人生旅途,人们朝着成功和幸福的目标前进。每个人心中都有不落的太阳,我们会抬头看天,也会低头走路,难免会碰到障碍,难免会徘徊不前,速度缓慢,有时还会陷入误区。
热门推荐
  • 逆水行周

    逆水行周

    余文穿越到北周时期,化身宗室贵族西阳郡公宇文温,娶得如花美眷。按历史轨迹妻子即将被皇帝强占,随后皇帝更是因此杀夫夺妻,而不久后篡位建立隋朝的隋国公杨坚也将对宇文一族举起屠刀。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余文决意反抗即将到来的悲惨命运逆水行舟。隋国公,听说你要造反?天地良心啊杨广老弟,你们家倒霉我也不想的。李爱卿,你家李建成和李世民怎么又打起来了?总而言之一句话:昏君,把天下交出来!
  • 西点军校给男孩的成人礼

    西点军校给男孩的成人礼

    《西点军校给男孩的成人礼》内容简介:只要你不认输,就有机会!胜利属于最坚韧的人;只要充分相信自己,没有什么困难可以阻挡你;要培养各方面的能力,包括承受悲惨命运的能力;要敢于战胜一切恐惧,要感谢生活中的逆境和磨难;“没有办法”或“不可能”常常是庸人和懒人的托辞;哪怕是对自己的一点小克制,也会使人变得强而有力。
  • 信风

    信风

    董立勃山东荣成人。生长于新疆兵团农场。新疆师范大学政治系毕业。曾任农工、教师、记者、编辑。现任新疆作家协会专职副主席、秘书长。中国作协会员,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新疆政协常委,国家一级作家。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发表小说。现已经发表出版长篇小说《白豆》《米香》《暗红》等11部、小说集3部、中短篇小说近百篇。其中多部、篇小说被转载及入选各类年度精选本,并有作品被改编成影视作品。曾获过多种文学奖项。谁也不知什么时候会相见1949年9月25日,新疆的国民党部队起义了,虽然新疆和平解放了,可新疆还是很乱。
  • 史前求生大师

    史前求生大师

    “歪?先森,有兴趣来参加史前求生吗,不要998,只要命的那种,口令答对了就能直接参加哦……”“没有,滚!”“口令正确!恭喜你成为本系统的第48号幸运儿。”“……”别人打不了的“爹”我能打,别人做不了的任务我也能做!且看驯兽师杜承是如何在求生系统的“坑蒙拐骗”下,一步步登上史前求生大师宝座!
  • 漫漫仙途凡女求仙

    漫漫仙途凡女求仙

    她腾云铁衣在一次打斗中重伤而亡,穿越异世,本是凡女一枚,却无意中落入修真门派,从此,她便踏上了修仙之路,史无前例的劣等资质,在举步维艰的修仙界,一步一坎,一步一阻,一步一泪,面对重重困难,她是否能步步升仙,求得永生,漫漫仙途,红尘缭绕,一步错,步步错,她是否会寻到真爱,仙途受阻,还是斩断红尘,我们一起走进漫漫仙途,凡女求仙。本故事纯属虚构,切勿按照里面的方法修仙。
  • 安言多年,故染朝夕

    安言多年,故染朝夕

    顾北言说,他以前听过一个人说过一句话,你是因为喜欢一个人,所以喜欢她的一切,而不是因为喜欢他的一切而喜欢她这个人。因为喜欢,所以爱了。安染熙说,她不相信一见钟情,但是她相信感觉。看到某个男人的第一眼,她就知道,她虽然没找到钟情的感觉,但是她找到心动的感觉了。因为心动,所以爱了。顾夕颜说,粑粑麻麻每天就只知道秀秀秀!怪不得别人都夸他情商高,就是每天看粑粑惯妈妈惯出来滴!
  • 星火执獠牙

    星火执獠牙

    东南铁拳,一群人正穿越在祖国的大好河山之中,在闽山闽水之间随意穿梭。那是第一梯队,应急机动部队的作风,更是我们现代军人的基本能力。星河面无表情的看着一切。他没有动。动的只有周围的微风,还有晃动的树叶,以及遮住他的伪装。没有人知道他的内心是安静的还是波动的。提前半天到达战场,并做好伪装潜伏,等待着并不是这几个猎物的出现,而是。。。
  • 三辅決录

    三辅決录

    本书所收二十三种书都是对三辅地区即金关中地区之都邑、人物山川、形胜等的记载,因性质相类,收为一集,对研究关中地区的地理等有一定意义。
  • 书中世界我称王

    书中世界我称王

    在网文作者穿越进入自己的小说世界当中之后会发生什么?当一个普通的屌丝男掌握这个世界一切真理以及一切秘密和结局的时候,他又会做出怎样的选择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在这个弱肉强食的危险世界,一个凡人又如何一步步走向巅峰,成为七界之王?
  • 宣和北苑贡茶录

    宣和北苑贡茶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