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70800000023

第23章 陈寅恪读书先识字

陈寅恪(1890~1969年)史学家。江西修水人。建国后,任中山大学教授。著有《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元白诗笺证稿》和《论再生缘》等。

陈寅恪早年曾留学日本、德国、瑞士、法国,有中国最佳“读书种子”之称。20年代时,他的朋友,留美博士吴宓说,吾必以寅恪为全中国最博学之人。

陈寅恪能熟练运用世界十几种文字,其中有几种已失传。他读书多,许多书不但谙熟章节,甚至还能背诵。如四部典籍,随你翻哪一本书,读哪一段文字,他都能正确说出在哪一卷甚至见自第几页上。据说,中宣部常务副部长周扬,见面谈话后也称他“记忆力惊人,书熟悉得不得了,随便讲哪,就知道哪地方。英法梵文都好”。

“欲纵观所未见之书”

陈寅恪生于书香门第,家中丰富的藏书,吸引着他从小就读了一本又一本,他几乎看遍了家中所有的藏书,养成了空下来就想读书的习惯。常发誓:“欲纵观所未见之书”。

晚清以来,国家多难,内忧外患,激起了陈寅恪向西方学习的热情。十二三岁时就跟着大哥,踏上了出国留学征途。从日本到西欧,陈寅恪越学越坚定了自己“国可亡,而史不可灭”的想法。认为:振兴几千年来中华文明蕴育出的文化精萃,才是民族挺立之根本。十六年中,他留学国外,曾在许多大学读书。每当读完了所需的几门课程,他就转校。结果虽然满腹经纶,却因没有自始至终读完学校的全部课程而不能获得毕业文凭。为此在20年代初,清华国学研究院成立,聘请导师时,梁启超郑重其事推荐他,但北京政府教育部却以陈寅恪没有大学毕业为由拒绝聘请,若不是梁启超一再坚持,并声称自己虽著作等身,却不及陈先生几百字论文等,陈寅恪真还差点进不了清华园。

留学期间,陈寅恪很用心读书。在德国时,有一时期官费停止,断绝了经济来源,但他仍坚持学习。每天一早只买少量的最便宜的面包,在图书馆度过一天。为了读书,还得把钱节省下来买书。他在一封信中说,“我现必需之书甚多,总价约万金,最重要看即西藏文正续藏两部及日本印中文正续大藏,其他零星字典及西洋类书几种而已,若不得之,则不能求学。我之久在外国,一半国外图书馆藏有此项书籍,一归中国,非但不能再研究,并将初着手之学亦异之矣。”他真是千方百计读书。

陈寅恪读书还善于运用西方比较语言的方法。1918年,他已开始集中精力研究古文学和佛经,先后在美国哈佛大学学梵文和巴利文,在德国柏林大学攻读东方古文字学。在此期间,他又掌握了西方比较语言学的方法,即用一种文字的佛经与另一种不同文字译本的同一佛经相比较,从中掌握语言规律及变化。通过这种方法,陈寅恪通晓了多种古代语言并熟习佛教内典,达到熟能生巧,巧能生华,这使他后来能广泛利用多种语言文字的资料来佐证历史,且运用自如,其所论精辟,为他人所不能及。

从常见书中发现不常见问题

陈寅恪读书的另一大特色,就是从一般人都能找到的常见书中,发现问题,提出和解决新问题。

1932年,他的学生蒋天枢在听陈寅恪讲授晋至唐文化史课时,所记的课堂笔记中有这样一段话“本课程学习方法,就是要看原书,要从原书中的具体史实,经过认真细致而实事求是研究,得出自己的结论,一定要养成独立精神、自由思想、批判态度。”这段话,可以说是陈寅恪读书方法的总结。

1928年冬,陈寅恪在北海图书馆看书,看到满文版《几何原本》七卷。为弄清满文版《几何原本》的来龙去脉,他对照了利玛窦、徐光启在万历年问合译的《几何原本》,发现版本不同。又同清人梅彀成主编的数学丛书《数理精蕴》中十二卷本《几何原本》核对,感到二者也不相符。他又转向考证《数理精蕴》,说“尝读数理精蕴本,怪其与利徐共译本体裁绝异。仅就利徐共译本删节者,皆不相类,颇致疑于清圣祖及诸臣删改之说”。他根据早年留学欧洲时所作的德文本、英文本《几何原本》笔记,如海外图书馆夏乌氏(sommervoyel)耶稣教会著述目录中满文几何原本,及法兰西人支那学书目,认定满文本与《数理精蕴》同出自耶稣教会另一教士版本,比利玛窦、徐光启译《几何原本》简略得多。对此,他深表疑问,说:“寅恪因之疑此满文译本及数理精蕴本,皆间接直接出于浩氏相类似之本,而数理精蕴本恐非仅就利徐共译本所能删改而成者。”读书要在不疑和可疑处获得新知,这就是陈寅恪读书不断进步的一个原因。

天头地脚批注得水泄不通

陈寅恪熟读群书,还有一种独特的读书方法,即用批语和评点。

陈寅恪从德国留学回来,除带回他的书以外,还有一部分是他经过筛选的读书笔记。这些笔记分门别类,现存有藏学、蒙文、法华经、梵文等六十四本。这是他留学十六年的部分读书笔记。

他读书时采用密点、圈点以识其要。书眉、行间,批注几满,细字密行,几难辨识。就字迹、墨色观之,先后校读非只一二次,可见用力之勤勉。而行间、书眉所注者,间杂有巴利文、梵文、藏文等,以参证古代译语。其内容和文字的丰富,为通常学者所不识。通常他还喜欢将几种基本的书,以平日阅览时意见,或发现其中有新的问题时,写在每页的书头。

八九十年代,陈寅恪写在书籍天头地脚的眉批已被陆续整理发表,如上海古籍出版社《陈寅恪读书札记·(旧唐书)(新唐书)之部》;王邦维在《中国文化》第二期上公布的《陈寅恪读高僧传批语辑录》;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在王元化主编的《学术集林》卷二上发表的陈寅恪《读(弘明集)(广弘明集)札记》;《中国古籍研究》第一卷包敬第整理的《陈寅恪遗作(唐人小说)(汪辟疆校录)批注》等。人们于此当可一窥史界一代宗师读书的辛勤。

读书望文生义,不足道也

陈寅恪说,读书要先识字,懂得多种语言。他自己就能运用十几种文字和语言。

1923年陈寅恪留学德国时,曾写信给国内的妹妹,请她代购《大藏经》。他说:“西藏的藏经,多龙树、马鸣译而中国未译者。即已译者,亦可对勘异同。我今学藏文甚有兴趣,因藏文与中文,源同一系文字。如梵文之与希腊拉丁及英俄德法等之同属一系文字。从此之故,音韵训诂上,大有发明。因藏文数千年已用梵音字母拼写,其变迁源流,较中文为明显。如以两洋语言科学之法,为中藏文比较之学,则成效当较乾嘉诸老,更上一层。然此非我所注意也。我所注意者有二:一历史(唐史西夏),西藏即吐蕃,藏文之关系不待言;一佛教,大乘经典,印度极少,新疆出书者亦零碎,及小乘律之类,与佛教只有关者多。中国所译,又颇难解。我偶取金刚经校勘一遍,其注解自晋唐起至俞曲园止,其间数十百家,误解不知其数。我以为除印度西域外国人外,中国人则晋朝唐朝和尚能通梵文,当能得正确之解,其余多是望文生义,不足道也。隋智者大师天台宗之祖师,其解悉檀二字,错得可笑(见法华玄义),好在台宗乃儒家五经下义二疏之体,说佛经,与禅宗之自成一派,与印度无关者相同,亦不要紧也(禅宗自谓由迦叶传心,系据护法国缘传,现此书已证明为伪造。达摩之说,我甚疑之)。旧藏文既一时不能得,中国大藏,吾颇不欲失此机会。惟无可如何耳。又蒙古满洲回文书,我皆欲得。可寄此逐至北京,如北京有满蒙回藏文书价廉者,请大哥五哥代我收购,见后恐益难得矣。”此信关于为什么要学语言,学语言与研究学问有何关系,及怎样读书做学问,谈得再明白不过了。

陈寅恪因为读书广博,善于选择增进自己学问的书籍。20年代初期他在柏林时,有一天,同学毛子水上他那儿,发现他正伏案读kaluza的古英语文法。毛认为当时在德国已有较好的同类书,便问为何费工夫读这样一部老书。陈寅恪说,正因为它老的缘故。毛过后一想,认为陈不是戏言。因为无论哪一种学问,都有几部好的老书。在许多地方,后来的人自然有说得更好的,但也有许多地方,老书因为出自大家之笔,虽然过了好多年,都有可以启人深思处。

陈寅恪驾驭语言的能力已达信手捻来、出手成章的程度。回国后,他仍继续学外语。在清华大学任教期间,每逢星期六上午,他坚持去东交民巷,找一位叫钢和泰的外籍教师学习梵文,一直坚持到钢和泰回国。他学语言,并非为了多掌握一个语种而已,而是为学术研究。例如学梵文,就是为了研究佛经。他曾多次与钢和泰比较、分析各种语文版本的《金刚经》。他学习满文、蒙文、藏文,也是为了研究佛教经典。

史中求识

中国诗词文字,无不留有历史痕迹,陈寅恪善于以诗证史,他的读书已达到一切遗存皆史料的最高境界了。

1944年,在四川成都,有人发现一方唐砖刻有跳丸,围观的人数后说有六丸。陈寅恪根据白居易诗“舞双剑,跳七丸。袅巨索,掉长竿”中所描写的唐时百戏,认为这是胡伎,应该有七丸。观者再详细数,果真是七丸。当人们刚刚体会到出土文物与文献记载相互印证的重要意义时,陈寅恪又出口说道:“日本正仓院考古记图版陆南棚漆弹弓背,亦绘跳丸之伎,所印图版,史见六丸,惟左手指尖黑暗不明,未审其上别有一丸否待考”。陈寅恪历史知识如此渊博,胪列史料如数家珠,令闻者惊叹不已。

从来历史学家、大学问家都十分重视史料,这是因为学术研究,是在分析史料中发现真理,探索规律的。陈寅恪说“一时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取用此材料,以研究问题,则为此时代学术之新潮流。治学之士,得预于此潮流者,谓之预流(借用佛教初果之名)。其未得预者,谓之未入流。此古今学术史之通义,非彼闭门造车之徒,所能同喻者也”。

香港学者许冠三,曾对陈寅恪作的《柳如是别传》中引用的史料作了抽样统计,发现仅《复明运动》一卷,所征文献共在三百一十种以上。其中诗文集八十五种,包括《左传》、《史记》在内的史传二十三种,地方志二十四种,新闻、纪略类十九,杂记、随笔类十六,丛话、野史类十二,年谱九,实录四……在诗文集中,钱牧斋一人独占十二,钱氏同时代的士人二十余种,内顾炎武五,黄宗羲、吴梅村各二,余下的以唐宋名家居多,杜甫、李商隐、韩愈、柳宗元、苏轼、欧阳修等,应有尽有。

书读得越多,越不敢妄说,陈寅恪实质上是用他总结王国维时的方法读书做学问的,方法可概括为三:“一取地下之实物与纸上之遗文互相释证。二取异族之故书与吾国之旧籍互相补正。三取外来之观念,与固有之材料互相参证。”用这三种方法,他晚年发表约七十七万字学术著述,参考引用了各类文献九百零七种,六千一百四十四次,内容分别为哲学二十四种,佛教二百二十六种,道教十七种,政经二十一种,语言三十一种,文字一百八十种,史地三百四十九种,综合二十七种,科技二十一种,艺术十一种。

1948年陈寅恪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解放前夕,南京国民党当局将他作为抢救国宝第一批名单,派专机从北平将他与胡适一起接往南京,但陈寅恪却没有去台湾,他在南京转道上海,来到岭南大学。一个双目失明的人,对政治局势判断得如此明了,不能不说源于他的读书功底。对此,他这样说:“古今中外,哪里有作学问能完全脱离政治之事?但两者之间,自然有区别,不能混为一谈。如果作学问是为了去迎合政治,那不是真正的作学问。因为作学问与政治不同,毕竟有它自己的独立性的。”正因为这样,他的学术研究和读书生活,即使在生命的最后二十年中也不为左右倾思潮所左右。

张培华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

同类推荐
  • 读者文摘精粹版3:天使走过人间

    读者文摘精粹版3:天使走过人间

    如果爱一个人,那就爱他的全部,实事求是地照他本来的面目去爱他,而不是脱离实际,希望他这样那样。爱是神奇的,它使得数学法则推动了平衡;两个人分担一个痛苦,会觉得只有半个痛苦;受摧毁死亡,让死之变得空虚;爱为没有意义的事情带来价值,让不快乐的人获得真正的快乐。
  • 认命不如拼命

    认命不如拼命

    认命的人,不会摆脱不幸,不会减弱不幸,不会驱走不幸。只有拼命的人,才能使不幸变成幸运,才能把失败转化为成功!拼命是一种勇气,是一种力量,拼命是生存的一种姿态,是比站起来更重要的姿态,是强者的象征。只有抱着一往无前的精神和必胜的信念,拼命做好每一件事情,才可能到达卓越的巅峰!
  • 心想事成法则

    心想事成法则

    纵观大千世界形形色色的人,我们会发现,总有些人是“幸运儿”,他们生活顺心,工作顺利,家庭美满,似乎好运总是伴随着他们,这也许会让许多平庸的人抱怨上天的不公。其实,只要明辨真理,认识到潜意识的力量无所不在,懂得一个人习惯性的思维方式和头脑意象,无时无刻不在塑造、引导和影响着自身的命运,并且能够对其大加利用的话,那么,勿庸置疑,你也可以拥有灿烂的人生。有的人能够实现自己的愿望,走向幸福的人生,有的人却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过着平庸的生活,这种差别究竟是怎么造成的呢?实现愿望的成功者和丧失理想的失败者究竟有何区别呢?答案就在本书的70条智慧之中。
  • 用幽默的方法表达你的看法

    用幽默的方法表达你的看法

    幽默是一种语言表述方式,它融技巧性和轻松感于一体,让人们在诙谐与笑声中解决问题。当对方出言不逊时,我们不一定要针锋相对,用一句幽默而颇含深意的话以巧盖强,既让对方意识到自己的态度不好,又巧妙的给对方以回击,让其不能发作又有苦难辩;当别人有意挑衅时,用幽默的方式合理回避,一场毫无意义的争执便止于萌芽……在工作与生活中,幽默的表达方式还有着很多意想不到的作用,但很多人并非生来就具备幽默的天赋,这需要后天的积累和培养,多看一些范例,多了解一些幽默的语言,把控好适当的环境,合理运用这些语言,这样既有利于解决问题,又能增添自身的魅力。学会用幽默的方法表达你的看法,还可以帮你减少麻烦、积累人脉、获得成功。
  • 优秀员工的8项修炼

    优秀员工的8项修炼

    只有抱着“为自己工作”的心态,才能心平气和地将手中的事情做好,最终获得丰厚的物质报酬,赢得社会的尊重,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也是本书的主旨所在。本书介绍了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工作以及对待工作的态度。语言通俗易懂,观点鲜明透亮,理论和案例相结合。不仅帮助你了解,更重要的是帮助你“改变”。书中汇集了大量职场精英的经验,提供了工作中应对各种问题和挫折的技巧和程序。本书有助于员工调整心态,重燃工作激情,使人生从平庸走向杰出;是成就员工职业辉煌、提升企业凝聚力、建立企业文化的完美指导手册;是一本很适合单位培训和个人发展的职场读物。
热门推荐
  • 步步求道

    步步求道

    没有璀璨的传说没有超人的外挂只有步步前进的问道者
  • 我真没吃软饭啊

    我真没吃软饭啊

    重生平行世界。男子汉大丈夫,堂堂正正,怎能没有硬骨气呢?
  • 我是一片云

    我是一片云

    宛露一直都是喜欢记者孟樵,但由于各种关系宛露嫁给了建筑工程师顾友岚。后来,孟樵希望宛露离婚,给她及她的丈夫造成极大压力,以致顾友岚不慎坠楼身亡,宛露因此发疯。不管问她什么,只会说一句话:“我是一片云。”那是宛露最初遇到孟樵时的戏言“我是一片云”。孟樵从此守护神智不清的宛露。
  • 世界文学经典文库:巴黎圣母院(青少版)

    世界文学经典文库:巴黎圣母院(青少版)

    本书是法国大作家雨果写于1831年的一本爱情小说。它以离奇和对比手 法写了一个发生在15世纪法国的故事: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洛德道貌岸然、 蛇蝎心肠,先爱后恨,迫害吉卜赛女郎爱斯梅拉尔达。面目丑陋、心地善良 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为救女郎舍身。小说揭露了宗教的虚伪,宣告禁欲主义的 破产,歌颂了下层劳动人民的善良、友爱、舍己为人,反映了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雨果第一部具有广泛影响的长篇小说。
  • 贵阳史话(中国史话·社会系列)

    贵阳史话(中国史话·社会系列)

    《贵阳史话》采取分类记述的方式展现贵阳的区域历史文化。其中,“史海回眸”作为全书主线,将贵阳区域内各个历史时期发生的重要史实进行有机串联,让读者对贵阳历史发展有一个总体认识;“历史人物”按照历史时间顺序记述贵阳区域内对贵阳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产生重大影响,或在全国有声誉的重要人物;“风景名胜”记述具有贵阳区域标志性、代表性的风景名胜以及风土人情、饮食等内容。
  • 薄雨凉清

    薄雨凉清

    一直以来对他的向往与追求,从未消失......直到有一天他结婚了、还有了孩子,她居然还没有放手!
  • 我的女友是白骨精

    我的女友是白骨精

    许仙娶了蛇,落十一要了毛毛虫。而......。刘北最可怜。他的老婆是一堆骨头,而且还是一堆特别爱吃醋的骨头。
  • 言零幻想

    言零幻想

    幻想,言零公司旗下一款全浸入式游戏,游戏内是超能力,科学与魔法!所有玩家所拥有的能力全然不一,无国界的世界领域决定了其热烈的程度。幻想,并非幻想。
  • 才不要和大魔王谈恋爱

    才不要和大魔王谈恋爱

    公然拒婚被贬回下界,回就回吧,为什么我会变成一棵草?草就草吧,我努力修炼还不行吗?可是为什么一直单身的我,回到这个熟悉的大陆会桃花朵朵开?一朵两朵,掐都掐不完。此时,身后的大魔王说:“不怕,我帮你掐。”“谢谢,麻烦你先掐死自己!”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