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70500000009

第9章 情绪解套(2)

“我非常希望得到我想要的,不论是在个人的生活层面或工作领域,但是,并不存在任何非如此不可的理由,如果在某方面得不到我所希望的,必然会因此遗憾和怀有失落感,但这并不表示我走到了世界尽头,就算我得不到任何我想要的,我还是能以理性的态度来面对,愿意朝合理、喜悦的路途迈进。”

现在,让我们检视第二个非理性信念:

“生活不需这么辛苦”

如果你相信这个说法,你就会以“生活应该是容易”的标准去对待或搜寻你所在意的人的肯定,这个人可能是你生命中的伴侣、配偶,或是与你一起工作的对象或上司,因此当你得不到他们肯定你的丝毫征兆时,你会因此害怕,因为你原本以为你对生活的要求不过是公平、轻而易举的事,却变得必须周旋、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或者,你会因为得不到你所在意的人的肯定而让自己抑郁终生。

辩证:

(1)是否合于逻辑?

假如你正辛苦地过生活,假如你得不到老板或你所认定为生命中重要伴侣、配偶的肯定,这个现象不正是告诉你:世事的确有其艰辛的一面?只因为你认为某些事应该不必辛苦周旋,上天就该对你法外开恩、给你特别优惠?这合乎逻辑吗?事实是,没有任何现象比证明我们希望事事顺心,事情就会变得顺利。如果我们不必劳心费力就能得到我们想要的,那真是再好不过了,如果事情变得棘手,就会棘手,不用怀疑。

(2)是否合于现实?

我能证明生活不应该是辛苦,而且老天应该认同?事实胜于雄辩。生活的确是辛苦的,而且有许多人过得比一般人更为辛苦。如果有什么法则说我不应该辛苦地生活,那么我就可以轻松过活。然而,很明显地,并没有这样的法则——无论是以什么面貌——存在,所以,要求这样的法则存在绝对是不切实际的。

(3)是否能帮助我达成目标?

我愈是认为活得辛苦是不公平的,生活就会变得更辛苦,所以,抱持生活应该是容易的想法,并不能帮助我达成目标,甚至会使我好逸恶劳、停滞不前,我应该打消这种念头,才能对我有助益。

针对“生活不需这么辛苦”的想法,合于理性信念的替代方案是:

“无论我喜不喜欢,生活确实有其辛苦的一面,如果我在生活中遇到出乎意料的艰难时,必然会因此感到挫折和遗憾,尤其是得不到老板的肯定而必须为了生活开销加倍努力工作,或是我所在意的人生伴侣、配偶不能肯定我。无论如何,这并不表示我走到了世界尽头。如果更加努力工作或在生活中有更多表现,就能解决这些问题,那么我就不该因此怨天尤人。也许在刚开始时,需要一段适应期,但我坚信我能够熬过。”

我们已经辩证的两个非理性信念,也是主要非理性信念3的变奏:

非理性信念3

“在我的生活中,应该不需太费力就能得到我想要的,如果不是这样,我是不可能快乐的。”

你已经认识了这三个主要非理性信念,它们正是引起情绪困扰的元素。就像我们之前所说的,这些主要非理性信念并非以某种标准或单纯的形式出现。事实上,你会发现你所遭遇的大部分情绪困扰和官能障碍的行为,正是根源于主要非理性信念所引发、衍生的各种变奏、各样面貌。

当你开始辩证自己的或他人的非理性信念,请有恒心而积极地坚持下去。累积已久的非理性信念,已经根深蒂固在我们面对问题时的思考里,而成为一种思考惯性,不是几个反驳的辩证就能将之剔除的,唯有不断地对自我、内在工作、悉心照料,才能将之连根拔起。然而,一旦你心生动摇或不再对自我、内在工作时,他们便会“春风吹又生”,你必须持续性地以理性的信念和强韧的心灵对自我、内在工作,直到理性信念真的沉淀、着根于你的内在、成为你的一部分为止,这是拥有强韧的心灵最重要的秘密。

伤害

当你发现你所在意的人,似乎并不在乎你的感受而说出一些评语,使你感到“伤害”时,你的反应会是压抑、不愿再对这种伤害性的评语做任何沟通,一旦这种关机式的沟通断裂,并且僵持下去,在累积大量的能量后,就会有爆发的时候。

有一天晚上,珍妮和她丈夫汤姆,邀请了汤姆的母亲一起在家吃晚饭,由珍妮掌厨。珍妮的厨艺有限,通常,晚餐只是几样容易料理的食物,餐后甜点则是比斯吉和起士。然而有一次,珍妮想做出让人垂涎的甜点——起士蛋糕,不幸地,结果是功败垂成,这个失败的经验,珍妮和汤姆彼此像是有默契似地心照不宣,不曾在别人面前提过,当然,最好都别再提这档事。

可是,偏偏在这个晚上,汤姆以开玩笑的口吻对母亲说:“妈,恐怕今天的晚餐只有起士加比斯吉,珍妮做甜点的功夫真是无药可救,上一次,珍妮想做起士蛋糕,结果从烤箱拿出来的是一团起士泥!”汤姆的母亲对这样的说法报以微笑,但珍妮却笑不出来,整个晚上几乎没说半句话。

汤姆的母亲离开后,汤姆对珍妮说:“你怎么回事?几乎整个晚上,你的脸都是臭的,我妈也注意到了。”珍妮的回答是:“如果你真的在乎我,你应该知道你做了什么伤害我的事!”就珍妮的观点而言,汤姆已经做出不在乎她和背信的事——取笑她欠缺厨艺,他不应该这么做,尤其是在他母亲的面前。

在这个例子中,珍妮的基本非理性信念是:

“我一向对他关心得无微不至,他应该也同样地回报我。他这样漠不关心地对待我真是可怕,这绝对不是我应得的。可怜的我!他用这种方式出卖我,简直是个不管别人死活的坏痞子!”

珍妮的感受,显然交杂着愤怒和伤害。她对汤姆的行为所做的反应是——绷着脸,以这种直接的反应方式谴责他的行为,并且要他感到歉疚。现在,让我们来检视一下,珍妮听到她丈夫在餐桌前说出令她沮丧的评语后,珍妮对自己说什么?

珍妮对自己说:“我一向对他关心得无微不至,他应该也同样地回报我。”这句话,你觉得合乎理性吗?让我们看看。

辩证:

(1)是否合于逻辑?

如果珍妮的丈夫能依照她要求方式,关照她的感受,那当然是好的,但是,难道除此之外,他就没有其它不这么做的理由?这个要求当然不合于逻辑。

(2)是否合于现实?

换言之,我们可以这么问:“珍妮的信念是与事实结合的吗?”如果有某种法则是:我们应受到别人关心的对待,就如同我们对别人所做的,那么我们理所当然会得到如此的对待。显然地,这样的法则并不存在。我们有太多的人生经验可以证明,我们关心别人并不一定就会得到相等的回报。

接下来,再看珍妮的话:“他这样漠不关心地对待我真是可怕,这绝对不是我应得的。”即使我们承认珍妮所受的对待是漠不关心的,然而有什么证据显示受到这样的对待“真是可怕”?我们会因此感到难过和遗憾,但真的是“可怕”吗?“可怕”不就如同“没救了”这个奇妙字眼所意味的:不只是非常糟,而是百分之一百零一的糟?珍妮的处境真有那么糟吗?

现在,我们看看珍妮的观念是如何在暗中作祟。珍妮觉得自己不该得到如此漠不关心的对待,然而,有谁或什么能决定什么是我们应得的,什么不是?如果我们关心别人就能因此得到别人好意的回报,当然很好,但我们的生活中是否有任何经验能证明“应该”的存在?我们得到了我们认为应得的吗?是不是有时我们并没有得到我们认为应得的?大多数的人对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分别为“不是”和“是”。

最后,珍妮因为自己的烹饪缺点没有被三缄其口,就觉得彼此之间的信任被出卖了,而咒骂丈夫是不管别人死活的坏痞子。即使他的举动是粗心大意、漠不关心,就能因此说他是不管别人死活的坏痞子?假使他真的是,那么他随时随地、一举一动都会是个坏痞子的模样,所以,这样的指责是不经深思的夸张说法。

(3)是否能帮助珍妮达成她的目标?

几乎不可能!咒骂别人,绝对得不到别人的配合,更不是让对方有所改进的最好方式。珍妮需要丈夫对她的感受有更多的关注,于是,她以绷着脸的方式,指望丈夫会因此感到愧疚、能回头想想自己是不是不经意地说错话而使她发动“绷脸”攻势,这是为什么珍妮会这么做的初衷。但无论如何,这种不明说的解决方式,就像是冒着如履薄冰的危险,容易使状况变得更不利己。比较好的化解方式是,珍妮如果不以完美的行为标准来衡量、要求她的丈夫就不会因为丈夫偶尔不当的行为感到沮丧。进一步采取更理性的态度来面对丈夫偶尔的漠不关心或失言之处,如此,她才算是掌握到了如何使丈夫更关注她的感受的问题关键。

针对“我一向对他关心得无微不至,他应该也同样地回报我。”的说法,珍妮的理性信念替代方案是:

“我非常希望丈夫以对等的关心待我,尤其是包容我的短处,但他并不是非得如此不可。坦白说,他的举动只是依循他的想法而来的,而不是依照我的心意。

当他不经意地提到我们之间协定过最好是心照不宣的事时,当然是不好的,但并非可怕,这是我可以忍受的。

这样的举动,当然不表示他一无是处,既然是人,就难免有无心之过。”

有了以上的理性信念之后,珍妮就能坚定地对丈夫表达她不喜欢他偶尔做出漫不经心的行为,如果他愿意改善这类情形,她将会视之为促进两人关系的重要步骤,而且深具意义。

你可以从这里看出,珍妮如何峰回路转地从情绪困扰中走出来,试图有所改变,而不被伤害和愤怒的感受左右,使她以“绷脸”的闹别扭方式来面对问题。为了让你对闹别扭的有更详细的了解,我们推荐温蒂·翠丹的著作《不可思议的别扭》。

1.分析别人对你的批评

我们已经检视了许多人因批评而产生不必要的沮丧情绪,这种反应会消弥了可能从批评中得到潜在好处的机会。有些批评是用心良苦,有些则是能帮助我们增进工作表现和改善个人特质的建议,这些都会因为情绪沮丧而被忽视。

无论如何,情形并非是教人绝望的,如果你已经懂得我们一再强调的,能够倾听而不会害怕、否认、忽视或大或小的批评、意见和指责时,你就有立场指出别人不合理的批评是否隐含强求、“非如此不可”、“可怕”等等的语意,并且,乐观地帮助他们确认、对抗他们的非理性观念,纵然只是一句提醒的话也好!总之,你的目的是给他们具有某种程度真实的批评而建议他们采取适当的表达方式。我们并不支持你钜细靡遗地指出他们非理性的观念,是为了成为他们之中的“翘楚”,或是为自己能表现得如此“理性”而对自己竖起大拇指,这样的做法事实上是隐含着非理性动机的,并将很难使你能够准确地拿捏分寸、给予良性互动的建议。总之,当你以这类的建议来回应别人对你的批评时,要谨慎些!清楚地说明你不是在“人身攻击”,而是针对他们态度、言词中非理性的部分,并解释为什么他们的观念是非理性的,而你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你愿意接纳他们的说法,在过程中,从他们的批评里沉淀出合理与不合理的部分,并且就不合理的部分回应你的建议。

2.锲而不舍地辨视非理性信念

不要忽视随时开放沟通管道的重要,一旦你和“批评”之间的沟通断裂,就会使你有机可乘地紧抓主要非理性信念,引发我们之前已经检视、确认的情绪困扰和行为反应。

让我们假设你已经可以成功地认知、对抗非理性信念,而且迫不及待想看看自己会如何面对别人对你的批评,你已经放弃被肯定的需要,你也认同别人指出你的短处,不会因为害怕而不愿承认,可以不忧不惧地接纳别人对你的批评。如果你把批评视之为一种证明的机会,你能以利己的方式来增进你的表现和观念,你就能从批评中获益。

比如说,你可能有兴趣于网球教练对你的开球技术的批评,或是你欢迎上司给予你工作表现的评估和建议,也或许乐于接收你的伴侣透露增进爱意的暗示,所有的例子都是要你切记一个重点,那就是一旦你接纳的批评绝非是人身攻击,而是针对你的观念、作为和表现,你就能基于增进表现的动机而有所尝试。你无需理会人身攻击的批评,之于你,个人价值不必成为别人的镖靶。你将回想起我们已经提出的论调,这论调将会不断地反复出现在整本书中——我们只能就事论事地评估一个人的作为、表现,而不能针对他/她个人。

3.建设性与非建设性的批评

基本上,批评分为两种:

建设性的批评

通常是由愿意为言论负责的人所提出的,包括所有动机正当的批评,以及由于你怠忽职责造成业主不便或损失的合理抱怨。面对这种抱怨,你最好不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掉以轻心。你应该以“人难免有犯错的时候”接受自己犯错的事实,并找出失职原因,寻求改进之道,避免重蹈覆辙。

非建设性的批评

包括那些别有心计或满腹牢骚的人所做的批评,也许在这种人当中,有人是处心积虑想除去你这个眼中钉。特别是在办公室里,当你被上司看好的时候,更容易发生这种情形。也可能是某个母亲叨叨絮絮地灌输女儿罪恶感、操纵女儿的感受,为的是年老时有女为伴。一般来说,在这类范畴提出批评的人,目的不是为了提出良性的建议,而是别有企图,为了自己的利益——以你为祭品。

在人生的道路上,学习如何有效地应付形形色色的麻烦人物,不在过程中感到挫败,你就需要一本充分、全面函括这类议题的书。总之,在以下的篇幅中,我们将为你建立一些有利的观念,在你力图振作的过程中,帮助你应付为你带来麻烦或扯后腿的人。

4.应付满腹牢骚的人

同类推荐
  • 双赢谈判

    双赢谈判

    本书适合中国人的谈判之道,被誉为“大中华最本土的大众谈判读本”,《双赢谈判:谈判不败的制胜秘诀》揭露了公关谈判专家不为人知的谈判策略与独门心法,教你练就一身谈判绝活,掌握谈判精髓,人人都能用到的谈判策略,商业交涉、求职加薪、购物砍价、人际交往等都能用上的谈判技巧;提升内心正能量9种心法,助你30天成为无往不利谈判赢家,认真看完本书,以后所有的谈判由你主导。
  • 成就的秘密

    成就的秘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深藏心底或与极少数亲密的人分享。电影《花样年华》的结尾,梁朝伟把属于自己的秘密说给吴哥窟旁的树洞,然后以草封掩,让秘密永远成为秘密。这里所要论述的,不是继续保存秘密,而是揭露秘密,揭露一个属于每个人的,能助一切人无往不胜的,并已被历史上的伟人证明和当代杰出人士正在证明的,堪称空前绝后的惊世大秘密。
  • 最让孩子受益成长的故事(青少年阅读故事书系)

    最让孩子受益成长的故事(青少年阅读故事书系)

    其实在人生旅途中,支持你内心世界的,常常是一两句素朴、简单的话而已。而在人生成长的阶段,又难免会遇见一些迷茫、失落、困惑的时刻。孩子们需要课堂上老师的教导,需要家庭里父母的细心呵护,但更需要一本经典的好书做指导。这是一本伟大的成长故事书。所汇集的经典故事都经历了时间的沉淀,是人类精神成长的最高境界。
  • 做一个会说话办事的人全集

    做一个会说话办事的人全集

    这是一本全面介绍得体说话、高效办事的书。说话办事有学问,有讲究,为了帮助读者尽快成为一个会说话会办事的人,本书从实用、方便的原则出发,将日常生活中最直接、最有效,使用率最高的口才技巧和处事方略介绍给读者,使读者在最短的时间掌握能言善道、精明处事的本领;让读者懂得如何在说话办事时做到不卑不亢、圆滑中有果断,做到“到什么山唱什么歌,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离不开说话、办事,甚至可以说,我们是在说话、办事的过程中度过一生的。一个人要想在社会上吃得开,就要充分依赖说话水平与办事能力。
  • 心灵盛宴:小故事 大人生

    心灵盛宴:小故事 大人生

    本书运用大量经典清新、精彩有趣、充满智慧的故事,从品德修养、性格情绪、处世待人、治学之道、职业打拼、友爱情感六个方面展现健康豁达的人生态度,小故事中蕴藏着大智慧,小故事中涵盖着大人生。
热门推荐
  • 中国音乐简史

    中国音乐简史

    《中国音乐简史》讲述了中国是礼仪之邦,中华民族是爱美的民族。所以,从远古开始,礼和乐就被提到很高的地位。孔子教学生的六种教材——《诗》《书》《礼》《易》《乐》《春秋》中,有《礼》和《乐》;孔子教学生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礼和乐居于前两位。目中的重要性。古人说“礼别异,乐和同”,意思是说“礼”是用来别尊卑,序长幼的。也就是通过礼的规定,来制定一种社会赖以稳定的等级秩序。而“乐”,则是求得一种没有尊卑长幼之分的平等与融合,以达到社会的和谐.孔子就曾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过于礼。”
  • 靖康传信录

    靖康传信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若爱还在时光深处

    若爱还在时光深处

    六年前,夏氏集团一朝倒闭,夏颜从云端跌落泥潭。六年后,她爬到陆氏集团总监的位置,却在此时遇见了陆晟。他步步紧逼,一吻二扑三抓人,夏颜被吓得狼狈躲避,最终却还是陷进他的爱情包围圈里。
  • 季先生,缘来是你

    季先生,缘来是你

    【甜饼短篇1v1】季喻之当过池夏两回贵人。一是少年时期的英雄救美,二是她事业跌到低谷时给她的云梯。演技遭受质疑的池夏颠覆以往荧幕形象,用实力稳坐娱乐圈四小花旦之首,摘得影后桂冠。当事业重新起航,池夏却突然退出娱乐圈,以花店老板娘的身份嫁给季喻之。很多人不解她的做法,池夏却在社交平台这样说道:“缘起十年前的秋日,情定发现他的守护,结果我向他的求婚。”
  • 214度恶龙王子(番外篇)

    214度恶龙王子(番外篇)

    身为孤儿,从小就吃尽苦头的雪莉,为了抓住自己认定的幸福,在他面前将自己变成一个洁白的天使。圣天元,因为执著于对以前恋情的约定,不顾一切地回到了初恋情人的身边。从此,在天使的眼中,眷恋和爱慕慢慢被忌妒和愤怒取代,纯自的身影渐渐没入混沌的黑雾中。纯洁的天使,在爱情面前,一步步堕入地狱的深渊……
  • 斯莱特林的新晋学员

    斯莱特林的新晋学员

    宁安来到哈利波特的世界。听着分院帽咧开大嘴,喊出嘹亮的一声“斯莱特林——”,他紧了紧衣领,暗暗低下头来。“斯莱特林吗——无论在哪个学院,只有对魔法的不懈探求才是我所追寻的方向。”深邃的双眸缓缓扫视礼堂,然后迈步朝斯莱特林长桌走去。“弯下你们的腰,躬身行礼吧——巫师们,在汝等面前的,将会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巫师”
  • 壁花公主的恶魔军团

    壁花公主的恶魔军团

    温和的公主,冷漠的王子,缘分让他们相遇,命运让他们分开,当公主重新遇上王子,当王子再次爱上公主,命运之轮开始转动
  • 王爷乱来:亲亲小痞妃

    王爷乱来:亲亲小痞妃

    她无耻,她流氓,接近他是有所图。可这一个权倾朝野、风华绝代的王爷也未免太过张扬,摸摸亲亲不止,还刻意招来一帮脑残女找她麻烦?!尼玛,动动小手指也气死你们……当她21世纪新新人类好惹吗?……然而,有一天她终于领悟,某爷不止张扬,是绝对的阴险毒辣……(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不完美也可以很美好

    不完美也可以很美好

    这个世界总会留给我们一些缺憾:没有安全感,想要存在感,颜值不够高,运气不够好,无端被误解,工作太糟心……以至于我们时刻都在与不完美拼命对抗着。其实,我们注定不会完美,但我们依然可以用优雅、有趣的方式让自己拥有美好人生。我们还未拥有的,不是我们不配,而是我们值得拥有更好的。我们经历的事情,终归会有一个美好结局,如果不够好,那只是还未迎来结局。不必苛求多么完美,只要我们让心情明媚起来,活出自己的真性情,就能成为一个美好的人。
  • 我的病娇女友

    我的病娇女友

    一个惹人怜爱的女孩,可爱的面貌,长长的乌黑发(新手上路,水平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