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395700000002

第2章 序二 文学与“农治”——略论苗秀侠近年长篇小说创作

《谷梁传》中记载“农”是“辟土植谷”的人,而“民”的原初意义则为不迁徙的国族。“农”自古以来就是安土重迁、开荒种地之民。在传统农耕文明中,中国的农作为“士农工商”结构中的重要元素,一直承担着固定的经济身份和文化伦理价值。然而,当中国社会经历三千年未有之大变的时候,“德能居位”的士,因现代行政制度风流云散。“巧心劳手成器物”的工,被大机器生产所替代,四民之末的商业大行其道,此时开荒种地的农也被迫终结了与土地的依附关系。农民日渐脱离土地,以筋肉劳动大军的身份在国土上迁徙,寻找工作机会。此时,中国传统四民结构最终趋向根本性的瓦解,中国社会在现代性的“进步”中以极快的速度走向了新型文明样态。

中国社会近三十年的现代化进程中,农民因为群体数量庞大,居住面积广大,他们往往成为变革对象中最重要又最困难的对象。中央在1982年至1986年连续五年发布以农业、农村和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做出具体部署。2004年至2016年又连续十三年发布以“三农”——农业、农村、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了“三农”问题在中国社会现代化时期“重中之重”的地位。“一号文件”已经成为国家重视农村问题的专有名词。对于中国社会来说,农耕文明象征性符码——农民如何现代化是从传统进入现代最为根本性的问题,由此农民变革的必要性、重要性和艰难性也前所未有。这种变革让中国农民的身份、经济地位、文化伦理价值等等都产生了质变,而文学所关注的是在这种质变过程中,农民作为群体的整体性社会文化经验表达,农民作为个体的精神情感状态与特征。作家在新的“人”的层面,或者说在现代人的层面重新打量中国农民,摹写他们在文明转型中的心路历程,从而赋予中国农民深度的人性内涵和文学性观照。

苗秀侠近年创作重心在于对改革三十年中国农村变迁的叙述,对于农民生活变化的描写以及对于农民新的情感特质的描述。三部长篇《农民的眼睛》《农民工》《皖北大地》体现出作家对于中国农村现状的深切关注与思考。2011年出版的《农民工》是市场经济大潮下,中国农民背井离乡创业的一部信史。所谓“信史”是指这部作品扎根于安徽北部农村的现实生存,真实再现了淳朴农民走出乡土之后,在城市化建设中遭遇的种种磨难,这些农民工的遭遇就是近三十年中国社会主流人群的遭遇。当现代城市展示现代性和后现代时尚文化对于启蒙价值的解构时,占人口大半的中国农民却生活在一个缺失启蒙理性、科学知识、专门技能和人性关怀的时空维度中。然而,即便是在这样一种冷漠、逼仄甚至荒凉的生存环境中,中国农民靠着他们世俗的智慧、坚忍的意志和超人的吃苦耐劳,从贫困、简陋和粗暴中走向富裕、复杂和温厚,当然也存在资本原始积累过程中的暴力、贪婪和血腥。《农民工》这一类农村题材小说摹写了中国传统乡土文化伦理的有效性,用“仁义礼智信”这种日渐被稀释和遗忘的价值和意义去润泽现时代中国农民的精神品性。小说主人公张如意正是千万个希望过上好日子的正派中国农民的典型,小说更多保留了皖北农民特有的干劲和闯劲,生动地还原了“包工头”这一中国特定历史时期的特色人物。而通过承包城市基础工程发家的中国农民以后该如何走?这个问题其实在长篇《皖北大地》中找到了答案。2014年出版的长篇《农民的眼睛》更多从民间化角度来讲述农民个体的生活状态,小说运用了更多方言俗语,尤其是人名、地名和各种农村特有物件都体现出浓郁的“农”味儿和“土”味儿。这些整体上既关联又各自相对独立的农事和村事,乡野土语中显露农民的朴实憨厚,农人小景中表现农民的仁义豁达,这些写法无疑是作者有意识的一种文化伦理观照。农业文明在日渐式微的过程中,那抹回光返照的夕阳依然折射出这种文化的伦理光辉。这部长篇小说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农耕文化式微中的温暖与期待。《皖北大地》则是面对文明转型的一种正面回应。农民从土地上出走,又主动回归土地,这不是一个简单的画圈行为,而是在巨大文明转型过程中,以中国农民独特的韧性和智慧去弥合两种文明样态转换过程中的断裂,尤其试图缓解和治愈精神、情感和价值观念断裂所造成的痛苦。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长篇小说赋予各类出走的“农民工”不同的人生经历,然而有一点却是共同的:对于乡村和土地的爱。在这种爱的支撑下,守望乡土的老少农民、返乡的农民工和农民企业家一起开始了对中国农村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改造——土地流转、集约经营、生态化农业等等,当现代社会的资本、技术、科技知识和契约观念真正进入中国乡土社会之后,中国农村的现代化进程才能以一种可持续的方式进入良性发展。

这三部长篇关注的是中国农民不同层面的现状,也显示出作者对于农民问题递进式的思考和追问。《农民工》着眼于农民从乡土到城市,重在谋求经济地位的变化。《农民的眼睛》用平等的视点去观察现在时的村人村事,重在农村伦理风俗意义的呈现。《皖北大地》则表现出中国农民对于自己主体性价值意义的追求。从这个长篇所描写的返乡农民企业家来看,他们最看重的不再是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金钱,反而是在经历了现代城市文明的洗礼之后,对于农耕文明的文化伦理价值有了新的反思和回归,这种反思和回归带来的是行动——他们主动地重拾传统文化价值理念,且在现代资本、科技和知识的支持下,身体力行地践行曾经抛弃的传统伦理文化,例如仁义的品性、利他的行为、人性人情之美等等,最为重要的是回归对于土地的有效性的使用。作为虚构性的小说创作,在处理现实的时候,无疑会加上很多理想化色彩。中国农村的现代转型已然开始,没有回头路可走,传统文化伦理价值是否真的具有实效性,当然没有确切的答案,但是却无疑会给当下中国乡土的价值伦理建设带来深刻的启示。

中国农民自从传统四民结构被打破之后,近代百年历史中,他们无疑都是苦难的、贫穷的、低微如尘芥般的存在。在整体的现代性进程中,农村劳力和农业税收为中国城市化提供了巨大的物质支撑,然而农民却在乡村衰败的文化转型过程中,日渐沦落为没有身份尊严的沉默群体。在文学中,路遥笔下那种极力挣脱农民身份的农民,贾平凹笔下蒙昧而乡愿的农民,底层文学群体性事件中粗俗、野蛮而暴力的农民……这些作品都体现出作家对于农民自身主体性身份的质疑与思考。对于世代深深植根于土地的农民来说,在新型社会样态下该怎样确立自己的主体性身份?苗秀侠的创作散发着浓郁的皖北地域气息,农村、农事和农民是她最为关注的叙事内容。她的系列长篇小说创作丰富和内化了对于“三农”题材的文学性表达。她的小说叙事擅长感性经验的质朴表达,人物在情感和精神层面显示出一种土生土长的顽强和坚韧。在新作《皖北大地》中,作家无疑试图重新建构中国现代农民的主体性,期待这些曾经低到尘埃里的大多数“沉默者”能够获得作为一个现代人的尊严。

皖北大地人文丰厚,孕育了老庄文化、建安文学和医圣华佗,同时在政治格局上也曾开国建制,不乏众多出将入相的人物,这里曾经是淝水之战、垓下之战和淮海战役的战场,历史烟云在这片土地上聚拢又消散。由此,作为皖北大地的文学叙事,在一定程度上还需要和这块土地上的传统人脉与文脉有着暗合与勾连,从而在更深的历史时空中去理解当下的皖北和皖北大地上的人性。从小说文本叙述对象农民和中国现代性进程的关系来说,现代社会的启蒙理性无疑也是中国农民现代转型的重要价值支撑。在高科技和工具理性的实用和功利主义的时代情境中,皖北大地以及这块土地上的农民无疑会有着更为多元的现实生存路径,同时也会在更为多义的文化伦理价值体系中选择自己的文化和身份认同。

庄子在两千多年前说:“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汉书·艺文志》也认为:“小说家流,盖出于稗官。”而儒家文艺观则强调“兴观群怨”,梁启超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中》也认为:“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何以故?小说有不可思议之力支配人道故……”提出小说“熏、浸、刺、提”说。更不用说鲁迅弃医从文,致力于文学对国民性之改造。当文学以当下中国数量最大的农民群体为叙事对象的时候,文学无法不与“群治”发生必然的关系。尤其在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过程中,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农”作为“民”的一种,必须真正完成自身的现代身份认同,在精神情感和文化伦理层面重新建构自身的现代人格,从而在现代国族意义上重新阐释中国农民的国民性。当下一批对于中国乡土有着同情之理解的作家,着力于中国的“三农”叙事,已经取得相当大的创作实绩。苗秀侠近年的创作无疑具有相当深远的现实意义:以文学的方式记录中国的“农治”,以小说的村言野语表达乡土的沉默之声,以文本的信史传达作家的人道情怀和人文观照。

郭艳

2017年1月6日

(郭艳,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博士,著名文学评论家,鲁迅文学院教研部主任、研究员。)

同类推荐
  • 攻略临时女友

    攻略临时女友

    阳光从落地窗射入,将客厅照得通亮,仁杰调查事务所内静悄悄。我埋头在电脑前,全神贯注地操作键鼠,与队友们一道,向敌方基地展开第三波猛攻。说起来,以这样的方式度过甜蜜的情人节,真是可耻啊。我把怨气发泄在寒霜剑上,砍砍砍,杀杀杀!为了部落!敌人大本营的血条眼看要清空,待本战士血怒·飞龙傲天再放一记大招——叮咚,叮咚,门铃不合时宜地响了起来。
  • 我在北京有张床

    我在北京有张床

    四川某小城青年戈海洋,大学毕业后变成了专业倒霉蛋,先后失去教职(干部身份)、下岗、失恋、生意破产、痛失家父……内外夹击,濒临崩溃之际,靠写作虚荣灵魂……世纪之交,戈海洋以三千块钱和一部书稿,像外省人于连去巴黎一样来到京城,以卑微之躯,做最后一搏。北漂族的残酷生活远超想象,竞争的惨烈,体制的阻击,猝不及防的遭际,使北漂的壮士们步履维艰。戈海洋遵循鲁迅“要韧性地战斗”的斗争精神,以我不入地狱谁出地狱的乐观态度,折腾了八年,除了一张床垫、几段爱情、半腔叹息和一桩“不成功”的罪名外,一无所有。正当戈海洋嗷嗷抓狂之际,赶上了夜场奇缘,戏剧人生为他量身打造了新的命运……
  • 大唐贡瓷梦

    大唐贡瓷梦

    该书以真实的历史为依托,迎合“一带一路”宏伟战略。已作为剧本投入电视剧拍摄请跟踪后期的媒体宣传。唐朝天授二年(公元691年),邢州(邢台)瓷器行行首(会长)李福病逝,其子李长生奉母命赴洛州(洛阳)亲王李素节(唐高宗四子)府上拜孝,得知李素节入狱羁押京城。长生赶至京城瓷器行打探消息,巧遇亲王被武后赐死,长生莫明其妙的得到亲王李素节遗银八百两,离别六年已出家的京城小师妹关宝珠突然夜访,回邢州的路上又遇神秘女子李元春。
  • 见大海

    见大海

    我从银行的小院子上到宿舍楼时,孙清和刘秀娟领着俩女儿正在门前啃腊排骨。他们一人抓一根腊排,夕阳照在他们身上,腊排、手和嘴唇都亮起来。“熙娃,来一根,这是老家带来的。”孙清说,他将一件旧式军衣斜挎在肩,这是他的习惯穿法,无论什么衣服,都不会看见他将手臂套在衣袖里。“算了,你们吃,我回家做饭。”“来一根,忙什么。”说着,刘秀娟已冲回家中,拎着一根腊排出来。“我胆囊不好,对腊肉敏感。”刘秀娟几乎将那根腊排抵到我脸上,说:“怕什么,就一根腊排骨,自己家喂的猪,自己熏的腊肉,香着呢。”
  • 秘密当铺

    秘密当铺

    《秘密当铺》是本悬疑推理类的中短篇小说集,内含八个风格题材殊异的故事。由今及古,既有《彼岸瞳》《路西法的世纪末预言》《偷换时间的人》一类想象独特情节峰回路转的佳构,亦有《斗鸡》《凶宅》《禹门坊怪谈》等继承传统公案小说风格,谜底被暗藏在时空切片中,最终展现人生百态人性丰富的作品。
热门推荐
  • 冷妃有令之王爷请绕道

    冷妃有令之王爷请绕道

    两年年前,“我以为你会是唯一的依靠,结果你还是负了我”她拜别而去……两年后后,他追悔莫及,道尽心中所想,想用力挽回……
  • 妙用偏方:健康身体吃出来(套装共8册)

    妙用偏方:健康身体吃出来(套装共8册)

    妙用偏方:健康身体吃出来(套装共8册)包括:《老祖宗传下来的救命偏方》+《食疗小偏方,三高不用慌》+《会吃是最好的灵丹妙药:流传千年的养生食方》+《有了“三高”怎么吃》+《老中医的传世小偏方:全家都能用的日常小病治疗秘方》+《外公是个老中医:全家烦恼一扫光的经典老偏方》+《小食谱,大药方》+《外公是个老中医2:日常小病不用慌的经典老偏方》
  • 心学的力量:我们为什么要读王阳明

    心学的力量:我们为什么要读王阳明

    本书通过中国古代哲学家王阳明求知格物、创立“心学”的经历中一些不为人知的故事,深刻分析了心学中蕴涵的强大能量。比如,王阳明认为人人都有良知,不过世事多艰,我们在生存过程中太多次违背良知,导致良知被遮蔽,不能发挥它的能量。作者希望读者能从王阳明的智慧中学习到取得成功的正确方法,更加关注自己的心灵,修炼强大的内心,在浮……
  • 芳草鲜美

    芳草鲜美

    跌落神坛,才发现泥土芬芳。纨绔子弟的飞驰人生,貌美苦女的隐隐爱恋;寻着人们早已踏遍的古迹,觅一段幽美的真情!
  • 名门春事

    名门春事

    重生后,她端起陶罐狠狠砸破丫的头,从此崔郎是路人。这是一个吃货女主的种田生活,种着种着,他们挖出了一个天大的秘密。
  • 九死还魂草

    九死还魂草

    1939年农历2月的一天,迟庄的清晨和平常一样,黑黢黢的天空静得出奇,早春的寒风像刀一样刮人。公鸡叫过头遍之后,天渐渐地亮起来,太阳透出冷光露出她那张愁苦的圆脸,村民们又开始了新一天的忙碌。迟老大端着碗刚走到田埂边,就听见远近的狗全都狂叫起来,他下意识地抬头朝前一看,顿时吓得魂飞魄散——村前的土路上正开过来一队人马,队伍前面晃动着膏药旗。啊!日本鬼子!鬼子来啦!鬼子进村啦!村子里一片大呼小叫鬼哭狼嚎声,村民们如惊弓之鸟四处躲藏逃散,到处是鸡飞狗跳。
  • 江影帝,盘他!

    江影帝,盘他!

    一个不会咬人的小狼狗前影帝在凶猛霸王花公关的帮助下重回娱乐圈的故事。
  • 金轮王佛顶要略念诵法

    金轮王佛顶要略念诵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大荒皇极经

    大荒皇极经

    大荒开,人神降。诸天万灵定神府。天珠现,唯血战。尽做枯骨得保全。北山徐,立雄图。纵立千载难为虎。无迹之狱,苦少年。韬光养晦,俱以得生还!emmm。。。哈哈哈,文笔有限,凑合着用。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