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177400000031

第31章 33/爱吃红烧肉的二哥

“咣……”

“望尘坡决堤了,”

“快救人啊!”

……

敲锣声,叫喊声,村落里此起彼伏。很快,便集结了一大群乡亲,纷纷拿着农具朝决堤的方向冲去。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不知何时,天锡的身旁又出现了老和尚。他感慨万千地问道:“师父,假如我昨晚没过来,就葬身于那儿了。”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老和尚摇头道。

当地的保长走了过来,寻着两人的视线看去,喃喃地说,“两位真是大好人啊,善有善报。”

“大伯伯,您这是指?”天锡转过身,对保长说。

“我听说了,两位昨晚本来是在贾仁义家住下了的,是这样吗?”保长反问。

“是。”天锡点点头。

“如果,你们也像贾仁义那样,对我们遭劫的事情袖手旁观的话,那么,后果就是……”保长摇着头,似在为贾仁义的遭遇表示惋惜,又像似在为贾仁义的冷漠表示不耻。

“多谢指教。”天锡站在望尘坡顶,远远看着山脚下忙碌搜救的人群,一无所获,再看看已经被决堤的洪水冲毁的贾家遗迹,半晌无语。

后来,据保长说,堰塘之所以会决堤,是因为承建堰塘的人,为了贪污克扣工程款,在修筑堤坝时偷工减料,才造就了这项豆腐渣工程。由于近日多雨,蓄水过多,堤坝不堪重压而垮塌,导致了淹埋十余户人家的悲剧。然而,承建堰塘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势大财大的黎家堡。

决堤后,望尘坡的乡亲联名上告到知县,诉状却如同石沉大海,了无音讯。

黎家堡。

黎道强为了迎合知县大人办婚事,他并没有马上为黎光荣设灵堂,而是以等待黎家二公子还未回乡的理由,一切延后。

他的心腹张麻三跑进房来,低声说道:“大公子……不……大爷,望尘坡的那些刁民又在告状……”

“先不要理会他们,等把凤凰山的事情搞定后,再去收拾他们不迟。”黎道强仍旧坐在轮椅上,黎光荣的死并不有给他带来半点悲伤,相反,他却因此而当上了黎家堡的一堡之主,看那张翘上天嘴角,已经得意忘形了。

“是,”张麻三唯唯诺诺地点头示好。

“对了,王老五,给知县的贺礼准备得怎么样了?”黎道强扭过头,对身后的王老五发问。现在,王老五已经是他的专用跟班。

“大爷,管家已经在准备了。”王老五小心翼翼地回答说。

“这是什么屁话,”黎道强很不高兴,自从黎光荣死后,管家在他面前越来越放肆,“麻三,你去准备,要快。”

“是,我马上去办。”张麻三虽然少了一只胳膊,但做起事来,还是很快的,一会儿功夫便带着下人准备妥当,交给黎道强查验。

“好,”黎道强很满意,并授意张麻三,今后,黎府上下全权交由张麻三来打点,张麻三顿时心花怒放,自己居然当上了管家,这样一来,他在黎道强面前,表现得更加殷勤。

且说知县迎娶十三妹之日,县衙来了许多座上宾,有达官贵人,有乡绅富豪,扶阳的朱霸文也在其列。然而,黎道强却被安排到了普通之座,这让他很不是滋味,坐在位置上,老大不高兴。

负责保安任务和接待工作的是典吏,县衙大门口安插着八名衙役手持杀威棒,神气地分站两旁。典吏把知县的宾客一个个迎进县衙内后,从书记处拿过客人登记册,交到知县手中。

“不错,大家都很给大人的面子。”典吏看着登记册上的随礼清单,眼中满是羡慕。这些礼物基本上是他亲自接下的,都快堆成山了。

知县内心窃喜,但却强装平静,看都不看随手把登记册甩在身旁的桌子上,低沉地问道:“发出去的请柬,都收回来了吗?”

“基本上都到了,不过……”典吏想了想说道。

“嗯?还不过什么?”知县脸色阴沉下来。

“不过,游龙洞还没到。”

“大胆,本官大喜之日,游龙洞居然敢缺席,这是……”知县怒火中烧。

“大胆刁民,这是抗旨不遵,”典吏急忙把话说圆了。

“对,就办他个抗旨不遵。”

“下官记下了。”典吏连连点头。

其实,并不是游龙洞的四老爷有多大的面子,知县居然还会给他发出请柬。只要是稍微有权有势之人,知县都会发出邀请,也好借机敲诈勒索钱财。而四老老并不是不懂规矩,只是心疼钱财,礼物准备得太过寒酸,被衙役拒之门外了。

县衙上上下下,张灯结彩,一派喜庆,风光无限。婚宴大办十八碗,摆满了里里外外的餐桌,让宾客尽情享用。

院内正中央,搭成了一个临时戏台,唱曲的、舞狮的……节目一个个精彩无比,锣鼓阵阵,热闹得很。

“大人,恭喜!”

“祝大人早生贵子!”

“……”

知县端着酒杯、带着新娘子,在典吏的陪同之下,一一向宾客敬酒致意。奉承之声不绝于耳,他十分享受这种感觉,加上典吏不失时机地见风使舵,他已经完全陶醉在人海之中。

“咚……”

这时,门外已经聚集了几十人,他们是望尘坡的老百姓,保长代表众人,鸣鼓伸冤。冤枉之声响起,众人里面,有两张面孔很特别,正是刘国秀和天锡。

“快去看看,”知县沉重地陪同宾客喝了一杯酒,才命令典吏去处理一下。

“是,”典吏火速退到县衙外面,见到保长等一群人,十分生气,捂着耳朵,不耐烦地问道,“你们这是要做什么?”

“报告官爷,我们要告状。”保长停止击鼓,站在众人前面,回答。

“你,要告谁的状?”

“我们要告黎家堡。”

“没看见县衙正在办喜事吗?要告状,可以,不过嘛,得改天来,都散了吧,”典吏听说要告黎家堡,其情绪更加低落,更没兴趣。

“我们不能回去,今天必须把状告了。”

“行了,把诉状给我吧。”典吏不想哆嗦,伸手到保长眼前。

“我们能不能见一下知县大人?”

“都说过很多遍了,大人正在办喜事,他没时间见大家……你们,都回去了吧,”典吏正要转身,又被叫住。

“好,我们走,但是麻烦您把诉状交给知县大人,问问他,我们这个案子,要什么时候才能审理?”保长退而救其次地说。

“拿来吧,交个诉状都这么麻烦。”典吏接过诉状,大致看了一下,随口承诺,明天升堂审理,叫大家做好充分的准备。

众人信以为真,果然离开。

“啪——”天锡等人才散开一会儿功夫,县衙外面突然枪声响起,刺破长空,在知县等人听来,是那么的不和谐,宾客纷纷放下碗筷,向典吏投入询问的目光,意思是外面“又怎么啦?”

典吏不等知县开腔怪罪于他,便立即离开宴席,朝县衙门口走去,边走边骂道,“是谁不想活了,居然枪走火……”

他以为是衙役的枪走火了,刚跨出大门正要教训衙役,却看见游龙洞的四老爷和瘦猴提着大包小包的东西往县衙里走。

“站住,干什么的?”典吏明知故问。

“官爷,草民来自游龙洞,略备薄礼,还请知县大人笑纳。”四老爷说着,把请柬递了过去。

“本来是不让进的,看你有这份孝心,本官就破例让你进去了,”典知命人把礼物收下,领着四老爷往面走去。

“多谢官爷。”四老爷嘴上说着奉承的话,心里却把典吏的十八代祖宗都问候了一遍。瘦猴跟在身后,悄悄向典吏伸出了中指,怕被人发现,又急忙把手指藏进了自己的衣兜里,若无其事地耸耸肩,找了个空位坐了下去。

“放肆,”知县和新娘正在附近向宾客劝酒,突然发现四老爷等人进来,正要发问,却见瘦猴太过无理,竟然坐在了自己的位置上。

“对不起,大人,”四老爷战战兢兢地一把拉起瘦猴,退到远处的角落去。

“怎么回事情?”知县问典吏。

“他们是游龙洞的……”

“本官在问你,那枪声是怎么回事情。”

“枪声……枪声……我这就去查……”典吏见知县要发飚,连忙转身。

“不用查了,是我开的传令枪……大人,这里好热闹啊,”一个人率先走进县衙,四下打量一番,走到知县面前,递上一封官函,朗声说道,“钦差大人有令,奉旨查察安化民情,有请知县火速到驿馆觐见,不得有误。”

“钦差?驿馆?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情?”知县一脸惊愕,典吏更是不知所措。

“大人如果还不明白,请打开官函看看,”传令兵说完,转身离去。瘦猴发现此人轻功好厉害,待其消失在视线里时,才想起自己曾经多次与之较量过,都赢不了。原来,是老熟人啊,他?什么时候当上了传令兵啊?

“等等……喝杯薄酒再走啊?”知县叫典吏强留传令兵,没有得逞,只好半信半疑地拆开官函看看。当他见到落款处是奉命钦差、提督印章时,吓得脸色顿变,两手发抖起来。提督大人莅临安化,自己竟然没有收到一点风声,既然来时悄无声息,想必提督要给自己难堪了。他越想越害怕,叫典吏大人赶快准备厚礼,自己草率地向众位宾客告辞,匆匆赶往驿馆。

等典吏带着数名衙役随后赶到驿馆时,知县已经被钦差卫队拿下,捆绑起来。

“钦差大人,下官何罪之有?”知县站于案板之下,本就不服,见典吏带着礼物来了,心里自然有了底气。

案板前稳稳坐着一名身穿二品官服的人,眼神如灼,不怒而威。他并没有马上回答知县,而是叫典吏把东西都抬上前来,叫人一一清点。知县向典吏暗使眼色,两人心领神会,觉得提督也是爱财之人。典吏绘声绘色地介绍着各种奇珍异宝,知县则客气地说:“下客略备薄礼,聊表诚意,还请大人笑纳。”

钦差一眼扫过,话中有话,“这些?就是你的诚意?”

“这……下官明白。”知县一听钦差的口气,似有不满意的味道,心想此人味口好大啊。他只好悄悄向典吏传递信息,再去弄点值钱的东西来。

“钦差大人,卑职公务在身,先行告退。”典吏唯唯诺诺地退下。

“好,你去吧。”钦差好像很欣赏他,满意地点点头。

“大人,下官身为地方父母官,更是日理万机,下官也要告辞……”知县借机想走,用眼神提醒钦差,当下送来这么多礼物,也该把自己松绑了吧。

“且慢,我倒问问,你这父母官都做了些什么政绩出来啊?”钦差和颜悦色地说着,反而让知县不明就理,“是抓了凤凰山的天林吗?此人所犯何罪?是处理望尘坡决堤埋人事件吗?此案犯人何在?”

“大人,您……您怎么知道的……”知县不知道钦差想干什么,是在试探自己,还是在故意对自己立威呢?

“我知道的事情,还远不止这些,要我都说给你听听吗?”

“不不不,下官不敢劳驾大人,”知县的脸上开始渗出汗珠,那是紧张和害怕的表现。

“来人,给我关进地牢。”钦差不再多废口舌,命令左右执行。知县一边求饶一边反抗,最终还是被带走。

典吏的动作很快,不一会儿功夫就抬来了数个宝箱,里面装的每样东西都是价值连城的宝贝。当初,刘国秀为救天林,由猫耳岭提供的不少宝贝混在其中。

“不错,办事效率值得表扬啊。”

“谢谢大人谬赞。”典吏诚惶诚恐地站在宝箱旁,没见到知县,也不敢声张。

“来人。”钦差一声令下,吓得典吏倒退一步,以为自己要被拿下,连忙求饶。不过,这是他太敏感了,卫兵并没有向他动手。当他正在纳闷时,门外走来一名端庄秀丽的女人。

“民妇见过钦差大人。”

“免了,”钦差摇摇手,郑重地说,“你且看看,可认识这些东西?”

“认识,这些珠宝正是民妇和赵先生送给典吏大人的东西。”

“为何要送东西给他?”

“民妇的丈夫遭受冤枉,被关押在大牢里,民妇救夫心切,才不得以出此下策,望大人明察秋毫。”

“原来如此,”钦差把目光转向典吏,厉声喝道,“可有此事?”

“大人,下官冤枉啊。”典吏此时才发现,此女正是刘国秀。他眼球转个不停,想着自己如何推脱责任,“大人,下官只是奉命行事,当日她所行贿的金银财宝,下官全部上交了,只不过,只不过被知县大人……”

“有话便说,怕什么?”钦差见典吏有所顾忌,大声喝斥,“堂堂朝廷命官,行事畏首畏尾,成何体统?”

“大人教训得是,下官知错了。”典吏挺挺胸脯,大义凛然地说,“所有贪污受贿的事情,都是知县大人的意思,下官只是奉命行事,还望钦差大人明断。”

“如此说来,这个知县真是只手遮天啊。好,果真如你所说,本座也不好重判于你,但是,死罪可免,活罪难逃。”钦差说着,看看典吏的表情变化。典吏更是见风使舵之人,哪听不出话外之意,于是百般讨好地诉说着知县的种种问题,还不断把自己塑造成一个被逼无奈的局外之人,一席话,听得大家睡意顿生。

“大人,下官知道的就这些,望大人明断。”典吏总结道。

“好,令你仍有为朝廷效力之雄心,加上眼下正是用人之际,本座以巡抚的名义,暂任命你为安化县代理知县,给你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如何?”钦差本职就是提督,完全有任命和罢免知县的实权。

钦差居然会重用坏事做尽的典吏,大大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他当然知道,知县和典吏同流合污已经不是一两天的事情,按法理说,应该把两人同时查办。不过,他从刘国秀处得到一个可以利用的消息,那就是知县刚娶进家门的十三妹,原本还是典吏的情人,典吏迫于知县的淫威,只得拱手相让。钦差是要借用典吏对知县的仇恨,驱使其以恶克恶,打击知县等人。

“多谢大人提携,下官定当鞠躬尽瘁,为朝廷效力。”典吏十分意外,感动得手舞足蹈起来,似乎要马上一展身手,把所有本领表现出来,证明自己的实力。

“就这样吧,你快回去准备一下,”钦差扬手示意。

“是,下官告退。”如果说,典吏平时很威风的话,此时,他的状态是更加威风,因为他的身份已经变成了代理知县。消息传得很快,知县被收监后,县衙里的宾客就像是害怕传染瘟病似的,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典吏大摇大摆地走进狼籍不堪的县衙时,还剩下四老爷和瘦猴,正在寻找着什么东西。

“官爷,知县被抓了吗?”四老爷把自己带来的贺礼找着了,统统交到瘦猴手中,再凑到典吏身边,打探消息。

“你这个不长眼的刁民,在说谁被抓了呢?没见着知县大人就在这里吗?”一名衙役推开四老爷,向典吏拱手道。

“本官纠正一下,是代理知县。”典吏心中美滋滋的。

“草民恭喜大人荣升知县。”四老爷连忙拱手道贺,叫瘦猴把礼物奉上。

“滚!”典吏很嫌弃地把瘦猴手里的东西打翻在地,指向门外。

“草民告退。”四老爷命瘦猴重新拾起东西,逃命似的离开县衙。走在空荡的大街上,他想了想,既然钦差驾到,不妨前去拜会一番,反正礼物是现成的。

驿馆内,钦差正在招待着刘国秀和天锡。传令兵突然闯进来报告说,游龙洞的人求见。钦差笑着问刘国秀,“国秀啊,咱们不见吧?”

“二叔,小侄倒想见一见,看他有何话说。”天锡抢着回答说。

“好,咱们就见一见这个混帐东西。”钦差叫传令兵把四老爷直接叫到餐桌来,让他站在一旁,尴尬不已。

虽然,四老爷看清了刘国秀和天锡两人,感到无比惊讶,心想这两人怎么会在这里呢?但是,他却发现钦差始终背对着自己坐在餐桌前吃饭,既不转身,也不说话,让他摸不透钦差的想法,他几次想开口询问刘国秀,又害怕被钦差问罪,只好乖乖地闭嘴不语。

刘国秀一边吃饭,一边看着钦差和四老爷两人的脸部表情差异,一张脸神情自若,有意戏弄对方;一张脸惶恐不安,生怕得罪对方。她实在忍不住了,“扑哧”地笑出声来,说道:“二叔,您就放过四叔吧。”

“嗯,我又没把他怎么样,旁边又不是没有椅子。”钦差仍旧背对着四老爷,自顾自地夹了块红烧肉放进嘴里。

“你是爱吃红烧肉的二哥?!”四老爷听出对方的声音好亲切,加上刘国秀对他的称呼,这个答案是不难分析出来的。

“四叔,还没吃饭吧,您请坐,我给您盛饭去。”刘国秀起身招呼。

“国秀啊,别管那个混帐东西,他都有能耐做出那么多对不起凤凰山的事情来,怎么没能耐盛自己那碗饭呢?”钦差把碗放到桌子上,气愤地说道。

同类推荐
  • 五胡之血时代

    五胡之血时代

    西晋末年,八王之乱,五胡乱华!?一名现代人穿越到西晋末年,成了一名反贼。安乱世,平五胡,镇东虏,征西域,再兴汉室江山。???看?乱世之奸雄,扶华夏之将倾。
  • 三国之福将

    三国之福将

    渴慕亲情的刘涵穿越到了三国,成了即将被灭门的渤海王世子,为了自保,刘涵不断地筹谋,招揽人才,就为了能够在这乱世保住自己的家人,那是刘涵的逆鳞,触之即死。
  • 晋颜血

    晋颜血

    搬铅运汞修性命,满船载宝过漕溪形意通天打万界,地下海潮天上月这是战后的废土,也是希望的家园,这是污染的天地,也是黎明的前夜,一双拳,一杆枪,漫漫长路任我闯,自完足,不假外,逍遥彼岸只身渡!自小练拳修道,一朝灿若夏花,身穿千年,回首望,归无路,万里仙途始于足!天地如若囹圄,形意拳枪无双,生杀并发,夺造化,觅长生,一蓑烟雨谁相迎?新书《形意通天》发布,求收藏推荐,多谢支持,边上有直通车前往,谢谢~~
  • 君子遐福

    君子遐福

    君子万年,宜其遐福。因为不明原因穿越的伍桐,只想平平安安的渡过自己穿越后的日子。由于多方势力的联合推动,伍桐被推到风口浪尖。我只是想平平安安的啊——
  • 重生之铁血山河

    重生之铁血山河

    一个八零后的目光亲身看八年抗战解放战争以及朝鲜战场,误入山匪、被俘、与部队失散、独自与鬼子周旋、创立特种小分队、袭扰敌人后方……
热门推荐
  • 红与黑

    红与黑

    小说紧紧围绕主人公于连个人奋斗与最终失败的经历这一主线,广泛展现了“19世纪最初30年间压在法国人民头上的历届政府所带来的社会风气”,反映了19世纪早期法国的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本质问题。
  • 无限之深渊系统

    无限之深渊系统

    尼莫点(PointNemo)位于南纬48°52.6',西经123°23.6',这是地球上距离陆地最远的地点。一百多年前,尼莫点发生异变,毫无征兆地突然出现了一个巨大的旋涡,尺寸之大从地球外都能清晰可见,如同木星上的暴风之眼“大红斑”。伴随着巨大旋涡出现的是影响全世界范围的高烈度地震,以及波及全世界海岸线的海啸。巨大灾难使全世界的经济大倒退。至今都没有人能用科学解释这种现象,人们对科学的信心产生了动摇。史学家们将这起灾难性事件定名为“地球胎动”。大漩涡外常年笼罩着厚度约有数百公里的暴风圈,任何科技手段都无法踏入其中半步,是地球上最恐怖的禁地。然而很少有人知道,这个大漩涡名叫奈落深渊,现在那里已经变成了冒险者的天堂。故事的源头要从七年前说起,有一对冒险者干了一件捅破天的大事,他们从深渊的最深处窃取了一座由龙族统治的世界……
  • 未闻花名之仍未知道的花

    未闻花名之仍未知道的花

    那天,面码消失在我们眼前,后来时隔一年,没想到再遇见与面码相似的人,面码是我们又找到你了么
  • 两界殊途

    两界殊途

    一百年后,地球不再属于人类,龟缩在星城的人类守望相助,延续文明;另一个时空里,大国林立,魔法昌盛,万术兴盛,极北之地却有虚空裂口横贯千里。我只是个学生,为什么要承受这些?天基降临,虚空入侵,谁又能置身事外?
  • 装一片海阔天空

    装一片海阔天空

    父亲娶了儿子的女同学为妻,留下部份实业后出国定居。男主在几年之内屡战屡败,沦为餐厅老板、有名无实的富二代。当假富二代碰到假白富美后,本已丧失的斗志再次被激发,连续的作死行为拉开序幕,各路小丑粉墨登场。不着调的父亲回国,还带回一个捣乱的小弟弟,专坏儿子的好事。生活总是充满了意外,也有惊喜……
  • 社区体育工作实用手册

    社区体育工作实用手册

    近年来,东城区的全民健身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在推动社区体育理念传播领域进行了深入广泛的实践,创建了全国第一个以奥林匹克命名的社区——东四奥林匹克社区,率先提出了“体育生活化”的理念,被北京市推荐参加全国“全民健身示范城区”的创建。东城区将奥林匹克社区建设经验和体育生活化建设经验有机整合成效显著,有效地引导了人们把体育健身作为基本生活方式,推进了体育进家庭、进单位、进学校,使群众更好地享受体育带来的健康和快乐,真正把奥林匹克精神传承工作落到了实处。
  • 小世界山寨计划

    小世界山寨计划

    傅平获得了金手指——一个残缺的小世界却从此沦为工具人,游荡在诸天万界(抄X)借鉴他们的法则“山寨万界,完善自己”是傅平万年不变的口号
  • 神秘海底人

    神秘海底人

    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路小果、罗小闪和明俏俏跟着生物学家陆浩天爸爸来到了东海舰队,却遇到了神出鬼没的“幽灵潜艇”。幽灵潜艇究竟是图谋不轨的敌对势力,还是友好的外星朋友,抑或是传说已久的神秘海底人?三个小伙伴用自己的善良和智慧,冲破重重机关,探索神秘的海底国度。这个暑假注定不平凡!
  • 猎狼的人

    猎狼的人

    一群生活在大山,与偷猎者搏命人的故事……
  • 血洒虎门的抗英将领关天培

    血洒虎门的抗英将领关天培

    本书介绍了爱国将领关天培的生平,内容包括:一代名将的成长经历、海运漕米、督建虎门三重门户、查禁鸦片、重振虎门雄威、整顿训练水师、激战英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