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09400000012

第12章 声音鉴附录(12)

“蔡灵侯之事也不值得一提,再看看大王你自己吧,左州侯,右夏侯,坐着车跟鄢陵君、寿陵君四处游览,吃的靠俸禄,四时还有人馈赠金银珠宝,与他们驰骋于高山大川,而不以天下国家为虑,不思念先王的重托,最后不是被流放于城阳吗?”

一席话,说得楚襄王悔恨交加,当庄辛再抬眼看他时,只见襄王“颜色作变,身体战栗”。从此,襄王便舍酒色,远小人,振奋精神,励精图治。虽没有恢复到祖先时的版图,但也没有被秦国迅速灭掉。这与庄辛善于以事喻理,以言激将的劝导有很大关系。楚襄王沉迷酒色已深,庄辛的劝说倘若是轻描淡写地点一点他的过失,或者没有丰富的事例来启发、刺激襄王,而只是赤裸裸地批评,能使襄王这样的昏君醒悟、震动以致振奋起来吗?

激将有正激(正面激励)和反激(反面激励)之分,二者运用于不同的对象,场合和目的。激言励志中,庄辛激楚襄王可算是正面激励;而在军事斗争中,激将起兴多采用反激法。如果对方是自己人,就用反面的刺激性的话语去激励对方,以唤起他对那受到压抑的自尊心。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尊心、荣誉心,但有时由于某种原因,这种自尊心、荣誉心受到了自我压抑,此时开导与说服往往不能使之振奋。如果有意识地运用反面的刺激性语言,“将”他一军,便会使其自尊心从自我压抑下解脱出来,产生新的兴奋。俗话说“水激石则鸣,人激志则宏”就是这个道理。这种以激燃自尊火花为目标的游说艺术,往往能在短时间内激出巨大的力量。

秦始皇在巡视途中病死,大臣秘不发丧,这个秘密只有丞相李斯、公子胡亥、宦官赵高等一共五六个人知道,其他人则一无所知。但正是这些诡秘的措施,为赵高施展阴谋提供了时间和方便。

赵高心里很清楚:秦始皇虽未有明文册立太子,但按例死后应由长子扶苏继承皇位,何况始皇临终前又特别给扶苏留下一道诏书,要他回京主持丧事,这实际上是让扶苏为继承人。赵高心下暗想扶苏聪明睿智,很有本事,又有蒙氏兄弟辅佐,他们不仅对自己没有好感还同他有仇怨,一旦扶苏继承了皇位,蒙氏兄弟必得重用,自己还有好果子吃么?他盘算着:要阻止扶苏即位只有篡改秦始皇遗诏的内容,矫诏立胡亥为帝。眼下正是决定自己未来命运的关键时刻,必须当机立断,凭着他的三寸不烂之舌,开展了种种阴谋活动。

于是,他先把诏书扣压下来,然后便去挑动胡亥。

他装做一副效忠于胡亥、为胡亥的命运担忧的样子试探说:“主上巳经驾崩,没有留下分封诸位公子的诏令,而唯独给大公子扶苏写了一封诏书。大公子一到,马上就会立为皇帝,而您却连一寸土地也没有,这将如何是好呢?”胡亥不知赵高心怀诡计,况且他本来就不是太子,此刻也根本没有想到要当什么皇帝。所以,他不以为然地随口答道:“这是理所当然的啊!我听说,最了解臣下的莫过于君,最了解儿子的莫过于父,父皇去世了,没有分封各位皇子,是有他的想法和道理的。做儿子的自应遵守,这又有什么好说的呢?”

赵高见胡亥还没有意识到继承皇位的重大利害,于是直截了当、一针见血地提醒他说:“不能这么说,眼下的情形,不是不可以改变的。诸公子及蒙氏兄弟都不在身边,如今天下生死存亡的大权,全在你、我和丞相李斯的手里攥着,希望你早做打算。你应该懂得使别人臣服于自己和自己臣服于别人;制人和受制于人,怎么可以同日而语呢!”此时的胡亥,良心还没有泯灭,他感到实在难以做出那种不义的越轨之举,所以不情愿地说:“废掉兄长而自立,是不仁义的;不遵守父皇的诏命,是不孝的;自己能力不够才识浅薄,勉强靠别人的力量做了皇帝,也是无能的。这三件都属大逆不道,天下人是不会服气的,自身也会非常危险,祖宗的神灵也不会承认保佑我这个子孙的。”

赵高听了胡亥的这一番话,明白了他的顾虑所在,就是怕天下、后人的舆论唾骂。于是,他针对胡亥的思想顾虑,征引古近历史进一步诱惑他说您这种顾虑完全是多余的。我听说商汤革命,周武伐纣,虽然都杀了他们的君主,但天下人都称颂这是仁义之举,不说他们不忠;卫国的国君杀掉了他的父亲而自立,而卫国人都称颂他有道德,就连孔子也为他书上一笔,并没有把这看作是不孝的行为。由此看来,凡是干大事业的,就不能够拘泥于小节;有大德行的人,就不计较一些小的过失和责备。事贵达权,不可墨守。如果光顾虑小节而忘掉大事,将来一定会有祸患;优柔寡断,犹豫不决,日后一定会后悔。当机立断敢作敢为的人,连鬼神都要躲避,也一定会取得成功。所以,希望你仔细考虑权衡一下,大胆地采取行动呢!”

赵高的这一番话,紧紧地抓住了胡亥的心理,把他们的邪恶之行巧辩为正义之举,确实打动了胡亥的‘已、,使他从罪恶当中解脱出来,抛弃沉重的良心谴责,毫无愧疚地去干那种伤天害理的事情。他长叹一声,无可奈何地说:“看来,也只好这么办了。但现在父皇刚刚去世,这么大的事情还没有公布,丧事还没有办,怎么好和丞相商量这种事情呢?”

赵高见胡亥已经动心,便斩绝地说:“时机呀!时机!错过了就会误了大事!备足粮草,催开战马,就怕错过了时机。这件事如果不与丞相商量,得不到他的同意,那是办不成的。不劳公子费心,我这就去替您说服丞相。”

赵高深知,这次政变的成功与否,就在于是否能够拉过李斯,结成同盟。但怎样才能说服李斯呢?他颇费了一番心计。他又把李斯这个人重新认识判断了一番。他认为,李斯固然是一个很有权谋的人,并且也很忠于秦王朝的事业。但他也具有致命的弱点,就是逐于权势,惜禄保位。李斯本是楚国上蔡人,年轻时曾为乡里小吏。有一次他偶然见到屋边厕所中的老鼠在吃一些很脏的东西,一见到人和狗走近便非常惊恐。而粮仓中的那些老鼠,吃的却是上好的粮食,居住在大厦之下,没有被人犬惊恐之忧。于是李斯大发感慨,他觉得人也就像老鼠一样,富贵或贫贱与否关键在于他自己所处的环境。干是他发誓改变自己的处境,就跑到荀况那里去学习辅佐帝王之术。学成之后他来到秦国,因为他看到,当时七国之中只有秦才最有可能统一六国。临行前,他对老师讲了一句最能反映其人生观的话:“为人最耻辱的莫过于地位的卑贱,最可悲的莫过于处境贫困。”所以,当他奋斗了几十年,终于获得贵为丞相、位极人臣的权势禄位时,他是不愿意失掉这一切,重新回到过去卑微贫贱的时代的。何况他为保住自己的宠幸和权势,曾不惜害死比他更有才能的同学韩非呢?赵高看透了李斯这个人的本质,他感到有把握说服李斯。

于是,他独自一人来见李斯。开始,他先以试探的口气说:“现在主上已经驾崩,给长子扶苏留下了一封玺书,要他回到咸阳主持葬仪,然后继立为帝。但这封玺书还没有送出去,皇上就崩逝了,这件事没有别人知道。现在,皇上赐给扶苏的诏书和玉玺都放在公子胡亥那儿,所以定谁为太子,只在丞相和我一句话了,这事您看怎么办好?”听了这突如其来的话,李斯不由得大惊失色,斥责他道:“你怎么能说出这种亡国乱政的话呢!定谁为太子这种事,不是你我做人臣的所应当议论的。”赵高冷淡地一笑,装出十分关怀李斯的样子,迂回地说:“丞相您且不要急,请您自己估量一下:论才能,您比得上蒙恬吗?论功劳,您能高过蒙恬吗?论谋略,您能胜过蒙恬吗?论人心无怨,您能比得过蒙恬吗?论与长子扶苏的交情和得到他信任的程度,您能超过蒙恬吗?”李斯一怔,回答道这五方面我当然都比不上蒙恬,可是你为什么这样苛责于我呢?”赵高见这几句话对李斯有所震动,于是又进一步从李斯的个人利益方面分析说:“我赵高不过是一个在宫中干杂活的仆役罢了,有幸靠着懂点法律被先帝赏识,进人宫中,干了20多年,从未看到被罢免的丞相或功臣的富贵荣耀能够保持两代的,他们最后大都逃不掉杀头的结局。先帝一共20多个儿子,他们的情况您都很熟悉。长子扶苏刚毅勇武,很有威信,一旦他继承了皇位,必定会用蒙恬做丞相,那样,您最终可就不能佩戴着相印荣归故里了。我受先帝嘱托教授幼子胡亥学习法律,已经好几年了,从未发现他有过什么过失。他慈惠仁爱老实厚道,不吝钱财,礼贤下士,尤其敬重读书的士人,口才虽似笨拙但心里却非常明白,在秦国的诸位公子中没有能比得上他的,完全可以继承皇位。所以,希望您能做出决断。”他说这一番话时,表现出一种十分肯定的态度。

李斯仍然觉得不妥,反驳说你说的都是些僭越违礼的话。我李斯遵奉先帝的遗诏,听从上天的安排,怎么能够另做打算和决定呢?”赵高警告李斯说:“平安可以变为危险,危险也可以变成平安,如果连个人安危都看不出来,又怎能称得上圣明呢?”李斯似乎承认赵高的利害安危之说是可能会发生的,但他总觉得那样做于道义良心上说不过去,他表示我李斯本是上蔡的一个普通百姓,幸蒙先皇提拔重用我为丞相,封为通侯,子孙也都享受着高官厚禄,这正是要把国家的存亡安危托付于我,我又怎能辜负先帝的信任和重托呢!忠臣能够做到不惧死也就差不多了,孝子要是不尽辛劳就危险了,做人臣的不过要各尽其职守罢了。您不必再多说了,那样是会使我获罪的。”

赵髙听出李斯的这种表白有点色厉内荏,又再进一步胁迫利诱说我听说圣人处世也是变化无常的,总是根据形势的变化而改变做法。看见梢就能知道根,看见去向就能知道归宿。事物本来是发展变化的,怎么能死守着老法子永久不变呢!如今天下的大权和命运都掌握在胡亥手里,我赵高是不愁不受重用的。只是因为你我相好多年,才不能不以真情相告。丞相老成练达,应该晓明利害,在野的要制服在朝的,那叫糊涂;居下的要制服居上的,就叫做犯上作乱。所以,秋霜一降,花草就要凋零;春潮一生,万物就要滋荣,这是必然结果啊,您怎么老是不开窍呢?”李斯有些动摇了,但又表示了自己的一点儿担心,他说:“我听说晋国废掉太子申生而立奚齐,结果弄得三世不安;齐桓公与公子纠兄弟二人争权夺位,弄出了人命;殷纣王不听劝谏,杀了亲戚比干落得国破家亡。以上三者是违背了天意,所以,使宗庙断了香火。我李斯既然是一个人,就应该守人道,怎能为逆谋,以倾覆国家社稷呢!”赵高听了,果断地说:“您不必再疑虑了,只要我们上下齐心,就可以长治久安;中外如一,事情就不分表里了。如果您听从了我的话,就可以长久封侯,春如松柏,智如孔墨。如果您放弃这条路不走,就会祸及子孙,那可是令人非常心寒的啊!聪明人能够因祸得福,您权衡一下看怎么办好吧!”经过赵高这番软硬兼施、威逼利诱的攻心战,李斯的思想防线全部崩溃了。他想:看来赵高和胡亥,已经串通一气,我若不从,必有奇祸,苦心经营的荣华富贵可能因一步走错而化为乌有;顺从了又觉得有亏良心,一时无法摆布,真是无可奈何,禁不住仰天长叹,流着眼泪说:“上天啊!为什么偏偏让我遭逢这样的乱世呢!我既然不能以死来报答先帝,那我的命运又该寄托在哪里呢!”就这样,李斯终于成为赵高的俘虏,一切听从赵高的安排。

历史在它的拐弯之处,由着赵高这个宦官的花言巧语转到了另一个方向。

赵高说服了李斯,怀着胜利者的喜悦心情向胡亥献媚说臣奉太子的命令去通报丞相,丞相李斯怎敢不奉命呢?”

赵高、胡亥、李斯三人达成一致后,一场惊心动魄的宫廷政变便正式开场了。他们毁掉了秦始皇赐给扶苏的“玺书”,另伪造了一道给丞相李斯的临终遗嘱,册立胡亥为太子。又重新写了一封假遗书给长子扶苏和蒙恬,书。这样写道:“我巡视天下,向名由诸神祷告祭祀,希望能延长我的寿命。如今扶苏和将军蒙恬率领数十万大军屯驻边境,已经10多年了,不能开疆拓士,前进一步,多所耗费,毫无功劳。反而屡次上书,肆无忌惮地诽镑我的行动,还因为不能回京为太子,日夜埋怨。扶苏作为儿子是不孝的,现在特赐剑以自裁。将军蒙恬与扶苏在外,对于他的行为,不进行规劝,肯定是参与同谋,作为臣子是不忠,特赐死,兵权移交稗将王离。”他们在诏书上加盖玉玺之后,派胡亥的贴身亲信,疾速送往上郡。使者一到上郡,便立即向扶苏、蒙恬宣读了“圣旨”,扶苏听完“圣旨”真如晴天霹雷,禁不住失声痛哭,他悲怆地转入内室,就要自杀。蒙恬是个头脑清醒的人,他急忙上前劝止扶苏说:“皇帝在外边巡视,并没有册太子,使我率30大军戍守边境,派公子做我的监军,这本身就意味着把天下重任交付给你啊!今天凭着使者的一封信就自杀,又怎么能知道这诏书不是假的呢?请公子再请示一下,究竟是真是假,那时,死也不迟啊!”这时使者在旁边一再催逼。扶苏是仁孝忠厚的人,他对蒙括说父亲命令儿子去死,还有什么可再请示的呢!”于是便拔剑自杀了。而蒙恬却坚决不肯这样不明不白地死去,他想拖延一段时间,以了解事情的真相。使臣就把他抓起来囚在阳周狱中,然后回报胡亥、李斯、赵高,三人大喜。

他们匆匆离开沙丘,经井陉,抵九原。当时正值盛夏酷暑,没几天,秦始皇的尸体便腐烂发臭了。赵高怕引起众人的怀疑,就想出一个办法,诏令索取鲍鱼,百官车上,各载一石,以鱼腥来掩饰尸体的臭气。这样,一路催行,星夜前进,赶回咸阳,立即宣布胡亥为太子,并为秦始皇举行了盛大的葬礼。葬礼结束后,胡亥正式即位,登上了皇帝宝座,称为秦二世。赵高升任为郎中令,常居于宫中参与决策。现在,他完全可以摆布这个傀儡皇帝,一步一步地实现自己的野心了。

同类推荐
  • 王阳明心学全书

    王阳明心学全书

    《王阳明心学全书》是罗智先生时隔三年推出的最新心学研究著作,这既是他对多年潜心研习心学的全面总结,也是他对心学研究作品创作的一次创新。这是国内第一部以笔记的方式解读王阳明心学智慧的著作。罗智先生把阳明心学和王阳明的一生融合在了一起,传记+心学的解析,使得全书的可读性和实用性都较高。罗智先生总结了以往作品的成功经验,采用全新的形式创作本书,全书内容轻松易读、见解独到,囊括了《传习录》的全书精华,无论是思想性还是文艺性,都较以往更上一层,是难得的阳明心学上佳之作。
  • 王阳明心学

    王阳明心学

    王阳明,是中国历史上没有争议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人,是曾国藩、梁启超、伊藤博文、稻盛和夫等中外名人共同的心灵导师。王阳明创立了解决一切心灵问题的利器——“阳明心学”。穿越时空,让我们与这位圣哲对话,聆听王阳明的思想,以此来净化我们的心灵,塑造成功心理与高尚人格。
  • 中国伦理思想简史

    中国伦理思想简史

    本书系统地阐述了自先秦至近代中国伦理思想的演变,着重对每个人物的经历及其道德思想、实践予以叙述与分析,特别注重对伦理概念的解析。本书体例恰当,观点中道,行文流畅,界定清晰,适合大学生学习参考和伦理学爱好者乃至思想教育工作者阅读。
  • 卜子夏考论

    卜子夏考论

    本书稿在搜集传世古籍、出土文献、地方志书和家谱族志中所有关于子夏的资料,仔细研究这些资料的基础上,用共计四章十四节的篇幅,深入系统地研究、考证、论述了孔子高徒子夏的家乡人文地理,卜氏家学渊源,孔门求学经历;他在孔子逝世后“居西河教授,为魏文侯师”,传授《六经》“发明章句”,作《毛诗序》、《仪礼·丧服传》、《子夏易传》(至少为第一作者,其后学陆续有所补益)等经典的历史性业绩;特别是他参与主编《论语》总结孔子教弟子怎样做人的教育思想,全面继承和部分发展孔子教育思想的历史贡献。由是论证子夏(还可以类推到曾参、子游等孔门高徒)实为中国教育史、中华文明史上承上启下的一流大师级人物。另:李慎明院长同意为其作序。
  • 大家都很孤独

    大家都很孤独

    面对孤独,伟大的思想家卢梭说:“我没有了兄弟,没有了朋友,没有了社交,在这个众生云集的世界上,我却只剩下了我自己。我已经丧失了世间的一切希冀,再也找不到滋养我心灵的养分。”思想的巨人卢梭在面对孤独时尚且如此,更何况我们这些芸芸众生。翻开本书,让卢梭的思想之光照进我们的内心,让我们和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卢梭一起面对孤独!
热门推荐
  • 成实论

    成实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兽神血脉

    兽神血脉

    一个出生普通,拥有着狼族血脉,却是天生神力的孩子,机缘巧合之下得到了兽神传承,从此,他踏上了成为强者的道路,为了报仇,陌尘最终走上了强者的道路,尽请期待,兽神血脉。
  • 不存在的奇幻城

    不存在的奇幻城

    没有记忆,嵇澈也能继续正常人的生活,看着房间里的一切,她感觉自己是熟悉这里的,但现在生出陌生感。她了解她现在所在的城市,可陌生与熟悉冲撞,压得人喘不过气来。在这种较差的情况下,她决定去别的城市。临近她所在的城市有一座名叫萨弗拉的小城,据说是旅游放松的好地方。
  • 这个神仙有点不一般

    这个神仙有点不一般

    神明从何处而来,又要前往何处。这是一个因缘际会获得福泽的凡人小姑娘一步步成为上仙的故事。
  • 穿越诸天从武庚纪开始

    穿越诸天从武庚纪开始

    大商国,血石,神族,等等相关耳熟能详的信息充斥着大脑。这一看就不是新手村的世界,许峰感觉到深深的绝望,以及来自某个老流氓深深的恶意。因为他完全了解自己来到了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没错,就是在华国几乎家喻户晓的国漫,武庚纪世界。
  • 你好,我亲爱的独居时光

    你好,我亲爱的独居时光

    对于一个女人来说,“一个人”的状态似乎有些凄凉,但却是每个人都不可避免的人生历练。不管你现在是单身还是热恋,是分手还是新婚,都要明白:女人,不管何时,都要做好一个人生活的准备。其实,幸福根本和一个人还是成双成对无关,两个人时悦他,一个人时悦己,一个人的生活不等于寂寥乏味、兵荒马乱;一个人的生活,也可以有诗和远方。本书以清新流畅的文字,介绍了独居女性如何过得精致、温暖,拥有更加精彩而自信的人生。只要用心打造你的专属时光,一个人也能把日子过成诗。
  • 蒲鸿诗集

    蒲鸿诗集

    集蒲鸿2018-2018末所作诗歌散文于一本,文学创作尽在生活中。
  • 艾泽拉斯怒海争锋

    艾泽拉斯怒海争锋

    罗文·诺文顿,库尔提拉斯最富饶家族的独生子,原本在父亲阿迪乌斯·诺文顿勋爵的庇护下,罗文可以过一辈子安逸奢华的富二代生活。“戴琳,我儿子跟你女儿郎才女貌,天生一对,不如......”“好兄弟,我的女儿就是你的儿媳妇,这门亲事我同意了,嗝.....”作为海的女婿,我压力真的很大啊。”罗文,你真是太令人失望了,作为库尔提拉斯的子民,你竟然放着军事学院不去,反而要去造船厂造船。你这么不努力,怎么才能娶到我。“来自吉安娜的失望值—300”我亲爱的吉安娜女士,进入军事学院能打造这么一支钢铁舰队么?“罗文站在铁甲巡洋舰的甲板处,海面上尽是自诩赞达拉王者之师的舰队残骸。”你得意什么啊,不就是赢了一场海战,你有本事倒是来娶...娶我啊“吉安娜捏着袖角,红着脸羞赧道。来自吉安娜的幸福值+520.1314这次不走魔法冒险流了,简单来说,就是钢铁洪流推平燃烧军团以及虚空大君的故事。
  • 没有被选为勇者的我只能做魔王了

    没有被选为勇者的我只能做魔王了

    经典的设定不一样的冒险经典的登场人物不一样的体现方式以上都是胡说的,因为我不会写简介,所以还是点进来试试毒吧kria☆~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