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763100000107

第107章 说善缘宏正再放虎 祭先人吴规问灵船

广场上空的鬼魂们一阵阵的呼喊着,啸叫着。地面上的人们并无察觉,只是觉得平地刮起了旋风,搅的那五堆篝火,捻成五条垂烟,如龙攀玉柱般地直向天空冲去。几个老人大惊,问隋桓这连天火柱,究为何意。隋桓心里也惊奇,但他知道宏正一定明白,他扭头看宏正。

宏正飘灵归来,也听到了众人议论,他缓缓地站了起来。隋桓问道:“道长,这场面不曾见过,主何神意?”宏正看了烟柱回道:“贫道正要说的,就是这段阴阳事。这是在天有灵的老船长,正在与先人的魂灵们聚会,搅动阴风,致使风火连天。这是阳人与阴魂共议备船回国的事,必然出现的现象,不必惊慌。”

隋桓听宏正一说,不知细情,问道:“等等,道长,他们为何议论船?难道这船还有什么问题吗?”

宏正道:“我正想和你说呢,不是咱们的船有问题,是他们那边的阴船也不成问题了。”

宏正把刚才发生的事情说了一遍。隋桓听了叹道:“先人有灵,自然也要魂归故里。没想到还有这好办法,现在知道了,就应该去做。要造灵船容易,无非是些木条编框扎纸的活儿。这活儿咱们会干。让大家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再买些灵船所用的漆料纸张便可。”隋桓当即安排了两个村民第二天去古里。

老列兵说:“怎么来真的了。沉船还没着落呢。”

隋桓笑道:“有没有沉船不打紧,灵船生了,也让老船长有个归宿。”

“我听你们说灵船就不入辙,越听越没边儿了。花那么多钱,造个什么大灵船,还不是真的,最后一把火烧了,这不是劳民伤财吗?”

老督军说:“我看天上就根本没有那事。要是有钱,多帮一把实实在在的人们,让大家过的开心些,不是更好吗?”

老医官看宏正有了尴尬,急忙解围道:“要说实实在在的安慰,我们把先人们送归大明,也省了更多的祭奠,这是实实在在的,同时心里也更安慰了,这岂不是更好吗?”

“你这话说的也对。”老督军说:“死了的人如何就别看了,活着的人心里有了安慰才是真的。你们说的这么多都没用,我就怀疑明天的沉船是不是真的。”

几个爷爷说话,把太小儿听的着了急,脸儿也不敢抬一抬。他心里话:“你们不相信,那边船爷爷还张罗船客呢。”太小儿觉得自己回大明也没边儿了。他抬起了头,看一个大脸盘的鬼脑袋,就在自己的脑后,一张嘴就能把自己给吃进嘴里。他身子一哆嗦,躲到了师傅的另一侧。回头再看,“哎”地一个叹声。原来把他吓了一跳的是老船长。

老船长大头朝下,来探听众人的议论,看了太小儿,笑道:“爷爷把你吓着了吧。”宏正听见了老船长的声音,回过头来问道:“老船长,你怎么来了?”老船长说:“你们刚才下来了,那边也安稳了。我听见你们说的话了,我气的脑袋都憋大了。这些人不相信我们,道长看这怎么办?”

“老船长,这你不能怪大家了,有人不懂不信也看不见你,看不见阴间的景象,这很正常,所以他们目中无鬼,老船长别往心里去。其实他们也不是都不信,信了也不是全都信,明天有了沉船的验证就都信了。”

宏正还要解释,李默迎头走来,先作了揖,问道:“师傅,听你说鬼,和真的一样,我们也想看看,怎么就看不见啊?”

宏正看了看李默,笑道:“你年轻,正值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没有修炼,天眼正闭的严。”

“不对。”李默道,“我经常去古里,那边有一座桥,我见过鬼上桥,听那里的人说,他们有人也看见过。”

宏正笑道:“这地向是有影鉴效应的,就是阎王爷的照妖镜也是如此原理。只要地气阳气盛举,将鬼影衬托了,景象就会显现出来。自然环境中,也可能有这样的巧事,恰好被人看见的,就是真见到鬼魂了。”

“如此说来,我做出来个照妖镜如何?”

宏正说:“你要有那镜子干什么用?”

“我也研究鬼神。”

宏正忽然用少有的眼神,看了看小伙儿,掐指一算,微微一笑,对他说:“想琢磨这个,你必须先回大明,再转几世,还要有悟性。”

“如此说来,我就跟着师父第一船回大明啦。谢谢师傅指点了。”说完,转身去了。宏正看李默的背影,举头对老船长说:“老船长,你看见了,还是有人信你的,你就别生气了。”老船长道:“还行,若是人人都信我,我也成了菩萨了。”宏正笑道:“菩萨也不是人人都信的。你就知足吧。”

老船长听了宏正的话,心态也平和了,说了一声“我去也。”带着笑容走了。

隋桓已经宣布了散场,场上依然热闹,宏正和太小儿坐在供桌旁,被大家围住,问这问那。宏正应对了一番,心里惦着灵船,便扳开了指头。隋桓要张罗造灵船,看宏正推算,便等在一旁。宏正算过,见隋桓正等着,说道:“灵船有样了,按阳船三尺,阴船一丈的比例。阳船要三丈三,竣工了,阴船也就算备好了。”

“怎么回事?”隋桓没弄明白。宏正解释道:“有阴船先要有阳船,大家用木条涂纸扎制出来的,这便是阳船,升到天上就是阴船。扎做的船按三丈三,灵船就是十丈。”

“足够大了。”隋桓应了一声,便请宏正进村过夜歇息。

老列兵与太小儿说话逗趣儿,看人都散了,便把太小儿举起,放在了肩上,太小儿问:“兵爷爷,你家在哪?”老列兵道:“走吧,进村遇见的第一家,就是爷爷家。”众人说着话,已经到了老列兵家。老列兵说:“道长若不嫌弃,就在我家过夜,我们也好说话。”隋桓道:“道长劳累,如何能与你闲话。你家狭小,那边有空闲柴房,已经着人腾出来了。也比你这好。”宏正也冲老列兵说:“多谢老哥关照,我和太小儿,一觉醒来,就要去古里,就不打扰你了。”

宏正被带到了柴房,隋桓点了灯烛说:“这柴房原本是空闲的住房,道长就凑合吧。”宏正应道:“不必客气,这很好。”隋桓问宏正,“道长明天去古里,还有什么事吗?”

“我要找吴规,告诉他有船回大明的事,他知道了,也会赞助造船之事。”

隋桓道:“道长想的周到。有他做后盾,此事当然能做的更好,既然找他,也不必劳道长大驾,我派人去就是了。”宏正说还有它事,隋桓也不再说了。

夜里的海风已经停息了,只有海边的海水还没有平静。大明村里,也似乎一夜没有安静。过了五更,东天已经有了白色,宏正心里有事,半睡半醒着,忽听村边传来了说话声。他看太小儿还在熟睡,便起身出了门。

宏正顺着声音向老列兵家走去,看老列兵正向他挥手,宏正看周围并无异样,反倒急于知道发生了何事。突然,迎面墙后转出三个人来。为首的胖子,拿刀指着宏正,问道:“你就是那个火明国来的出家人吗?”宏正一听,心里已经明白了八九,他指着老列兵说:“既然你们来找我,干嘛为难无辜的村民?你我先做个约定,有本事你们冲我来,就别打扰别人了。”

“废什么话,拿命来。”三个歹人步步紧逼,宏正缓缓后撤,离着柴房不远了,忽然想起太小儿还在屋里。宏正稍有迟钝,歹人刀棍并举,奔他抢来。宏正跳出圈外,却听身后有扑地之声,他回头一看,见先来的歹人扑在地上,大棒也撒手了。

宏退了一步,对歹徒说:“贫道投村寄宿,并未打扰地方,对你们也无妨碍,继日还要云游天下,不日便会离开这里,投他处去,今天狭路相逢,有碍三位之处,还请三位地主高抬贵手,给贫道一个施舍,结了善缘,你们的未来也能得到一份感恩。”

“得你感恩,能当几个钱花。”三个歹徒二话不说,举刀抡棒,又向宏正逼来。宏正只好拉开了架势。他两袖飘荡,身形进虚退实,招招躲刀,步步避棍。三个歹徒看宏正不还手,越逼的急了。宏正退进了草丛中,让过刀,躲过棍,正想还手,见拿刀的歹徒脚下一绊,弄棒的也一个踉跄。草丛中枝条缠膝,刺藤绊脚,宏正却脚健身轻,他突然意识到了这是太小儿的把戏。

原来,太小儿睡的昏昏沉沉,睡梦中,眼帘虽紧闭,耳孔却不关,隐约中听见了外面的动静。他放不下睡瘾,仍不能醒来,忽听有人喊他,太小儿一看,原来是老船长靠在房檐上,手指着远处说:“看你师傅,遇上麻烦了,他不在乎,你也不能闲着。”太小儿勉强睁开眼睛,看看眼前黑洞洞的,不见了老船长,身边的师父也不见了。他知道有事,出了门,循声潜草前行,暗中接近了歹徒,便抖开了灵绳。宏正抢下了刀,夺得了棍,

老列兵叫来了几个年轻人,见宏正控制了歹徒,一拥而上,要对三个歹徒动手,被宏正拦住。三个歹徒只等一死。宏正却不嗔不怒,说出一番话来。

“大国师给了你们什么好处,竟然为他用你们的命来换。你们的命也只有这一次,而且你们不是积善,是替恶人作恶。你们没能杀了我,也算是我帮你们免了一次恶行,要知道行善积德,才有好报,这一世不报,就是下一世报。行善报善,行恶报恶,你们替别人作恶,结果自己没有得到任何好处,却把罪孽记在自己的身上,替人受过。如果你们想开了,以后就不会做这样的蠢事了。“

“以后?”歹徒终于说话了,“我们还有以后,出家人不杀我们吗?”

“你们改邪归正了,就是善人。贫道杀善人,岂不是也和你们一样,做蠢事了吗?”三个歹徒听了,相互地看,似乎不敢相信。

宏正道:“你们替大国师行恶,为何来扰民?”

胖子道:“昨天大国师找到我们,说出家人带着个孩子,晚上你们散场时,我们就跟来了,不想不是出家人。”宏正一听,知道是昨晚在老列兵家逗留,给了他们错觉。

宏正把刀还给了胖子,让他们走了。老列兵对宏正说:“道长,你宽宏大量,放了大国师,他又派来了杀手,你两次放虎归山,如此岂不是无休无止了吗?后患无穷。”

宏正笑道:“大明人带给古里的,不该是恶斗和仇怨。大明人的中庸和谐,才能让天下的光明永恒。”

老列兵道:“道理如此,可防人之心不可无啊。他们这些人,处处与咱华人作对,少一个是一个,可是道长如此怎么好,但愿下一回还是有惊无险。”

“老哥莫急。这三个小厮,也不说你的对手,你们来了,果然就把他们震慑了。不过匪徒里也有好人,他们误入歧途,给他们一个出路,他们就会走出黑暗。如此看来,与人与己都好,”

宏正回头看了太小儿,问道:“你没睡醒,怎么还来了?”

“是老船长把我叫起来的。”

宏正抬头看,见老船长还在柴房上,便向老船长拱了拱手。老船长也摆了摆银叉,笑呵呵地往天上去了。

隋桓匆匆赶来,知道大家安然无事,松了一口气,又劝宏正不要去古里,以防不测。宏正执意要去。

宏正与隋桓约好,隋桓带人去海边找沉船,宏正去古里找吴规。

宏正一路上没有遇上麻烦,进了城,正路过方云寺。

大明人回大明,这是海通长老也很在意的话题,宏正觉得一定要把此事告诉老主持,便走进了寺院。

客堂里,海通长老知道了宏正这一天里的经历,叹道:“道师这一行,真是惊险,惊奇,还约定了要回大明,老衲先祝贺你。虽然你们回大明的打算是一帆风顺,可是一路航行的坎坷也难以避免。”

宏正觉得海通的话里有话,问道:“这个我却没考虑,是不是长老又有了先觉先知?贫道愿闻指教。”

“道师自己也能看出来,何必我来捅破,一切都在道师的掌握之中。”

宏正一听,果然有事,说道:“我就怕海盗的出现。”

长老笑道:“自从你们大明的郑和来古里,海盗就绝迹了,如果有,也是意外。你们的航程,麻烦是在两头。”

宏正笑道:“长老不说,是怕说破了,大家刻意去避免,反倒会弄出更多的麻烦来。如此还是不说的好。”

宏正急于找到吴规,与海通告辞,海通说:“刚刚金逸的老家人还来过。说金逸要去找他兄弟,还在准备。道长做了件善事,能让他们兄弟俩重逢,真是一件功德。”

长老送出了寺院,指明了金逸家的方向。

宏正和太小儿找到了吴规的家,吴规正在门口,看见了宏正,急忙迎来。

宏正被请进了屋,太小儿扬起小手喊道:“爷爷,我们要回大明啦。我们船都准备好了。”吴规惊异道:“哪里来的船?”

宏正瞪了太小儿一眼,说道:“你怎么说准备好了呢,你看见了吗?”吴规一听,“哈哈哈”地笑了起来。

吴规吩咐准备午宴。宏正知道吴规的盛情,也就不推辞。吴规说:“我明天就去找我弟弟吴矩。你若今天不来,我们就不知何时再见了。你们有船回大明的消息,我也只能回来以后才能知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宏正把昨晚的事和吴规说了。“只要有沉船,就算有船了。修好了船,就可以随时走了。”

“还有一个阳船呢。”太小儿又喊了起来。

“阳船?”吴规没明白太小儿的话。宏正解释道:“阳船就是做的船模,升了就成了阴船,也叫灵船。不是载人的。这对你来说没有什么吸引力。”

吴规道:“道长说的对,我现在一个心思,就是找来我兄弟,有了他,不回大明我也如愿了。当然,我们一起回大明更好。”吴规回身拿出了一本手写本。宏正一看,封皮上写着《大金宫廷实录本记》。“道长看看这个。”吴规说,“我要是回大明,就把它带回北京,这是很好的历史资料,献给朝廷,也能明鉴元史,也能补上元史内宫生活记录和蒙古人做皇上的活动详情,这能填写元史的许多空白。”

宏正道:“这可是太有意义了,没想到先生逃命天涯,还把祖国历史能不能接续上,放在心里。你的这份责任,可以千古流芳了。”

吴规听了宏正的话,略显激动地说:“不管怎么说,皇朝轮转,蒙古人曾经做过中国的当家人,这是谁也不能否定的。元朝是蒙古人统治了中国,这是毫无疑问的。元朝的汉人承认,现在我们明朝的汉人也该承认,可是我们汉人给元朝做官,却要被当成贼子追杀。现在还有人顽守固执,一说起汉人是大金的臣民,都不接受,但反过来说,蒙古人一直是大明以前中国各朝的臣民,便都顺心了。”吴规看了看宏正,微微一笑,又说:“让道长见笑了,我过于激动,从来没有这样地发泄心中的不平,今天与道长倾述,真是一吐为快啊。”宏正道:“贫道知道,这是你真实的感情,能向贫道倾述,也让贫道有所感慨。先生心系中国,不别大金与大明,如此顾国,也是少有的胸怀。现在遗留西洋的华人众多,他们不论身份地位,贫穷富足,都思乡心切,也和先生一样。也是心中不忘祖国,这样的情怀,我们有能力的,就该帮他们一把。先生认为如何?”

“既然回大明有望,道师需要什么,你直管说。有我在,哪能叫你们师徒为难。”

“我的难处,就是所有华人的难处。”

“道长说的对。只要是有利于咱华人的事,就是倾家荡产,我也不会犹豫。”

“看来先生果然有仁爱之心,华人都有这样的心,什么难事也不在话下了。虽然我们现在想到了一条船,可是那么多的华人回国,需要更多的船,将来还要通航、通商,这也不是小事。”

“道长说的是,往来于大明和古里之间,有了商船,货运和客运便可常年运行了。这可真是功德无量的事情啊。道长可能也知道,我不是佛教徒,但也彻底信佛了,做善事得善果,我不能放弃这机会。”

吴规身子往前一探,对太小儿说:“太小儿,你最该回故乡,也许你的妈妈正在盼着你,你的家人,也都在找你呢。能让你回大明,这就是功德。我就不同了,父母和我爷爷早就不在了,我回大明,他们在这里就更孤独了。”

宏正道:“刚才说了,我们还要扎制的是与大船一起回大明的灵船。”

吴规问道:“一起回大明的,还能载人吗?”

太小儿又喊道:“不是不是,灵船是鬼魂坐的船。”

“这是怎么回事?”吴规转向宏正,一脸不解地问。

宏正把灵船的来历告诉了吴规。

“这太好了。”吴规站了起来,“我现在就告诉父亲和祖父,让他们的在天之灵,也能回到故乡。”

宏正一摆手说:“现在不行,船还没有呢。”

“是不是缺钱?我即刻就办。”

“老哥太急了,有钱不等于有船,船还没影儿呢。”

一个家人进屋,对吴规说:“老爷,午宴齐备了。”

“正好。”吴规道,“我现在就告诉他们。”说完,起身进了隔壁小屋,小屋里的香气飘来,伴随着饭菜的香气。吴规把宏正请到餐桌前,然后双手合十,默念道:“爷爷,爸爸,你们也来赴宴吧,见一见指引你们回国的道师。”

一桌素宴的桌子上,特别多出两碗饭,上面各插着一双筷子。

“哎呀!”太小儿突然喊出声来,宏正急忙按住太小儿,压低嗓子说道:“喊什么?嘴里的饭咽下去再说话。”

太小儿不做声了。

宏正按住太小儿,两眼向餐桌对面的墙壁上看去。两个魂灵,一先一后,来到了客厅,就位坐定。宏正拱手,吴规见他施礼,问道:“道长何意?”

“你家有二位老人来了。”

“啊?他们真来了吗?”吴规听了宏正的回答,跪向桌端空位,说道:“爷爷,爸爸,你们来了吗?我知道你们的存在,却看不见你们。”说完,俯身向着两个空位磕了三个头。

宏正说:“你知道他们,他们能看见你,这就很好了。”

吴规起身又接着说:“我给你们烧香,就是告诉你们,有船回大明,你们能回到祖国去啦。还有就是吴矩找到了。我这就去把他接回来。”

吴规说的清楚,二位老人听的明白,冲宏正一抱拳道:“多谢道长传言,让他兄弟俩团圆成了可能。回大明一事,我们有求道长了。”

宏正道:“二位且慢,灵船之事还是个打算。”

“我们知道,沉船已经有了,灵船就不成问题了。”老人说沉船有了,宏正问道:“你们怎么知道,是从海边来的吗?”

“是,回大明之事近在眼前,可是我们要回国,这边的魂灵太多,就是大明前朝的也有上百,再加上大明的更多,好不容易等来一个机会,都想上船,可人多船小,你看我们病体孱弱。能挤得上去吗?”

“你们的情况,贫道也略知一二,应该首船回去。你们带着我的许约,直接去找老船长。便可以直接上船了。他能保你们二位老人回到大明。”

宏正直言,吴规听的明白,突然问道:“道长,灵船在天,无人引航,如何能回大明?”

宏正笑道:“将阴船许一个约定,让它与大明村的阳船相对相应,便可以跟着一起回大明了。只要走过一次,以后再走,灵船就会自己独来独往走这条航线了。”

吴规的家人走了进来。对吴规附耳低语。吴规听了皱起了眉头,他把目光投向了太小儿,一时没了话语。

同类推荐
  • 三国风云异录

    三国风云异录

    穿越三国,搅动风云,权倾天下,唯我独尊。
  • 德国的浩劫

    德国的浩劫

    《德国的浩劫》一书的作者弗里德里希·迈内克是当代西方最负盛名的历史学家之一,顾治称之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德国史学界最令人瞩目的人物;布赖萨赫也称他是当代德国历史主义的首席代言人。《德国的浩劫》分为当代的两大浪潮,第二帝国建立以前和以后的德国人民;希特勒主义和西方列强等十五章内容。
  • 君临大夏

    君临大夏

    蓝星新时代以来最年轻的武道宗师君羡,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遭遇空难,穿越到了一个史书上从未记载过的时代——大夏。…………时逢南北朝覆灭,天下归一,夏朝治世三十载,煌煌盛世,如日中天,然而在这之下,又有无限汹涌的暗流和波涛:关陇权贵,山东豪族,江南侨望,瓦岗聚众,五湖水寨,七省绿林,九州百姓……庙堂与江湖,贵胄与刍狗,烟尘将起,波诡云谲,长白的一点星火,将要燃起大夏万里的浩瀚江山……也就是在这时,河北襄城一座小院的房间里,君羡茫然地睁开了他的眼睛……
  • 中国抗日战争史·第四卷,国际反法西斯的大好局势与日本投降(1944年1月—1945年8月)

    中国抗日战争史·第四卷,国际反法西斯的大好局势与日本投降(1944年1月—1945年8月)

    四卷本《中国抗日战争史》由著名抗战史权威学者张宪文教授领衔,组织民国史中心集体编写,洋洋百万言,完整叙述了从1931年至1945年14年抗战的烽火历史,编织了一幅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的抗战图卷,是一部全面系统、客观科学的抗战史巨作。《中国抗日战争史》第四卷时间跨度为1944年1月—1945年8月。日军在太平洋战场上节节败退之际,转而在中国大陆发动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攻势——“一号作战”。洛阳守城战、四守长沙、衡阳鏖战、反攻缅北滇西作战……1944年战局的发展给中日两国都带来了至关重大的影响。1944年春至1945年夏,敌后战场也发起了声势浩大的局部反攻,予敌沉重打击。与此同时,国际形势的变化加速了日本法西斯末日的到来。
  • 大汉名将传

    大汉名将传

    现代人王麟泽无意间穿越到了东汉建宁二年,即公元一六九年,距离东汉爆发黄巾之乱,还有十五年的时间。醒来的王麟泽发现自己的意识穿越到了一户小康猎屠家,而隔壁一户邻居跟自己同龄的小孩竟然名叫秦琼,字叔宝。而后愈来愈多的隋唐宋文臣武将的名字出现在了这三国的大地上。究竟王麟泽是会像李世民一样开创一个盛世天下,还是如成吉思汗一样大兴中华之威。恐怕答案,只有王麟泽自己知道。
热门推荐
  • 我在快餐店打工的日子

    我在快餐店打工的日子

    你见过半夜三点还在麦德肯的人吗?他们有的西装革履,有的破衣烂衫,有的年逾花甲,有的不过七八岁,可这时,都呆在快餐店是因为什么呢?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中国盗墓传奇

    中国盗墓传奇

    盗墓贼人手一把的洛阳铲有着怎样神奇的功用?盗墓贼的必备行头有哪些?中国盗墓史上出现过哪些盗墓狂人?盗墓重地北邙山是否还有未被盗掘过的陵墓?为了阻止盗墓贼的入侵,历代官家富户运用了哪些奇门怪招?艺高胆大的盗墓贼又身怀怎样的绝技,竟得以穿越机关重重的地下迷宫?谜中有谜,案中有案,一代代官盗私盗各显神通,一座座帝王将相陵墓在劫难逃,反盗墓与盗墓持续千年的博弈,却终究跳不出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历史怪圈。疯狂的盗墓贼无孔不入,瑰丽的古墓葬文明惨遭蚕食,离奇诡异的盗墓事件,惊心动魄的你争我夺,一场场精彩纷呈的中国盗墓传奇由此展开。
  • 颜乐堂记

    颜乐堂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乱世中的路

    乱世中的路

    乱世中的一切,似乎冥冥之中早已注定,他不信命运,他誓死要守护着最亲的人,看他如何在乱世中走出自己的路
  • 范思哲香水

    范思哲香水

    本故事集里的《如夫人》,其结局是读者如何也想象不到且接受不了的。但是在阿福的娓娓道来中,却是自然而然,没有丝毫突兀之嫌。《飞天》杂志陈德宏主编曾撰文评述本故事中的三位不同女性的奇妙设置“作品写了三个如夫人,命运一个比一个悲惨……何以如此?没有答案,惟有悬念。这种设置不单使悬念在故事情节上有丰富层次,而且在人物心理上有斑斓色彩。令人击节的是,这种设置及其铺排,居然从容不迫,冷静克制,浑然以文字将情节、意象和思想融为一体。
  • 大圣道

    大圣道

    昔日的修炼天才孙圣一朝沦为废柴,受尽欺辱。被逐出家族后,养了许久的青牛竟口吐人言。青牛体内藏着绝世宝物神荒骨,移植神荒骨,可重塑丹田,脱胎换骨!前世记忆纷纷闪现,孙圣这才知道,自己的前世竟是神域高手!九尺方天戟,狂风卷波涛。一怒冲冠天尽啸,踏上云端,与天齐高。纵使血染长衫,纵使诸神挡道,笑逐颜对骂声操!我行我之道,哪管何为大道?圣路一途千磨难,战戟在握,谁人与我漫步九天云霄。
  • 教师爱岗敬业教育手册(上)

    教师爱岗敬业教育手册(上)

    教师的职业是“传道、授业、解惑”,教师的职责是把教学当成自己的终生事业,用“爱”塔起教育的基石,用自己的学识及人格魅力,点燃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
  • 电音时代

    电音时代

    【全网最火电音小说】 没有小马丁,没有Faded,没有EDM,一个平行世界,一名年轻人,一个刚刚起步的电音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最好的时代。催更群:736835968
  • 抗日之神枪手

    抗日之神枪手

    江天道扛着一顶大狙,穿越到了1941年的抗日战场,一颗子弹帮新1团干掉了鬼子的据点,也让他结识了狂放不羁的李云龙。新书已发《我六岁就打鬼子了》,比老书更爽,请大家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