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201700000002

第2章 道德修养篇

1.道德的起源与历史发展

远程教育的大学生,在立志提高自身道德素质时,理应全面系统地认识和掌握道德的起源、内涵、本质、特征、功能及历史发展,把握道德发展规律,为自己今后加强道德修养,形成良好道德品质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善良超越了亲情

1963年,阿里帕·阿力马洪已经是6个孩子的母亲,丈夫阿比包在县公安局工作,加上弟弟妹妹,10口之家的生活全靠着丈夫每月45元的工资支撑着。可是就在这年冬天,和阿里帕一墙之隔的哈萨克邻居亚合甫夫妇不幸相继去世,撇下了3个不满十岁的孩子。阿里帕看到这三个失去父母的孩子十分可怜,就把他们接回了自己的家。之后的十年间,阿里帕又先后收养了回族孤儿王淑珍、王淑花、王淑英、王作林兄妹4人,汉族孤儿金海、金花和金雪莲,这时,她和丈夫抚养的孩子增加到了19个。

为了保证全家20多口人的一日三餐,阿里帕专门买了一口直径1.2米的大铁锅,她几乎把家里的全部收入都换成了食物,春天粮食不够吃,她就去地里挖野菜,秋天还要出去捡麦子、收土豆。阿里帕夫妇的目标不仅仅是让孩子们能吃饱,还要让孩子们有学上。家里用不起电灯,阿里帕就用破棉絮搓成条,做成小油灯,19个孩子就在这一盏盏跳动的灯光下读书学习,上完了小学、中学。孩子们没有一个因为家里贫穷而辍学。阿里帕的19个孩子在她含辛茹苦的照料下渐渐长大,40年的岁月,这份大爱也逐渐打动了周围的邻居们。

2.1 道德概述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2.1.1 道德的含义

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道德”是作为两个独立概念使用的。在我国古代典籍中,“道”与“行”在含义上是相同的,本义为道路或者街道,后来引申为人们必须遵循的社会行为准则、规范、规矩和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按照这些规律、规范去做而有所得即为“德”。“道”包含某种客观性,主要指一种外在的要求,“德”则偏向于主观方面,主要指人们内心具有的精神情操或精神境界。“道”是外在规范,是尚未转化为个体内在心理倾向的社会规范;而“德”则是内在规范,是已经转化为个体内在心理倾向的社会规范。“道德”两字连用始见于荀子《劝学篇》:“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在西方古代文化中,“道德”一词起源于拉丁语的“摩里斯”(mores),原意为风俗、习惯,引申为规则、规范、行为品质和善恶评价等意义。

当代国内外伦理学界给道德下的定义也不尽一致。我们认为,道德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指调整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另一方面是指个人的思想品质、修养境界、善恶评价。

2.1.2 道德的本质

道德本质是指道德区别于其他社会现象的本质属性。在人类伦理思想发展史上,对道德的本质有着多种解释。宗教伦理学家认为,道德是上帝意志所创造;一些客观唯心主义者则认为,道德是某种神秘的“理念”、“绝对观念”、“天理”的体现;而主观唯心主义者认为,道德是先验的,是人们所固有的“理性”、“良知”、“情感”的产物。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第一次科学地揭示了道德的本质,认为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深深地根植于社会经济关系中,是一定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在阶级社会中,由于人们在社会关系中所处地位和作用不同,其利益关系和审视道德的角度各异,有什么样的社会经济关系,就引申出与其相应的道德体系,以维护本阶级的根本利益,使道德具备鲜明的阶级性。在封建社会,地主阶级把剥削、压榨农民视为“天理”,而农民阶级则提出“等贵贱,均贫富”的口号。同时,由于各个阶级处于同一历史发展阶段,生活于同一社会经济关系之中,有着共同的历史背景,因此,不同阶级的道德也会有许多共同之处。

2.1.3 道德的特征

作为调整、调节社会关系的社会规范,道德和政治、法律、宗教等有着鲜明区别,这种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广泛性。人们在一切社会活动中,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要受到道德规范的制约。道德原则、规范规定了人们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各种关系的行为准则。它像一张无形巨网,规定着人们的行为,告诉人们应该这样做或不应该那样做。

(2)自律性。在约束人们的行为、调整社会关系的力量方面,除道德规范外,还有法律规范,但二者在发挥作用时的表现方式不同。法律规范是由国家政权机关制定并依靠强制力量来保证其实现的。而道德作用的发挥则主要是依靠人们内在道德信念的力量来实现的。真正的道德行为是自愿的。

(3)稳定性。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法律规范表现出较大的变动性。在一个时期是符合法律的行为,而到另一时期,这一行为则可能失去其法律意义。而道德则不同,它是一种相对稳定的社会意识形态。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道德观念,是这一民族或国家文化传统的积淀,其表现便是传统道德观念成为人与人相处默契的习俗。源远流长的传统习俗总是和民族情绪、社会心理交织在一起的,具有相对稳定性。

2.1.4 道德的功能

在社会活动中,每一个人都是在自己的意识、意志的支配下,为实现某种利益、达到某种目的而行动,这就使人们的个别行动往往互相冲突、互相矛盾。但是,任何一个社会都只有在一定的秩序中才能正常运转,因此,为了能够将各个社会成员的行为尽可能地纳入社会直接需要的秩序范围之内,以保证社会各个生活领域的正常运转,任何社会都必然形成某种相应的社会控制系统。社会控制系统所凭借的社会力量,除了体现国家权力和意志的政治、法律之外,道德也是重要的社会调控力量。它不仅能疏导和调整社会成员的思想和行为,而且能为其他社会调控力量的实施提供信息。

所谓道德功能,是指道德作为一个有着特殊结构的系统,同它的外部环境,即作为它的载体的人和社会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的能力。在道德的功能系统中,认识功能、调节功能和教育功能是最基本的功能。同时,道德还具有导向功能、辩护功能、激励功能、沟通功能等。

2.1.4.1 认识功能

道德是人们对人类自身和人类社会生活认识的结晶,是使人们理解自身、社会和生存环境的独特手段。道德的认识功能表现为道德反映自己的特殊对象——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利益关系。这种反映的结果表现在道德判断、道德标准、道德理想等道德范畴中。道德引导人们认识自己对家庭、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应负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引导人们正确认识社会道德生活的规律和原则,从而正确选择自己的行为和生活道路。道德的认识功能主要是通过道德意识和道德判断来实现的,通过道德意识和道德判断,人们可以获得关于现实社会的关系、状况的知识,确定现实社会的价值目标和价值体系,并预见或预测社会和人类发展的前景。对于个人自身来说,道德认识还能提供给人们认识自身的宝贵知识。它以个人在道德上的感受、情绪和倾向性去帮助人们了解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了解人们对家庭、他人和社会的义务和责任,从而确立道德理想,完善自身。

2.1.4.2 调节功能

道德调节功能是整个社会调控系统中的一部分,是指道德通过道德评价等方式,来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际活动,以协调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群体之间的关系的能力。调节功能是道德最主要的功能。道德调节是以推动人们的行为从现有到应有的转化为目标的,所以,它本身就是对人们行为的一种价值导向,具有导向功能。要在社会生活中实现道德的调节功能,不仅需要指导社会整体活动,更重要的是要指导个人行为。通过社会和个人的共同努力,使道德目标成为人们的内心信念。道德调节与政治、法律等其他社会调节力量和方式有着显著的不同,它具有经常性和广泛性、多层次性和递进性、正面性和自觉性等特点。正因为道德调节的这些特点,它才能广泛地影响人们的行为和交往,并对人们的利益关系和社会活动起着巨大的调控作用。

2.1.4.3 教育功能

教育功能是指道德通过道德评价等方式,造成社会舆论,形成社会风尚、树立道德榜样、塑造理想人格,以感化和培养人们的道德观念、道德境界、道德行为和道德品质。一定的道德观念一旦深入到社会舆论之中,就会形成一种社会风气,从而对人们的道德行为和品质产生重大的影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蓬生麻中,不扶自直”,讲的就是这个道理。道德评价、道德榜样、道德理想等都是道德教育的方式,它告诉人们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义务、荣誉、正义和幸福等观念,使受教育者成为道德纯洁、理想高尚的人。

道德的教育功能是道德的调节功能、导向功能得以发挥的基础,离开了道德教育功能的发挥,道德调节、道德价值导向是不可完成的。但是,道德教育功能的发挥又只能在道德调节、道德价值导向中才能实现,离开了对人们行为和关系的实际调节和价值导向,道德教育就会成为一种空洞抽象的说教。道德的教育功能的重大意义就在于,它能唤起人们道德上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从而推动人们自觉主动地按照社会倡导的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念来调节个人同他人、社会群体的利益关系,以维护社会的安定和秩序,保证社会生活的正常运转。

2.2 道德的起源与历史发展

正义的作用

正义是社会体制的第一美德,就像真实是思想体系的第一美德一样。一种理论如果是不真实的,那么无论它多么高雅,多么简单扼要,也必然会遭到人们的拒绝或修正;同样,法律和体制如果是不正义的,那么无论它们多么有效,多么有条不紊,也必然会为人们所改革或废除。每个人都具有一种建立在正义基础上的不可侵犯性,这种不可侵犯性甚至是整个社会的福利都不能凌驾其上的。因此,正义否认某个人失去自由会由于别人享有更大的利益而变得理所当然起来。它不承认强加给少数人的牺牲可以由于许多人享有的更大利益而变得无足轻重。因此,在一个正义的社会里,平等公民的自由权被认为是确定不移的;得到正义保障的权利不受政治交易的支配,也不受制于社会利益的权衡。使我们默认某种有错误的理论的唯一原因,是我们没有一种更好的理论,同样,某种不正义行为之所以能够容忍,也仅仅是因为需要避免更大的不正义。作为人类活动的第一美德,真实和正义都是不可调和的。

这些主张似乎表明了我们对正义第一的直觉信仰。毫无疑问,这些主张是太有力了。无论如何,我希望研究一下这些论点或与其类似的其他论点是否正确,如果它们是正确的,那么又怎样才能对它们加以说明。所以,必须提出一种可以用来解释和评价这些主张的正义理论。首先,我要考察一下正义原则的作用,为了确定概念,让我们假定,一个社会就是人们的一个或多或少自给自足的团体,人们在其相互关系中,承认某些行为准则是有约束力的,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按照这些准则来行动的。进一步假定这些准则明确规定了一种旨在促进参加合作的人的利益的合作制度。这样,尽管社会是一个促进相互利益的合作事业,但它不仅具有共同利益的特征,而且也具有矛盾冲突的特征。由于社会合作有可能使所有的人比任何孤军奋斗的人过上更好的生活,这就有了共同的利益。由于人们对他们的合作所产生的更大利益如何分配问题不是漠不关心的,这就产生了利益冲突。因为为了追求自己的目标,他们每个人都想得到较大的一份而不是较小的一份,这就需要有一系列的原则,用来选择决定这种利益分配的各种社会安排,保证达成某种关于恰当分配份额的协议。这些原则也就是社会正义的原则:它们规定了在社会基本体制中分配权利和义务的方法,同时规定了对社会合作的利益和负担的恰当分配。

2.2.1 道德起源的主要观点

道德的起源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理论问题,在中外伦理学思想史上有不同的说法,是伦理学史上争议最多的问题之一。不同的伦理学派,不同的伦理思想家站在各自不同的立场来看待和回答这个问题。总的来说,有以下几种主要观点。

2.2.1.1 客观唯心主义的道德起源观

宗教伦理学家认为,道德是上帝的意志或神的旨意,是上帝在创世的时候向人类颁布的戒律。在我国,西汉时期的思想家董仲舒认为,“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他所说的“道”,既包括封建社会的纲常礼教、道德规范,还包括封建统治阶级的法律法规、政治理念等统治原则。

西方中世纪的宗教神学认为,由于上帝的存在,人类才有了知识和智慧,才有了真理和美德。《旧约》中的摩西十诫,就是上帝对摩西的启示并通过摩西把这些教规和戒律传达给教民们。古希腊唯心主义哲学大师苏格拉底、柏拉图都认为,人们灵魂中的善和人类生活中的道德都来源于神谕或神秘的“理念世界”的启示,人们通过自我努力,挖掘出神给予的善和道德。

2.2.1.2 主观唯心主义的道德起源观

主观唯心主义者认为道德起源于人的主观意识,认为道德来自于人的“天性”,是人生来就有的,是人心固有的东西。这里所谓的“天”并不是指唯物主义的客观实在的自然界,也不是某种独立于人之外的绝对观念或神秘化的精神,而是人类与生俱来、生而固有的。在我国,先秦时期的孟子最早系统表达了这一思想。他说,“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故有之也”。认为仁义礼智这四种道德观念如同人生下来就有四肢一样,是人生来就有的,道德出于人不虑而知的良知和不学而能的良能,“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明代主观唯心主义者王阳明继承和发展了孟子的思想,认为吾心之良知不仅是至善的道德主体,也是社会人伦纲常之根。他说,“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

在西方,德国古典哲学的奠基人康德认为,人是一种有理性的动物,生来就有一种“纯粹理性”,普遍的道德价值不是来自上帝的声音,也不是来自人的本性和世上的权威,它只能来自人的理性本身的善良意志。一个人是否有道德,完全以他是否具有善良意志为转移,而善良意志是人生来就有的,受理性支配的,不以环境为转移的内在机能,道德就是这种善良意志所发出的绝对命令。

2.2.1.3 自然进化论的道德起源观

这种观点认为,道德是动物的某种合群性的本能的直接延续和复杂化的结果,这一观点的代表人物是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

达尔文是科学的生物进化论的奠基人,但是,他却把进化论引入了伦理道德领域,以自然进化的观点来解释人类社会的种种现象。他提出,同种动物之间相互扶持和竞争并存,当相互扶持强于相互竞争的时候,就会产生友谊和道德。达尔文认为,社会本能是导致人类道德得以产生的最重要和最深刻的原因,这种社会本能是一切具有社会性的动物所共有的,它表现为以群居为乐,对同类富有同情心,并以各种方式彼此协作、相互服务。俄国伦理学家克鲁鲍特金认为,越是高等动物,越能把个体利益和集团利益一视同仁,有时甚至为了集团利益而牺牲自己。自然进化论的道德起源观的根本错误在于抹杀了人和动物的本质界限,抹杀了人的意识和动物本能的根本区别。

2.2.1.4 旧唯物主义的道德起源观

这种观点在道德起源问题上否定“神”是道德的创造者,从人的自然本性、生理本能来寻找道德的起源,把道德说成是能够满足人的生理、心理需要的某种感觉。这种观点在17、18世纪的西欧很流行。法国的旧唯物主义者认为,趋乐避苦、自爱自保的感觉欲望是道德的基础和来源。从英国的洛克,法国的爱尔维修、霍尔巴赫到德国的费尔巴哈都认为,道德是由人的内心苦乐感觉决定的,是从人的欲望中引申出来的,认为能满足人的心理和生理需要,使人感觉快乐就是善,否则就是恶。

2.2.1.5 科学的道德起源观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为揭示道德的产生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它的产生同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发展是密不可分的。以劳动为核心的人类活动,是道德起源的历史前提。而人的社会关系的形成和发展,是道德产生的直接基础。自我意识的形成,是道德起源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人和社会的关系首先是一种劳动关系,劳动把本来孤立的个体联系起来,形成相互依赖、相互协作的关系。随着劳动分工的产生和剩余产品的出现,产生个人同与之相互交往的他人和整体之间的利益矛盾。因此,随着劳动活动的产生及其发展,人的社会关系的不断复杂化,道德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

2.2.2 道德的历史发展

2.2.2.1 原始社会的道德

作为人类道德的第一个历史类型,原始社会的部落氏族道德相对于后来各个历史时代的道德类型,有它的独有内容和显著特征。

(1)原始社会道德的基本内容。

1)原始共产主义是原始社会道德的基本原则。由于原始社会的生产力十分低下,人们获取食物、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很低。为了生存,人们必须结成群体、共同劳动、相互协作,才能使氏族得以生存和发展。因此,氏族和部落的公共利益就是原始社会人们的最高利益。在认识和处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上,原始人把维护氏族和部落的公共利益看做最高美德,因此,维护集体利益,无条件服从集体利益就成为原始人们的神圣职责。

2)氏族成员平等互助、共同劳动是原始社会道德的核心。原始社会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和集体劳动,使每一个人都以平等的身份出现在氏族群体之中。在原始社会,权利和义务之间没有任何差别,在他们看来,参加公共事务,既是权利也是义务。氏族首领不可能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共有的财产关系,平等的人际关系,必然产生共同劳动、互助合作的伦理关系。

3)勇敢刚强、吃苦耐劳、正直诚实是原始人们的重要道德品质。由于原始社会人们的生产劳动能力十分低下,人类生存和发展条件极其恶劣,为了达到氏族的共同生存,力量、勇敢在原始社会就成为人们首要和必备的品德。

(2)原始社会道德的主要特点

1)道德规范淳朴而直观。原始社会中的原始共产主义道德原则,平等互助、共同劳动的规范,勇敢刚强、吃苦耐劳的道德品质表明了原始社会道德的淳朴性。同时,由于原始社会的道德只是人类道德的萌芽,它的道德不是以理性的形式表现出来,而是以感性直观的形式表达出来的。由于原始社会还没有专门从事脑力劳动的人群,原始的道德教育最初也不是以口头传授来进行而是通过典型示范和行为传授而进行的。因此,道德还没有成为人们独立的意识形态。

2)道德观念狭隘而野蛮。和原始社会道德的淳朴性相对应的,是氏族道德的狭隘性和野蛮性。氏族部落始终是原始人的界限,原始社会的道德也只是在氏族部落内部才起作用,如果超出本氏族部落的范围,道德就没有意义了。

3)道德调节的自发性。由于原始人们的自我主体意识还很淡薄,在氏族社会中,社会成员的思想和行为、评价和举止还处于原始的“自然而然”的状态,他们在进行道德评价的时候不仅将评价运用到氏族部落成员的身上,而且也将评价运用于自然现象上。

2.2.2.2 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道德

虽然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在生产力、生产关系及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等方面有许多不同,但是,在等级秩序、阶级压迫、人身依附及血缘宗法关系的维系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作为两个社会占统治地位的道德,它们之间有许多相通之处,因此,我们把这两个社会形态的道德一并介绍。

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道德的基本内容:

(1)忠君是基本的道德原则。作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阶级社会形态,奴隶主阶级为了巩固其在社会各方的特权和利益,要求所有的人必须绝对忠于奴隶制的国家。在奴隶社会,奴隶与奴隶主的关系是绝对服从的关系,奴隶没有独立的人格。奴隶主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不仅要求奴隶绝对忠诚,而且要求所有奴隶主阶级的成员和自由人忠于奴隶制国家。到了封建社会,这种思想进一步系统化、理论化,形成了完整的道德理论体系。由于封建社会是以一家一户自然经济为基础的,这种以血缘为纽带,以家庭为单位,以家长为轴心的小农经济,是对个人权利盲目崇拜的天然土壤。

(2)人身依附和宗法等级是道德关系的基本形式。在奴隶主看来,奴隶不过是会说话的工具,奴隶主力图把奴隶的全部利益仅仅归结为吃饭和睡觉,并向他们灌输逆来顺受、自暴自弃的道德观念,把主人和家族看成是天经地义的统治者。封建社会以后,又把这种残酷的人身依附和宗法等级披上温情的面纱因而更具有欺骗性。

(3)鄙视劳动、男尊女卑是重要的道德要求。在奴隶主看来,劳动是奴隶的标志,是命运赋予奴隶们的惩罚。把劳动看做可耻的事情,把不劳动看做是奴隶主和自由人借以表现自己是“上等人”的道德手段。我国封建社会的思想家孟子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因此,鄙视劳动和劳动人民就成为地主阶级极力宣传的重要道德规范。

从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道德的基本内容,可以归纳出其主要特点。

(1)建设与破坏并存、进步与倒退同在。人类进入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以后,道德发展进入一个特殊历史时期。一方面,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使原始氏族社会的道德突破其狭隘与局限性,加快了道德意识、道德观念和道德理论发展的步伐,但同时,奴隶社会是一个以公开的不平等和最直接的、最残酷的奴役形式而出现的阶级社会,人类精神文明的发展从此陷入深刻的矛盾之中。

(2)形成比较完整的道德体系。随着社会发展和社会分工的完善,形成了一批为奴隶主阶级利益做辩护的思想家,从各个方面对社会意识进行理论上的解释和论证。道德已经克服了原始社会那种朴素的感性、直观形式,具有了独立的思想意识及表达方式。进入封建社会以后,封建地主阶级又根据封建社会的各种社会关系,形成了比较完备的规范化的道德体系,例如“三纲”、“四维”、“五常”、“六纪”等,而且从“人性”、“天道”等根源上来对道德体系进行系统论证,使它作为“天条”和“神意”,强迫人们接受。

(3)政治道德化、道德宗教化。我国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和孟子都主张为政以德,正人须先正己,并且把忠与孝联系起来,从而把道德与政治统一起来,给政治涂上道德的色彩,同时给道德赋予政治的内容。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都强调政治就是造就和谐的秩序和良善的公民,道德则是为了维护国家的整体利益。另一方面,统治阶级又把道德和宗教联系起来,借助于宗教的力量使伦理宗教化。汉代董仲舒把道德和天人感应的神学目的论结合起来,以此来论证封建道德的合理性并为宗教披上一层神圣不可侵犯的圣光。正是这种道德宗教化,使封建道德同宗教信仰一起,牢牢地束缚着人们的思想。

2.2.2.3 资产阶级的道德

从14世纪开始,随着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与宗教伦理思想相对立的资产阶级伦理思想。在这个历史时期,资产阶级的思想家们不仅广泛研究道德问题,而且力图克服古希腊、古罗马伦理思想和中世纪伦理思想的片面性,从个人和社会、主观和客观的结合上来探索道德问题。资本主义道德是在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是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反映,它是人类道德发展史上最后一种剥削阶级的道德类型,它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的确立而成为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道德。

资产阶级个人主义是资产阶级道德的基本原则。在推翻封建专制、建立资本主义社会的过程中,个人主义价值观对于人们摆脱宗教禁欲主义、封建蒙昧主义和专制主义的奴役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资产阶级确立统治以后,个人主义就成为资产阶级思想最主要的内容,也成为资产阶级道德核心。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最主要表现是个人利益高于一切。资产阶级把追求个人利益和满足私欲作为一切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把追求个人自由和幸福看成是高尚美德。

追求利润、唯利是图是资产阶级道德的基本要求。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实际上是以人身依附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向以物的关系为基础的社会过渡。资本家是资本的人格化,资本的灵魂就是资本家的灵魂。资本主义社会使人们之间的关系变成了一种赤裸裸的买卖关系。“世界上没有一样东西不是为了金钱而存在的。连他们本身也不例外,因为他们活着就是为了赚钱,除了快快发财,他们不知道还有别的幸福,除了金钱的损失,也不知道还有别的痛苦。”资本家的贪财渗透到资本主义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而这种欲望满足的程度,决定了资本家的社会地位与受“尊敬”的程度。因此,追求利润、唯利是图就成为资产阶级道德的重要准则。

拜金主义、金钱万能是资产阶级道德的基本规范和评价标准。资产阶级从人的本性是自私的观点出发,无情地抛弃了以往剥削阶级掩饰其阶级本性的各种宗法外衣和温情脉脉的面纱,把金钱奉为至高无上的圣物,把人与人的关系变成了金钱关系,货币是最高的善,金钱决定人的价值。正因为金钱的魔力,所以无休止地追逐金钱,不择手段地谋取利益,便成为资产阶级一切活动的根本目的、全部的道德基础。

2.3 道德发展的规律

考察人类的整个历史和伦理学的发展轨迹,我们可以看到,道德发展是一个极其复杂、矛盾的过程,其中有进步又有倒退,有上升又有曲折。同其他任何事物的发展一样,道德的发展也是有其自身规律的。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道德发展的总趋势是向前的。

2.3.1 道德发展的总趋势是上升的

2.3.1.1 道德进步的根本原因

道德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总的发展趋势是前进的。道德发展呈现不断进步的根本原因始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随着生产力不断发展和科技进步,带来了生产方式的变革,从而改变了人们在社会生产中的相互关系,进而,人们的生活方式、传统习俗,以及人们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也必然发生相应的改变。由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生产方式的依次更替,人类社会逐渐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相继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将来发展到共产主义社会;而道德作为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也随着生产方式的变化而变化,依次相应地形成了原始社会道德、奴隶社会道德、封建社会道德、资本主义社会道德,从总体上体现出人类道德的不断进步性。

2.3.1.2 道德进步是一个迂回曲折的过程

纵观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从来不是简单的、直线的进化过程,而是一个曲折前进的过程,既有相对稳定的量变时期,又有急剧的突变时期,有时甚至还会出现暂时反复和倒退。新道德战胜旧道德的过程,同样是一个曲折复杂的过程。这是因为旧道德往往极其顽固,即使其赖以产生的经济基础不复存在,也会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影响人们的社会生活和日常行为,因而新道德必须经过长期的思想斗争才能最终战胜旧道德。

道德进步是一个充满矛盾斗争的极为复杂的螺旋式上升过程,是变革和继承、否定和肯定的对立统一过程,历史上任何新道德的产生都是对旧道德的否定,但它又同时保留了旧道德中那些积极的、可供进一步发展的因素,其发展的路线和方向是从朴素的非阶级道德到阶级道德再到更高一级的全民道德。原始社会的人类道德是一种朴素的非阶级道德,道德规范既是范例又是禁条,对于原始部落中任何一个成员都有不容置疑的约束力。进入奴隶社会以后,私有制使社会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即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这两个阶级由于在社会经济和政治、文化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因而产生了不同的伦理道德和风俗习惯。私有制消灭以后,由于使社会分裂为对立阶级的根基不复存在,道德又回复到非阶级全民性的道德,但是,这是以道德的发展为基础,在更高阶段实现的回归。

2.3.1.3 阶级社会道德发展和进步的直接动力

人类社会进入阶级社会以后,随着阶级对立的出现,统一的道德分裂为对立的道德,道德发展不仅要受到阶级利益的制约,而且受到阶级斗争和政治斗争深刻影响。离开了阶级利益、阶级斗争和各阶级的政治需要,就不能理解任何道德的发展和变化。正是在阶级斗争中,才产生了历代被压迫、被剥削阶级的优秀道德成果,正如恩格斯所说,每一次革命的胜利都引起道德上和精神上的巨人高涨。在阶级社会,劳动人民既是社会革命的主力军,也是人类道德进步的主要推动者。此外,剥削阶级道德的形成和发展,也与阶级斗争和政治斗争密切相关。资产阶级道德正是在同封建地主阶级道德的斗争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针对封建地主阶级的禁欲主义、人身依附和宗法等级观念,提出了自由、平等、博爱的道德观念,并形成个人主义的道德原则。而无产阶级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也是在与资产阶级和一切剥削阶级的旧道德的斗争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2.3.2 道德进步的主要表现

2.3.2.1 道德在人类社会生活中作用的范围不断扩大

自从人类打破了原始社会氏族的狭隘界限以后,道德便成为一种全社会的现象,并且逐步扩大了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范围。在奴隶社会,奴隶被当做“会说话的工具”。尽管他们也形成了自己的道德,但他们是被排斥在社会的道德生活之外的。在封建社会,地主阶级的道德虽然是以维护封建宗法等级制度为基本原则的,但是,它在传统习俗的形式中同时也规定了“高等人”和“低等人”双方的义务。到了资本主义社会,随着封建闭塞状况的打破,道德则深入到了封建社会那些传统、习俗所达不到的领域。特别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道德问题不断提出,新的道德领域也不断开辟,如“生态伦理学”、“生命伦理学”等的出现就是证明。应该指出的是,真正充分发挥道德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只有到了社会主义社会才有可能。在社会主义社会,道德要求成为社会生活一切领域的法则。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发展,将使道德在人的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将来,随着社会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的过渡,由于人们的积极性和觉悟不断提高,调节人们行为的政治方式和法律方式将越来越多地让位给道德方式。

2.3.2.2 道德在社会进步和个人全面发展方面的影响和作用日益增强

马克思说:“任何一种解放都是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己。”从关于道德运行的历史类型的简要考察中就可以看出,即使到了阶级社会,剥削制度的更替虽然在本质上只是从一种剥削形式到另一种剥削形式的转换,但是,作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这些剥削形式的更替却在实现着人类沿着社会解放、扩大个人发展可能性的途径逐步前进。奴隶在最残酷、最野蛮的奴隶制剥削方式面前处于毫无道德保障的地步;农民则已经有了拥有同自己的压迫者作斗争的起码的道德手段。封建主的任意妄为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传统的道德要求、戒律和风俗习惯的约束。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社会道德进步的趋势更强,它使劳动者摆脱了人身依附关系。尽管资本主义社会关于人的尊严、个性解放和自由、博爱等,只是一些形式的规定,对于资产阶级来说,完全是一种“摆设”,是掩盖他们阶级专政的“遮羞布”,但是它们却在客观上为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进行反对资本主义斗争提供了社会前提,有利于唤醒他们的自觉,有利于提高他们的个人尊严,促进他们的团结和组织。正是在反对资本主义统治的斗争中,无产阶级逐渐形成了集体主义的新道德,并以此来捍卫自己经济的、政治的利益。由此可见,在被剥削者同剥削者斗争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随着斗争形式和规模的扩大,道德上的抗议在这一斗争中的意义和可能性在不断增长,道德日益有力地激励着个人精神的逐步完善,这不仅是社会进步而且是道德进步毋庸置疑的表现。

个人道德意识的结构和功能也在不断地丰富。个人的道德意识是人们的道德关系赖以健全的思想基础,也是指导人们实现道德行为选择,进行道德活动的内在动因。道德运行的历史过程表明,人们的道德意识在逐步地丰富,它越来越成为能够积聚人们心灵、感受、希望、意图的最复杂运动的东西。个人道德世界的感情财富在不断增长;个人的道德责任感在逐步增强;自我教育的作用在逐步提高;道德选择的可能性在逐步扩大。也就是说,个人完善的道德动力、道德需要在发展。这一切正是人类精神财富的积累在个人道德世界中的体现。它成为道德进步的一个重要方面。

2.3.2.3 道德知识不断增多、道德调节方法不断完善

人类在道德认识上经历了一个由相对真理逐步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它的历史表现是:首先,从道德本身来看,道德作为人们“从实践到精神”掌握世界的特殊方式,它在识别社会关系、提供关于人的生活价值和目的的客观知识方面,成为越来越有效的、敏感的工具。长期以来那些作为道德伴侣的宗教教条、社会偏见、无知盲从在逐渐消亡,传统陈腐的陋习在逐步地被打破,这一切都是道德认识内容不断加深的结果。历史发展的趋势表明:道德作为个人评价和内心活动的知识,越来越把人们的生命活动同社会进步趋势联系起来,把先进的世界观同个人的生活情感领域连接起来。另外,从作为对道德进行理论考察的伦理学来看,它也在逐渐地、更深刻、更确切地揭示人类道德的奥秘。全部伦理思想发展史,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产生和发展都深刻地证明:对于道德现象的理论研究和认识的发展,越来越给道德以先进的世界观基础,有力地指导了道德本身的发展,促进了道德中的先进内容逐步深入到人们的道德生活和社会风尚中去。

道德运行的历史过程还表明:从氏族社会的外部超自然力的强制,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宗教仪式、传统风俗、礼仪制度,再到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总的来讲,道德调节的方法是沿着人们在道德上的主动性逐步增强的方向前进的。在这个过程中所获得的积极性内容逐步在人们的社会关系中牢固树立起来,成为人们的道德习惯。到了社会主义社会,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风俗习惯更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和谐统一。人们的道德自觉性迅速提高,不仅越来越要求单纯地履行道德义务,而且还要求自觉地提出和实现崇高的道德目的,人们越来越成为追求高尚的道德价值、创造良好的道德关系的主体。可见,人们道德发展的过程也是人们行为的道德调节方法逐步完善的过程。

本章小结

道德的本质是伦理学研究的首要问题。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第一次科学地揭示了道德的本质,认为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深深地根植于社会经济关系中,是一定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在阶级社会中,由于人们在社会关系中所处地位和作用不同,其利益关系和审视道德的角度各异,有什么样的社会经济关系,就引申出与其相应的道德体系,以维护本阶级的根本利益,使道德具备鲜明的阶级性。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和行为规范具有自身的特性:广泛性、自律性、稳定性。道德通过自己的功能影响社会生活,道德的功能主要包括认识功能、调节功能和教育功能等。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道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它的产生同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发展是密不可分的。以劳动为核心的人类活动,是道德起源的历史前提。而人的社会关系的形成和发展,是道德产生的直接基础。自我意识的形成,是道德起源过程中的关键环节。道德是人类历史上产生并发展变化的现象,人类的道德依次出现了五种历史形式:原始社会的道德、奴隶社会的道德、封建社会的道德、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社会主义社会的道德。道德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并有一定规律可循。

1.道德在调整人际关系中表现出来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2.在社会调控中,道德与法律各自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3.从道德的功能谈道德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

4.和封建社会道德相比,资产阶级道德有哪些进步?

5.如何理解道德进步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6.为什么说道德进步是一个迂回曲折的上升过程?

2.弘扬社会主义道德

社会主义道德是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它在前人道德文化遗产的基础上进行了革命性变革。在当前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必须贯彻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和以集体主义为基本原则,建立以“八荣八耻”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干部

沈浩是安徽省财政厅派驻小岗村的选派干部,任职期间使小岗村有了诸多发展。在2006年年底沈浩任职3年届满即将离开时,村民们派了10个代表按下手印,到安徽省委组织部、财政厅要求沈浩留在小岗村,带领他们再干3年。2009年11月6日,沈浩在小岗村不幸辞世。

安徽省财政厅11日发出《关于确认沈浩同志为因公牺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写道:2006年年底,沈浩任期即将届满时,在小岗村98户农民强烈挽留下,沈浩义无反顾地选择继续留任,成为当时全省唯一连任两届的下派干部。6年来,他以振兴小岗为己任,带领小岗村群众呕心沥血求发展,凝心聚力奔小康;他舍小家、为大家,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心上,一心扑在了小岗村;他不畏艰辛,迎难而上,敢于突破,勇于创新,大力弘扬小岗村精神,为加快小岗村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得到了各级组织充分肯定和小岗村广大干群一致好评,先后荣获全国农村基层干部“十大新闻人物”特别奖、安徽省第二批选派干部标兵、安徽省改革开放“三十人三十事”先进个人、“全国百名优秀村官”等荣誉称号。

3.1 社会主义道德的形成和发展

斯大林和英国作家赫乔威尔斯的谈话

个人和集体之间、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之间没有而且也不应当有不可调和的对立。不应当有这种对立,是因为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并不否认个人利益,而是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结合起来。社会主义是不能撇开个人利益的。只有社会主义社会才能给这种个人利益以最充分的满足。此外,社会主义社会是保护个人利益的唯一牢固的保证。在这个意义下,“个人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没有不可调和的对立。

3.1.1 社会主义道德的含义

关于“社会主义道德”或“共产主义道德”这个概念,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未曾使用过。但是,他们却对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无产阶级的道德”作了广泛而深刻的考察,并对其产生、本质、作用和发展趋向进行了科学的论述。“共产主义道德”这个概念,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是1920年列宁在《共青团的任务》这一著名讲演中第一次明确提出并加以详细阐述的。他认为,共产主义的道德是无产阶级道德,是共产主义的最终目标和发展进程所要求的人们行为规范的总和。到了共产主义社会,共产主义道德将成为全人类的道德。自此以后,这个概念便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广泛使用。无论在前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还是在我国,所使用的就是这一共产主义道德概念。它有时指的是无产阶级或工人阶级的道德,有时指的是社会主义时期的道德,有时指的则是共产党人和一切先进分子的道德或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的道德。例如,邓小平同志1980年1月在《目前的形势和任务》的讲话中说:“我们一定要在全党和全国范围内有领导、有计划地提倡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提高民族自尊心,还要进行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反对资本主义腐蚀的革命品质教育。”这里邓小平同志使用的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概念。同年2月他在《贯彻调整方针,保证安定团结》的讲话中又说:“要教育全党同志发扬大公无私、服从大局、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精神,坚持共产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道德。”他还明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必须有共产主义的思想、理想、信念、道德和纪律。在这里邓小平同志使用的是“共产主义道德”这一概念。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把社会主义道德概括如下:

社会主义道德,是在无产阶级自发形成的朴素阶级道德的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为指导而培养起来的一种革命的道德意识和行为规范体系,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基本原则,以推翻资本统治,消除私有制度和私有观念,建立和发展生产资料公有制,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为奋斗目标的一种崭新的道德类型。社会主义道德同历史上任何一种道德一样,是一定社会物质生活间接的反映,是由一定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社会主义道德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关系在道德上的反映。

3.1.2 社会主义道德的形成

社会主义道德产生于19世纪中叶,它是人类道德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崭新类型,也是迄今为止最高和最完善的道德。它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政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首先,社会主义道德的产生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作为私有制社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虽然克服了以往剥削制度的某些矛盾和弊端,但它自身又包含了无法克服的矛盾——生产的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生产的社会化客观上造成了科学技术不断提高、社会生产力的水平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社会化的大生产客观上要求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并由社会进行统一的有计划的调控和分配,但是,这种合理的、客观的要求在资本主义私人占有条件下,不仅根本不可能做到,而且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生产资料越来越集中到少数资本家私人手中。可见,社会化大生产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对抗性的,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这个矛盾就无法克服、不可调和。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矛盾的尖锐化,经济危机的周期爆发,反映到道德上,就是资产阶级道德的危机。如果说,资产阶级道德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而发展起来的,那么随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加剧,资产阶级道德就越来越失去其存在的依据。因此,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同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公有制,使上层建筑各种成分为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关系服务,就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客观要求。社会主义道德就是适应这一历史要求,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萌芽和形成的。

其次,马克思主义理论为社会主义道德的形成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历史发展的事实表明,无产阶级从自在的阶级上升到自为的阶级,从自发的、朴素的无产阶级道德上升到社会主义道德、共产主义道德,必须具备其理论前提:接受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革命理论的指导。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中,任何社会道德都是一定社会经济关系以及由此决定的人们的政治关系、阶级关系、社会关系的特殊反映,但是这种反映又不是直观的,它必须经过人们的理论概括和集中,并通过一定的思想形式和社会途径,才能成为调整人们关系的道德原则和规范,从这个意义上讲,没有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广泛传播,并日益被广大的无产阶级所掌握,就不会有社会主义道德的形成。

最后,人类以往优秀道德成果为社会主义道德的形成提供了文化条件。

人类任何进步的思想文化成果的产生,都离不开前人优秀的成果,社会主义道德也是如此。社会主义道德继承和吸取了历史上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社会斗争中形成的优秀道德品质,同时批判地继承了一切传统道德的精华,并发扬光大。

3.1.3 社会主义道德的发展

社会主义道德形成以后就成为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争取自身解放和推动人类进步的强大思想武器,随着历史进程的不断发展变化,社会主义道德也经历了三个阶段。

3.1.3.1 无产阶级的革命道德

共产主义道德是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占据统治地位的社会环境中产生的,它是作为与资产阶级道德直接对立的无产阶级道德而存在的。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过程中,社会主义道德代表着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它是为推翻资本主义社会,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它的基本要求和伟大作用是:教育和启发无产阶级和广大的被压迫群众,运用新的无产阶级革命的道德是非和善恶标准,观察社会的道德现象,指导人们的社会生活,从而培育无产阶级的道德意识和阶级觉悟,树立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坚定信念。但是,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前,就整个社会而言,资产阶级及其道德还占着统治地位,无产阶级革命道德还处于被压迫地位,它的存在和发展还受到统治阶级的限制、诋毁和破坏。他们一面攻击共产党人摈弃了道德;另一方面又用资产阶级及其他剥削阶级的道德来腐蚀革命队伍。因此,无产阶级的革命道德这时还只能在同这些剥削阶级的道德作艰苦的斗争中,求得曲折的发展。从社会主义道德的完善体系和完整过程看,无产阶级夺取政权过程中的无产阶级革命道德,还属于社会主义道德的萌芽时期。

3.1.3.2 社会主义道德

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真正形成是在无产阶级夺取全国政权,特别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的社会主义时期。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国家政权掌握在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手里,生产资料公有制在社会经济结构中居于支配地位。随着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形成和发展,无产阶级政治统治的确立,不仅为消除一切剥削阶级道德赖以存在的政治条件和经济基础创造了前提,而且使人民群众实现了根本利益的一致性,从而为形成共同的政治理想和道德理想建立同志式的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关系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同时,由于社会主义道德上升为占统治地位的社会道德,成为社会主义社会集体利益的体现,从而获得了更广泛的人民性和更普遍的社会性,它已经超出了无产阶级先进分子的范围,成为社会每一个成员应当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由于我们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社会化和生产资料公有化的程度还不是很高,旧社会的痕迹和弊端还不可避免地存在,共产主义道德还是不完善的,在整个社会生活和全体公民中所能达到的高度还是有限的。但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已经基本形成。

3.1.3.3 全人类的共同道德

随着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公有制经济关系的高度完善,三大差别的完全消失,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成为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正如恩格斯所说:“只有在不仅消灭了阶级对立,而且在实际生活中也忘却了这种对立的社会发展阶段上,超越阶级对立和超越对这种对立的回忆的、真正人的道德才成为可能。”到了共产主义社会,共产主义道德便进入到至今所能设想的高度完善阶段。在道德内容上,它不仅仅关注人与人的和谐,更将关注不断造就全面发展的人,促进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不断增长;在调整范围上,它不仅将成为全社会不同人群的统一道德,甚至还会成为全人类的共同道德;在调节功能上,它不仅成为调整各种社会关系最权威的手段,而且还将成为全民族乃至全人类人人习惯于遵守的公共生活准则;在利益基础上,它所追求的整体利益,将不仅是一个民族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还将可能是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在社会地位上,它将成为普及于全民族以至全人类社会生活中唯一的道德体系。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个人完全可以依据自己自觉的道德意识和道德上的高度自我控制能力,去调节自己的行为,使之符合社会的需要。在共产主义社会发展的漫长过程中,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也将碰到这样或那样的新矛盾,但由于产生矛盾的根源已经主要不是人们利益上的冲突,而主要是认识上的差异,因此,也就完全可以根据共产主义道德的要求加以解决,社会上道德堕落的现象将销声匿迹。

3.1.4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和对前人道德遗产的借鉴

社会主义道德是人类道德发展的崭新阶段,它与以往旧道德有着本质区别。社会主义道德的完善与发展,必须批判继承历史上的道德遗产,包括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各种思想体系、道德理论、道德原则、道德规范、道德范畴、道德观念以及道德思想、道德行为与道德品质等在个体当中的表现。为了更好地借鉴前人的道德遗产,就必须首先弄清道德的历史性和全人类性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

3.1.4.1 道德的历史性和全人类性

所谓道德的历史性,是指从人类长期发展历史上相继出现的几种道德类型来看,它们都是社会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并且总是同当时社会的经济关系、政治关系状况相适应,因而任何一个类型的道德总是带有那个时代的社会内容和社会特征。虽然各个时代的道德有着鲜明的时代性特征,但同时,每一个类型的人类道德还具有共性的特征。所谓道德的全人类性,就是指不同时代的道德体系之间有着共同的或相一致的地方,不仅不同时代的剥削阶级与剥削阶级之间、被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之间的道德有共通之处,而且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之间也有共通之处。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道德的全人类特征愈加明显。具体来说,道德全人类特征主要表现为:

(1)不同时代道德的社会功能基本一致。从社会的调控功能来看,不同时代道德的社会功能在整个社会调控体系中虽然地位不同,会有扩大和缩小、强化和减弱、丧失和增新,如在原始社会和将来的共产主义社会,道德是最重要的调控手段,在封建社会政治调控和道德调控互相渗透。但是,从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中来看,道德的社会功能不仅在一般意义上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发展阶段,而且有某些具体功能及其实现的具体途径、方式和手段,也是各个时代道德所共有的。因此,某种道德因素一经形成,便成为不同时代、不同阶级和阶层共有的道德经验和道德财富。

(2)不同时代人们的道德心理构成及表达形式基本相同。由于人类不同历史时期社会生活的巨大差异,造成他们的道德心理和道德行为的内容和表达方式的不同,但是他们的道德心理构成以及用以表达道德心理的形式(包括道德概念、道德情绪、道德信念等形式)和表达道德行为的方式,则会有相同、相似或相通的地方。

(3)不同时代共同遵守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准则基本一致。由于人们在生存、和谐、秩序等这些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层面的共同追求,就使得不同时代的人们在处理这些问题时在道德上表现出基本一致的道德诉求,并发展成为基本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这些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在不同历史时期的道德体系中虽然表现出差异,但其本质是一致的,离开这些共同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社会的公共生活秩序将是不可想象的。

3.1.4.2 道德遗产批判继承的几个问题

(1)批判继承道德遗产的含义。道德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产物,并随着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发展而变化。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所有这些体系都是以本国过去的整个发展为基础的,是以阶级关系的历史形式及其政治的、道德的、哲学的以及其他的后果为基础的。”也就是说,任何一种社会文化现象,都是在前一代成果的基础上产生、形成和发展的。由于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存在连续性,所以作为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道德,也必然存在着继承性。道德遗产是指历代积累并传承下来的各种道德理论、道德原则、道德规范、道德范畴以及表现于个体的道德思想、行为和品质等。在道德遗产问题上,无产阶级就应当尊重历史发展的辩证法,坚持道德遗产的批判继承,把社会主义道德看做人类道德合乎规律的发展,看成是人类道德优良传统的当然继承。

批判继承是一个中性词,本意是分析、鉴别、取舍和改造。根据马克思主义道德遗产继承的方针,在对待传统道德文化方面,要从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以批判的态度全面清理人类道德的历史遗产,根据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和人类阶级社会实践过程中提供的经验,对道德遗产一一加以审视和检验,判明其在历史上的本来意义和实际作用,以及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有无生命力,分解出其中的精华和糟粕、珍品和废料;抛弃其陈腐的过时的原有体系,剔除其反动的或落后的内容和倾向,清算其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思想路线,而剥取、改造和利用其一切多少有价值的因素”。批判和继承是同一过程的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否认继承的批判,是民族虚无主义的做法;没有批判的继承则可能犯传统保守主义的错误。这两者都割裂了批判和继承的统一,都违背了人类文化传承的客观规律,都是一种形而上学的观点。

(2)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德离不开我国道德文化传统,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和发展的历史前提和坚实基础。

中华民族五千年悠久的文明史为我们留下了大量宝贵的文化遗产,虽然其中有不少内容不可避免地打上历史烙印,表现出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但是,其中的精华部分超越了历史时空的界限,构成了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一部分。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点。

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中华民族道德传统中渗透着一种以天下利益为重的民族大义思想,中华民族素有一种对国家对社会的使命感、责任感和忧患意识。认为国家、社会与家庭、自我本为一体,共生共存、息息相关。没有国家、社会,便没有家庭和自我。我们先人常常为了国家、社会或民族的整体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的身家性命,这就是所谓“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当民族危机深重、国家命运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广大民众毅然奋不顾身、勇于牺牲。这是一种根深蒂固的爱国主义意识和精神。在这种精神的感召下,中华民族从不屈服于外来民族的侵略、压迫与奴役。几千年来,历尽沧桑,却永远雄立于世界的东方。

2)重视节操,崇尚气节。节操和志气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化的瑰宝,是巨大的精神的力量,它鼓舞着历代无数英雄豪杰、志士仁人,为了民族的生存、国家的独立而抛头颅,洒热血,成就了一番可歌可泣的伟大事业。孔子提倡“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孟子进一步提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毛泽东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说:“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国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这种骨气就是一种气贯长虹的节操。

3)重视人伦,尊老爱幼。早在春秋时期的《尚书·尧典》中,就记载了应该如何处理一家同为本位的父、母、兄、弟、子的关系,孔子把这种家庭伦理扩展到社会上人与人的关系,《论语》中记载,“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这些论述已经涉及夫妇、父子、君臣、朋友四种关系。孟子继承孔子的思想,把人与人的关系概括为五个基本方面,“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并充分论证了这五个方面的辩证关系。尊老爱幼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特别是在我国进入老龄化的今天,这种美德更加重要。老年人受尊重,因为他们为社会创造了物质和精神财富,作出了许多贡献。少年儿童是家庭和民族的希望,理应受到父母、长辈与社会的关爱。正如孟子所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这种宝贵的精神财富对于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建立社会主义新型的人际关系,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具有重要价值。

4)重视道德教育和自身修养。在我国传统道德文化中,非常强调道德教育和自我修养,而且许多思想家都身体力行,努力践履。孔子不仅主张“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而且反复强调榜样的作用,“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宋代的朱熹坚持把道德教育放在学校教育的首位,并提出一系列道德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在强调道德教育的同时,还十分重视道德修养。我国传统道德认为,道德人格的实现和践履,主要依靠坚持不懈的自我修养。在道德修养上孔子强调“内讼”、“自省”。孟子强调“吾日三省吾身”。在《大学》、《中庸》中提出了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即慎独。

(3)对西方道德文化的扬弃。社会主义道德是在吸取人类一切优秀道德遗产的基础上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其中也包括西方道德传统的进步因素。各个国家走过了不同的发展道路,由于文化传统、政治制度、经济模式的差异,使得国家之间的道德文化表现出不同的色彩。

西方道德文化的历史源远流长,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西方的伦理道德,同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一样,精华和糟粕共存。因此,那种全盘肯定,认为西方伦理道德文化一切都好,是不正确的;相反,认为一切都是消极的、应该抛弃的也是不正确的态度。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一大批资产阶级思想家,特别是处在上升时期的资产阶级思想家们,提出了一系列进步思想。近代西方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如伏尔泰、卢梭等人,提倡自由、平等、博爱,并在资本主义的宪法中得到了相当充分的反映。这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在人们道德意识、道德观念中必然产生的结果。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1)崇尚自由,追求平等。自由与平等是近、现代西方社会最重要的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等价交换是商品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自由是商品经济的内在要求。在商品交换中,买卖双方达成任何一项交易,都取决于双方的自由意志,自愿达成契约。同时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自由交流、自由贸易,必然冲破地域、民族、国家的界限,形成广阔的国内和国际市场。可见,自由与平等是适应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形成的新的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正如马克思所说:“如果说经济形式,交换,确立了主体之间的完全平等,那么内容,即促进人们去交换的个人材料和物质材料,则确立了自由。可见,平等和自由不仅在以交换价值为基础的交换中受到尊重,而且交换价值的交换是一切平等和自由产生的、现实的基础。”商品经济的发展,必然要求打破人身依附关系,打破等级制度和政治、经济、文化上的一系列特权。

2)诚实守信,注重效率。诚实守信,注重效率,也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良好的道德。在商品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如果不讲诚信将寸步难行;如果不讲效率,就会造成商品的积压与流通的阻滞,这样就是做亏本生意。诚信在社会的运行体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诚信缺失会严重干扰社会各个系统的正常运行并极大提高社会运行成本。因此,在西方社会,信用与守时,自觉或不自觉地成为人们的道德意识与行为准则。

3)精打细算,勤俭节约。由于利润是商品经济追求的最终目的,为了利益最大化,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商品生产和经营者在商品经济的各个环节都要努力降低成本,革新技术,改善经营管理,开发新产品,千方百计使自己个别劳动消耗低于社会的劳动消耗,为此就要勤劳、节俭,精打细算,力争少投入多产出。因此,勤劳与节俭也是资产阶级上升时期优秀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

3.1.5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价值导向一元化

3.1.5.1 价值取向多元化

所谓价值取向,“是指某一价值主体(个人、社会群体、阶级、民族、国家乃至全人类均可为价值主体)根据一定价值观念或者价值标准所作出的行为抉择的目标指向”。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逐步完善,社会关系的多样性和社会生活的丰富性特征逐步显现,利益多元化的格局基本形成。这时,原有的居于支配地位的道德观念受到挑战,不同阶层、不同利益集团的社会成员之间的道德价值取向纷繁复杂,各种道德标准之间的碰撞与冲突日益明显。因此,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必须根据变化了的实际情况进行统一的价值导向,并适应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领域不断变化的需要来不断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道德价值导向体系。

随着我国单一公有制经济被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模式所取代,就为利益多元化提供了合理的基础。因此,价值取向多元化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必然阶段,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具体说来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利益主体多元化。一般说来,人们的价值取向都是受他们所属的不同的经济成分和利益群体的制约。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主体不断增多,既有国家和政府,又有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党派、不同性质的企业、不同社团等,这些主体都有各自不同的需求和利益关系,都有不同的价值观念和价值追求。

(2)所有制结构的多元化。改革开放以前,由于实行的是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与它相适应的是社会主义的单一价值取向。在社会主义初期阶段,由于多元的所有制结构作为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长期存在,因此,处于不同所有制之中的人们各自形成不同的利益群体。与之相联系,人们的利益观、价值观也由于利益的不同而呈现出差别,出现了多种价值观并存和个人道德价值取向的多元化现象。

(3)市场经济的影响。市场经济的建立为价值取向的多元化提供了土壤。市场经济是以社会分工和存在不同的利益主体为前提的。社会分工意味着社会生活领域的多样性,意味着人们作出多种价值选择的可能性,不同的利益主体必然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

(4)西方文化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对外交流的不断扩大,伴随着西方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模式,西方国家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和生活方式对我国的影响日益增长。不可否认,西方国家道德文化中的优秀成果丰富了我国社会主义道德的内容,但同时,西方国家个人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对我国的道德建设造成冲击,成为一些人追求的生活目标,从而在道德上呈多元化趋势。

3.1.5.2 价值导向一元化

在我国现阶段的社会生活中,道德价值取向多元化是一个客观存在,我们承认它有产生的客观基础及存在的合理性,但是,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我们必须坚持价值导向一元化。价值导向一元化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

(1)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为了协调社会各阶级、阶层的利益,建立和维护稳定的社会秩序,各个国家都努力建立一元的价值导向体系。在我国现阶段,稳定是压倒一切的任务,没有了稳定,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就无法正常进行。因此,必须用一元的价值导向来调控和消除社会不稳定因素,从而为我国的经济建设保驾护航。

(2)人们的整体利益是建立在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所有制关系上。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是我国基本的经济制度,与此相适应,建立在公有制经济之上的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的价值导向也必须居于价值体系的核心。只有在全体人民中倡导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精神,才能解决改革开放中出现的矛盾和分歧,才能正确处理个人、社会、国家的关系,才能有效抵制各种腐朽颓废思想的侵蚀,保证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3.1.5.3 坚持价值取向多元化与价值导向一元化的统一

在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必须坚持价值取向多元化与价值导向一元化的统一。价值导向就是一定社会或阶级为了实现自己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目标,根据其核心价值原则向全社会所倡导的社会生活的总体指向。社会主义一元化的价值导向,必须在多元化的利益关系和道德关系中提炼出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德原则,从而确定社会道德风貌的主流,并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指明方向。

3.2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

道德银行

道德银行,是储蓄学生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银行,仿照银行的形式,学生把自己在学校、社会、家庭的优秀道德行为兑换成一定的道德币,存入“道德银行”,如有不良的行为习惯,将消费一定的道德币,其目的在于通过这一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2007年10月长沙理工大学城南学院成立的湖南省高校第一家“道德银行”中,推行了有“约束性”的考评管理机制。2002年1月7日,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望月湖社区创建了全国首家“道德银行”。“做好事不留名”一直是志愿服务者们默认的传统方式,但在城南学院,做了志愿服务的同学需要留名和签字认定的证明来证实自己的参与。随后,学生干部将活动参与者的行为和服务对象的认定交给辅导员,统一进行打分、评定应该给予的“道德币”。按照《学生手册》的规定,学院将学生每一学年获得10个“道德币”作为学生评优评奖的基本条件。满一学年后,所有“道德币”将清空为零。城南学院“道德银行”组织者认为,奖励和约束的两重推动作用让学院学生的道德观念有了明显变化。但同时,“道德银行”自诞生之日起,就一直有争议。

3.2.1 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中从党的建设方面论述了中国共产党人立党为公、革命地改造中国的根本宗旨,同时,也揭示了无产阶级新型道德体系的核心精神和人生态度的崇高价值取向。但是,对于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无产阶级新型道德体系的核心精神和人生态度的崇高价值取向这一问题,还缺乏足够的研究。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第一次以决议的形式指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明确肯定了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

3.2.1.1 以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核心的理论依据

(1)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客观要求。在漫长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在这个阶段,我们既要保护非公有制经济同公有制经济的竞争与共同发展,还要坚持公有制的主导地位,使我国的经济发展最终达到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富裕的目的。把为人民服务作为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就是要为广大人民服务,特别是为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服务。

(2)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凝聚力。由于我国社会主义道德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的复杂性,社会主义道德呈现出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复杂体系。社会主义道德体系除了充分表达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意志和利益,还必须承认其他阶层和人们合理的愿望,把道德的全民性融合在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之中。为人民服务既包含了一心为公、大公无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最高道德境界,也表现出对广大人民群众的一般要求:尽量做到替别人着想,自己的言行要有利于社会,尽量做有益于社会的事情等。为人民服务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先进性和全民性要求的统一。只有为人民服务才能把社会主义道德凝聚为一个有机整体。

(3)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我们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并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市场经济在资源配置方面有巨大优势,但是,市场运行的机制是市场主体追求利益最大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虽然把商品生产本身所具有的为他的、服务的属性凸现出来,并把它所服务的对象扩大到广大人民群众,但是为人民服务作为价值观的核心,并不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自发产生。因此,为了保证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为了让市场经济为最广大人民服务,就必须把为人民服务贯穿于市场经济之中,既要求人们在一切经济活动中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竞争与合作、个人与社会、先富与共富、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也要求一切市场主体都要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使自身的利益同国家利益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3.2.1.2 为人民服务的基本要求

(1)把人民利益作为判断行为是非善恶的标准。为人民服务的最终目的是为人民谋利益,因此,虽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正当利益,但是,个人利益不应当脱离人民大众的整体利益,不能违背人民大众的利益,不应当凌驾于人民大众的利益之上。在任何时候处理任何问题时,个人都应当把人民大众的利益放在首位,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个人的一切言论行为都应当有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力求给人民带来益处,而不应当有任何轻率的态度,更不应当有意损害人民。凡是有利于人民的事情,能够减轻和解除人民疾苦的事情,就应当尽力去做;凡是有损于人民,给人民带来或加重痛苦的事情,就应当避免和反对。

(2)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人翁地位。要坚信人民的创造力是无穷无尽的,坚信人民群众能够而且必须自己解放自己。要同人民大众保持最紧密的联系,与人民同甘苦、共命运,随时听取人民的呼声,接受人民的监督,吸收人民创造的经验。在经济活动、政治活动、文化活动中要虚心向人民学习,真正关心和维护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

(3)关心、爱护和帮助同志。妥善处理同志关系,是为人民服务的具体表现。同志关系是指理想、事业、志趣相同的人们之间的关系。一方面,同志之间要相互尊重、相互关心、相互爱护和相互帮助;另一方面,又不能在是非、善恶等重大原则问题上相互迁就,搞自由主义、帮派和江湖义气,损害党和群众的利益。

(4)坚决反对危害人民群众利益的行为。为人民服务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而应该表现在具体的行动上。能否和危害人民群众利益的行为作坚决斗争,不仅仅是一个人政治素养的表现,更是考验一个人是不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重要方面。

3.2.2 以集体主义为基本原则

集体主义作为无产阶级的道德原则,最初是由斯大林作出完整表述的,并且把它作为社会主义的同义语。1934年,斯大林在与英国作家威尔斯谈话时指出:“个人和集体之间、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之间没有而且也不应当有不可调和的对立。不应当有这种对立,是因为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并不否认个人利益,而是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结合起来。”所谓集体主义,“它是和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相对立的一种道德行为准则。集体主义主张个人与集体的一致性,集体的利益和意志高于个人的利益和意志”。

集体主义基本原则的主要内容可分为3个方面。

(1)重视并保障个人正当利益。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达到空前的一致,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促进和保障个人正当利益的实现,使个人的才能和价值得到充分的发挥。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得到全面发展,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自由。对于集体主义来说,只有个人的价值、尊严得到实现,个人的正当利益得到实现,集体才能有更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

(2)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作为社会主义道德基本原则,它强调正确处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在现实生活中,个人的正当利益和正当的集体利益难免会发生矛盾,个人要以大局为重,作出必要的自我节制和牺牲,以维护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和谐一致发展。这种节制和牺牲有着特殊的前提,即如果不牺牲个人利益就不能保全集体利益。只有在这种特定状态下,才能要求个人为了集体利益放弃个人利益。

(3)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为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统一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社会主义社会,集体利益体现着个人的长远和根本利益,是集体所有成员共同利益的集中体现。同时,个人的正当利益又是集体利益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只有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获得长足进步,个人利益才能获得充分的满足;只有国家民主化进程不断加快和全体人民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个人才能获得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因此,国家实力的增长和集体利益的发展,本身就包含着集体中每个成员个人利益的增加,同时,处在集体中的每个人利益的增加也有助于集体利益的扩大。

3.2.3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价值模式

3.2.3.1 两种价值模式的对立

一个社会的道德体系和各种道德规范在具体实践中都要表现为一种特有的道德价值模式,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讲的义利观。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来看,社会主义社会以前的道德价值观虽然存在着不同的流派,但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是“重义轻利论”和“重利轻义论”两种观点。

(1)“重义轻利论”。“重义轻利论”是一种认为道义的价值高于功利的价值,并主张为了道义而牺牲功利的伦理价值学说。这种观点在我国历史上长期占据统治地位,儒家文化是其典型代表。

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孟子进一步发展了孔子的思想,孟子认为,仁义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仁义是人们判断一切是非善恶的标准,是人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的基本原则和价值目标,他要求“非义勿取”、“舍生取义”。在西方伦理思想史上,康德认为人们的各种行为不能为了利益而进行,“我应该努力提高他人的幸福,并不是从他人幸福的实现中得到什么好处,不论是通过直接爱好,还是间接理性得来的满足”。出于对善良意志和道义的推崇,康德主张为义务而义务,人们的行为要完全抛弃对功利幸福的考虑而保持单纯的道德动机,只有这样才能推动道德的进步和人类的完善。美国伦理学家罗尔斯在其《正义论》中也论述了这一思想,他认为,只有公平正义才能真正解决人们社会生活中遇到的种种道德伦理问题,才能保证社会结构和社会制度的公平合理,使社会和谐持续地发展。同时,只有公平正义才能使人们正确处理个人、他人和群体利益的关系,并培养出身心健康、自身不断完善的优秀公民。

(2)“重利轻义论”。和“重义轻利论”相反,“重利轻义论”认为,人是为利益和自己的欲望而活着,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完全基于人们对利益和物质财富的追求。我国早期思想史上也有这种思想,如先秦时期杨朱的享乐主义思想;墨子、韩非的思想;北宋时期的李觏、王安石的思想;南宋的陈亮、叶适的思想;清初的颜元、戴震的思想等。但是,这一理论在西方伦理发展史上得到充分发展。德谟克利特坚持从现实生活和物质利益上来说明道德现象,认为人对幸福的追求是人的自然本性需要,而维护公共的利益是实现和保障个人幸福的必要条件。爱尔维修发展了这一思想,认为趋乐避苦是人们行为的唯一动力和原因,利益支配着人们的一切善恶判断和价值判断。在他们看来,道义只是人类精神生活的一个方面,他不仅受制于功利和物质财富,而且完全是为功利和物质财富服务的,道义处于次要和从属地位。

“重义轻利论”和“重利轻义论”都有自己产生的历史条件和合理成分,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它们在本质上都不是科学的道德价值理论。

3.2.3.2 社会主义义利观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在道德价值评价上也是坚持功利主义的,但是,社会主义功利主义不是以牺牲道义作为条件和代价的,我们把社会发展目标同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紧密结合,本身就体现了高尚的道义精神。毛泽东指出:“唯物主义者并不一般地反对功利主义,但是反对封建阶级的、资产阶级的、小资产阶级的功利主义,反对那种口头上反对功利主义、实际上抱着最自私最短视的功利主义的伪善者。世界上没有什么超功利主义,在阶级社会里,不是这一阶级的功利主义,就是那一阶级的功利主义。我们是无产阶级的革命的功利主义者,我们是以占全国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目前利益和将来利益的统一为出发点的,所以我们是以最广和最远为目标的革命的功利主义者,而不是只看到局部和目前的狭隘的功利主义者。”毛泽东:《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的决议明确提出了“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合法利益的社会主义义利观”。社会主义社会的义利观根源于社会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建设本身,是社会主义本质及其优越性的集中体现,也是社会主义建设所孕育和呼唤的伦理价值观。

道德和利益的关系问题是伦理学的基本问题,一个社会的道德风尚和价值追求总是首先通过人们对义利关系的认识和态度表现出来的。社会主义义利观必须坚持功利与道义、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

3.3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社会主义荣辱观

要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社会风气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价值导向的集中体现。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也是经济社会顺利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绝对不能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倡导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扶正祛邪,扬善惩恶,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发展。要教育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综合国力有了显著增长,广大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改善。但是,随着物质财富的不断增长,社会生活中也存在一些不健康、不文明现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死灰复燃,少数人思想混乱,道德缺失,是非、善恶、美丑混淆。这些问题的出现和蔓延,对社会道德体系造成了冲击,损害了社会风气,也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因此,在进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过程中就必须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3.3.1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

荣誉和耻辱,是荣辱观中的一对基本范畴,是指社会对人们行为褒贬评价以及人们对这种评价的自我感受。荣誉是指社会对个人履行道德义务所给予的肯定性道德评价以及个人所产生的自我肯定性的心理体验;耻辱是指社会对个人违反道德义务所给予的贬斥与谴责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自我否定性心理体验。知荣辱,是人性的标志,是人区别于动物、人之为人的重要标准。

社会主义荣辱观既与中华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一脉相承,同时也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时代精神的汇聚和体现。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有着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具体来说,“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就是要树立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操,以建设祖国、保卫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祖国的荣誉、尊严和利益为最大耻辱;“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就是每个公民不论职务高低、能力大小,都要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要在不同岗位通过不同形式为人民服务,与此同时,要高度警惕可能出现的种种背离人民利益的倾向;“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就是要热爱科学、尊重科学,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按科学规律办事,抵制和反对各种封建迷信;“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就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在各行各业中培养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勤勉敬业的传统美德,抵制和反对一切贪图安逸、厌恶劳动的思想和行为;“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就是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大力提倡民族团结,反对各种损人利己的行为;“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就是要将诚实守信作为个人行为的基本准则,作为企业、事业单位乃至政府工作的基本准则,对假冒伪劣、不讲信誉等行为予以严厉谴责;“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就是要自觉增强法律和纪律意识,遵守法律,抵制和反对无视法律权威、违法犯法、破坏纪律的思想和行为,自觉维护法律尊严;“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就是要认识到我们现代化建设的路还很长,任务还很艰巨,必须在新时期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形成“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社会风尚。

“八荣八耻”概括精辟,内涵深邃,具有很强的民族性、时代性和实践性,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的本质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鲜明导向,对推动形成良好社会风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3.3.2 培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客观要求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就必须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这既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要求,也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本质要求。

3.3.2.1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本质要求

任何一个社会的道德规范体系都有自己的价值核心。封建社会以“三纲五常”为代表的一整套严密而完整的道德原则与规范体系的核心是维护封建世袭的尊卑贵贱的等级秩序;资本主义的功利主义、利他主义、利己主义、自由主义等道德原则和公正、自由、诚实、守信、简朴、宽容等道德规范的核心是个人利益高于一切。“八荣八耻”是社会主义道德基本原则和规范体系的高度概括和本质体现。只有坚决扭转当今社会存在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思想滋长蔓延的趋势,遏制见利忘义、见死不救、为富不仁的丑恶现象,把广大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才能体现社会主义道德的本质要求。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对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作了全面系统、通俗准确的表达,是人们行为选择、善恶评价的普遍标准,也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本质要求。

3.3.2.2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道德风尚的鲜明表达

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目标是富强、民主、文明,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和综合国力有了巨大提高,但是,社会的精神文明程度并没有获得同步发展。道德风尚是社会精神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价值导向的集中体现,道德风尚直接反映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是社会道德的外在表现形式。道德风尚是许多人通过思维及行为所形成的一种具有普遍性的结果,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好的道德风尚可以陶冶、滋养人们的道德情操,给人以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对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有巨大的促进作用。而不良的道德风尚一旦形成,就会给社会风气造成巨大破坏。胡锦涛总书记说过,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绝对不能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

3.3.2.3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重要措施

荣辱观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培养青年人辨别善恶美丑的能力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任务,因此,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对当代青少年教育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由于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当前,在青少年的道德教育中存在一系列问题。青少年是国家、民族的未来,他们的素质关系21世纪中国的命运,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成败,关系中华民族的兴衰。看一个国家、民族的未来如何,关键是看现在的青少年的面貌。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是我们党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一个重要方面。青少年的成长,不仅仅是青少年本身的问题,因为他们的背后是千家万户、亿万民众,代表的是祖国未来。“八荣八耻”是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的进一步发展,现实性和可操作性很强,对于全社会,特别是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意义重大。

3.3.3 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关键是把荣辱观的要求落在实处,在进行大规模宣传教育的基础上,必须建立相应的保障机制,使荣辱观成为人们的行为准则。

(1)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教育是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外部条件。青年人思想活跃,视野开阔,容易接受正面和负面的影响,对他们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必须摆脱空洞的说教,应联系他们工作、学习和生活实际,使荣辱观教育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2)重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修养。道德修养是践行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关键环节。社会主义荣辱观能否充分发挥其巨大的社会效应,关键在于广大公民能否通过道德修养,把道德要求内化为自己的道德需求,把荣辱观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只有这样,才能使社会主义荣辱观深入人心。

(3)要建立健全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道德评价机制。道德规范发挥作用的重要途径就是通过社会舆论、风俗习惯和内心信念的威力,制约和指导人们的道德行为。因此,只有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的道德评价机制,弘扬正气,打击邪气,才能为荣辱观的落实提供良好的舆论氛围。

本章小结

社会主义道德是在无产阶级自发形成的朴素阶级道德的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为指导而培养起来的一种革命的道德意识和行为规范体系,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基本原则,以推翻资本统治,消除私有制度和私有观念,建立和发展生产资料公有制,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为奋斗目标的一种崭新的道德类型。社会主义道德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关系在道德上的反映。社会主义道德的完善与发展,必须批判继承历史上的道德遗产尤其是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的内容: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重视节操,崇尚气节;重视人伦,尊老爱幼;重视道德教育和自身修养。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基本原则,树立社会主义荣誉观。为人民服务作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客观要求,是社会主义人与人关系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为人民服务的基本要求:把人民利益作为判断行为是非善恶的标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人翁地位,关心、爱护和帮助同志,坚决反对危害人民群众利益的行为。集体主义基本原则的主要内容:重视并保障个人正当利益,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的本质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鲜明导向,对推动形成良好社会风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1.如何看待个人利益在集体主义中的地位和作用?

2.谈谈一元化价值导向的必然性。

3.谈市场经济和为人民服务的关系。

4.如何建立社会主义新型义利观?

5.从社会主义荣辱观提出的背景看其伟大意义。

6.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需要克服哪些障碍?

3.遵守道德规范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指出,“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增强诚信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发挥道德模范榜样作用,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把以往的“三德”教育增加到了“四德”教育。

无私无畏坚守医德

曾经艰难险阻,她十年不辍,既然身穿白衣,就要对生命负责。在这个神圣的岗位上,良心远比技巧重要得多。陈晓兰曾是上海一家地段医院的理疗科医生。近年来她一直从事医疗器械行业打假,被她揭露的各种医疗器械超过20种,其中8种假劣医疗器械被查处。在与假劣医疗器械10年的斗争中,为了取得第一手证据,陈晓兰曾假扮病人,冒着危险“以身试针”。

4.1 社会公德

一场世博会,秀尽世间百态。世博园,不仅是先进科技的展示场、异国风情的狂欢地,更是一座“中国人活体写生馆”。

中国人看世界,世界人看中国。自开园以来,每日来来往往、举止各异的中国游客,为世界奉上了一顿额外的“视觉大餐”。中国人的道德、教养、礼仪乃至人性,都被放大在世界目光下任人品评。

2010年5月25日,一封署名为“刘辰子”的给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的信经媒体报道后,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响。

这位上海音乐学院的应届毕业生,在信中痛陈了她在世博园中看到的种种假借轮椅、滥用绿色通道的不文明现象,并希望政府尽快采取措施遏制不文明行为,“维护上海这座城市的形象,向世人展示我国国民素质的提高和软实力的提升”。

然而,还没等到市政府的对策出台,世博瑞典馆、波兰馆和西班牙馆等国家馆,就因不堪忍受中国游客的“假残障”坐轮椅、8岁“巨婴”躺婴儿车、多人挟一名老人强闯绿色通道等行为,而作出了关闭或限制绿色通道的决定。

2010年上海世博会,让人们想起一本快要被遗忘的书——《丑陋的中国人》。25年前,该书首次出版,书中对中国人“脏、乱、吵”、贪占便宜、不讲秩序等劣根性进行了揭露和批判。在今天的世博园中,可以轻易找到与书中相对应的真实案例。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1996年10月10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提出全面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大力倡导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的社会公德,大力倡导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大力倡导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家庭美德。当前要以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纠正行业不正之风为重点。

4.1.1 社会公德的含义及其基本特征

4.1.1.1 社会公德的含义

作为调整人与人、个人与社会关系的道德规范,在不同的社会生活领域有不同的规范体系。相对于家庭生活、职业活动,在人类社会的公共生活领域,社会公德作为社会公共生活中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是整个社会道德体系的基础。对于社会公德的含义,一般有两种解释。从广义上说,社会公德涉及个人、家庭私生活的道德,也包含社会公共利益的道德,《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提出“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是每个公民都应当承担的法律义务和道德责任。必须把这些基本要求与具体道德规范融为一体,贯穿公民道德建设的全过程”,“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这些表述,是从广义上阐述社会公德。狭义的社会公德是指人类在长期的日常公共生活中所形成和应当遵守的最简单、最起码的行为准则。它反映的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般关系,而不是某一特殊领域的关系,更不是某一特定阶级的关系。

4.1.1.2 社会公德的基本特征

(1)是一种较低层次道德规范。从道德的层次性上看,社会公德处于道德的底层,是对公民最起码的要求。它反映的是社会公共生活中人们之间共同生活、彼此交往的最一般关系,维持必不可少的公共秩序,是道德的底线,是人的行为与动物行为的基本分界线。

(2)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社会公德是社会全体成员所共同遵守的并共同维护的行为规范,在这种公共生活领域,每一个公民都要忘却自己特殊的身份,成为公共生活的一分子,同时,处于公共生活的每一个个体都要维护这种公共利益,因为这种利益是广大群众感受最直接的利益,因此,社会公德最容易深入人心,获得最广大人民的拥护。

(3)具有鲜明的传承性。社会公德是人类世世代代逐步积累起来的道德规范的总和,这种规范凝结着数代人的心血,往往和一个民族的社会心理、风俗习惯紧密相连,不会因为时代的变迁而改变,因此,表现出稳定性和传承性特点。在不同时代和不同社会形态,往往有着相同或相近的公共道德规范。即使在不同民族、社会发展程度不同的国家之间,社会公德也有许多相通之处。

4.1.2 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等纲领性文件,我国社会公德的内容可概括为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几个方面。

(1)文明礼貌。文明礼貌作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人类为维系正常生活共同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它是社会公德的一个基本规范,是社会交往的必然产物,是调整和规范人际关系的行为准则,是伦理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人们的相互交往中,和悦的语气、亲切的称呼、诚挚的态度等,是相互尊重、友好的表现,也体现着一个人内在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文化修养。

(2)助人为乐。把帮助别人看做自己应尽的义务,并且从中得到快乐的感受,是助人为乐的深刻体验。在社会公共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和问题,总有需要他人帮助、救济的时候,任何人都是社会的人,都不能脱离他人的帮助而存在,也不能脱离他人的关心而生活。人与人之间需要相互依存、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因此,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倡导助人为乐精神,是社会主义道德核心和原则在公共生活领域的体现,也是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基本要求。

(3)爱护公物。公共财物包括一切公共场所的设施,它们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使大家享有各种服务和便利的物质保证。爱惜和保护公共财物是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它要求公民要关心、爱护和保护国家财产,同一切破坏和浪费公共财物的行为作斗争。对社会共同劳动成果的珍惜和爱护,是每个公民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它既显示出个人的道德修养水平,也是整个社会文明水平的重要标志。随着社会现代化程度的日益提高,社会的公用设施得到妥善保护并保持良好的状态,是使公共生活有序进行的基本保证,同时也有利于每个人的工作和生活。

(4)保护环境。环境问题,是当前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近年来,地质灾害频繁发生,不可再生资源日益贫乏,沙尘暴的频频发生等一系列环境问题所带来的危害,使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环境和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能不能有效地保护环境,关系到每个公民的生活质量和切身利益,关系到人们能否安居乐业,关系到我们的子孙后代能否持续发展。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也是社会公德的基本内容之一。它涉及每个人的切身利益。保护环境不仅仅是指讲究公共卫生、美化个人生活环境等,还包括减少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能源等广泛内容。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不多,保护环境对于可持续发展,维护子孙万代的根本利益,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5)遵纪守法。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一个公民来说,能否自觉维护公共场所秩序,纪律观念、法制意识强不强,体现着他的精神道德风貌。同时,遵纪守法也是保护社会健康、有序发展的基础。遵纪守法是社会公德最基本的要求,是维护公共生活秩序的重要条件。遵纪守法的实践是提高人们社会公德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在社会生活中,每个社会成员既要遵守国家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也要遵守特定公共场所和单位的有关纪律规定。同时,遵纪守法也是保证社会健康有序发展的基础。

4.1.3 加强社会公德建设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文明越来越受到重视。有着五千年文化积淀、素有“礼仪之邦”之称的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遵守社会公德、讲究文明礼貌的优良传统。加强社会公德教育,提倡全体人民遵守社会公德,既是形成良好社会风气、促进个体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之一。因此,要充分认识到社会公德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和人民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积极推进社会公德建设。

(1)努力建立社会公德的宣传教育机制,让社会公德深入人心。道德教育是社会公德建设的前提和基础。利用传统和现代的传媒工具,大力宣传社会公德,表彰助人为乐、见义勇为先进事迹和先进人物,形成一个抑恶扬善、扶正祛邪的良好社会氛围。这种宣传和教育既要形式多样、喜闻乐见,又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形成政府职能部门和社会组织齐抓共管的教育机制。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逐步把遵守社会公德转化为全体公民的自觉行为,从而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

(2)形成一个有效的道德评价体系,提高社会公德威慑力。良好的道德行为既是个人长期道德修养的结果,也是道德评价监督和威慑的结果。良好社会风气的实现既要注重对全体公民的社会公德教育,也要发挥社会舆论、风俗习惯等道德调控手段的作用。遵守社会公德既要靠个人的自觉,依靠个人的内心信念、良心和价值观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又要依靠社会舆论的威慑力,弘扬正气、打击邪气,形成良性的道德评价体系。

(3)完善社会救助机制,为社会公德的落实提供物质保障。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反之,当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的英雄流血又流泪的时候,人民就会怀疑道德的合理性。最近若干年,我国发生了一系列令人痛心的社会事件:老人摔倒无人帮助,因为害怕被牵连;病人因支付不起医疗费,被医院拒收。这些现象的发生既有社会公德水平低下的原因,同时,也因为没有完善的救助机制,使得助人为乐者心存疑虑,使得见义勇为者流血流泪。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和社会群众组织要建立起相应的机制,让道德高尚者得到褒奖,让需要救助者得到社会的关爱,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彰显社会公德的价值,使社会公德成为指导人们行为,稳定社会秩序的有效措施。

4.2 职业道德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

当我步入神圣医学学府的时刻,谨庄严宣誓:

我志愿献身医学,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恪守医德,尊师守纪,刻苦钻研,孜孜不倦,精益求精,全面发展。

我决心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救死扶伤,不辞艰辛,执著追求,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

4.2.1 职业与职业道德

4.2.1.1 职业与职业道德的含义

职业是社会分工和生产内部的劳动分工的结果,它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从事的作为自己主要生活来源的专门业务和特定社会责任。原始社会末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先后完成了三次社会大分工,从事专门职业的社会劳动形成了。长期从事某种特定职业的人们,由于有着区别于其他职业的特殊的劳动方式,经受相同的职业训练,从而具有共同的职业兴趣、职业习惯和心理传统,形成了特殊的职业责任心、职业荣誉感和职业纪律。

所谓职业道德就是在一定的职业活动中所有从业人员必须遵守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原则和规范的总和。在职业活动中,处理职业活动与社会需求的关系、处理职业内部与不同职业之间的关系,以及职业劳动者如何履行社会责任和义务,是职业道德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4.2.1.2 职业道德的特点

由于职业道德是和人们的职业生活紧密联系的,它同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相比,是一种特殊行为调节手段,具有以下特点:

(1)在内容上,职业道德明确表达职业责任以及职业活动中特殊的行为准则。由于职业道德是在特定的职业活动中形成的,因而它往往表现为某一种职业特有的道德传统和道德习惯,它们又在这一职业劳动中世代相传,深刻地影响着这一职业劳动者的兴趣、爱好、习惯、性格等一系列个性特征,在各个方面表现出与其他职业的区别。

(2)在形式上,特别是在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的表达方面具体、灵活、多样。不同的职业对从事本职业劳动者的道德要求,总是从本职业的活动和交往实际需要出发,适应本职业活动的劳动环境和具体条件,以工作守则、服务公约、行规民约、道德誓词等具体、灵活、简洁的形式表现出来,使广大的劳动者比较容易理解和践行。

(3)在调节范围上,职业道德主要约束职业内部的从业人员。职业道德主要是与人们的职业生活实践和职业内容紧密相连的,它没有普遍适用性,每一种职业道德只能指导从事该行业的人员的行为。也就是说,职业道德总是同一定职业的特殊利益相联系,具有鲜明的确定性。

(4)在功能上,职业道德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成熟性。职业道德使一定阶级或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带上职业活动的特点,使阶级或社会比较抽象的道德原则和一定职业劳动过程和劳动特点相联系,使道德原则和规范表现出较强的针对性和适应性。同时,每一个劳动者在这种具体的道德规范影响和熏陶下,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使个人的道德品质逐步走向成熟。

4.2.1.3 职业生活中的法律规范

职业活动中的法律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履行其本职工作的过程中应该遵循的法律规范,目的是从法律角度规定和约束从业人员的职业活动。和职业道德相比,职业活动中的法律规范有其鲜明的特点。

(1)具有鲜明的职业性。即它们所表达的都是具体职业的基本要求,并通过这些要求体现出特定职业的职责或价值。

(2)具有明确的规范性。即职业生活中的道德和法律对从业者所提出的要求与规范都十分具体,特别是职业道德,往往采取诸如制度、章程、守则、公约、誓词、条例等简洁实用、生动明快的形式表现出来,而且与行政纪律结合起来,使之具有准强制性和很强的可操作性。

(3)调节的有限性。即特定职业的道德和法律一般只是约束从事本职业活动的人员。

职业生活中的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又相互区别。除了内涵、调控手段不同外,职业道德体现的是从事一定职业活动的人们的自律意识,职业生活中的法律更多地体现为一定职业活动的他律要求。

4.2.2 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

在我国现阶段,提倡和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提高各个行业从业者的道德素质,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和我国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4.2.2.1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一个社会道德水平的高低,往往从各个行业的工作效率、服务质量上表现出来。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它对于纠正各种职业活动中的不正之风,改善整个社会风气有重要意义。因此,必须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对各个行业的从业人员进行职业道德、职业责任、职业纪律培训,使其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和职业习惯,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风尚,使全社会形成一种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良好风气,从而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

4.2.2.2 发展物质生产、提高工作效率的精神动力

在生产力的诸要素中,人是决定性因素。如果每一个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都能按照职业道德的要求,自觉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履行岗位职责,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和正确的职业荣誉感、责任感,端正劳动态度,不断提高劳动技能和业务水平,在劳动中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就能不断提高劳动效率,为国家创造更多的财富。

4.2.2.3 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个体全面发展

一个人的社会生活是多方面的,职业生活是一个人社会活动的重要方面。一个人的知识素养、劳动技能、思想品德等多种素质,往往在职业活动中得到充分体现。而一个人优秀品质的形成,也主要是在生产劳动中形成的。人们通过自己的职业生活认识自己对社会所担负的责任,从而深刻理解和把握自己的人生价值。通过良好职业道德的培育,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和道德人格,为自己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4.2.3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1)爱岗敬业。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职业利益的必然要求。它要求从业人员对所从事的职业有强烈的责任感、荣誉感和兢兢业业的精神;要求每个从业人员在各自从事的职业活动中尽职尽责,努力学习,熟悉业务,掌握规律,勤奋高效地做好本职工作。这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基本要求。

(2)诚实守信。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做到诚实劳动,合法经营,信守承诺,讲求信誉。诚实守信作为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不是十分完善的条件下,诚信的缺失会扰乱社会的经济秩序,败坏企业的名声,对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造成负面的影响,同时,诚信缺失会加大社会管理及经营管理的成本,危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因此,必须加强职业领域的诚信建设。

(3)办事公道。办事公道,是指在各种职业活动中从业人员要做到公平、公正,不谋私利,不徇私情,不以权损公,不以私害民,不假公济私。办事公道,就要做事讲原则,无论对人对己都要坚持实事求是,出于公心,不挟私欲,按照必须遵循的道德规范、法律要求和行为准则来处事待人。

(4)服务群众。服务群众就是在职业活动中一切从群众的利益出发,为群众着想,为群众办事,为群众提供高质量的服务。这是为人民服务的道德核心和集体主义原则在职业道德中的具体体现。每个公民不论从事什么工作,能力如何,都能够和应该在本职岗位上,通过不同的形式为人民服务。整个社会应该形成一种人人都是服务者,人人又都是服务对象的良好秩序和和谐状态。

(5)奉献社会。它是职业活动中一种较高的道德境界,体现了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目标指向。它要求从业人员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树立奉献社会的职业精神,并通过兢兢业业的工作,自觉为社会和他人作贡献。

4.3 爱情和婚姻家庭道德

亲爱的女儿:

要想真正爱别人,必须具有坚强的精神力量。家庭和学校的责任,老一辈人的任务,就是培养人具有这种力量。学校的一切教育工作实质上都是为了培养人的爱与憎的感情;爱祖国爱人民,恨人民的敌人;爱父母,爱那种同你有着共同思想、观点、情绪和愿望,同你结合在一起的人,同时憎恨一切包含着潜在的或现实的灾难的东西。

当你在小伙子面前,甚至想到他就心跳的时候,当你想让年轻人看到你就激动、就赞美,把你视为世界上唯一可爱的人的时候,这就是说激发了你的妇女情感,你的做母亲(新生命的创造者)的情感。亲爱的女儿,从这一瞬间起,你的新的生活就开始了。要记住,从这时起,你不单要对自己负责,也要对生活将带来的未来的新生命负责。

产生做母亲的心情,这是由愿意同异性结合的意愿表现出来的延续人类的规律的反映。小伙子爱姑娘,姑娘爱小伙子,这是一种不可抗拒的本能力量,但是,这还不是千百年来人类文明的经验所教导的那种爱情。譬如说,有一块贵重的大理石,雕塑工匠用这块大理石雕刻出一件美丽的手工艺品,一朵同真花一样好看的玫瑰花,一朵散发出芳香,花瓣上布满着放射出朝霞光辉的露珠的玫瑰花。雕塑匠在这块未定型的、漂亮的但是无生命的石头上看到了花朵,他开始雕刻,辛辛苦苦地工作着,终于从无生命的物质中显露出了真正美的轮廓,手工艺的美、人创造的美的轮廓。这是用大理石制成的美,但是在受人的美好心灵和天才支配的灵巧的双手加工之前,大理石不过是一块死板的石头。在这双灵巧的手中体现了人类的爱的力量。

婚姻家庭生活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青年人来说,处理好事业、爱情、婚姻的关系,是人生的一个重大课题。

4.3.1 理解爱情

4.3.1.1 爱情的含义

所谓爱情,是一对男女基于一定的物质基础和共同理想,在各自内心中形成的最真挚的互相倾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身伴侣的最强烈的情感。这种爱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文化条件下,以共同理想为基础,以平等互爱为前提,并在一定道德规范下结成的特殊关系。正如恩格斯所说,现代的性爱,同单纯的性欲,同古代的爱,是根本不同的。第一,它是以所爱者的互爱为前提的;在这方面,妇女处于同男子平等的地位,而在古代爱的时代,决不是一向都征求妇女同意的。第二,性爱常常达到这样强烈和持久的程度,如果不能结合和彼此分离,对双方来说即使不是一个最大的不幸,也是一个大不幸;仅仅为了能够彼此结合,双方甘冒很大的危险,直至拿生命孤注一掷……最后,对于性交关系的评价,产生了一种新的道德评价标准,不仅要问:他是结婚的还是私通的,而且要问:是不是由于爱情,由于互相的爱而发生的?恩格斯对爱情的论述,深刻揭示了爱情的本质。

4.3.1.2 爱情的特征

爱情有四个特征:①互爱性和自主性;②专一性和排他性;③强烈性和持久性;④社会性和道德性。

4.3.1.3 爱情与人生

爱情是人生的重要内容,美好纯真的爱情能给人以鼓舞,给人以力量,使人们感觉到生活的美好。“爱情的道德力量使人变得高尚,在人的身上树立起最美好的品德:人性、富于同情心、对侮辱人格毫不妥协的精神和准备把自己的精神力量奉献出来,以缔造共同的幸福——我的幸福和我所爱的人的幸福。”但是,爱情只是人生的一个方面,特别是对于刚参加工作不久的青年人来说,人生除了爱情之外,还有更加重要的内容——追求事业的成功。没有爱情的人生是不圆满的,而只有爱情、没有事业支撑的人生则是苍白的,爱情也会失去生机与活力。

4.3.2 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4.3.2.1 以共同的理想为基础

和谐的精神生活是爱情的灵魂与核心,而共同的理想又是精神生活的基础。“以貌取人”和“以财取人”都背离了爱情的本质。真正高尚的爱情,不仅仅是异性的吸引,更重要的是情操、志趣和理想的和谐与一致。

4.3.2.2 强烈的责任感

男女双方一旦确立恋爱关系之后,就要对对方负责,这是爱情的本质要求。它是使爱情不断巩固和深化的基础。责任是爱情之花永远绚烂的沃土。爱情关系确立之后,男女双方就要共同承担这一关系所包含的各种义务。

4.3.2.3 谨慎选择,认真了解

越是美好的东西,越难以获得。爱情生活在人生中的重要性,就要求青年人在选择爱情的时候必须经过较长时间的了解,慎重作出选择。因为一旦和对方牵手,就要不弃不离,共同度过漫长的婚姻生活。燕妮在谈到爱情的时候曾经说:当你打算和一个人共同生活、白头偕老的时候,用五六年时间来作巨大的、必要的考察大概不算长……我希望卡尔跟我在一起生活是幸福的,正像我自己希望跟他一起生活是幸福的一样。然而要做到这一点,我不仅应该成为一个贤妻良母,而且也应该成为同志,他的谋划人。不仅要相信,而且要相敬,因为其中包括我的全部精神生活,不然的话,婚姻只不过是庸俗的契约、生活的锁链、互相的折磨。

4.3.2.4 自重自爱,行为端庄

在恋爱过程中,青年人的激情和冲动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在交往过程中要举止文明,行为端庄,这不仅表现出一个人的修养程度,也是尊重对方的体现。马克思曾指出:“真正的爱情是表现在恋人对他的偶像采取含蓄、谦恭甚至羞涩的态度,而绝不是表现在随意流露热情和过早的亲昵。”

4.3.3 婚姻家庭的含义及其历史发展

4.3.3.1 婚姻家庭的含义

婚姻是爱情发展的自然结果,是两性结合的社会形式。所谓婚姻,是由一定社会制度或风俗习惯所认可的男女两性的结合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社会关系。家庭是以婚姻为基础、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社会生活的组织形式。一般来说,家庭关系包含着婚姻关系。

4.3.3.2 婚姻家庭的历史发展

同其他社会关系一样,婚姻家庭关系也是一个历史范畴,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家庭婚姻关系经历了三个阶段:

(1)血缘杂交。在人类的蒙昧时期,性关系是不受任何限制的,不分辈分的限制,一切女子属于一切男子,一切男子属于一切女子,两性关系主要表现出生物性本能。在这一阶段,人类既没有婚姻家庭的组织形式,同时,也没有任何的婚姻家庭道德。

(2)对偶婚。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发现近亲繁殖使后代的体力和智力水平严重退化,于是开始限制具有血缘关系的兄弟姐妹之间的性关系。在这种限制之下,一群直系、旁系的兄弟,共同寻找一群与其没有血缘关系的姐妹为妻,孩子只知其母不知其父,每一个家庭的成员都有一个共同的女祖先。这一时期,同胞兄弟姐妹之间的性关系受到道德的谴责,这是婚姻道德上的巨大进步。

(3)一夫一妻。在对偶婚后期,开始出现不稳定的一男一女的对偶婚家庭形式,这种形式以生活的需要和方便为目的,这种对偶制家庭是群婚家庭形式向一夫一妻制家庭的过渡形式。这种形式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就是一夫一妻制的诞生。这种家庭婚姻形式的产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即生产力的发展导致了私有财产的出现。对此,恩格斯指出:“一夫一妻制的产生是由于,大量财富集中于一人之手,并且是男子之手,而且这种财富必须传给这一男子的子女,而不是传给其他任何人的子女。”

4.3.4 婚姻和家庭生活中的道德

4.3.4.1 婚姻家庭道德的基本原则

(1)一夫一妻原则。一夫一妻制是指一男一女结为夫妻的婚姻制度。按照我国婚姻家庭法所确立的一夫一妻原则,任何人都不得同时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配偶,已婚者在配偶死亡或离婚之前不得再行结婚,任何形式的一夫多妻或一妻多夫的两性关系都是违法的。婚姻法禁止重婚以及有配偶者和他人同居的行为。所谓重婚,是指有配偶一方与他人结婚,或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行为。重婚在法律上不仅无效,当事人还要受到法律制裁。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这是修改后的婚姻法针对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纳妾、包二奶、养情妇(夫)、姘居、通奸、第三者插足等违法行为所作的规定。“包二奶”现象及其制裁手段被写进婚姻法修正案,这在我国婚姻法历史上是破天荒第一次。根据婚姻法规定,“包二奶”被界定为重婚以外的“不以夫妻名义但形成婚外同居关系”。

(2)男女平等原则。它是指男女双方在婚姻家庭方面享有平等的权利,履行平等的义务。实现婚姻自由和一夫一妻制首先要求实现男女平等,没有男女平等就没有真正的婚姻自由和一夫一妻制。实现男女平等,必须坚决反对夫权思想和男尊女卑的旧传统观念,禁止迫害、虐待和歧视妇女的行为,真正实现男女从法律到实际生活中的完全平等。

(3)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合法权益的原则。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合法权益,是指在婚姻家庭关系中,妇女、儿童和老人应受到特殊的保护。保护家庭中的弱势群体,是为了实现法律的公正,也是家庭负担社会职能的必要保障。

保护妇女的合法权益,是婚姻法男女平等原则的重要补充。这是对男女平等原则的必要补充。我国婚姻法对妇女的合法权益加以特殊保护,例如,女方在怀孕期间和分娩后1年内或中止妊娠后6个月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为什么婚姻法中规定了男女平等原则,又要规定保护妇女合法权益呢?这样做,一是为了改变妇女不平等历史地位所造成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现象;二是基于妇女具有不同于男性的特殊生理机能的需要。妇女承担着人类生产与再生产的任务,对妇女之特殊保护,也是推进人类发展和社会文明之标志。婚姻法在离婚、家庭关系等章中,都贯穿着特殊保护妇女合法权益的原则。如在离婚、夫妻共同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方面,都体现了照顾女方的原则。

生长在新中国的儿童,其法律地位和权益都受到了保护。我国婚姻法规定,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对未成年子女有管教和保护的权利和义务;禁止溺婴、弃婴和其他残害婴儿的行为;子女有继承父母遗产的权利;父母对子女的义务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非婚生子女、养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权利等。

老年人晚年生活的社会保障已经成为带有世界性的社会问题。老年人在人口构成中所占的比重增加的问题在许多国家都存在着。我国婚姻法规定,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父母有继承子女遗产的权利;养父母、符合规定的继父母的权利和生父母相同;有负担能力的孙子女、外孙子女,对于子女已经死亡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有赡养的义务;禁止家庭成员对老人的虐待和遗弃等。

(4)实行计划生育原则。计划生育政策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计划生育,是指有计划地调节人口增长速度,使人口增长与国民经济的增长相适应。计划生育的方针是:少生、晚生、优生、优育。基本要求是,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严格控制二胎,坚决杜绝多胎。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它关系着我国四化建设的成效,关系着我国子孙后代健康成长。必须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们对计划生育的光荣感和责任感,进一步克服“多子多福”、“重男轻女”等封建思想,从而使法律的规定变成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

(5)夫妻互相忠实、互相尊重,家庭成员间敬老爱幼、互相帮助原则。夫妻相互忠实主要是指夫妻双方没有婚姻之外的两性行为,在性生活上保持专一,互守贞操,内容主要包括夫妻双方互负忠实义务,不得恶意遗弃配偶,不得为了第三方的利益牺牲、损害配偶的利益等。夫妻相互尊重,是指夫妻承认各自独立的人格,尊重彼此的人格、权利和生活方式,夫妻间的“互相尊重”体现了平等的夫妻地位。家庭成员应当敬老爱幼,互相帮助,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婚姻法所倡导的理想的家庭模式,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法律化要求,其根本目的就是要建立符合婚姻法要求的婚姻家庭关系。

4.3.4.2 婚姻家庭道德的基本规范

(1)尊老爱幼。尊敬长辈,爱护晚辈,是良好道德品质的体现。尊老爱幼是中国传统美德,尊老是因为老人对社会作出了贡献,为抚育教育子女付出了心血,应该得到社会、子女和家庭成员的尊重与回报。爱幼是因为儿童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社会和家庭的希望,需要在物质和精神上得到照顾和培育。

(2)男女平等。男女平等是婚姻法对家庭关系和社会生活中男女双方平等关系的法律要求,也是男女双方在婚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应该遵守的伦理道德规范。男女平等是法律原则和道德规范,也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在夫妻关系和子女问题上都要体现,在社会关系和家庭关系中也要体现。家庭生活中的男女平等,既要体现为夫妻双方在权利和义务方面的平等,人格地位上的平等,又要体现为对子女性别不同态度上的平等。夫妻关系上的男尊女卑,子女问题上的重男轻女,都是传统宗法社会所形成的落后道德观念。

(3)夫妻和睦。夫妻关系是家庭关系的核心,夫妻和睦是在男女平等基础上的互敬互爱、互助互让。夫妻是家庭的主要成员,夫妻之间的关系状态是否和谐关系到整个家庭的稳定和幸福,忠于爱情,互敬互爱是家庭和睦、婚姻美满的基础。在夫妻关系上,双方之间地位的不平等都会损害家庭的和睦,进而会对子女和社会造成不好的影响。

(4)勤俭持家。以勤劳节约的精神操持家务。

努力工作,勤劳致富,量入而出,节约用费,尊重父母劳动所得,体谅父母辛苦操劳,减轻家庭生活负担。勤俭持家是家庭兴旺的保证,也是社会富足的保证,“成由勤俭败由奢”应该成为大学生的思想导引。在大学生中,应该养成经济条件不好的同学勤俭以励志、经济条件好的同学勤俭以养德的良好道德风尚。

(5)邻里团结。“远亲不如近邻”足以说明邻里关系的重要性。

尊重邻里的人格、民族习惯、生活方式、兴趣爱好,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互谅互让,增进邻里感情。邻里关系是一种自然形成的地缘关系,邻里关系是否相处和谐,也是家庭安定的必要条件。邻里关系相处和谐可互相帮助,解危度难,邻里关系相处不好,“以邻为壑”,则会矛盾丛生,纠纷不断,互相伤害,最终对家庭产生不利影响。邻里关系处理的原则是以礼待人,礼让为先,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4.4 涵养个体道德品质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肝肺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讲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时强调指出,“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增强诚信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发挥道德模范榜样作用”,其中,加强个人品德建设是首次在中央文件中正式提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4.4.1 个体道德品质的内涵

道德品质是通过一个人一系列道德行为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内心状态或心理特征,它由个人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识、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构成。人们往往把德性、品德、道德人格看做同一个概念。

个体道德品质是在长期的道德实践中逐步形成的,通过人们自身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道德倾向和行为特征。我们不能因为一个人做了一次好事就说他品德高尚;同样,我们也不能因为一个人犯了一次错误就说他道德品质恶劣。正像黑格尔所说的:“一个人做了这样或那样一件合乎伦理的事,还不能就说他是有德的;只有当这种行为方式成为他性格中的固定要素时,他才可以说是有德的。”不同的时代,对个体道德品质有不同的要求,在我国现阶段的社会生活中,对广大公民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主要有公正无私、勤劳勇敢、仁爱宽容、爱国诚信等。

4.4.2 个体道德品质的形成

个体道德品质是一个人道德境界的综合体现,它既是道德教育的结果,更体现了一个人道德修养的效果。道德品质与道德行为往往表现出一致性。个体道德品质不单单是一个人在主观上对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的理解和接受程度,还包括个体基于这种认识所产生的具有稳定性特征的行为习惯,它是主客观的辩证统一。

(1)从生理方面来说,个体道德受遗传特征的影响。“一个人的品德,乃是他先天的生理特征和后天的生活环境相结合的合金,是他在其先天的生理特征的基础上,以一定的行为来应答环境影响的结果。”从生理和心理学的角度看,不同气质类型的人,在面对打击、诱惑等方面会表现出不同的心理倾向,这种倾向对于个体道德品质的形成有深刻影响。在打击面前,黏液质的人会付出更大努力和代价才能渡过难关。相反,在需要节制和耐心的时候,胆汁质的人需要克服更多的阻力和障碍。因此,我们在考察一个人道德品质形成过程的时候,不能忽视他的生理基础。

(2)从客观方面来说,个体道德受社会环境和物质生活条件的制约。每一个个体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之中,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收入状况,社会的精神文明程度和风俗习惯等决定着一个人的道德品质。这种决定是间接的,是通过一系列中间环节实现的。

(3)从主观方面来说,个体道德品质是主体努力实践的结果。先天的遗传生理特征和后天的社会环境为个体道德品质的形成提供了条件,在相近的遗传体质和相同的社会条件下之所以形成丰富多彩的个体道德品质,就是个体努力程度的结果。道德行为主体并不是被动地受制于外在的客观环境,任何一个具有自我意识的人都有选择和决定自己道德行为方向的能力。在道德品质的形成过程中,行为主体要自觉提高道德认识,培育道德情感,增强抵御诱惑和战胜困难的道德意志,并不断在道德实践中努力践行道德规范,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只有在道德实践中通过自己长期的主观努力,才能不断克服自身生理的缺陷,并抵御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使社会道德规范真正在自己的内心深处和行为中固定下来,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

4.4.3 加强道德修养,培育高尚品德

从个体道德品质的形成我们可以看到,个体高尚品德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但是,道德修养是其核心。

4.4.3.1 道德修养的涵义

“修养”是一个含义广泛的概念。“修”是整治、提高、完善的意思,“养”是养成、培养的意思。两个字合用,就是“切磋琢磨”、“培养提高”的意思。它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一个人在政治、思想、文化、道德、学术、技艺等方面所进行的勤奋学习和涵养锻炼的功夫;二是指经过长期努力所达到的一种能力和境界。所谓道德修养是个体在社会生活和个体生活的各个方面和过程中,在道德意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等方面,依据社会生活和社会道德的要求,所长期进行的自我反省、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改造和自我完善的过程,是人类精神的自律和一种高级的精神活动及其行为实践。

4.4.3.2 道德修养的特点

(1)高度自觉性。和道德教育、道德评价相比,道德修养表现为鲜明的内在道德需要。道德修养的任务就是提高自己在道德生活中的选择能力;同自身道德的弱点作斗争,克服自身的缺点,完善自身的人格;增强道德信念的力量,提高自己按信念去追求和行动的主动性。而这一切都是通过自我道德修养来实现的。因此,如果没有高度的自觉性,没有自己解剖自己的决心和勇气,就不可能有真正切实的道德修养。

(2)自我指向性。通过对自己内心世界及行为的反省和自查,发现并剔除心灵深处的邪恶,培养美好的道德情感和高尚的道德信念。也就是说,道德修养是个体以自我为中心,通过自我涵养,实现从需要依靠社会舆论等外在压力对自己的约束向自我约束转化,培养自己优良的道德品质,确立自己高尚道德人格的一种主体性活动。它是自己教育自己,通过这种教育,道德要求转化为个人内在的信念和实际的行动;它是自己评价自己,这种评价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以获得更高的道德价值为动力的。

(3)内容的全面性。道德修养既包括个体道德意识的培养,也包括个体道德实践活动的修养。在道德修养过程中,个体既要自觉提高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锤炼道德意志,还要践行道德规范,提高行为选择和道德交往的能力。以个体道德品质的提高和道德人格的完善为中心,道德修养的各个环节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并且循环往复地、不断递进地贯穿于一个人的一生。

4.4.3.3 道德修养的方法

道德修养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个体在道德修养中也会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总的来说,道德修养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学习道德知识,提高道德认识。在道德生活中,个体的道德认识不仅是道德行为的基础,而且对整个道德行为起指导作用。因此,在道德修养中,首先要学习伦理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同时,还要掌握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及各个生活领域的道德要求,只有这样,才能明是非、辨善恶,为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2)反躬内求、省察克治。这也是自我道德修养的一种重要方法。所谓“省察”,就是通过反省检验以发现和找出自己思想和行为中的不良倾向;所谓“克治”,则是克服和整治,去掉那些不良倾向。这是我国传统道德的优秀内容。曾子在讲到自我修养时曾说“吾日三省吾身”,强调自我反省在道德修养中的重要性。无数事实证明,任何一个人道德完善的实现,都必须在自我“省察克治”上下工夫。

(3)身体力行、躬行践履。这是道德修养的核心,也是道德修养最重要的方法。只有在道德实践中,道德主体才能明辨是非善恶、荣誉与耻辱、正义与邪恶,同时,在道德实践中道德主体才能发现自身缺陷并在道德实践中提高认识,修正错误,达到较高的道德境界。

(4)“慎独”:“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就是说一个人在没有监督情况下的所作所为,最能体现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它揭示了道德行为的本质。这既是一种很高的道德修养境界,又是一种重要的修养方法。一般说来,在社会舆论监督之下,人们一般会按照道德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但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特别是在做了坏事也不可能有人知道的时候,往往会有人对自己的要求有所放松,甚至肆无忌惮。同时,在道德修养的过程中还要从小处着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从一点一滴做起,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

本章小结

社会公德是指人类在长期的日常公共生活中所形成和应当遵守的最简单、最起码的行为准则。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包括: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职业道德就是在一定的职业活动中所有从业人员必须遵守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原则和规范的总和。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包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正确的恋爱观包括以下要求:以共同的理想为基础;强烈的责任感;谨慎选择、认真了解;自重自爱,行为端庄。婚姻家庭道德的基本原则包括:一夫一妻原则;男女平等原则;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合法权益的原则;实行计划生育原则。婚姻家庭道德的基本规范包括:尊老爱幼、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道德品质是通过一个人一系列道德行为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内心状态或心理特征,它由个人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识、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构成。个体道德品质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但道德修养是其核心。道德修养的特点:高度自觉性、自我指向性、内容的全面性。道德修养的方法:学习道德知识,提高道德认识;反躬内求、省察克治;身体力行、躬行践履、“慎独”。

1.如何理解社会公德在道德建设中的基础性地位?

2.浅谈我国社会公德的现状。

3.谈谈诚信在职业活动中的意义。

4.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

5.如何处理爱情和事业的关系?

6.如何理解婚姻的物质基础?

同类推荐
  • 感动学生的智慧故事

    感动学生的智慧故事

    本书汇集的智慧故事都经过精挑细选,涉及古今中外,覆盖面广,选题多样。用心去品读这些故事吧!他人的人生不能复制,但可以领悟;他人的智慧不能抄袭,但可以借鉴。但愿这些经典的智慧故事,能够提升你的生命境界,使你的人生之旅更加顺畅、通达、从容。
  • 在人间(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在人间(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 犯罪心理学(第二版)

    犯罪心理学(第二版)

    本书共分19章,包括:犯罪心理的形成、女性犯罪心理、故意犯罪心理等内容。
  • 企业物流管理实务

    企业物流管理实务

    本书按照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以“教程” 方式重点突出企业物流管理的操作技能知识,以实际工作“案例”和“问题” 介绍企业采购与供应物流管理、企业生产物流管理、企业销售物流管理等基本技能知识,为学习企业物流管理知识和掌握企业物流管理技能提供有力支撑。
  • 经典幽默集锦快乐(校园精品读物丛书)

    经典幽默集锦快乐(校园精品读物丛书)

    《快乐校园精品读物丛书:经典幽默集锦》无论从题材还是形式、风格上,都比较典型多样,同时贴近生活实际,具有一定的感染力,突出了“快乐阅读”和“精品读物”的主题,但是又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能够使读者快乐之余还能够从文字中体验到名家的人生感悟。
热门推荐
  • 诸神之咏叹

    诸神之咏叹

    混沌纪元,最古老的神明自幽暗之中诞生,身躯舒展演化世间,规定秩序而缔造众生;众神纪元,万物之源重坠幽暗,新生众神执掌无上权柄,高踞王座于天穹之上,而神之国度划分海陆疆域;灾厄纪元,生灵恶业牵引深渊降临,无尽恶魔荼毒人间,伟岸神灵于斯陨落,英雄贤者征战世间……至于如今,众神远走,深渊难寻,但见诸国林立,唯有剑与魔法铺叙传奇史诗……
  • 最强开挂大脑传奇

    最强开挂大脑传奇

    主角吴昊利用系统不慎掉入布满禁锢的封印山谷中,之间伴随着一道神秘的光和吴昊的神识穿越了。等吴昊醒来时,他已经在一个陌生的修仙界,并且还失去了系统!在他寻求方法时意外发现自己的大脑有一个生灵,而且还能帮助吴昊提升修为,这让刚失去系统的他得到一点安慰,开始了他新的泡妹……额不对,新的修仙记…………
  • 中国心绞痛

    中国心绞痛

    本书是著名文化学者、人民大学教授张鸣,以一个中国独立文化学者的良知及社会责任感所发表的随笔评论的集结。书中文章谈及文化、政策、教育、民风等诸多方面。其文字风格犀利,文章主旨清晰、论述简洁有力,往往一针见血命中问题之要害,其文字在带给读者阅读快感之余,更催人省思。
  • 坐等男神来倒追

    坐等男神来倒追

    简介:毫无疑问,她仅有的三段恋情都见不得光:一段是神女有心,襄王无梦;另一段从开始就是一场充满了算计的交易;最后一段则碍于身份,同样不敢让众人知道。谈恋爱谈的这么憋屈,后来她便想开了,大概是因为拿到了女配剧本,既然如此,那不如一个人安安心心养包子吧。
  • 穿越半兽人

    穿越半兽人

    “顾君兮,你这毒妇!”顾君兮:呵呵!(舔舔爪子,有我这么漂亮可爱的毒妇?)夕颜:你是毒妇我也喜欢!……一朝穿越,她不再彷徨,愿杀神便杀神,欲成仙便成仙,杀戮之道,谁可阻挡!
  • 旋转的伊甸园

    旋转的伊甸园

    嘉诗自小寄养在西北堂姑家,五岁回到江南老家。对家的概念不是很清晰,虽然现在已经大学毕业了,但是和这个家庭格格不入,后来发生的一切,令这个家庭猝不及防。
  • 龙咒法师

    龙咒法师

    在未来世界经历过世界异兽侵袭之后,叶天来到了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
  • 奇迹之英雄名录

    奇迹之英雄名录

    一个姹紫嫣红的非凡世界,不同的星球、不同发展时期的文明、科技与魔法的较量,江湖与社会的冲突,情与法的纠结,正与邪的碰撞、父母和孩子的隔阂、使命与自由的选择……在这大千世界中,一个背负使命的男孩想成为英雄,若干年后,坚守大英雄主义的他,挥笔写下轰轰烈烈的英雄名录,开创不朽的业绩,但却逃不出自我情感的囚笼和使命的束缚,辉煌的背后竟是悲剧的上演……
  • 命案中的语文生活

    命案中的语文生活

    高考结束,女儿赶忙估分。看她脸,拿下重点小菜一碟。然后填志愿。她把表格递我面前,想听我意见,我觉得还是由她自己来定夺最好。所以我离开,让女儿独立思考。反正还有好几天,时间来得及。高考后是中考,这个夹档我清闲。我在初中语文组任组长,不带班,趁着有空,我请假出门。手机当的一声,是短信:您还记得七年前的卫国小学吗?请先生本月二十九日夜十点半,准时返校,我愿在那里与您重温旧情。底下没留姓名,手机号陌生,会是谁呢?最初我猜,肯定是谁开玩笑。短信一旦让老婆看见,就算她相信我正经,可面对女人勾引,她会怎么办?这年头,给两口子之间造出几个不和谐的谣言,几乎是造谣者们惯常手法,毫无创意。
  • 逍遥天子逍遥客

    逍遥天子逍遥客

    山河已秋,天道昭昭,乱世争鸣,谁为真龙?天诏轮回,逍遥客,改天命!【读者群:438701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