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197100000006

第6章 山口百惠是中国杨家的后代

不久前,我看到报纸载露:“山口百惠是杨贵妃的后代”。看了题目,我很感兴趣,现在根据自己多年采访实践,谈谈我的一点粗浅的看法。

该文引用山口百惠接受记者采访时的话说:“我是中国杨贵妃的后代”。我相信这句话是她亲自说的,她不是随便开口乱说。山口百惠是日本有名的美女,她会没有根据的说自己是外国人的后裔吗?不会。她必然有根据,她会根据家传的什么物品或者祖先的口头嘱咐,一代一代传下来的。

这篇文章还说:“近日,经调查发现,山口百惠不仅姓杨,而且是浙江三门杨明州在日本山口一系的后裔。”又说:“据最近浙江三门县政府外事办三门裔海外人才和知名人士调查显示,这个村是山口百惠祖宗根源的发祥地。”

我毫不怀疑山口百惠亲自向记者所讲的和中国浙江三门县的调查。

文章列举一系列事实,列举中日双方调查结果,说明山口百惠一家和中国浙江三门县杨家的关系。我都相信是真实的。

我先说说当年采访杨贵妃墓的经过。

杨贵妃墓坐落在陕西省兴平县马嵬坡,距西安60公里,就是白居易在《长恨歌》里说的“西出都门百余里”的地方。我在西安时,多次来这里采访,多次陪朋友来此参观。

杨贵妃,名玉环,号太真(公元719年—756年),弘农华阴人,后迁到蒲州永乐县(今山西芮城),晓音律,善歌舞,姿色绝代,智算过人,被称为中国古代一大美人。她原来是唐玄宗李隆基的第18个儿子——寿王李瑁的妃子。开元二十四年,唐玄宗宠爱的武惠妃死去,后宫虽有嫔妃数千,可唐玄宗均不如意。有个大臣在寿王府发现了杨玉环,向唐玄宗推荐说:“玄琰(杨玉环父,任蜀州司护)之女,姿色佳丽,倾城倾国,宜蒙召见。”

当时杨玉环年方十八,肌白如玉,资质丰艳,性情聪颖。玄宗见了龙颜大悦,惊呼:“果为倾城倾国!”

可按照唐代风俗,已经出嫁的妇女,要出家当一段尼姑或道姑,然后才能改嫁。所以杨玉环出家当了道姑,然后从道姑院被招进皇宫。唐玄宗和杨玉环结合以后,沉迷于酒色歌舞之中,不理朝政。“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杨贵妃得宠,杨门一族显贵。杨玉环的3个姐姐,分别被封为秦国夫人、虢国夫人、韩国夫人。她的哥哥杨铦被封为鸿胪卿,堂兄杨国忠爬上了丞相高位。唐玄宗把国家治理的很好,出现了“开元盛世”。唐玄宗自从和杨玉环结合以后,慢慢耳目闭塞,并且形成了杨国忠、李林甫这一类人把持朝政,使奸弄权,残害人民的局面。终于在公元755年爆发了“安史之乱”。公元756年6月,叛军打进潼关,京城长安岌岌可危。唐玄宗慌忙逃跑。逃到马嵬坡时,士兵哗变,杀死了杨国忠,包围了唐玄宗和杨贵妃的驻地,迫使唐玄宗赐杨玉环自杀。唐玄宗无奈,命宦官高力士用三尺白绫把杨玉环吊死在佛堂前的梨树上。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马嵬坡兵变。杨贵妃死时,年仅38岁。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白居易的《长恨歌》,把李隆基和杨玉环的爱情写到了极致,流传千年,至今脍炙人口。佳丽三千,每天由李隆基任意关顾,李隆基怎么也顾不过来。多少丽人终生都没有遇到唐玄宗的宠幸?佳丽多必然子女多,李隆基有子女数百人,连哪个是自己的孩子都认不全。

记得当年采访时,我专门提过一个问题,是:“杨玉环有没有子女?”

专门研究杨贵妃生平的文物管理所所长给了否定的回答。他说,李隆基比杨玉环大35岁。他们结婚时,李隆基已经临近不能生育的年龄。查过史料,没有关于杨玉环生育的记载。

我在华清池采访时,听到了这样一个民间传说:杨贵妃曾经怀过孕,但是小产了。李隆基对她照顾的无微不至。当然,这是民间传说,不可信以为真。如果这个传说是真的,那么杨贵妃没有生育的事儿,不能怨她,而应该怨李隆基自己。是他年事已高,不能输出健康的精子。生儿育女是两个人的事情。李隆基输出的东西缺乏活力,杨贵妃再年轻,也难挽救厄局。

没有子女,哪儿来的后代?所以,说山口百惠是杨贵妃的后代,我只能给予否定的回答。但是,说山口百惠是杨家的后代,我完全相信。而这个杨家,就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美人的典范——杨贵妃家族的那个杨家。

中国习俗,在历史上名声大的人物,特别是历史上着名的反面人物,他们的子女在当代是无颜与大众见面的。只有等到改变了历史,改变了社会风气和世人对这个历史人物的看法,他们才得以出头露面。当年把“安史之乱”的原因都推在杨贵妃身上,当然是很不公平的。但是,在封建社会里,有谁敢出来主持公道,谁敢出面说皇帝的不是呢?

我采访过李自成的后裔。李自成领导农民起义失败的当时,他的子女无颜,也不敢见乡里父老,只好隐名埋姓,逃到他乡。但他们的后代会一代一代地把真实情况说给他们的后人。我在陕北采访他们时,专门访问过李自成的两个后裔。一个姓李,一个姓张。两人的长相很不相同。一个是高个儿,一个是低个儿。他们都说自己是李自成的后人。他们都说是自己的爷爷的爷爷,给他们亲自说的。“我们就是李自成的后代。”我相信他们的话,相信他们都是李自成的后代。因为自从李自成死后,他们隐名埋姓,移居他乡。各种条件不同,又经过了多少代,自然长得完全不一样。

我还采访过杨继业的家乡。杨继业的家乡在陕北神木县。神木县城之北有个杨家城。我那次专门去过杨家城的遗址。虽然杨家无后,城里变成了农田,但城垣依在。事隔近千年,当地人都知道,那里叫杨家城,是杨继业的家。虽然杨继业无后,但是当地人一代一代口头传下来,至今人人知晓。

我还采访过司马迁的故乡——陕西省韩城市嵬东乡徐村,访问过司马迁的后裔们。

司马迁35岁时,他的父亲司马谈病殁洛阳。临终时拉着他的手,含泪嘱咐他,要他继续完成先祖事业写一部国家历史书。司马迁含泪向父亲发誓,一定要完成父亲的遗志。

司马谈死后第二年,司马迁继承父职,做了太史令。42岁开始撰写《史记》。到了公元前99年,发生了李陵案,司马迁受到牵连,后来被定为死罪。按当时法律规定,被判处死刑的人,如果用钱去赎罪,或者去受宫刑(就是割掉睾丸),就可以免死。司马迁家里拿不出巨款,只能受刑。

司马迁受到这样的奇耻大辱,他恨不能立刻自杀死去;但转念一想,如果就这样死了,在贵官公卿之间,不过像九牛失去一毛罢了。“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如果这样白白死去,父亲的遗志不能实现,已经付出了大量心血的历史着作就要半途而废。这样死去,不是轻如鸿毛吗?历史上那些发愤读书的人,也鼓舞着他:西伯囚于羑里而演《周易》;孔子困厄不遇,终以《春秋》问世;屈原屡遭放逐,遂有《离骚》之赋……这些历史名人,都曾遭受陷害,却能忍辱而不羞。他们弃小义,雪大耻,名垂于后世的精神,给司马迁极大的启示。他振作精神,终于顽强地活了下来,大约在他55岁那年,完成了历史巨着《史记》。司马迁用生命和血汗写的这部书,体例新颖,资料丰富,文字优美,气魄宏伟,记载了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帝将近三千年间的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大事,开创了纪传体的先河。两千年来,这部伟大着作,对我国巨大的影响是无法估量的。

司马迁因李陵案受宫刑时,他的两个儿子(司马临和司马观),因怕株连,就改名换姓,隐居乡里。大儿子取司马的“马”字,左边加两点,改姓冯;小儿子取司马的“司”字,左边加一竖,改姓“同”。千百年来,徐村的“冯”、“同”两姓人家,都自称是司马迁的后裔,互相之间按同族对待,同祭一祖。他们把这个风俗总结为两句话:“冯同不亲,冯同不分”。就是姓“冯”和姓“同”两家不能结亲,“冯”“同”两家,实际是一家人,不能分开。我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到该村采访时,全村人都承认这个事实。

中国有个传统:传男不传女,后裔问题依然。他们的后代都是根据男子系统传递下去,至于女子的后代,则不予明确记载。司马迁的女儿司马珍的后代的去向,至今很难找到。

我讲了以上事实,想说明一个问题。在繁乱复杂的中国封建社会里,人物的荣辱,家族的兴衰,变化莫测,但中国人有个传统:自己的先祖到底怎样?会一代接一代传下去的。或用续写家谱的方式,或口头传递。

这样,说山口百惠是杨家的后代,我的回答却是趋向于肯定。很有可能是这样。

经过“安史之乱”,唐玄宗在慌忙逃离京城长安时,士兵哗变,在马嵬坡先杀了杨贵妃的堂兄杨国忠,再逼杨贵妃自缢。杨贵妃的哥哥杨铦,也难逃过。这时杨贵妃的哥哥和堂兄,年已40多岁。他们子女已经长大,为躲株连,当然会在兵荒马乱中逃命。逃往远离京城长安的浙江,这很有可能。如是这样,说山口百惠是杨家后代,完全可能。而这个杨家,就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美人杨贵妃家族的杨家。

我猜,中国浙江省三门县那个杨家,必然有他们是杨家后裔的依据。比如有家谱、或祠庙、或者一代一代相传的口头嘱咐。

中国三门县的杨家,绝对不会没有根据地说自己就是杨贵妃家族的后代;而日本的山口百惠,更不会没有依据地说自己是中国杨家的后裔。(刊登于《亚洲之声》2003年11月28日)

同类推荐
  • 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杂剧第二卷

    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杂剧第二卷

    元曲又称夹心。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有时专指杂剧。 杂剧,宋代以滑稽搞笑为特点的一种表演形式。元代发展成戏曲形式,每本以四折为主,在开头或折间另加楔子。每折用同宫调同韵的北曲套曲和宾白组成。如关汉卿的《窦娥冤》等。流行于大都(今北京)一带。明清两代也有杂剧,但每本不限四折。 散曲,盛行于元、明、清三代的没有宾白的曲子形式。内容以抒情为主,有小令和散套两种。
  • 最美宋词:在最好的年华遇见你

    最美宋词:在最好的年华遇见你

    词解,解词。词解,意在读懂词句,解词,是作者以情融情,意在读懂词人心境。语言精美雅致,情若玲珑珠玉。而春去秋来。我们似乎就是那苦行僧,走了很远的路,找到了一个草庐,决定在那里等雨停之后再上路,于是借着篝火展卷阅读。本书是一本散文集,作者选取了蒋捷、周邦彦、刘辰翁、黄载等这些读者有所了解又知之不多的词人的词句,慢慢的给读者解来,有悲欢离合总无情之愁,有记荷风雅闲情之作,亦有深知人生苦短,红花短促的感叹之作,更有思慕不得的断肠之作。作者的笔下,这些词人,这些词句仿佛都活了。
  • 朱自清散文

    朱自清散文

    本卷收录了朱自清的经典散文《匆匆》《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绿》等。这些散文大都写的是身边的凡人琐事,但是在这些事情中传达着他对生活的思索和感悟。散文语言清丽凝练,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在平淡中传递着真挚的感情。
  • 萧红文集精选:黄金时代,生死一场

    萧红文集精选:黄金时代,生死一场

    在新文学史上,萧红是独异的一位女作家。在她身上,勃发着身为底层女性的创造力。萧红本质上是一个诗人,内心充满爱、温暖,敏感而多情。其写作方式充分散文化,自由、散漫、率真、自然,讨厌教条。在她那儿无所谓“文体“,只爱自由地表达。她的作品,几乎全数带着自叙传的色彩,主观色彩浓郁。鲁迅曾说,在她的作品中,”北方人民的对于生动坚强,对于死的挣扎,却往往已经力透纸背;女性作者的细致的观察和越轨的笔致,又增加了不少明丽和新鲜“。《萧红散文:永久的憧憬和追求》特意收录部分书简和小说中的两个独立章节,以见萧红整体作品散文化的风采。不论虚构还是纪实,其底色皆是:爱与自由。
  • 胡适谈哲学与人生

    胡适谈哲学与人生

    《胡适谈哲学与人生》精选了胡适关于哲学和人生两个方面的文章,选录的均为胡适一生最有代表性的文字,并结合多个版本进行了校对,力求呈现最接近大师本人原意的文字。本书探讨了哲学和人生两个方面,从古代到现代,从过去到未来。包括中国古代哲学,现当代哲学,以及人生的观念。接受过新思想的胡适,其观念与当时的众多人迥然不同,一些人生观到现在读来仍让人觉得醍醐灌顶。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民国鬼事

    民国鬼事

    据说民国年间有一年黄河发大水,从河底冲出一尊十丈高的大佛,可是却无一人能考究它的年代,而且凡是碰过它的人都一个皆一个离奇死亡,大佛则在一个暴雨的夜里离奇失踪,再没有任何踪迹。据说有一个叫清河镇的地方,地图上没有它的任何标记,可是去过的人却再也没人出来过,在一个夜晚一支军队奉命进入查明原因,却是依旧有进无出,直到一个月后的一天,一个士兵满身是血地出来,只说了一句“不能进去”就当场毙命……民国隐藏的无数秘密,即将展现在你面前……
  • 幻羽初梦时

    幻羽初梦时

    “搭鸡随鸡,搭狗随狗,你就认命吧~”又或者是“一日为搭档,终生为夫妻。”每一次倾心的守护,每一个用心的陪伴,青梅竹马的情谊,生死与共的信念。白羽的爆笑追妻史
  • 不爱你的十年

    不爱你的十年

    十年,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一个深刻的记忆。对于冷扶桑来说,那十年对江煜尧的暗恋就是她披荆斩棘手持的利刃。最后她得偿所愿嫁给了自己所爱但不爱她的江煜尧,本以为有了孩子能改变两个人的关系,可还是等来了一纸离婚协议书。而在失去之后才开始正视的江煜尧第一次知道了什么叫做后悔,执意要找回冷扶桑的他,是真的因为爱情,还是因为愧疚?
  • 修真从武侠开始

    修真从武侠开始

    别问!问就是无敌。一路碾压,一路横推。一刀斩破三千界,飞剑穿梭九重天。至尊爽文,非喜勿扰。
  • 绝天龙帝

    绝天龙帝

    银河系主宰重生宇宙另一端!一朝觉醒!身负真龙血脉!武神记忆!这一世!为了重返地星救回女儿!身化神龙映照诸天万界,无敌寰宇!
  • 沪上名媛

    沪上名媛

    “想走?”“除非我死!”他的爱就像是一张大网,把她团团围住,困到无法呼吸。他曾说:“信任,就是哪一天你拿枪指着我。弹入心脏,我也只相信是枪走了火。”到了那一天,她真的开了枪。灭门之仇,救命之恩,到底是谁欠了谁,这笔情债世间又有谁能算的清。【已有《乱世千金劫》完结,良心坑品,放心入坑!】
  • 若不是荒野,我不会活下去:一个背包客自我疗愈之旅

    若不是荒野,我不会活下去:一个背包客自我疗愈之旅

    知名的旅游作家崔西·罗斯在书中展开了一场寻找与疗愈自我之旅。她以一贯充满视觉张力的笔触,在一篇篇状似自然旅记的行文间,带我们进入她最私密的人生故事,在一步步揭开继父对她造成的不可告人的伤害,及那一路走来斑斑伤痕的往事的同时,令人屏息的荒野美景仿若一副副缓冲剂,让游走毁灭边缘的心灵有了缓解与安慰。这是一本充满自然风情的疗愈系小说,崔西在荒野中找到救赎、止痛、重生的解药,跟随她的脚步前往荒野,或许你也会从中获得大自然的力量与感动,并发现属于自己人生的答案。
  • 明朝官人

    明朝官人

    文立万来到明代万历年间,遇到见两个贵人。皇帝朱翊钧对他欣赏有加,首辅张居正对他高看一眼,文立万自此在万历朝,长袖善舞,游刃有余做他想做的事。万历朝每件大事,都留下了文立万的影子,但正史、野史却鲜有记载,这是为什么?@@@@@@@@三点提醒:1、本书有赖结合您生活体验,才能看出热闹。2、本书乃架空小说,谨供娱乐放松,别较真。?3、看出热闹的书友,请留言,說不定会续写。
  • 农家小妞妞

    农家小妞妞

    “呵呵……”“东元,你高兴什么呢?”周穆迪笑着问道。“娘,素珍她怀上娃娃了!呵呵……”刘东元朝着周穆迪挤着眉毛和眼睛,笑嘻嘻地说道,眼睛里全是亮光。“哎呦!了不得喔!呵呵……”周穆迪大笑着,把沾水的湿手往身上一擦,笑呵呵地往屋子里跑去。“我去看看素珍去,这可是我的头一个孙孙喔!”“娘,您慢点!”刘东元见他娘脚步有些踉跄,便大声地叫道,看着他娘好好地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