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173100000006

第6章 儿童的乐园

早晨,太阳出来了,大地渐渐披上了一层玫瑰色,袅袅炊烟升上天空,小鸟叽叽喳喳地在树梢上欢叫。

“手把个锄头锄野草呀!锄去野草好长苗呀!咿呀嗨,呀荷嗨!锄去野草好长苗呀!呀荷嗨,咿呀嗨!五千年古国要出头呀!锄头底下有自由呀!咿呀嗨,呀荷嗨。锄头底下有自由呀……!”

一阵嘹亮的歌声传来,划破了清晨的宁静。晓庄师范礼堂里,数十名小学生整整齐齐地坐着,正在唱陶行知亲自写词并谱曲的《锄头舞歌》,他们只有七八岁光景,唱得可高兴啦,每个人的脸上都露出愉快的神色。根据惯例,他们每天早晨都要在这里做“寅课”,唱歌读书,朗颂诗歌,有时还要举行辩论。

歌声一停,学生们便把目光投在陶行知的脸上,“不知今天我们要做什么?”

陶行知站起身,笑呵呵地说:“同学们,你们怕不怕蛇呀?”

一提起蛇,立即有几个胆小的女孩子哆嗦起来,蛇是多么可怕呀。毒蛇舌头伸出好长好长,咬人才凶哩。这几天蛇特别凶,有时还爬到农民屋里去了。村里的王三伯就是走路不小心,被蛇咬了一口,腿肚子肿得又红又粗,半个多月了还不能下地干活。这件事把大家吓怕了,见了蛇直躲,有的农民连锄地都不敢下田了。一想到这里孩子们就感到害怕。

陶行知见同学们不敢吱声,只怔怔地望着自己,他便笑着说道:“蛇并不可怕,它也是一般的动物嘛!只要我们能找到它的活动规律,找到蛇的致命弱点,就能抓住它,像拿小兔、小鸡、小鸭一样地做试验。我们学学捉蛇好吗?”

听说蛇也能抓,几个胆大的学生便来了兴趣,要陶行知带他们马上去抓蛇,他说:“如果我们能把蛇像抓小鸡一样地抓来玩儿,就没有人再害怕蛇了,农民们不又可以放心大胆地去种田锄草了吗?”他话音刚落,大家便一齐附和。陶行知见同学们来了兴趣,十分高兴,但他严肃地说:

“蛇可以抓,但我们必须先学会怎样抓,要了解蛇,知道在哪儿抓。不然的话,不但抓不到蛇,还要被蛇咬伤哩。”

“那您就给我们上一次关于蛇的课吧。”孩子们一致要求。

“今天我们就上蛇课。我给你们请来了一位老师,他是捉蛇能手,他给你们讲完课后,就带你们去田野里捉蛇,好不好哇?”陶行知征求学生的意见。孩子们兴趣非常浓。

不大工夫,一个40多岁的中年人进来了,他剃着光头,穿件破长衫,额头突出,黑亮黑亮的。他一进屋,孩子们就把目光集中在他手中提的竹笼子上了,里面装了许多蛇。胆小的学生吓得“妈呀”一声,直往后躲。

陶行知介绍说:“这位是在南京请来的徐先生,他捉蛇本领很高,是这方面的‘专家’呢。”孩子们热烈地鼓掌,表示欢迎。

原来,这次课是陶行知早就设计好的。晓庄师范创办起来以后,陶行知考虑到农村的实际情况,他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除上“寅课”布置一天的任务时大家集中外,其余时间完全采取自由安排方式。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兴趣,自动结组学习,在上课时,有的人读书看报,有的人唱歌跳舞,有的人捉蝴蝶捉蜻蜓,有的人在校园里种地锄草,大家一点也不感觉枯燥。陶行知认为,这种方式灵活多样,可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并使他们养成爱劳动的习惯。

前不久,一个农民被蛇咬伤,陶行知就想起了一个让学生学习生物的好方法。他步行几十里,在南京市一个破旧的古庙中找到了个姓徐的“蛇花子”,这个人专门捕蛇,靠此糊口。听陶行知说明来意,他感到很高兴,愿意把自己捉蛇的绝技教给孩子们。

姓徐的蛇花子没有读过书,但他长期捉蛇,经验丰富,对蛇的习性、特点非常了解,因而讲起课来也趣味横生。他不时地拿出蛇来给孩子们作示范,讲解哪种蛇有毒,哪种蛇无毒,怎样抓。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几个胆大的学生还围上来,根据蛇花子的指点,亲自用手去抓笼子里的蛇。起初小心翼翼,但一会儿就不害怕了。

很快,学生们就在陶行知的带领下,到田地里、到山上捉蛇了。有的人把抓来的蛇装在笼子里,拿回学校做实验用,有的人干脆把蛇盘在脖子上玩耍。农民们见了,再也不害怕蛇,敢抓敢打又下地干活儿了。

一个学生高兴地告诉陶行知:“蛇被王三伯咬啦!”陶行知一时没弄明白是怎么回事,仔细询问,才知道,原来,自从人们不再怕蛇以后,被蛇咬过的王三伯伤好了,他也开始下地捉蛇,把捉到的大蛇剥皮烧着吃掉了,感觉蛇肉味道鲜美,就对大家讲述,说蛇肉好吃。这个学生说话笼统,没有讲清,结果让人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陶行知笑着批评这个学生,告诉他说话时表达应该准确,不然不就成为啥也说不清的“笼统哥”了吗?说着,他给孩子们讲了一个非常风趣的“笼统哥”故事:

笼统哥是混沌国、含混省、糊涂县、囫囵村人。有一天,笼统哥到科学园去玩。

人问他:“多大年纪?”

他说:“几十岁了。”

人问:“有几个儿子?”

他说:“好几个。”

人问:“你母亲多大岁数?”

他说:“老了。”

人间:“你一个月能挣多少钱?”

他说;“不多。”

人问:“你一顿吃几碗饭?”

他说:“不少。”

再问他:“贵国离这里有多远?”

他说:“很远很远。”

陶行知把故事讲完,学生们都逗得“哈哈”大笑,他们从此说话办事,再也不含糊马虎啦。

陶行知非常反对学生变成读死书的书呆子,他要求学生读书时一定要思考,让学生样样能干,他说:“有柴不会烧,肚子饿得咕咕叫。书呆子烧饭,一锅四样:生、焦、硬、烂。”因此,陶行知写了一首浅显易懂、又富有哲理的小诗:“人生两个宝,双手与大脑,宁做鲁滨逊,单刀辟荒岛。”教学生学唱,后来,陶行知把这首诗又改成:“人生两个宝,双手与大脑。用手不用脑,饭也吃不饱。用脑不用手,快要被打倒。手脑都会用,才算是开天辟地的大好佬。”

在校园中,孩子们都高高兴兴,和陶行知在一起,总是那么轻松愉快,活泼有趣,他们都非常尊重陶行知,认真听取他的教导。

陶行知鼓励学生事事自己动手,不要依赖别人,因此,他把学校的餐厅叫做食力厅,还写了一首《自立歌》教大家唱:“吃自己的饭,滴自己的汗,自己的事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汉!”在陶行知的熏陶下,进入晓庄师范的学生都养成了艰苦朴素的习惯,他们全都穿草鞋,有人在田中耕耘,有人在苗圃中施肥,有人在河边挑水,有人在厨房里做菜,分不清老师、学生和农民,大家完全是一个样子。

看见孩子们能够读书识字,又能种菜干活,晓庄的农民都非常高兴,认为陶行知给他们的孩子建立了一个乐园,在那里孩子们各方面的本领都得到提高,进步可快呢。陶行知年纪很大,但看见孩子们高兴,他也高兴,农民亲切地称陶行知为“挑粪校长”,他高兴地说:“我一闻牛粪诗百篇,培育孩子建家园哪!”

同类推荐
  • 名人传记丛书:成吉思汗

    名人传记丛书:成吉思汗

    名人传记丛书——成吉思汗——让地球颤抖的一代天骄:“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千古留名:王昭君

    千古留名:王昭君

    王昭君如花似玉,勇敢善良,虽生就了落雁之容,却因画师作祟,在入宫后三年未得见龙颜。她毅然出塞和番,惊艳汉宫,元帝懊恼,单于欢欣,从此,汉匈和如一家,人民安居乐业,再不见那烽烟呼号,美丽的“宁胡阏氏”成为草原的和平使者,在塞外广阔的苍穹中,开始享受她带来的幸福与和谐。
  • 杰出的书画大家赵孟頫

    杰出的书画大家赵孟頫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又号水精宫道人、鸥波,中年曾作孟俯,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元代著名画家,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之一。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他也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着称于世。《中国古代书画艺术:杰出的书画大家赵孟頫》为“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系列之一,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杰出的书画大家赵孟頫传奇的一生。
  • 蒋介石全传(上)

    蒋介石全传(上)

    蒋介石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人物,他作为旧中国统治阶级的代表和最高统治者,曾经统治中国22年,其后又统治台湾27年,前后近50年。蒋介石(1887—1975)浙江奉化人,名中正,幼名瑞元,谱名周泰,学名志清。1907年入保定全国陆军速成学堂。1908年留学日本。1908年加入同盟会。1910年日本振武学校毕业后,入日本陆军第十三师团第十九联队为士官候补生,辛亥革命后追随孙中山,曾参加反对袁世凯的活动。1923年赴苏联考察军事政治。1924年回国后任黄埔军校校长,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军长。1926年先后制造“中山舰事件”、“整理党务案”,打击共产党和革命势力。后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主席,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主席。率师北伐途中,于1927年发动了“4·12”政变,在各地清党,第一次国共合作公开破裂。1928年任南京国民政府主席,不断进行新军阀混战。1931年“9·18”事变后,任军事委员会委员长,推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围攻红军革命根据地。1936年“西安事变”后,被迫接受抗日主张,实行第二次国共合作。1938年任中国国民党总裁,三民主义青年团团长。
  • 金枝

    金枝

    博尔济吉特氏、乌雅氏、珂里叶特氏、钮祜禄氏、阿鲁特氏、叶赫那兰氏……她们因为冠以贵族的姓氏,被荣华富贵幽禁一生,名字却从未被记起。海兰珠、孟古青、董鄂妃、珍妃……她们受皇恩垂青,然而得深情者不寿。清宫里到底有多少被时光淹没的故事,后世演绎的她们的一生,又有多少是真实?十三位荣宠极盛的女子,十三段喜忧参半的人生实录,纵是金枝,也被势不可当的历史洪流,裹狭着,推搡着,半点不由人。然,就算生命如微尘、如草芥,此生的至情、至真、至哀,都值得被享受!读书,入梦;读毕,醒来。恍然掩卷,愿你明白,人间女子值得爱。
热门推荐
  • 兵制

    兵制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培育青少年洞察通达的哲理故事

    培育青少年洞察通达的哲理故事

    一滴水可以折射阳光的光辉,一本好书可以滋润美好的心灵。健康的身心、丰富的情感、较强的实践能力、优良的品质、过硬的特殊技能、良好的习惯、深厚的文化底蕴及必要的合作素质等,是青少年朋友在成长道路上顺利前进所需要的最基础、最必要的条件,为青少年朋友们从自身着眼、开创成功指明了方向。社会是一幅斑驳陆离的图画,人生是一条蜿蜒扭动的曲线。知识是智慧和能力的基础。知识能够守护生命,是保护自己的盔甲。成长是一种历程,我们从无知到有知,从天真到深沉,我们用生命书写着成长的哲学,正是这些哲学的智慧丰富了我们的人生;成长是一种升华,成长的过程就是将软弱升华为刚强,将平淡升华为壮丽。
  • New Collected Rhymes

    New Collected Rhym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新解黄帝阴符经

    新解黄帝阴符经

    本书分为两大部分,刘君祖先生依经解经,贯通经典,观照现实,分别对《黄帝阴符经》和《天机经》进行了解读。《阴符经》不过短短四百余字,《天机经》亦不过两千余字,却皆为道藏经典。两书合观,读者尽可于千余字间沉潜,掌握天地万物运行的自然规律,体悟道家智慧和修养方法,“观天之道,执天之行”,览粲然义理,察古人心迹,登临“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之人生境界。
  • 神兵圣手

    神兵圣手

    一只神秘莫测的玉骨手,辗转流落偏僻小地。城中小子伊水,天生神识,却因断手不得不换上这只福祸难料的玉骨手。从此他开启了玉骨手的无上威能,只手闯荡三界!平小地!荡中界!闯上境!神兵、玄兵、奇兵、凡兵莫不俯首称臣!
  • 天地灵斗之叶灵传奇

    天地灵斗之叶灵传奇

    谁说穿越的一定是主角,谁说开局龙傲天的一定是主角,谁说身世悲惨的一定是主角,谁说长得帅的一定是主角我就是那个穿越的龙傲天,身世惨的一比的大帅比,坑爹的我的儿子才是主角......我曾愚蠢的以为自己能够拯救世界,到头来只教会了儿子如何做人,而现在我的儿子正磨刀霍霍向爹娘......
  • 流离的萤火爱情

    流离的萤火爱情

    抬头看到的就是他那双孤傲的眼睛,散发着无数的寒气,让人不寒而栗,那张脸简直无懈可击,与哥哥相比似乎更胜一筹,但是他满脸的高傲和不屑,瞬间拒人于千里之外。那个冰山男依旧惜字如金,没有表情,我开始有些怀疑,老哥是不是认错人啦?呼呼,不理他们啦,走咯“答应我一个要求!”说得这么爽快?是早有预谋吗?可是不应该,总不至于他是策划者吧“要求?行,但是你不可以说…”委屈啊,莫名其妙地要答应冰山男一个要求。“不管如何,你都要信我!”那是你对我的乞求吗?一次次的错过,一次次的误会,他们之间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可爱善良的韩雪柔能够等到幸福钟声响起吗?面对昔日的男友、今时的未婚夫,她该如何抉择?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嘻嘻,我会再接再厉的~~~推荐——http://m.pgsk.com/a/450433/《邪魅总裁:女人,乖乖躺着!》推荐新作温馨治愈系列:听说,爱情回来过。http://m.pgsk.com/a/702512/
  • 机械乐园

    机械乐园

    突然死去的人,竟然以机械身躯重生。这是一场游戏,一场互相厮杀的游戏。他们想解开黑幕,只可惜完全无法跟黑幕的人斗,只能接受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