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14400000151

第151章

三娘庙的开放时间是早上八点半,李想到达的时候才七点钟,他默默的站在门口,等着开门。

三娘庙的游客显然比别的景点要多一些,大概有许多人是看了新闻的,好在不是节假日,市内就是看了新闻一般也要等到周末才会过来,而外地感兴趣的游客也不可能来的这么快,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这个国家比较少的人口以及宽松的休假制度,所以另一份记忆里那种人山人海挤到某个景点的景象是一般是不会发生的。

八点半,三娘庙准时开门,人们顺着门口窄窄的通道,刷了身份证进去。

三娘庙的小院子里,两棵古树被围栏围起来,上面插着牌子,说明这两棵树至少有一千年的历史了。这是两棵桂树,正是桂花飘香的季节,李想仰起头,浅黄色的花瓣儿飘落下来,落在他的脸上。他记得这里,那一年,他被罢官,离开开封之前,三娘带着锥帽,跟他一起来到了这个观音庙。那时候这两棵桂树没有这么高大,开出的花儿,比现在香。那天,三娘跪在观音像前不知道许了什么愿,后来便去求签,他想要看签文,三娘死活不给他看……现在想来,应该是签文不太好,三娘不想让他心烦吧!那一天,也是秋天,也是桂花飘香的日子,轻风风把三娘脸上的纱吹开,露出她美艳绝伦的面庞,他像魔障了了一般,伸手拂过她的脸:“三娘,总有一天,我要光明正大的跟你站在一起。”

李想觉得自己的腿上如同灌了铅一般,三娘庙的主殿跟侧殿就在眼前,他却觉得寸步难行。

工作人员建议游客们先去一旁的偏殿看一下新出土的石碑跟几样文物,然后再去正殿看三娘像,这样比较有利于全面了解李三娘这个人物,以及这座建筑的历史。

李想跟着人群,走进了侧殿,因为刚刚出土了新文物,所以这里的工作人员解说的很卖力,不过他还是想要自己看清楚。

侧殿被布置成了一个小型的文物展厅,在此之前,这里只是个普通的侧殿,里面只有几样展品,都是这次出土的。最显眼的就是今日新闻上报道的那块石碑,它被玻璃罩子罩着,放在展台的正中央。一边的工作人员滔滔不绝的介绍着,但李想完全没心思听她说什么,他的注意力完全被这个石碑吸引了。石碑上的字迹很清晰,可能是因为才出土的缘故,近千年来它一直被埋在地下,并没有被风水日晒过,而潮湿这类的问题对于石头来说并不算什么。上面的内容当然是古文,这也是为什么工作人员要细细讲解的原因,但是这一点对李想来说显然不是障碍。

有些事情,史书不敢写,文人不敢提,可是,总有人会记住,用另外一种方式记住,口口相传也好,写成小说也好……尽管宋史上把两帝的死一笔带过,可是李三娘的故事却依然流传了千年。更有人像这样,把自己所经历的,不可以在当时公诸于世的故事,用刀锤,一点点的刻到石碑上,等待有一天,让这个故事重见光明。

李想细细的把石碑上的文字看了几遍,眼泪几乎流下来,却硬是憋了回去。他早就把那短时间发生的其他事情打听了个清清楚楚,如今再看看石碑上的记载,他很快就把整个梳理出来。

靖康元年九月十一日,李三娘毒死了徽宗,钦宗,而她也被卫兵刺死。这种事情可以算的上是丑闻,所以朝廷对外从来没有提起过过两帝真正的死因,如果是在太平的年代,这件事情一定会被瞒的死死的。然而这个时候,内忧外患,金人围城,没有人有精力再去管这些细枝末节,所以尽管官方没有提这件事儿。但是老百姓还是从出入宫闱的卫士们口中得到了消息。

这个刻石碑的人,是住在三娘庙旁的一个石匠,他跟他的邻居一样,从卫兵的口中得知了这个被放在街头曝尸的被砍得面目全非的女人是谁。

徽宗,钦宗这两个皇帝,可以说是坏事做尽,可是大宋的百姓们大部分还是习惯于乖顺的生活,所以虽然心中有怨气,却很少有人会想到弑君——即使这个皇帝下令在城中甄选美女送给金人,这些被选中的女孩子的家人也只会抱在一起团团哭泣。

然而,李三娘替他们结束了噩梦。就在两个皇帝被毒死的当晚,何栗带兵,将正在民居门前让人抢夺小娘子出门的李邦彦当场斩杀,所有已经被集中到一起的小娘子全部被放回了家里。百姓们隐约得知那两个祸国殃民的皇帝死了。而次日一早,李三娘的尸首被扔在了街头。在这样的时刻,百姓们又怎么会放任着几乎在他们眼里救苦救难的李三娘就这么毫无尊严的躺在那里?

路过的百姓纷纷把身上的外衣脱下来,给李三娘遮挡阳光,而看守的卫士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并不阻拦这些百姓。禁军卫士,同样是人,即使他的责任是保卫皇帝,可杀死这种祸国殃民的皇帝的女人,他们一样尊重。

九月十二日的晚上,一群家里的小娘子被抓走,又放回来的开封市民聚集到了一起,在商量之后,他们买了酒菜,请邻里中两个做厮波的人送给看守尸体的卫士吃,而另外几个身手敏捷的人,则趁着卫兵喝酒的功夫,匍匐着过去,在衣服堆底下,把李三娘的尸首拖了出来。

虽然市民们弄来了一口棺材,可是开封城内是没有墓地的,可她们又不想把李三娘的随便埋在什么乱七八糟的地方。所以在他们偷尸体出来之前,便商议好了,把三娘的尸首埋在观音庙里。

可是真正埋的时候,又出了问题,观音庙的地面是石板铺成的,每天都有人来观音庙过来上香,尤其现在这种人心惶惶的时候,这里的香火更不是一般的旺盛。小小的一个庙,随便哪里的石板被撬起来,挖了坑再添上,都一定有痕迹……一群人看着整齐的石板儿地面犯了愁,最后终于有人出了主意,把李三娘,埋在观音像下头。观音像底下有个很大的基座,前面又放了香案,这块地面被翻动的话,应该不会有人注意。这个主意不错,唯一的问题是这样做算不算对菩萨不敬?但提出这个问题的人很快就被别的人说服了。观音菩萨是救苦救难的,李三娘也是救苦救难的,让李三娘在菩萨这里借个地方躺躺,菩萨一定不会生气的。

老百姓的思维淳朴而简单,他们笃定了菩萨不会生气,又想到这样子李三娘平日里也能借些香火,觉得这实在是个好主意,便决定把李三娘埋在观音像下头。其实关于墓葬,照理说是有很多讲究很多说法的,可这时候哪里可能再请人看风水——开什么玩笑,开封城本来就不是埋人的地方的!可是外有金人围城,他们的行为本身又是犯法的,别无选择之下,所以尽管埋在观音像底下照理说是各种的不适合,但百姓们觉得他们的做法是有道理的,也就这么办了。

一群开封市民轮番干活,挖了半夜,挖出了个深达几丈的深坑,他准备把李三娘的棺材里放下去的时候,又有人犯了愁。李三娘满头的珠翠早被贪心的宫人摘走,满头只剩下个玉簪子,这样子下葬,太寒酸了,就算普通人家的小娘子,下葬的时候也得几个样头面的,而且也没有什么陪葬的资材……大半夜的,要干的又是个体力活,所以过来的绝大部分是男人,哪里有首饰?这时候也没时间回去拿,儿,于是便有人带头摘了身上的玉佩坠角之类的东西放到了李三娘身边。大部分人没带这些东西,就拿了随身带的铜钱,银角之类的东西放进去,最后装了满满的一棺。这才合上了棺木,把棺木放了下去。

后来,开封城破,战火中,观音庙被毁坏,木质的观音像也被烧了七零八碎。等到金人撤出,局势稍微好转的时候,周围的百姓便商议着把重新雕个观音像。木质的雕像实在是不结实,便换了泥塑的。泥塑比较结实,保存时间也要长很多,比木材的强多了。

当时开封处于宋军与金军的势力范围拉锯的中心,朝廷的影响力并不强,对李三娘心怀感激的开封市民再重塑塑像的时候心照不宣的就把观音的塑成了李三娘的模样。渐渐地,私下里便有人把这个观音庙叫做三娘庙。再后来,国都迁回,归来的人也渐渐发现这个观音像与李三娘有些相似,甚至一些朝廷的官员也知道这事儿,但是两帝的死因本就是皇室讳莫如深的话题,谁会专门把这个事儿报上去触霉头?所以三娘庙就这么堂而皇之的矗立在开封城,李三娘的雕像也就继续立在那里,接受着百姓们的香火了。

雕刻石碑的人,很可能是当时给三娘收殓尸首的市民中的一员,他大概是不想三娘这么不明不白的埋在这里,无人记得。于是便在一块石碑上仔仔细细的把把市民偷尸,下葬以及后来重塑观音像的事情都刻在了上头,然后埋在了观音庙的院子里。如果不是工人们为了铺设电缆而暂时掀开了院中的石板挖沟,发现了这个石碑,或许这个秘密还要继续深埋地下。

石碑上的描述很简略,不过李想还是加上自己所了解的情况,把事情猜的七七八八。他抬起头,勉强控制住没有让眼眶里的泪水流出来,慢慢地走到了旁边的展台边。

考古专家们根据石碑上的记载对观音像下面进行挖掘,却并没有发现棺木与尸首,至发现了一大堆的生了锈的铜钱,银角,玉佩,还有一根,雕工不算精致的凤头簪,还有一只细细的金镯子。

这并不奇怪,专家们稍微一推断便知道了原因,装裹李三娘的棺材只是普通的木头,而开封一直是个潮湿的城市,这种情况下,能留下可以证明她确实埋骨此处的簪子与镯子就已经很不错了。

“大家仔细看一下的话,会发现这个镯子的内侧有字,实际上,里头刻的是个人的名字,冀飞。通过这个镯子,我们首先可以完全肯定了李三娘埋骨此处的可靠性,其次,也证明了另一段在历史上十分著名的绯闻。那就是李三娘真正爱的确实是李想,冀飞,正是李想的字。”工作人员正在认真的作者讲解,而李想看着那个镯子,有些发呆。

李想当然记得这个镯子,这是他专门去金店给三娘定做的,还烧包的让人家刻了自己的名字,可是镯子做的不太成功,小了,他不太懂这东西的尺寸,给订小了。李想见三娘带不上,便想拿回去让金匠重做,结果三娘不肯了,硬是费力把这个镯子套上了——即使手上专门抹了厚厚的香脂,还是把手腕蹭的红了一大片。

“小气鬼,好容易给我做个镯子,还特特的弄了这么小,想做个样子就拿回去,我才不让你如愿呢!喏,我现在摘都摘不下来了,看你怎么拿回去!”三娘背着手,冲他做出一副很生气的样子,弄得李想哭笑不得:“又不是什么值钱东西,你至于这样儿么!”

“当然至于,这是你专门给我做的啊!”话音未落,她又赶紧绷了脸:“这东西做工实在一般般,不过看样子是摘不下来了,我就勉为其难凑活带着吧!”

恐怕也就是因为这个镯子太紧了没法摘下,才没有被贪心的宫人摘走,让李想可以通过这簪子,这镯子,完全确认了三娘的埋骨之处。

李想伸出手来,指尖却碰到了柜子上,他痛苦的收回手,捂着了眼睛。三娘,三娘,我的三娘,我还在这里,好好地站在这里,你却已经化为泥土,彻底的回到了大地的怀抱。你答应过我会回来,为什么却失信了?你怎么舍得就这样留下我一个,你可知我的心都要碎了?

一旁有游客发现了李想的异状,问他是不是不舒服,李想摇摇头,解释说自己只是有些累了,他慢慢地走出了侧殿,深吸了一口气,又走进了正殿。

她就立在那里,微微的笑着,笑容慈悲而宽容。

她长胖了,不过长胖也很好看,圆圆的脸,笑眯眯的眼睛,显得很和善。

如果,如果他们一直在一起,过了二十年,三十年,她是不是就真的会变成眼前这个样子?

李想觉得视线有些模糊,恍惚中,他似乎看到三娘冲他微笑:“冀飞,你回来了,我一直在等你,终于,被我等到了。”

李想再也忍不住了,眼泪顺着面颊慢慢的流下来。三娘,我回来找你了,我早该来的,对不起,让你等了这么久。

李想觉得自己似乎出现了幻觉,他闭上眼睛的时候,三娘还在眼前,可重新睁开的时候,三娘的塑像已经不见了,眼前只有一片烟尘。

“怎么回事儿,三娘塑像怎么塌了?”

“不是塌了,是碎了!”

“风化,是风化了!天哪居然完全化成粉末了”

李想站在大殿中央,对周围工作人员与游人们的惊呼声充耳不闻。泥塑风化后细小的沙尘化作滚滚的烟尘,把他裹了个严严实实,。他一点都不觉得呛。

“三娘,好了,我见到你了,放心了;你也见到我了,也可以放心了,好好的休息吧……”

李想静静的立在大殿当中,直到烟尘慢慢的散开,又重新落下,他这才缓缓的转过身,朝大殿外走去,早晨的阳光刚好越过高高的围墙,撒在他的身上。

同类推荐
  • 哇,历史原来可以这样学(套装共4册)

    哇,历史原来可以这样学(套装共4册)

    《哇,历史原来可以这样学1》在世界的几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是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在祖国辽阔的土地上,到处都有令人神往的名胜古迹和出土的文物。几千年的历史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历史典籍和资料十分丰富,涉及到生活的各个方面。本册书内容,重点详细介绍了从原始社会到魏晋南北朝之间的中国历史变迁,基本包括了中国古代史的一半内容。《哇,历史原来可以这样学2》本册书内容为古代史的后半部分,重点详细介绍了从隋唐到清朝建立的历史大事。从隋朝到清朝,你想知道的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在这本书里都能找到答案。……
  • 隋末弃少

    隋末弃少

    魂穿隋末成为望族弃少,受尽嘲讽与冷落,仅有一间破败酒楼为生,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八大菜系与满汉全席等接连上市,轰动长安.......乱世将临,一帮兄弟誓死相随,主角将于李渊、李世民等十八路反王争夺天下,都说英雄难过美人关,李秀宁,兰陵公主,长孙无忧等等美女又会与主角演绎多少儿女情长……
  • 温故(之四)

    温故(之四)

    人类始终生活在历史的投影里。这投影,既非上帝的恩赐,也不是什么神做的手脚,而是源自人类将自己与动物区分开来的那个重要特征——记忆。历史的投影有过远有近,远的如原始祖先迈向文明渺然足迹,所的如昨天刚刚发生的事情。时间之流,不舍昼夜,不仅把已经发生的,而且终将把正在发生的以及行将发生的一切,都裹挟而去,统统融入历史的投影。最早意识到这投影价值的,不是别人,正是我们的至圣先师孔夫子,他老人家一句“温故而知新”,虽平白如话,却如醍醐灌顶。历史既是人类活动的归宿,更是面向未来的智慧之源。谈到历史与现实的关系,英国作家奥威尔的表述则更加直截了当,他说:谁掌握了历史,谁就掌握了现在。
  • 三国之梦魇

    三国之梦魇

    不争霸,不称帝,安居幕后,掌中天下。ps:架空带有玄幻色彩的三国。喜欢看传统历史文的朋友不要误入了。ps:书友群585766138,没啥要求,欢迎来玩。
  • 大唐第一疯子

    大唐第一疯子

    穿越大唐,于沉默中爆发。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为了大唐成为日不落帝国而奋斗终身。等等!李世民!你给我站住,管好你的女儿。再这样下去,我可管了啊!欢迎加入大唐第一疯子书友群,群聊号码:982170292
热门推荐
  • 盛宠之冷妃太嚣张

    盛宠之冷妃太嚣张

    某女被某男霸道的抱在怀中。“松手!”某女嚣张的说。“美人儿~还想往哪里跑?”某男斜眉微微上挑。某男嘴角噙着一抹邪笑:“美人儿,你逃不了了,你,注定要对我负责!”
  • 寄小读者

    寄小读者

    《寄小读者》是中国近现代较早的儿童文学作品,冰心女士也因此成为中国儿童文学的奠基人。上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冰心又分别发表了通讯集《再寄小读者》和《三寄小读者》。三部通讯集虽然发表的时间不同,但主题都是自然、童真。这样的主题恰好显现了冰心女士创作的思想内核:爱的哲学。
  • 大唐绘卷

    大唐绘卷

    高智商学霸魂穿大唐,成为没落的青楼小郎君。在这美女如云,胡姬如雨的风花雪月之地,“喵~喵~”夜夜听着猫咪在屋顶撕心裂肺地嚎叫。您能够把持得住自己,依旧保持蛋定吗?好了,说点正经的。偶尔得一神奇的绘卷,它指引您运用高智商赚钱泡妞、招募天下名士为己所用、上官场与老辣的权臣撕逼夺权、顺便学点武功防痴汉欺负妹纸、跃马扬鞭长剑一指,去教化蛮夷打穿欧洲。
  • 从Hello到玩转英语

    从Hello到玩转英语

    本书从生活中最常用的英语短句到模拟场景会话,循序渐进。本书亮点在于常用短句大全,重点则在场景会话部分。场景会话部分包含135个模拟情景,每个情景后都附有欧美文化介绍。语言与文化同步学习,掌握最地道英语。
  • 琴斋宜备八则

    琴斋宜备八则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沉思录II

    沉思录II

    马可·奥勒留·安东尼先师、古罗马著名哲学家爱比克泰德的谈话录。此书中,作者以寻求个人的心灵自由、安宁为宗旨,主张回归内在的心灵生活,倡导遵从自然规律过一种自制,追求理想的生活。时至今日,爱比克泰德的思想对背负巨大生活压力、心灵躁动不安的现代人来说,依然具有深远的启发和指导意义。
  • 让孩子亲身体验的50件事

    让孩子亲身体验的50件事

    本书从孩子生活和学习的细节入手,撷取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必须让孩子亲身体验的50件事,以精辟的语言透视了孩子的内心世界,系统全面地总结和论述了让孩子切身体验生活、感知世界的必要性,以及相应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书中让孩子亲身经历的50件事能让孩子在实践中明白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什么品质是受大家欢迎的,什么行为是被大家所讨厌的……每一次的经历都会给孩子一些启示,或让他们明白自立的重要性,或让他们窥到为人处世的一些小窍门……而这些自身经历沉淀出的经验都将陪伴孩子一生,为孩子以后的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 夕阳的火炎

    夕阳的火炎

    重生就重生,没有变了个国籍的确挺庆幸的,但是……喂喂,这个家庭背景怎么跟看过的动漫这么像???我还是女主???天啦噜,难道我最后还要跟男主发展一段莫名其妙的感情???
  • 灵幻双飞记

    灵幻双飞记

    天下之大,化为九界,主掌天下,望你陪侧。而于圣意,千幻成风,灵御承天!
  • 梦莹暖飞回

    梦莹暖飞回

    或许你在我身旁,我永远看不见你,但至少你还在,或许你从来没有喜欢过我,但至少我还喜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