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111500000005

第5章

大约在西埃格和纽约中间,公路和铁路突然紧挨在一起,齐头并进了四分之一英里,只是为了绕开一片荒凉的土地。这片土地是一处灰尘遍布的山谷,颇似一个奇怪的农场,在这里灰尘四处飘落,勾勒出山脊、丘陵和花园的轮廓,呈现出房屋、烟囱和炊烟的景象,而且还毫不意外地造就了一群灰头土脸的人,他们移动缓慢,若隐若现。偶尔还会有一串灰突突的火车经过这片山谷,沿着一条看不清的铁轨慢吞吞地爬行。有时突然嘎吱一声,火车就停了下来。接着,灰头土脸的人群拖着沉重的铁锹蜂拥而上,扬起一阵更加浓厚的灰尘,犹如一道屏障,让你看不清他们究竟在干什么。

在这片灰色的土地和浮动的尘埃之上,你可以看到T.J.艾克尔伯格医生的眼睛。那是一双巨大的蓝眼睛,仅瞳孔几乎就有一码高。前面是一副巨大的黄色眼镜,自然是架在一个虚幻的鼻子上,透过这副眼镜,那双蓝眼睛注视着外面的世界。显然,这位异想天开的眼科医生把这东西立在那儿,是想为自己的诊所招揽生意。后来,这位医生也许是与世长辞,或者是搬到其他地方去了,眼睛广告牌就再也无人照管。因为长久没有粉刷,再加上日晒雨淋,这双眼睛变得黯淡无光,不过它依然若有所思地注视着眼前这片灰色的土地。

这片灰土地的旁边,有一条脏兮兮的小河。每当有驳船通过,河上的吊桥就会升起,挡住火车的去路。这时候,在火车上等候通行的乘客,便不得不盯着这片荒凉的土地长达半小时之久。平日里,火车会在这里停留至少一分钟,正因为如此,我才有机会见到汤姆·布坎南的情妇。

所有认识汤姆的人都知道他有一个情妇。汤姆经常带着那个女人出入大家常去的餐馆,把她一个人扔在餐桌边,自己到处闲逛,跟熟人聊天。他们为此都很讨厌汤姆。虽然我很好奇汤姆的情妇到底是什么样子,但我却一点也没有与她见面的欲望,不过我们还是被介绍认识了。一个星期天的下午,我和汤姆坐火车去纽约,当火车在灰尘山谷停车时,汤姆一跃而起,拽住我的胳膊,强行把我拉下了车。

“我们下车,”他态度很坚决,“我想让你见见我的女友。”

我觉得汤姆中午一定喝多了,他坚持让我陪他,丝毫没有商量的余地。他霸道地认为我那天下午一定没有更重要的事情可做。

我跟着他翻过一道低矮的铁路栅栏,在艾克尔伯格医生那双眼睛的注视下,沿着公路往回走了将近一百码。我们的视野中只有一座建筑,那是一排黄砖砌成的房子,孤零零地坐落在这片荒地的边缘。旁边还有一条小小的街道,就像一条小型商业街,算是这里的“主街”,为当地居民提供必需的商品和基本的服务。这条街上有三家店铺,其中有一家正在招租;另一家是通宵营业的餐馆,门口有一条煤渣铺就的小路;还有一家是汽车修理铺,牌子上写着“乔治·B.威尔逊修车铺——兼营汽车买卖”。汤姆走进了这家修车铺,我也跟着走了进去。

修车铺生意惨淡,里面空荡荡的,只能看到一辆破旧的福特车孤零零地停在昏暗的角落里,车上落满了灰尘。我突然猜想,这个修车铺一定只是个幌子,楼上一定还藏着一间豪华浪漫的屋子。这时,修车铺的老板出现了,他站在一间办公室的门口,正在用抹布擦手。他长着一头金黄色的头发,看起来脸色苍白,无精打采,但是长得还算英俊。老板看见了我们,他浅蓝色的眼睛中突然闪现出一丝微弱的希望。

“嘿,威尔逊,我的老伙计,”汤姆拍了拍他的肩膀,愉快地说道,“近来生意怎么样?”

“还行吧,”威尔逊说道,不过他的回答显得很没底气,“你什么时候把那辆车卖给我?”

“下周吧,我已经让人去修理它了。”

“活儿干得很慢,是吗?”

“没有,不慢,”汤姆冷冷地说道,“你要是嫌活儿干得慢,那我把它卖给别人好了。”

“我不是那个意思,”威尔逊马上解释说,“我只是想……”威尔逊欲言又止,汤姆不耐烦地向四下里张望。这时,我听见楼梯上传来了脚步声。不一会儿,一个女人出现在办公室门口,肥胖的身躯把门口的光线挡得严严实实。她大约三十五六岁,有点胖,不过有些女人因为胖而性感,她就属于那一类。她穿着一条深蓝色的双绉连衣裙,裙子上沾了些油渍,她的脸蛋儿并不漂亮,但却洋溢着无限的活力,仿佛就要从身体里奔涌而出。她不紧不慢地微微一笑,旁若无人地走了过来,似乎只当一旁的丈夫是一张照片。然而,这个女人在和汤姆握手时,眼睛里却闪烁着激动的光芒。她润了润嘴唇,头也不回地对她丈夫粗声粗气地说道:“去拿两把椅子来,怎么能让人家站着呢?”

“哦,对,对。”威尔逊连忙答应。他径直走向那间小办公室,很快消失在水泥墙后。就在此时,威尔逊太太靠近了汤姆。

“我要跟你好好见一面,”汤姆热切地说道,“坐下一趟火车吧。”

“好啊。”

“我在那边的报亭旁等你。”

她点了点头,从汤姆身边走开了。这时,威尔逊刚好拿着两把椅子走出来。

我和汤姆来到路边一处没人注意的地方,站在那里等待威尔逊太太。再过几天就是七月四号[1]了。就在等待的间隙,我们看见一个灰不溜秋、骨瘦如柴的意大利小孩儿,他正把一串名为“鱼雷”的鞭炮摆放在铁轨上燃放。

“这地方真是要命,你说是吧?”汤姆皱着眉头说道。

“确实不怎么样。”

“离开这儿对她有好处。”

“她丈夫不反对吗?”

“你说威尔逊吗?他以为自己老婆要去纽约看望妹妹,他简直就是一个十足的蠢货。”

就这样,我和汤姆,还有他的情妇威尔逊太太,搭上了开往纽约的同一班火车。不过我们没有待在一起,威尔逊太太很谨慎地坐在另一节车厢里。汤姆还是有些顾忌,他怕火车上还有从东埃格来的人,那样会暴露他们的私情。

威尔逊太太这天穿了一条棕色的花布连衣裙。到达纽约后,汤姆扶她下车时,她那条连衣裙紧紧地箍在了她的肥臀上。威尔逊太太在报亭买了一份《城市闲话报》和一本电影杂志,然后又在车站杂货店买了一瓶面霜和一小瓶香水。我们上了车站二楼,站在一条车道旁边候车,车站里不断传来汽车的噪声。威尔逊太太连续放过了四辆出租车,才拦下一辆外观是淡紫色、里面有灰色坐垫的新车。这辆车载着我们逃离车站的纷乱,驶入灿烂的阳光。还没走多远,威尔逊太太突然从车窗探出头来,探身去敲打前车窗的玻璃。

“我想要一只那样的狗。”她急切地说道,“我想在公寓里养一只,那样多好。”

于是,我们又开回到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旁边,他和约翰·D.洛克菲勒[2]长得非常像。老人的脖子上挂着一个篮子,里面蜷缩着十几只刚刚出生的小狗,看不出是些什么品种。

“这些都是什么狗?”老人刚来到车窗前,威尔逊太太就迫不及待地问道。

“什么品种都有。太太,您想要哪种?”

“我想要一只警犬,你好像没有吧?”

老人迟疑了一下,反复打量着篮子里的狗,然后伸手抓住一只小狗的后脖子,把它拎了起来,那只小狗在空中不停地扭来扭去。

“这不是警犬。”汤姆说道。

“对,严格来说这不是一只警犬,它更像一只硬毛猎狗。”老人用手抚摸着小狗背上棕色的皮毛,有些无奈地说道,“你看这狗的皮毛多好,它从不感冒,你根本不用担心。”

“它挺可爱的,”威尔逊太太兴奋地说道,“多少钱?”

“这只吗?”老人用欣赏的眼神看着它说道,“你给十美元吧。”

这条狗肯定有硬毛猎狗的基因,但并不纯正,否则它的四只爪子不应该这样白。这条狗就这样换了主人,舒舒服服地窝在新主人的怀中。威尔逊太太高兴地搂着小狗,轻轻地抚摸着那身油亮的皮毛。

“它是公狗还是母狗?”她轻声地问道。

“公的。”老人答道。

“那是母狗,”汤姆非常肯定地对老人说道,“给你钱,够你再买十只了。”

我们开车继续前行,来到了第五大道[3],在这个夏日的星期天下午,这里的空气温暖而和煦,颇有些乡下的味道。即使看到一大群绵羊从街角出现,我也丝毫不会感到惊讶。

“停车吧,”我说道,“我得走了。”

“不行,你不能走。”汤姆马上阻止了我,“如果你不和我们一起去公寓,梅特尔[4]该伤心了,是不是,梅特尔?”

“来吧,”威尔逊太太极力邀请道,“我给我妹妹凯瑟琳打个电话,让她过来陪你。很多人都夸她漂亮呢!”

“唉,我也想去,但是……”

我们继续前进,掉头穿过中央公园,开向西城的街区。车行至第一百五十八号街时,路边出现了许多白色公寓楼,就像一排排白色大蛋糕。我们的车停在其中一栋楼下,威尔逊太太的架势就像女王回宫,她扫视了一下四周的街道,抱起她的狗和其他东西,神气十足地走了进去。

“我要把麦基夫妇叫来,”我们坐电梯的时候,威尔逊太太郑重其事地说道,“我还要给我妹妹打个电话。”

威尔逊太太的公寓在顶层,有一间小卧室,一个小客厅,一个小餐厅,还有一间浴室。客厅里摆放着一整套织锦布装饰的家具,满满当当地塞到了门口。这套家具对于这个客厅来说显然太大了,人在屋子里走动时,总会撞到饰有凡尔赛宫[5]贵妇秋千图的织锦沙发座椅上。墙上唯一的装饰是一张放得过大的照片,那照片乍一看像是一只母鸡趴在一块模糊不清的石头上。然而从远处看,“母鸡”原来是一顶帽子,正戴在一个胖胖的老太太的脑袋上,老太太正满面笑容地看着整间屋子。桌上堆着几份旧的《城市闲话报》,一本名为《彼得·西蒙》的传记,以及几本报道百老汇绯闻的八卦杂志。威尔逊太太最关心的还是她的小狗,她好说歹说才说动负责开电梯的工人,给她找来一个铺满稻草的纸箱和一碟牛奶。那个工人又拿来一罐又大又硬的狗食饼干。这些饼干实在太硬了,丢在牛奶碟子里的那块,泡了一下午竟都没变软。这时候,汤姆打开一个上了锁的柜子,从里面取出一瓶威士忌。

从记事起到现在,我只喝醉过两回,第二回就是那天下午。当时的记忆就像是蒙上了一层薄雾,模模糊糊的。我只依稀记得,尽管已经到了晚上八点,公寓里仍然有夕阳的余晖射进来。威尔逊太太坐在汤姆腿上给人打电话。后来,我发现香烟没了,便到街角的杂货店去买烟。回来之后,我发现他们两个都不见了,于是只得坐在客厅里,无聊地翻看《彼得·西蒙》。不知是因为作者写得太糟糕,还是威士忌酒起了作用,总之我一点都没看懂。

过了一会儿,汤姆和梅特尔(喝完第一杯酒之后,我和威尔逊太太就开始直呼对方姓名了)又回来了,客人们也陆续敲响了公寓的房门。

第一个到的是梅特尔的妹妹凯瑟琳,三十岁左右,一个苗条而俗气的女人。她留有一头又硬又密的红色短发,脸抹得像牛奶一样白,眉毛是拔光后画上去的。可是,眉毛总归还会再长出来,这使她的脸反而有些眉目不清了。只要一走动,她胳膊上数不清的陶瓷手镯就会上下碰撞,发出叮叮当当的声音。凯瑟琳进来时动作麻利,轻车熟路,她逐一打量着四周的家具,就好像在巡视她自己的地盘,我禁不住问她是不是住在这里,她听了之后肆无忌惮地大笑起来,大声重复着我的问题,然后告诉我,她其实和一个女孩住在旅馆里。

没过多久,麦基先生也到了。他就住在威尔逊太太的楼下,是一个面色白净,有些娘娘腔的男人。他刚刮完胡子,颧骨上还残留着一点白色的泡沫。他很绅士地和屋子里的每个人打招呼,并告诉我他是搞艺术的,后来我才知道他是一位摄影师。他给威尔逊太太的母亲放大过一张相片,就是挂在客厅墙上的那一张,模糊得就像一个飘动的幽灵。一同赶来的麦基太太确实有几分姿色,但是声音又尖又细,样子有些无精打采,不怎么招人喜欢。她得意地告诉我,从结婚到现在,麦基先生已经给她拍过一百二十七张照片了。

威尔逊太太不知什么时候又换了一套衣服,她现在穿着一件做工精细的奶油色雪纺绸连衣裙。只要她轻轻走动,就会发出窸窸窣窣的声响。这条裙子使威尔逊太太的气质有了一些改变,让人觉得她现在傲慢无礼、目空一切。她的言谈举止在不断变化,越来越矫揉造作,越来越自我陶醉,周围的一切在她眼中变得越来越渺小。到了最后,她是那样得意,竟在香烟弥漫的空气中手舞足蹈起来。

“我的好妹妹,”她扭捏作态地对凯瑟琳大声说道,“现在的人会想方设法地骗你,他们脑子里就只有一个字‘钱’!上个星期我请一个女人给我看脚,你如果看到她给我列出的账单,一定会以为我做了个阑尾手术呢!”

“那女的叫什么名字?”麦基太太问道。

“人们叫她埃伯哈特太太。她每天走街串巷,专门给人家看脚。”

“我喜欢你的裙子,”麦基太太说道,“很漂亮。”

对于麦基太太的赞美,威尔逊太太不屑地说道:“这不过是一件旧行头,偶尔我懒得顾及形象了,就会把它穿上。”

“你没明白我的意思,我是说这件衣服穿在你身上很好看,”麦基太太继续说道,“要是让切斯特[6]把你现在这个姿势拍下来,那一定是一幅杰作。”

我们都静静地看着威尔逊太太,她撩开眼前的一缕头发,冲我们粲然一笑。麦基先生歪着脑袋,专注地打量着威尔逊太太,接着他伸出一只手,在眼前缓慢地来回移动。

“我得变换一下光线,”过了一会儿,麦基先生说道,“我想体现出她五官的立体感,还想把她后面的头发都拍进来。”

“根本没必要调整光线,”麦基太太尖声嚷道,“我觉得……”

麦基先生“嘘”了一声,于是我们的目光再次转向了这位摄影师。这时候,汤姆大声打了个哈欠,站起身来。

“你们俩喝点东西吧。”汤姆对麦基夫妇说道,“梅特尔,再去拿些冰块和矿泉水,不然大家都要睡着了。”

“我早就和那个小伙子说了,让他拿些冰块来。”梅特尔皱了皱眉,对仆人的偷懒行为感到很失望,“这些人啊!你必须时时刻刻盯着他们才行。”

说完,她看了看我,莫名其妙地笑了。随后,她突然冲到她的小狗面前,一把抱起,激动地亲吻了好一会儿,然后大模大样地走进厨房,就像那里有十几个大厨在等候她吩咐似的。

“我在长岛拍过一些不错的照片。”麦基先生信心满满地说道。

汤姆面无表情地看了麦基先生一眼。

“我们已经把其中的两幅装好了镜框,在楼下挂出来了。”

“两幅什么?”汤姆追问道。

“两幅专题作品。我给它们分别起名为《蒙托克角——海鸥》和《蒙托克角——大海》。”此时,凯瑟琳紧挨着我坐在沙发上。

“你也住在长岛吗?”凯瑟琳问我。

“是的,我住在西埃格。”

“真的吗?大约一个月前,我去那里参加了一个聚会,在一个叫盖茨比的人家里。你认识他吗?”

“我就住在他隔壁。”

“哦,他们说他是德皇威廉的侄子,或是表弟什么的。他的钱都是从德皇那儿得来的。”

“真的吗?”我问道。

她点了点头,然后说道:“我有点害怕他,不想和他有什么牵扯。”

我正兴致盎然地等着听盖茨比的奇闻轶事,不料却被麦基太太打断了。她突然指着凯瑟琳说道:“切斯特,你也给她拍几张照片吧。”她提高了嗓门,然而麦基先生只是不耐烦地点了点头,接着就把注意力转向了汤姆。

“如果有机会,我想在长岛开展一些业务。我也不敢奢求什么,只希望有人能在开始的时候帮我一把。”

“你问梅特尔吧。”汤姆说道,这时威尔逊太太拿着一个托盘走了进来,汤姆突然大笑起来,“你会给他写封推荐信,是吧,梅特尔?”

“什么推荐信?”威尔逊太太一脸诧异。

“你为麦基先生写封推荐信,把他介绍给你丈夫,他可以给你丈夫拍一些专题作品。”汤姆构思着作品的名字,他的嘴唇轻轻地动了两下,然后说出声来,“就叫《乔治·威尔逊在加油站》,或者类似的什么。”

凯瑟琳凑到我耳边,小声说道:“他们俩都受不了自己家里那口子。”

“真的吗?”

“真的。”凯瑟琳看了看梅特尔,又看了看汤姆,然后接着说道,“要我说,既然受不了,何必还要生活在一起呢?如果我是他们,就马上离婚,然后再婚。”

“你姐姐不喜欢威尔逊先生吗?”

“谁会喜欢他?”一个出乎意料的回答在我耳边响起,这答复来自威尔逊太太,她无意间听到了我们的对话,显得既激动又气愤。

“你看到了吧,”凯瑟琳十分得意,然后压低声音说道,“我姐姐和汤姆不能在一起都是因为汤姆的老婆,她信奉天主教,天主教徒不能随便离婚。”

黛西根本不是天主教徒,听到这个蓄意编造的谎言,我感到有些震惊。

“等到汤姆真和我姐姐结婚了,”凯瑟琳继续说道,“他们俩就会搬到西部住上一段时间,一直住到这件事风平浪静为止。”

“去欧洲会更保险些。”

“哦,你喜欢欧洲?”凯瑟琳显得非常惊讶,“我刚从蒙特卡洛[7]回来。”

“真的吗?”

“就是去年,我和另一个女孩去的。”

“你们待了多久?”

“没多久,我们就去了蒙特卡洛,然后就回来了。我们是从马赛[8]到那里的,出发时带了一千二百多美元,可是不到两天时间,就在一家小赌场被人骗光了。我和你说,我们回来的时候狼狈极了。上帝啊,我恨死那个地方了!”

从窗户向外望去,傍晚的天空蓝得发亮,就像地中海蔚蓝的海水一般。可是,麦基太太尖锐的嗓音又把我的思绪从外面的世界拉了回来。

“我曾经也差点铸成大错,”麦基太太大声说道,“险些嫁给一个追求我多年的犹太小子。他配不上我,这我知道。每个人都对我说:‘露西尔[9]那个男人无论如何都配不上你!’但是如果我没有遇上切斯特,那个犹太小子肯定就娶到我了。”

“没错,”威尔逊太太在一旁不断地点头附和,然后插了一句,“还好你没有嫁给他。”

“是啊,我没有。”

“唉,可是我却嫁了,”威尔逊太太说道,“这就是你我的不同。”

“梅特尔,你为什么要嫁给他?”凯瑟琳插了一句,“没有人强迫你啊。”

威尔逊太太思索了一会儿,然后说道:“我当时还以为他是个绅士,觉得他挺有教养的,可后来发现,他连舔我的鞋都不配。”

“有一段时间你喜欢得都要发疯了。”凯瑟琳说道。

“喜欢得都要发疯了?谁说的?”威尔逊太太极力辩解,“我就算喜欢这个人,也不会喜欢他!”

威尔逊太太突然指了我一下,随即每个人都转向我,目光中充满了谴责,于是我只好竭力表现出跟这件事毫无关系的样子。

“我这辈子只干了一件疯狂的事,那就是嫁给了他。我很快就意识到我错了。他跟我结婚时穿的那套最好的西装竟然是借的,这事竟一直瞒着我。后来,有一天他不在家,有人来要衣服,‘哦?这是你的西装?’我惊诧极了,‘我竟然一直都不知道。’我把衣服还给了那个人,然后一头栽倒在床上,痛哭了一下午。”

“我姐姐真应该离开威尔逊,”凯瑟琳对我说道,“虽然他们已经在那个修车铺住了十一年,可汤姆才是姐姐的偶像情人。”

这已经是第二瓶威士忌酒了,在座的人还在不断地要求倒酒。虽然凯瑟琳一口都没喝,但也已沉浸在这氛围当中了。汤姆按铃叫来看门人,让他去买一种很出名的三明治来给大家当晚餐。我好几次想离开这里,想借着柔和的暮色,往公园方向走走。但是每次我刚刚要走,就总会有一场激烈的争论把我吸引过去,仿佛有一根绳子牵着我,把我又拽回到椅子上。暮色如此迷茫,我们这几扇雄踞高处的窗户透出金色的灯光,俯视着这个城市,那些在街上偶然驻足观看的人们,一定会肆意揣测房间中奢华的景象。我曾经也是这样一个窥探者,抬头观望,想象着灯光后的“秘密”,如今当我真的触及这样的生活,却感觉自己虽身在其中,也同时置身事外。对于人生的变幻莫测,我既心驰神往,又深恶痛绝。

威尔逊太太把椅子拉到我旁边,开始向我讲述她和汤姆初次相遇的经历。

“我们初次相遇是在火车上。当时,我们坐在两张面对面的座位上,这种座位通常没什么人坐。那天,我打算来纽约看我妹妹,并准备在她那儿住一晚上。汤姆当时穿着一套礼服和一双亮漆皮鞋,这样一身打扮让我忍不住一直看他。但是每次他一瞅我,我就赶紧假装是在看他头顶上方的广告。火车进站时,他紧挨我站着,胸口靠着我的胳膊,我对他说我要报警了,但却被他看穿了心思。我就这样神魂颠倒地跟他上了一辆出租车,还自以为坐的是地铁呢。当时,我脑袋里一遍又一遍地回响着一句话:‘人生苦短,及时行乐。’”

也许是因为听到了这个故事,麦基太太发出了一阵笑声,听起来很不自然,威尔逊太太转过头去看了她一眼。

“亲爱的,”威尔逊太太对麦基太太说道,“过一会儿我就把裙子换下来送给你,明天我会去再买一条。我得把我要做的事情列个单子,我要做按摩、烫头发、买条狗链,再买一个小巧精致的烟灰缸,一按弹簧就能掐灭烟头的那种,我还要买一个花圈放在妈妈的墓地上,不要用真花扎的,而要用黑丝带做的那种,放一个夏天都不会枯萎。我得写下来,免得到时忘了什么。”

这个时候是九点钟,又过一会儿我再看表时,发现已经到十点了。麦基先生在椅子上睡着了,他双拳紧握,放在大腿上,看起来像一个实干家。我拿出手帕,替他擦掉脸颊上那块已经干了的肥皂沫,那东西让我难受了整整一个下午。

威尔逊太太的那只小狗坐在桌子上,面对屋内浑浊的烟雾,它不住地向四处张望,偶尔还会小声地哼哼几声。屋里的人们一会儿出来,一会儿进去,计划着要去某个地方,却突然发现自己的同伴不见了,四处寻找后,结果发现同伴就在身边。快到午夜的时候,汤姆·布坎南和威尔逊太太面对面站着,激烈地争吵着威尔逊太太是否有权力叫黛西的名字。

“黛西!黛西!黛西!”威尔逊太太大声嚷着,“我想什么时候说就什么时候说!黛西!黛……”

汤姆抡起胳膊,一巴掌打破了她的鼻子。

于是,浴室地板上沾满血迹的毛巾扔得到处都是,屋子里回荡着女人的责骂声,混乱之中还能听到有人断断续续的哀号。麦基先生迷迷糊糊地从睡梦中醒来,神情恍惚地向门口走去,走到一半,他看到了眼前的情景,禁不住大为震惊。麦基太太和凯瑟琳一边安慰威尔逊太太,一边责骂汤姆,同时在拥挤的家具之间跌跌撞撞地跑来跑去,传递急救用品。威尔逊太太躺在沙发上,血流不止,看上去十分绝望。不过,她在躺下之前,还不忘挣扎着要把一份《城市闲话报》盖在沙发上,铺在印有凡尔赛宫图案的织锦座椅上。片刻之后,麦基先生转过身来,继续向门外走去。我从枝形灯架上取下帽子,跟着他走了出去。

“改天一起吃午饭吧。”我们坐电梯下楼时,他对我发出了邀请。

“去哪儿?”

“哪儿都行。”

“不要碰电梯开关!”开电梯的人厉声呵斥。

“抱歉,”麦基先生满不在乎地说道,“我不知道碰到它了。”

“好的,”我表示赞同,“我一定奉陪。”

……我站在麦基先生的床边,而他裹着两层床单坐着,穿着内衣内裤,抱着一大本照片作品集。

“《美女与野兽》……《孤独》……《杂货铺的老马》……《布鲁克林大桥》……”

后来,我来到宾夕法尼亚车站阴冷的地下候车室,半倚着身子待在那里,翻看着新鲜出炉的《论坛报》,直到困意慢慢袭来,我就这样等待着凌晨四点钟火车的到来。

注释

[1]七月四号(the Fourth of July):美国独立纪念日,美国的主要法定节日之一,日期为每年7月4日,以纪念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在费城正式通过《独立宣言》。

[2]约翰·D.洛克菲勒(John D.Rockefeller,1839—1937):美国慈善家、资本家,1870年创立标准石油,20世纪全球首个亿万富翁。

[3]第五大道(Fifth Avenue):第五大道是纽约曼哈顿区的中央大街,道路两旁是玻璃幕墙闪闪发亮的高楼大厦。西装革履的男士和身穿时装的女士,拿着公文包,进出高楼大厦,呈现出一幅高雅、时尚的美国现代生活图景。它是“最高品质与品位”的代名词,如今已是纽约的商业中心、居住中心、文化中心、购物中心和旅游中心。

[4]梅特尔(Myrtle):威尔逊太太的名字。

[5]凡尔赛宫(Versailles):位于法国巴黎西南郊外伊夫林省省会凡尔赛镇,作为法兰西宫廷长达107年(1682—1789)。

[6]切斯特(Chester):麦基先生的名字。

[7]蒙特卡洛(Monte Carlo):位于欧洲地中海之滨,法国的东南方,摩纳哥公国的一个城镇,著名的赌城。

[8]马赛(Marseilles):法国的第二大城市和最大海港,景色秀丽,气候宜人。

[9]露西尔(Lucille):麦基太太的名字。

同类推荐
  • 记忆迷踪

    记忆迷踪

    死亡面前,真的人人平等吗?他从停尸房醒来,却变成了通缉犯!失忆困扰,豪门陷阱,恐怖袭击,诡秘医术,重重迷局让他越陷越深,无路可退。为了一己私欲,为了苟延续命,人究竟可以做到哪一步?何谓底线?何谓禁忌?虽知人心险恶,却不知会如此丧心病狂。危机四伏,让他猜不透,看不清。真相逼近之时,又让他吓破胆,伤透心。然而真相背后还有真相,黑手幕后还有黑手。他将如何完成这记忆拼图,寻回自我?又能否绝处逢生,拨开迷雾,找出真凶?
  • 困兽法则

    困兽法则

    我就是一名传统刺青师,这些年来,我给客人们刺青遭遇诸多怪事,压抑着心里恐怖的秘密辗转难眠,现在给你娓娓道来我的亲身经历。
  • 刑场上的较量

    刑场上的较量

    黄半仙刚把猪赶进猪圈里,忽然趔趔趄趄跑进一个人来,浑身是血,见了黄半仙,上气不接下气地说:“小兄弟救救我,后面有日本人追杀。”黄半仙来不及细问,就把他藏进猪圈里,又往他身上抹了许多臭泥巴,直到看不出人和猪来方罢休。黄半仙从猪圈出来,故意在地上打个滚,然后趴在地上嚎起来:“臭当兵的,你回来,凭啥抢我的马,你个臭当兵的……”正嚎着,几个日本人追了进来,问黄半仙看没看见一个受伤的军官。黄半仙哭哭唧唧说:“他把我打翻在地,抢走了我的马,骑着往西跑了。”
  • 雪中悍刀行(全集)

    雪中悍刀行(全集)

    电视剧2017年开拍!烽火戏诸侯开创奇幻武侠新世界,持续热销,再创高峰!魔窟北凉的草包世子徐凤年兀自觉醒,逐渐成熟,踏上了逆袭之路。他一刀将江湖捅了个透!妖刀烽火颠覆传统用鬼斧般的文字创造了一个奇特而神秘的世界。这里有牵瘦马缺门牙见着歹人跑得比主子还快却是传说中的高手的老黄,有整日摇摇晃晃不求道却能一剑开天门,倒骑青牛的年轻道士,有刚出世便跌入武评第八,一声剑响成了陆地神仙敢叫天下第二劈海相送的断臂抠脚的老剑神,还有骑熊猫扛向日葵不太冷的少女杀手……
  • 潋滟白洋淀

    潋滟白洋淀

    白洋淀深处,是一位多伦多画家记忆里的无限风光,还是一群水乡少男少女命运的挽歌?是生命的避风港,还是灵魂的栖居地?面对潋滟的无边水波,作者给我们芦苇一样繁茂的内心感触……我多伦多的画室,朋友和画廊老板出出进进,墙上的画也换来换去。只有一张小画,老是呆在一个角落。它的背景是荷兰的一片芦苇,芦苇前坐着一个中国村姑。“荷兰”出于“尼德兰(Netherlands)”,中文真应该译为“泥沼地”。泥沼地的上帝肯定是个女的,像维米尔画里的女人,拖着肥大厚重的棉布裙子,把她的属地和子民笼罩其中,迷雾缭绕。
热门推荐
  • 快穿懒懒轻风

    快穿懒懒轻风

    一如初见,一如往常,懒懒清风,红尘有你,是吾之幸。
  • 快穿:抓捕计划进行ing

    快穿:抓捕计划进行ing

    某人眸光魅惑:抓到我,我任你处置。——那你可能会死。某人:拭目以待。-傲气校霸:你个嫩学霸,还想指挥我?——呵。晚上被嫩学霸绑住手脚的校霸:……清冷仙君:我不会因为你一个人而放弃苍生。——那我就毁了你的苍生,成为你唯一的职责。-——呵,抓到你了。
  • 背着将军上战场

    背着将军上战场

    常素素娇蛮体小,能徒手捉匪,剑斩野兽,武力值爆表。虞柏舟生性文弱,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两人青梅竹马,一场变故,让虞柏舟弃文从武。常素素女扮男装,扛起屠龙枪与他一起奔赴战场。战场上,刀光剑影,她御百犬,大破敌军铁骑。她将柏舟推到身后,“柏舟柏舟,快到我身后躲着,刀剑无眼啊。”柏舟抓着常素素肩膀,“素素,就他,刚拿刀戳我!”素素抡起屠龙枪,按住敌人揍了一顿!敢动我的人,揍死你!
  • 佛系:如何成为一个快乐的人

    佛系:如何成为一个快乐的人

    烦恼始于“心灵的反应”,痛苦源于“不满的心”。日式“佛系”快乐思考法,传授“清·简·行”的健康生活理念,帮助现代人缓解因社会压力、人际关系、资讯爆炸而带来的焦虑不安。清——清理内心多余的烦恼,感受“被欲望所驱使,感到不快乐”和“享受快乐”的两种心理状态:“快乐”是指感到喜悦或欢乐时的心理状态,也就是幸福。“不快乐”是指内心充满愤怒、恐惧或不安时的心理状态,也就是不幸福。简——简洁理性的正面思考,放下多余的执念、妄想,将合理的欲望转化为能量。行——践行重视快乐的生活方式,以“慈、悲、喜、舍”之心与世界相处,享受当下的圆满。
  • 醉卧君怀:独宠绝色质子妃

    醉卧君怀:独宠绝色质子妃

    穿越醒来,她变成了北冥国送去明周国的质子,一身男装,她是臣,他是君。本以为当一个乖乖质子就平安无事,他却渐渐欺身而上。她缩着脑袋,小心翼翼,“皇上,您有何吩咐?”男人一脸愁容:“朕可能是病了。”她道:“臣这就宣太医。”男人靠近一步,将她逼至床榻:“不必,朕的病只有你才能治。”她一脸不解:啥?--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超能体术师

    超能体术师

    一个宅男却意外的重生在另外一个位面,是苟且偷生还是笑傲江湖。
  • 足球梦的延续

    足球梦的延续

    主人公郭云峰因为在体校训练中受伤,被迫告别足球,在玩足球游戏的时候不慎触电,失去意识,回来时已是游戏中的世界,上帝给了他一次重新开始的机会。。。
  • 洪荒之归元

    洪荒之归元

    鸿蒙初分,混沌破碎,洪荒造化,道无止境,修道之途也终不会结束,但总有一道惊天的身影,开创一个新的时代……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