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994000000059

第59章 工匠晋升体系

家丁队伍在一天天扩张,丁原一开始的燧发枪产能已经捉襟见肘了。

别看目前只是一百人的队伍,可如果真的加入战事,他那个火器作坊每天生产三杆燧发枪的产能根本不够看的。

更别说除了火枪之外,还有铅弹和发射火药要生产。这些东西虽然可以从现有的兵部火器作坊采购,但终究也是一笔不小的成本,而且兵部作坊的产品质量很不稳定,时不时就会给一批残次品。

俗话说,自力更生,丰衣足食。

因此丁原决定,开始招募更多的工匠,增建几座新的火器作坊,增加燧发枪的产能,顺便开始自制火药和炼制铅弹。

自打明成祖朱棣迁都之后,保定府就成为了一个极为关键的军事重镇,因此朝廷也毫不吝啬的在这里设立了五个卫所驻扎,它们分别是保定前、中、左、右、后卫。

这些卫所按照起名字分布在保定府的五个方向,从城里出发,大约需要两三天的路程抵达。

丁原安排人手到处打听,到处张罗,总算搞到了五十七名能打造鸟铳的匠户,还有十七名会制造铅弹的匠户,以及十二名会造火药的匠户。

所有这些匠户都是宝贝,丁原全部以同样的每月钱二两银子,保证能吃到肉的待遇笼络了过来,让他们慢慢搬迁到保定府郊外的煤场。

趁着匠户们搬家的功夫,丁原又在煤场周围大兴土木。

这是农闲时分,劳动力比较富余,满城的泥瓦匠也没什么活,丁原很容易就雇到了足够的劳动力修筑作坊和工匠们的住处。

经过半个来月,房子盖好了,网罗的工匠们也从各个卫所来到了保定郊区。

这些都是做火绳枪的老手,有丁原的设计图纸,在最开始的五个匠人的指挥下,这些新人很快就学会了怎么造燧发枪。

丁原为了激励工匠们,规定每造出一把合格的燧发枪就再给赏银五钱银子。

这些匠户们一个人一个月能打磨出一杆步枪,每个月的赏银加上月钱差不多能拿到三两银子了。

这简直是梦里都不敢想的好生活,匠户们一个个像是打了鸡血一样,没日没夜的干了起来。

当然,为了防止只有速度没有质量,丁原要求匠户们在燧发枪的木质枪托上都刻上工匠的名字。

一旦步枪发现不合格,甚至铳管出现炸镗现象,第一次就要扣除两个月,月钱四两银子。第二次再出现,就要移送军法处置了!

光有这些匠户还是不够。

丁原知道,崇祯九年的大明朝已是势如危卵,用不了太久,保定府也将告别宁静的日子,被搅入乱世。

因此,丁原起码要在今年建立一支千人规模的队伍,而且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千人队伍。

要做到这样,起码需要一千杆燧发枪。

这六十多个匠户就显得不够了,这些匠户每个月也只能产出六、七十把燧发枪,凑齐一千杆步枪预计要花一年半的时间。更何况日常操练的时候燧发枪也会有损耗,这样算下来,时间根本来不及。

丁原只能又挖空心思,让刘元安排伶牙俐齿的伙计到处游走,去隔壁天津府和真定府寻摸了一百多个熟练的铁匠,同样花二两月钱雇佣下来,让他们给会做步枪的匠户们做学徒。

正式开工前,丁原还给所有的工匠进行了一次训话。

“古人对匠人的称呼分成七层。奴、徒、工、匠、家、师、圣。”丁原打量着匠户们,沉着嗓子说道,“咱们都是汉人子民,不是建虏蛮族,没有奴才主子那一套,因此奴,现在是不存在的。在这里的每一个工匠都是从学徒开始的,一步一步向上升迁。升迁到下一个层次之后,薪俸和待遇自然也有响应的提升。升迁考核的标准一定会公平、公开、公正,谁能又快又好的造枪,质量稳定靠得住,谁就能晋升到下一个级别。我希望,你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千锤百炼,终成匠圣!”

吩咐工匠们开足马力生产,丁原又回到了家丁训练场。

来的时候,家丁们正结束了体能训练,要去新建成的打靶场,开始每日的射击训练。

这五十名新矿工已经练了十天有余,每天都要花三到四个时辰在打靶射击上。

丁原驻足观察了一阵子,发现这群家丁们的射击已经有模有样了。枪声大作,打得二三百米外的靶子噼啪作响。

最重要的弹丸装弹速度,也从刚刚加入之时的两分钟一发提高到了现在的一分钟一发。

不过这个速度仍有不小的进步空间,需要把训练目标设定为每一分钟可以发射两发的速度。

丁原的家丁们使用的是后世流行几百年的定装火药技术。

这种技术说起来并不复杂,就是把火枪每一次射击所需要的火药和子弹提前装进纸包里,然后用黄油涂抹封好。在使用的时候,士兵先咬破纸包,再把里面的火药一口气倒到火药池里,再把剩余的火药和子弹塞进枪膛。

整个流程里有个不起眼的过程,那就是一整包火药和弹丸在使用的时候需要用牙齿咬破。

因为这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还曾经引发过十九世纪印度士兵的暴动。

当时在英国统治下,有很多印度人当兵,他们还很自豪的把这时候参加鸦片战争两次击败满清的战绩挂在了印度国家博物馆里,里面写着1840、1857印度两次击败中国。

恬不知耻的认为自己“两次战胜中国”,估计是印度三哥们在1962年之前敢欺凌中国的底气吧。

印度士兵大量加入英军,使用的自然也是定装火药技术,可后来一个消息传了出来。说咬破弹包出来的是牛油,这让奉牛为神的印度教士兵们不干了,为了这事,还爆发了十分激烈的反抗。

英国人一看不行啊,没有印度人当狗,英国人死一个多贵?所以英国人批了一些资金,搞专项研究,没多久终于让定装火药技术退出了历史舞台。

不过在大明朝时候,这种装弹方式仍旧是十分先进的,是前膛步枪快速射击的保证。

同类推荐
  • 改写唐朝历史

    改写唐朝历史

    意外穿越到玄宗时代,到了承接唐朝兴衰的转折点,如何拯救大唐,如何让杨玉环不在背负红颜祸水的骂名?如何面对李林甫这样的奸臣?苏某人到了该站出来的时候了。
  • 晚清民国大学之旅

    晚清民国大学之旅

    本书回忆中国大学在晚清民国时期的整个进程,包括那时的大学、大学教师、大学生们,包括那些可歌可泣的人物,那些惊心动魄的场面,那些流芳青史的运动,那些意义非凡的事件,那些艰难、曲折、复杂、漫长的办学历程,那些或快乐有趣或感人肺腑的校园小插曲,那些振聋发聩、空谷足音的思想和言语,那些山水秀丽、楼宇精致、书声朗朗的校园。你也可以把它看成是一部关于1949年以前中国大学的百科全书;是中国近、现代大学发展史的“民间版”、“通俗版”、“故事版”;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老一辈知识分子的朝圣之路。因为,那正是我们的魂,我们的根啊!
  • 家庭史话(中国史话·社会风俗系列)

    家庭史话(中国史话·社会风俗系列)

    家庭是以婚姻关系为基础、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亲属团体,是人们同居共产、共同生活的基本生活组织;传统中国是一个以家庭为本位、“家国同构”的社会,家庭在社会中占据重要地位。本书是首部《中国家庭史话》,它论述了自仰韶文化后期母系家庭出现至近代,中国传统家庭起源、奠基、发展、转型、衰落的全过程。认为先秦时代传统家庭从无到有,逐渐形成;春秋战国至魏晋南北朝时代是传统家庭的奠基和初步发展阶段,以小型核心家庭和直系家庭为特点的传统家庭形态占据了主流,以家庭为单位的小而全综合经营的小农家庭生计模式逐渐定型;隋唐五代时期传统家庭迎来第一个兴盛阶段,生产工具的发展为小家庭生产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小家庭与大家庭共存;宋辽金元时期是传统家庭发生近代化转型的重要时期,以壮年夫妇为核心的三代五口之家成为此后中国家庭的主要形态;明清时期,传统家庭达到鼎盛;民国以后,传统家庭衰落、现代家庭兴起。全面展示了中国家庭的发展、演进历史。
  • 改变生活的科学发现

    改变生活的科学发现

    《改变生活的科学发现》是《话说世界》系列丛书的第25卷。全书给大家从不同方面去讲述一些改变生活的发现,其内容有“扁鹊与中医脉诊的发现”、“孙思邈与中医药价值的发现”、“元素周期律的发现”等。
  • 唐初一小兵

    唐初一小兵

    唐朝,中国历史上文治武功最为强盛的朝代。诸位看官且看张毅如何从一名无名小卒混到朝堂,与历史上著名的文臣武将斗智斗勇
热门推荐
  • 宁海将军固山贝子功绩录

    宁海将军固山贝子功绩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将门丑媳
  • 天价私宠:帝少的重生辣妻

    天价私宠:帝少的重生辣妻

    "前生萧安宁被情敌轻飘飘一句话,便死无葬身之地。意外重生,回到特工生涯关键晋级时刻。她挑眉含笑:既然一切重来,自然要有债还债,有仇报仇。"--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月亮和六便士:THE MOON AND SIXPENCE(英文版)

    月亮和六便士:THE MOON AND SIXPENCE(英文版)

    《月亮和六便士》是英国小说家威廉·萨默赛特·毛姆的创作的长篇小说,作品以法国印象派画家保罗·高更的生平为素材,描述了一个原本平凡的伦敦证券经纪人思特里克兰德,不惑之年,本来事业有成,家庭和睦,子女双全,但是为了追求自己内心的绘画梦想,抛妻弃子,离家跑到巴黎开始画画。最后去到了一座孤岛—塔希提岛,找到了自己的“归宿”,并创作了许许多多的惊世杰作,完成了自己对“月亮”的追逐。
  • 未来棱镜

    未来棱镜

    自己创作的短篇科幻小说,请大家多多支持。
  • 异世重生之逆天嫡女

    异世重生之逆天嫡女

    洛汐羽,传闻中洛府大小姐,是人尽皆知的‘鬼才’打小就有过目不忘的本事,深的太后的喜爱。但,她小小年纪开始就被人设计弃于某座不知名的山中,入了阵,灵脉混乱,魂魄也在此失去一魂两魄,虽得高人相助,但灵力早废,传闻已死........从此没人在听过关于洛府一代‘鬼才’的传闻,世人渐渐的便忘却此人。21世纪-洛蔚瞳,组织当下最出色的人员,能出色的完成每一项的任务,但最令人害怕的是她有着别人没有的‘异能’,有人说她手段狠辣.铁石心肠....某个雨夜,组织遭到暗杀,整个组织在一夜之间血流成河,而身在另外一处的她,也没能幸免......某女一天醒来,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会穿到一个年仅9岁孩童的身体里!望天长叹,看着某个似谪仙般的人走来,她又是一声长叹......片段一:在某人第N+1次装可怜失败后,以视死如归的姿势缓缓接过眼前的药..片段二:她愤怒的看着眼前这个不请自来的人,“再不走,别怪我对你不客气”某男轻嗤“不过没有半点灵力的野蛮人,怎么对我不客气”这下,真的是踩到她的雷区了!!片段三:某个不知耻的女人,在把人诱骗进玄灵森林后,还恬不知耻的把人身上所有的宝物扒下来转头就卖队友的跑了,跑了......
  • 论语(大全集)

    论语(大全集)

    古人半部《论语》治天下,令人半部《论语》修自身,尽管《论语》只是一些简单的对话,但包含了大量为人处世的大原则、大道理。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曾形象地把孔子创始的儒家思想比做“粮食店”。可以说,孔子在《论语》中提出的思想,很多都是我们这个民族乃至全人类的“精神食粮”,具有不可灭、不可毁的价值。《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论语》首创语录之体,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们的言行,书中用简洁而又含义隽永的语言,讲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至理名言。《论语大全集》一书分为原典,注释,名家注解,解读五部分,为加深现代人对《论语》的理解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 宠妻入骨:娘子看招

    宠妻入骨:娘子看招

    九岁的鱼鳞舞救了个美少年,两人青梅竹马了半年后少年突然离开。离开前却要求鱼鳞舞等着他来,可这一等就是七年!鱼鳞舞从一个小丫头等成了大龄剩女。不仅如此,在恶邻的诬陷下名声尽毁!当七年前的美少年再次出现并且求婚时,等了七年的鱼鳞舞却坚决地说了不!于是,功成名就的战威侯拓跋珪开始了追爱之路。
  • 琼瑶经典作品:还珠格格(全六册)

    琼瑶经典作品:还珠格格(全六册)

    两个背景不同、性格迥异的女子小燕子和紫薇相遇在几次混乱中,莫名地一见如故,结拜为姐妹。这时,小燕子才知道紫薇千里迢迢来找寻的父亲,竟是当今圣上乾隆!但阴差阳错,小燕子误入宫中并日渐得宠,宫外的正牌格格紫薇却妾身未明。为了让她们俩各归其位,尔康、永琪、尔泰不得不冒被杀头的危险,把紫薇送进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