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952900000002

第2章 前言

一声闷响,火焰迅速上蹿,数十条鲜活的生命瞬间灰飞烟灭……

2013年6月7日下午6时30分左右,在厦门BRT快1线途经金山站往南500米处,一辆公交车起火,造成47人死亡、34人受伤。嫌犯陈水总被当场烧死。经警方证实,陈水总因自感生活不如意,悲观厌世而走向极端泄愤纵火。

近年来,中国发生了多起针对儿童、女性或其他无辜群众的暴力伤害事件。在这些极端暴力犯罪的行为人中,不少属于无业或没有稳定工作、长期被边缘化的“失意群体”。由于相对剥夺感与反社会人格结合,经过长期淤积发酵,他们对社会产生了仇视心态,从而采取极端手段对社会进行宣泄报复。

不可否认,随着中国社会的急剧转型,权力寻租与资本依傍相链接,由此垄断更多社会资源,占有更多上升机会,攫取更多发展红利。这种利益的多元化及阶层的日趋固化,给底层民众带来的,不仅有制度性的分配不公,而且还有等级化的人格歧视。

比较突出的是,不仅城市底层群体靠个人努力改变命运的难度加大,其子女要通过教育、就业等正常渠道进入更高层次,比如公务员、经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等阶层的难度也越来越大,父母职业、家庭收入、家庭社会关系等因素对个人发展的影响明显增强。

当前,弱势群体已倍感生存压力,而“房叔”“房姐”动辄坐拥几十套房产的财富神话,更是刺痛人心。再看看中国广大的乡村,有些土地被地方政府强行低价征占、被资本强势集中流转,农民的“财产性收入”被侵夺,更加重了中国社会的底层危机。

中国必须让每位公民都能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而且应该成为一种社会共识。如果底层民众的心中,涌起对生存发展的无力感、对人生梦想的挫败感和对尊严体面的羞辱感,任何一点新的伤害,都可能成为点燃他们极端暴力的导火线。

那么,当前中国有多少底层声音,已沉没在众声喧哗中?

《庄子·说剑》曰:“中和民意以安四乡。”明代高启《尹明府所藏徐熙嘉蔬图》诗:“君多恤民意,毋忽岁馑忧。”

在中国民智已开的今天,民众维权意识日趋增强,他们渴望一个开放、平等、互动的社会环境,但一些地方的权力部门还沉浸在以往的运行惯性中,他们以权力美学的好恶为中心,视舆论监督如芒刺,一遇民众表达诉求就浑身不自在。

而事实上,当前中国底层民众的利益诉求渠道,已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堰塞湖”现象——民意表达机制不够健全,底层民众的实际状况和利益诉求难以及时上传。在“沉没”地带,聚集着弱势群体的不满情绪,以及改革领域尖锐的矛盾冲突。

中央党校社会学教研室教授青连斌说,“各阶层的利益要求要顺畅反映,否则不满会越积越多。”中国领导人也警告说,现在既是“黄金发展期”,也是“矛盾凸现期”。

然而,在中国现实社会里,不论是富裕阶层,还是草根百姓,都普遍热衷于表达自己的不满,都在为自己的利益奔走呐喊,具体表现为既得利益者为集聚财富丝毫不让度,利益受损者常常不惜以生命作为暴戾的武器来表达诉求,这种局面在剧烈地割裂社会、割裂人心。

“利莫大于治,害莫大于乱。”没有稳定的环境,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发展均无从谈起,甚至已取得的成果也会毁于一旦。对此,中国有着更为深刻的经验教训。比如“十年动乱”导致经济社会几乎处于崩溃状态,而改革开放以来大局的稳定,给中国带来了连续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此外,中东地区一些国家动荡后民生凋零的社会现状,亦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根据以往情况分析,不少影响中国社会稳定的事件,均源于底层民众的切身利益、现实利益受到侵害。所以,作为执政者必须清楚,民意的通畅表达是纾解和缓释社会不良情绪的前提,有助于培养民众对政治体系的服从、忠诚与合作,取得他们对政治体系运行的认同与支持,提升政治体系的合法性与稳定性程度。

天涯社区推出“天涯观察”指出:面对太多群体性事件,执政者该如何处置,确实考验其政治智慧。当底层民众心死之际,就是惨剧发生之时,前车之鉴,血迹斑斑。如果政府能够及时倾听到那些“沉没的声音”,同时能切实解决问题,惨剧一定能避免。

无论如何,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就需要像改革开放初期一样,汇聚人心凝聚共识,而并非像如今各个阶层彼此对立,毫不妥协。因为没有妥协,就没有共识,没有共识,就没有合作。每个中国人,要想实现利益最大化,要想在国家发展中实现个人发展,就需要本着妥协与合作的精神,完成中国社会各种利益的彻底整合。

最关键的是,这需要执政者摆脱自身的一切利益纠葛,在制度上做出顶层设计,避免社会积怨的加深和矛盾的激化,以免应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古训。

从法治国家的治理角度出发,对任何极端暴力犯罪都必须进行严厉打击,但全社会更应作出深刻反思,从源头上彻底铲除其产生的现实土壤。

当前,中国执政者有必要深入社会底层,把协调利益关系、理顺社会心态作为起点,打捞起更多“沉没的声音”,并置于阳光下,做到“表达”与“回应”的良性互动。特别要着眼于革除导致收入分配不公和两级分化的“畸形权力”,努力构建平等竞争、自由发展、有限干预、公平与效率相统一的社会生态。其中,推进民主和法治,发展机会平等、改革和发展成就能让广大民众平等共享,这是未来中国社会健康发展的关键。

可预见,这些改革必然会遇到来自权力和利益集团的竭力抵制。这需要执政者具有非凡的决心和智慧去改革,以更大的魄力,更强硬的手段为中国社会精准托底。

2013年11月15日,《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文播发,详细地描绘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蓝图,并提出了11个重要方面的改革,吹响了向着“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国梦进军的新号角。

但是,在中国深化改革之前,有必要明确一点,即作为执政者的中国共产党,最需要什么?这是一个关键问题,因为只有具备清醒的问题意识,才会为之付出有效的雷霆行动。

中国共产党的力量源泉,一直汲取于人民。这点在其诞生伊始,就毋容置疑。正因为如此,毛泽东与黄炎培的延安“窑洞对”,核心即“人民”。而且这一核心,始终贯穿于中国共产党的各种政治话语体系和制度中,比如“人民共和国”、“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公仆”等等。几乎在每个政治概念和制度前面,都能见到灼灼生辉的“人民”二字。

如今,尽管中国存在不同的政治力量,但中国共产党客观上就是最重要的行动主体。中国发展的成败取决于中国共产党。目前需要警惕的是,在有些领导干部那里,“人民”二字已被抛到九霄云外,他们不但淡漠民众的利益诉求,甚至与民争利,这样做直接弱化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导致了“脱离民众”的危险。

更有甚者,有些领导干部还把自己和社会切割开来,用强化维稳机制、构造各种各样的特供系统等方式,来为自己构造一个安全堡垒,享受着由市场经济带来的种种好处,规避市场经济带来的一切坏处,由此割裂了自己和民众之间的血肉联系。

对于任何执政党来说,不关心民生疾苦,甚至与民争利都是最大的危险。一个执政党,如果演变为利益导向,民众就会从主体变为客体,而执政党本身也就很难再超越自己本身的利益。对于这一点,中国共产党有着清醒的认识。因此,当前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将主要任务聚焦到作风建设上,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不但着力点精准,而且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历史已反复证明,中国共产党只有注意打捞底层民众的声音,在与民众的良性互动中,才能获取永无止境的执政活力。

作为一名职业记者,我所能做的,就是用自己的作品,把民众的声音,尽量呈现给社会。当然,如果执政者能从中得到某些启发,更是我的一种良好愿望。

这部《民意为天》选编的58篇作品,大部分是我近两年刊发于中国时政名刊——新华社《瞭望》新闻周刊的作品。这些作品主要从中国社会心态的角度,通过大量调研采访,聚焦底层民众呼声,不回避社会矛盾,积极回应社会关切。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杨宜音研究员对于社会心态,有着更深入的解读。“当人们面对社会生活的时候,在很多时候会形成一种共同的体验和价值偏好,并且这种体验和偏好经过各种传播渠道,特别是新型媒体的传播,变得广为人知。”

“人们有两种需要,一方面人们希望了解别人的感受,以别人的感受为参照,来调整自己的感受和反应。另一方面,人们希望表达自己的感受,通过表达唤起共鸣。在这样的反复互动和振荡中,整个社会便酝酿出一种特别的社会心理氛围和底色,这便是我们日常感受得到的社会心态,一种被社会成员建构出来的‘共享的现实’。”杨宜音说。

可见,社会心态让每个人意识到自己是这个社会中的一员,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参与到自己的社会中,关注到每一个个体的声音。尤其要警惕“强势集团欺压弱势群体,弱势群体滑向边缘群体,边缘群体中的绝望者可能沦为暴力群体”。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发表过的作品,选编入书时,基本忠于原文,仅在细节方面进行了适当删除和修改,或补充了一些最新信息。

此书出版,首先得知名学者李成言和王俊秀拨冗作序。其次,感谢所有采访对象,是他们为这部书贡献了智慧。再次,感谢新华出版社的领导和编辑,他们为本书出版付出了辛勤劳动。

同时,感谢朋友们在此书的成稿过程中,给予了我大力支持和热情鼓励。当然,此书出版,我期待有更多善意的批评和指正。我的电子邮箱xhslisong@163.com

李松

2014年2月1日于北京

同类推荐
  • 中国媒介:转型与趋势

    中国媒介:转型与趋势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大众媒介也在伴随着社会的变迁不断转型。探索中国媒介的发展趋势亦是理解中国社会发展趋势的重要部分。当前,党和政府面临的重大问题是,各级领导没有认识到新闻执政的重要性,更没有把新闻执政提到执政能力建设议程上来。新闻执政的意义在于,提高党的执政形象、执政的合法性和执政能力。
  • 教出会生活懂生命的孩子

    教出会生活懂生命的孩子

    本书针对当代社会孩子成长面临的诸多问题提出了一套颇具科学性的教育方法。
  • 给孩子美好未来:农村中小学教师工作漫谈(创建和谐校园16本)

    给孩子美好未来:农村中小学教师工作漫谈(创建和谐校园16本)

    随着城乡经济的发展,滋生出一个新的弱势群体,他们被称为“留守儿童”,这些孩子,大部分生活在农村,没有父母在身边悉心照料,没有好的教育学前教育,这是一个值得社会关注的群体,因此,农村中小学工作者的责任更加沉重,农村的教育工作者的任务更加艰巨,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使教师获得青春的活力与气息,并且学生也可以吸收民主精神。正因为教师对学生的尊重,由于教师为学生的成长营造了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学生的健全人格获得了充分的培养,使得他们能够并且敢于坚持真理和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和谐的师生关系,需要师生们共同努力,保持良好的心态,宽容待人,用真心换另一颗真诚的心。
  • 实用策划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策划文书写作大全

    策划文书概述第一节策划的含义策划是根据现有的资源信息,判断事物变化的趋势,确定可能实现的目标和预算结果,再由此来设计,选择能产生最佳效果的资源配置和行动方案,进而形成决策计划的复杂思维过程。本书详细介绍了策划文书的种类及写作方法。
  • 心灵深处遇见你,高三

    心灵深处遇见你,高三

    本书是赵雪江老师多年经验的总结。以高三学生为对象,按月编排,根据高三学生经常遇到的心理难关,提供指导,针对性、实用性、启发性、可读性强,语言生动。不言高考却决胜高考,不语幸福却遇见幸福。高三学子的心灵伙伴,高三生活的实用指南,高三解读的全新视角,师生联袂的真诚献礼!
热门推荐
  • 天庭通讯录

    天庭通讯录

    无意间被手机砸中,从此,陈枫的人脉丰富了起来。二郎神:“吾乃二郎显圣真君,如假包换,不信,我帮你……”华佗:“相见即是有缘,我有一套养身拳法,名字唤作……”牛魔王:“什么?竟然敢欺负我牛家的人!岂有此理!我传于你……”……
  • 斯芬克斯之谜

    斯芬克斯之谜

    王晋康的科幻作品之一。邱风已同萧水寒结婚六年了,按照婚前的约定,他们将终生不要孩子,所以两个已婚的单身贵族过得十分潇洒。休假期间,他们满世界去快乐。不过,时间长了,邱风体内的黄体酮开始作怪,女人与生具来的母性开始哭泣。她常常把朋友的孩子“借”回家,把母爱痛快淋漓地倾泻那麽一天,临送走时还恋恋不舍。这时她会哀怨地看看丈夫,她希望丈夫的决定能松动一下。不过丈夫总是毫无觉察(至少从表面上如此),微笑着把孩子送走,关上房门。
  • 哥伦布:地理大发现的先驱

    哥伦布:地理大发现的先驱

    《图说世界名人:哥伦布(地理大发现的先驱)》介绍了,哥伦布,意大利著名的航海家。哥伦布的远航是大航海时代的开端。新航路的开辟,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它使海外贸易的路线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从那以后,西方终于走出了中世纪的黑暗,开始以不可阻挡之势崛起于世界,并在之后的几个世纪中,成就海上霸业。
  • 王牌天后

    王牌天后

    不辣不江湖,有狠不王牌,娱乐圈的是是非非,潜规则的时明时暗,选秀活动的内幕,明日之星的养成,究竟谁才是天后,究竟谁才是王牌!她是这一切的幕后推手,她为你揭秘台前幕后!
  • 关于宇宙重启那档子事
  • 星空下跳舞的女人

    星空下跳舞的女人

    《星空下跳舞的女人/当代中国实力派女作家书系》由滕肖澜著,系当代中国实力派女作家书系中的一本,由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梁鸿鹰主编。《星空下跳舞的女人/当代中国实力派女作家书系》选录了当代知名女家滕肖澜在国内著名文学期刊上发表过的中篇小说5篇,其中包括全国获奖的小说。滕肖澜小说的成功之处是真正的写实,不是用“生活”去填充已被预设了的俗套化想象。她善于平视现实,以平常心和平等的视角去看待现实中的人和事。她写小市民,但又毫无小市民气,小说里自有一番超凡脱俗的情致。
  • 前夜

    前夜

    主人公叶连娜出身豪门贵族,身边有好几位热心的追求者,都不称心。后来她遇到保加利亚人英沙罗夫,他为了祖国的解放事业积极战斗并准备奋斗终生,十分钦佩和爱慕,并不顾父母反对嫁给了他。与他同赴保加利亚参加反对土耳其奴役的民族解放运动。
  • 《本草纲目》家用说明书

    《本草纲目》家用说明书

    随着人们对中医和自然养生观念的日益推崇,被称为千古医书之首的《本草纲目》又成为世人所关注的热点词汇。为什么《本草纲目》时隔数百年仍然焕发无穷魅力,被人们争相阅读?很大程度要归功于这部书的集成性和实用性。这部成书于明代的奇书蕴藏着众多养生保健,抗衰老、延年益寿的观点与知识,几乎囊括当世所有医典著述中的精髓,而且《本草》具有相当的实用性,即使是略通文字的普通百姓也可在其中找到自我保健的妙方。拿《本草纲目》中针对长寿抗衰相关内容的著述来说,书中除了在有关药物的附方中收录了抗衰老方剂285首,涉及衰老性病症211种外,更有鲜明的医学理念作为理论……
  • 我还如何爱你

    我还如何爱你

    有心脏病的何子弦小小年纪失去父亲,临终前将一个仇人孩子托付给她,已是生命垂危,不能自救又何以救人?百般隐忍,百般无奈,终是虚幻……
  • 混沌天灵根

    混沌天灵根

    新文《仙姬难为》已上传,欢迎跳坑d(?д??)月灵原本以为自己是个见不得光的第二人格,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拥有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身体,可是当这个愿望得以实现的时候,月灵却想问问那位战神大人,为什么就不能好人做到底给她一副健康的身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