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947400000002

第2章 序一

她在做一项伟大的事业

——读吴永珍的《东杜民歌》杂感

张旭光(山西省万荣县文联主席)

《后土文化》每期开印前的小样,陈振民主编都要让我过目——这是一种责任,或叫责任共担。去年第一期(总第五期)的文稿全部看过,给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那几首“东杜民歌”了。在《后土文化》的所有文稿中,“东杜民歌”就像北京这座现代化都市中有一街小桥流水,就像颐和园长出一株山菊花,还像丰盛的西餐桌上摆着碗拌苜蓿,像大片稻田里挺着棵红高粱。既让人感到古朴,感到自然,又让人感到新鲜,感到惊喜,感到亲切。

这些民歌的搜集者吴永珍是一位退休教师,也是一位才女。1953年,她高小还未毕业,试考运城女师,竟榜列第二名被录取。1954年从万泉二高毕业后,又以万泉县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颇有名气的康杰中学。她的写作水平也颇不一般,《后土文化》总第六期登她的散文《追忆敬爱的柴隰英老师》,就感动了好些读者。大凡玲珑剔透、质朴深挚的民歌总有其感人的力量,正如“十五国风,出诸里项妇女之口者,情词婉曲,有非后世诗人墨客操觚染翰、刻骨流血所能及者,以其真也”(李开先《词谑》二十七引何景明语)。它是劳动人民口头创作的艺术结晶,犹如一颗颗奇珍异宝,在我国文化宝库中熠熠闪光。一些著名的作家、诗人,通过学习民歌的艺术表现手法,或者直接采用民歌形式进行创作,而且从思想内容上向民歌吸取营养,就会使自己的创作得到发展、提高,从而写出生动的仿民歌体的作品。

《后土文化》总第五期“时代新声”栏同时刊发了郑博超的《挽留身边正在消亡的民间文化》,这是一篇转载于2003年12月12日《检察日报》“绿海”副刊的文章。我不清楚这是陈主编在刊发“东杜民歌”时的有意安排还是巧合,但现在看来,这里蕴含着陈主编的良苦用心;同时,吴永珍抢救文化遗产的执着精神,我们当肃然起敬。一位六十多岁的退休教师,骑着自行车,到处拜访贤人雅士,整夜伏案查阅整理,有几个年轻同志做得到呢?民间文化遗产保护,不是一个轻松的话题。

对于民歌,我没做过更多更深的研究,我只晓得各个历史时期都有其各自的民歌,且都会在文学史上写上重重的一笔。从内容上看,吴永珍搜集的民歌,大多为清代或民国时期的作品。

在封建社会里,民间文学一直遭受统治阶级的排斥和打击,大家都只能在口头上流传,因此,历代的民歌保存下来的并不多。不过,从这些为数不多的作品中,我们还是可以强烈地感受到人民创作所具有的那种鲜明的阶级特色和富有反抗的精神。人民在民歌中对统治阶级常常怀着憎恨和嘲讽,人民还在民歌中倾吐他们所身受的各种压迫和痛苦。

明代是民间文学发展繁荣的时代。向来为“诗坛不列,荐绅学士不道”(冯梦龙《叙山歌》)的民歌,在明代,特别到中叶以后,也得到了新的发展。有人甚至认为民歌是明代文学的“一绝”。

和明代民歌相似的是,清代民歌仍旧是描写男女之情的作品占据主要的地位,这些情歌大都是描写离愁别恨的凄苦情调。揭露黑暗、反抗压迫和歌颂斗争的作品,大多数是暴露封建家庭制度罪恶的篇章。矛头所指,首先便是婚姻制度。像《十八姐姐七岁郎》、《童养媳苦情歌》、揭露了嫁“小女婿”的不合理婚姻给妇女带来的痛苦。《骑上驴儿叫亲家》、《骂了公婆造孽多》、《就说妹妹够不得》则反映了由婚姻制度不合理带来的家庭关系中婆媳不和的现象。

从这一类的民歌里可以看出一个共同的倾向,那就是对于封建婚姻制度表示切齿的痛恨和憎恶。及婚而不遣嫁,便连月下老人都诅咒在内(《十想歌》、《枸橘子根扎得深》);对象不合理想,便恨不得采取最不得已的解脱方式(《枸橘子根扎的深》);婆媳关系恶劣,为了保护自己便违心的采取自我保护措施(《就说妹妹够不得》)。虽然这些想法在现实生活中很少有实现的可能,然而却全都具有批判作用。

吴永珍搜集整理的民歌作品,表现出来的艺术特色和其他时代的民歌相同,首先是朴素自然、爽畅明朗的风格。不事雕琢而清新秀丽。像《女儿要嫁庄稼汉》、《二八女上会》、《你看这老鼠多可恨》、《怀上娃娃想吃啥》等。这当然是由于它所抒发的是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的缘故。它的另一个特色是洋溢着浪漫主义的气氛。描绘与抒情交织在一起,有着浓厚的生活气息,也有着浓厚的幻想成分。像《四季菜》、《你看我排场不排场》、《一年四季好吃喝》、《卖瓦罐》、《人家笑你懒老婆》、《怀上娃娃想吃啥》、《祈雨歌》等便具有这种特色。很清楚,这是由于人民群众热爱生活,憧憬着自由幸福,蕴藏着美好愿望和乐观主义精神的缘故。它的又一个特色是表现方法的多样化。民歌从来不为固定的格式所拘束,形式自由活泼,服从内容的要求,因此互不雷同,各呈异彩。像《十八姐姐七岁郎》、《枸橘子根扎得深》等,虽然是古老的民歌创作手法,然而在这里恰好用“柳絮儿白柳叶长”来象征“十八姐姐”的靓丽形象,用“枸橘子根”来比喻“我”与“我爹”以前父女情的深厚,信手拈来,皆成妙谛。至于运用大量的比喻来烘托主题,用适当的双关来表达深意,用白描的手法以勾勒鲜明的内容,则是吴永珍搜集整理的民歌里最通见的。它还有一个特色是使用质朴真挚的语言,健康而纯洁,极少矫揉造作。这几乎是在她所有的民歌作品里都存在着的。吴永珍搜集整理的民歌作品是地地道道的人民大众的口头创作。

总之,吴永珍搜集整理的民歌,在以丰富的想象、洋溢的热情、直率的口吻、生动的语言和白描的手法这些显著的艺术特点来表现爱情和私情方面,具有独特的艺术成就。另外,对三十四军的痛骂(《三十四军真混蛋》)、对赌徒嘴脸的刻画(《赌博账》)、对人之本性的写照(《人心不足》),皆大胆泼辣,想象丰富,入木三分,妙趣横生。一首《二八女上会》,勾勒出的简直是万荣农村的一幅形神兼备的《清明上河图》。高尔基曾经指出民歌是和悲观主义绝缘的。这个论断,在劳动人民自己创作的民歌里,在吴永珍搜集整理的许许多多民歌里,得到了最充分的印证。

民歌,作为折光反射社会现实生活的一面镜子,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社会生活的本质,具有无可争辩的价值。艺术上的特有光彩,使它尤为人们所珍爱。它除了文艺所具有的认识作用、美感作用和教育作用外,还有它的特殊社会功能。传统情歌中那种难舍难分的离情别绪,那种如醉如痴的刻骨相思,当然与当代青年的思想感情相距甚远,不值得效法,但从中却能使我们深切感受到旧社会受封建压迫的相爱男女、年轻夫妇的痛苦和不幸,激发起我们对旧婚姻制度的憎恨,从而更珍惜我们今天的新生活、新制度。

吴永珍搜集整理的民歌已连续在去年的《后土文化》一至四期上选发,凡二十八首之多,但这只是她搜集整理的一部分。她搜集到的作品还有很多,整理出来的大部分我也读过,且首首珠玑,件件珍宝。永珍乃皇甫乡东杜村人氏,作品以“东杜民歌”为总题,未免小气了些。在万荣,它是“县东民歌”;在运城,它就是“河东民歌”了。口头文学无腿脚,但它会传到四面八方。万荣笑话不亦如此?

有一句话: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那么是否可以这样讲,地方的才是民族的。永珍老师在做一项事业——一项伟大的事业——一项抢救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伟大事业!

希望看到吴永珍老师更多更好的民间文学作品。

2005年春节

同类推荐
  • 田野的黄昏

    田野的黄昏

    《田野的黄昏》选取《散文》作家群中优秀中坚力量近年创作的散文作品,均体现出了作家对生活观察思考之深广、个人体验切合历史与文明变迁之深入其所。结集成册,汇而为丛,是文学爱好者的一次盛宴。
  • 桑德堡诗选

    桑德堡诗选

    卡尔·桑德堡(Carl Sandburg, 1878—1967)是一位地标性的美国现代诗人、作家、编辑,一生中先后三次荣获普利策文学奖:两次颁给他的诗集,一次颁给他的林肯传记。在他的有生之年,桑德堡被公认为美国当代文学的丰碑,他的诗歌作品——包括《芝加哥诗集》、《剥玉米的人》、《烟与钢》——尤其受到好评。本诗集从桑德堡一生中创作的全部作品集中精选了206首诗歌,囊括了诗人大部分的代表作,填补了国内出版界在桑德堡作品译介上三十多年的空白。
  • 触摸岁月

    触摸岁月

    《触摸岁月》将诗歌写给那些平凡的人、平凡的遇见,他们惊艳了时光,沉淀下永恒。触摸岁月里的痕迹,总感觉有一些余温还在指尖流淌。于是,思绪就在心里延伸着那些未曾遗忘的过往。
  • 海明威书信集:1917-1961(上册)

    海明威书信集:1917-1961(上册)

    《海明威书信集(1917—1961)》将呈现一位有史以来最为有趣的书信达人。作为百年来所有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中最为我国读者所知的一位作家,海明威的公众形象、传奇人生早已通过其作品为人所知,但这批世人陌生的私人书信却让一个崭新的海明威浮现出来。海明威研究专家卡洛斯·贝克从海明威留给世人的卷帙浩繁的海量书信中精选了其从18岁至逝世这40多年间写就的近600封信件,书信中的海明威用作品外的“私人”语言坦诚地向各色人群——家人、朋友、敌手、编辑,以及当时几乎所有的知名作家——揭示了自我,记录了他生活与写作生涯的方方面面,称他为有史以来最为有趣的书信作家也不为过。作品所选的书信不仅记录了作家人生各个转折点,更展现了他的性格与智慧,及其对狩猎、垂钓、饮食等的特殊嗜好。其流露出的幽默与狂野大大超过了他的作品,称得上是一部非常规的作家自传。而其中描画的众多国际性、社会性事件,以及一众名噪一时的艺术家、文学家,更是从侧面记录了一个时代的国际风云与艺术影像。这些信不仅成为一般读者的指南和阅读享受,而且为认真研究文学的人提供了考证二十世纪美国文坛巨人之一的生平与成就所需的原始文件。
  • 让世界看见我

    让世界看见我

    本书由盲人旅行家曹晟康口述,新锐作家高钰等进行整理和改编。讲述了曹晟康只身一人环游世界六大洲的传奇故事。困难重重、险情迭起,这不仅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还是一个倍受伤害、勇往直前的艰难心路历程。
热门推荐
  • 金竹密语

    金竹密语

    他将她捧在手心,只因一句“上辈子我欠你的,这辈子我来还。”他对她百般的温存,在她动心的一刹那却说:“我的人,我的心都是你的,但是,请别对我动心。”他冷漠,对世事毫不关心,其实却在心底默念:“真正不想失去的东西,就该远远避开。”他心思单纯,面对她时却感叹,“爱,究竟是什么呢……”……她穿越回前世,却不得不在暗潮汹涌中生存。只向往着自由自在的日子,却终逃不开与他百般纠葛的命运……************新书《清夜谣》已上传,喜欢的朋友可以移步去看看~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中国最有作为皇帝演义:元太祖成吉思汗

    中国最有作为皇帝演义:元太祖成吉思汗

    “中国最有作为皇帝演义”系列丛书从蔡东藩先生所著的“中国历代通俗演义”(依据1935年会文堂铅印本,保留作者注释和批注)中精选出中国历史上八位大有作为的皇帝,精编成书。本套丛书历史性与文学性俱佳,“以正史为经,务求确凿;以逸闻为纬,不尚虚诬”,读者既能读史,又能欣赏传奇故事,两全其美。本书为其中一本,本书讲述了元太祖成吉思汗的一生,包括幼时经历、十三翼战、统一部落、崛起扩张、领户分封、花剌子模及逝世。铁木真是历史上最伟大的组织家暨军事家之一,他在政治上和战场上的光辉成就,在二十世纪之前,很少人可跟他媲美。
  • 恶魔校草:吸血甜心碗里来!

    恶魔校草:吸血甜心碗里来!

    “小人精,我想要一个……么么哒!”纪熵灏坐在椅子上,模样十分乖巧的讨吻。白浅鲸听不懂,转过头看他:“什么是——么么哒?”“就是……”纪熵灏双眸闪过一道亮光,倾身上前,“这样啊。”“……”事后,纪熵灏还意犹未尽的舔了舔唇瓣。白浅鲸呆了两秒,下意识就要抬手擦嘴,不料被他半道截下。“不能擦,这是我盖的专属章!”白浅鲸翻了个白眼,心念道,无聊!不过,就真的没再擦。*有人问她,有一个超级黏人的男朋友是什么感受?答:宠着呗!除了宠他还有别的办法吗?有人问他,有一个超级酷拽的女朋友是什么感受?答:全世界她都不放在眼里,她的眼里独有我。你说是什么感受?【像男朋友这种生物啊,不能太宠,一宠就无法无天!】
  • 马贼水鬼

    马贼水鬼

    陆上劫舍之辈,江湖人称马贼,水上混迹之徒,世人谓之水鬼。一疯道曰:兄弟并非同林鸟,望子成龙终成空;马贼入京风云改,水鬼上岸天下惊。
  • 快穿之系统是我儿子

    快穿之系统是我儿子

    下部《快穿之女主只想升级》已发布,依旧无cp。 林星辰莫名其妙地被人给炸了,全身都碎成一块块的无法直视。忽然绑定炮灰拯救系统,从此以后踏上苦逼重塑身体之路。【叮!恭喜你获得玻璃心一颗。】 【叮!恭喜你获得大象腿一双。】 【叮!恭喜你获得麒麟臂一对。】 【叮!恭喜你获得水桶腰一根。】系统:(鼓掌)耶,太好了,我妈终于有个人样了!
  • 空巢:乡村留守老人生活现状启示录

    空巢:乡村留守老人生活现状启示录

    是一部报告文学。作品用近乎白描的手法,通过对全国六七个省份的考察和调研,讲述了五十多个空巢老人的故事,意在引起全社会对空巢老人现象的思考和关注,也可以作为相关部门制定政策的参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金叶:来自金枝的故事

    金叶:来自金枝的故事

    英国著名人类学家詹姆斯·乔治·弗雷泽的《金枝:巫术与宗教之研究》(The Golden Bough: a Study in Magic and Religion)是一部严肃的研究原始信仰和巫术活动的人类学著作。原书共十二卷本,搜集了丰富的资料,被称为“人类学的百科全书”。他的夫人丽莉·弗雷泽从十二卷本《金枝》摘取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以优美的文字编写成这部老少咸宜的通俗读本《金叶:来自金枝的故事》。其中不少精彩的故事未被通行的一卷本《金枝》收录。本书插图由英国著名插画家H.M.布洛克(Henry Matthew Brock,1875—1960)绘制。
  • 我倚一剑破苍穹

    我倚一剑破苍穹

    十五年前,天生异像,灵石从天而降,引得神元大陆各大宗派修行者前住争夺……十五年后,一名少年横空出世,踏遍无数天骄,历经种种劫难,最终成最强BOSS……不种马、不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