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926100000005

第5章 渤海国(四)大钦茂三次迁都

关鑫正讲的起劲儿,床上不合时宜的电话突然响起来,打断了他的讲述,也让听得聚精会神的几个室友郁闷起来,这种感觉就像尿了一半硬憋回去一样难受。

“谁啊?这电话打的!”杨宇桓习惯性地推了推眼镜不悦地说。

“是老爸……”关鑫把食指竖立在唇边示意大家别出声,然后才轻触微信的视频聊天接听键。于是他老爸的头像出现在电话显示屏的上方。让郎宁生意外的是被关鑫戏称为书呆子的关爸一点儿书呆子气也没有,相反一眼看去却有着东北男人的彪悍劲儿,语气也很豪放。

“效卿,爸告诉你个好消息啊!我今天又查了下资料,是关于渤海国和日本进行海上贸易的。还记得我说过在文王大钦茂末年,为了和日本贸易方便,大钦茂把都城从上京龙泉府迁到东京龙原府,也就是珲春八连城那儿吧?今天我和你说说这条一千多年前的海上贸易通道的具体路线。

未迁都东京前是从渤海国都上京出发,沿上马河南下,越过哈尔巴岭,进人南北向的嘎呀河谷,沿途经过若干河谷两侧的渤海国城郭,再经过现在图们市石砚乡东南二里的东兴村渤海遗址,沿图们江东行,经凉水乡亭岩山城、密江古城到珲春八连城。如此看来从上京到东京走的都是丛山峻岭间依水而行的崎岖山路很不方便,所以大钦茂才把国都搬到更有利于贸易的东京。从东京只要经过盐州——就是今天的俄罗斯对克拉斯基诺古城就可以直接出海去日本了……”

像孩子一样兴奋地讲完渤海国海上贸易路线后关爸才想起来问关鑫在学校过得怎么样。这下,郎宁生终于相信关鑫爸爸是书呆子了。有个书呆子老爸也不错啊!好想听爷爷讲宁安的历史传说。那个在几千年前把楛矢石弩带到中原献给舜的先人会是谁呢?郎宁生陷入自己的遐想中。

……

“关鑫,听你说渤海国的都城最初在你们敦化的东牟山山城,后来迁都到了郎宁生的老家宁安上京龙泉府,怎么又出来个东京龙原府?到底怎么回事?快给我们讲讲。”高礼师见关鑫和老爸终于聊完了急不可待地催促说。

关鑫仰头冲站在面前高出他一头的高礼师会意地笑了笑,然后习惯性地拿起书桌上的矿泉水一气儿喝了半瓶后不急不慌地坐到书桌前的椅子上准备开讲,于是大伙或站或坐地围在他身边,兴致勃勃地准备听故事。

“前面我说了文王大钦茂的诸多功绩,然而他留给后世的最宝贵的遗产就是建了三座古城:中京显德府,上京龙泉府和东京龙原府。我知道你们又要问了,怎么还有个中京显德府啊!别着急,听我慢慢给你们讲。

渤海国曾经四易都城,三次都是在文王大钦茂执政时期。虽然史籍未做具体记录,但史学家认为大钦茂执政前期因为国土稳固少战事,人口增长迅速,对粮食的需求日益增长。为了更好的发展农业,他于唐天宝年间(742-755年)曾定都到中京显德府,也就是今天的吉林省和龙市西古城城址。史籍记载渤海国曾多次向唐朝纳贡,主要贡品为太白之鹿,率滨之马、卢城之稻、北海之鳍,其中卢城之稻就是中京显德府卢州所产稻米。

西古城城址位于吉林省和龙市西15公里处,城址由内外两重城墙组成,外城东、西城墙各为720米,南、北城墙各为630米,周长2700米;内城东、西城墙各为310米,南、北城墙各为190米,周长1000米。发掘前城内外区域绝大部分已辟为水田。2000至2002年,考古部门对西古城城址进行了三年的主动发掘,发现西古城城址建筑布局规范,建筑气势威严,出土的大量高标准建筑材料中有五分之一为绿釉陶制品。在内城宫殿区清理出3组建筑基址及其附属建筑,其相对独立又彼此相接成为同一建筑布局的有机组成部分,反映了渤海人的建筑理念中,借用了中原土木工程注重平面布局组合的建筑传统。在内城中出土了大量具有渤海都城中流行特点的建筑构件,其中板瓦、筒瓦上戳印刻划的文字及符号,檐头筒瓦六瓣莲纹主题的瓦当,构成了西古城城址建筑用瓦的鲜明特色。

和龙在满语里是山谷的意思。建在山谷中的城必定受地域局限,随着国力越来越强,加之不断有从唐都长安回来的使者向大钦茂描述长安的宏伟和繁华,让大钦茂动了建一座如长安一样的都城的想法。

公元755年,渤海国的新都上京龙泉府在牡丹江畔的宁安建成。这是牡丹江历史上第一个最大的行政建制所在地,成为当时东北与东北亚著名的大都市之一。

上京龙泉府四面环山,三面濒临牡丹江。它的建制和规模完全仿照唐都长安城,分为内城、外城和宫城三部分。全城平面呈长方形,外城周长为17.5公里。内城在外城的北部正中,宫城位于内城的中央,宫殿区在宫城的中央,现存有五处宫殿基址。北面为宫城,南面为外廓城。宫城为长方形,四面宫墙均为石砌,各有一门。宫城前部为官衙,后部为王宫。宫城内部被南北向墙分隔为东、中、西三区,各区内部又以纵横墙垣分成若干部分或院落。各院落都有宫殿房屋遗址。

环宫城东、西、北三面是禁苑等附属部分。宫城的北侧原有两个东西相对的亭子,还保存着当年的柱础石。宫城东侧为禁苑遗址,其南部还有一个面积近2万平方米的池塘。池塘东西两侧有人工堆砌的假山以及一些楼台殿阁建筑的遗址。

南面的外廓城,由坊、街道、市场及城墙、城门等部分组成。城墙用石块砌筑,厚2.4米,外有壕沟。城四面共有10座城门,东、西垣各2门,南、北垣各3门。城内街道纵横交叉,将全城划分为许多规整的长方形区域,其间设居民区。城内街道共发现9条,南北向5条,东西向4条,以纵向全城的朱雀大街最为典型,它将全城分为东、西两部分。坊呈长方形,四面筑墙,坊内有若干院落,有大小二种。东、西二市尚难断定具体地点。

此外,在渤海都城内外还发掘佛寺若干处,其规模都较大。如东城西起第一列北数第二坊西部寺院遗址佛殿,由主殿、穿廊和东西二室三部分组成,三者台基连为一体。主殿东西23.68米、南北20米。东西室为方形,台基每边9.23米。佛寺面积占据半个坊区,且数量较多,这说明渤海国如大唐一样佛教盛行。

历史总是相似,大唐因为开放包容而繁盛,它所倡导的政治,宗教和建筑自然被其他国家效仿膜拜。日本至今仍保留着很多大唐的影子,渤海如果不被契丹灭国,国都不被焚烧,东北的历史也会随之改写,我们这些后来人也不会漠视本土文明,忘却那个曾经和大唐一样繁华文明的渤海国!

渤海国没了,城毁了,可和大地融为一体的遗址却无法毁灭。它是我国城市发展史上不可多得的现存实例,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上京龙泉府遗址是研究渤海历史和唐代城市史、建筑史的重要实物资料。

既然上京龙泉府的繁华可与当时的世界第一大都市长安媲美,那么文王大钦茂为什么还要再次迁都到规模不如上京的东京龙原府呢?老爸说是为了和日本海上贸易方便,其实这只是其中一个原因。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此时的大唐发生了内乱,唐德宗因为泾原兵变被迫逃离国都,差点丢了皇位,因此发了个有名的罪己诏。之后德宗没了当初平定安史之乱的豪气,对各藩镇开始姑息放纵。就因为大唐的这次兵变让渤海国和唐的贸易受到影响,才让大钦茂放弃上京改国都为东京龙原府。

珲春八连城就是东京龙原府治所,公元785年至794年,这里曾是渤海国的都城。八连城城址平面基本呈方形。城址分为内外两重,外城周长2894米。在外城四墙中部各有一门,墙外有护城壕遗址。内城南墙、北墙各长218米。在南、东、西三墙的中部各有一座城门。内城共有八处建筑遗迹,在内城的中轴线上有两处,南部为朝殿,北部为寝殿,两座殿址以回廊相接。其东西两侧各有3处配殿遗迹。在城址的东南和正南还分布有三处寺庙遗址,出土了残佛像和一些建筑构件。城址内出土筒瓦、指压纹、板瓦、式牡丹纹以及绿釉或黄绿釉琉璃瓦,许多瓦上有刻划的文字。

大钦茂的想法虽然好,但迁都并没有让渤海国和日本的贸易顺利发展。唐德宗贞元九年(793年),执政五十六年的大钦茂病故,渤海政局出现动荡,统治集团内部爆发一场尖锐的争权斗争。大钦茂族弟大元义,趁大钦茂世子大宏临早卒,夺取了王权。

大元义执掌王权,遭到大钦茂子孙的反对。同时,大元义因为对人猜虐,又引起不少人的不满。数月后,因积怨日多而被国人杀死。大元义死后,渤海统治集团拥立大宏临子、大钦茂孙大华玙为王。渤海王权复归大钦茂嫡系子孙。大华玙改元中兴,并决定把都城迁回到上京龙泉府。可惜的是大华玙在迁都期间就病故了,执政还不到半年,谥成王。”

同类推荐
  • 曹竹青大明行记

    曹竹青大明行记

    小人物,二流大学三流专业,木有金手指,木有高智商。看一个普通人如何利用简单知识,玩转大明官场,赚取万贯家财、抱得美人归。不曾想改变什么,就为认识一下历史人物;不想玩什么上位游戏,只为活得逍遥自在。本文不是爽文,切记!
  • 汉颂

    汉颂

    公元前138年春,河水决,溢于平原,大饥,人相食,也正是此时,郎官张骞应募出使西域。被窦太皇太后掣肘的刘彻郁郁寡欢,进入终南山射猎解闷,自称“平阳侯”,践踏农田,民皆呼骂,如跋扈子。刘彻嫌不尽兴,又建上林苑,傍南山而西向,周袤三百里,设离宫七十所,苑中饲养百兽,供他秋冬射猎。七月,闽越攻东瓯,告急于汉,是时刘彻欲征伐四夷,开置边郡,军旅数发,内改制度,朝廷多事,故国家急需人材。首战告捷,此后刘彻更改制,新建期门,任命卫青,建立起一支忠于自己的骑兵。这一年汉使穿行大漠,这一年武帝拔雾见日,这一年将星小试牛刀,这一年,一个来自二十一世纪四有青年,以独特的身份开始了他的新征程……
  • 这个大唐有点迷

    这个大唐有点迷

    书友群:1013093303,欢迎大家加入万界大道殿堂看门人李霖穿越大唐成为一个萌娃驸马,本以为是个普通大唐世界,可接下来的一切让他更加凌乱,为了能够好好的活下去,只能开启全民修仙科幻武装之路,一路走到最后,李霖只想大吼一句,“作者我跟你说,你要让我逮到你,你看我会不会打死你!”(注:本文内容作者已经想了两年,不用担心辣眼睛什么的,如果辣到你的眼睛,不用担心,作者这里包洗包换^-^)
  • 大唐如此多娇

    大唐如此多娇

    离奇穿越。误落皇家,七子夺嫡。兄弟残杀,血流成河,皇室微弱,奸臣当道。风云迭起,外敌环绕。且看杨钺,争皇位,夺天下,定万世霸业,成千古一帝!ps:此大唐非彼大唐,纯属本人虚构,切勿对号入座!
  • 清史译丛(第四辑)

    清史译丛(第四辑)

    清史研究的中心在中国,优秀的清史专著,应该出自中国历史学家之手,这是毫无疑义的。但是,这也不排斥了解和有选择地汲取外国学者研究中的积极成果,及时地介绍和评析海外清史研究的学术思潮、前沿问题、热点问题和重要成果,加强海内外清史研究学者的交流。
热门推荐
  • 浮华人生之梦境

    浮华人生之梦境

    “自小,好像我就是那个不被在乎的吧?”“我的名字?你可以叫我汍愿,而我,则会为你拉开一段,一个少女的故事。”
  • 中国时代·卷二

    中国时代·卷二

    西方如何认识中国?他们如何发现中国,发现同样的一件事的背后与我们认知不同的部分。本书试图探究美国人对于中国历史的记录方式,以及他们如何看待中国,如何围观中国的方法。了解他国对中国历史的研究,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进而引发多层面更深入的思考。为此,我们需要一本原始的,没有任何修饰的美国人对于中国历史的记录方式,不管这是一种偏见还是洞见,不管是一种真知还是误读。这本美国人撰写的参考消息式的中国现代史,对我们认识正在快速前进的中国有着积极意义!100万字,25位学者,历时八年,六本美国主流报刊编就的一部美国观的中国现代史,中国人了解美国主流媒体刻录中国的方式与观察。师永刚,曾从军十五载,现为香港凤凰周刊杂志社执行主编,作家,图书策划人,媒体研究人。内地画传热潮的策划与发起者、曾策划编著《宋美龄画传》、《蒋介石图传》、《邓丽君画传》、《切格瓦拉画传》等二十多本。另有研究凤凰卫视的专著《解密凤凰》、研究《读者》杂志的《解密读者》、研究美国花花公子杂志的《兔子先生》与美国《时代》周刊的传记《中国时代》等。
  • 予你之欢

    予你之欢

    我五岁时的人生追求只有两个。钱和肉。但是自从我去了秦家之后,我的人生追求就又多加了一个,秦漠。
  • 魔杖

    魔杖

    时值大雪纷飞,天地间白茫茫的一片,几只饥饿的乌鸦在雪幕里盘旋穿梭。房屋、树木、山脊全都被厚厚的积雪覆盖着,鹅毛大雪依然纷纷扬扬地飘落着,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雪地里猛然戳进一根拐杖,紧跟着拐杖的痕迹,一个穿着毡鞋的老人,留下一行重重的、蹒跚的大脚印……
  • The Culprit Fay and Other Poems

    The Culprit Fay and Other Poem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不识云中仙

    不识云中仙

    繁华褪尽,只留零星的美,等待着下一世的轮回。那些关于来世的约定,我早已一笔一划的镶嵌入骨髓,用命铭记。纵然痴情入骨,万劫不复,我也只愿你风华如故。东海千年的等待,早已将自己遗忘,直到你出现在我眼前,带我又走入这个世界,一切又变得明朗了起来。只是为什么曾经昌盛的种族如今却变得人人避之不及忌惮不已?曾经时常出现在梦中的人一个个走到了我的眼前,让我迷乱。我究竟是谁?龙族?仙族?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当我睁开眼时看到的是你,从此我的眼中便只有你。
  • 误入方舟生存进化

    误入方舟生存进化

    一个好好学生——包子,高考刚刚考完,谁知晚上熬夜玩方舟,与众多前辈一样穿越了……但…他进的是方舟,系统默认还是困难……且看他如何在此苟延残喘……Q书友群:756935204(欢迎大家进群分享一点新的恐龙,我好写入小说当中,不然只有80多种太寒酸了)
  • 死亡征战:中国援非抗击埃博拉纪实

    死亡征战:中国援非抗击埃博拉纪实

    一部讲述中国当代英雄的故事,是一部张扬中国援非医疗队员们的崇高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彰显中国形象、中国风范、中国气魄的英雄史诗。
  • 电影是一种乡愁

    电影是一种乡愁

    爸爸整个青年时期都在学校里,我六岁之前很少见到他,即使见到了他都是很短暂的时间。他不是天天都出现在我的眼前。有时候,每个星期只能见一次,有时候甚至是一个月见一次。只有在冬天的时候,他才会穿着那件蓝色的大棉袄,出现在我和妈妈的煤油灯光下。有时候,天还没有亮,爸爸就又打开门推着他的自行车远去。厚厚的积雪层上踩下了爸爸的脚印和车轱辘的痕迹。
  • 末世之种田好难

    末世之种田好难

    这是一个科技拯救世界的故事。这是一个不知道男主是拯救世界的过程中顺便拯救了女主,还是拯救女主的过程中顺便拯救了世界的故事。其实,这是一个女主拯救了世界而她一直不知道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