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873700000005

第5章 成立“特别侦破组”

凌晨两点,杨奇清办公室的电话急促地响了起来。

“喂,我是杨奇清。啊,是总理。您还没有睡啊?”

“奇清同志,你不是也没有睡嘛!”话筒里传来了总理那亲切的苏北口音,“奇清同志,杨庄发生的‘爆炸物案’,在京的中央领导同志都感到非常震惊!还有,京津地区发现保密局潜伏台的事,毛泽东主席和党中党也都知道了。你们公安部报来的有关社情和敌情的报告以及军委X部的监听简报我都看了,敌情很严重嘛!北京搞了个‘肃特’斗争,看来国民党的潜伏特务远远没有肃清!”

“是的,总理。”杨奇清完全同意总理的看法。

“毛主席曾经说过嘛,凡是反动的东西,你不打,他就不倒。敌人是不会自行消灭的,无论是中国的反动派,或是美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侵略势力,都不会自行退出历史舞台的。新中国刚刚建立,从时空上讲,现在正处在共和国的黎明时分,我们要坚决打击一切间谍、特务的破坏活动,来巩固我们刚刚建立的人民政权。罗瑞卿同志不在北京,你要好好抓一抓这两起案件,应当把这两起案件与主席访苏的安全联系起来!”总理作出重要指示。

“是的,北京市公安局侦查处对潜伏台案已成立了侦破组立案侦查,侦破工作刚刚起步……”杨奇清向总理简要地作了汇报。

“‘爆炸物案’进展如何?”总理又问。

“‘爆炸物案’北京市公安局成立了侦破组,天津市公安局也抽调出警力给予配合,以北京为主,公安部牵头协调。”

“很好。”总理说,“奇清同志,你考虑过没有,‘爆炸物案’和‘潜伏台案’有没有某种联系?”

“总理说得对。我和北京市局的领导同志正在研究这个问题,大家大都倾向两起案件是有一定联系的!”杨奇清说道。

“你要深入下去,尽快破获这两起案件。”总理指示说,“噢,对了,你要和下面的同志讲清楚,我们的隐蔽斗争在对敌斗争的方式上变了,过去敌人在明处,我们在暗处;现在我们在明处,敌人在暗处。过去敌人在侦察我们,我们搜集他们的情报;现在我们在侦察他们,他们在搜集我们的情报,位置整个颠倒过来了嘛!务必使同志们要看到这个变化。”

“是,请总理放心,我一定按您的指示去办。”杨奇清向总理以保证的口气答道。

北京市公安局侦查处位于东城区鼓楼东侧的一个院落里,院内甬道迂回、院中有院、宽敞幽静。据说,这个宅院在解放前曾是国民党北平市情报机关的所在地。

在后院西边的一间房子里,坐着一位面色微黑、体态消瘦的中年男子,他叫江平,是北京市公安局侦查处的第一任处长。他出生在我国东北辽宁省的一个小乡村里,是这块丰腴的黑土地把他养育成人。他的童年和少年时代是中华民族处在苦难深重的时代,沙俄、日本等帝国主义的魔爪,都曾伸到过这块黑土地上。外侮的侵略,国家的积贫积弱,使他亲身体验到中国人民是如何饱受苦难的。他是唱着《松花江上》这首歌,抱着救国于灾难救民于水火的凌云壮志,投入到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和推翻国民党反动派大潮之中的。

是战争把这个农民的儿子练就成了能为劳苦大众服务的、从事隐蔽斗争的一名战士。北平解放前夕,他曾在中国共产党中央社会部直属的平津情报站做情报工作。

此时他在看公安部下发的调字第28号《敌情通报》。

只见他双眉紧蹙、全神贯注,已被其中的内容所震惊。只见通报中这样写道:据9月密悉,保密局于京津地区设X潜伏台(地址待查),该台呼号有五个:计TBF、ABF、CZM、RPV、IPV。每日晨6时30分至7时或夜间11时30分与马台(保密局电台)联络。马台呼号为:ABT、BMR、MSF。

通报还公布了9月以来的监测情况:

9月25日,保密局电勉该潜伏台:兄忠贞报国,甚堪嘉慰,吾人当前责任重大,仍希益求精进,嗣后有关“匪”方主要事项,均盼译确调查。

11月11日、15日,保密局两次电告潜伏台:兄台地处偏僻,有被“匪”侦知之可能,望兄台立即转移新址,并转告计小姐,亦转移新址,其新址不得让原址同住的人知道。

12月6日6时,潜伏台电告保密局:据情报,毛泽东于今日密赴莫斯科,“0409”。

12月7日晨,潜伏台电告保密局:职已经租妥房子,即日迁移,届时停工一周,此次房租交与房东连中人费共20袋面。

江平看到这里,心一下子被揪紧了,两道剑眉拧成一个疙瘩:毛主席去莫斯科是秘密的行动,知道此事的人范围很小,提前十多个小时潜伏台就准确地向保密局报告了!这太危险了!江平参加了毛泽东出访苏联的警卫工作,当时的情景给他留下了幸福的回忆,毛泽东主席在自己面前走过去,离他那么近,他看到毛主席面带笑容,不但和周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亲切交谈,还和罗瑞卿部长、杨奇清副部长谈了一阵子话呢。

公安部杨奇清副部长来电话说,明天下午就来研究案情。他决定把此案交给二科来侦破。

窗外朔风扑打,屋内寒气袭人,1949年的冬天是异常寒冷的。

他站了起来,搓了搓手,然后又把手背到身后,在屋子里踱来踱去,思忖着,分析着。从材料上反映的敌情,和杨奇清副部长亲自抓这起案件的侦破来看,他隐隐地感到这起案件的分量,感到他们肩负的责任重大!

此时,电话铃声响了起来。他拿起电话,耳机里响起了张庆河副局长的声音:“江平,市局决定把‘爆炸物案’也放在你们侦讯处来进行侦破,最好和‘电台案’放在一起,经过一段调查也可能证明两起案件是有联系的!”

“两起案件放在一起搞?”江平有点疑惑不解。

“是的,这是局党委的决定!”张庆河副局长以命令的口气说。

“我服从市局党委的决定,从目前的情况看,两个案件似乎有联系,敌台向保密局报告毛泽东主席出访的日期,而毛泽东主席的专列还没有出发,在路过的地方又发现了爆炸物,能说没有联系吗?但是,这方面的证据还是要通过调查来证明。”

“说得对,你是从隐蔽斗争中走过来的,两起案件的性质你应当看得很清楚!不用多说了,我让治安处把‘爆炸物案’现场勘察情况的材料立即给你们送去。这件事就这么定了。”

“不过。”江平欲言又止,但他还是说了出来,“张副局长,你也知道,我们侦讯处的同志,大都是从情报站过来的,没有侦破刑事案件的经验。况且,我们的人太少了。”

“我就知道你得向我要人!”张庆河副局长说,“市局决定从治安处抽调两名侦查员协助你们,不过,我要说清楚,江平,这两名侦查员是治安处借给你们的,破案后要回到治安处去。到时候你不要耍赖呦!”

“哪能呢,哪能呢。”江平一改过去的严肃劲儿,嘴角动了动,脸上现出笑容。

张副局长接着说:“治安处这两个侦查员都是‘留用警’,一个叫魏明伯,一个叫韩启通。那个叫魏明伯的,原是国民党北平警察局刑侦大队的,听市局顾问老徐说,魏明伯在侦破刑事案件方面是很有经验的。”

“那好。”江平笑了,“谢谢局领导的支持!”

江平放下电话,又立刻拨动了一下电话,说:“邢刚,你到我办公室来一趟。”

一会儿,一个身穿灰色军衣,面皮白净的小伙子来到江平的办公室门前,大喊一声:“报告!”

“进来。”江平招呼着,“邢刚,你坐下。”并随手把公安部调字第28号《敌情通报》递给了他。

恰好,治安处把“爆炸物案”的现场勘察情况报告也送来了,江平又说:“你把这两个材料都看一下,然后我再给你交代任务!”

邢刚看了看这些材料,白净的脸上显得异常严肃,他把材料看了一遍,就有点等不及了,忙说:“处长,交代任务吧!”

江平神色严肃地对邢刚说:“处里决定把这两起案件都交给你们二科来搞,两起案件并案侦查,为一个侦破组。这个侦破组就叫‘特别侦破组’,之所以叫‘特别侦破组’,我想用两点说明一下:一,这是一起直接保卫我们党的领袖的案件,特别重要;二,是两个案件放在一起,一个是情报案件,一个是刑事案件,一起侦破,非常特殊,故称‘特别侦破组’。你主要搞电台案,‘爆炸物案’主要依靠治安处来的两个同志来搞,等李庆明病好出院之后,让他参加‘爆炸物案’的侦破。两起案件一起研究案情,分头进行调查工作。分工不分家。当然喽,你是科长,整个‘特别侦破组’,你要负全责,要掌握全面情况。”

江平的话干脆利索,不容置疑。

说完,他站起身来,离开自己的办公桌,两手插入裤兜里,在办公室里边走边说道:“邢刚,你已经看出来了吗?这两起案件是冲着我们党的领袖毛泽东主席来的!这是一起天字号大案!保卫我们党的领导人的安全,是我们公安人员的神圣职责!是我们公安人员的天职,我们务必破案!公安部由杨奇清副部长亲自抓,处里由我负责!”

“现在我们科只能把王芸和于向东抽出来,加上我,其他人手头上都有工作,人太少了。”邢刚说道。

“一定把王芸抽出来,侦破组需要一个女同志,这是杨奇清副部长一再强调的。”江平强调说。

江平还告诉邢刚:“市局领导让治安处派侦查员来帮助我们工作,人员已经定了下来,来两个人,都是‘留用警’,据说,他们在侦破刑事案件方面很有两下子。你们要注意发挥他们的特长,并和他们搞好团结!”

“是‘留用警’?”邢刚听了,欲言又止,似乎有些想法。

“‘留用警’怎么啦,‘留用警’也是我们的同志,你这个邢刚啊,工作这么多年,思想这么不开窍!在解放战争时期,在我们部队上,有一百多万解放过来的国民党士兵啊!这些人在共产党的领导和教育下,干得很好,有的还当上了连长、营长、团长等重要职务,况且,我们公安局的‘留用警’与‘俘虏兵’还不一样!”江平批评道。

“好,处长说得对。”邢刚似乎想通了,“我没有什么意见,我怕不好带。”

“没有什么不好带的,要注意团结他们就是了。”江平说道。

江平接着指示说:“先让这几个同志搞好初查,将来工作开展起来,我再考虑给你增加人,如果不行的话,我把侦察一队调过来协助你们破案!”

邢刚见江平处长把二科人少的情况考虑到了,就不再说什么,便微笑着向江平敬个礼,转身要走。

江平一把拉住他,说:“别走,别走。你把这些材料拿去,让参加侦破此案的同志好好看看,拿出自己的意见,明天下午开一个案情分析会,杨奇清副部长也来!”

“明白了。”邢刚一边答应着,一边拿起材料,走出了处长办公室。

邢刚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坐下来,细想了一下,仍觉得人手不够,江处长说把侦察一队拨给我们,但侦察一队毕竟是外线力量,搞调查的人还是少,领导力量也不足,副科长李庆明因患肺结核病在协和医院住院,已有二十余天,不知好了没有。他多么盼望李庆明能回来啊!

此时,从门外进来一个人,一面喊着:“小邢,小邢……”一面大步流星地走了进来,此人身着灰色棉军装,身材比邢刚略高,方正的脸庞显得有些清癯,深陷的眼睛仍炯炯有神,他说话干脆,思维敏捷,言谈举止透出一个侦察干部的刚毅和干练。

他就是二科副科长李庆明,他比邢刚大四岁,北平解放前曾是晋察冀边区一个县的公安局长。

邢刚见李庆明回来了,真是喜出望外,急忙走上前去,紧紧握住他的手说:“真是说曹操,曹操到哇!刚才,杨奇清副部长来电话还问你哪!”

“噢,前些日子,他曾去医院看过我。”李庆明把系在身上的挂包解下来说,“听说咱们科担负一起重大案件的侦破,是吗?”

看样子,李庆明很着急。

邢刚看看李庆明的脸色,脑海中泛起疑团,他太了解老李了,李庆明是个“拼命三郎”,是个见了工作不要命的人,邢刚没有正面回答老李的问话,却不紧不慢地反问道:“老李,你的病好了?大夫让你出院的?”

“好了。”李庆明装出若无其事的样子,“经治疗,我的痰中已经不带血了。”

“别哄我,你是不是偷偷跑出来的,还是向大夫软磨硬泡?”邢刚一本正经地说。

“我——”李庆明一时语塞,“说真格的,小邢,我在医院一天也待不下去了。”

邢刚嘿嘿地笑了起来。

“我也说真格的。”邢刚收敛起笑容,说道,“我是多么希望你回来呀,咱们二科担负破获保密局‘潜伏台案’和‘爆炸物案’两起案件。这个‘爆炸物案’,震惊了北京!震惊了全国!这个电台案是个‘活电台’,每天在给保密局发报,压力大哟!不过我担心你的身体——”

“我身体没事,你不要担心。”李庆明对战友的关心很感激。他一边接过邢刚给他的公安部调字第28号《敌情通报》,一边信心十足地说:“咱们一起干!”

四束目光严肃地交会到了一起。

自组建侦查处以来,两人就在一个科工作,邢刚是科长,李庆明是副科长兼党支部书记。虽然两人一个来自解放区,一个来自隐蔽战线,各自的经历不同,性格也有差异,但他们互相尊重,互相支持,取长补短,配合默契,堪称领导层的楷模。侦查员谑称他们二人为“将相和”。

李庆明看完通报,脸色骤然变得更加凝重、严肃。

“计小姐?莫非是她!”李庆明近乎喃喃自语。

邢刚被李庆明外部表情的变化弄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他迟疑地望着老李,等待着他说话。此时,李庆明淡然一笑,恢复到常态,便把在协和医院碰到的一件事说给邢刚听。

“我在协和医院住院时,曾和天主教南堂的B国籍的神甫梅尔兹住在一个病区。”李庆明回忆道,“有一天,两个漂亮的中国女人拿着鲜花去看梅尔兹。三个人在病房里说了半天话,一会儿说中国话,一会儿说英语。临走,梅尔兹用生硬的中国话说了一声:谢谢,计小姐。”

之后,李庆明觉得不好意思起来,怎么无凭无据地怀疑人家,便对邢刚说:“北京叫计小姐的多得很,我可能太敏感了。”

“不,我不这么认为。”邢刚说,“自然科学家总把‘怀疑’作为科学入门的向导,如果哥白尼不对‘地球中心论’持怀疑态度的话,他就创立不了‘太阳中心论’学说,更没有《天体运行论》这样的巨著问世。我们搞侦察的是属于社会科学范畴,当然不能凭‘怀疑’去工作,但是,一些现象必然是客观事物的外在表现,抓住这些现象进行分析研究,对侦察来讲是有益的,是必要的。”

“几个月不见,小邢成了哲学家啦!”李庆明说完,两人哈哈地笑了起来。

同类推荐
  • 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

    唐诗、宋词、元曲,是矗立于中国文学目前的三座高峰。
  • 事物的味道,我尝的太早了:石川啄木诗歌集

    事物的味道,我尝的太早了:石川啄木诗歌集

    《事物的味道,我尝得太早了:石川啄木诗歌集》收录了石川啄木的四部小集子。《一握砂》包含551首短歌,《可悲的玩具》包含194首短歌,这两部歌集诚恳地记录了诗人在贫病生活中的哀思和叹息。《叫子和口哨》为石川啄木创作的6首现代诗,着重在对现实世界的思考。《可以吃的诗》则是诗人针对诗歌创作而写的一篇自白文章,简述了自己的创作之路,剖析自己的心灵。
  • 萧红散文大全集:又见春天

    萧红散文大全集:又见春天

    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的萧红,是民国四大才女中命运最为悲苦的女性,也是一位传奇性人物。作为一个文坛传奇,萧红的作品总是和她的命运连在一起被人讲述,这多少掩盖了她作品的本应具足的光芒。本书几乎收录了萧红所有的值得一再品读的经典散文作品。萧红的散文女性特质非常鲜明,有着与生俱来的苍凉感、诗意暗涌、忧郁底色,夹杂着迷人的孩子气,同时不拒绝现实的残酷,这使得她超越一般意义上的女作家,跻身现代文学大家之林。
  • 把话说完

    把话说完

    王小柔以痛快淋漓的天津式幽默,捕捉生活里的妖蛾子。以散文的方式,从微小入广大,调侃并深入剖析时下流行的现象,一针见血解读现代都市生活的附庸风雅。其锐利细腻的观察和独到智慧的看法,让人笑过之后,心灵丰满。她对生活独特的观照视角和幽默的表达方式,深受读者喜爱。
  • 坐到夕阳披挂下来

    坐到夕阳披挂下来

    本书是一本个人散文集,收录了作家50余篇散文。按内容分为4辑:一辑为“往事随风”,说过往,品清茗,忆炊烟;二辑为“书房墨迹”,走职场、读人物、品人生;三辑为“且行且歌”,看世界,访山水,悟天地;四辑为“一地清明”,叙亲情,念父母,慰心灵。作者以其敏感细腻的心灵,对天地万物及人心人情进行别具文学意味的独特描绘,以展示其个人视野里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的世相百态,以及作家心中所追求和热爱的生活方式。
热门推荐
  • 丁一莎与疯娘

    丁一莎与疯娘

    以一间屋子为主,来辅写遗弃孤儿的辛酸苦辣,爱情奇遇。
  • 将军在上(上)

    将军在上(上)

    金马影后马思纯、人气鲜肉盛一伦领衔主演新传奇历史正剧《将军在上》,2017超级影视IP原著小说,晋江年度点击榜首作品。一个女扮男装的战神将军,朝廷栋梁;一个病弱娇美的纨绔郡王,著名废物;一道赐婚懿旨将两人绑在一起,是东风压倒西风,还是西风压倒东风?你来我往,斗智斗勇,女强男弱的调教大戏即将开场!
  • 风月寡妇刀

    风月寡妇刀

    这个江湖上:有风,有月,有情,有义。有刀,有剑,有恩,有仇。有多情寡妇,有无情少女。有谦谦君子,有卑鄙小人。有豪杰英雄,有枭雄智者。有看不尽的云舒云卷,有听不完的粗鄙之言,有流不尽的清泪红血,有饮不完的冷茶烈酒。——————————可对于她而言,这个江湖只有:一栋楼,一柄刀,一个人,一座江湖!
  • 相女驭夫策[步步倾心]

    相女驭夫策[步步倾心]

    他是玉树临风的妖孽王爷,却被仇恨所困,她是穿越女,生活让她伤痕累累,却在穿越后的异世遇到了有缘人……可是,三妻四妾怎么行?她要自由!可他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的王爷,她逃一次,他抓一次,她藏一次,他找一次,天啊!无所不能的王爷,咱就是一个平凡女孩,若不起,会丢了心……雨夜,他醉酒而来,目光含有怒愤,还有……“你这个没心肝的女人,今天我就让你认清谁是你的男人。”
  • 节约用水科普读本

    节约用水科普读本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节约水资源是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保护水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是建设美丽家园的重要途径。
  • 黯茗

    黯茗

    一个魔法和斗气的相互争斗的世界,少年在魔前叩首誓做人上人
  • 神临大纪元

    神临大纪元

    简介:神临时代,奇幻无穷,新人类逐渐成为世界的主宰……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苦尽未必会有甘

    苦尽未必会有甘

    元安是一个不幸的女孩,她的家庭只是众多现代封建家庭中的一个,她的命运早已被家人安排好,但那是她心中所想吗?重活一世,她发现历史是不会被人为的改变的,那她到底是改变了还是维持了原有的模样呢?
  • 问问熊先生

    问问熊先生

    丹尼,一个懂事的男孩子,他一直想给妈妈找到一份完美的生日礼物。他四处打探,先后碰到了母鸡、鹅、山羊、绵羊,请求他们给妈妈送出一份生日礼物,但他们所说的礼物妈妈都已经有了。在奶牛的提议下,他找到了熊先生,正是熊先生告诉了丹尼一个秘密,帮他送了一份让妈妈特惊喜的生日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