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866700000003

第3章 新世纪以来俄罗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及其启示

俄罗斯是世界大国强国之一,新世纪以来,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引领时代潮流,颇受世界各国关注。俄罗斯现如今的发展盛况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教育事业的发展,尤其是与国家高度重视的基础教育改革密不可分,其中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

俄罗斯十分重视政策法案的重要性,进入21世纪之后,俄罗斯针对教育颁布了多项政策法案,使课程改革走向制度化。在1992年《俄罗斯联邦教育法》和2000年《联邦教育发展纲要》的指导下,俄罗斯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于2001年颁布了《实行国家统一考试组织实验的法律》、2002年通过了《普通教育高级阶段实行侧重专业式教学的构想》、2004年颁布了《关于小学、中学与高中普通教育国家教育标准(联邦部分)》(以下简称《标准》)。并通过《国民教育优先发展方案》(2005年)、《全俄教育质量评估体系方案(第二版)》(2008年)、《我们的新学校》(2008年)、《俄罗斯联邦实施统一教育大纲学校的联邦基本教学计划和示范教学计划》(2011年)进一步改善和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俄罗斯教育体系中的“普通教育”,指的是初等普通教育、基础普通教育和中等(完全)普通教育三个阶段,相当于我国的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即我国教育体系中的基础教育。俄罗斯没有专门的课程法案,国家教育标准就是指导课程的基本文件。本章从以上政策法案中提取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关的内容,追寻新世纪俄罗斯课程改革的道路,总结其经验和教训,以期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所裨益。

一 新世纪以来俄罗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分析

自1991年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经历了20多年的社会转型,其“突变式”的社会转型模式引起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一系列彻底的变动,这些变动必然影响到整个基础教育课程的变革。认清其历史背景,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俄罗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一)国家政治经济转型

1.政治转型

20世纪的俄罗斯可谓是命运多舛。1917年苏维埃革命胜利后,苏联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与美国等资本主义大国相抗衡,世界成两极化趋势。然而物极必反,1991年年底苏联解体,俄罗斯联邦正式独立并进入全方位社会转型时期。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在叶利钦的带领下走上了“休克疗法”的道路,转向资本主义模式,却因此使俄罗斯陷入了全方位的动乱和危机,国内政治局势动荡不安,社会矛盾激化。虽然叶利钦倡导学校教育要去意识形态化、去集权化,旨在建立人道化、个性化和人文价值取向的教育,然而动荡的社会局势直接导致教育领域乱象横生,出现教育质量下降、道德教育缺失、政策法令失衡失范等现象。[42]进入21世纪,以普京为首的俄罗斯政府,改变了以“乱”为特征的政治局面,加大了国家管理的力度,逐渐调整国家权力与社会权力的关系,争取建立以公民社会为基础的现代化民主制度。俄罗斯的政治转型带动了基础教育课程的变革,引起了课程目的、课程设置、课程权力等一系列变动。首先,课程目的以促进人的发展为首要目的。苏联时期的教育目的是加强国家对社会和个人的控制,以国家发展为首要目的,传播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意识形态。当前俄罗斯教育以促进个人的发展为首要目的,从而促进社会和国家的进步。[43]其次,重视道德教育。“叶利钦时代”的教育要求去意识形态化,造成学校道德教育的缺失,导致社会的不安定与青少年犯罪率的增加,被人们认为是反国家、反民族的行为。普京上台后,重扬爱国主义教育,恢复俄罗斯爱国主义传统,重振俄罗斯大国形象。[44]最后,课程权力分化。苏联时期课程决策权力掌握在国家手中,国家制定课程政策,以国家利益优先。而在当今的俄罗斯,政治上实行联邦与地方分权,联邦主体拥有较大的权力,可以独立制定某些法令和政策,逐渐形成了联邦、地方和学校共同参与课程决策的局面。[45]

2.经济转型

俄罗斯独立后,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市场经济粗具模型,但是市场经济形成过程中产生了三大问题,即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资源型发展模式和落后的经济结构。面对资源经济的不稳定,俄罗斯转向创新型经济发展的模式,以求实现经济的现代化,适应经济全球化。然而在经济转型过程中,资源型发展模式依然存在,导致俄罗斯长期依赖资源消耗,创新型经济严重缺乏。数据表明,2009年俄罗斯占世界创新产品出口总额的1.17%,而美国占23%—25%,日本占13%。[46]因此,俄罗斯必须加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创新型经济对人才培养规格提出了新要求,需要人们具有适应社会快速变化的能力及探索、评价和应用新事物的能力。[47]然而传统教育模式下培养的人缺乏个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无法满足创新经济的需求,与劳动力市场所需人才也不相符合。为此,俄罗斯基础教育课程在价值取向和课程设置方面都做出了改变,高中课程设置侧重专业化,培养创新型人才,素质和能力兼备,强调学生个性、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形成,以迎合创新型经济对市场劳动力提出的高标准。

(二)历史文化传统

俄罗斯横跨欧亚大陆,与西方国家毗邻,地理位置上的接近促成了俄罗斯与西方的密切关系,其发展史可以看作是民族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关系变化史。俄罗斯经历了“全盘西化”“疏离西方”和“对立西方”的过程,然而激进的自由主义与亲西方政策却使俄罗斯面临着沦为“二流国家”的现实[48],这迫使俄罗斯重新审视国家定位问题。普京上台后,高举民族主义旗帜,走上维护本国传统,积极“迎向西方”的道路。他在《千年之交的俄罗斯》一文中提出了包含“爱国主义”“强国意识”“国家作用”“社会团结”四个方面的“俄罗斯思想”,阐述了俄罗斯民族文化在国家思想中的重要地位[49],只有弘扬民族文化,才能团结社会,复兴俄罗斯。回顾苏联时期的民族政策,主要采用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但是这种体制造成民族之间的不平等,不利于民族团结和国家的统一。[50]当前俄罗斯采用民族文化自治政策,在此政策的引领下,俄罗斯民族教育政策也相应做出调整,大力发展民族教育,体现在课改方面的主要措施包括扩大民族地区和学校的自主权力,采用双语教学等等,充分考虑到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并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与自身原有经验相联系,促进教育平等。新世纪俄罗斯课程改革既重视民族文化的传承,又积极吸取西方人道化、平等、多元化等文化价值观。

(三)革除以往课程改革的弊端

新世纪俄罗斯的课程改革,是基于以往课程改革的遗留问题,针对课程领域的弊端而开展的。自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开展了多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后进行了1993年、1997年、2004年的三次课程改革。2004年的课程改革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课程改革的延续。1993年俄罗斯联邦政府通过了《普通教育基础教学计划》,这是国家教育标准的组成部分。该计划分为不变和可变两部分,前者即国家课程,旨在形成俄罗斯统一的教育空间;后者可由各民族、各地区和各学校自由制定,旨在培养个性化的学生。然而课程权力下放后,地区和学校未经专业培训,自主开设大量新课程,新编教材质量下降,大量缩减课时,[51]导致教育活动无秩序,学生负担更加繁重。与此同时,在1995年第三届数学和自然科学的国际测试中,俄罗斯的数学和自然科学的掌握水平,位于“七国集团”国家的中等水平。测试显示,俄罗斯的数学和自然课多重视知识的传授,学生缺乏创新意识和能力。[52]

为了弥补课程管理权的无规则性以及教育水平落后的问题,保证俄罗斯基础教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俄罗斯于1997年公布了《普通基础教育国家教育标准(草案)》,“规定基础教育大纲必修课程最低限度、学生最大学习负担量和对学生及毕业生培养的水平要求,阐明普及普通初等教育和普通基础教育应达到的程度,以帮助俄罗斯公民获得由俄罗斯联邦宪法保证的高质量的基础教育”[53]。在该草案实施过程中,俄罗斯基础教育暴露出一些问题:一是财政问题。当时俄罗斯经济不景气,规定所有教育费用均改由老百姓自己承担,以减少国家投入,财政保障不到位必然影响基础教育的顺利进行。二是学生学业负担过重。据医学家估计,有40%—50%的儿童入学时健康,而毕业时健康的学生只有10%。[54]俄罗斯课程改革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都表明原有的普通教育国家标准不能适应新世纪的时代要求,经过多方人士的广泛研讨和试验,新的普通教育国家标准于2004年3月正式颁布。

二 新世纪以来俄罗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

新世纪俄罗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课程理念:以人为本,公平平等

2000年4月10日俄罗斯颁布的《联邦教育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普京上台后签发的第一个教育文件。《纲要》指出,“纲要的主要目的,是在俄联邦所宣布的教育优先的基础上,使教育系统的发展有利于造就和谐发展的、有社会积极性的、有创造性的个人,并使教育系统成为经济和社会进步的因素之一获得发展”[55]。新世纪首份教改文件直接确定了俄罗斯教育的基本理念和教育现代化的大方向,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新世纪俄罗斯的教育理念就是以人为本,根本目的就是造就“个人”,通过人的全面发展来促进“经济和社会进步”。新世纪俄罗斯转向民主化的社会以及创新型经济,落实到教育上,就是培养现代化的人,这就从根本上改变了苏联时期以国家为主的教育理念。俄罗斯人性化的教育理念体现在课程改革的方方面面,确定了民主化、人性化的课程目的,并通过《标准》以法律形式肯定了此价值观取向。另一个课程理念就是要保证俄罗斯公民基础教育的公平与平等。《标准》的一大重要任务就是要确保所有公民接受高质量教育的平等机会,建立俄罗斯各联邦之间统一的教育空间。俄罗斯地域辽阔,贫富差距悬殊,各联邦主体自行发展教育,势必会导致教育不均衡发展。《标准》的出现,旨在规定俄罗斯国家课程标准,改善受教育机会不等、教育质量不平的教育不公现象,保证全俄基础教育高质公平地发展。

(二)课程目标:全面协调,循序渐进

俄罗斯传统的教学目标是以知识为本位的,把系统的社会科学知识看作是教学的全部内容,其实质就是追求认知性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忽视情感、个性等非认知目标。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学生学习兴趣不佳,个性被压抑,无法适应新世纪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马克思认为人是完整的个体,强调人的全面发展,认为全面发展包括“智力和体力的全面发展”和“个人、自由、充分的发展”两个方面。[56]赞可夫认为知识的教学不代表人的发展,教学要促进学生个性的所有方面的发展。新世纪俄罗斯继承了苏联优秀的教育成果,将人的全面发展作为首要目的。

例如,初等普通教育(小学)国家标准的总体目标为注重个性与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对科学的兴趣,形成学习愿望和能力;培养学生的道德感和美感,培养对自己和周围世界的情感、价值态度和立场;掌握系统知识、能力和技能,完成各种活动的经验;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支持学生的个性发展;优先形成基本能力和技能,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基础普通教育(初中)国家标准的总体目标: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和自我确定——使学生在获得知识、能力、技能和实践方法的基础上形成对世界的总体认识;获得各种实践的经验、认识和自我认识的经验;选择接受学术教育或是职业训练并为之做好准备。中等(完全)普通教育(高中)国家标准的总体目标是:成长为现代社会合格公民——培养公民责任和正确的自我意识、精神和文化、独立性、创新精神和社会化意识;因材施教,根据高年级学生的能力、倾向和要求,利用机会应用个性化教育项目培养学生;保证受教育者将来的职业教育和职业活动的平等机会,包括考虑到劳动力市场的需要。[57]

从各阶段的总体目标可以看出,《标准》从学生主体出发,建立了全面系统的课程目标体系。从横向来看,注重学生获得全面发展。每个阶段的课程目标都涉及了三个方面,包括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以及个性发展,学生的发展性课程目标贯穿于整个基础教育阶段。从纵向来看,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循序渐进地设置课程目标。从小学到高中,依次为培养学生的个性能力、认识世界和自我以及成为社会公民。在学生能够理解的基础上,从小我到大我,逐渐加入课程人文性、世界性和公民性的价值取向,以完成学生个性的全面协调发展。

(三)课程内容:人文关怀,务实应用

新课程标准对各课程内容做了以下修改:教育理念转向语言与交流能力的发展,大幅提高此课程比重——在高年级开设俄语必修课,从小学二年级起开设外语课;加强文学课程的道德情操和审美功能,更新教学内容;数学首次要求学习概率和统计理论要素;信息和信息技术课具有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特点,为保证计算机知识技能的普及,自小学二年级开始学习;自然课要加强应用性和实用性,要求高年级学生能够整合应用自然知识;生物课显著增加关于“人”的知识,包括人的身心健康问题、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生态问题等;地理课从分别学习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地理转向整合课程;历史课充分展开历史文化视角,突出历史进程中人的作用;艺术学科提高课时比重,1—9年级为必修课,高中为选修课;首次将社会科学学科在学校教育各阶段不间断地学习,在高年级基础水平和专业水平开设经济和法律专门课程;首次在所有学习阶段开设综合活动知识、技能和能力课程。[58]

从新标准课程内容的变化来看,俄罗斯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体现了两大特点:一是课程内容注重人文关怀。改革后的俄罗斯课程非常重视课程的人文化,将人文课程与科学课程有机融合。当代俄罗斯认为苏联时期的课程内容充斥着“无产阶级意识形态”,使学生形成“共产主义世界观和道德面貌”,国家决定了课程内容,目的是为统治阶级培养人才,控制着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普京认为共产主义下的苏联获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也要认识到忽视人民的危害。[59]因此在新课程中明显加大了人文学科的幅度,同时赋予科学课程人文目标。通过人文学科和科学学科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自我、了解俄罗斯文化和世界,成为真正的“理解者”,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从理解个人的小生活到理解大我的社会和世界生活。二是课程内容侧重务实性。新标准下的课程与时代、与生活紧密联系,适应当代社会的新要求。例如小学开设“周围世界”,通过这门自然科学综合课让学生了解人的生命活动与周围世界的相互关系。[60]小学二年级就开设信息和信息技术课,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初高中增设通识教育(经济和法律)、生活安全课和自然科学等课程,整个课程体系都体现了务实性,关注学生生活和社会需要,及时更新课程内容,为学生未来选择生活和职业的道路做充足的准备。

(四)课程设置:负担合理,侧重专业

1.学生负担合理化

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是俄罗斯课程改革面临的一大问题,主要采取了两个方面的措施:一方面,延长基础教育年限。俄罗斯一直致力于将普通教育的11年学制延长至12年,前10年为义务教育阶段,后2年为专业式教育阶段,为学生接受高等教育和选择职业做准备。另一方面,规定普通教育基础教学大纲必修内容的最低标准、学生学习的最高负担量以及学习时间标准。例如,最低必修内容包括民族和世界文化的基本价值与成就、重要的科学理念和事实、普遍的人类世界观,保障学生的社会化、智力和文化发展,以及社会知识和功能的形成;国家普通教育标准规定的完整教学时间为:6天工作日为11500学时/年;5天工作日为10500学时/年。[61]

2.高中侧重专业化

在教育现代化的推进下,俄罗斯实施高中阶段侧重专业化教学。2002年《侧重专业式教学的构想》明确提出此教学方式的四大目标:(1)保证深入学习完全中等普通教育大纲的一门或几门科目;(2)创造条件实现高年级学生教学内容的区别化和个别化;(3)在受教育机会平等的前提下,尽可能满足学生不同的个性需求;(4)保证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之间的衔接性,使中学毕业生尽可能多地了解高等职业教育大纲的内容。为此,专业化教学设置了三类课程:必修的普通教育基础课程、必选的侧重性专业课程和任意的选修课程,所占的比例分别为50%、30%和20%。[62]2011年《俄罗斯联邦实施统一教育大纲学校的联邦基本教学计划和示范教学计划》又对专业侧重课程做了细致划分:共有38个专业类型,包括普通类中的物理数学、物理化学、化学生物、生物地理、社会经济、社会人文、语文学等,也包括技术类中的信息技术、农业工艺、电子学等,还包括少量艺术类,如艺术美术。按照制定的主体,科目划分为由联邦决定的必修和选修的基础科目、必选的专业侧重类科目以及由地区和学校决定的任意选修的科目两大类型。[63]其中联邦主体决定的课程占主要部分,这样有利于避免课程的过分专业化,既能保证学生学习基础教育阶段的通识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和社会化。

(五)课程评价:统一考试,结合专业

新世纪以前,俄罗斯一直沿袭大学自主招生制度,学生要参加高中学校组织的毕业考试和高校入学两次考试,考试分别由任课教师和高校自主命题,这不仅加大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而且由于评分随意性大,学生成绩受到质疑,导致世界上很多国家不承认俄罗斯的中学毕业文凭。为了教育公平和减轻学生负担,俄罗斯实行了全国统一考试时间和统一试卷。在每年的5—6月份举办,考试时间为180—240分钟,试卷分为A、B、C三部分,A、B部分是选择题与简答题,较为客观,由计算机评分,C部分是文字论证及数学推理的问答题,为主观题,由教师评分。[64]统一考试可以有效保证评分的公正性和科学性,有利于提高全俄罗斯的教育质量,尤其是给予乡村地区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为了弥补统一考试带来的压抑学生个性的弊端,俄罗斯将统一考试与专业化教学相结合。2011年俄罗斯科技教育部将入学考试科目分为38类,每一类都包含3—4门考试科目,其中俄语是必考科目,每个专业设置一门必考科目,外加几门选考科目。例如天文学、无线电物理等专业的入学考试目录为:俄语、物理、数学、信息学与信息通信技术,其中物理为专业必考科目,数学和信息学与信息通信技术为选考科目。[65]

(六)课程管理:三级管理,自主赋权

苏联时期课程管理以国家为主,逐渐向分权化、区别化的方向发展,当今俄罗斯继承了苏联时期课程权力划分的方向,由国家逐渐向地方和学校放权,形成了联邦—地区—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在俄罗斯课程标准中得到充分表现,《标准》分为三个部分:联邦部分、民族地区部分和学校部分,以联邦部分为主,各地区和学校必须严格遵守。

俄罗斯课程权力正在逐渐下放,赋予地方、学校和个人更多的自主权和参与权。2008年2月,俄罗斯颁布了《全俄教育质量评估体系方案(第二版)》,从“国家—社会”角度建立一个完善的全俄教育质量评估新体系,评价主体包括国家、生产部门、学校、社会和个人。[66]多元化的课程评估主体将学校和社会紧密联系起来,使得课程质量监督更加民主化、透明化,为现行课程提供可靠的测评信息,有利于俄罗斯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完善。

(七)课程保障:法律规范,财政投入

俄罗斯教育改革过程中颁布了众多法律文件,《标准》作为管理课程的基本文件,它本身就是一项法律规范。该标准是规定教育内容的最高规范性文件,也是最基础性的文件,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都以此为标准。[67]《标准》规定的是正规的学校教育系统的教育内容,规范化的教育内容和结构保证了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是评价课程质量的指标之一。俄罗斯将课程方案上升到法律高度,表明了俄罗斯对课程改革的高度重视,制度化和规范化的法律政策为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保驾护航。另外,国家对课程改革的财政投入是课改得以有效展开的必备因素之一。俄罗斯《教育法》规定,国家优先发展教育,并保证教育拨款,教育经费不少于国民收入的10%,在教育比例上,首先要保证满足基础教育,并大力扶持农村基础教育发展。[68]俄罗斯从法律上对基础教育经费问题做出了保证,减少可能出现的财政机关滥用职权或者资金不到位的状况,有效促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

三 新世纪以来俄罗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问题

新世纪以来,俄罗斯对基础教育课程进行了大量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

(一)关于课程标准的规范问题

新世纪俄罗斯课程标准的出现,是由于激进式改革造成的权力过于分化、各地方各学校使用课程权力混乱的产物,是为了防止课程管理权失衡的手段。1997—1998年联邦政府规定中学教育内容的最低限度为基本的“识文断字”,要求最大限度地减少教学时数,减轻学生负担;所有教育费用均改由老百姓自己承担,减少国家投入。事实证明,不规范的课程标准导致基础教育质量下降,不符合课程标准改革的初衷,对俄罗斯基础教育造成了严重折损。规范的课程标准在基础教育事业中发挥指导作用,规定了课程内容的标准、财政预算的标准以及地方和学校的权限等等,保证课程改革事业的顺利进行。目前,俄罗斯课程标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如规则不够细致、范围不够全面,等等。

(二)关于课程实施难度的问题

俄罗斯新课程标准实施的难点在于农村,因为课程实施不仅仅是课程理念、内容、评价等软件的实施,更需要教学设备等物质资源的支撑。虽然新世纪的俄罗斯已经步入世界强国之列,但是仍然受到20世纪90年代经济萧条时期的影响,各地区教育资源水平不等,城乡之间面临着教育投入、办学条件、师资水平等差异显著的问题。为此,2005年发布的《国民教育优先发展方案》规定,2006—2008年,国家联邦预算每年投入30亿卢布;2008年梅德韦杰夫总统提出的《我们的新学校》也强调采取多项措施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69]这些政策都为农村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提供了物质保障。然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虽然俄罗斯发展农村教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要实现俄罗斯全境的教学条件现代化还是非常困难的。目前,俄罗斯小型农村学校依然面临着设备不完善、教师量少质低等问题,导致新课程政策无法得到充分实施,阻碍了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为了减少财政支出,优化课程资源,俄罗斯采取了撤并学校的措施。但问题在于学校是农村唯一的教育环境,是知识和文化的发源地和现代信息的集散地[70],农村学校承载着传播乡村文化的特殊使命,大规模撤并学校必然导致乡村文化的消失,这不符合新标准提出的区别化、个性化的课程目标。

(三)关于教师的财政保障问题

《标准》改善了俄罗斯课程内容、课程结构等存在的问题,促使政府增加了对基础教育的财政预算,然而《标准》并没有确定教师的工资与福利待遇。教师是课程改革中的重要参与者,教师群体直接决定了课程实施的效果。课程理念与课程实施本是一体相连,若没有好的实施者,再好的课程理念也无法落到实处。《标准》未明确教师的财政保障,会使教师等课程改革实施者产生抵触情绪,消极对待课程改革。尤其在农村学校,保障体系的不完善致使优秀教师大量流失,余下的教师量少质低,无法保证课程改革发挥应有效果。专业化的教学需要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社会生活的要求,开展丰富多样的课程供学生自由选择。课程的多样化无形中也提高了对教师的要求,要求教师具备全面的知识和素养,教师不得不进行自我学习和接受培训,这就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量,延长了教师的工作时间。因此应该将教师的工资待遇、工作条件和福利待遇等写进《标准》中,有效保证教师等课程实施者得到应有的回报,从而保证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进。

四 新世纪以来俄罗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我国的启示

通过上述介绍,我们可以从新世纪俄罗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得出如下启示。

(一)制定明确的课程质量标准

俄罗斯教育标准最大的特点就是规定课程质量标准,减轻学生负担。如何保证基础教育的高质量,如何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是俄罗斯乃至世界教育的两大问题。我国同样面临着这样的问题,我国学生学业负担繁重,但是当学生历经十年寒窗苦读后,却无法满足社会的新要求,不符合市场的人才需求。究其原因,我国没有明确的课程质量标准,对基础教育的目标也只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因此学校和教师往往随意强加学生负担,没有上限。俄罗斯普通教育国家标准规定了必修内容的最低标准、学生学习的最高负担量以及学习时间标准,严格执行,使教师和学生明确了学习任务,也有效减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因此我国完全可以借鉴俄罗斯的做法,制定不同阶段和不同科目的国家课程质量标准,在学生的学习深度和广度以及学习时间上做出明确规定。各级学校在此基础上可以制定多样化的课程方案,但是也要符合学生学习量的最高标准,保证学生愉快学习。

(二)课程内容生活化,侧重专业式发展

新世纪俄罗斯课程内容从人的角度出发,各科课程都包含人的情感态度的培养,为了使学生个性化发展,适应社会和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俄罗斯的教育内容向社会生活和实践靠拢。首先,课程内容贴近生活。俄罗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添加了周围世界、经济和法律、生活安全等课程,扩大了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各科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都渗透了生活化的课程目标。我国新课改后,非常重视学生知识技能、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的培养,教师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的生活意义。但是我国的课程科目还是比较缺乏同生活和社会的联系,例如生命安全教育、法律法规教育、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结合等仍未得到普及。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还存在一大问题,就是学生接受了义务教育后不能满足劳动力市场需求。俄罗斯为了解决学生就业问题,将基础教育的十一、十二年专门设为专业式教学阶段,在此阶段开设多样化的课程以供学生选择,课程涉及物理—数学专业、信息—技术专业、艺术专业,等等。调查显示,2007年,俄罗斯平均有超过75%的九年级学生接受分专业前培养,物理—数学专业、全科、信息—技术专业较受城市中学生的欢迎,农村学生更偏向选择农艺学(农艺技术)等专业。这就避免了学生盲目选择高等教育专业,使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清晰的认识。我国学生在进入高校前,往往对所列专业并不清楚,更不了解劳动力市场的人才需求。因此我国基础教育需要开设专业式课程,使学生清晰认识自我、认识职业。

(三)坚持同一性和多样性的课程评价

新课改的进程中,必然要引起课程评价的变动,只有课程质量评估体系有所改善,才能充分发挥新课程改革的功效。我国考试实行国家统一考试,但是有关课程质量评价的问题一直处于敏感地带,目前我国中考、高考制度备受抨击。许多人认为课改的过程就是推翻“应试教育”的过程,“应试教育”是摧残学生全面发展的罪魁祸首。然而我们从俄罗斯的课程改革过程中可以看出,学校自主招生带有很大的随意性,科学性和可靠性受到质疑,学校滥用职权,造成评价不公的现象,降低了俄罗斯的整体教育质量。因此我国组织的统一考试不能被推翻,它既可以保证全国整体教育质量水平,又能减少徇私舞弊的现象,为学生提供相对公平平等的考试平台。[71]

如何在统一测评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的个性,满足社会的需求,俄罗斯的课程评价制度为我国提供了很好的借鉴蓝本。俄罗斯实施全国统一考试,但又侧重专业式教学,也就是在组织上统一课程评价,但是在评价内容上是自由多样的。俄罗斯目前的高等教育入学考试科目中包含必考科目、专业必考科目以及选考科目,不仅保证了学生基础课程的学习,又满足了学生个性化的需求,加强了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因此,无论学生选择何种专业的课程,都能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我国大部分地区仍然实行文理分科制度,培养的学生过于单调,与现如今社会要求的综合素质不相符合。为此,我国可以借鉴俄罗斯的考试制度思路,将统一考试和多样化的考试科目结合起来,保证基础教育质量的同时,为学生的深入学习或者选择职业创造条件。

(四)加强课程的管理保障、法律保障和财政保障

世界各国的课程管理都趋向于三级课程管理制度,集权型国家逐渐下放课程管理权,分权型国家政府加大对各地各学校的管理。由此可见,课程改革是一项全民参与的活动,社会、学校和公民要有意识地参与,因为学校课程是切合国家、社会和个人利益的,各界人士都应发挥主观能动性,为课程改革效果反馈信息,加强对课改的监督。俄罗斯建立的全俄教育质量评估新体系,集合了国家、社会、学校和个人等多方评价主体,以及正在建立的第三方独立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对教育质量采用综合电子化管理[72],这些都表明了俄罗斯要构建公开性、公平性的普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决心。我国虽然也实行了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但是仍属于政府主导型,广大人民还没有意识参与到课程管理中来,阻碍了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因此,国家要通过宏观政策调动学校、社会团体和学生等群体加入课改队列,帮助人们形成参与国家教育事业,管理和监督课程改革的意识和习惯。

有关课程改革的法律保障是我国的薄弱环节。现如今的社会物欲横流,滋生了很多令人痛惜的教育问题,教育工作者道德缺失、校车事件、教育不公现象时有发生。究其原因,就是我国缺乏健全的教育法律体系。俄罗斯非常重视教育事业,教育领域的政策法规大大小小不下数十条,有关课程内容、最低限度、考试制度等法律法规都要分门别类细致划分。《标准》本身就是在多项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国家课程的法律文件,有效保障了俄罗斯课程改革的进展。然而我国课改中,出现了很多无法可依、有法不依、违法不究的问题,如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教育机会不等、徇私舞弊等问题严重阻碍了课改的推行,国家亟须建立完善的教育法律,运用法律武器,严厉打击不法现象,将会大大提高课程改革的实施效果。

我国同俄罗斯一样地域辽阔,各地贫富不均,物力资源短缺,要实现全国教育现代化是一项大工程。我国城乡之间、校际之间均存在教育不均衡现象,面对如此大的缺口,我国政府已经加大了薄弱地区、薄弱学校的教育投入和政策倾斜。但是相比较而言,国家依然是对薄弱地区和学校的教育投入低,教学设备少,不达标。除了物力资源匮乏外,我国对教师群体也缺少财政保障,经济发达地区的学校、高级别学校中的教师工资福利水平都比较高,而薄弱地区和学校老师的工资福利、奖金和社会保障等方面没有得到良好的保障。这些都大大降低了薄弱学校教育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使得课程改革无法有效落实。因此,我国要健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物力和人力的财政保障体系,将其写入相关法律文件中,结合法律,依法严格执行。

(和学新、高飞)

同类推荐
  • 现代公文写作规范与技巧大全

    现代公文写作规范与技巧大全

    《现代公文写作规范与技巧大全》采取分章、分类型的方式进行编排。即先对公文的类型进行概述、介绍写作方法,再辅之以范文,有利于读者整理写作思路,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指导各种文书的写作时,先介绍理论,再进行举例,帮助读者掌握写作要领。
  • 教师教学质量提升手册(下)(教师职业发展与健康指导)

    教师教学质量提升手册(下)(教师职业发展与健康指导)

    教师的职业是“传道、授业、解惑”,教师的职责是把教学当成自己的终生事业,用“爱”塔起教育的基石,用自己的学识及人格魅力,点燃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
  • 民族学如何进步

    民族学如何进步

    2016年中国民族学学会高层论坛由中国民族学学会、宁夏大学、宁夏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联合主办,由宁夏大学政法学院、阿拉伯学院承办。《民族学如何进步》汇集了2016年中国民族学学会高层论坛论文,围绕中国民族学理论与话语建构、民族学学科建设、民族学发展历程等主题展开论述,为中国特色的民族学人类学学派的建立建言献策。作者均为民族学、人类学界的著名专家,如杨圣敏、郝时远、王铭铭等。
  • 新闻传播学的学术想象与教育反思

    新闻传播学的学术想象与教育反思

    如何建构新闻传播学科?如何推动新闻传播教育?本书分为理解新闻传播学、作为志业的新闻传播教育二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哲学、历史、文化、社会、政治、心理等多角度建立新闻传播学的想象力,并通过学术对话验证了某些学术想象;第二部分围绕全面实现新闻教育的综台性、学木性和人文性展开探讨,既有对新闻传播教育的台理性的深思,也有对教学改革、读书与研究方法的分享。
  • 世界主要媒体的国际传播战略

    世界主要媒体的国际传播战略

    本书是目前国内首部探讨20世纪以来全球知名媒体国际传播战略的教材。《世界主要媒体的国际传播战略》以经典战略管理理论,特别是国际战略理论为基本框架,结合媒体经营管理理论和国际传播理论,在描述BBC、VOA等媒体的国际传播战略演变历程和组织结构的基础上,着重分析这些媒体的主要国际传播战略。
热门推荐
  • 剑履行

    剑履行

    江湖深远何处明月断剑天涯英雄无泪仰天长啸悲喜尽去滚滚长江浪花淘尽
  • 本宫有疾,公子有药

    本宫有疾,公子有药

    她本是江湖神医,行走江湖悬壶济世,偶然间救下了一个男子,改变了她一生的命运。她本不喜争斗,却为了他,踏上了一条不归路,变成她讨厌的样子,最终含恨而死。当她以一个崭新的身份重归西摩,再见他已是高高在上的皇帝,而她,是邻国派来联姻的公主。命运将他们再次绑在了一起,可她,却不再是当年的那个她……
  • 独占黑夜

    独占黑夜

    她说,我的世界很小,只你共我,我的心也很小,只有你一个,姜蓬九,你要负责呢。他微笑,在心里默默回她,沈舟渔我允许你在我的地盘里撒野了。后来,她转身与黑夜相拥而眠,任由旁人再怎么唤她,她都不曾醒来……——————————————————————————1v1/复仇/be姜蓬九x沈舟渔/女主已死——————————————————————————我曾渴望寻一人教我人情世故,世态炎凉,圆滑处事,最后,只能只身一人一一尝过人间灯火冷。
  • 女尊王朝的纨绔公主

    女尊王朝的纨绔公主

    ≮群号:1030746490≯北里顾兮,凉月国唯一的正统公主。她生性活泼好动,一天不出宫就憋得慌。世人都说公主是混世魔王生性凉薄,以后的驸马爷可得遭罪了。谁能想到公主成年得到封号后第一次娶妻就娶了个侍卫?[阿野篇]“阿野,你躲我干什么?”“妻主,我……我只要名分,您不必假戏真做。”“……过来。”[陈子秋篇]“顾兮,我回来了。”“为什么当年不告而别?为什么又回来了?”“想你了。”[子旭篇]“你既不肯信我,多说无益。”“你真以为我不敢动你?”“任凭公主处置。”[楚离辞篇]待定
  • 夺命码头

    夺命码头

    颍河镇距寿州老远,可镇子里却多有寿州人,多得组成了一条街。寿州出了个孙状元,淹三年,旱三年,淹淹旱旱二十年,富豪人家卖田地,穷苦人家卖儿男!据传皖地不宜出官,出官就是遭晦。先前出曹操,六十年不停地动刀枪,不但亳县遭殃,连孟德全家均死于非命。后来冒出了个朱元璋,除去马娘娘享上了荣华富贵外,大多凤阳人却多年不得安生。再后来,就是这位凑热闹的孙状元,像是把“地气”一下子拔尽了,更是苦煞了寿州人。连年闹不出粮食,家有万贯搁不得颗粒不收,日不进分文。
  •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道场念诵仪轨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道场念诵仪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神棍皇妃

    神棍皇妃

    一朝穿越,夏盈喜没想到自己穿成了‘神’,就那么偏巧不巧的掉到了皇家的祭台上。‘老天爷!你放心,我一定不会辜负你的期望,做一名合格的神棍!’可偏偏有人不信神佛。‘夏盈喜,你能不能算算我什么时候娶你?’‘夏盈喜,那你打算什么时候嫁我?’男女主双戏精搞笑超甜宠文不喜勿喷
  • 作文趣话

    作文趣话

    《作文趣话》本书主要介绍了作文中的趣话, 是学生一族不可缺少的课外读物。
  • 浅初时光

    浅初时光

    回不去的是青春,留不住的是岁月,流年驰隙,且行且珍惜。
  • 禅非一枝花:黄檗无念禅师话语录

    禅非一枝花:黄檗无念禅师话语录

    《禅非一枝花:黄檗无念禅师话语录》内容简介:黄檗无念禅师,法名深有,号无念,明末著名禅师。深得憨山、李卓吾、袁宏道、瞿汝稷诸人之推崇。《禅非一枝花:黄檗无念禅师话语录》原收录于《嘉兴大藏经》新文丰版第二十册《黄檗无念禅师复问》。《禅非一枝花:黄檗无念禅师话语录》共分四卷,第一卷法语,涉及的是黄檗无念禅师参悟、觉解的“缘起性空”之论,不离法藏,融汇了儒家与道家的思想精随。第二卷酬问,谓之酬问,实是解经是也。第三卷复问,乃是黄檗无念禅师针对其所生活之时,明末社会变革带来的思潮动荡,在文化观念需要重建之时,而从禅宗角度给出的仁学机缘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