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611600000005

第5章 王四海的黄昏

北门外有一条承志河。承志河上有一道承志桥,是南北的通道,每天往来行人很多。这是座木桥,相当的宽。这桥的特别处是上面有个顶子,不方不圆而长,形状有点像一个船篷。桥两边有栏杆,栏杆下有宽可一尺的长板,就形成两排靠背椅。夏天,常有人坐在上面歇脚、吃瓜;下雨天,躲雨。人们很喜欢这座桥。

桥南是一片旷地。据说早先这里是有人家的,后来一把火烧得精光,就再也没有人来盖房子。这不知是哪一年的事了。现在只是一片平地,有一点像一个校场。这就成了放风筝、踢毽子的好地方。小学生放了学,常到这里来踢皮球。把几个书包往两边一放,这就是球门。奔跑叫喊了一气,滚得一身都是土。不知是谁喊了一声:“回家吃饭啰!”于是提着书包,紧紧裤子,一窝蜂散去。

这又是各种卖艺人作场的地力。耍猴的。猴能爬旗杆,还能串戏—自己打开箱子盖,自己戴帽子,戴胡子。最好看的是猴子戴了“鬼脸”—面具,穿一件红袄,帽子上还有两根野鸡毛,骑羊。老绵羊围着场子飞跑,颈项里挂了一串铜铃,哗稜稜稜地响。耍木头人戏的,老是那一出:《王香打虎》。王香的父亲上山砍柴,被老虎吃了。王香赶去,把老虎打死,从老虎的肚子里把父亲拉出来。父亲活了。父子两人抱在一起—完了。王香知道父亲被老虎吃了,感情很激动。那表达的方式却颇为特别:把一个木头脑袋在“台”口的栏杆上磕碰,碰得笃笃地响,“嘴”里“呜丢丢,呜丢丢”地哭诉着。这大概是所谓“呼天抢地”吧。围看的大人和小孩也不知看了多少次《王香打虎》了(王香已经打了八百年的老虎了,—从宋朝算起),但当看到王香那样激烈地磕碰木头脑袋,还是会很有兴趣地哄笑起来。耍把戏。……—噹!铜锣声切住。“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有钱的帮个钱场子,没钱的帮着人场子。”—“小把戏!玩几套?”—“玩三套!”于是一个瘦骨伶仃的孩子,脱光了上衣(耍把戏多是冬天),两手握着一根小棍,把两臂从后面撅—撅—撅,直到有人“哗叉哗叉”—投出铜钱,这才撅过来。一到要表演“大卸八块”了,有的妇女就急忙丢下几个钱,神色紧张地掉头走了。有时,腊月送灶以后,旷场上立起两根三丈长的杉篙,当中又横搭一根,人们就知道这是来了耍“大把戏”的,大年初一,要表演“三上吊”了。所谓“三上吊”,是把一个女孩的头发(长发,原来梳着辫子),用烧酒打湿,在头顶心攥紧,系得实实的;头发挽扣,一根长绳,掏进发扣,用滑车拉上去,这女孩就吊在半空中了。下面的大人,把这女孩来回推晃,女孩子就在半空中悠动起来。除了做寒鸭凫水、童子拜观音等动作外,还要做脱裤子、穿裤子的动作。这女孩子穿了八条裤子,在空中把七条裤子一条一条脱下,又一条一条穿上。这女孩子悠过来,悠过去,就是她那一把头发拴在绳子上到了……

有卖艺人作场,承志桥南的旷场周围就来了许多卖吃食的。卖烂藕的,卖煮荸荠的,卖牛肉高粱酒,卖回卤豆腐干,卖豆腐脑的,吆吆喝喝,异常热闹。还有卖梨膏糖的。梨膏糖是糖稀、白砂糖,加一点从药店里买来的梨膏熬制成的,有一点梨香。一块有半个火柴盒大,一分厚,一块一块在一方木板上摆列着。卖梨膏糖的总有个四脚交叉的架子,上铺木板,还装饰着一些绒球、干电池小灯泡。卖梨膏糖全凭唱。他有那么一个六角形的小手风琴。本地人不识手风琴,管那玩意儿叫“呜哩哇”,因为这东西只能发出这样三个声音。卖梨膏糖的把木架支好,就拉起“呜哩哇”唱起来:

“太阳出来一点(呐)红,

秦琼卖马下山(的)东。

秦琼卖了他的黄骠(的)马啊,

五湖四海就访(啦)宾(的)朋!”

“呜哩呜哩哇,

呜哩呜哩哇……”

这些玩意,年复一年,都是那一套,大家不免有点看厌了,虽则到时还会哄然大笑,会神色紧张。终于有一天,来了王四海。

有人跟卖梨膏糖的说:

“嗨,卖梨膏糖的,你的嘴还真灵,你把王四海给唱来了!”

“我?”

“你不是唱‘五湖四海访宾朋’吗?王四海来啦!”

“王四海?”

卖梨膏糖的不知王四海是何许人。

王四海一行人下了船,走在大街上,就引起城里人的注意。一共七个人。走在前面的是一个小小子,一个小姑娘,一个瘦小但很精神的年轻人。一个四十开外的彪形大汉。他们都是短打扮,但是衣服的式样、颜色都很时髦。他们各自背着行李,提着皮箱。皮箱上贴满了轮船、汽车和旅馆的圆形的或椭圆形的标记。虽然是走了长路,但并不显得风尘仆仆。脚步矫健,气色很好。后面是王四海。他戴了一顶兔灰色的呢帽,穿了一件酱紫色烤花呢的大衣,—虽然大衣已经旧了,可能是在哪个大城市的拍卖行里买来的。他空着手,什么也不拿。他一边走,一边时时抱拳向路旁伫看的人们致意。后面两个看来是伙计,穿着就和一般耍把戏的差不多了。他们一个挑着一对木箱,一个扛着一捆兵器,枪尖刀刃都用布套套着,一只手里牵着一头水牛。他们走进了五湖居客栈。

卖艺的住客栈,少有。一般耍把戏卖艺的都住庙,有的就住在船上。有人议论:“五湖四海,这倒真应了典了。”

这地方把住人的旅店分为两大类:房间“高尚”,设备新颖,软缎被窝,雪白毛巾,带点洋气的,叫旅馆,门外的招牌上则写作“××旅社”;较小的仍保留古老的习惯,叫客栈,甚至更古老一点,还有称之为“下处”的。客栈的格局大都是这样:两进房屋,当中有个天井,有十来个房间。砖墙、矮窗。不知什么道理,客栈的房间哪一间都见不着太阳。一进了客栈,除了觉得空气潮湿,还闻到一股长期造成的洗脸水和小便的气味。这种气味一下子就抓住了旅客,使他们觉得非常亲切。对!这就是他们住惯了的那种客栈!他们就好像到了家了。客栈房金低廉,若是长住,还可打个八折、七折。住客栈的大都是办货收账的行商、细批流年的命相家、卖字画的、看风水的、走方郎中、草台班子“重金礼聘”的名角、寻亲不遇的落魄才子……一到晚上,客栈门就挂出一个很大的灯笼。灯笼两侧贴着扁宋体的红字,一侧写道:“招商客栈”,一侧是“近悦远来”。

五湖居就是这样一个客栈。这家客栈的生意很好,为同行所艳羡。人们说,这是因为五湖居有一块活招牌,就是这家的掌柜的内眷,外号叫貂蝉。叫她貂蝉,一是因为她长得俊俏;二是因为她丈夫比她大得太多。她二十四五,丈夫已经五十大几,俨然是个董卓。这董卓的肚脐可点不得灯,他瘦得只剩下一把骨头,是个痨病胎子。除了天气好的时候,他起来坐坐,平常老是在后面一个小单间里躺着。栈里的大小事务,就都是貂蝉一个人张罗着。其实也没有多少事。客人来了,登店簿,收押金,开房门;客人走时,算房钱,退押金,收钥匙。她识字,能写会算,这些事都在行。泡茶、灌水、扫地、抹束子、替客人跑腿买东西,这些事有一个老店伙和一个小孩子支应,她用不着管。春夏天长,她成天坐在门边的一张旧躺椅上磕瓜子,有时轻轻地哼着小调:

一把扇子七寸长,

一个人扇风二人凉……

或拿一面镜子,用一把小镊子对着镜子挟眉毛。觉得门前有人走过,就放下镜子看一眼,似有情,又似无意。

街上人对这个女店主颇有议论。有人说,她是可以陪宿的,还说过夜的钱和房钱一块结算,账单上写得明明白白:房金多少,陪宿几次。有人说:“别瞎说!你嘴上留德。人家也怪难为,嫁了个痨病壳子,说不定到现在还是个黄花闺女!”

这且不言。却说王四海一住进五湖居,下午就在全城的通衢要道,热闹市贴了很多海报。打武卖艺的贴海报,这也少有。海报的全文上一行是:“历下王四海献艺”;下行小字:“每日下午承志桥”。语意颇似《老残游记》白妞黑妞说书的招贴。大抵齐鲁人情古朴,文风也简练如此。

第二天,王四海拿了名片到处拜客。这在县城,也是颇为新鲜的事。商会会长、重要的钱庄、布店、染坊、药铺,他都投了片子,进去说了几句话,无非是:“初到宝地,请多关照。”随即留下一份红帖。凭帖入场,可以免费。他的名片上印的是:

南北武术力胜牯牛

大力士王四海

山东济南

他到德寿堂药铺特别找管事的苏先生多谈了一会儿。原来王四海除了“献艺”,还卖膏药。熬膏药需要膏药黐子—这东西有的地方叫做“膏药粘”,状如沥青,是一切膏药之母。叙谈结果,德寿堂的管事同意八折优惠,先货后款—可以赊账。王四海当即留下十多张红帖。

至于他给女店主送去几份请帖,自不待说。

王四海献艺的头几天,真是万人空巷。

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王四海的这个武术班子,都姓王,都是叔伯兄弟,侄儿侄女。他们走南闯北,搭过很多班社,走过很多码头。大概五省联军总司令孙传芳到过的地方,他们也都到过。他们在上海大世界、南京夫子庙、汉口民众乐园、苏州玄妙观,都表演过。他们原来在一个相当大的马戏杂技团,后来这个杂技团散了,方由王四海带着,来跑小码头。

锣鼓声紧张热烈。虎音大锣,高腔南堂鼓,听着就不一样。老远就看见铁脚高杆上飘着四面大旗,红字黑字,绣得分明:“以武会友”“南北武术”“力胜牯牛”“祖传膏药”。场子也和别人不一样,不是在土地上用锣槌棒画一个圆圈就算事,而是有一圈深灰色的帆布帷子。入门一次收费,中场不再零打钱。这气派就很“高尚”。

玩意儿也很地道。真刀真枪,真功夫,很干净,很漂亮,很文明—没有一点野蛮、恐怖、残忍。

彪形大汉、精干青年、小小子、小姑娘,依次表演。或单人,或对打。三节棍、九节鞭、双手带单刀破花枪、双刀进枪、九节鞭破三节棍……

掌声,叫好。

王四海在前面表演了两个节目:护手钩对单刀、花枪,单人猴拳。他这猴拳是南派。服装就很慑人。一身白。下边是白绸肥腿大档的灯笼裤,上身是白紧身衣,腰系白铜大扣的宽皮带,脉门上戴着两个黑皮护腕,护腕上两圈雪亮的泡钉。果然是身手矫捷,状如猿猴。他这猴拳是带叫唤的,当他尖声长啸时,尤显得猴气十足。到他手搭凉棚,东张西望,或缩颈曲爪搔痒时,周围就发出赞赏的笑声。自从王四海来了后,原来在旷场上踢皮球的皮孩子就都一边走路,一边摹仿他的猴头猴脑的动作,尖声长啸。

猴拳打完,彪形大汉和精干青年就卖一气膏药。一搭一档,一问一答。他们的膏药,就像上海的黄楚九大药房的“百灵机”一样,“有意想不到之效力”,什么病都治:五痨七伤、筋骨疼痛、四肢麻木、半身不遂、臌胀噎嗝、吐血流红、对口搭背、无名肿毒、梦遗盗汗、小便频数……甚至肾囊阴湿都能包好。

“那位说了,我这是臊裆—”

“对,俺的性大!”

“恁要是这么说,可就把自己的病耽误了!”

“这是病?”

“这是阳弱阴虚,肾不养水!”

“这是肾亏?!”

“对了!一天两天不要紧。一月两月也不要紧。一年两年,可就坏了事了!”

“坏了啥事?”

“妨碍恁生儿育女。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全凭一句话,提醒懵懂人。买几帖试试!”

“能见效?”

“能见效!一帖见好,两帖去病,三帖除根!三帖之后,包管恁身强力壮,就跟王四海似的,能跟水牛摔跤。买两帖,买两帖。不多卖!就这二三十张膏药,卖完了请看王四海力胜牯牛,跟水牛摔跤!”

这两位绕场走了几圈,人们因为等着看王四海和水牛摔跤,膏药也不算太贵,而且膏药黐乌黑发亮,非同寻常,疑若有效,不大一会儿,也就卖完了。这时一个伙计已经把水牛牵到场地当中。

王四海再次上场,换了一身装束,斗牛士不像斗牛士,摔跤手不像摔跤手。只见他上身穿了一件黑大绒的褡膊,上绣金花,下身穿了一条紫红库缎的裤子,足蹬黑羊皮软靴。上场来,双手抱拳,做了个罗圈揖,随即走向水牛,双手扳住牛犄角,浑身使劲。牛也不瓤,它挺着犄角往前顶,差一点把王四海顶出场外。王四海双脚一跺,钉在地上,牛顶不动他了。等王四海拿出手来,拉了一个山膀,再度攥住牛角,水牛又拼命往后退,好赖不让王四海把它扳倒。王四海把牛拽到场中,运了运气。当他又一次抓到牛角时,这水牯牛猛一扬头,把王四海扔出去好远。王四海并没有摔倒在地,而是就势翻了一串小翻,身轻如燕,落地无声。

“好!”

王四海绕场一周,又运了运气。老牛也哞哞地叫了几声。

正在这牛颇为得意的时候,王四海突然从它的背后蹿到前面,手扳牛角,用尽两膀神力,大喝一声:“嗨咿!”说时迟,那时快,只听见“吭腾”一声,水牛已被摔翻在地。

“好!!”

全场爆发出炸雷一样的采声。

王四海抬起身来,向四面八方鞠躬行礼,表示感谢。他这回行的不是中国式的礼,而是颇像西班牙的斗牛士行的那种洋礼,姿势优美,风度颇似泰隆宝华,越显得飒爽英俊,一表非凡。全场男女观众纷纷起立,报以掌声。观众中的女士还不懂洋规矩,否则她们是很愿意把一把一把鲜花扔给他的。他在很多观众的心目中成了一位英雄。他们以为天下英雄第一是黄天霸,第二便是王四海。有一个挨着貂蝉坐的油嘴滑舌的角色大声说:“这倒真是一位吕布!”

貂蝉白了他一眼,没有说话。

观众散场。老牛这时已经起来。一个伙计扔给它一捆干草,它就半卧着吃了起来。它知道,收拾刀枪,拆帆布帷子,总得有一会儿,它尽可安安静静地咀嚼。它一天只有到了这会儿才能吃一顿饱饭呀。这一捆干草就是它摔了一跤得到的报酬。

不几天,王四海在离承志桥不远的北门外大街上租了两间门面,卖膏药。他下午和水牛摔跤,上午坐在膏药店里卖膏药。王四海为人很“四海”,善于应酬交际。膏药开张前一天,他把附近较大店铺的管事的都请到五柳园吃了一次早茶,请大家捧场。果然到开张那天,王四海的铺子里就挂满了同街店铺送来的大红蜡笺对子、大红洋绉的幛子。对子大部分都写的是“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幛子上的金字则是“名扬四海”“四海名扬”。一碗豆腐,豆腐一碗。红通通的一片,映着兵器架上明晃晃的刀枪剑戟,显得非常火炽热闹。王四海有一架RCA老式留声机,就搬到门口唱起来。不过他只有三张唱片,一张《毛毛雨》、一张《枪毙阎瑞生》、一张《洋人大笑》,只能翻来覆去地调换。一群男女洋人在北门外大街笑了一天,笑得前仰后合,上气不接下气。

承志河涨了春水,柳条儿绿了,不知不觉,王四海来了快两个月了。花无百日红,王四海卖艺的高潮已经过去了。看客逐渐减少。城里有不少人看“力胜水牛”已经看了七八次,乡下人进城则看了一次就不想再看了,他们可怜那条牛。

这天晚上,老大(彪形大汉)、老六(精干青年)找老四(王四海)说“事”。他们劝老四见好就收。他们走了那么多码头,都是十天半拉月,顶多一个“号头”(一个月,这是上海话),像这样连演四十多场(刨去下雨下雪),还没有过。葱烧海参,也不能天天吃。就是海京伯来了,也不能连满仨月。要是“瞎”在这儿,败了名声,下个码头都不好走。

王四海不说话。

他们知道四海为什么留恋这个屁帘子大的小城市,就干脆把话挑明了。

“俺们走江湖卖艺的,最怕在娘们儿身上栽了跟头。寻欢作乐,露水夫妻,那不碍。过去,哥没问过你。你三十往外了,还没成家,不能老叫花猫吃豆腐。可是这种事,认不得真,着不得迷。你这回,是认了真,着了迷了!你打算怎么着?难道真要在这儿当个吕布?你正是好时候,功夫、卖相,都在那儿摆着。有多少白花花的大洋钱等着你去挣。你可别把一片锦绣前程自己白白地葬送了!俺们老王家,可就指望着你啦!”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没有不透风的墙。你听到这儿人的闲言碎语了么?别看这小地方的人,不是好欺的。墙里开花墙外香,他们不服这口气。要是叫人家堵住了,敲一笔竹杠是小事;绳捆索绑,押送出境,可就现了大眼了。一世英名,付之流水。四哥,听兄弟一句话,走吧!”

王四海还是不说话。

“你说话,说一句话呀!”

王四海说:“再续半个月,再说。”

老大、老六摇头。

王四海的武术班子真是走了下坡路了,一天不如一天。老大、老六、侄儿、侄女都不卖力气。就是两个伙计敲打的锣鼓,也是没精打采的。王四海怪不得他们,只有自己格外“卯上”。山膀拉得更足,小翻多翻了三个,“嗨咿”一声也喊得更为威武。就是这样,也还是没有多少人叫好。

这一天,王四海和老牛摔了几个回合,到最后由牛的身后蹿出,扳住牛角,大喝一声,牛竟没有倒。

观众议论起来。有人说王四海的力气不行了,有人说他的力气已经用在别处了。这两人就对了对眼光,哈哈一笑。有人说:“不然,这是故意卖关子。王四海今天准有更精采的表演—瞧!”

王四海有点沉不住气,寻思:这牛今天是怎么了?一面又绕场一周,运气,准备再摔。不料,在他绕场、运气的时候,还没有接近老牛,离牛还有八丈远,这牛“吭腾”一声,自己倒了!

观众哗然,他们大笑起来。他们明白了:“力胜牯牛”原来是假的。这牛是驯好了的。每回它都是自己倒下,王四海不过是在那里装腔作势做做样子。这回不知怎么出了岔子,露了馅了。也许是这牛犯了牛脾气,再不就是它老了,反应迟钝了……大家一哄而散。

王家班开了一个全体会议,连侄儿、侄女都参加。一致决议:走!明天就走!

王四海说,他不走。

“还不走?!你真是害了花疯啦!那好,将军不下马,各自奔前程。你不走,俺们走,可别怪自己弟兄不义气!栽到这份上,还有脸再在这城里呆下去吗?”

王四海觉得对不起叔伯兄弟,他什么也不要,只留下一对护手钩,其余的,什么都叫他们带走。他们走了,连那条老牛也牵走了。王四海把他们送到码头上。

老大说:“四兄弟,我们这就分手。到了那儿,给你来信。你要是还想回来,啥时候都行。”

王四海点点头。

老六说:“四哥,多保重。小心着点!”

王四海点点头。

侄儿、侄女给王四海行了礼,说:“四叔,俺们走了!”说着,这两个孩子的眼泪就下来了。王四海的心里也是酸酸的。

王四海一个人留下来,卖膏药。

他到德寿堂找了管事苏先生。苏先生以为他又要来赊膏药黐子,问他这回要多少。王四海说:

“苏先生,我来求恁一件事。”

“什么事?”

“能不能给我几个膏药的方子?”

“膏药方子?你以前卖的膏药都放了什么药?”

“什么也没有,就是恁这儿的膏药藕子。”

“那怎么摊出来乌黑雪亮的?”

“掺了点松香。”

“那你还卖那种膏药不行吗?”

“苏先生!要是过路卖艺,日子短,卖点假膏药,不要紧。这治不了病,可也送不了命。等买的主发现膏药不灵,我已经走了,他也找不到我。我想在贵宝地长住下去,不能老这么骗人。往后我就指着这吃饭,得卖点真东西。”

苏先生觉得这是几句有良心的话,说得也很恳切;德寿堂是个大药店,不靠卖膏药赚钱,就答应了。

苏先生还把王四海的这番话传了出去,大家都知道王四海如今卖的是真膏药。大家还议论,这个走江湖的人品不错。王四海膏药店的生意颇为不恶。

不久,五湖居害痨病的掌柜死了,王四海就和貂蝉名正言顺地在一起过了。

他不愿人议论他是贪图五湖居的产业而要了貂蝉的,五湖居的店务他一概不问。他还是开他的膏药店。

光阴荏苒,眨眼的工夫,几年过去了。貂蝉生了个白胖小子,已经满地里跑了。

王四海穿起了长衫,戴了罗宋帽,看起来和一般生意人差不多,除了他走路抓地(练武的人走路都是这个走法,脚趾头抓着地),已经不像个打把势卖艺的了。他的语声也变了。腔调还是山东腔,所用的字眼很多却是地道的本地话。头顶有点秃,而且发胖了。

他还保留一点练过武艺人的习惯,每天清早黄昏要出去蹓蹓弯,在承志桥上坐坐,看看来往行人。

这天他收到老大、老六的信,看完了,放在信插子里,依旧去蹓弯。他坐在承志桥的靠背椅上,听见远处有什么地方在吹奏“得胜令”,他忽然想起大世界、民众乐园,想起霓虹灯、马戏团的音乐。他好像有点惆怅。他很想把那对护手钩取来耍一会儿。不大一会儿,连这点意兴也消失了。

王四海站起来,沿着承志河,漫无目的地走着。夕阳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

同类推荐
  • 无法悲伤

    无法悲伤

    长篇小说《无法悲伤》是四川著名小说家田雁宁的代表作,在上世纪90年代初一出版便产生了轰动效应。本文着重论述这部小说在描写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知识精英在人生旅程,特别是爱情婚姻上所怀抱的美好理想追求及其在严峻的现实环境中所经受的折磨和苦难。不少人物在巨大的悲痛中仍然坚韧顽强地向往着美好未来的乐观主义情怀,正是这悲伤中不言放弃、喜极而泣的强大艺术感染力,成就了《无法悲伤》有别于同时期同类题材的艺术风格和思想意蕴。
  • 你那儿有没有树

    你那儿有没有树

    老洪说,我才不管谁是谁的傻鸟,我就是要告!作为和你种过树的老战友,我提醒你,你告你要吃亏的。孟大然的话有了应验。老洪果真吃亏了。开庭那天他要告的领导根本没有出现,能够代表领导的小秘书仅仅气了老洪几句,老洪就瘫了地,再也没有起来,至于后面能吃什么亏,老洪只能在地下知道了……老洪永远后,上级又把孟大然调回植树连,后来改成了园林绿化公司,老了的孟大然当了经理……
  • 林夕梦

    林夕梦

    作家与自己读者的一次古镇偶遇,爱在黎明破晓前一般简单动人。这个故事的美丽在于这场爱情的短暂。美丽的爱情往往却必须是短暂的。最简单的爱情却是最难得,最简单的爱情却也最动人。一座世外古镇,一对漂泊男女,两颗偶然相遇的心擦肩而过,却在彼此的心湖里泛起层层涟漪……这是一场淡淡的爱情邂逅,淡到令人分不清究竟是现实还是梦境。不过古镇的名字叫林夕,这两个字合起来其实就是梦……
  • 终止

    终止

    《终止》一书中,樱木紫乃写了六个发生在北海道的“终止”的故事,故事中的男女——每次不得不在爱情和事业当中做选择的时候,她就两边都想放弃……他觉得自己像浮冰一样,漂来漂去,终将离开她的身边……她想,既然他不说话,那我就默默地陪着他好了。她的全部情感都被锁在心底,没有焦躁,没有不安,没有憎恨,甚至也感觉不到怜悯……他的心里有一柄怎么磨也磨不锋利的剃刀。他想用这‘剃刀’来切断什么,所以每个夜晚都会取出来研磨,可结果却越磨越钝……
  • 匪叔

    匪叔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
热门推荐
  • 大魔神之怒海红颜

    大魔神之怒海红颜

    远古时期,天下太平。各族生灵和睦共处。然,魔军突现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天下大乱,混战四起。诺,魔王子,大魔王麾下第一人,也是大魔王唯一亲传弟子。俊美无双,才智卓绝,身世成谜。涤荡四海八荒,横扫各族精英,所向无敌。各族闻风丧胆,纷纷臣服。是谁,安排了你我的初见?从此,命运的年轮开始逆转!我爱你所爱,思你所思,为你殚精竭虑,付出所有。为何,你的眼里只有你的友人和天下,独独看不到一直在你身边的我?从此,我厌恶了红色。那是痛彻心扉的孤独和绝望的颜色。可,无论世间转换多少年,我始终记得,你临去时说:“今生我无愧于朋友,无愧于这片天地。却欠你太多!我愿以千世修行,换与你来世相伴,愿我来世只为你生,只为你死,满心满眼,只你一人!”
  • 墓地有人:没事别挖坑

    墓地有人:没事别挖坑

    这是一部以一具尸体为主人公的小说。本来一具尸体也没什么可讲的,可是它却在将要被埋葬时,睁开了眼睛……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婚礼的成员

    婚礼的成员

    一段少女成长中的寂寞心程,卡森·麦卡勒斯完全真实自我写照的伟大作品,青春期少女在哥哥婚礼中的一连串心灵絮语与行动,呈现青涩生命的强烈孤寂。他们轻声细语,他们的声音盛开如花儿——如果声音可能像花,而话语声能够开放。也许我们都想自由,挣脱了好自己做主,但无论怎样努力都在定局之中。我就是我,你就是你,他就是他。我们每一个人都被自己限定。
  • 混沌圣诀

    混沌圣诀

    故事以主角重生到异世界为背景展开,横跨多个时代,面对不同的对手,主角虽然不为己甚,无奈对手咄咄逼人,主角只能勉强应对,不料却暗合无为而无不为的道家宗旨,成就了一段波澜壮阔的传奇。侏儒是天生的工程师和科学家,矮人都是天生的高级技工,如果单论钳工技术,全银河联邦最优秀的钳工也比不上一个普通的矮人族工匠…………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村姑瓜娘

    村姑瓜娘

    来自大草原的莎日娜,因为在放羊的旅途中小眯了一会就来到了架空的起业大朝!虽然少不了烦人的极品亲戚,但还有暖心的爹娘,端庄爱幼的大姐,调皮聪明的小弟,还有一个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本尊!瓜娘!!看平凡的瓜娘如何带着家人在起业朝生存,并且过上小康生活……
  • 清代学术概论

    清代学术概论

    《清代学术概论》是一部阐述清代学术思潮源头及其流变的经典著作,也是梁启超先生的代表性作品之一。梁启超先生将清代学术从时代思潮的角度划分为四个时期,并对每个时期作了简要而中肯的评介,精辟分析了各个时期及其代表人物的成就与不足。《清代学术概论》一经问世即受到读者欢迎,并成为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学子了解清代学术文化史的入门必读书。
  • 专宠霸爱:总裁宝贝太任性

    专宠霸爱:总裁宝贝太任性

    一个是一手遮天的不败女王葛家大少葛晴,一个是吼一吼地球抖三抖的情场大佬谭咏,一个视男人为废物,一个视女人如衣服,两个极端就如同金星和火星相撞,到底会擦出怎样的火花?“谭咏!把我放下来!”葛晴和谭咏两人的身手可以说是平分秋色,但是在力气这方面,葛晴再怎样都是一个女人,力气肯定不敌谭咏,于是此刻万般无奈地被一米九五的谭咏抗在肩膀上。“小老虎,在别人面前你可以狐假虎威,在我这,你就是我的小野猫,别总想着逃。”邪魅地扬起嘴角,敲着谭咏完美的侧颜,痞痞的坏笑,心冷得像块冰的葛晴,在那瞬间,仿佛被暖了一下,他这意思是说她可以在他面前放下所有伪装吗?所以,最后的最后,负负还真得正……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