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555900000009

第9章 异能再现

他脸上每个斑、每颗痣以及每条皱纹都特别鲜明。

每条皱纹又都透露出背后的故事。他开始了解了。

1

“闭上眼睛。”魏扎克医生说。

他身形矮胖,浓密的头发和铲形鬓角留成令人难以置信的式样。约翰无法完全理解这样的发型。在1970年像这样发型的人在东缅因任何酒吧里都肯定要被围观,而且魏扎克这个岁数的人,可能还要考虑将其收监。

这样的头发。哎呀。

他闭上眼睛。他的头上密布电极。电极连接到电线,电线又连入靠墙架子上的一台脑电图仪里。布朗医生和一个护士站在架子边,脑电图仪正安静地吐出一张宽的方格纸。约翰希望那个护士是玛丽亚·米肖。他有点儿害怕。

魏扎克碰了下约翰的眼皮,他颤了一下。

“呃……别动,约翰,最后两个了。就在……这儿。”

“好了,医生。”护士说。

一阵低沉的“嗡嗡”声。

“好,约翰。你还舒服吧?”

“感觉好像我的眼皮上放了硬币。”

“是吗?你很快就会适应的。现在我给你解释一下这个程序。我会让你在脑子里想象一些事物,每件事物你大约想10秒钟时间,总共20件事物。明白了吗?”

“明白。”

“很好。我们开始吧。布朗医生?”

“一切就绪。”

“很好。约翰,想象一张饭桌,饭桌上有一个橘子。”

约翰开始想象。他想到一张带折叠钢腿的牌桌。在它上面稍微偏离中心一点儿的地方,有一个大橘子,它布满痘痕的外皮上贴着“新奇士”(SUNKIST)的标签。

“很好。”魏扎克说。

“那个小机器还能看到我想象的橘子?”

“呃……嗯,能看到,以一种象征性的方式。这台机器在追踪你的脑电波。我们正在搜索有障碍的地方,约翰,损伤区域,可能的颅内持续压力的指征。现在不要说话,听问题。”

“好的。”

“想象一台电视机。它开着,但没接收到电视台信息。”

约翰想象一台电视机,在一个公寓房间内,就是他自己公寓内的那台。屏幕上一片亮灰色的雪花。为了接收效果更好,兔子耳朵状天线的顶端用锡箔纸包了起来。

“很好。”

一连串问题问下去。到了第11个事物时,魏扎克说道:“现在想在一片绿色草坪的左边有一张野餐桌。”

约翰想象,在他的脑子里他看到的是一张草坪躺椅。他皱了皱眉。

“出什么问题了吗?”魏扎克问。

“没有,完全没有。”约翰说。他使劲儿想。野餐,法兰克福香肠,木炭火盆……联系,该死,联系呀。在你脑子里想象一张野餐桌能有多难,生活中你可是见过它们无数次啊,一路想过去。塑料勺子和叉子,纸盘,他父亲戴着顶厨师帽,一只手操着把长叉子,腰上系着围裙,围裙上通身印刷着一行歪斜的字体:厨师需要喝一杯。他父亲做好汉堡后,他们会全都开始坐到——

啊,来了!

约翰笑了,但随后就笑不出来了。这一次出现在他脑海里的是一张吊床。“胡扯!”

“没有野餐桌?”

“真是太奇怪了。我好像根本没法儿……想象它。我知道它是什么,但就是无法在脑子里具象化。太奇怪了,是不是?”

“不要紧。再试一个:一个地球仪,放在一辆皮卡车的发动机罩上。”

这个很轻松。

第19项,是一处路标下放着一只划艇(谁想出来的这种场景,约翰纳闷儿),问题又来了。真让人沮丧。他看到的是一处墓碑旁有一个密封球形救生器。他用力集中注意力想,却想到一处高速公路立交桥。魏扎克安慰了他一下,过了一会儿,导线从他头上和眼皮上拿开。

“我为什么看不到那些东西?”他问,眼睛从魏扎克身上移到布朗身上,“到底是什么问题?”

“很难确定,”布朗说,“可能是一种特定部位的记忆缺失。也就是说可能是那次事故损坏了你一小部分的大脑,我的意思是说非常细小的一点。问题是什么我们还说不准,但很明显你丧失了许多描绘记忆,我们碰巧碰上了两处。你很可能还会遇到更多。”

魏扎克突然问:“你是不是小时候经受过一次头部创伤?”

约翰疑惑地看着他。

魏扎克说:“有一道旧伤痕。有种理论,约翰,是基于大量统计调查……”

“远远没有完成的调查。”布朗刻板地说道。

“的确远远没有完成。不过该理论认为,先前就受过某种脑外伤的那些人更容易从长期昏迷中醒过来……似乎是大脑由于第一次受伤而有了某种适应,从而能让它挺过第二次。”

“这个理论还没被确定。”布朗说。他好像不赞成魏扎克把这个理论提出来。

魏扎克说:“伤痕就在那里。你可能不记得那时候发生的事儿了吧,约翰?我猜你肯定忘了。你是从楼梯上摔下来了,还是从自行车上?伤痕显示是在你小时候发生的。”

约翰仔细想了想后,摇摇头:“你们问过我父母吗?”

“他们都不记得你头部受过伤……你什么事儿都没发生过?”

有那么一瞬间,他的脑海中浮现出一些破碎的印象——包括烟、黑色、油,以及橡胶的气味,还有冷的感觉。这些印象很快消失了。约翰摇摇头。

魏扎克叹口气,又耸了耸肩:“你一定很累了。”

“嗯,有点儿。”

布朗坐在测试台的边上。“现在11点15分了。你今天上午挺辛苦的。如果你愿意的话,魏扎克医生和我会问你几个问题,问完你就回你房间睡觉。怎样?”

约翰说:“可以。你们从我脑子里取得的图像……”

“那是CAT扫描图。”魏扎克点点头,“就是计算机X射线轴向分层造影扫描图。”他拿出一盒芝兰(Chiclets)口香糖,摇出3颗倒进嘴里。“CAT扫描图其实就是一系列脑部X光照片,约翰。计算机强化那些图像和……”

“给你们显示的结果是什么?我还可以活多长时间?”

“什么叫‘我还可以活多长时间’?听起来就像老电影里的一句台词似的。”魏扎克说。

“我听说从长期昏迷中醒过来的人一般都维持不了多久,”约翰说,“他们会衰退回去。就像一个电灯泡,在完全烧坏之前会特别亮那么一下。”

魏扎克哈哈大笑,是那种发自肺腑的有力的大笑,很奇怪,他含着口香糖却没有咳嗽。“噢,太有戏剧性了。”他一只手按到约翰的胸膛上,“你以为吉姆和我在这个领域内都是小孩子吗?唉。我们可都是神经学专家,你们美国人所谓的高端人才。这就是说,我们只是在人脑机能方面不大懂,但并不是彻头彻尾的笨蛋。嗯,跟你说吧,是的,有的人会衰退回去,但你不会。我想我们可以这样说,吉姆,是吧?”

“是的。”布朗说,“我们没发现什么大损伤。约翰,得克萨斯州有一个男的,昏迷了9年时间。现在他是一名银行信贷员,这个工作他干了6年了。在这之前他还干了两年的出纳员。亚利桑那州有个女的躺了12年,她在分娩的时候麻醉方面出了故障。现在她坐轮椅,但是她活着而且很清醒。她在1969年醒过来,见到了12年前她生下的孩子。那孩子当时已经上七年级了,还是名优等生。”

“我会坐轮椅吗?”约翰问,“我的腿伸不直。我的胳膊还好点儿,但这腿……”他的声音弱下去,摇摇头。

魏扎克说:“韧带缩短了,是吧?这就是昏迷的病人开始抽缩成我们所称的‘胎前期状态’的原因。但是关于昏迷中发生的生理退化,我们现在比以前认识得更多了,可以更好地应对这种现象。你一直在医院理疗师的指导下有规律地锻炼,即使在睡觉的时候也是。不同病人对昏迷的反应不同。你的退化发生得很慢,约翰。像你说的,你的胳膊反应灵敏,没有丧失功能,但也是有退化的。你的治疗需要很长时间而且……我该对你撒谎吗?嗯,我想不该。你的治疗需要很长时间而且很痛苦,你会痛苦得流眼泪,你也许会慢慢恨上你的主治医师,也许会慢慢爱上你的床。会有手术,如果你特别特别幸运的话,就只有一次,但是很可能需要四次,要拉长韧带。这些手术仍然算是新型手术,有可能完全成功,或者部分成功,也有可能完全不成功。但是上帝保佑,我相信你会重新站起来走路的。我想你可能玩儿不了滑雪或跨栏,但你可以跑步,而且肯定能游泳。”

“谢谢你。”约翰说。他突然对这个有口音、留着古怪发型的人有了好感。他想为魏扎克做些什么作为报答——与此同时一个强烈的愿望(简直是一种需要)涌上来,他想触碰魏扎克一下。

他突然伸出双手捧住魏扎克的手。这位医生的手大而温暖,纹路很深。

“嗯?这是干什么?”魏扎克温和地问。

就在那一瞬间,事情改变了。说不清是如何改变的。只是在突然间,魏扎克好像就一览无遗地展现在他面前了。魏扎克似乎……站在当中,在一团美好清澈的光亮中被勾勒出来。他脸上每个斑、每颗痣以及每条皱纹都特别鲜明。每条皱纹又都透露出背后的故事。他开始了解了。

“我需要你的钱包。”约翰说。

“我的……?”魏扎克和布朗互相惊诧地看了一眼。

“你的钱包里有一张你母亲的照片,我需要它,拜托了。”约翰说。

“你怎么知道的?”

“拜托拿出来一下!”

魏扎克打量了一会儿约翰的脸,然后慢吞吞地在他的工作服下翻了一遍,拿出一个罗德·巴克斯顿牌(Lord Buxton)的旧钱包,鼓鼓囊囊的,已经变形了。

“你怎么知道我带着一张我母亲的照片?她已经去世了,在纳粹占领华沙的时候……”

约翰从魏扎克手里一把拿过钱包。魏扎克和布朗两人满脸惊愕。约翰打开钱包,没理会装相片的塑料夹层,而是把手伸进后面,手指匆匆拨拉过旧名片、收到的账单、一张已作废的支票,还有一张某个政治集会的旧票,然后拿出一张塑封的小快照。照片上是一个年轻妇女,相貌朴实,头发梳到后面,罩在一块方巾下。她的笑容灿烂而又富有朝气,正牵着一个小男孩儿的手,旁边有一个男人,身穿波兰军装。

约翰把照片夹在两手间,闭上眼睛,过了一会儿,出现了一片黑暗,随后从黑暗中冲出一辆马车……不,不是马车,是一辆灵车。一辆马拉的灵车。灯用黑色粗麻布蒙起来。毫无疑问那是辆灵车,因为人们在——

(成百上千地死,哦,是成千上万地死,对抗不了装甲部队,德国国防军,用19世纪的骑兵应对坦克和机关枪。此起彼伏的爆炸。嘶喊,死去的士兵,一匹马被炸出了内脏,两眼可怕地上翻,露出眼白,后面是一架倒翻的火炮,更远的后面,他们来了。魏扎克来了,站在马镫上,在1939年夏末歪斜的雨中高举着手中的剑,他的士兵跟在他后面,跌跌撞撞地穿行在泥泞中,纳粹虎式坦克的炮塔炮追踪着他,锁定了他,将他置于括弧内,开炮,“轰”地一下,他腰以下的部位就没有了,剑飞出手中。路的前面就是华沙城。纳粹狼在欧洲大地上肆虐。)

“真的,不能这样下去了。”布朗说道,他的声音听起来遥远而忧虑,“你在过度刺激自己,约翰。”

声音从很远的地方传来,最终来自一个走廊里。

“他让自己进入了某种恍惚状态。”魏扎克说。

这里很热。他在流汗。他在流汗,因为——

(整个城市陷入火海中,成千上万的人在逃跑,一辆卡车轰鸣着左右摇摆,行驶在鹅卵石铺就的街道上,卡车后面满满一车全是德国士兵,他们戴着煤斗形钢盔,在挥手,那名年轻妇女这时不笑了,她也在逃跑,没理由不跑。孩子已经被送到安全地方去了,这时那辆卡车碾上路边石,挡泥板撞上了她,撞烂了她的臀部,把她撞得飞起来,穿过玻璃窗,掉进一个钟表店里,所有钟表这时开始鸣响,因为时间到了,时间是——)

“6点钟。”约翰声音沙哑地说,他的眼睛上翻到变形的、鼓胀的眼白,“1939年9月2日,所有的布谷鸟一起唱起来。”

“哦,天哪,我们碰到什么了?”魏扎克低声说。那名护士退后,紧靠在放脑电图扫描仪的架子上,脸色苍白,面露恐惧。每个人此刻都在害怕,因为空气中弥漫着死亡的气息。死亡总是弥漫在这里的空气中,这家——

(医院。乙醚的气味。他们在那块死亡之地上嘶喊。波兰死去了。在纳粹国防军的闪击之下,波兰沦陷了。臀部被撞碎。隔壁床的男人喊叫着要水,喊啊,喊啊,不停地喊。她记得“孩子是安全的”。什么孩子?她不知道。什么孩子?她叫什么名字?她不记得了。只记得——)

“孩子是安全的,”约翰沙哑地说,“嗯哼,嗯哼。”

“我们不能让他这样下去了。”布朗又一次说。

“你怎么能这样说呢?”魏扎克声音冷淡地说,“太过分了……”

声音渐渐弱下去。声音被压在阴云下。一切都被压在阴云下。欧洲也在战争的阴云下。一切都在阴云下,除了那些山峰,那些——

(瑞士的山峰。瑞士,她现在姓博伦茨,全名约翰娜·博伦茨,丈夫是一名工程师或是建筑师,不管怎样,反正他是造桥的。他在瑞士造桥,有羊奶,羊奶酪。一个婴孩儿。哦,生产!生产时太可怕了,她需要药,需要吗啡,约翰娜·博伦茨,因为臀部。臀部曾被撞烂过。它做过手术,然后它“睡着”了,而现在由于她要生孩子,骨盆伸展开,它又“醒来”了,开始尖叫。一个孩子,两个孩子,三个孩子,四个孩子。他们并不是一起降生的,不是——他们是多年的收获。他们是——)

“孩子。”约翰用轻快的语调说,接下来他说话的声音成了女声,完全不是他自己的声音,是一个女人的声音。一首莫名其妙的歌曲从他嘴里唱出。

“上帝啊,这是什么……”布朗说。

“波兰语,这是波兰语!”魏扎克叫道。他瞪大眼睛,脸色发白:“这是首摇篮曲,用波兰语唱的摇篮曲,我的上帝啊,天哪,我们碰到的这是什么呀?”

魏扎克向前俯下身,好像要和约翰一起穿越那些岁月,好像要越过它们,好像——

(桥,一座桥,在土耳其。然后是远东某个很热的地方的一座桥,是老挝吗?看不出来,在那儿死了一个人,汉斯在那儿死去了,然后又是弗吉尼亚的一座桥,横跨拉帕汉诺克河,还有另一座桥,在加利福尼亚。我们现在在申请公民资格,到一个又热又小的教室里上课,那在一个总是充满胶水味儿的邮局后面。此时是1963年,11月,我们听到肯尼迪在达拉斯遇刺时,我们哭了,在那个小男孩儿向他父亲的棺材敬礼时,她想起“孩子是安全的”。这勾起了她某段燃烧、某段剧烈燃烧和悲痛的回忆,什么孩子?她梦到了那个孩子,于是头痛犯了。男人去世了。赫尔穆特·博伦茨去世了,她和孩子们住在加利福尼亚州卡梅尔。一座房子里,在,在,在,在哪里,看不清路标,这在“死亡区域”里。和那个划艇,那个草坪上的野餐桌的情况一样,在“死亡区域”里。华沙也一样。孩子们离去了。她一个又一个地去参加他们的毕业典礼,她的臀部在疼痛。一个死在了越南,剩下的都还好,其中一个在造桥。她的名字叫约翰娜·博伦茨,夜半独处时,她有时会在钟表嘀嗒作响的黑暗中想:“孩子是安全的。”)

约翰抬眼看他们。他的脑袋感觉怪怪的。环绕在魏扎克身边的那怪异的光芒消失了。约翰感觉身体还算正常,只是有气无力,还有点儿恶心。他看了一会儿手里那张照片,把它还给魏扎克。

布朗问他:“约翰,你没事儿吧?”

“挺累的。”他低声说。

“你能告诉我们刚才你怎么了吗?”

他看着魏扎克,说:“你母亲还活着。”

“不,约翰。她很多年前就去世了,在战争中。”

约翰说:“一辆德国军车撞了她,她飞起来撞碎了一个玻璃橱窗,掉进了一家钟表店里。她在一家医院里醒过来,患了失忆症。她没有身份证明文件,取了个名字叫约翰娜……或者类似的名字。我没看出她改了什么姓,不过战争结束时她到了瑞士,嫁给了一个瑞士……工程师,我想是。那个人的专业是造桥,他的名字叫赫尔穆特·博伦茨。因此她结婚后的名字就叫约翰娜·博伦茨,现在也是这个名字。”

那护士的眼睛睁得越来越大。布朗医生显得很不高兴,可能是因为他认为约翰在捉弄他们所有人,也有可能仅仅是因为他不喜欢自己规整的测试计划被打乱。但魏扎克的脸上很平静,且若有所思。

“她和赫尔穆特·博伦茨生了4个孩子,”约翰的声音还是刚才那样,平静、有气无力,“他的工作使得他在全世界到处跑。他在土耳其待过一段时间。还有远东的某个地方,老挝吧,我想是,也有可能是柬埔寨。然后他到了这里。先在弗吉尼亚,然后在一些我没看出来的地方,最后是在加利福尼亚。他和约翰娜成了美国公民。赫尔穆特·博伦茨后来死了。他们的其中一个孩子也死了。其他的都活着,而且都过得很好。只是她有时做梦会梦到你。在梦里她在想‘孩子是安全的’,但是她不记得你的名字。她可能觉得现在太迟了。”

“加利福尼亚?”魏扎克若有所思地说。

“萨姆·魏扎克,真的,你不能鼓励这种行为。”布朗医生说。

“加利福尼亚哪里,约翰?”

“卡梅尔,靠近海边,但是我看不出哪条街。它就在那里,但我辨认不出来。它在‘死亡区域’里,就像看不到野餐桌和划艇一样。但她确实是在加利福尼亚州的卡梅尔。约翰娜·博伦茨。她并不老。”

“是,她当然不老。”萨姆·魏扎克还是刚才那种若有所思、出神的语气,“德国人入侵波兰的时候她才24岁。”

“魏扎克医生,我不得不强调一下。”布朗声音严厉地说。

魏扎克好像是从沉思中一下子醒过来似的。他左右环顾一下,仿佛第一次注意到他这位小同事:“当然,当然你得强调。嗯,约翰已经完成他的问答过程了……虽然他回答的比我们问他的要多。”

“那都是胡言乱语。”布朗毫不客气地说,而约翰则想:他害怕了,怕极了。

魏扎克对布朗笑了笑,又对那名护士笑了笑。她正盯着约翰看,就好像约翰是一头在粗劣建造的兽笼里的老虎一样。“别说起这个事儿,护士。别跟你的主管、你的母亲、你的兄弟、你的爱人或者你的牧师说这个事儿。明白了吗?”

“是,医生。”护士说。但是她会说的,约翰心里想,看了一眼魏扎克。他知道,她会说的。

2

他睡了大半个下午。大约4点钟的时候,他被推出来,沿着走廊到电梯,下楼到了神经科,做了更多的测试。约翰哭了。成年人应有的机能控制他好像基本都没有。回去的路上,他尿在了自己身上,像个婴儿一样让人换尿布。深入骨髓的沮丧感第一次(还远远没到最后一次)席卷了他,他毫无抵抗能力,真希望自己死掉算了。自怜夹杂着沮丧,他想这是多么不公平啊,他成了瑞普·凡·温克尔[47]。他无法走路,女朋友已嫁给他人,他母亲又迷信宗教。他看不到前面有任何值得为之而活着的东西。

回到房间,护士问他想要点儿什么。如果是玛丽亚当班,约翰会要点儿冰水。但她3点钟时就离开了。

“不要。”他说,翻过身脸对着墙壁。过了一会儿,他睡着了。

同类推荐
  • 白小孟的白日梦

    白小孟的白日梦

    来自三线小镇的女孩白小孟,最大的梦想是考进音乐最高学府,却遭到老师同学,甚至奶奶爸爸叔叔婶婶的嘲笑。一到北京便遭遇到了各种挫折。一夜之间,被室友赶出家门,被教授赶出师门,怎么向家人交差?难道她真的注定成为别人的笑柄?焦头烂额之下,她会遇到转折的契机吗?损友死党好闺蜜牛红红的到来缓解了白小孟的心情,“牛哄哄的白日梦”组合在他乡情感弥坚。白小孟默默祈祷,在苦逼的艺考生活中,赐我一个大帅哥,谁知老天却派来了两个,这可怎么才好……这部小说讲述了一个艺考生的酸甜苦辣。其中不乏对艺考规则的深入解读,对陪考家长的温情刻画,悦读之余更是一部艺考指导书。
  • 缥缈·阎浮卷

    缥缈·阎浮卷

    盛唐,长安,百鬼夜行,千妖伏聚。西市坊间,阴阳交界处,有一座神秘虚无的缥缈阁。缥缈阁中,贩卖奇珍异宝,七情六欲。人,妖,鬼,神往来其间。缥缈阁在哪里?无缘者,擦肩难见;有缘者,千里来寻。世间为什么要有缥缈阁?众生有了欲望,世间便有了缥缈阁。
  • 热河官僚

    热河官僚

    书中的“何大官僚”在解放热河时来到热河城当副区长,经历了公私合营、三反五反、反右、“文革”、改革开放等所有运动。可他革命了一生,官职却几十年未变,最终也没有跳出“科级“。这固然有他个人的原因,但更多的是社会历史的原因所造成的。科级的“何大官僚”一生的官史就是热河的一部历史,其中的经验、教训是值得我们借鉴的。这种经验教训又是整体性的,它涵括了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的某些规律。这也显示了热河人的生存形态和心理状态,从而从不同的层面交织融汇成一幅多姿多彩的热河人的人生景观,展现了特定地域的人心民情。
  • 波兰小说三题

    波兰小说三题

    在“另一个欧洲”(米沃什语),波兰属于令人瞩目的文学大国,诗歌、戏剧一直是其强项,而自十九世纪后期始,小说也开始繁荣,仅在诺贝尔文学奖的历史上,就先后有两位著名小说家荣膺该奖,一九〇五年授予显克维支,一九二四年授予莱蒙特,而他们不过是一大批杰出小说家的代表。波兰自一九一八年复国后,文学在各方面得到极大的复兴,二战后虽然在文化和意识形态方面受制于苏联官方及其扶植的波兰政权的主导,文学一度丧失活力,但在斯大林去世后,波兰政治、文学开始“解冻”,此一时期文学又释放出一定的创造力。译者译出的这三篇小说,即出现于这个时期,它们在波兰战后文学史各占其显著的地位。
  • 老残游记(古典文库)

    老残游记(古典文库)

    本书为清末四大谴责小说之一。书中借老残的游历见闻,揭露了“清官”苛政的暴虐,指出“不要钱”的所谓“清官”其实是一些“急于做大官”不惜杀害百姓邀功的刽子手。对这一点,作者自己也颇为得意,称:“历来小说皆揭赃官之恶,有提清官之恶者,自《老残游记》始。”这里反映出作者同情民生疾苦的比较进步的一面,但他的基本政治主张却是落后的,反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义和团的反侵略斗争,这在本书中也有明显的表现。因此,《老残游记》是一部瑕瑜互见的书。
热门推荐
  • 家有贵妻

    家有贵妻

    生逢乱世,本是无可奈何!一场惊天之变,散漫好吃的她,却背负起了整个家族生死兴衰的命运。“哪怕是用尽百种办法,我都会嫁给你。”她笑的自信,说的任性。“我想娶你,却不能自私的将你推入险境。”他眉头深锁,内心苦涩。在彼此相爱的年纪,因为朝堂,因为君臣,也因为国家大义,他们错过,他们等待。可当那一天到来时,她,不再是他的唯一!“我要娶你,为你指画山河,江山为聘!”他将逃跑的她,霸道的搂入怀中。“江山于我,不过是两个字。我要的,只是那个爱我如初的人。”她笑,亦如当年说嫁他时的任性。他曾说,不会将她--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锦绣陷阱

    锦绣陷阱

    云子衿穿越了,作为胎穿的她,睁眼的第一件事不是婴儿啼哭,而是思考着如何在这个吃人不吐骨头的大宅院中立足生存。沐疏重生了,他睁开眼的第一件事就是仰天大笑,感谢天恩浩荡,给了他重来一次的机会,他一定好好谋划,虐死前世将他利用至死的渣女。总之一句话,就是重生男主自以为设了陷阱,引女主跳进去,却自己先掉进去了的故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快穿之男配又去玩了

    快穿之男配又去玩了

    震惊,某纨绔少爷凭空消失后成为了各个世界的深情男配?傅煜:我只是不想继承家产(才被坑)。系统:我只是多了个儿子↑。莫青呈:我只是想追个男人。某女:我费尽心思计划这一切,只为了让你心甘情愿,步入我的怀里。可到了最后,为什么却是我迫不及待了呢?本文神经男×女霸总(性格)当沙雕男遇上霸总女,傅煜表示:这个霸气多金又美腻的女人他不认识!!某女霸总:“嗯?钱又不够花了?想报复谁我帮你?”傅煜:“没有没有没有”纯搞笑,不开车/笑
  • 浴火重生:毒医小魔妃

    浴火重生:毒医小魔妃

    不能修炼?无法感应魔法元素?胆小如鼠?重生异世的叶云舒,一醒来就发现自己头上顶了如此多的标签。真是瞎了他们的狗眼!面对族人欺辱,歹人迫害,放出神兽碾死都算是轻的。拥有自然魔法的传承,救人杀人,全在一念之间。一个有着血海深仇,一个有着迷离身世;当桀骜腹黑的他,遇上古灵精怪的她,谁会被谁驯服?
  • 欧克暴君

    欧克暴君

    既残忍又狡猾既狡猾又残忍来自恒古星河的屠戮者,不可阻挡的绿色瘟疫,秉承着与生俱来的意志和天赋,它们是兵器,它们是火焰! 当第一个欧克破土而出,整个世界便已注定将要在一场史无前例的WAAAGH下颤抖!(老莫的古巨圾:975466881,想上来的小子就上来吧)
  • 午夜馒头铺

    午夜馒头铺

    大家有没有发觉,有些早餐店的早点明明很好吃,但是每个月总有那么两天,忽然发涩,难以下咽。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想过,也许那些早点根本就不是给人吃的……
  • 软萌巨星有点萌

    软萌巨星有点萌

    天赋,演技炸裂,被看好,被授予高度评价,看过她的作品便会期待她的未来,然而还是个孩子的她,突然遭遇不测,她离开了,彻底离开了,星光璀璨的地方还会再次拥有这样的未来巨星吗?八年后,一个看似软萌软萌,似乎还有些憨憨的年轻女孩走入了大众的视野,命运的蹉跎又将会给大众一个怎样的惊喜呢?安静,不争不抢,内向的性格,似乎没有存在感,但却又每一部作品都让人眼前一亮,这样的她适合娱乐圈的生存法则吗?
  • 花与恶心:安德拉德诗选(俄耳甫斯诗译丛)

    花与恶心:安德拉德诗选(俄耳甫斯诗译丛)

    《花与恶心:安德拉德诗选》收入了三部重要诗集(《一些诗》《自然之爱》《人民的玫瑰》)中的诗歌作品。他解放了诗歌语言,大胆采用平民化的口语来书写日常生活,甚至糅入市井俚语,以冷峻幽默的同情心,提升了巴西日常生活的抒情表现力。
  • 末世之黄昏

    末世之黄昏

    丧尸爆发,人性泯灭,过往的一切,都已不复存在!兄弟之情,男女之爱,在末日面前,显得那么的苍白无力!黄昏已经来临,黎明的曙光,何时才会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