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377600000001

第1章 正文(1)

各位老师、同学,晚上好。今天我感到诚惶诚恐。王老师(王恩哥院士,北京大学校长)刚才介绍我是一个蛮不错的中青年学者,我心里觉得有些担当不起。而要在这里讲“负责任的科学研究”这样一个讲座,自己就不免觉得颇为难以胜任了。2004年,只是因为一些非常偶然的因素,我站到了化学学院为研究生开设的“学术道德规范与科技写作”课程的讲台上,之后研究生院的老师对我有了一点了解。本学期初,他们和我联系,希望我能在“才斋讲堂”上讲一讲和学术道德规范相关的话题。我想,虽然才疏学浅,但作为一个老师,在北大这个校园里我也有这样的责任。只是待会儿同学们可以听到,其实我的很多认识是感性的,并不能像一个深入系统地从事学术道德规范研究的学者那样讲这个严肃的话题,不过我尽力而为。

今年,教育部出版了一本《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学术规范指南》。在我们中国的大学里,这本指南是作为学术道德规范的学习材料,教育部要求各大高校做相关的宣讲来介绍其中的内容。我想,我们很多同学手头都已经有了这本小册子。这本小册子很明确地告诉大家哪些是我们应该做的,也告诉我们哪些是不能做的。在美国也有类似的学习材料。1989年美国科学院出了一本名叫On Being a Scientist的小册子。那是一本手册性的著作,旨在描述科研实践的规范与伦理基础,所针对的主要对象是美国研究机构的研究生。到1995年,美国科学院、美国工程院和美国医学研究院联合成立了一个“科学、工程和公共政策委员会”,对第一版的On Being a Scientist进行修订,完成了第二版。那本书的中译本在2004年由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由北大哲学系的刘华杰教授翻译,中文译名是《怎样当一名科学家》。它所涵盖的内容在深度和广度上都相当引人入胜,所以我在这里给大家做一个推荐。我想,我们大部分同学有机会都应该看一看那份材料。我今天讲的不少内容和观点,都是从那本书中来的。

现在说起学术道德规范,大家都会很警觉。其实在上个世纪最后的10年间,我们就看到我们国家的权威机构开始就此问题不断发布指导性文件。1999年,科技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协联合出台了《关于科技工作者行为准则的若干意见》。2002年,北京大学也制定了《北京大学教师学术道德规范》,之后还进行过修订。可以说,就国内的基本情况而言,大家还是非常重视学术道德规范的,但在学术道德规范的践行中仍然存在令人担忧的状况。

这里我们先来看一位台湾教授给我的一封信,我是在2003年9月收到的。在那一年秋季开学后,化学学院组织一个研究生的报告会。由于当时院里正在安排我筹备“学术道德规范”课程,院领导就让我在报告会上谈一谈相关问题。其后,有关这个报告的消息出现在我们院的网页上。台湾中央大学李光华教授得知此事后,觉得有必要和我说一下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就给我写了一封信。在信里,他提到了2003年去欧洲参加Gordon Research Conference的一些遭遇。Gordon Research Conference是科学界非常著名的学术讨论会。在会议期间,李光华教授遇到了很多著名学者与同行。令他很惊讶很感慨的是,有三位欧美的教授非常主动地和他谈起有关中国作者所投化学学术论文的情况。三位教授中,一位是一份美国重要化学期刊的副主编,一位是一份国际学术期刊的主编,还有一位是一份国际学术期刊的编委会成员。他们都在批评中国的作者没有责任心,不少人一稿多投,并且发现有不少论文的质量非常低劣。他们就因此而怀疑此种状况是不是反映了中国人的文化品质。李光华老师的这封信对我的触动很大。后来我每次在化学学院给同学讲学术道德规范的时候,都会讲这封信,并且我也想用这封信所提到的西方学者的观感来让同学们想一想中国人的文化品质问题,来想一想我们中国人到底怎么了。

现在离开2003年已经过去了7年的时间,我们的情况有没有好转?随着我们中国整体学术水平的快速提高,情况是在好转,但还是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关注,需要我们努力去解决。我现在担任一份重要的高分子国际专业期刊Polymer的中国区副主编,也要处理相当不少的稿件。在这两个星期,我就收到了两份存在明显问题的来稿。有一稿件的投稿信首先指明了那是一份修改稿,但我们并没有看到作者针对审稿意见所作的回复,我们查找了数据库,也找不到原稿在哪里,这让我们觉得非常担心。去信询问后,作者告知这是一份original submission,是初投稿件,而投稿信中所述的只是一个无心的错误。这类无心的错误给我们造成了非常大的困惑。我想一个严谨的学者在投稿时,他不应该犯这样低级的错误。另外还有一篇来稿,同样让人觉得失望。在投稿信中,作者明确说明那是一份投给另一家出版集团所属杂志的稿件。这让我们感到,很有可能这是一份被那家杂志退稿的文章,作者似乎连投稿信都未修改即重投给我们。看到这样一封投稿信,其实这篇文章的结局就已很清楚。把稿件的内容看一下,就进一步发现文章写得很不认真,内容也乏善可陈,我们马上就予以退稿。所幸的是,这样的稿子现在是由一个中国的编辑来处理。但如果是由国外的编辑处理,是不是人家还会要问: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发展,为何中国科学界的文化品质还是非常低呢?

刚才提到的与投稿相关的一些问题只是我们学术道德规范当中的一部分。学术道德规范中存在的问题事实上是世界性的。在这里给大家看《自然》杂志在2005年发表的一个评论。这个评论是一个调查小组调查了美国国家卫生署(NIH)资助的研究项目中科学家所表现出的不良状况后撰写的,标题令人震撼,叫“Scientists Behaving Badly”。评论关注的不端行为不仅有我们所熟知的剽窃、伪造、抄袭,还有其他很多类型,总共列了16条,涉及以往被认为是模糊的地带,比如在文章中将一些实验细节掩藏起来、在文章中忽视他人的工作、以及在研究过程中有意忽略一些与研究者想象不符的东西等等。按照现在我们的科学共同体对问题的认识来说,这样的行为是不能允许的。评论的作者对调查结果做了一个非常详细的统计,他们的结果告诉大家,在我们的科学共同体中,在当今社会中,我们还有必要提高我们的学术规范,我们必须按照最高的科学标准行事,以竭力保护科学的诚信。

事实上,学术道德规范的重要性和严肃性已超越学术共同体的范畴。在《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学术规范指南》中提到了学风问题,认为“学术风气不仅关系到学术本身的继承、发展与创新,而且关系到整个社会的风气、整个民族的精神状态。不良的学风不仅损害学者和学术的形象,而且会影响公众对价值理想和价值导向的认同,从而影响到整个民族的精神状态和整个国家的社会风气”。今天,我们应该一起来想一想,当学风问题关系到社会风气的时候,我们应该担当怎样的角色?我们生活的时代早已没有了宗教审判庭。但在非常大的程度上,我们有那样一种倾向:以科学的功能来替代宗教的功能,以科学研究的学术规范来衡量我们社会生活的规范。因此,我们强调要开展负责任的科学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对此,张存浩先生有精辟的论述。张先生曾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主任。2002年,他作为基金委监督委员会主任写了一篇虽然很短,但非常有力量的文章。他说,科学在外在方面,它要履行科学对于社会的责任;在内在方面,我们必须要提倡良好的科学实践准则,来保证科学研究工作;而好的科学、负责任的科学最后在精神方面,会为这个社会提供一种力量的源泉,同时,高尚的科学道德也就是科学研究的精神力量。

接下来我们要谈什么是负责任的科学研究。在谈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回答什么是科学。我今天所讲的一些科学的例子大致属经验科学的范畴。我知道在座的同学可能有一半以上是学习社会科学或者人文科学的。我想,在经验科学当中所提出来的那些规范,对于大家来说也应该是很值得倡导的有价值的东西,所以我斗胆在这里以经验科学的内容来谈一谈什么是科学。

借用亨佩尔(C. G. Hempel)在《自然科学的哲学》一书中的观点,经验科学的目标是指向一个内容广泛的、健全的、经验知识的总体。这些知识的总体有一套被有力地确认的经验陈述所代表。什么叫被有力地确认的经验陈述?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它是由事实检验所达到的一种经验陈述。由此,经验科学能够探究、描述、说明、预言我们的世界。我想用一个例子来陈述一下这里所提出来的关于经验科学的定义。这个例子选自我所从事的高分子专业,因为我对自己专业的知识懂得多一点。

高分子是指分子量很大的物质。我们很容易理解高分子和小分子之间的区别。一个甲烷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结合四个氢原子形成的,是最简单的有机物。甲烷就是我们日常使用的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一种气体。如果我们将甲烷分子中的一个氢用一个甲基来替代,就得到了一个乙烷分子,它含有两个碳原子。我们可以将含碳原子的甲基和亚甲基线型组合起来,得到更大的分子。当碳原子数为六时,这样的分子是己烷。在室温下,己烷也是液态了。若进一步增加这类分子中碳原子的数目,就可以得到一个简单的高分子,即所谓聚乙烯,它是固态的。

从化学合成上讲,要获得聚乙烯可用乙烯的聚合来实现。我借用我的同事李子臣教授给本科同学上课时用过的一个卡通图像来解释一下这个问题。乙烯分子中,一个双键将两个碳原子联在一起,好比我们让两只米老鼠两双手相互握在一起组成一个小单元。如果我们考虑有许多米老鼠,让每只米老鼠的两只手分别与相邻的两只米老鼠拉在一起,那就会形成一条很长的队伍。在一定的反应条件下,乙烯分子的双键打开,通过单键将碳原子相互连接就得到了最为简单的高分子聚乙烯。当聚乙烯的分子量非常高,就如手拉手的米老鼠的数目非常多时,这种线型化学结构可以呈现出复杂的构象,直线的形式只是其中的一种,当这条长线扭曲回转,我们可以看到一种被称为无规线团的图像。虽然处理无规线团问题需要高深一些的知识,但就化学结构而言,聚乙烯真的是非常简单。不过在九十多年前,大家对此并没有理性的认识,那时高分子的科学概念还没有建立起来。

如今我们知道高分子是非常有用的材料,现代社会离不开高分子。如果我叫在座的同学把身上的高分子,且不说天然高分子,全部拿出来给我,你们当然都不会愿意。不愿意的原因很简单,因为高分子包括了我们通常所说的纤维、塑料和橡胶。若我硬要拿走这些东西,你就会说:陈老师在羞辱我,要让我一丝不挂。的确如此,现在我们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消耗的高分子的量远多于我们所使用的其他材料。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如果按照高分子的体积来计算,它已经超过了所有金属材料的总量。为什么要用体积来算呢?道理很简单,因为高分子的密度比金属的密度要低很多。多数高分子的密度在1g/cm3左右,很轻。轻有轻的好处,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容易。

我说我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高分子,自然不是仅仅指高分子用在了我们的衣物或是大家在桌子上放着的饮水杯上。我们知道,汽车中就有极其多的部位用到了高分子。目前汽车工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趋势就是要尽可能地应用高分子作为材料。刚才提到高分子的密度要比金属低很多。如果我们在汽车上增加高分子的用量,就意味着汽车将越来越轻,这自然也就可以降低驱动汽车所需消耗的能源,所以那是一个绿色的概念,很受欢迎。在汽车工业中应用高分子的另一个趋势是最好用同一种高分子来制造汽车的不同部件。若能如此,那么在汽车报废时,我们就可以比较方便地回收材料,将之用于其他地方。因此,这也是一个进行资源有效再利用的主意。

高分子和高科技的关系极其紧密,例子比比皆是。我看到在这个课堂中,很多同学都在用电脑。大家可能从未留心过在一台电脑中高分子到底用了多少。事实上,没有高分子,则信息时代的科技成就无法为我们所享用。微电子工业中需要用到高分子才能完成集成电路的印刷和制造。在大家看到的电脑屏幕的底部就有一层薄薄的高分子膜作为反射材料,它使得屏幕显得亮起来。在生物医学领域,也有很多医用高分子已经作为材料进入到我们的生活中。现在,我们知道有极其多的科学研究涉及高分子领域。按美国1980年代中后期的统计数据,那时即有超过50%的化学家是在从事和高分子相关的工作。

同类推荐
  • 民国时期西部边疆的政权建设与族群关系(21世纪中国民族问题丛书)

    民国时期西部边疆的政权建设与族群关系(21世纪中国民族问题丛书)

    本书另辟蹊径,以民国历史为考察的入手点,重点关注宏观历史下的社会变迁与其中微观层面的群体或个人行动间的相互关系,进而探索历史事件与历史趋势的社会学意义。因此可以说,本文集是有关民国时期西部民族地区社会史研究的汇编,其中蕴含着社会学研究者以史为鉴的现实关怀。
  • “普世价值”评析

    “普世价值”评析

    《普世价值评析》由汪亭友著。针对中国思想理论界出现的“普世价值”思潮之争,《普世价值评析》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和方法,围绕“普世价值”的由来及内涵、与“普世价值”相关的理论问题、“普世价值”思潮中的重要观,展了较为系统和有说服力的说明、分析和论证,指出人们的价值认识总是具体的、历史的,在阶级社会是有阶级性的,根本不存在适合一切人、一切时代的“普世价值”,并一步指出,社会政治领域的民主、自由、平等、公平、人权、和谐、宪政等价值观也不具有“普世性”;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孕育不出全人类的“普世价值”来;马克思主义也不是所有阶级都能认同的“普世价值”。
  • 百喻经故事全集

    百喻经故事全集

    是印度古代佛教寓言故事集的汉文译本,全名为《百句譬喻经》,列入汉文大藏经,原文尚未发现。百喻经原著者为第五世纪印度僧伽斯那。古文汉译本为南朝齐(公元497~502)时来华僧人,伽斯那的弟子求那毗地。与其他经书不同之处在于,全书通过九十八个浅显、易懂、通俗而目幽默的故事,把佛教的基本教义,如因果报应、从正道、布施、持戒等向大众讲解得清晰明了。因此它可以说是一部典型的佛经寓言,而目也是众多佛经中少数的平民化、大众化经典。由于《百喻经》成书较早,目均由文言文译写而成,阅读起来似有些难度,因此,特将白话译文一并推出,并做相应点评,同时还配以相近相关的小故事来加以深化。希望对大家的阅读理解能有帮助。
  • 经典人文:人文关怀卷

    经典人文:人文关怀卷

    本书是著名作家余秋雨主编的系列读物,书中收录了科学、技术、信息。也会涉及人文领域,但主要集中在那个领域的知识、技能、想象力、创造力等几个方面。这些方面当然重要,然而还是存在着致命缺漏。我们所仰慕的历代哲人为什么那么?原因之一,是他们心中没有那么多文化垃圾。因此,在更宏观的意义上“做减法”,精选出为数不多人文经典,成为年轻人乃至中等文化程度以上的中国公民的“必读教材”,本是我的殷切期盼。
  • 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研究

    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研究

    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目前,我国在校大学生包括本科生、专科生和研究生约有2000万。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星帝霸图

    星帝霸图

    公元二五四零年,持续了几百年的地球联邦已经病入膏肓!纪暝,一个孤儿,因为一次荒谬的新兵分配,开始了波澜壮阔的一生!智能机器人邪霸的独立崛起,至使联邦四分五裂!这是一个充满冒险,充满刺激的星际时代!人类科技的革命,身体的进化!御神族与虫族的恩怨!克隆人的悲惨命运!且看纪暝一步一步的揭开宇宙的神秘,内圣外王,成就星空大帝的王图霸业!感谢创世书评团提供论坛书评支持!
  • 真相藏在黑暗里:惊险刺激的50个侦探故事

    真相藏在黑暗里:惊险刺激的50个侦探故事

    1870年,英国大文豪查尔斯·狄更斯发表了侦探小说《艾德鲁·特鲁德案件》,在杂志上连载了六期。遗憾的是,作者尚未完成这部作品就搁笔长逝了,书中的疑案也成了千古悬案。而在大洋的彼岸,美国作家爱伦·坡发表了著名的《毛格街血案》,出色地讲述了一个充满悬念的密室杀人案件,也第—次出现了杜宾这—侦探形象。侦探小说,逐渐成为—个专门的领域,这里有最聪明的侦探,也有最隐晦的罪犯,这里只欢迎最出色的作家,也只给最聪明的读者带来乐趣。本书《真相藏在黑暗里》收录惊险刺激的侦探故事50个。
  • 国师大人超心机

    国师大人超心机

    (已完结)推荐新书《女帝无节操:皇叔,你别跑!》女尊1V1宠文!前世,她是智囊太子妃,她利用亲人,抛弃师门,倾尽所有,怎知,换来的却是命丧心爱的人之手。一朝重生,再睁眼时竟是故土依旧,只是她成了被姐姐、大娘毁容,被赐婚傻子王爷的沐府懦弱二小姐,真是天意助她!她势必要将他欠她的,连本带利讨回来!!上一世,她被无情背叛,这一世,她不愿意再去爱人。可是,受世人敬仰、绝世倾城、宛若圣者的大贤者大人,为什么会像个无赖一样死缠着她不放?!“因为我喜欢你”“……我配不上你”对着那让天下第一美人都感到自卑的俊美容颜,她暗暗咽口水,“我配得上你就行”“……”
  • 农家厨女

    农家厨女

    农家女曰子贫苦平淡却温暖,为吃饱穿暖带全家致富,茅屋变砖屋,帮爹娘管家。
  • 重生之再追你一次

    重生之再追你一次

    云芸在大学遇见了当年那个抛弃了她的渣男,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个渣男还是恬不知耻像当年一样见到她就亲。叶玄都在去探望自己妹妹的时候偶遇了自己一直念念不忘的初恋,他满心欢喜以为对方也跟他一样旧情复燃了,结果刚一凑上去亲她,就被狠狠地踹了一脚。
  • 金手指问我讨债了

    金手指问我讨债了

    纯熟娱乐,供反对金手指泛滥成灾的作家和读者阅读。叙述极为傻缺轻松,讲述了宿主因过度使用金手指导致系统到期后,金手指问宿主讨债过程中的故事。“叮~宿主使用金手指的账单已到账,共计五千弯美元,现金还是支付宝。”“什么?当初没说要给钱才帮我办事的啊?五千万美元我不靠金手指去哪里搞啊。”“叮~讨债系统开启,宿主因无法支付只能为金手指打工办事才能还债,任务指令如下,立刻执行,不得有误!”“救命啊~”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今夏谣

    今夏谣

    叶怡回顾当年,觉得自己真的勇气可嘉,简直就是“任他虐我千百遍,我仍待他如初恋”的代名词;夏瑾候不知几次痛骂过自己,为什么从来不珍惜她的存在,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终于,自己也把她逼走了。相隔几年,再次相遇,回顾那段青春,惊觉早已物是人非,他们能否再续情缘……
  • 空间小农女:少侠江湖见

    空间小农女:少侠江湖见

    “你是玉,人家也是玉,你咋不能给老娘一个空间呢,你…….吧啦吧啦一顿”林雨绯受到各种空间文的荼毒,某日被领导训斥后回到家里,把脖子上的玉坠解下来,手指着某玉第N次抱怨。某玉终于受不了林雨绯的聒噪,玉坠光一闪,林雨绯就房间内消失了。醒来后,林雨绯发现自己到了一个架空的朝代,看着家徒四壁,破烂的衣衫,什么鬼?怎么是个种田的人设,我要的空间,不是穿越啊……还好拐到腹黑大少爷陪我种种田田,秀秀恩爱,虐虐渣,日子倒也过的舒心。靳言:“宝贝,不对你好点,你哪有心思虐渣。”某绯:”…….”(宠文,一对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