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376400000001

第1章 明末清初的台湾问题(16世纪—17世纪)(1)

正文

今天是台湾光复六十周年的纪念日。六十年前的1945年10月25日,中国台湾省行政长官兼台湾警备总司令陈仪,接受了日本原台湾总督兼第10方面军司令官安藤利吉提交的投降书,仅用5分钟的时间(08:55—09:00),就结束了日本在台湾五十年的殖民统治。上午9点整,陈仪向中外宣布:台湾正式回到祖国的怀抱。

台湾回归祖国已经六十年了,但1949年以来迄今的两岸关系却一直都比较复杂。最近我们大规模地纪念台湾光复六十周年,今天的纪念活动可以说达到了高潮,就是因为台湾的民进党当局已经取消了台湾的光复节;他们竟沿用日本人的方式,将台湾的光复纪念日称为“终战”。台湾当局的做法竟然如此荒谬!

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是。台湾作为中国的一部分,存在于历史与现实之中。就历史与现实的交集来说,今年的大陆政坛,可以说是“台湾之年”。3月,中国国民党副主席江丙坤的“缅怀之旅”,拉开了两岸交流的序幕。接着,4月底5月初,国民党主席连战的“和平之旅”,5月,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的“搭桥之旅”,7月,新党主席郁慕明的“民族之旅”,以及9月著名学者李敖的“神州文化之旅”,在大陆接连吹起了强劲的“台湾之风”。他们到大陆的访问与交流活动,都带来了台湾的“特产”:连战带给北京大学的礼物是他祖父连横先生在台湾完成的一部著作《台湾通史》;宋楚瑜送给清华大学的礼物是一套《台湾文献史料》的光盘;郁慕明追怀民族历史;“嘴硬”的李敖在数次演讲中难以掩饰乡情。可以说,两岸同胞、中华民族共有的历史文化,一次次得到了显耀与荣光。与此同时,这些迟到了半个多世纪的两岸交流,也必然让有理智的中华儿女一次次地思考起那个迄今悬而未决的“台湾问题”。

记得温家宝总理曾经说过,台湾问题是我们最大的“乡愁”和最大的“国殇”。当前的台湾问题大家都比较清楚,不需要我在此加以赘述了。我今天主要讲的是中国历史上的台湾问题。

之所以称为中国历史上的台湾问题,就是为了要区别于在外国历史上曾经存在过、至今还存在的所谓“台湾问题”(Taiwan Issue)。比如:荷兰、西班牙、法国历史上曾经存在过的“台湾问题”,以及日本、美国历史上迄今还存在的“台湾问题”。本来,在中国历史上并不存在什么“台湾问题”,因为台湾只是中国内政的一部分。但是由于外国势力的介入和本国因素的交互作用,才有所谓“台湾问题”的发生。在中国近代历史上,主要由于西方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势力的入侵和干预,曾经有过东北问题、山东问题、新疆问题、西藏问题、香港问题、澳门问题等,但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特别是到了20世纪末,随着香港、澳门的回归祖国,这些“问题”都烟消云散了。但是,中国历史上却有一个产生于近代之前,到现在也还没有解决的“老、大、难”的问题,那就是台湾问题。

我之所以要研究历史上的台湾问题,除了本人从事的历史学职业所具有的关怀之外,还因为我所赞同的西方历史学家说过的两句著名的话——“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它们用作当今中国传统的说法,就是“历史要为现实服务”和“以史为鉴”。所以,我们研究历史上的台湾问题,其实就是为了更好地思考当前的台湾问题。

我们先简单回顾一下台湾的历史。台湾在远古时代,原本是和大陆连在一起的,后来才和大陆分离,隔台湾海峡而相望。1971、1974年,考古学者在台南县左镇乡,发现了台湾岛上最古老的居民的化石,并命名为“左镇人”。它们属于旧石器时代的后期,时间在3万年左右以前。这就是说,至少从1974年算起,在3万年以前,台湾岛上就出现了人类的活动。但台湾自己古代的历史,只存在于考古文物上和土著语言中,却没有传承下来,因为它没有自己的文字。有文字才会有历史,中国有几千上万年的历史流传下来,就是因为文字的发明。

公元230年,中国处于三国鼎立的时代,当时吴国国君孙权派遣将军卫温率1万官兵到达了“夷洲”。这个地方大多数学者认为就是今日的台湾。这是中国军队第一次到达台湾,规模很大,历时一年之久。由于这次行动,吴国丹阳太守沈莹在公元264年至280年间写下了《临海水土志》,留下了世界上最早的关于台湾情况的文字记述。这样,在大陆的文献里才出现对台湾的记载。隋炀帝时代,也曾三次派官兵去“流求”即台湾,其史实开始记载于中国正统的史书《隋书·流求传》。宋元时期,大陆汉人开拓澎湖,并向台湾岛发展,台湾与大陆的联系得到进一步加强。南宋将澎湖划归福建省晋江县管辖,并派兵戍守;元代还设立了“澎湖巡检司”,仍隶属于福建省晋江县。随着台湾与大陆关系的加强,台湾作为中国之一部分而早已存在于中国有文字记录的历史上。但是,这时并没有“台湾问题”的发生。

中国历史上开始发生后来所谓的“台湾问题”,是在16世纪中叶的明朝中后期。从此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过程。以下我分四个时期进行讲述:

从16世纪中叶到17世纪,持续了一百多年的台湾问题第一次登上中国历史的政治舞台。此次台湾问题的产生,首先是因为日本因素的影响,其次是荷兰等西方殖民主义者的入侵,再就是中国内部的海盗集团。在这三者的交互作用之下,内外激荡而生台湾问题。

首先我们来看看日本。最早介入台湾问题的是日本的倭寇。日本在14世纪处于南北朝分裂时期,到了16世纪中叶进入了战国分立时代。在这种动乱的时期,日本产生了被中国人称为“倭寇”的海盗集团。倭寇的历史,有三百多年,和中国明朝的历史相始终。他们和中国东南沿海一带的海盗相勾结,在中国的澎湖列岛和台湾地区进行骚扰。他们称台湾为“高砂”,把当地居民叫做高砂族或高山族,叫台湾岛为高砂国或高山国。明朝后期,中国政府在东南沿海对倭寇采取了抵抗、打击行动,台湾当地的土著居民也对倭寇进行了一系列的抵抗。倭寇虽没有在台湾形成气候,但却是日本人第一次介入台湾。16世纪后期,结束战国时代、统一日本的丰臣秀吉在征服朝鲜的同时,又决定征服台湾,让台湾俯首称臣,遭到台湾的拒绝,于是丰臣秀吉派兵进犯台湾。由于这次中国在沿海设防,他没有成功,但这是日本第一次由民间倭寇的骚扰发展到政府介入台湾。1604年,德川家康在东京建立幕府统治之后,继续派军队对台湾进行骚扰,对台湾发招降书,要台湾为其投降纳供。德川家康死后,日本进入锁国时期,它对于台湾的骚扰和介入才暂时告一段落。台湾问题已经成为日本民间与政府共同参与的问题。

接着,我们再看荷兰等西方殖民主义者对台湾的侵略。地理大发现之后,16世纪,西方殖民主义者开始了向东方太平洋地区的扩张。西班牙占领了菲律宾群岛后,准备继续征服中国;葡萄牙则占领了中国的澳门。16世纪中叶,葡萄牙人从澳门出发前往日本、经过台湾海峡时,看到台湾岛上林木青翠、景色秀丽,乃称之为“Ilha Formosa”(福尔摩萨),葡语意即美丽之岛,从此,“福尔摩萨”作为台湾岛的第一个名称而长期流传于西方世界。17世纪初期,荷兰挣脱了西班牙的统治,也开始了对太平洋地区的扩张。1602年,荷兰在巴达维亚(今印度尼西亚的雅加达)成立了“东印度公司”,并组织了东印度舰队,作为在东方进行殖民扩张的机构。1604年,荷兰人第一次进犯澎湖,被中国当地官员斥退。1621年11月,荷兰殖民当局决定抢在西班牙人之前占领台湾。东印度公司舰队于1622年6月再次占领了澎湖。在福建地方官员的抵制和默许下,荷兰人被迫撤离了澎湖,但于1624年9月占领了台湾。他们在台南的大员构筑城堡,取名“热兰遮城”。到1662年2月,荷兰人以台南为根据地,对台湾进行了38年的殖民统治。荷兰人占领台南之后,西班牙人也不甘落后,驻菲律宾殖民当局派兵在1626年占领了台北的鸡笼港,1628年又占领了淡水,并在此构筑城堡。1642年8月,荷兰人北上击败西班牙人,结束了西班牙在台北地区16年的殖民统治。这是台湾历史上第一次被荷兰、西班牙等西方殖民者入侵。

同类推荐
  • 天兆传奇

    天兆传奇

    天道茫茫,自凄凉;难回望,一曲悲歌愁断肠……他身于帝王家,享尽芳华;他成于帝王家,灭亲成帝;他败于帝王家,天谴断魂;他经历了亡国之痛,尝尽了悲苦冷暖,投身在战争杀伐,谋划在尔虞我诈;他凭借胆识坐拥百万军马,他凭借人格集贤纳仕,他走于鬼门关边,与人斗,与鬼斗,书写下一段荡气回肠,可歌可泣的帝王路……
  • 丐启新生

    丐启新生

    谁说土著一定会被穿越者占据灵魂?这是一个土著乞丐吞噬了穿越者的灵魂,改变自己人生的故事。
  • 袍哥传之亡清

    袍哥传之亡清

    特殊历史时期的特殊群体,他们改写历史,也被历史改写。他们虽然消逝在历史的长河里,但他们曾经证明过的,会成抹不去的记忆,只是不希望现实再把这种记忆复活。
  • 汉末风云之独霸三国

    汉末风云之独霸三国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天下大乱,这虽是一个英雄激荡的时代,但也是个悲情苦难的时代,百年战乱致使天下百姓十不存一,更让天下英豪损伤殆尽,给北方蛮夷可乘之机而有了后来的五胡乱华。一个未来之人,踏上了穿越之路,他能给这个时代怎样的改变?
  • 历朝通俗演义(全11部)

    历朝通俗演义(全11部)

    从秦朝到民国2000余年历史,蔡东藩以正史为经、轶闻为纬,用《三国演义》式的语言,文不甚深,言不甚俗,写成了这套中国最完整的历史小说。从1915年开始创作《清史通俗演义》,至1926年《后汉通俗演义》出版,整套《历朝通俗演义》耗时十年才全部完成。这套小说除极具故事性、趣味性之外,还极其重视史料的真实性。不但可以作为一般的休闲读物,也可以作为历史爱好者的参考书。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我在大唐当秀男

    我在大唐当秀男

    崛起于后宫,弄权于朝廷。驱蛇灵,斗权臣,辅女帝。
  • 蠢萌狐妃:邪帝心尖宠

    蠢萌狐妃:邪帝心尖宠

    血月降临,邪帝重生。他是生来就被判定不祥,天煞孤星。她生来,便不被待见,可她却让那群人恐怖。他们两个或许生来就不是两条平行的线,终会相遇。她没有多大的志向,只想一家人团团聚聚,两个人白头偕老。可,为何总有人来破坏?那个,对,就是那个丑八怪,你一直跟着我干嘛?快给我滚!来来来,这位大哥,我带你去找媳妇儿。‘’牧儿,没事吧?‘’某只醋坛子的眼神足够杀死一个人。〔若是你,纵使黄泉碧落,也在所不惜。〕
  • 寻找丢失的钥匙

    寻找丢失的钥匙

    《寻找丢失的钥匙》讲述了文希曼一家四口在一次化装晚宴后被一个女巫诅咒,变成了四种怪物的故事。为解除魔咒,四只怪物在寻找女巫的途中,彼此争执、猜忌、背叛,矛盾不断,还要面对吸血鬼的诱惑、木乃伊的绑架以及女巫的欺骗,但他们斗智斗勇、共同成长,最终战胜磨难,收获了完美的结局。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部闪耀着爱国主义、理想主义光芒的半自传励志小说,被罗曼·罗兰誉为“对火热而英勇的生命的一曲颂歌”。小说以俄国十月革命为整体背景。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出身于社会底层,饱受折磨和侮辱,在朱赫莱的影响下,逐渐成长为自觉、无私而坚强的战士。虽双目失明,瘫痪在床,仍以坚强的毅力进行写作。保尔·柯察金这一有着“钢铁般意志”的光辉形象,及其向理想与精神的皈依历程,一直成为正直、坚强、自强不息的象征,鼓舞和激励了一代代中国的年轻读者。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蒙古剔修改稿

    蒙古剔修改稿

    刘浪,生于70年代,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签约作家,鲁迅文学院第十五期高研班学员。若干诗歌、中短篇小说发表于《飞天》《文学界》《山花》《作品》等数十家期刊,多篇小说被《小说选刊》等报刊转载。
  • 白衣方振眉(全集)

    白衣方振眉(全集)

    白衣方振眉,大侠萧秋水的唯一弟子。白衣方振眉,貌如潘安玉树临风,温文尔雅,谦谦君子。男的看见他,如沐春风,如浴冬日;女的看见他,眼低脸红,耳热心跳。真是一个翩翩浊世佳公子。白衣方振眉,武功盖世,继承了萧秋水的一身奇学,尤其是惊世绝学“惊天一剑”更是发挥到淋漓尽致。白衣方振眉,正道武林的支柱,人间苦难的救星。哪里有难,那里总是出现他一身白衣,脸含微笑的身影;他又是黑道罪恶的克星,罪恶碰到他,也总是难逃公道。这样一个大侠,却从来没有杀过人,这是所有的武侠小说中都没有的。
  •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

    很多年以后,他依然记得那天的画面:她颓然的靠在玻璃窗上,水珠零零散散的落在琉璃上,透过水珠,那暧昧不清的灯光,像极了爱情。
  • 美味豆制品菜

    美味豆制品菜

    《妈咪私房菜丛书》根据家庭一日三餐的营养需求,精选了一千三百多道营养食谱,食物搭配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富含营养,有益身心,让你吃得美味,吃出健康。《妈咪私房菜丛书》内容丰富,实用性强,通俗易懂,是家庭主妇的有益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