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13600000005

第5章 三十年出一个联想(5)

京、港整合的成功,让很多谋求改制的国有企业怦然心动。此前,很多企业在这条路上一意孤行,成了改革的牺牲品。联想以“拐大弯”的形式回避了政策风险,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道路上摸索了一条新路。

鲲鹏展翅九万里

如果说1992年之前的联想,还只不过是PC市场上为了谋求生存而依靠国际巨头的虾兵蟹将。那么1992年之后的联想,因为扛起民族主义大旗,以联想品牌对抗IBM、惠普等国际巨头,则成了试图跳跃龙门的金鲤。

扛起民族主义大旗

国产微机的市场份额从1989年的67%到1991年的50%,下降17个百分点,用了两年时间;从1991年的50%到1992年的28%,下降22个百分点,只用了1年时间。在生死关头,长城选择与IBM合作,四通与康柏结成战略联盟,方正等国产品牌也不甘退出舞台,同样将希望寄托在外国厂商身上。原本代理生意做得最好的联想,却毅然选择与外国厂商决绝,扛起了民族主义的大旗。

品牌之路

联想在创建自主品牌上有过三次抉择,每一次都取得了极大的成功。第一次是选择了联想式汉卡,同时将倪光南拉入同一阵营。从那时候起,联想不再是一个纯粹的代理商,有信心自称为新技术公司或高科技公司了。第二次选择是在1988年的时候,开始研发联想牌微机,并于1990年的时候决定推销联想电脑,逐渐取代AST。第三次则是在1994年前后,明确打出联想品牌,以民族主义品牌的名义,向国际品牌发起挑战。

1990年的时候,香港联想被看做是联想进军海外的标志,但核心业务就是代理AST电脑。北京联想虽然还在销售联想式汉卡,但代理业务同样是核心。当年杨元庆被选作微机部负责人的时候极不情愿,就是因为他也知道公司的重心在代理业务上。然而,在这种情形下,柳传志还是毅然决定推广联想自己的品牌。

1990年3月,经过多方斡旋,联想终于获得了生产许可证。随后,柳传志将联想所有销售人员召集起来,以“干部培训班”的名义对他们进行培训。李勤在会上庄重宣布:联想将不再推销AST电脑,而要将联想牌微机推到市场上去。

此言一出,会场顿时一片喧哗。那时候,在联想的努力下,AST在国内已成为微机第一品牌,也是联想赖以为生的“宝藏”。就这么平白无故地放弃了,不仅可惜,而且也让人担心联想电脑能不能打开局面。

柳传志等人显然也没有十足的把握,最终采取了折中方案——留一部分人继续负责AST业务,主力部队将工作重心转移到联想电脑上。即便如此,公司内部还是人心惶惶,尤其是销售人员,更是感觉前途堪忧。

柳传志不愧是鼓舞人心的高手,关键时刻,他极为煽情地说:联想要办一家长远发展的公司,要为子孙后代做一点事,而不是办一家短期的能够闪烁光芒的公司。那个年代的人极易被理想感染,何况这种涉及子孙后代的大事。于是,大家一致同意将联想微机放到了推销单上。

事实上,最终联想还是选择了稳妥——前期,将联想微机和AST电脑一并放在产品清单上,任凭客户自行选择;等到联想微机逐渐得到客户认可后,才将其作为主打产品推销给客户。

然而,正当联想在自主品牌微机上努力时,中国微机产业的危机却悄然来临。留给联想的时间并不多,这注定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战争”。

杨元庆出场

1992年的形势虽然严峻,但由于滞后效应的影响,再加上香港联想的强势,联想整体状况依然良好。这时候,孙宏斌事件引发的对年轻人的质疑逐渐淡去,老联想人差不多都到了50多近60岁的年龄了,柳传志重新开始考虑接班人和让年轻人上位的问题。

1992年4月20日,位于联想权力最高层的总裁室颁布了一份任命名单:郭为和王平生出任助理总裁,分别负责企业规划部和集团办公室。这份任命名单因人员的年轻而引人注目。当时还不起眼的杨元庆也在这份名单中,他被任命为计算机辅助设备部总经理。

计算机辅助设备部从事的也是代理业务,只不过主要是做惠普的绘图仪生意,不属于联想的核心业务。就像后来出任微机部总经理一样,杨元庆对这样的任命显然并不感兴趣,毕竟这不是联想的关键部门。但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其道理,计算机辅助设备部也不是没有任何发展的可能。在两年时间内,杨元庆就将销售额从3000万元提升到3亿元,让包括柳传志在内的总裁室成员大为吃惊。更为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杨元庆和惠普有了密切联系,使其对惠普的销售渠道有了直观的了解,为联想后来的渠道变革奠定了基础。

在此期间,杨元庆还为联想找到了第一家代理商,授权一家名叫鹭岛的公司销售惠普的绘图仪。据说,当初签署的那份代理合同是中关村第一份正式的代理合同,其意义非同凡响。有了这次成功,杨元庆带领手下一帮和他一样年轻、甚至比他更年轻的员工,开始在分销的道路上起航。杨元庆的这一做法甚得惠普欣赏,对方很痛快地授予他们为“Wholesaler”,还说这是中国的第一个“Wholesaler”。其实说白了,也就是中国的第一家分销商。

如果说郭为闪亮登场,为自己赢得了极好的印象分;那么杨元庆则是后程发力,虽然当时势头还没有赶上郭为,但也在柳传志等人的心目中赢得了一席之地。两年后,杨元庆放弃出国机会,出任新组建的微机事业部总经理,终于成了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也在与郭为的竞争中抢得了先机。

赢得官方支持

国外品牌在中国横行的时候,往往是民族情绪激昂的时候,任何一个年代都不例外。尤其是在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外国商品潮水般涌入中国,让中国人开始反思民族产业。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国外信息技术(IT)和家电巨头纷纷进入中国,国内又刮起了民族品牌风。

当年,彩电的进口关税大幅下降,中国彩电产业遭遇了同样的压力。时任长虹董事长兼总经理的倪润峰,以“产业报国”为口号,发起了对国外品牌的冲击。当年年底,长虹超越国际品牌,成为国内彩电市场的头号品牌,被称为“彩电大王”。资料显示,当时中国每卖出三台彩电,就有一台是长虹的,长虹、外资和其他国产品牌刚好三分天下。

在现代市场观念中,并不提倡利用民族感情,但群众自发的民族情绪,对发展中国家的产业保护是显而易见的。就像当年的韩国汽车产业,如果不是民族情绪在其中起作用,也很难形成如今的局面。

联想在确定主打自有品牌电脑后,也没有忘记民族主义的力量。尤其是在杨元庆成为微机事业部总经理后,短短半年内,联想微机就出售了一万五千多台,更让柳传志看到了国产品牌的力量。为了获得官方支持,赢得舆论的倾向,柳传志带领总裁室成员前往电子工业部汇报工作。

汇报中,柳传志以退为进,坦言联想也在考虑撤退的问题,但又不忍心放弃国产品牌。他历数了几大国产品牌的先后退出,表示国产微机很可能全军覆没。同时,柳传志又谈了一些利好消息,让这些政府官员们不至于完全失望。

听完汇报后,时任电子工业部部长的胡启立明确表示:绝对不能放弃,一定要有国产品牌,这是发展战略问题。部长既然发言,下属各司的司长赶紧纷纷表态,认为国产品牌必须坚守,国家也会支持国产品牌的发展。

就此,联想赢得了官方的支持,也为自己树立了信心。之后,在媒体的舆论攻势下,联想高唱着“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向国外品牌发起了全面进攻,在抢夺市场的同时,也赢得了民众的支持。

渠道变革

在计算机产业,惠普是分销体系的鼻祖,杨元庆正是从惠普身上尝到了分销的甜头,才将这种模式引入微机事业部,实现了联想在微机市场的渠道变革。

从直销到分销

对生产制造型和贸易型企业来说,销售无疑是最重要的工作。联想自创立起就一直重视销售工作,首创研究员站柜台的先河——当年,联想参加展销会,都是老研究员胡锡兰亲自出面,联想的销售门面,也是胡锡兰坐镇。

那时候,展厅的宣传已经具有现代特色,很多展位前都站着时尚的漂亮女孩,只有联想展位前站着一位小老太婆。媒体描写当年的情景更为传神:漂亮姐台前寥寥无几,老太婆台前水泄不通。其实也难怪,那年头懂得计算机的人还很少,客户在购买前首先要搞明白自己买的是什么。那些漂亮小姐虽然能吸引眼球,但对电脑却一窍不通。胡锡兰是曾茂朝的夫人,计算所的副研究员,大型机的机长,虽然不敢说是汉卡和微机的专家,但对基本原理还是相当清楚的。客户提出的所有问题,她都能深入浅出地予以讲解。就这样,联想的展位前被包围得水泄不通。展销会结束了,还有一大帮人拉着她问长问短。

早期,联想就靠着胡锡兰这样的老研究员站柜台、跑销售,为联想在市场上抢得了一席之地。但这种最原始的销售方式,慢慢地已满足不了联想快速发展的需求。联想开始设立分公司。最初,联想只有4家分公司,后来在孙宏斌主管期间,又建立了13家分公司。这些分公司专门负责产品的销售,销售业绩卓著,孙宏斌也因此赢得了柳传志的信任。

无论是早期的柜台销售,还是后来的分公司经销,都属于传统的直销模式。孙宏斌出事后,郭为负责对分公司进行了整顿。在杨元庆出任微机事业部总经理后,再度对销售系统进行了梳理,将原本的直销系统改造成分销系统。

这次变革对联想来说意义重大,一方面联想拓展了销售渠道,另一方面杨元庆也成功地从老联想人手中接过了权杖。此前,联想的销售工作主要由联想的老人负责。杨元庆接手后,决定放弃直销,这等于直接剥夺了这些老人的权力,理所当然地受到了大家的抵制。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杨元庆不仅剥夺了他们的销售权,还不同意接收以前的库存。这样的决定显然是没有道理的,老人们向曾茂朝诉苦,曾茂朝还因此拍了桌子。

但杨元庆可不是轻易屈服的人,再加上柳传志也支持他的变革,分销系统很快就建立起来了。

十八棵青松

从直销到分销的变革,对联想来说是伤筋动骨的,既伤了老联想人的心,也动了他们的权。但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成长起来一批年轻人,包括后来发展强劲的陈绍鹏,也是在此期间脱颖而出。

杨元庆接手微机事业部的时候,联想的销售体系极其混乱,涉及微机销售的部门很多。部门之间各自为政,为了争夺客户和市场经常发生冲突。之所以决定成立微机事业部,就是柳传志和李勤商量的结果,希望就此消除派系斗争和群雄割据的局面,实现微机业务产供销的统一管理。

杨元庆虽然不善言辞,但讷于言而敏于行,行动上果敢而决绝。他不顾联想老人们的反对,大肆精简机构、压缩编制,将原本近四百人的微机队伍压缩到一百多人。这还不算完,随后他再次挥刀,销售队伍只保留了十八个人。这十八人被柳传志称为“大渡河十八勇士”,媒体上叫做“十八罗汉”,而杨元庆将自己的手下命名为“十八棵青松”,赋予了更多的诗意。

前面提到的陈绍鹏,就是“十八棵青松”之一。这十八个人,无疑是骨干中的骨干、精英中的精英,都是经过多年市场的摸爬滚打锤炼出来的,既有战斗精神,又有实践经验,随便将哪一位放到别的企业,都是一方诸侯。

当然,杨元庆并不是让这十八人去跑销售的,那样未免太浪费人才了。杨元庆告诉陈绍鹏等人,他们的任务是到全国各地寻找联想的代理商和分销商。如果是现在,联想只要发一则广告,申请代理的人就能踏破联想门槛。但那时候,联想还名不见经传,刚刚下海的中国人都很务实,没人愿意相信别人口头的忽悠。当年,中关村就有“骗子一条街”的“美誉”,说中关村骗子比彩电多。

“十八棵青松”从中关村出发,前往全国各地,想赢得别人的信任,显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即便杨元庆亲自出马,也没有人理会他。杨元庆回忆当年的情景,语言中不乏苦涩:我一开口,对方就会说,咱两家公司规模也差不多,与其我给你做代理,还不如你给我做代理吧!

杨元庆是销售出身,对这样的情景并不陌生。但这次他已经做足了功课,面对困境,他选择了物质激励。按照规定,联想每个季度将对代理商进行业绩考核,只要达标的,就进行奖励。而且陈绍鹏等人也学乖了,不再找那些大公司做代理,而是找各种门面和小公司做代理。合适的对象,丰厚的物质刺激,联想很快就建立了庞大的代理商队伍。

在总结经验时,杨元庆将代理商和分销商称作渠道,而他提出的奖励措施,就是让利于渠道,或者说让渠道赢。这一举措至今依然是联想渠道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柳、倪的终极冲突

从早期的合作来看,柳传志和倪光南的组合是一对绝配,前者高瞻远瞩,后者本分而洞悉技术潮流。前文我们提到过,大部分高科技企业的创业团队都是由数位背景相仿、性格和能力互补的领袖人物组成的,其中,一位出类拔萃的技术领袖必不可少。在联想,倪光南无疑就是这一角色。但从相知、相依到形同陌路,两人只用了不到10年时间。以联想的发展速度,如果两人依然合作无间的话,当今的世界PC格局会呈现怎样的局面,殊未可知。

曾经亲密无间

关于倪光南加入联想的说法有很多,最为传奇的说法是:王树和、柳传志和张祖祥三人约定各在手心写一个名字,看大家最想邀请谁加入公司。写完后,三人伸开手,赫然是三个“倪光南”。这一说法当然是杜撰的,王树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肯定是媒体记者看“三国”看多了。但不可否认的是,当年大家都一致看好倪光南和他手中的LX—80联想式汉字系统。

事实上,倪光南也的确没有让大家失望。汉卡的风光时间虽然不长,但在联想原始资本积累过程中的贡献有目共睹。而在联想向微机转型、打造自有品牌时,又是倪光南半路出家,研制出了286主机板和联想286微机,还曾在国际展销会上赢得赞誉。如果没有倪光南的技术天赋,联想就不会是今日的联想,连公司的名字也不可能出现“联想”二字了。

当然,柳传志对倪光南的照顾也是有目共睹的。倪光南加入的时候,一向重视管理的柳传志就答应了他三个条件:不用做官,不用开会,也不用接受媒体采访。张祖祥开会迟到了还得罚站,唯独倪光南例外。在对外宣传上,柳传志只准公司宣传倪光南,将他打造成学术明星,还力荐其成为首届工程院院士。

同类推荐
  • 强将手下无弱兵

    强将手下无弱兵

    在现代企业的团队中,各个部门的负责人相对于基层员工来说,就是一个个强将,他们具备好的工作思路、管理模式,具有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对于整个员工队伍的建设及工作目标的实现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强将是榜样。领导者能否被部属所接纳,关键在于他的人格魅力,这直接影响到他的领导力。形象塑造源自于实际工作中的言行。因此,作为领导者应注意自己的一举一动,用超强的办事能力,公平、公正、公开的领导作风,敢于担当的精神,为部属树立榜样。
  • 管理有道 领导无形大全集(超值金版)

    管理有道 领导无形大全集(超值金版)

    为什么领导已经事无巨细,事必躬亲,而企业的发展还是缓慢?为什么下属只想被动地完成任务而不是主动地拿到成果?为什么你的激励措施有很多,可下属就是不买账?如何避免以上问题,让企业快速拿到成果,是每个企业领导人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如何解决上述问题?绝对有效的解决之道——研读本书,您将知晓其中的一切!
  • 对话影响力人物(第二季)

    对话影响力人物(第二季)

    此摞纸片洋洋万言,也许不能表达你的心意于万一,若君将它当做无字的碑、无色的茶,兴许能读到异样的史,品到不同的味!他们昨天的梦也许就是我们今天的梦,抑或是我们将来要负重前行的路。他们已经用身躯为后来人分辨出了哪里是可以走的大道,哪里是不能涉足的陷阱,值得我们记取的太多。借鉴他们摸索出来的经验也许能让我们创业的路平坦不少。我们的工作是把偶像从神坛上请下来,还原到平凡朴实的生活中,“心”的对话没有距离。在看完这本书后,久违的感动将再次敲打我们的心门,走出去拥抱本属于我们的那份原始的冲动。我们能否成为影响力的中心,关键在于我们是否处于影响力的源头。
  • 销售心理学大全集

    销售心理学大全集

    《销售心理学大全集》内容简介:作为销售人士,面子不能随便要,销售都是从被拒绝开始;话不能随便说,聊天就是为了把东西卖掉;卖了东西不等于完活,销售力的提升在于售后人脉的维护……这一切,都需要销售人士解读客户心理,了解人性的特点,精通心理策略。《销售心理学大全集》通过对各个销售行业的经典案例的解析,来为读者呈现销售中的心理学策略,如“如何让客户悦纳自己”“如何解决争端”“如何读懂客户心理”“如何维护长期客户”等。《销售心理学大全集》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将晦涩难懂的心理学应用到销售过程中,让读者更容易学习和掌握其中的方法和策略。
  • 鲁冠球管理日志

    鲁冠球管理日志

    鲁冠球是中国民营企业家中的“常青树”。从15岁辍学打工以来,他带领万向创造了细分领域的巨人——万向集团。在40年领导企业的过程中,他积累了丰富的带团队,管企业、踩准宏观调控节奏的管理智慧。他每一次都能“老马识途”的智慧在哪里?面对宏观调控要怎么做?面对行业不景气要怎么办?如何抓住未来趋势和发展的机遇?企业百年长青,对待员工和组织建设有什么秘诀?本书以“管理日志”的形式,用12个章节展开描述鲁冠球在企业经营、团队文化建设等方面的独特智慧,为当下企业管理和研究者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热门推荐
  • 琛沐

    琛沐

    慕容琛降世,无间道大开,妖魔鬼怪横空出世;苏沐之,那个被掉包的少年,许多年前便结下姻缘,十六年后,在相遇......
  • 三界第一剑

    三界第一剑

    剑道的极致,不需要花里胡哨的招数,只需要简单的一剑,就能解决一切问题。平凡少年偶然领悟极致剑道,自此无敌于世间!
  • 王小波散文(插图珍藏版)

    王小波散文(插图珍藏版)

    中华散文,源远流长。数千年的散文创作,或抒情、或言志、或状景、或怀人……莫不反映出时代的风云变幻和人们的思想情感。中华散文的这些优良传统在二十世纪以降的新文学那里,不仅得到了全面传承,且不断有所创新、有所发展。为了展示二十世纪以来中华散文的创作业绩,我们在新世纪之初即编辑出版过“中华散文珍藏本”凡三十种。自二〇〇五年始,我们在此基础上先后选出二十六种,作为“中华散文插图珍藏版”第一辑、第二辑出版。此次又选出十六种,作为第三辑出版。本丛书每册二十万字,另辅以反映其人生历程的珍贵照片若干幅。可谓美文与华照相得益彰,既是伴君品味欣赏之佳作,又为珍藏馈赠之上品。
  • 金刚经感应传

    金刚经感应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玄殇花

    玄殇花

    花,彼岸花,伴生花。自这世间出现彼岸花的那一刻,她就出现了。不,她不应该是人,因为她不老不死,就像是山间灵物,只有在寂灭的那一瞬间,才会老去……【架空世界,请勿带进现实世界来看!!!】
  • 极品女神赖上我

    极品女神赖上我

    那些年,他从社会底层,一步一步奋斗,走上巅峰……
  • 宿主塑造自己吧

    宿主塑造自己吧

    作为一个什么都不突出的高三少女,没想到有一天能改变自己的命运的,顺便俘获各色美男,只是这位学霸你为什么说我们有多世情缘呢,虽然你长的和我味口,但是你不能诽谤我QAQ
  • 重樱雨

    重樱雨

    有时名不符实也很名符其实;有时言笑晏晏并不只存在于总角之宴;有时平平淡淡也不是看上去那样平静……这是一个故事,关乎吵闹,关乎矛盾,也关乎一句“别叫我……”。有幸,有你在。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