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739300000003

第3章 论身体和头脑

(开篇)

没有什么课题比“人”更经常引起思想家的关注了,尽管如此,关于这一课题的研究我们却很难说已经面面俱到了。

近之则不逊。那些每天每时可见的东西,我们通常都很不以为然。对我们几乎每种较为强烈的情感而言新奇都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天性上的最本质的欲望也许可以构成一个例外。在健康这一主题的名义下,对食物的渴求是永无止境的。即使是最精致的美食,在我们最原始冲动的驱使下,也会经历上千次的反复尝试,最终使其达到最完美,并使其流传下来。而在其他的情况下,我们却必须保持某种新鲜的冲动倾注更多的心血在上面,否则,我们很难喜欢它。我们常常对悄然无声经过面前的很多事情视若无睹,它们都很难唤醒我们麻木的灵魂。

“人是世界上最了不起的高贵精灵,是上帝最重要的杰作,是造化的奇迹,是奇迹中的奇迹。”【1】

让我们来关注一下人的身体结构。咋一看,我们可能认为其很简单。可是人体被多么严密地设计得充满了力量与灵巧啊。它一点也不感到别扭,就像出自杰出的雕刻家之手的一块大理石,每个多余的东西都被巧妙地去除了,关节,肌肉,纹理都呈现出来,清晰而完美。人们长期以来观察到,美,就如品德一般,都处于极端情况之中间。就鼻子而言,那些不长不短不厚不薄的就是完美的鼻子,其他部分也是如此。同样地,当我说到一般意义上的人的时候,我不考虑那些畸形的,肥硕的,小腿过肥或者过瘦的,我取其中,那才是明确所指的人。

人不能与起跑的马并驾齐驱,但他能持之以恒,最终会将其击败。

人的身体形态可以使其完成无限多样的工作,在这一点上其他生物只能望其项背。

人的双手被设计的多么精巧啊!分析其构成和用处,我们就会觉得它们是我们身体最完美的部分,人的其他部分或许无法与其竞争。

人的直立形态是多么高贵啊!人被创造出来,不像 veluti pecora, quae natura prona atque ventri obedientia finxit[3]。他被创造成coeli convexa tueri[4]样子。他的原始结构赋予他的神态是“仰望苍穹的神态”[5]。

他的面容是多么美妙啊,这眼睛,鼻子,嘴!当它们安静的时候,显得那么高贵!它们可以用无限多样的表情来表达心中的情绪。从一个人的面容,一个未受玷污、不卑不亢的面容,我们可以读到他心灵的坦诚,思想的清晰,和精神的深邃!他那宽阔饱满高贵的额头蕴涵了多么大的理解力啊!在他的面容里,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一种沉着的自信和不可侵犯的无畏,另一方面,它也可以向我们展示出上帝般的谦逊和可以让人融化的柔情。当目睹一个人嘴唇颤抖,眼眶突然潮湿,泪水汹涌而至,谁能不为之动容呢?莎士比亚曾这样谈到过眼睛:“那能让世界都敬畏的眼光”[6]。

人类的面部表情是多么奇妙啊!我们赤裸裸的来到这个世上,血液的各种变化都清晰可见。不管多么老套,我都情不自禁地想要引用诗人的这几句最引人深思最有哲理的诗:

一见她面就倾心,

面容纯净又红晕,

双颊精巧若天成,

诉说身体万般情。[7]

脸红是多么神奇的现象啊!看到这一奇妙的现象很难不砰然心动。它不由自主出现在我们所注视的那个人身上,它来自心灵,它传递了某种羞怯,谦逊,以及某种生动的情难自禁的爱慕。就像通常许多情形那样,它迅速的在那个情绪涌动的人身上蔓延开来,从脸颊到额头甚至脖子。

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提及语言。或许它算不上人类最无价的才能,但即使真的不是,至少也可称得上是珍贵天赋。正是由于它,人才成为社会的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也主要是靠它,是它让我们不再是孤单的个体,是它让我们具有多种多样的生存方式。它还无限制地让人趋于完美。那些不说话的人是不成熟的思想家,那些不动笔的人只是半个研究者。

暂时不忙探讨有声语言之神秘和滔滔言辞之神奇,不管是对单个人所讲还是注入到众人耳朵里的语言——那是更适合关于头脑而不是身体篇章的一个话题——让我们先将注意力放在那个小小的工具——人的嗓音上。它很轻易就能产生出不计其数的声音变化。它能产生多么令人敬畏的效果!它可以震撼人的心灵,中止人的一切思维。它可以发出无限多样的悦耳音调,可以让人瞬间生出怜悯或者爱的情绪。那些聆听者久久回味每个音符并祈祷它能永驻心间:

——即使是寂静之神,

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并祈求

改变自己的天性,就像现在这样错位

不再缄默如往昔。[8]

正是在这点上,我们尤其感受到了文明教养的优异所在。一个愚人和一个深谙嗓音工具高妙之处的人,他们的声音有着天壤之别。愚人从未想这种能力所具有的魅力,他只是用一种粗鲁的、不协调的、未经修饰的口音来说话,且习惯隔着两个场地与同伴交谈。而一个人懂得嗓音妙用的人就像汉德尔[9]懂得风琴一样,总是在有意或无意之间就左右了他的听众,就像俄耳甫斯[10]用音乐就征服了野蛮人。

从人的面容我们转向身体。每一肢体都能表达、讲述自己的故事。没有什么比得过脖子华丽——支撑头的圆柱体。宽阔的胸膛展示了无穷的力量。让我们回想一下贝尔维迪的阿波罗[11]和梅第奇的维纳斯[12]像,其身体曲线是多么生动!我好像看见一个尚未故去的女演员举步前行,然后走向观众,她的步履显得多么地高雅,让人敬畏。我陶醉了,无法在座位上安坐。接着是让人晕眩的舞蹈。身体未动就已美仑美奂、优雅迷人,而当她身体不停舞动起来的时候又曼妙无比、魅力四射。

人类所呈现的直立形体,好像是不经意间就产生了另一种难忘效果。由此我们获得了可以聚集起来开会,聚集成会众,聚集成人山人海的能力。在各种庄严集会和节日庆典场合我们都人潮涌动,数不胜数。我们彼此触碰,就像是参加欢乐聚会的人们在等待发电机起动的时候所习惯做的那样,欢乐情绪在成员之间依次传递。正因为此,我们在观看戏剧表演以及参加社交餐会时就有了很多共同的感受,义愤之情相互感染,爱国之心油然而生。

一个人可以用有声语言向成千上万的人传达他的情感,由此促生了讲演术、公共道德、大众宗教以及戏剧表演。我们也确实容易滥用我们拥有的这种特殊能力。但是,当成百上千颗头颅汇聚在一起,成百上千张仰望的面孔思考着同一个问题,成百上千个声音表达出同样感情的时候,人就会呈现出少有的壮观景像和威严的气势。

尽管人的身体具有这万般美丽、无限雅致与完美,但人的头脑却拥有,而且当之无愧地拥有,勿庸置疑的优越地位。我不打算像我对人体的描述那样一一去列举人脑的各种功能和天赋;对人体的描述就我的目的来说是必要的。在我开始论述头脑的支配地位和高贵之处之前,习惯的做法就是回顾一下头脑的臣民与奴仆的属性与价值,这样做看来是合情合理的。

说到头脑,我们懂得在我们心里有可以感觉和思维的感情和理智之所在。我们说不清它在哪里,也不能像那位圣徒那样权威宣称说,相对于某种特殊现象“或者它在身体里或者在身体之外”[13]。但是,无论它在哪里不管它是什么样,正是它构成我们存在的本质,并赋予我们存在的价值;如果没有它,我们微观世界的各种奇迹都将只是一种形式,都注定很快会消亡,其价值决不会比山谷的一块石头更重要。

一个非常著名的生理及解剖学家许多年前曾对我说过一段非常重要的话,给了我很多启迪,那就是:当我意识到我特别关注身体某个部位的时候,在精神上,我几乎就能肯定那个部位在运行过程中出了某种差错。只要人的整个机体运行正常无阻碍,我们决不会去注意它。智者人类就像一个无形的精灵。

他就像天方夜谭中的魔法师,能将其灵魂投附在另一个毫无生气的躯体上(不管是人类还是牲畜的),而他的躯体则处于一种无知觉的状态,直到同样的或者其他的灵魂着附使其重获生命。可以这样通俗地理解,当我处于运动状态时,我就将我的肢体作为我意志的工具来使用。当我身体处于安静状态时,我继续进行思维、思考和推理。这时我使用的可能就是我大脑的某种物质作为我思维、思考和分析的工具了,尽管那具体是什么事实上我们一无所知。

我们有充分理由相信如果没有身体头脑也不会生存下去。若果真这种情况发生,至少我们将肯定是与现在的我们非常不同的生物。人要愉悦而又安静地思考,他就必然多多少少处于健康的状态。corpus sanum[14]和mens sana[15]一样必不可少。我们要吃,要喝,要睡,顺理成章地,我们就得有良好的食欲和消化功能,合适的体温,既不高也不低。空气和锻炼对我们来说也是必要的。但这只是工具方面的需要。所有这些事物都有消极一面,没有这些条件,我们就不能到达最好的思考状态,但是它们也不能给我们的思考以积极的帮助。

人是一种如神般的生灵。我们可以幻想把我们自己送入到无限的太空中,在恒星之上驻足。我们可以毫无阻碍从一个国家到另一个国家,从一个世纪到另一个世纪,追溯过去的所有岁月,在广阔的想象未来中畅游。我们无视时空的束缚,若想象可以把思想禁锢在身体之内,那就和传说中的愚笨者希望用厚树篱把飞鹰关起来的打算一样,都是徒劳无用的。

我们绝不会特别关注我们身体的某个部位,除非那里有异样。同样道理,我们也不会特别地去考虑我们整个微观世界和构架。对于一个正沉浸于思考的人来说,身体对他而言不会被认为比他所住的房子更重要,关系更密切。头脑可以被形象地说成是“在家的陌生人”。在固定的时间和适当的时候,我们检查我们的储存,查看我们存于夹具和保险箱里都有哪些种类的货物。我们就像建来抵御外敌入侵的边关要塞的守将,和平时期只是偶尔去看看我们的武器库,并从里面拿一些枪、剑以及其他用于作战的工具,而大多数时候,我们都忙于和平时期的日常事物,而绝不去回想这些战争用品。

人的头脑可被形象地描述为“在家的陌生人”。人对其身体知道得不多。我们“就像一个从镜子里看自己本来面目的人,看见了自己然后走开,很快就忘记自己的相貌是什么样了”[16]。在思考人的灵魂,剖析人的思想和欲望的时候,我们运用我们的智力算术,加减乘除,没有寻求帮助,也没有注意我们身体关节及各部位的存在。甚至在我们肢体参与最多职业的情况中,我们都仅打量着外部世界,径直朝着我们期待的目标前进,而几乎没有想到过其间的媒介——我们自身的物质结构,没有它的帮助,所有这些事情都不可能完成。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可被称为一种精神上的存在物,不管我们被贴上“精神”这一个标签有多么的不合适!

于是,“身体是头脑的枷锁”这一概念就出现了。自从人类有了思考能条分缕析地说话以来人们就持有这样的看法,甚至一些未教化的人也隐约而模糊地意识到了这一点。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沃勒[17]在满80岁后写出了下面这些感人而耐人寻味的双行诗句:

老迈年高不能读写,

题目仍使我们不能辍笔。

新的光线从累年而成的缝隙透进

心灵暗淡的寓所,破裂而腐朽。

力衰志弥坚,体弱智更敏,

人就这样走向他永恒的归宿。

对那些有着高洁心灵的人来说,忽略,轻视,甚至很少考虑其身体就是很普通的事了。关于阿那克萨尔科斯[18]的故事正是展现了这种精神。萨拉米斯[19]的暴君尼科克里昂[20]下令将其放入研臼击捣,而阿那克萨尔斯却无视他肉体的疼痛大声喊道:“暴君,来吧!你所能击捣的只是阿那克萨裘斯的身体,却触碰不到他的灵魂”[21]。我们也要从大致同样的视角来看待北美的原始人。那些藐视肉身疼痛的人肯定有攻击者无法企及的某种精神力量。

但从客观观察上来说,此处所描述的一些属于人的特点,牲畜类也并不少有。如果人对其外在体态体貌不甚了解,那么比其低等的动物相信也更是如此。确实,所有这些动物似乎对其结构的每一部分都清楚,知道主要力量蕴于何处,自己有何克敌制胜的手段。因此,牛用角,马用蹄,鸟用喙,食肉动物用爪子,昆虫和一些其它有毒生物用刺来进行攻击。但我们不知道是什么冲动使它们这样使用这些与它们生存和安宁密切相关的各种手段。我们把这种冲动称作本能。我们大概可以肯定这种本能不是来源于对自身身体各部分的仔细观察,也不是源于为最有效地完成目的而对手段的有条有理的选择。没有预先策划,没有解剖学知识,也没有对自身形象及同类形象的清楚认识,它们就这样直奔目的。

因此,也和人一样,他们对同类、盟友及敌人形象的认识比对自身形象的认识要更清楚。

人类是一种混合物体的生物。我一天当中曾不止一次地不得不告诉自己我是一个多么卑贱、平庸、可鄙的人啊!“马其顿的菲利普”[22]没有必要让下人每天早晨前来重复一句话:“记住,先生,你是一个人。”因为当我们在吃喝以及屈从于我们本性中难以启齿的需要时,就会有各种各样的情况发生,让我们铭记这有益的一课。奇怪的倒是,作为一个头脑会感受到很多可以让自己觉得卑微和下贱的人来说,竟然会很容易自高自大并鄙视别人。尼布甲尼撒二世[23]可能是最愚蠢的人了,如果有必要的话,他真应该被赶出人类的队伍,让他去像牛一样吃草,让他知道他与造就他的权力多么不相匹配。

然而,幸运的是,正如我前面所说:人是“在家的陌生人”。要不然的话,那将是多么的不可理喻啊!

长长的队伍,华丽的马车,镀金的战车,流动的队列,飞扬的旗帜,震天的鼓乐,如果所有这些都仅仅是为了向我们介绍一个普通的人,这个人只是由于出生的偶然性才有别于一旁卑微的衣裳褴褛的观众的话,那这个场面就显得太滑稽可笑了。

不过,暂时忘掉我们对排斥身体看法的否定,有着更重要的意义:这样我们才能看到人的高贵一面。我们不会获得让诗人、有巨大文学和创造天赋的人“具有神般的理解力”的高尚思想,如果我们没有特别能力偶尔地摆脱这具妨碍我们让我们丢脸的臭皮囊,就像尤里西斯[24]度过了他的艰难岁月,剥掉让其黯然无光的褴褛衣裳,而弥涅尔瓦[25]则让其体魄高大起来,使其身材顿添高贵,让其动作焕发青春的美感和优雅,眼睛闪烁超人的光芒。当我沉溺于某种最高贵的思绪时,我确实带有某种轻视来看我的肢体,承载我的身体,构成我体形的粗糙的血肉,并诧异这样一个简陋不堪的寓所居然能款待如此高贵的客人。

人脑历史上一个更为重要的篇章就是起源于这样的看法。所有时代所有国度那些未开化的人,并没有得到任何神谕,都倾向于把死亡——我们遭受的最可怕的事情——看成并非是生命的终结。我们目睹朋友的身体逐渐变得毫无感觉,一动不动,没有了我们称之为生命的任何外部标志。我们可以把它放在一个小隔间里,每天都来看望它。如果我们足够坚强,并能克服可能伴随这个过程的某种矛盾和羞愧感,我们就能逐渐了解其分解和腐化的过程,并认识到是什么程度上的“尘土乃归于地,一如往昔”[26]。然而,尽管如此,人们还是相信在他死亡后他的某种东西还会继续生存。头脑在性质上比其所依附的肉体要高贵得多,因此他无法让自己相信它会随着肉身一块消亡。有两个信念是使人成为有宗教信仰之生物的力量所在。第一,人对于发生在其身上的那些难忘的事情是持有敌意或友善的态度归因于自然界的安排。第二,就是我前面提到的,头脑比肉身高贵。我们使自己相信,头脑在肉身形态发生变化后将依然完好地存在下去,物质世界毁坏也不会使其受损。

同类推荐
  • 实用公务员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公务员文书写作大全

    本书详细地介绍了常用的命令、指令、议案、决案、布告、通知、指示、请示;条例、制度;计划、总结;函电、传真;会议文书;社交文书;涉外工作文书。介绍了各文书的概念及写作要点,并附有大量的例文。特在第十一章对公文的处理作了全面的介绍,在第十三章介绍了新兴的各行业岗位职责写作,全书涉及面广,因而具有全面性、指导性、借鉴和实用性,实是公务员必备之工具书。
  • 网络谣言应对与舆情引导

    网络谣言应对与舆情引导

    互联网使舆情研究成为中国的一项显学。天津社会科学院舆情研究所姜胜洪副研究员的这部专著,从中国网络发展的现状入手,解析了网络谣言的生成与传播机制,剖析了网络谣言的危害,借鉴了中国古代和国外治理谣言的经验与启示,并在此基础上,将舆情引导与网络谣言防控相结合来进行研究,找到了治理网络谣言的方向与措施。可以说,这部著作顺应时势,为网络谣言应对与舆情引导作出了新的贡献。
  • 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新论

    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新论

    本书由重庆师范大学研究生处组织编写,作为重庆市研究生创新教育的理论研究成果,围绕我国及重庆市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内涵式发展,从学科建设、研究生招生、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及创新、学位管理、研究生思政建设及专业学位发展等方面,对研究生创新教育进行了系列的理论探讨。
  • 雷锋精神探索与实践

    雷锋精神探索与实践

    本书汇集了全国研究雷锋的专家学者的文章,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雷锋精神和雷锋精神的实质,进一步阐述了在新的历史时期雷锋精神的本质特征和时代意义,介绍了在学雷锋活动中走在前列的单位的好经验好做法。
  • 《纽约时报》是怎么做新闻的

    《纽约时报》是怎么做新闻的

    本书是对21世纪以来《纽约时报》的数字化发展策略和新闻工作现状的近距离考察。互联网普及,社交媒体大行其道,使得《纽约时报》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动荡。一方面,纸质版的竞争变成了电子版的竞争,不仅是同行之间,在《纽约时报》内部,纸电亦是敌友难辨;另一方面,受众不仅要求新闻的获取及时、方便,甚而要求与之互动并参与新闻生产;而社交媒体在成为新闻记者信息源的同时,也冲击了记者和媒体的传统工作方式以及权威性。作为全球媒体的标杆,《纽约时报》上至企业管理制度,下至新闻工作流程和记者的个人技能、岗位,都不再能够满足当下新闻工作的需求,不得不大量引入编程、网页设计人才并与众多博主、网络极客合作,进行各种探索和实践。这些方方面面的转变值得新闻从业者和研究者思考、借鉴,对于有志从事新闻工作者或者关注时事的网民也未尝不是有趣的读物。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我的娜塔莎

    我的娜塔莎

    1941年,抗联战士庞天德所在的部队遭到日本关东军围剿,危急之下转入苏联境内与苏军联系。女教官娜塔莎负责对庞天德等人进行特工训练,她十分欣赏庞天德,两人渐渐萌生了深厚的爱情。之后,二人接到上级命令返回海东市从事地下工作……日本战败,日本人纪子的父亲跪求庞善祖收留重病在身的女儿,纪子寄养在庞天德家。父亲庞善祖希望儿子与纪子完婚,可庞天德心里只有娜塔莎,两人通信表达相思与爱意。新中国成立后,娜塔莎作为苏联专家到中国提供技术援助,两人终于再次见面。准备结婚登记之时,娜塔莎接到苏联专家撤离中国的命令。之后二人又经受了常年的别离和相思之苦。八十年代,庞天德做起了边境贸易,目的是寻找娜塔莎。经历重重磨难后,有情人终于相聚。
  • The Cure for Dreaming

    The Cure for Dreaming

    Winters breathes new life into history once again with an atmospheric, vividly real story that includes archival photos and art from the period. Olivia Mead is a headstrong, independent girl -a suffragist -in an age that prefers its females to be docile. It's 1900 in Oregon, and Olivia's father, concerned that she's headed for trouble, convinces a stage mesmerist to try to hypnotize the rebellion out of her. But the hypnotist, an intriguing young man named Henri Reverie, gives her a terrible gift instead: she's able to see people's true natures, manifesting as visions of darkness and goodness, while also unable to speak her true thoughts out loud. These supernatural challenges only make Olivia more determined to speak her mind, and so she's drawn into a dangerous relationship with the hypnotist and his mysterious motives, all while secretly fighting for the rights of women.
  • 一个江湖客

    一个江湖客

    冬夜。大雪。红泥小火炉。宜会友。宜小酌。宜拥被高卧读江湖。
  • 紫薇花事

    紫薇花事

    “晓迎秋露一枝新,不占园中最上春。桃李无言又何在,向风偏笑艳阳人。”紫薇开花是夏秋之际,桃李虽艳,已无踪影。这一句是用桃李来衬托紫薇的独特之处,以桃花李花来反衬紫薇花的美及花期之长,杜牧因写了《紫薇花》咏物抒情,借花自誉,人称其为“杜紫薇”。
  • 修真界种子选手

    修真界种子选手

    林葭双眼一闭一睁,发现自己变成了一颗种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鱼已沉雁亦落

    鱼已沉雁亦落

    十里红妆,阿落娶了公主,那我呢?我是他的什么?阿落是一道阳光,我永远触摸不到的光,那么温暖,又那么炽热……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晋僧肇法师宝藏论

    晋僧肇法师宝藏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