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58900000047

第47章 思想家李贽的生前死后(2)

五年后,李贽调往南京刑部任职。当时的南京,讲学十分盛行,李贽常常参与其中,结识了泰州学派创始人王艮之子王襞,并拜他为师。与此同时,李贽还受到王学左派著名学者王畿、罗汝芳的直接教诲。泰州学派及王学左派师承王阳明的心学,王阳明的心学虽属儒家一脉,但对儒学教条特别是程朱理学是一种淡化与反拨。王学认为“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倡导“良知”说,主张“良知”是衡量一切事理的标准。而泰州学派及王学左派则更进一步,他们标举自然人性旗帜,抨击“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锋芒直指朱熹内圣之学的绝对伦理主义。在南京刑部又是五年,李贽的学问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成为深孚重望的学界名流。李贽对王阳明心学、泰州学派及王学左派并非一味地认可与接受,著名的“童心说”便是加以扬弃改造的结果。

由学习钻研,到参考借鉴,再至自我创新,李贽走过了一条不断求索、刻苦精进的艰难漫长之路。

在辗转南北的任职期间,李贽结识了许多以心相许的朋友,而对他人生起着举足轻重作用与影响的,当属耿定理与焦竑两位知己。

焦竑字弱侯,号澹园,江宁(今江苏南京)人,16岁便入选京兆学生员,50岁考中状元,任过翰林院修撰、会试同考官、皇长子讲官等职。他虽比李贽小15岁,但两人一见如故,相处时促膝论道,分别后书信往还。

耿定理字子庸,号楚倥,黄安(今湖北红安)人,不求功名利达,只重潜心问学。耿定理有一声名显赫的兄长耿定向,号天台,任过刑部右侍郎、户部尚书,著有《耿天台先生全集》,是明朝有名的理学家。耿定理与耿定向虽为兄弟,一段时间,耿定理还以兄长为师,但两人思想却有着严重分歧:哥哥耿定向严守封建礼教,将其作为行事准则;弟弟耿定理呢,则追求自我心性的自得与完善。于是,耿定理与兄长耿定向越来越疏远,而与李贽则越走越近,最后成为生死之交。

李贽由南京走水路赶赴姚安,途经耿定理老家黄安,自然要舍舟上岸与好友一聚。逗留期间,李贽想将家属留在黄安,并与耿定理相约,待三年任期一满,便来此定居,专心访友求道。妻子黄氏坚决要求同行,李贽没有办法,只得携妻前往云南姚安就职,但还是将女儿和女婿庄纯夫留在了湖北黄安耿家,为此后的隐居埋下了“伏笔”。

李贽不愿做官,并不等于他在任上无所作为。三年姚安知府,李贽可谓兢兢业业,勤勉有加。他宽以待人,与少数民族和睦相处,关心民间疾苦,注重社会公益事业,兴修水利,建盖书院,开办公学,一时间深得民心。而三年任期一满,李贽便摞下挑子,封印闭门停办公务,坚辞不干了。经过七次上疏,又面请前来云南考察地方官员的巡按御史批准,这才获准致仕。李贽辞官消息传出,当地“士民攀卧道间,车不得发”。为纪念李贽,姚安百姓还特地为他建了一座生祠。

摆脱官场的名缰利锁,李贽感到了从未有过的轻松与自由,他与妻子黄宜人取道三峡,由云南姚南赶返湖北黄安。如果不是耿定理,李贽辞官之意不会如此坚决,也不会选择黄安隐居。李贽奔好友耿定理而来,正值耿家老太爷去世不久,在朝廷任职的耿定向也回到了老家守丧。兄弟二人对李贽礼遇有加,并在耿家别业“天窝”为李贽一家专门建室筑居,使他大有一种宾至如归之感。

在天窝隐居之初,李贽与耿定向思想不合,虽常有龃龉,但有耿定理从中调和,倒也相安无事。然而,三年后,年仅51岁的至友耿定理突然病逝。李贽辞官千里迢迢赶赴红安,就是奔耿定理而来,没想到这位至交却先行撒手而去,不仅给李贽心灵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对他以后的生活也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

因思想不同,尽管耿定向守丧期满又赴南京任职,但两人书信往返中,矛盾已日趋尖锐且公开化。耿定向担心李贽留在黄安“天窝”带坏耿家子弟,不禁生出赶走李贽之意,而又不便公开撕破脸皮,只好委婉行事,或信中一个劲地旁敲侧击,或托朋嘱友暗示李贽。李贽自然不想被人视为眼中钉、肉中刺长留黄安,适逢邻县麻城四大望族之一周柳塘及女婿曾中野盛情相邀,并在县城买下一间大屋供他居住,正置身尴尬境地、另寻别居的李贽,自然爽快地接受了这一邀请。

举家移居麻城,没想到夫人黄氏节外生枝,坚决不从。快60岁的人了,黄宜人不想再东来西去地颠沛流离,四处漂泊;女儿女婿也劝李贽回乡定居,以求落叶归根。而李贽却是坚决不肯迁回福建泉州,双方追求不同,想法不一,意见不合,难于统一,最后只得各奔东西。李贽拿出为数不多的积蓄,让女儿女婿陪夫人黄宜人归返故乡;而自己,则毅然离开生活了五年的“天窝”,孤身一人前往麻城。

李贽将位于麻城县城的居所取名为维摩庵,标志着他对佛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三年后,李贽剃度出家,从维摩庵搬到离县城约30里外的龙潭芝佛院,索性做了一名和尚,自号“龙湖叟”,并写诗明志道:“空潭一老叟,剃发便为僧,愿度恒沙众,长明日月灯。”

一旦离开黄安,李贽与耿定向的矛盾不可避免地变得更加尖锐化、公开化。一个在麻城隐居,一个在南京做官,在交通不便的古代,虽然远隔千里,却不影响两人相互间的指责与攻诘。他们通过书信,将个人主张洋洋洒洒、淋漓尽致地诉诸笔端。你挑战,我回应;你阐述,我批驳;你攻击,我指斥……就在书信一去一返的“礼尚往来”中,一对论敌“捉对儿”搅在一起厮杀。没想到这场特殊的论战竟持续了十年之久,“刀光剑影”难解难分,杀声震天惊动朝野。李贽反孔,耿定向尊孔;李贽向“名教”挑战,主张“拆篱放犬”,倡导心性,追求思想解放,耿定向“重名教”,竭尽全力维护旧的伦理纲常,不可越雷池一步;李贽认为不必以孔子来衡量一切,“人人皆可以为圣人”,耿定向视孔子为神圣不可侵犯的偶像,并以“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加以反驳……其实,李贽反对的,是经由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的孔子;他指斥的,是将作为诸子百家之一的儒学僵化了的反动儒教;他抨击的,是那些借孔子之名扼杀人性的伪道学家。而对孔子本人,李贽并不反对,他出家礼佛的芝佛院内供奉着两幅巨大画像,一幅是释迦牟尼画像,另一幅,就是他专门请人订做的孔子画像。

论争的结果,就是《焚书》的问世——李贽将写给耿定向的论战书信、函件尽数收入其中。这不仅激怒了耿定向本人,更惹怒了他的那些故旧门生;他们不仅口诛笔伐,还利用手中权力或可控资源,对李贽直接施暴迫害。由昔日的友人一变而为不共戴天的仇敌,虽令李贽伤心、寒心,然而,为了思想,为了真理,他什么也顾不得了,大有赴汤蹈火,在所不辞之气慨。

李贽在龙潭芝佛书院一住就是十年有余,他的第一部著作《初潭记》于万历十六年(1588年)在此编纂而成,尔后,又创作、编辑了《焚书》、《说书》、《因果录》、《史纲评要》、《读升庵集》、《孙武子十三篇》及《藏书》的主要章节,还批点过《水浒传》、《西厢记》、《琵琶记》等小说戏剧著作。概而言之,李贽一生中的主要著述,大多是在龙潭完成的。龙潭风景幽美,有着一股灵动的气韵,不仅适合隐居,更能激发创作灵感,李贽还在这里为自己建了一座藏骨塔,拟作为安息长眠与永恒的归宿之地。

李贽出家后,好友焦竑担心他独自一人孤寂,便托新科进士袁宏道出差返回故乡荆州时,顺道前往麻城探望。袁宏道或独自一人,或与小弟袁中道,或兄弟三人一同,曾先后三次来到龙湖拜会李贽,一住就是一月或数月。正是与袁氏兄弟切磋求道的过程中,李贽的“童心说”逐渐成熟,于万历二十年(1592)写下了《童心说》一文,指出“夫童心者,真心也”,而人们行事作文,大多属“假言”、“假事”、“假文”,这样的人,自然也是“假人”。欲现童心,必须剥去遮蔽其上的雾瘴,使其露出无瑕的“最初一念之本心”,只有那些未曾失却童心之人,才是真正的大圣人。受李贽思想启发与影响,“公安三袁”针对当时文坛前后七子的复古论调,树起了一面文学改革的大旗,创立了“性灵说”,主张文学作品应“独抒性灵,不拘格套,非从自己胸臆流出,不肯下笔”,影响并扭转了一代文风。

面对李贽出家的麻城龙潭自然风光,袁氏老大袁宗道大为惊叹,没想到“泉石幽奇如此”,不由得舞动一支生花妙笔写道:“龙湖,一云龙潭,去麻城三十里。万山瀑流,雷奔而下,与溪中石骨相触,水力不胜石,激而为潭,潭深十余丈,望之深青,如有龙眠。而土之附石者,因而夤缘得存,突兀一拳,中央峙立。青树红阁,隐见其上,亦奇观也……”

每每读至于此,我的眼前,也就出现了一幅生动迷人的山水胜景,对李贽情有独衷的隐居之所龙潭,充满了无限的神奇与向往。于是就想,无论如何,得上那里走一遭才是。

2001年5月中旬,我终于撇开俗务,乘上了由武汉开往麻城的客车。此时的麻城,已由县改为市。麻城市文联对我的到来十分重视,市文联主席、著名诗人熊明修先生不仅请来了当地对李贽素有研究的学人座谈,还备了一辆专车陪我前往龙潭。

驶过横跨举水的东门大桥,便出了麻城市区。小车在蜿蜒崎岖的乡间土路颠簸了半个小时,驶上一座光秃秃的土丘,便听得同行的向导大叫一声“到了”。

哦,这里就是400多年前李贽的隐居之所,芝佛院就建在我们脚下这座名叫钓鱼台的山丘上,山下面便是当年赫赫有名的龙潭湖!

跨出小车,我站在山坡上搜寻李贽遗迹,眼前虽有两座寺庙,仔细一看,却是两座极为简陋的道观,里面供奉的也是道教神祇,与当年的芝佛院已无半点干系。

一行人缓缓步下山丘,映入眼帘的,是一片开阔的河床上流淌着的一线浅浅的溪流。实在难以想象,这里就是李贽曾经生死相托的龙潭,是袁宗道描写的“万山瀑流,雷奔而下”的龙潭!

当年的龙潭已变得面目全非,潭还在,唯余一汪浅水;潭边残石历历,仍可见出激流冲刷的痕迹;潭底清澈可见,连一条小鱼都没有,遑论卧龙潜藏其间?

其时,太阳正在落山,几抹余晖斜斜地射了过来,河床上氤氲着一层淡淡的薄雾。我不由得仰望四周,一时间,眼前就出现了当年的龙潭胜景:湖水荡漾,烟波浩渺,一座座山岭隐现其中,万千瀑流激荡而下,如雷声轰鸣,汇入深不可测的龙潭……当年的“公安三袁”,拜访李贽后归返故乡荆州公安县,正是从龙潭出发,顺阎家河驶入举水,然后进入长江……

然而,400多年后的今天,周围山岭上青翠的树木不见了,开山造田时被砍伐一空;上世纪中叶修建水库,流经龙潭的阎家河水骤然减少;不久河流改道,龙潭湖水便彻底干枯,唯剩一泓小溪不绝如缕了。而这一切,都是人工改造的结果!

遥想当年,明朝统治者、社会传统习俗、儒教伪道学汇成一股无形而巨大的力量,也想改变李贽。只是李贽犹如一根中流砥柱,虽屡遭巨创,仍顽强地挺直腰身,坚立不仆。

李贽隐居龙潭之时,是他硕果累累、声名远播之日,也是他大起大落、饱受折磨之际。

他剃头出家,却有意留下胡须;进了佛堂,又不认祖师;做了僧人,还大口吃肉……这些,都被时人视为异端。他广收门徒,即使女子也不避讳,信函往返不说,还亲往女徒家授课,被道学家们视为大逆不道。他的第一部著作《初潭集》在麻城第一次刻印,就轰动一时,当即抢购一空,此后的《焚书》、《藏书》更是声名远播,传遍中华大地。正是这些振聋发聩之作,却被封建卫道士蔑称为“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的“谤书”。他与袁宏道在武昌一同游览黄鹤楼时,遭到一伙受假道学家们指使的泼皮围攻、辱骂与殴打。他受到耿定向门生、湖广按察司佥事史旌贤的威胁,要以“大坏风化”的罪名将其驱逐,李贽针锋相对:“我可杀不可去,我头可断而我身不可辱!”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李贽已是74岁的年迈老人了,当权者仍不肯放过他,地方官员冯应京雇佣一帮打手前往芝佛院迫害李贽。李贽在友人的帮助下得以逃脱,可暴徒们却不肯善罢干休,又一把大火烧掉了龙湖芝佛院,还将李贽为自己准备的永恒归宿之所——藏骨塔捣毁清除……

黄安留不下他,麻城容不得他,那么,其他地方又如何呢?

年迈苍老的李贽举目四顾,不由得悲从中来,大地茫茫,哪里才是他的归宿之地啊?

正当李贽出走麻城,辗转河南商城黄蘖山中避祸时,曾任过知县、御史的马经伦闻讯,不顾数千里之遥,冒雪从北京通州(今北京通县)赶到黄蘖山中陪侍。

马经伦为人正直,常仗义执言,好打抱不平,任御史时因胆敢抗疏当朝皇帝神宗而被贬为一介平民。李贽的悲惨遭遇使他感到愤怒与同情,不由得主动南下黄蘖山,与李贽一同研习《周易》,还写了一篇文锋犀利的《与当道书》为李贽辩护。

等到来年二月春暖,马经伦索性将李贽接到北京通州自己家中居住。

同类推荐
  • 当爱情上了年纪

    当爱情上了年纪

    当爱情上了年纪,该是何等模样?当往事像狗一样大摇大摆不请自来,又该如何对待?一片茶被时光浸泡数十年,是否不堪入目?这本散文集记录了作家艾苓对大千世界的独特发现和感受,字里行间流露出真诚和温暖。红尘行走五十年,她兼有中年女性的敏锐和孩童的目光,这让她经常发现社会生活的荒诞不经,又心怀感恩。
  • 往事在记忆里流浪

    往事在记忆里流浪

    《往事在记忆里流浪》精选了传奇的侠道诗人王琪博创作的近百首诗歌,大多数篇幅短小精悍,出语雄奇,展示了大学生诗派旗手的创作魅力和才华,也展现了他2005年重新开始诗歌创作后的风采。所选诗歌涵盖王琪博整个创作时间段,是了解王琪博诗歌创作和学习现代诗歌写作的不错参考读本。
  • 遇见中国:卜力眼中的东方世界(谷臻小简·AI导读版)

    遇见中国:卜力眼中的东方世界(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作者曾经是英国派驻香港的第十二任总督(任期1898至1903年)。这是他的回忆录,从一个英国殖民者的视角,记录了一个我们所陌生的别样的中国。
  • 诗话百一抄

    诗话百一抄

    《诗话百一抄》是对中国古代诗词理论专著的点评之作。读者从书中可以了解到中国古典诗歌创作、鉴赏的方法。
  • 荷韵悠悠

    荷韵悠悠

    任绍毅的散文,没有“为赋新词强说愁”的造作,有的是“清水出芙蓉”的率真自然;没有象牙塔里的无病呻吟,有的是“感时花溅泪”的沉郁悲愤。纵观任绍毅的文学之旅,他走的是一条“人不知而不愠”的平实之路,他的人与文是“即之也温”的平和与旷达。“日月两轮天地眼,读书万卷圣贤,心”,这是理学家朱熹写在白鹿洞书院的联语,它也是天下读书人可以参照和效法的镜鉴。“一个人只在摆脱被命运操纵的恐惧后,才能体验到更为深沉的快乐,即使历尽沧桑,他仍然是一个幸福的人。”这是哲学家罗素写给现代人的一己洞见,这也是任绍毅历尽沧桑的人生写照。《荷韵悠悠》是他的一本作品集。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星际音杀

    星际音杀

    本是修真界一宫之主,因贱人所害,不得不元婴自爆却一朝穿越到了星际时代飞船、机甲、能量枪,什么鬼?异能、体能、精神力,又是什么?以音杀人,以冰控制,我就不信这些铁疙瘩还能捍不动!至于修真界的仇人,先放她自由,等我重铸辉煌就是她的死期。看女主怎么操控机甲弹古筝打败这些自以为是的天才看女主如何骑着冰龙上战场打败那些嚣张的虫族看女主报完新旧仇恨,携爱人称霸星际
  • 绝叫城

    绝叫城

    实在是吃够了酒店里一成不变的三餐,我独自跑到御茶水车站附近吃了顿烤肉。补充完能量后,充满动力地回到房间坐回写字台前。刚刚九点,只要今晚努力一下就能轻松完成今天的工作量,明天夜里估计就能完稿了。明天夜里……唉,仍然很遥远。在这个东京市中心的酒店里闭关创作已经是第六天了,连换洗的内衣都没有了。为了能按时完成预定在下个月出版的长篇小说,我只好听从担当编辑的指挥,待在这个房间里写完剩下的一半内容。
  • 乐逍遥

    乐逍遥

    颜诺,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在心脏病发作时,穿越到天宇王朝。成了香雪山庄的二小姐肖遥,开始了快乐逍遥的古代之旅。原以为此次穿越与爱情无关,却也认识不少帅哥。风扬,肖遥青梅竹马的恋人。因考中状元,被皇上招为驸马。本以为对肖遥只有兄妹之情,却在成亲后才发现,自己对这个一起长大的丫头似乎也有男女之爱,却悔之晚也、、、、、风凌,风扬的大哥。本来对那个从小痴缠自己弟弟的丫头没什么印象,却在弟弟与公主的婚礼上发现那个丫头似乎有些不一样、、、、、穆慕,墨宫的少主。墨宫因出叛徒,一夜间被灭门。穆慕遭人追杀,却被肖遥所救。玉霄,靠山王之子。平时流连于青楼妓院,某日,正在和红颜知己谈情说爱之际,被肖遥接了句"男人都是用下半身思考的,不能信。"从此迷醉在那抹淡笑间、、、、无尘,天雪山庄的少庄主。飘逸出尘,从不流连美女,一颗淡漠的心也在见到某女时惨遭沦陷、、、、、、友情,还是爱情?肖遥迷惑了、、、、友情提示:作者第一次写稿,不足之处,请不吝指教。喜欢的请多多留言,多多收藏,多多投票!遥儿不胜感激!感谢SJP34亲亲帮遥儿做的《乐逍遥》的视频,很漂亮!希望各位亲们也喜欢!地址是:推荐自己的新文:《穿越成为神医》地址:《一身从容》地址:
  • 校园三剑客·千年魔偶(经典版)

    校园三剑客·千年魔偶(经典版)

    近日来,绿市怪事连连,本应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小球竟然直线飞出,河水倒流,汽车自动往上坡走……地球的引力似乎在这里失效了。但更怪的事情还在后头,形态各异的玩偶在绿市悄然流行起来。这些玩偶神态极其逼真,仔细看时,竟然像活的一样。一天,张小开失踪了。杨歌用自己的脑电波仔细搜寻,最后竟在一个玩偶身上搜索到了张小开的脑电波,他在说:“杨歌,救救我,救救我!”这到底是怎么了?杨歌能否凭借自己的力量揭开谜底?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灯火燃起

    灯火燃起

    只需要点亮一盏灯火,你就可以得到你想要的,你以为会有很大的改变,不过其实没有什么改变。
  • 皇族复仇四公主

    皇族复仇四公主

    神秘,嚣张,聪慧,冷血是她们的代名词。重返国度,四位身手非凡的美眉女扮男装入读圣羽贵族学院,只为复仇!谁知容貌出众的她们被捧为新晋的四校草,还杠上了远近闻名的四只恶魔!他们一起飙车打架,逃课泡吧,水火不相容……直到有一天,他们发现“他们”留着长发,穿着高跟鞋,美男的扮相之下竟是绝色的容颜,他们交换了眼神,薄唇轻启,“呵呵,原来是几个小丫头。”于是乎,四少爷一起去校长室申请降级,来到她们所在的班级。当天使遇上恶魔,当强者遇上强者,当仇恨遇上爱情,他们是否能缔造出一段专属的童话……
  • 向来缘浅情深

    向来缘浅情深

    唐宋两家是邻居,对于他俩在一起,两家人都是很满意的。唐诗是不喜欢别人的靠近,哪怕是最亲的亲人,也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但如果那个人是宋辞,又不一样了。她可以防备所有人,在宋辞面前,她却可以放下心里所有戒备。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