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54000000016

第16章 妹妹在照片中酣睡着

端午节过完,我爸爸决定组合宣传队全部的节目,来一次彩排,看看演出效果到底如何。对于他亲手编导出来的这些“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的拼盘式的节目,他心中忐忑,既怕领导审查过不了关,又怕观众看了不买账。我爸爸说,舞台艺术是“立体”的艺术,不经过声乐、器乐、舞蹈、说唱、灯光、布景、服装的合排,你永远没有办法知道它会呈现出什么样的品质。

因为是彩排,爸爸允许我们全家去排练场观摩。这个“全家”,包括了外婆和四岁的圈圈,以及我妈妈怀抱中的婴儿。爸爸说,到正式演出时,对不起,除了我妈妈,其余各位敬谢不敏,以防吵闹。

妈妈心情很好地嘲笑他,你以为你们排的是样板戏,还想让我再看第二遍?爸爸乐呵呵地回答说,或许呢。

我不记得爸爸妈妈之间有多久没有轻轻松松地打嘴仗了,这个场景让我觉得温馨,灰暗破旧的家变得其乐融融。

外婆早早地煮好一锅稀饭凉在饭桌上,而后开始了她漫长到令人心焦的梳妆打扮。她先要花费半小时篦头发,让妈妈帮她修剪掉耳后翘出来的那一络,抹上一点点“凡士林”,梳出一道一道规整的齿痕,两边夹上新买的发夹。接着她在仅有的两件说得过去的短袖夏衣中比了又比,还请妈妈作参考,选出浅蓝色盘琵琶扣子的一件,摊开在床上,嘴巴含一口凉水喷上去,拿茶缸盛了开水当熨斗,熨到平展如新后,仔细叠起来,压在枕头下。她要等到临出门时才会取出衣服上身,这样能够保持摺痕笔挺。鞋子也很重要,她有一双崭新的黑平绒的布鞋,做了好几年了,难得出门穿一回,此刻也翻寻出来。不料鞋子藏得太久,受潮上霉,黑绒布上巴着星星点点的白色霉斑。外婆赶快拿湿布擦,一擦居然擦出几个小洞,原来是鞋面朽了。她心疼得要死,嘴里“啧啧”不停,直到妈妈许诺下个月发工资给她重买一双灯芯绒的橡胶底鞋。

我妈妈自己不打扮,可是她给婴儿打扮。婴儿还不会站立,脚上居然穿着一双软底的小红皮鞋!婴儿的脚太小,皮鞋又太大,鞋带子根本系不住,穿上去不到两分钟,小东西一高兴,脚一蹬,鞋子掉在地上。圈圈讨好地拣起小鞋子呈送给妈妈,妈妈耐心地给婴儿穿上去,两分钟之后又滑脱下来了!

一想起我长到八岁还没有穿过皮鞋,我妹妹才三个月大就不把皮鞋当回事,我心里气不打一处来,真想把那双玩具般的小红鞋子扔到窗外去。

我妈妈还给婴儿点“公主痣”拿一根筷子沾上红印泥,点在眉心处,黄豆那么大,衬着婴儿的白皮肤,很醒目!可我觉得这事有点愚蠢,把我妹妹弄得傻乎乎的,像个一捏就会叫的肚子里塞着棉花团的布娃娃。

总之你可以这么想,我妈妈是一个重女轻男的人,自从有了妹妹,我和圈圈的地位一落千丈,圈圈好几回要求她抱一抱,她根本理都不理。她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们是哥哥,是大孩子。

好吧,既然我是大孩子,我就可以自己作主,决定我晚上穿什么衣服出门。

我穿的是我自己的皮肤:光着膀子只着一条短裤。

于是我妈妈就生气了,她察觉出来我是在跟她对着干——前两天我恳求她给我买一件海魂衫,她没有答应。

“你如果不穿上衣服,全家都不走。圈圈去看着哥哥,等他穿好衣服再叫我。”

这样一来,我不能不向妈妈屈服。如果为了我而看不成彩排,外婆和圈圈要怨死我。

在我垂头丧气穿衣服的时候,妈妈不轻不重地说了一句话:“任何事情都可以商量,但是威吓和逼迫没门。”

了不起的打击!我心里又一次地期盼自己快些长大,长到可以掌控自己命运的那一刻。

有了这样的一个插曲,出发之时我们一家人的情绪不尽相同。

走在最前面的是我的兴冲冲的外婆,她穿着那件摺痕宛如刀刃的浅蓝色衣服,宽展的身体像是拦在我面前的一堵灰白色墙壁。“快走!快走!”她不断地回头催促我们,间或还去拉一把圈圈,恨不能抱起他一路小跑。我妈埋怨道:“座位都留好了,你不必这么急。”外婆笑笑地承认:“我听到胡琴声,脚趾头都痒了。”

跟在外婆身后紧倒着步子的是圈圈。圈圈有点感冒,鼻腔不太通畅,跑得长一声短一声地呼哧喘气。对于艺术,他根本就是懵懂无知,完全是因为哪儿热闹他要往哪儿钻。他穿着黄色的小汗衫,一条小碎花的布短裤。头发里长了个小疖子,早就被我妈妈剃得精光,圆不溜丢的脑袋因此而像个大皮球,随着他一蹦一蹦地走路,那皮球就一颠一颠地往前滚动。

我妈妈照例是一件白衬衣,一条蓝裤子,走路目视前方,不苟言笑。我丝毫看不出来她对晚上的彩排有没有兴趣,她是喜欢宣传队的演出呢,还是纯粹照顾我爸爸的情绪,过来捧他的一个场。她抱在怀中的婴儿,出家门时还咧嘴对我笑了呢,才走一半路,她就把妈妈的怀抱当摇篮,睡得人事不知了。妈妈白给她穿了漂亮的红皮鞋,点了那颗红艳艳的公主痣,我估计这一晚上她是敲锣打鼓都不会醒的。

至于我自己,我说了,我对看不看彩排根本无所谓。宣传队的那些节目,排练时每一个我都看过不止十遍,我能记得跳“丰收舞”的八个女孩子一共要转几个圈,那个演“数来宝”的手里的竹板要打几声,还有“表演唱”的那一组什么时候亮出事先安置在舞台上的毛主席像。我既然什么都知道了,看彩排就成了形式,是因为全家都来了,我不得不来。

我穿了一件破破烂烂的长袖汗衫。汗衫洗得掉了颜色,领口袖口都开始脱线,肘下一左一右各有一个小洞,亮出了我的黑乎乎总是洗不干净的肘皮。这是我平常用于衬里的衣服,旧点儿反正没人看见。刚才出门时我特地穿上这件,实际上是对我妈妈权威的一个挑战。你不是非要我穿上衣服不可吗?好吧,我就拣一件最不能上台面的穿。

出家门之前,我妈妈盯着我的这件衣服足有一分钟,然后悲哀地叹息道:“从现在开始,我恐怕有了一个敌人。”

这句话让我很不好受,跨出家门的一瞬间我就开始后悔。这样一来,我的情绪更加低落,一个人拖拖拉拉地跟在队伍最后,自己听自己的脚步声。

远远地,文化馆门前灯光明亮,过节一样热闹红火。灯光下聚集了大批的观众,还有在人群头顶上乱飞乱撞的大批蠓虫。郝师傅尽心尽责地把守大门,喉咙都叫得哑了,还是拦不住一波一波如潮水般涌来的人群。看见郝师傅放下栅栏让我们一家人进去,那些人就叫嚷,抗议。郝师傅凶巴巴地反驳:“怎么了?怎么了?人家是导演家属!”

无比荣耀的这一群“导演家属”,享受着围拥者的羡艳目光,鱼贯而入,带着几分得意地往小礼堂走。

礼堂里面也是灯火辉煌。白天看着破烂不堪的大厅,灯光一照,忽然就有了脱胎换骨的改变,每一面墙壁,每一道幕帘,每一条简陋开裂的板凳,都蒙上了一层柔和的金黄色的光线,神秘,高贵,美妙,就像是童话里描金洒银的国王的宫殿。

我很意外地发现仲瑶阿姨的脸上也涂了油彩。她的皮肤黑,上了妆之后不是好看的粉白,而是粉紫,再加上描得很粗的眉毛和上挑的眼线,还有脸颊上那块盖不住的凹陷,近看有一点吓人。她匆匆忙忙地凑过来对我妈解释:“有个舞蹈演员拉肚子,我临时被小米爸爸抓差,做她的B角。对不起啊,我要换衣服去。”说完她急慌慌地往台后走。她的背影倒是婀娜好看。

任保家叔叔嘴唇上叼着烟卷,手里抱一台茶叶盒子那么大的“海鸥牌”相机,准备给演员们拍舞台剧照。看到我们一家人,他来了劲,跑到幕布后面把满头大汗的我爸爸拉了过来,一定要给我们来个“全家福”。妈妈看看盛情难却,赶快捻怀中婴儿的耳垂,想把她弄醒。结果婴儿眼睛都不睁地哭了两声,扭一扭脑袋,又睡过去。妈妈歉意地跟任保家打招呼:“老任你看……”任叔叔不在意地摆手:“没事没事,小姑娘睡着也是可爱的,到她长大了看自己模样,哈哈!”

他手里的闪光灯“啪”地一声响,为一九六七年的我们全家人定了格。

一个月之后他把洗出来的照片拿给我们看,我才发现貌似开心的我爸爸实际上眉头微蹙,笑得有一点点苦。我妈妈基本上没露什么笑容,矜持中带一点特立独行。外婆头脸整齐,最是雍容富态。圈圈眯着眼睛,皱起鼻子,好像正在吸鼻涕。小妹妹嘴巴半张,睡得无知无觉。我呢,我可怜巴巴地用两只手分别捂着衣肘处的两个破洞,丢人丢到家了。

为这张照片爸爸妈妈又打了一回嘴仗。爸爸想去照相馆放大,再配个镜框挂到墙上。妈妈不同意,说照片中的所有人都不是最好的状态,不值得上镜框。爸爸强调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自然,自然的就是最可爱的,比在照相馆里摆好姿势再捏橡皮球要好上十倍。妈妈说照相总是为了美吧?总不能故意暴露丑的一面吧?爸爸就故意把照片举起来凑在眼睛上,做出寻找的样子:“哪儿丑?谁照得丑了?我怎么看不出来?”

圈圈看见爸爸的夸张动作,笑得前仰后合。妈妈起先还板着脸,做出一副气愤不已的样子,后来被圈圈的傻笑传染,憋了一会儿之后,噗哧一下子也笑出来了。

这事最后还是依了爸爸,照片放大,配镜框,挂在墙上。

彩排开演之前,我一直在东张西望地找猫眼叔叔。外婆和妈妈已经坐到了爸爸为我们预留的板凳上,妈妈嫌我站起来坐下去地晃得她眼晕,拉我的衣服,命令我“安静点儿”。外婆也跟着大声地表扬圈圈,说他今天“很乖,很听话”。我知道这话实际上是说给我听的,可是圈圈这个傻家伙受宠若惊了,拼命地挪动屁股,想让自己的坐姿更加端正。

我安静不下来。开演之前如果见不到猫眼叔叔,我会一直心神不定。

外婆给我找了个台阶下:“你是不是要上厕所啊?要就快点去。”

我如遭大赦,马上起身,猫腰钻出人群。圈圈眼巴巴地看着我走,一脸的羡慕,可是因为他今天“很乖”,他就不能够像往常那样做我的跟屁虫。

我挤出礼堂大门,先从旁边的一个侧门混到后台上看了看。后台被忙碌紧张的演员们弄得乱成一团。对着化妆镜擦粉的,在临时拉起来的布帘后面换衣服的,踢腿下腰的,咿咿哦哦喊嗓子的,埋着脑袋一门心思调弦定音的……你推我挤,热锅上的蚂蚁一样。我看见我爸爸拿着一张纸头正在做最后的节目调度,仲瑶阿姨已经穿上了一身红袄绿裤在侧幕边侯场,任保家叔叔把两个说相声的演员叫到一起,再一次的面授机宜,说到兴奋处,眉毛鼻子都在动。所有的人当中,没有猫眼叔叔。

他今天没有理由消失。乐队需要他指挥,他自己还担任着独唱节目的手风琴伴奏,要是他不在,音乐部分岂不是要乱套。

沿着礼堂后面那条窄窄的廊沿走,从灯光明亮处一直走到黑黝黝的杂物间门口,我终于听到猫眼叔叔咬字怪怪的说话声。

“……不要听别人的怪话,自己的感觉最重要。”

“你不知道,县城里的人就是这样子,栽花的少,栽刺的多。”

“你希望我现在做什么?”

“不知道。让我父母放心就行。”

“我能做什么?要想想……我没有经验……要么你提示一个?”

潘姐姐噗地笑起来:“你以为我就有经验?我也是第一次,从前没有碰到过……”声音小下去。

猫眼叔叔向潘姐姐靠拢了一点,伸手把她鬓发往耳后掖了一掖,顺便在她耳边说了句什么。潘姐姐怔住不动,片刻之后,忽然就一抬手,勾住了猫眼叔叔的脑袋。

“你要说话算话!你一定要说话算话!”潘姐姐的声音打着颤,语速很快,在夜空中一抖一抖,像一条软绵绵的飘忽的丝带。

猫眼叔叔轻拍她的后背:“好了,别怕,没事的……去后台准备吧,马上要开演了。”

潘姐姐还是不肯放开他,似乎把他的脖子勒得更紧,同时要把她全身的重量挂上去,以至猫眼叔叔喘不过来气,脑袋往后面仰着,小声地呻吟。

我很紧张,不知道这种情况下我该怎么办。猫眼叔叔喜不喜欢潘姐姐这么不要命地勒他呢?我有点担心单薄的猫眼叔叔会被身高力大的潘姐姐勒伤,又怕潘姐姐缠着他不放,耽误了节目开演,让我爸爸一个人在后台着急。我急中生智,故意地踢出一个小石子儿,让它落在水泥地上“啪”地一声响。

潘姐姐很机警地放开了猫眼叔叔,回头往小路上看。远处明亮的灯光把小路映衬得越发幽暗。“谁在那儿?”潘姐姐颤抖着嗓门问。

猫眼叔叔趁机拉了她一把。“走吧,该准备上场了。”

他们两个一前一后,轻手轻脚地走过我面前。我本想叫住猫眼叔叔,拉了他的手一块儿回礼堂,结果在最后一刻还是忍住了,缩在阴影中没动。

演出结束后,观众们不肯走,等着所有的演员上台谢幕,连那些演完了节目提前卸了妆的演员都不得不上台,拿着红宝书连呼了几次“毛主席万岁”。

爸爸匆匆跳下台,挤过人群来寻找我们。他怕外婆和圈圈被人群挤散,黑漆漆的夜里没法回家。其实圈圈已经趴在妈妈肩膀上睡得口水沥拉,妈妈怀里的婴儿转移到了外婆手里。

爸爸赶快接过婴儿抱着,半是讨好半是表功地问我妈妈:“怎么样?还能看看吧?”

妈妈答非所问:“老郭的手风琴拉得实在好,那段过门太精彩了,你应该给他加个独奏节目。”

爸爸哭笑不得:“我的同志哎,你也不想想老郭是什么出身背景!”

“不是说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嘛?”

“那种策略性的提法你也能信?”

“我说说罢了。”

“你还是没讲讲你的看法。”

我妈妈对围在台口不肯散去的观众努努嘴:“大家的反应你都看到了。”

爸爸耍赖:“你只想听你的。”

“板凳太硬,我一直坐着没动,屁股麻得很。”

我妈妈迂回曲折,其实都是赞扬,可就是不肯明确说一个“好”字。她越是不说,我爸爸就越是急切地盼着她说。在这样的时候,妈妈是强大的,而爸爸是软弱的。

倒是外婆看不过去,摊开手掌给爸爸看:“个个节目我都拍手,手巴掌拍成两块红木板子了,摸摸都烫人!”

妈妈就对着爸爸笑,意思是说,还要怎么捧你的场?

转过头,外婆悄声问我:“戏台上一口一声‘革命委员会好’,那个委员会是个什么玩意头?”

是什么玩意头呢?其实我也说不出来。我踮起脚,附着她的耳朵说:“这个秘密我不告诉你。”

外婆佯怒,轻轻打我一下:“你个鬼东西!”

总之,我认为来这里的观众个个都开心。开心就说明节目成功,爸爸和猫眼叔叔他们没有白辛苦。

作为“导演家属”,我没有理由不自豪。

同类推荐
  • 金手(怀旧童书馆·怀旧童年)

    金手(怀旧童书馆·怀旧童年)

    《金手》一书由原来的《金手》和《拔萝卜》两小书组成。《金手》以书中其中一篇文章名为书名,也做了新版的(两小书组合版)书名。《金手》一书分为2个小故事“金手”和“费多拉的悲哀”,是著名作家丰一吟为建国初的小朋友们翻译的苏联民间故事选集中的两则故事,它讲述了在草原上,一个牧畜的老人,膝下有一个美貌无双的女儿,女儿提出要嫁给在这个世界上最富有同时又是最贫穷的人。
  • 世说新语故事

    世说新语故事

    《世说新语》是中国笔记小说的先驱,讲述了从汉末到南朝(主要是魏晋)时期帝王将相、文人百姓之间发生的小故事,篇幅虽然简短,但故事生动,语言简练,人物描写生动富有趣味,栩栩如生。在现代汉语中,人们依旧使用着大量源于《世说新语》的成语。儿童文学作家管家琪潜心研习,巧妙地将古典名著与孩子们的需要相结合,为小读者们引入浩瀚奇妙的经典文学旅程,让孩子们接触经典名著,亲近经典文学,不知不觉中感受经典的魅力。
  • 救命的松果

    救命的松果

    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深秋,一群小松鼠坐在树枝上,每人捧着一个松果吃得正香。“啪”,松鼠爷爷的松果掉在了地上,那松果“咕噜噜”地滚到了很远的地方。小松鼠罗罗看到了,飞快地跳下树向松果跑去,他要帮爷爷把松果捡上来。谁知他刚跳到松果旁边,就看到一片枯叶下面钻出一个毛茸茸的小脑袋。
  • 历史百科(中国儿童课外必读)

    历史百科(中国儿童课外必读)

    人类文明的历史记录中蕴含着宝贵和丰富的经验与真知,是我们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创造明天的有力工具。本书以编年体通史的方式,把中国和世界几千年来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领域内曾发生过的重大事件、影响历史发展进程的重要人物进行了全面而清晰的梳理。读者可以通过本书清楚地看到中国及世界各个民族适应自然、改造自然、不断进步的过程,了解其文化与精神的精髓所在。
  • 俄罗斯365夜(上册)

    俄罗斯365夜(上册)

    春姑娘又回来了。百花盛开,万物复苏。《365夜故事》等一大批儿童读物给孩子们带来新的欢乐。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重生之校园兵王

    重生之校园兵王

    他本是苍穹之主,造人暗算自爆肉身,与敌人同归于尽。苍穹之主的消失,使得界面秩序大乱。不为他人所知的事,就是苍穹之主的元婴不止一个,还有一个被藏在地球。
  • 非常神圣

    非常神圣

    天地零玄,万物根本。圣体无双,霸绝天下。看他如何舞动风云,纵横三界。六道轮回,依附三界之中,一切诡秘皆在地下·······
  • 糖抹

    糖抹

    若栘集团的双胞胎千金姐姐唐栘兮是一位全才女强人,却在爱情和恩情间纠结,选择恩情后却在造劫难,回报完恩情,在爱情里又是如何与墨氏公子携手白头!
  • 三十六计(世界少年文学经典文库)

    三十六计(世界少年文学经典文库)

    《三十六计》一书,约成书于明、清之交,而在此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散在而广泛地流传于民间。是我国流传较为久远,普及面较为广泛的兵法通俗读物。它集 历代兵家“韬略”“诡道”之大成,素有兵法和谋略奇书之称。书中的不少计名、用语为人们耳热能详,闪烁着智慧的火花。它不仅可以用于军事,对于启迪人们的 心智亦功不可没。
  • 穿越之绝色商娇

    穿越之绝色商娇

    “对,就是这样。为了维护世界的和平,为了防止宇宙被坏,为了,呵呵,说大了,重来一遍!!为了前世未完成的梦想,为了今生绚烂的未来,为了这世界因我而精彩,我,韩思思,郑重决定,要做一个巾帼商人,我要赚遍世间财富,我要——我还要——”~给你不一样的穿越感受,构架恢弘的架空大作,“推荐+收藏”,你在还等什么?
  • 斗战主宰

    斗战主宰

    我为主宰,绝世无双!长枪裂空,持之而立,俯视众生!诸君……可敢一战!
  • 大乐金刚不空真实三昧耶经般若波罗蜜多理趣释

    大乐金刚不空真实三昧耶经般若波罗蜜多理趣释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普罗旺斯花开依旧

    普罗旺斯花开依旧

    短篇言情合集,以温馨欢乐的文字为主,表现出作者对爱情的美好期许,虽然每段爱情都或有波折,或有误会,但都希望它最终能够开花结果,美满甜蜜。
  • 枕上暖婚:老公,宠妻如命!

    枕上暖婚:老公,宠妻如命!

    男人一出场就要带她回家领证,顺便还让属下汇报财产。男人财大气粗,颜值爆表,关键还偏私护短,宠她入魔。 她骂了白莲花,撕了绿茶婊,被骂:“素质差,真粗暴。” 他回:“我教的!”她喝酒逛夜店,抽烟打麻将,被骂:“没修养,无家教。”他回:“我准的!”她大闹宴会场,戏耍几百人,被骂:“太跋扈,好泼辣。”他回:“我宠的!”男人将她拥入怀中:“代价是,每天跟我做四件事。”她问:“哪四件啊?” 他笑:“一日三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