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531600000002

第2章 每个人的故乡都在沉沦

据母亲讲,我读小学时作文写得极好,曾受到过不少先生赏识。于是有一段时间,我总是回忆,想知道自己在懵懵懂懂的年岁里都写过些什么。我费力寻找,就如同在一片荒芜中搜寻蕴含新生命的种子。有时在路上,有时在梦中,倘若有片段一闪而过,常常激动得难以自持。

八九岁的孩童会写点什么呢?后来恍然间明白,整个童年中,我就写过一个题目,这便是故乡了。那时笔下故乡的名字好多、好多,《我家的菜园》《暑假趣事》《夏天的麦子》《冬天的雪景》,那时候的故乡,真的好大、好大,我努力成长,努力书写,从六岁到十多岁,将铅笔写成钢笔,终究还是没能走出故乡的氛围。

何处是故乡?故乡是何处?人生前二十年当中,不曾想过这样的问题,故乡也不会让我去想这样的问题。

几年前,我远离故乡前往天津求学,途中目睹车窗外疾驰后退的山山水水,深感兴奋激动。当真正踏上异乡土地的那一刻,突然意识到,过去二十年,我把“异乡”这个词语,理解得实在太过于轻松。

我开始不习惯异乡的饭菜,开始不习惯异乡的言语,不习惯异乡的云、异乡的风。在一片“不习惯”的慌乱中,我开始怀念故乡的味道、故乡的云,故乡的山水、故乡的人。

何处是故乡?故乡是何处?我有点儿迷惑。

我摊开地图,仔细丈量异乡与故乡的距离。心头不禁一振,原来,我离它已经那么远了……

我尝试着把故乡带进异乡人的生活。向每一个熟识的人、每一张异乡的面孔,努力介绍故乡风物。他们摇头、他们木然、他们疑惑、他们不解,故乡的名字,对于他们竟是如此陌生。

故乡,何时变得这么小了?

2013年12月,正是北风最硬的季节。我裹紧棉被,缩在宿舍一角漫无目的地刷新网页,朋友发过来一条链接,我匆匆忙忙打开,是一段从《舌尖上的中国》截出来的视频片段。秦腔、面条、麦浪、黄土,介绍的正是千里之外的故土民俗。心在故乡,身瘦异地。我打电话给这位同处异乡的朋友,激动地告诉他:“拍得真好,真想现在就回去呢!”

“回去也再难见到,都过去的事情了!”

一声叹息,两头默然。他说得没错,故乡的的确确是变了。

也许故乡一直都在变化吧!春去秋来,寒尽暑往,这个世界上哪儿有一成不变的东西呢?破旧的老屋需要重建,颓圮的石桥需要重修,孩童必定长大,青年终将苍老,成长是一件残酷的事情,变化又何尝不是如此?我们挡不住社会进化的脚步,也没有理由阻挡这个世界前进的步伐。一成不变的故乡,定然也不是异乡游子所希望看到的样子。

故乡不再广阔,它缩小自己的形象,让游子的眼界不断扩展。

游子也不再迷惑,从走出故土的一刻,故乡注定常常被用来怀念!

告别少年之后,年复一年冲刺各种考试,大约有八年时间,我没有在故乡好好游走一番。这八年里,匆匆忙忙奔波往返,故乡看着我,我竟不曾注意过它。

变化的故乡是一番什么样的景象呢?

在一个阳光正好的午后,我漫步乡间,打算看一看持续变化中的故土。

犹如一个侦探,我用刁钻的眼睛打量每一处景致,又如一个警察,拿记忆中的画面,比照故乡如今的样子。故乡果真是变化了许多,童年中随处可见的低矮土房早已不见踪影;印象中那条泥泞小道,变地宽阔而平整;当年在桥头摆摊的少女,如今早已是两个孩子的母亲;村里的小庙新添了两座大殿,大殿中的泥菩萨也早已镀上了金身。

母亲说:“有的地儿快不认得了吧?往里再走走,你更认不出来呢!”

四十年中,母亲未曾真正离开过故乡半步。她随时代浪潮行走在故土流俗之间,认真亲历,仔细打量。在她看来,故乡这些变化全仰仗于村里人日渐鼓起的腰包。近十年,外出打工浪潮席卷故乡,村里人紧跟时代脚步,抛下老人孩子,竞相奔赴远方,投身到异乡机器轰鸣的车间,在都市边缘,在城乡接合部,用重复的动作换回一份丰厚利润,开年出去,年根再回来。如此反复几年后,故乡人尝到了市场经济的甜头,便不大愿意在田间耗费哪怕一分力气。

满载归来的故乡人,不断翻新乡间旧物,曾经耕耘茂盛的良田,却在悄悄荒芜。

我看到了故乡变化的样子,它繁荣、华丽、光鲜,但隐隐约约中,有一种变化似乎正在诉说着故乡的痛。

2014年开春,母亲在电话里告诉我,故乡人因为征地事宜和政府产生纠纷,正闹得不可开交。

一个月后,母亲在电话里又告诉我村里的小学给撤了,以后孩子们念书就得跑到几里外的地方去,一天来回折腾三次,倒是苦了孩子。

……

新梦未圆,旧梦渐碎,冥冥之中我意识到,故乡正在发生着的变化并非如同它表面那般光鲜。等我再次回到故乡,故乡果然又展现给我另外一种样子。

记得有一天,我站在村头,老远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朝我走过来。等他到我身前站定后,才辨认出这是一位小时候的玩伴。自初中毕业,我们就中断联系,近几年,他辍学在外打工,身体明显发福,嘴里叼根烟,一只手斜插裤兜,跟我寒暄了几句,言语中夹杂些时髦的脏话。过几日他就要结婚了,想让我过去给帮帮忙。我大吃一惊,结婚?他比我还小一岁,为何这么早就要结婚呢?

我将所见所闻告诉母亲,她并未表现出很吃惊的样子,而是慢条斯理地叙说:“你在外念书,不知道的事情多着呢?村里和你一般大的小伙孩子都一岁了!”

“那不还不到法定结婚年龄吗?”我反问。

“这有啥咧!先结婚,再生娃,等娃长到一岁,大人的年龄也符合规定了。大人抱着孩子,结婚证、准生证一起领,倒省事了!”母亲笑言。

“这不是胡闹嘛!”

“没办法,要是你没念书,也得这样办!近几年彩礼越来越高,一年能涨半座房,女孩子缺,男孩子若没念书,打工又挣不到钱,把媳妇耽搁了可不是闹着玩的。男女一见面,礼金谈妥,几天后就能结婚办事。附近几个村都这样!”母亲若无其事地说道,仿佛在重复一种心照不宣的共识。

我惊得目瞪口呆,脊背一阵冰冷。如果当年我在那场考试中一时笔误,那么,我是不是也要和他们一样呢?

那天晚上一宿未眠,白天那位小伙伴的样子在我面前晃来晃去。我回忆我们之间的孩提往事,那时大家都如此简单无畏,究竟是什么让这一切都改变走向了呢?如果这就是所谓的命运,那操纵这命运的人,肯定不是他,也不是我。不管怎样我只能确定,当年亲密无间的一代人,以后将面对迥然不同的人生,而且这人为的隔阂,恐怕再也难以抹平。

识人观物,大概只有保持一段距离,才能看得真切明白。之后两年,每次回家都会目睹一些令我疑惑重重的场景:

村里的孩子在学校里频频冲撞老师,老人去世后跑遍全村也找不齐抬丧的人,本来热闹的社火沦为赚钱工具,大片的土地被闲置,原本美丽的河道如今早已千疮百孔,邻里冲突,经济纠纷……故乡似乎越发陌生,越发可怕。

这不是我曾经写了一个童年的故乡,也不是当年被老师激赏的那些文字所描绘的画面。

2015年春节,因为一件小事,我终于下定决心写写故乡,记录十多年前的故乡。

腊月二十九,村里名望颇高的一位老人忽然去世。时间已近傍晚七点,和父亲关系颇好的一位叔叔来家里找父亲聊天。他一进门便高喊大叫,跌跌撞撞,手里拎半瓶烧酒。也许是喝酒的关系,那天夜里,他畅意抒怀,似乎把憋了十几年的心事一下都给抖了出来。

他和父亲一起长大,两家又住同一条巷子,三十年中,两家人的关系向来很好。他给我讲祖父祖母生前的往事,又追忆村里刚刚去世的那位老人的故事,对于“昨日之事”他记得很清,言语中充满留恋,酒劲儿一上来,对村里“今日之事”便又是各种指责不满。他屡屡提及六年前早夭的侄子:“如果活着,也和你一样大了。该成家了!”他不断重复,眼泪不知在这七尺汉子的眼眶里打了有多少转儿。

我能感受到他心里面的一腔委屈,他很难受,也很迷茫。不仅仅是因为早夭的侄子,还有他始终看不明白的故乡的种种变化,那种人心冷暖之间的转换,乡俗民风的不断流逝,他实在想不明白。

何况是他呢?我也想不明白。

他能借酒精带来的激情痛快批评,但我能做什么?

故乡“沉沦”的脚步太快了!故乡人迫不及待地刷新“旧时”一切,刷新各自心中久违的记忆。再过十年、二十年、三十年,故乡终于变得面目全非,任人生厌之时,是否有人会记得它从前的样子呢?如果没人记得,千疮百孔的故乡该有多委屈。

我只有返璞归真,一如童年时那样,用拙笔记录故乡风物,十多年前,我肆意描述,十多年后,只有努力去回忆。新物固然看上去光鲜,但旧物也未尝不好,何况是走失掉灵魂的新物事呢?

故乡有魂吗?我相信它是有的。我愿意用残存的记忆,给迷失无助的故乡招魂。毕竟,那些无法忘记的人和事,才是故乡的真生命。

同类推荐
  • 宋词是一朵情花2

    宋词是一朵情花2

    最经典的宋词读本,最唯美的诗词解读。 国学大师汤一介、北大教授李中华、王守常倾情推荐。更严谨,唯美,更动人。以诗词会古人,以古人读心灵,以心灵悟人生。今人爱宋词,爱情花,是因为她包罗万象,又于万象中生出种种聚散无常。宋词就是开在绝情谷的绚烂情花,我们都中了它的毒。
  • 雪又白

    雪又白

    本书作者为中国金融作协会员、陕西省作协会员、陕西省金融作协副主席,诗人生长于新疆伊犁,那里天山飘雪;工作于陕西西安,那里古城厚重。本诗集收录了作者多年的精品诗,分作十章,有亲情爱情的热烈忠贞,有历史名胜的独到感悟,有节日节气的回顾畅想,有古城生活的细腻感触,有原生作物的诗意升华,有故乡亲人的深刻思念,有佛家性情的顿然开悟,有大道众生的高度关怀,更有着对雪花飞白的终极诉说。雪花轻灵纯澈打开诗人的诗眼,北疆伟岸巍峨铸就诗人的诗魂。雪又白,飞白流韵,贯穿全集,诗意人生,人生诗意,本诗集实为现代诗之佳品,应共诗意人来品鉴。
  • 神州轶闻录系列:武林拾趣

    神州轶闻录系列:武林拾趣

    本书作者是著名文史作家、专栏作家。早年生活在北京数十年,交游广阔,熟读前贤文章,博物强记,广泛涉猎北京的文史掌故、艺苑趣闻、名人轶事和文物珍宝,对风土民情了如指掌。1976年定居香港后,来往于香港和北京之间。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以周续端、周彬、司马庵等笔名,在香港《华侨日报》《大公报》、台湾《世界论坛报》等多家报纸开设“京华感旧录”“九州逸趣”“神州拾趣”等专栏,琐谈社会轶闻和文史掌故,深受读者欢迎;之后谈及内容遍及全国各地,专栏易名为“神州轶闻录”。本书是神州轶闻录中的一本,生动披露鲜为人知的文豪文坛史事。
  • 纪弦诗选集

    纪弦诗选集

    纪弦是台湾诗坛的三位元老之一,在台湾诗坛享有极高的声誉。纪弦不仅创作极丰,而且在理论上亦极有建树。他是现代派诗歌的倡导者,他主张写“主知”的诗,强调“横的移植”。诗风明快,善嘲讽,乐戏谑。他的诗极有韵味,且注重创新,令后学者竞相仿效,成为台湾诗坛的一面旗帜。纪弦于1953年创办《现代诗》季刊,发出新诗再革命的先声,在台湾掀起了一场现代主义诗歌的运动。如果说胡适、郭沫若开创了现代诗,艾青让现代诗更为本土化、更有时代感,纪弦则让中国的现代诗走进了现代主义,“他在整个中国文学史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他的离去标志着一个时代结束了。”《纪弦诗选集》是近二十年来大陆出版的的唯一一本纪弦诗集。也是诗人单本诗集收入作品最多的一本,其精品之作悉数收入。
  • 石钟山自选集

    石钟山自选集

    石钟山的作品,大多与军旅题材有关,在作者笔下,其人物刻画栩栩如生,入木三分。他善于创作主旋律作品,把老百姓对待生活的乐观态度活灵活现地描绘出来,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作品。本书精选了石钟山的代表性作品,包括中篇小说《激情燃烧的岁月(父亲进城)》、《幸福像花儿一样》、《快枪手》、《当过兵的二叔》、《关东镖局》、《文官武将》、《幸福的完美》,短篇小说《国旗手》、《小镇》、《最后一个士兵》等重要篇章,全面展示了石钟山的创作特点和艺术成就。
热门推荐
  • 希灵帝国编年史

    希灵帝国编年史

    (觉得不好可以从第二卷开始看哦~)帝国的威胁还没有完全的消失,在谁都没有注意到的地方,一个被打破的种子还是发了芽,渐渐的崛起,虚空,又是一场风暴要来临。
  • 魔王狂妃

    魔王狂妃

    华夏苏家家主苏浅汐一朝穿越,重生为将军府大小姐,不曾想竟背负废物灾星之骂名!未婚夫被抢,妹妹下毒陷害,人人轻贱。当将军府小姐变为世家家主,当懦弱胆小的她变成狂傲腹黑的她,一切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且看她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傲视天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奋斗新时代

    奋斗新时代

    历史是勇敢者创造的,时代是奋斗者书写的,只有奋斗者才能创造无愧于历史的辉煌业绩,书写无悔的幸福人生。本书以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为出发点,全书从新时代什么样、新矛盾怎么看、新使命是什么、新思想新在哪、新征程怎么走、新部署怎么干、世界大同怎么谋、伟大工程怎么建等几个方面,探讨分析了如何以伟大奋斗精神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蓝图,对于广大党员干部切实提高自身履职能力和执政本领具有一定的帮助。
  • 棺人勿扰

    棺人勿扰

    因为一次拍摄工作,我意外的打开了一个千年古棺,我的人生也因此而改变。天生阴命,天煞孤星,原来在很久以前我就该死了,但是因为他的出现,我的命运被改写……千年古墓,女妖夺命,女鬼缠身,千年姻缘……一系列的灵异事件接踵而至。我到底是谁?他又是谁?千年之前究竟发生了什么?未来又会发生些什么……
  • 倾国

    倾国

    东昭公主晏倾君十一岁丧母失宠,十五岁被情人及兄长设计和亲贡月国,心中不甘做父兄王位权杖下的牺牲品。谁知和亲途中发生意外,晏倾君顶替封姓女子身份来到了祁国,掀起内廷一片血雨腥风。东昭太子晏珣新婚之夜见到新娘“绍风郡主”,不禁大惊失色。双料的身份,双料的阴谋。情节环环相扣,动人心弦。作者文笔大气,以一种浓墨重彩的画卷,展示了几国纷争下的爱恨情仇。南临平,东昭乱,商洛逼,祁国扶,贡月亡,五国大乱。美人笑曰:倾你一国,救我一命,如何?他眉尖微扬,似笑非笑,“好处?”
  • 倾城医妃卿

    倾城医妃卿

    她,京城最为神秘的神医。他,翻手为云的凌王殿下。她为他治病,而他只是不屑一笑。“你可知这几年,有多少人打着给本王治病的目的接近本王吗?你又是为了什么?名?利?权?还是王妃之位?”“不为名,不为利,不为权……”她一顿,眉眼流转,“更不屑你的王妃之位。”倾城容颜的神医,和翻云覆雨的凌王,会擦出怎样的火花……(男强女更强文,虐渣爽文,期待入手)
  • 快穿反派boss来袭

    快穿反派boss来袭

    【超甜1V1,双洁,忠犬男主】姜砚快穿一小心绑定了个智障系统。系统【美名其曰】:复活。其实就是让她攻略小哥哥,谈甜甜的恋爱。然而,当屌炸天的姜砚大佬遇到智商低的白莲花女主,特殊癖好的病态男主,婊出天际的女配…………她忽然觉得:虐渣什么的简直不要太好,不要急,一个一个的来,咱们慢慢虐!邢弛【可怜兮兮】:今天反派大佬爱我了吗?姜砚【冷漠脸】:没有,别爱我,没结果。不过……别想跑,你是我的!
  • 明仔奇遇记2:替身游戏

    明仔奇遇记2:替身游戏

    少年明仔的追梦之旅,一人一狗的奇幻漂流,明仔就像一束明亮灿烂的阳光,照亮了小伙伴们灰暗的生活……
  • 远离魔王

    远离魔王

    这是一部轻松搞笑的故事,通俗易懂,不懂体育,也能秒懂,因为主角龙晨也不懂……请问这次你们得了第一名,有什么对观众说的吗?龙晨:我其实不会打篮球……听到龙晨的话,记者想把话筒砸在龙晨头上,抢断12次,盖帽跟玩是的,个人得分52,这叫不会打篮球?
  • Dolly Dialogues

    Dolly Dialogu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