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45000000007

第7章 关于评选与评奖

一、“小说百强”太多纰漏

1999年6月,香港的《亚洲周刊》邀请来自内地、台港和北美的14位中文专家学者组成评审团,评出了“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据《亚洲周刊》总编辑邱立本称,这次评选,旨在“总结全球华人的写作与阅读经验”,并“分享共同的美学经验”。但从公布的“百强排行榜”看,给人的感觉是参差不一,良莠不齐,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为评选标准、依据等方面的混杂性所致。

首先是“中文”概念的混杂性,这一概念背后的意蕴是“大中华”,意即包括内地、台湾、香港和旅居海外的华人写作,以这样的一个广大范围作为评选对象当然很好,问题在于放大视野之后,还应有一个相对统一的评选标准,但从评选的结果来看,评选者的着眼点相当零乱,甚至在作家作品的择选上,明显具有重台、港而轻内地的倾向,如当代时期的作品,内地只有25种,而台湾却有28种,像梁斌的《红旗谱》、柳青的《创业史》这样交口称誉的扛鼎之作,竟然榜上无名。

其次是“小说”概念的混杂性,小说在体裁上包括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和小小说,在品类上又包括不同流派、不同倾向。把这些当用不同标尺去衡量的作品“一锅煮”,在表象公正中裹藏了事实上的不公正。比如,把《荷花淀》、《狗日的粮食》这样的万字左右的短篇与《死水微澜》、《四世同堂》这样百万多字的巨制比肩并列,显得很不对称;把《北极风情画》、《蜀山剑侠传》这样的言情、武侠类通俗小说与鲁迅、茅盾、巴金、老舍、赖和等人的严肃作品等量齐观,也显得不尽适当。这种不管作品体裁和品类的混淆评选,不仅使“排行榜”显得不伦不类,而且在客观上贬低了某些不该贬低的作品,又抬高了某些不该抬高的作品。

即从以上两点来看,“小说百强”评选,并未真正实现评选者的初衷,反而因充满矛盾又漏洞百出,使“总结中华文化的最新灵感”,“分享共同的美学经验”的良好愿望基本落空。

二、“百年百优”确有偏向

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和北京图书大厦共同主办的“百年百种优秀中国文学图书”评选,比《亚洲周刊》的“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评选稍后揭晓,不能说“百年百优”就是针对“小说百强”而来,但两份书目截然不同的差异显而易见,也不难在比较之中看出“百年百优”评选所存在的另一些问题。

纵览“百年百种优秀中国文学图书书目”,给人的最强烈的感觉是,过于看重作品的政治思想内容及其当时当地的社会影响,几近于从主流意识形态的视角遴选作家作品。可以说,除去“文革”时期的“样板戏”未予考虑之外,在20世纪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政治文化生活中,曾经大红大紫的作品差不多都榜上有名。比如戏剧《白毛女》,长诗《黄河大合唱》、《阿诗玛》,小说《青春之歌》、《红岩》,政论作品《燕山夜话》等。在评选者看来,解放区的作品在“书目”中不能有缺,选不出单行的代表作品,便选入了后人编选的《解放区短篇小说选》;更有意思的是选人了《毛泽东诗词选》,毛泽东诗词大气磅礴,独树一帜,当然堪为“一家”,但因其政治的意义远大于文学的意义,有必要进人文学“百年百优”的行列吗?

因为过于注重作品的政治性、时代性和社会性,“百年百优”评选在作品的品类和作者的分布上,也出现了不少失重与失衡现象。如戏剧类作品,从《上海屋檐下》、《屈原》、《白毛女》到《茶馆》、《关汉卿》、曹禺剧作,有十种之多,占据了“百年百优”的十分之一;作者方面,郭沫若、夏衍、巴金、沈从文各有两种入选,老舍人选三种,鲁迅更多达四种。因同样优秀的一些作家作品未能入选,这些作家在有限的书目里频频出现,就显得比较扎眼。

三、“献礼书目”不够理想

1999年10月,共和国诞生整整50周年,人们各以不同的方式向50年大庆献礼,在文学、文化界,则以推荐和评选优秀作品作为国庆献礼项目。这里较为引人注目的,一是有关主管部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50个重点献礼项目”的10部长篇小说,二是《北京晚报》的“推荐建国50周年10部优秀长篇小说”。

“10部献礼长篇小说”,除《李自成》外,其他均为1997年至1999年间创作并发表的作品,依次为《中国制造》、《突出重围》、《抉择》、《走出硝烟的女神》、《草房子》、《男生贾里全传》、《补天裂》、《我是太阳》、《苍山如海》。这个书目的提出体现了正确的导向,总的意图和实际效果是好的,其中好些作品确是上乘佳制,但也有确乎一般的平庸之作,尤其是那些现实改革题材的作品,因更为注重追踪时代脚步和描写改革演进,作品对当下社会生活基本上是浮光掠影式的反映,艺术的准备与投入显然不够,有的带有概念化的明显痕迹,有的索性接近了非虚构文学。可能由于在遴选作品时注重文学性不够,在同一时段出现的如《第二十幕》、《尘埃落定》等大气而独特的佳作杰构,就未能进入评选者的视野,这显然是一些不该有的遗珠之憾。献礼书目,当然要讲求题材重大和思想严正,但小说毕竟是小说,好读与耐读理应不该被漠视,不然也难以切实实现“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宗旨。

《北京晚报》的“推荐建国50周年10部优秀长篇小说”,依次是《三里湾》、《铁木前传》、《红旗谱》、《创业史》、《艳阳天》、《芙蓉镇》、《古船》、《活动变人形》、《白鹿原》、《尘埃落定》。十部作品,正好“文革”前五部,“文革”后五部。比较而言,这个书目有一定的眼光,所选作品,既注重了作品的思想性与艺术性的较好融合,又注重了艺术追求上个人风格与民族气派的较好结合,而且由《红旗谱》、《古船》到《白鹿原》、《尘埃落定》,也以点带面地显示了长篇小说的家族化创作倾向,以及中国当代长篇小说已达到的思想与艺术的高度。但这个书目也有不足,这就是10部作品中,《铁木前传》实为典型的中篇小说,作为长篇小说列选比较牵强,不知这是否是因要选入孙犁而刻意所做的一种迁就。

四、“茅盾文学奖”令人失望

这些年来,长篇小说最高奖一一“茅盾文学奖”,越评越往下滑,越评意见越大,以至于第4届茅盾文学奖甫一颁布,便舆论大哗,关于《白鹿原》以修订本人选,关于初评未过的《骚动之秋》意外获奖,关于呼声较高的《雍正皇帝》最终落选等,都引起议论纷纷,余波至今未息(最近的一篇文章是刊于《当代作家评论》1999年第5期的洪治纲的《无边的质疑一关于历届“茅盾文学奖”的二十二个设问和一个设想》)。1995-1998年的第5届茅盾文学奖已正式启动,佴初评完成之后便再无下文,有人说因有关方面对初评结果不满意而暂停,有人说因评委难以确定而搁浅。听着这种种议论,人们不禁要问,茅盾文学奖到底怎么了?

从一个文学从业者的角度看,第1届、第2届茅盾文学奖,大致上接近于按照茅盾生前的遗愿拔优选萃,第3届茅盾文学奖的特点是“平稳”,既没有特别好的作品,也没有特别差的作品,但拿当时获奖的《少年天子》、《平凡的世界》、《都市风流》和《第二个太阳》,与同时期的《活动变人形》、《古船》、《洗澡》相比,即可看出不少的差距,可以说遗珠之憾比比皆是;到了第4届,四部作品可谓三个档次,只有《白鹿原》真正当之无愧(选评的是修订本)。要是再没有这个修订本《白鹿原》,优秀之作可以说在第4届茅盾文学奖评选中全军覆没,如是,真不知评选者们何以面对文坛江东父老。

依我之见,茅盾文学奖的症结,问题出在评选,根子在于体制。几届茅盾文学奖的评委,多数人都年事已高,疏离创作,说句不客气的话,基本上属于“前文学工作者”。长篇小说的评选,需要建立在长期和大量阅读作品的基础之上,平素不看或少看长篇小说,怎能在比较阅读中分出优劣,评出高下?因为没有阅读的积累和创作的跟踪,只能是逮住什么是什么,就人论人,就事论事,最终因脱离创作现实走向脱离作品实际,如此评选的结果自然难以让人信服。

把问题最终归于体制,是因为茅盾文学奖的评选过程的组织尤其是评委队伍的组建,都是中国作协考量各种因素来具体操持的。作协是官方的文学管理机构,如此重要的文学大奖,当然既要考虑所谓的权威性,又要考虑所谓的平衡性,结果就不能不选聘年事巳高的、各门各派的评委,至于这些人是否熟悉长篇创作和熟谙长篇艺术,至于评奖能否真实反映长篇小说创作的现状与已有水准等,基本上管不了也顾不上了。以这样的一种机制去运作茅盾文学奖,前景很令人担忧。可行的办法是作协在评奖中淡出,代之以茅盾文学奖基金会作为主办单位,以民间的方式予以运作,以年富力强的评论家、研究家、编辑家为主组成评委会,这或可会给这一每况愈下的文学大奖带来些许起色。

长篇新作短评

不同凡响的《尘埃落定》

许久没有读到如《尘埃落定》这样不同凡响的好小说了。好小说既让人感怀触动良多,又让人难以尽述诸种感觉,那些可对别的作品擘肌分理的批评概念与语言,在这里不是显得文不对题,就是显得苍白无力。藏族作者阿来的长篇小说《尘埃落定》上发表于《小说选刊“长篇小说增刊》第2辑,既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置于我的正是这样一种境地。

《尘埃落定》写的是解放前夕藏族土司制度解体时代的故事,作者虽然也描述了藏民社会的风土人情、土司制度的森严等级,但此类在别的作品里屡见不鲜的生活事象,作者阿来并没有去刻意玩味,他更感兴趣的是这种氛围里的人与人性,并通过麦其土司的傻子二少爷,把这一切都别具手眼地揭示了出来。

作品中麦其土司的二儿子“我”,时而呆傻,时而聪明,他那凭直觉行事、依本性处世的生活方式,使他常常绕开聪明人多把事情复杂化的繁文缚节直奔主题,每每在关键时节出奇制胜。在土司父亲拿不定种罂粟还是种麦子的时候,他出了种麦子的主意,使麦其土司成为最富有的土司;他与哥哥同受父亲之命去北南边界镇守粮仓,争强好胜的哥哥与别的土司苦苦争斗,直至自己受伤染病,而他则利用粮食使两家土司互相倾轧,自己还得到了茸贡土司高傲而美丽的女儿塔娜;他在心里极想当土司但表面又与世无争,聪明的哥哥用尽心机使父亲逊位尔后又被仇人刺死,结果他成了土司父亲无可选择的继承人。在权力使亲情变味,使人性变异的时候,活得更接近于本原的人更显得难能可贵。事实上,头脑又傻又灵,为人不热不冷的二少爷,也似乎比谁都更能把握自己的命运。这一切都似乎印证了一个道理:与其费心箅计,不如本色为人。

《尘埃落定》不属于宏大叙事的长篇巨制,它讲求细节描写的朴茂、具象,乃至感觉表述淋漓酣畅,语言运用的精到、隽永,由这种可触可感的表现形式,铢积寸累地展开对人在严酷生活里的情性与灵性,人对自身的认识与估判,最终形成具有寓言意蕴的云烟氤氲的艺术效果。苦烈的画面与浪漫的思绪、特异的题材与普遍的主题,就是如此巧妙而浑然地融为一体,使《尘埃落定》以其特有的丰厚、深刻与混沌,让你感觉新奇又难以描述。

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尘埃落定》很可能是50年代《白鹿原》以降屈指可数的长篇杰构之一。

同类推荐
  • 当年差点毁路遥

    当年差点毁路遥

    老周:刚才一通题外话,算是开场白,现在言归正传。小王:好。周老师答应接见以后,小王做过一些功课。周老师85年进《当代》,如今已经22年,是《当代》现役编辑中编龄最长资格最老威信最……老周:打住,别让周老师起鸡皮疙瘩。先约法三章,你还是用你们这一代人最擅长的口气说话。玩世不恭,不屑一顾,都行。就别学着世故,别装。因为你内心没那份敬仰,装不像。
  • 我说出了风的形状(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我说出了风的形状(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对文学活动的回忆,对诗歌艺术的探索,自己的文化立场和人生体悟;大到世界文化潮流,小到一个生动的文学关键词,本书读来趣味盎然。
  • 大庆精神

    大庆精神

    大庆精神就是“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精神。爱国: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创业: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艰苦创业精神。求实:讲究科学、“三老四严”的求实精神。奉献:胸怀全局、为国分忧的奉献精神。1981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转发国家经委党组《关于工业学大庆问题的报告》,以中央文件的形式肯定了国家经委党组对大庆精神的概括,即发愤图强、自力更生,以实际行动为人民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无所畏惧、勇挑重担,靠自己的双手艰苦创业的革命精神;一丝不苟、认真负责、讲究科学、“三老四严”,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的求实精神;胸怀全局、忘我劳动,为国家分担困难,不计较个人得失的献身精神。
  • 苦于赞美

    苦于赞美

    这是作者第一本公开出版的自选诗集,收录了张执浩15年来的151篇诗作。诗人以具体可感的生活细节,深刻的人生体验以及爱的情感抒发,一往情深地呼唤爱的到来,表达着“心中有美,却苦于赞美”的心痛。语言精警,诗意纯净。
  • 曙光示真(海明威文集)

    曙光示真(海明威文集)

    本书记述的是海明威于1953—1954年第二次偕同第四任妻子玛丽·威尔什去非洲游猎的经历。他们夫妇俩与跟随他们作为助手的几个当地人追猎一头作恶多端的凶悍狮子,沿途并射猎瞪羚、豹子、沙鸡等非洲特有的野生动物,表现了作家对憨厚、忠诚度非洲土著居民纯真友好的感情以及他们这一段幸福快乐的伉俪生活,当然也深切地反映出海明威对于最能丈量人性极限的冒险活动的终生痴迷。本书是海明威的第二部“狩猎专书”,是读者零距离感受海明威独特魅力的最佳读本。
热门推荐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唯武独尊

    唯武独尊

    简介:不一样的武侠,曲折离奇的武侠,令人回味无穷的武侠。洞庭血案,魔月教野心,江湖掀起一场前所未有的浩劫。尊武大典,再现江湖,惹来争夺不休。儿女情长,爱得深,爱得真,却天意弄人,互为仇敌,情散纷飞。本无忧无虑、逍遥自在的他,涉足江湖,却被接连不断的恩怨推到了浪尖。他苦苦追寻杀父仇人,亦踏上寻母之路,然而当真相呈现之时,却痛不欲生。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江湖飘之春秋时代

    江湖飘之春秋时代

    江湖风云再起,数派掌门被杀,我们的主角深陷其中,背负着罪名,成为他人的棋子,被人所利用,处在一个又一个阴谋之中,既是他命中注定的劫难,又是他罪恶的选择,欲知具体故事,请点击观看。
  • 血与月的传说

    血与月的传说

    传说,红色血月,他会降临,他,黑发黑眼,能看见万物,但是那双眸子,白色的瞳孔,看到的不是万物,是人心。传说他的脸上总是挂着笑容,但谁知道,他的关心除了自己不给任何人。传说,他实力恐怖,让人畏惧,其实他只是暗黑世界里贩卖各种奇怪东西,诸如:感情,友情之类的商品的一名‘普通商人’而已。
  • 万劫永恒

    万劫永恒

    荒大陆,广博辽阔。百家诸子,下布农桑,中立朝堂,上至仙修,各得其所,各有其乐。
  • 大学语文

    大学语文

    本教材打破一般《大学语文》教材按文学史线索编排的通常做法,按照主题单元理念,设置了八个单元。分别为:伦理哲思、经世致用、咏史怀古、世态人生、思乡亲情、爱情婚姻、诗意人生、写景记游。本教材在编写中试图从弘扬人文精神出发,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学及现当代优秀篇章的集结,为学生提供一份精美的精神食粮。让学生在审美欣赏中陶冶情操,升华情感,在对经典美文的感悟中,丰富思想和精神内涵,从而达到以情动人,以情育德的作用。相信这对于提高学生的人生境界,拓宽人文视野,培养社会洞察力方面会发挥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 汽车大王:福特自传

    汽车大王:福特自传

    《超级产品的本质:汽车大王亨利·福特自传》是"读客商业思想文库"挖掘的经典之作,本文库只出版全球顶级商业巨子、最具影响力的商业思想家的代表作——他们或者曾经缔造过显赫的商业帝国,或者曾经改变过现代社会的形态,或者准确指出了商业运行的某种规则,或者引领了当下商界的最新思潮。
  • The Crime of Sylvestre Bonnard

    The Crime of Sylvestre Bonnar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千里邀月

    千里邀月

    青华阁的捣药月兔,赶上中秋佳节下凡放许愿灯求一线姻缘和小白龙在竹亭赏月,加上一壶甜美的桂花酒水中月是天上月,眼前人是心上人“月亮真美。”月兔双手撑着下巴说道。“不如你美。”他目不转睛的盯着她,仿佛她就是他的全世界!【宠文啊!!】【有点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