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45000000063

第63章 史志意蕴,史诗风格--读《白鹿原》(3)

陈:我同意刚才白烨说的,这是一部文人小说,不是史诗式的作品,而是一部写文人的心灵的作品。就像贾平凹在题头中说的:“唯有心灵真实。”它主要表现当代文化人的一种生存状态和生命状态,他们的心灵发展的轨迹。在如实地表现生命状态这一点上,它可能超越了当代所有的长篇小说。它表现了当代文化人的矛盾和彷徨,困惑和思索,颓唐和沉沦。但我与白烨意见不尽相同的是,我觉得它主要是写当代文人的一种负面状态,而很少写当代文人的正面状态,即他们的奋发和进取的状态。小说中出现的文化人形象,大都是浑浑噩噩、混混沌沌的。因此,这只能说是某种当代文化人的生存形态,而不是所有当代文化人的生存形态。贾平凹把这些文化人置放在80年代急剧变动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反映了急剧变动的时代大潮中的一些失却了精神支点的当代文化人的一种世纪末的情绪,这是一种有代表性的时代情绪。贾平凹以前的作品特别擅长于表现当代农民的心理情绪,通过这种心理情绪变化的轨迹,反映了当今农村的深刻变革。《废都》是贾平凹第一部写城市的长篇,在这部长篇中,他通过当代某种文化人的心灵轨迹,反映了当今社会(主要是城市)的深刻变革。因此,这是一部很有时代感的作品。遗憾的是这部小说没有或很少表现当代文化人的正面状态,因而不能说是我们时代精神情绪的全面反映一一当然,我们也不能对作家一概提出这样的要求。

从艺术上说,我觉得这部小说是贾平凹倾其心力之作,成就是比较高的。贾平凹对他四十岁以前的作品似乎不太满意,认为很少有称得上“美文”之作。《废都》是他刚过了四十岁的第一部长篇,他要倾其心力写成一部“美文”。当然,是不是“美文”,还可以讨论,但至少可以说,艺术成就是比较高的。它继承了中国明清以来的古典小说的现实主义传统,对当代的城市生活作了不加雕饰的严苛反映。在对日常生活和人物心理的描绘上,它可谓精雕细刻、淋漓尽致,可以看出受到《金瓶梅》和《红楼梦》的影响,但却缺少像《金瓶梅》和《红楼梦》那样的腕力。在对文化人的负面心态的刻画上,它似乎受到《儒林外史》的影响,但又缺少像《儒林外史》那样的批判锋芒;贾平凹对他笔下的文化人,是无所谓褒贬的,他与他们是站在一个水平线上的,缺乏一种批判的锋芒。这部小说是现实主义的,但在总体写实的基础上,又融进了一些灵奇怪异的色彩,表现出一种亦真亦幻的特点,这是对中国传统小说表现手法的继承。

因此,我觉得,无论从内容或从形式上,从思想或从艺术上,这部小说都是很有说头的。我个人评价是比较高的。当然,它也有它的缺陷和不足。

王:陈老师刚才说《废都》出来之后引起了那么大的社会关注,大家都觉得有话可说,我觉得对这一问题应该分开来看,《废都》所引起的社会关注并非完全是作品本身所决定的,与这部书未出来之前的社会舆论和文化包装很有关系。因为在没有看到书之前社会舆论已经通过新闻媒介造出来了,这样,大家自然就产生一种不同寻常的阅读期待,看过小说之后自然也就有了要对比最初接受的文化信息说说话的愿望。我想,如果没有这种具有特殊诱惑的文化包装,这样一部书在目前的文学景况下很可能会在大众阅读市场上被淹没,很难像现在这样形成争买争看《废都》的局面。目前的读《废都》热,炒《废都》热,首先是文化包装的效应。具体到《废都》本身的评价,我觉得它并不是贾平凹的成功之作。贾平凹是一个土地情感非常强烈的作家,他的那些小说散文不管怎么描写,怎么追逐现代,他的情感之根总是紧紧地系在他那块土地上,而且贾平凹是一个非常理性的作家。我很同意白烨刚才混沌的说法,再进一步说,《废都》是贾平凹站在土地的立场上以类似于西方小说中外省青年找外省人的眼光来审视城市的一部带有强烈的厌恶城市和逃避城市情绪的作品;从另外一个意义上说,它也是贾平凹对于城市所有混沌感觉的拼合。我不大同意你们二位说的这部小说的立足点是在文人或文人心态上,我恰恰觉得贾平凹写文人不是写心态,他的笔墨并没有着力于这方面的开掘,这部小说几乎所有的情节及贾平凹的着眼点都是在社会的层面或社会的表层运行,或者说,贾平凹对于城市各个方面的混沌感觉都通过庄之蝶这个人物凝聚起来。譬如,101农药所引起的令人啼笑皆非的社会轶事,靠洗衣粉和硫磺的蒸馒头技术,放大烟壳子的面条生意,新闻、司法、文化界以及政界的种种其实早已尽人皆知的不成其为内幕的黑幕,包括鬼市、当子市场、尼姑庵的景况,这一切都是贾平凹对于城市或社会表面感觉的汇总,《废都》正是贾平凹以厌恶城市、挑剔城市和逃避城市的眼光来看城市的一种感觉状态的展示。我读过《废都》之后感到如果这部书可以留下来,那么它留给后人的并不是庄之蝶这个文人或者名人对于我们当今知识分子的存在和心态多么有代表性,而是通过这个人物形象所展示的如今社会的面貌,使人们看到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官司就这么个打法,馒头就这么个蒸法,面条就这么个做法,市场就这么个卖法,官就这么个当法,广告宣传就这么个搞法,尼姑就这么个出家法,等等。所以,《废都》是贾平凹在对城市混沌感觉或感悟中将社会(家庭)内幕、黑幕、民间流传的趣闻轶事(包括讽喻调佩式的顺口溜)、世态民情的风貌、当代文化五花八门千奇百怪景状的一种小说形态的拼合。以我的理解,长篇小说按照规律讲该是一种向后反看的东西,像《金瓶梅》、《红楼梦》这样的作品都不是它当代的人可以准确地作出评价的。《废都》所展示的内容与我们当今的时代距离贴得太近,而当今的批评家、当今的读者很难从自身超越出来,而且我们也很难确实地按照我们的愿望对作品作出准确评价,即便有些东西我们确确实实感觉到了,也很难直接地表达出来。因为涉及到政治、涉及到经济、涉及到当今社会的复杂状况,从这个意义上说,这部小说也许是后人才能作出准确评价的,或者说贾平凹这部小说是为后人和为自己写的,使他通过《废都》将自己对城市所有混沌的感觉、感悟集合起来作了一次淋漓痛快的宣泄。还有一点,长篇小说的内在特质是命运,也就是说,小说人物的命运是作为情节发展的最根本的驱动力,《废都》的内在驱动力恰恰不是命运,庄之蝶名人一闲人(多余的人)一废人的经历,还有他的家庭和性爱生活,严格地说都不给人以命运感的推动,因为小说一开始庄之蝶的形象就摆在我们面前并固定在那里了,就是一个既倒霉又风流的角色。我很重视的是这部小说所展示的当今社会的时代状况,也包括文人的存在状况,可是这部小说仅仅是在社会的表层面运行,几乎什么都写到了却什么都没有深入下去。

陈:王绯刚才说这部小说社会层面的东西写得很多,这个感觉是对的。这正好说明了这部作品的价值,作品内涵的丰富。但不能说这部作品写心态就不行,实际上它还是很清晰地写出当代文人心灵发展的轨迹的。替如王绯你说过牛的反刍、牛的思索,它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庄之蝶的反刍和思索,是贾平凹本人的反刍和思索,从中可以看出当代文人的某种精神状态。王绯所说的,实际已经涉及到对庄之蝶这个人物形象的评价,下面我们就谈庄之蝶吧。

二、关于庄之蝶的形象

白:庄子蝶是个具有多重侧面的典型形象。他是浑浑噩疆的文人,忙忙碌碌的闲人,浪浪荡荡的男人,更是一个不甘沉沦又难以自拔因而苦闷异常的文人。他集美与丑于一身,淡泊名利又抛不开名利,重情尚义又重色贪欲,老是吃着碗里的,又看着锅里的;他不时感到“泼烦”,又不时招引着“泼烦”;总说“我还是要写长篇的”,又总拨不开冗事、琐事的纷扰。他比龚靖元、阮知非、汪希眠更清醒、更深刻地感到了“废都”文化氛围的桎梏人、戕害人,又总是无力超越和摆脱,因而又更深刻地陷入苦闷。他在成名中沉沦,又在沉沦中挣扎,终未能走出“废都”,是一个走红不走运的受难者。

庄之蝶的悲剧人生的形成,有他自身的原因,更有文化的原因和社会的原因。这个形象及其他人物形象命运具有相当的概括性,可以说比较典型地反映了当代文人中的一些人已有和将有的那种生活形式和心态。它可能成为一类文人的“共名”人物。对于其他人来说,也可把这个人物作为一面“镜子”,反省自身,认识环境,从而获得某些警策。

陈:白烨刚才说庄之蝶是“忙忙碌碌的闲人,浑浑噩疆的文人,浪浪荡荡的男人”,说得很好,我很同意。《废都》虽然写了许多人物,其中几个妇女形象的确写得出色,如牛月清、唐宛儿、柳月、阿灿,还有牛月清的母亲等,但最主要的人物形象是庄之蝶,谈《废都》不能不先谈庄之蝶。对庄之蝶这个人物,我个人是并不喜欢的,这个人物缺少当代人的一点正气、骨气、阳刚之气、奋发之气;但个人的好恶,不能代替审美的评价。客观地说,这个人物形象的塑造,还是相当成功的,主要是对这个人物的生存状态和生命状态的表现,小说是客观真实、淋漓尽致的。这是一个失却了精神支柱,处于矛盾彷徨、陷入颓唐沉沦中的当代文化人形象。他先是为声名所累,继而又卷入一场无聊的桃色官司中而心灰意冷,在这个过程当中,他为摆脱尘世的纷扰,先后陷入与三个妇女的性关系中,从而产生了严重的家庭危机,终于在心力交瘁中中风于车站。小说也写到了庄之蝶身上的好的一面,如他心地善良、淡泊名利、重视友情、有正义感和同情心,但主要写了他的负面,他的心灵破碎,他的精神危机……两性关系的混乱,就是这种精神危机的表现。因此说这是一个闲人、废人、多余人的形象是并不为过的。庄之蝶的精神状态绝对不能代表当代文化人的普遍的精神状态,他只能代表某一类文化人的精神状态,这个形象是具有相当的典型性的。作者对待这个人物,特别是对他的精神危机,采取了完全客观展示的态度,表面看来是无所谓褒贬的,但从总体倾向来看,作者对这个人物是同情的,流露出一种物伤其类、同病相怜的哀婉的情绪。由于作者的思想情绪不能比他的人物高出一头,因而就使这部小说缺少强有力的批判的锋芒,虽然庄之蝶最后的悲剧性的下场客观上也是对他的精神危机的批判。

王:我感到作者创作《废都》时的那种混沌状态,直接影响到他对庄之蝶这个形象的把握,使这个人物的来龙去脉、意识状况、精神主旨等,让人觉得混混沌沌,你弄不明白,仅看到他随着作品社会表层面的运作忙忙乱乱且风流不尽,虽然能使人看到当今一个名人或一个人的社会之累、他人之累、自我之累,但是把他作为当代文人典型的心态和存在境况,或者是正负面意义的知识分子生存状态和生命状态的代表,是难以为人接受的。以当今知识分子、文人生命的情状而言,与社会痞子、贵族公子哥儿的人生观是不同的,我觉得他们还有伦理、道德、追求精神高尚的层次,而庄之蝶对女性给我的感觉总是有西门庆的影子,在感情态度上有时又是贾宝玉式的,这个人物是贾宝玉式的感情加西门庆的行为方式的一种综合,恰恰难以看到一代知识分子、文人对于女性、爱情,哪怕仅仅就是性的态度。我是这样理解的。

三、关于性和性描写

白:《废都》里的性描写是人们谈论较多的一个话题。的确,《废都》里的性描写既多且露,在平凹的创作上可说是一反常态。关于这个问题,我想主要说两句话。

一是确有必要。《废都》作为一部无遮无拦剖示文人生存状态的小说,不可能在性的问题上遮遮掩掩,如是,就不符合全书的情调。在性问题上的大胆直书,实属事出有因、情所必然。另外,从全书写得比较充分的庄之蝶与牛月清、庄之蝶与唐宛儿的性关系来看,都有助于塑造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关系。如牛月清如何恪守传统妇道、半推半就,使夫妇关系渐显裂痕;唐宛儿如何多情又善解人意,遂使庄、唐关系日益身心交融等,都是由有关的性关系的描写展示出来的。包括庄之蝶与柳月、与阿灿的关系,也对剖露男女双方的性情不无作用,它在这里发挥着其他文字所无法传达和无力传达的微妙内容。还有《废都》里相对直露的性描写,可能也还是当今社会的人们在性观念上开始表现出某种松动趋向的一个反映。没有这样的一个背景,作者那样放手去写,大概真是不可思议的。

二是确无特色。有关性描写的文字在作品里留下来的,多给人一种似曾相识感。我觉得这是作者过多地着笔于性行为本身所造成的。说实话,性行为本身就是千篇一律的,只有诉诸感觉和意识,才能见出千差万别来,而在后一方面作者恰恰下的功夫不够。另外,当人们领悟了全书的悲剧意蕴和沉重题旨之后,再回过头来看作品里的性描写,也确有骚扰人的注意力的感觉。

王:我不大同意庄之蝶在性上的表现是他精神危机的一种体现的说法-在这个人物的塑造上,贾平凹并没有给人这样的感觉或心理准备,庄之蝶的出场并不带有精神危机的信息和状态,贾平凹也没有用相当的笔墨对他精神的苦闷和性压抑做铺垫。他对女孩子、女性在情感上往往是贾宝玉式的,常常为她们流下几滴眼泪什么的,有一种女儿是水做骨肉的崇尚;在性行为方式上又具有西门庆的影子。庄之蝶的性爱态度更多的是天性的东西,他是一个情种。

同类推荐
  • 长满青苔的日子

    长满青苔的日子

    长满青苔的日子,作者郭成志。“春日春风动,春江春水流。”一缕东风拂过雪野,透过窗棂,吹散了小屋内的沉闷;一抹阳光停靠在屋檐下,跳入眼眸,点亮了心中的希冀;一声鸟啼挂在树梢,鼓荡着耳膜,驱散了心中的寂寥。
  • 中国文学名著全知道(超值金版)

    中国文学名著全知道(超值金版)

    中国文学从诗经、楚辞、先秦散文、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以至明清小说,构成了一卷几千年中华文化的发展史。当你在唐诗中感受运转不息的生命之力和千姿百态的生命节奏;在宋词里体会清新浪漫的意境美学和缠绵绮靡的人生情感;在元曲里领略苍茫寥廓的宇宙意象和风流倜傥的浪子情怀;在明清文艺中读懂色彩斑斓的人世画卷,那么你的语言水平,你的意境格调,你的思想情操都会得到升华。总有一天,你会徜徉于优美的文化典籍中欲罢不能,你会陶醉于中国最精华的语言中并能将其运用自如。这就是名著的力量。
  • 世界最具品味性的小品随笔(1)

    世界最具品味性的小品随笔(1)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落花人独立:金庸的情侠江湖

    落花人独立:金庸的情侠江湖

    本书是一本评金庸武侠小说人物的主题系列散文集,作者用她那闪耀着刀锋般光芒的语言,写那么虚无又真实的女子和男子。写女子,则写她们坠入爱情瞬间的绝美样子,写她们在爱情面前的温柔和坚定,以及一切玲珑剔透的小心思。写男子,那些让人喜欢的男子,则用更喜欢的笔调写他们;不喜欢的,也不故意曲笔,而是庖丁解牛一般,画出他们的原本,把厌弃或者包容的权利,交给读者。
  • 随性而至(译文随笔)

    随性而至(译文随笔)

    《随性而至》是一部风格多样、精彩迭出的随笔集,也是毛姆备受推崇的一部文艺批评的代表作,笔下的人物和主题从哲学大师康德到硬汉侦探小说家钱德勒,从西班牙巴洛克画家苏巴朗的传说到西方侦探小说的艺术,从政治家伯克到游记和回忆录作家奥古斯都·海尔,“纯文学”作家当中则有对亨利·詹姆斯、H·G·威尔斯、阿诺德·本涅特以及伊迪丝·华顿等剑走偏锋而又妙不可言的描述。毛姆以其塑造小说人物的洞察力和讲述故事的高超技巧,既生动有趣又入木三分地活画出这些著名人物的性格、气质、怪癖乃至于灵魂,实在是打通了记人随笔和文艺批评两个不同领域的不可多得的妙文。
热门推荐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双规

    双规

    贾臻文的长篇小说《双规》通过一个“山寨纪委”的昙花一现别开生面地揭开了当下官场的腐败现象,为已经非常热闹的“官场小说热”增添了新的看点。——樊星(武汉大学教授、博士导师、著名文学评论家)作者对于当代中国社会结构有深入的了解,对于当今形形色色的官场生活有丰富的体验,所以小说具有深厚的生活基础与很强的纪实性。小说里几个主要人物形象犹如一面镜子照见人性的卑劣,也如一把锋利的玻璃片剖开那一颗颗贪腐的灵魂。眼界开阔、故事生动、情节曲折、语言通俗,具有一定的可读性与美学价值。
  • 天源志

    天源志

    这个世间,尔虞我诈,暗流涌动,多少生灵血染大地,万劫不复。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之人犹如繁星数不胜数。到最后也仅仅只是昙花一现!
  • 斗破之绝世仙音

    斗破之绝世仙音

    (新书:《真的,我很厉害》)【内容有毒,不喜勿入,不喜勿bb】一手异火通天地,贯穿亘古玄冰来。域外之琴解大千,音道之始于前贤。这是贯穿大千百年之始,入天尊,建势力,享誉诸天名盛事。域外邪族侵,大千足鼎力,唯有主宰出,放得一片天!(斗破同人,单女主)
  • 快穿:黑化炮灰有点撩!

    快穿:黑化炮灰有点撩!

    为了复活报仇,秦笙绑定了一个快穿系统,完成千奇百怪的世界任务!谁知她被系统坑了,人家穿的不是主角也是重要女配,而她……她就是一个炮灰?不能肆意虐渣也就算了,还得时时刻刻防着真被炮灰!秦笙只好脚踏实地的做自己的路人甲,岂料……高冷总裁:嫁给我,我宠你上天。病娇魔主:嘤嘤嘤,要你亲亲才能好。系统大汗:小祖宗,你要注意你只是个炮灰啊喂!秦笙:“……”一不注意就抢了主角的风头,她也很无奈。(指定男主,撒糖不断1v1)
  • 华尔街少年:男孩迪克的成功之旅

    华尔街少年:男孩迪克的成功之旅

    一个不完美少年流落街头,他的身上有各种小毛病,生活似乎没有明天。有一天,他遇见了来自另一种生活环境中的少年,一天的相处彻底地改变了他的命运轨迹。少年邂逅少年,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他们都不是最完美的,但却都在发现完美的路上。他们在华尔街漫步,从不畏惧生命的威胁,无论是在街道,还是花园,他们都努力克服自己的缺点,让优点闪闪发光。后来,不完美的少年改变了,来自另一种生活环境中的少年走了……他们究竟经历了什么?善良、守信、机智、勇敢,哪一个才是能够改变我们命运的力量?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宠宠欲动:总裁,夫人又出逃

    宠宠欲动:总裁,夫人又出逃

    在线咨询:怎么报复一个男人,求方法。 网友一:恐吓,恶整他。 穆绵绵:结果我被他绑架,恶整。 网友二:追上他,到手后,甩了他。 穆绵绵:我追上了,我失身了! 网友三:怀上他的孩子,然后带球跑,扳回一局。 穆绵绵:我怀孕了,没跑成,被逼婚,怎么办! 沈擎生:老婆别闹,咱们现在就谈谈二胎计划。 穆绵绵:……
  • 东京时光(东方历史评论10)

    东京时光(东方历史评论10)

    1870年代之后的日本,在脱亚入欧道路上飞奔的人们竞相抛弃着过去,不顾一切地投入到获取西方知识和技术的队列中。用红砖建筑、马车和高顶礼帽装扮起来的东京,在“日本的灵魂和西方的文化”的感召之下,成为亚洲全新的混血城市,这里弥漫着新的时代精神,链接着过去与未来、东方与西方,以及无数的亚洲失败者与野心家。
  • 剑傲

    剑傲

    一个走街串巷的小货郎,却因为机缘巧合下踏入修真门派,他隐忍,却杀伐果断,他出身名门正派,却亦正亦邪,手中一把宝剑,让正邪两道都为之闻风丧胆,别人想要改变他的人生,他却偏要逆天改命,掌握自己的命运,在修真世界里,有一个传说,那把剑无所不破,那个人无法战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