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43900000039

第39章 九州生气恃风雷(1)

论报告文学的发展踪迹及兴盛原因

报告文学的兴盛是近些年来文坛上令人十分瞩目的现象。即使在目前,当不少人认为小说和诗歌创作走向低谷、走向冷清的时候,报肯文学创作依然生机勃勃,屡屡在读者中引起轰动。因为许多优秀作家作品的出现和存在,因为报告文学自身的不断完善与发展,报告文学再也不像有些人认为的那样是“亚文学”、是“边缘文学”,它已跳出过去多年人们把它视为散文之一种形式的框架,而完全以特殊的性格独立于文坛,成为与诗歌、小说、散文等文学形式相并列的一种新型的文学形式了。

自30年代初报告文学这种文学形式被介绍到我国之后,报告文学在其发展进程中虽然也有过几个小高潮出现,但是截止“文革”结束的1976年以前,人们对报告文学这种新型文学形式的认识、理解、把握显然并不是完全充分和适当的。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报告文学创作无论从题材、内容、形式方面讲,都比较狭窄和单一。50年代中期,一些报告文学作品受到严厉批判正是这种狭窄和单一情形的证明。在处处受到约束的年月,报告文学的发展自然会被限制在一个较小的角落,自己的个性特征及其作用当然也是无法实现的,这对报告文学来说无疑是一种深深的遗憾。

“文革”结束,我们的民族走进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思想理论战线的“解冻”和经济战线的开放以及随之而来的全面改革措施,使各个领域一改过去多年保持和存在的那种僵化、呆滞的局面,焕发出一种生命般的活力。文学创作一报告文学创作也正是伴随着这次民族思维的觉醒和跃进而渐渐地找到自己,走向一个题材多样、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开阔领域中来的。

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在报告文学新的崛起中无疑是领衔之作。作家在这篇作品中把陈景润这位多年来一直被他人视为“白专典型”的知识分子作为报告的对象,热情地给予赞美,这在当时的社会思潮和文学创作中都具有一种公正的精神和开创的勇气。它让读者看到了科学的神圣和为科学献身的知识分子的崇高,从而使过去多年轻视知识、忽视或打击知识分子的行为变得丑陋。随之而来,报告文学创作把报告的视点集中转向知识分子,出现了一个不小的创作小高潮。理由报告数学家华罗庚事迹的《高山与平原》、报告林巧稚大夫的《她有多少孩子》,黄宗英报告中年科技工作者秦官属及林学家徐凤翔事迹的《大雁情》、《小木屋》,陈祖芬报告科学家王运丰的《祖国高于一切》等等作品,都是这个阶段着名的篇章。报告文学作家作品对知识分子表现出的这种空前热情显然是对知识分子长期得不到基本公正待遇现象的一种声援,也是报告文学在文学创作中寻求自己独立的声音和性格的体现。在艺术的描写上,这些作品不再是机械地报道,而是十分注重形象性和浓郁的感情投入,每每使人得到启发,受到感染。

这之后,许多报告文学作家作品面对复杂的现实生活,自觉地举起正义的旗帜,向一切丑恶的思想、势力、行为进击,在民族进步的路途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这方面的作品有《啊!父老兄弟》、《勇士:历史的新时期需要你!》、《三门李轶闻》、《胡杨泪》、《土地与土皇帝》、《虎年通缉令》等等。从某些方面来说,报告文学批判性的强化使文学对现实生活的参与更加直接;又由于它的真实性原则而使它填充或弥补了新闻与生活之间的空缺。因之,这类报告文学总是能引起读者浓厚的兴趣并不时地受到欢迎。

“文革”10年是民族的灾难。这“灾难”结束之时是全民族思维、思想转变的开端。在这种新思维起步的同时,人们不约而同地把对未来前途的寻找追求与对过去历史的反思认识结合到一起。因之,破除和建设的工作几乎在各个领域、各条战线、各个人的身上发生着。正在延续着的改革活动就是一种最大的破除和建设工作。这几年来,报告文学始终没有放弃对改革活动的关注,时时把改革带来的喜忧情景通过对一个人、一件事的报告传递出来,使读者对改革不断地加深认识。《船长》、《励精图治》、《省委第一书记》、《热血男儿》、《原野在呼唤》、《奔浦的潮头》、《中国农民大趋势》等许多作品就是来自不同时期改革现实中的声音。

自1986年始,报告文学创作开始发生了又一次较大的变化和整体性的推移。这就是以宏观全景手法报告各种社会人生问题的报告文学作品的大量出现,给报告文学创作带来了新面貌、新格局。这样的作品真正成形并得到社会广泛认识的时间当为《中国的小“皇帝”》、《多思的年华》、《万家忧乐》报告独生子女教育、婚姻裂变、中学生心理和消费者利益等问题的作品大量出现的时候。这些作品以分明的个性区别于此前的报告文学作品。也许它们在内容上和过去的作品还有或多或少的联系,可在表现方式、方法上已大不相同了。这类作品不再以单一的人或事为报告对象,而把自己在许多社会人生现象中的观察发现凝聚成的某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作为报告的对象和中心,然后围绕这一中心铺展开来,进行多方比较参照,提出判断,使读者对这一问题有较为透彻的了解并进而参与到何题中来。因之,它无论在视点或结构形式上都要比此前那些单一性的作品开阔、丰富得多。全景的观察与多角度、多侧面的报告大大提高了这些作品的典型性、信息性和覆盖面,所以每一个重要问题的提出与报告几乎都引起社会的轰动,产生了强烈的反响。例如在井冈山红卫兵大串连20周年之际对这一历史事件进行再认识、再思考的《历史沉思录》;通过对温州乐清县民间金融组织“抬会”兴起、倒台引起动乱情形的解剖;对金钱作用认识的《被审判的金钱与金钱的审判》;围绕长春君子兰疯狂现象进行考察的《君子兰之谜》;以及今年以来报告出国潮的《世界大串连》,报告大龄青年婚恋问题的《轮空,或再一次选择》,报告性问题的《白夜》,报告滥肆砍伐林木、破坏生态平衡的《伐木者,醒来!》,报告在人工流产面前不同人们不同态度的《人工大流产》,报告医务界现状的《红色的十字架》,报告中年知识分子因为过分疲惫而早逝现象的《国殇》,报告长江两岸植被严重遭受污染破坏的《只有一条长江》等,都因为作者及时而深入地涉及人们十分关心的问题而被读者格外看重。另外,作者还把眼光投向历史,从而使某些历史事件、历史问题得到比较公正的认识。如《唐山大地震》、《南京大屠杀》、《志愿军战俘纪事》、《西路军女战士蒙难记》、《中国大空战》等作品,都是这个时期的优秀之作,各以不同的风采惹人眼目,使人发生兴趣。

报告文学创作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丰富多彩,引起人们浓厚的兴趣。它在缩写与报告社会众生相的同时,把自已的性格、自己的面貌充分地表现到读者的面前,使读者对它的存在无法忽视,对它的发展前景寄于厚望。

茅盾在谈到报告文学时曾说每一时代产生了它的特性的文学。报告是我们这匆忙而多变的时代所产生的文学样式”。(《关于“报告文学”》)是的,“匆忙而多变的时代”不仅催生着报告文学的产生,还培育着报告文学的持久发展。这些年来,报告文学之所以使众多的作家倾心,在广大的读者中受到欢迎,最根本的原因正在于我们的民族正处在一个新的转折,新的选择关口、新的腾飞的时代需要它。这个特定时期民族生活中各种各样矛盾生活现象的存在,对报告文学有一股强大的吸引力。近10年中,报告文学之所以能从原本窄小、局限的地方起步并持续不断走向广阔强盛走向成熟,绝不是一个简单的文学现象,它实际上是社会生活对文学与文学对生活进行相互选择以后的结果。在充满繁复纷纭矛盾冲突的生活中,人们需要对生活、对社会有更多的认识和理解,从而使自己适应这个现实,并做出进一步发展的选择。这时候,作为虚构的小说和更多情感成份的诗歌显然难以满足人们的这种心理和实际生活要求,新闻报道又因其迅捷化难以深入而不能完全承担起这么沉重的负载;于是,人们选择了既是以真实性为原则基础,又具备文学的形象生动和新闻的时效性的报告文学。报告文学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因真实性可以使自己直接走到生活矛盾的前沿和斗争的中心,因自己的文学性而不必像新闻消息那样简略匆促,无意中放弃或空缺出许多生活的空间。从某种意义上讲,报告文学是文学与新闻之间的相对延伸与交融的产物,它同时得到并发挥了双方的特长。因为报告文学这种特殊性的构成,所以愈是在复杂多变的时代生活环境中,它就愈加显得活跃。当人们对往昔的生活产生疑惑的时候,报告文学率先揭露具体的冤假错案,指出其是非颠倒的真相;当人们因为习惯了的生活被打破,而新的生活秩序还未能充分显示出优越性使人们迟疑不决的时候,报告文学同样以自己对生活的思考与辨别向人们不断地指出今是而昨非的道路。报告文学伴随着整个民族的大思考及其每一个重要的迈步而出现在读者的面前,让人们看到它的重要价值作用。大的时代生活趋势推动了民族心理、民族生活观念的巨大变化,这种巨大变化又为报告文学提供了可以相对自由创作的环境,这正是报告文学之所以兴盛起来的重要原因之一。

同类推荐
  • 红色禁卫军(三)

    红色禁卫军(三)

    在粉碎“四人帮”之后,为了保持全国形势的稳定,中央领导核心成员随即于采取特殊措施的两天后,召见了三个大军区和四个省的领导人,向他们讲述了“四人帮”种种恶行,解决“四人帮”问题是毛主席提出的,为什么必须在此刻对他们采取特殊措施等等,像是个打招呼的会议。参加召见的中央领导有华国锋、叶剑英、李先念、纪登奎、陈永贵、汪东兴、苏振华、吴德、倪志福。
  • 汪曾祺书信集

    汪曾祺书信集

    《汪曾祺书信集》是汪曾祺的书信精选集,收录了他与妻子施松卿、恩师沈从文,以及巴金、黄裳等人的通信共一百多封。我们从汪曾祺的散文里看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看到了他对世间万物的细细品味。而他在创作散文时所极力追求的,正是“写散文要如写家书”,这就使得他的书信变得尤为可贵。有家常里短,有人情世故,也有文学杂谈。平平淡淡,却又真挚动人;信手拈来,总有妙趣横生。汪曾祺说,“生活,是很好玩的”,这些书信里有一个更贴近生活的、好玩、可爱的汪曾祺。
  • 徐志摩诗歌全集

    徐志摩诗歌全集

    本书收录了徐志摩生前发表的《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和《云游》四部诗集,并整理了他的其它诗篇,合并为《醒!醒!》。诗人虽然轻轻的走了,但是他留下的作品却会永存于读者心中。
  • 人生如谷

    人生如谷

    本书系鲁迅文学奖获得者、著名文艺评论家、诗评家李国文的散文精选集,书中收录了李国文不同时期的散文随笔五十余篇,内容广泛,涵盖了作者对生活的思考,游历各地的见闻与感受,对人生的理解与体悟,以及对历史人物与事件独到的针砭评说。其散文文笔优美、语言生动、可读性强。
  • 白居易集

    白居易集

    《读张籍古乐府》约作于元和九年(814)前后。张籍(768?~830?)字文昌,祖籍吴郡(郡治江苏苏州),后徙和州(今安徽和县)。贞元十五年进士,授太常寺太祝,历官秘书郎、国子博士,后升水部员外郎、主客郎中,官终国子司业。世称张水部或张司业。因家境困苦、官职低微,了解下层疾苦,故其诗多写当时社会现实。长于乐府,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有《张司业诗集》传世。同“元白”、李绅、王建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反映民生疾苦,白居易对其乐府诗评价很高。多相互赠和之作。“乐府”本汉武帝设立的音乐机构,职掌搜集整理民间及文人诗歌,配以乐谱,供朝廷祭祀或宴会唱奏。
热门推荐
  • 我变成了AI机器人

    我变成了AI机器人

    陈凡在一次意外事故中,身体变成了机器人。他也因祸得福,获得了无与伦比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战斗力也得到超凡的进化!可在这个时代,AI机器人早已成为人类大敌,为世所不容!那么问题来了——是苟着当一个人类,还是当一个终极反派呢? 打开方式:参考东京喰种
  • 混在大唐的屠夫

    混在大唐的屠夫

    你以为躲起来就找不到你了吗?没有用的!像你这样出色的男人,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像漆黑中的萤火虫一样,那样的鲜明,那样的出众。你那忧郁的眼神,稀嘘的胡喳子,神乎其神的刀法,和那杯三勒浆,都深深地迷住了我。不过,虽然这是这样的出色,但是家有家规,无论怎样你都要和我回去,难道娶完媳妇就不用负责了吗?
  • 我在南岛盖高楼

    我在南岛盖高楼

    此文献给毕过业,创过业,曾怀揣梦想,仍负重前行在通往美好道路上的你!有那么一座简单而平凡的小城,自九二年房地产泡沫破裂以来,半拉子楼遍野,经济萎靡不振。十七年后,随着国际旅游岛国家经济策略的发布,迎来了它复苏的春天。她毕业于本城最高学府建筑设计专业,初入职场便从事房地产销售工作,成为全年度的销售季冠军,只是,弟弟的一场病改变了她的轨迹。望着跃层高处那盏豪华的水晶灯,灯片中映射着她憧憬的双眸:这辈子我能住上这样的大房子吗?困苦中,万恶的金钱诱着她前往迷失的方向,她的家人,她的爱人,货币是中间的平衡木,担着两种负重。他说:这个月我加班多做了几个项目,医药费能解决了。不管多苦多难,我陪你一同度过。而他却说:钱,有的时候是很重要,但你要明白,能用钱解决的问题,至少还不是真正的问题。一边是相爱相杀,相助相离的大老总,一边是大学暗恋多年终于得到的真实恋情!这座小城经历了中国史上最强台风威马逊肆虐,残骸遍野;又遭遇暴雨连击,水漫椰都;她的事业、感情也同随风雨飘摇,人生路途又将驱向何方?这是一个成长、励志,迷失、丢失,到成功、领悟的故事!
  • 快穿:病娇反派要抱抱

    快穿:病娇反派要抱抱

    姜禾,从小大家都说她是个灾星,小时候克死了父母,长大后克死了自己。可是死后莫名奇妙绑定了一个系统,说要带领她走向人生巅峰,她信了。后来,她来到了一个又一个世界,认识了一个又一个小(死)可(变)爱(态)。退休以后的姜禾抽了口烟,扶着腰说,当年,我可是站在人生巅峰的女人。(1v1双洁)
  • 赤脚张三

    赤脚张三

    清凉的月色映照着普陀山幽林古刹。突然,从寺庙高高的红墙上,跳下一位身材剽悍、剑眉虎目的青年。他背负褡裢,赤着一双大脚,幽灵似的朝绝巅奔去,飞身攀上了鬼愁崖。鬼愁崖,阴森可怖,嘶嘶风声和哗哗涛声,伴随着间或传来的夜猫子的凄厉鸣叫,令人毛骨悚然。登崖青年沉思良久,蓦地转身抱拳,大声说:“师父,张三拜别了!”趴在地上重重地叩了三个响头,一个鹞子翻身,扎下了百丈危崖。悬崖下,一只小舢板在巨浪中颠簸。张三秋叶般飘落而下,不偏不倚正好落在舢板上。
  • Before He Needs (A Mackenzie White Mystery—Book 5)

    Before He Needs (A Mackenzie White Mystery—Book 5)

    From Blake Pierce, bestselling author of ONCE GONE (a #1 bestseller with over 900 five star reviews), comes book #5 in the heart-pounding Mackenzie White mystery series.In BEFORE HE NEEDS (A Mackenzie White Mystery—Book 5), FBI special agent Mackenzie White finds herself summoned to crack a case she has never encountered before: the victim is not a man or a woman—but a couple.The third couple found dead in their homes this month.As Mackenzie and the FBI scramble to figure out who would want happily-married couples dead, her search takes her deep into a disturbing world and subculture. She quickly learns that all is not what it seems behind the picket fences of perfectly-suburban homes—and that darkness lurks at the edge of even the happiest-seeming families.
  • 剑与故事

    剑与故事

    这是那名叫水月的少年失而复得的故事,也是讲述我的故事:讲述在帷幕后面与他始乱终弃的,我的故事。
  • 杰出楷模:和乡亲一起读周恩来

    杰出楷模:和乡亲一起读周恩来

    《杰出楷模——和乡亲一起读周恩来》作者秦九凤,作为周恩来纪念馆研究室主任,掌握大量详实而丰富的一手资料,并在多年的工作中采访了许多曾经在周总理身边工作过的老同志、老干部。作者条分缕析,创作了《杰出楷模——和乡亲一起读周恩来》。本书从四个部分:周恩来与故乡。周恩来也亲属、周恩来与生活小事、周恩来轶事等方面,介绍了周家庞大的家族,周恩来生活中的点滴小事,从小事中彰显出伟人的风范,一个伟大而平凡的总理形象跃然纸上。
  • 农家小医仙:捡个王爷来砍柴

    农家小医仙:捡个王爷来砍柴

    一朝穿越之后好不容易摆脱了傻子的身份,结果在养家糊口的路上又捡到一个傻子!家徒四壁,负债累累也就够了,这傻子还给家里添乱?不过不要紧,治病医人,发家致富,没有刘瑶摆平不了的事,调教傻子当然也不在话下,况且他人傻,长得却赏心悦目……只是很久之后她才发现,原来傻子不傻,还是个……王、王爷!?【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祟祟平安

    祟祟平安

    【永不断更】刚从破庙来到城市,妹妹就卷入了正、邪、妖、魔各组织无尽的纷争,晁千神不禁疑惑:美貌到底是馈赠还是负累?窥探天机,五弊三缺,阴阳运转着看似合理的规则,这真的,公平吗?捡来的瘟神、不着调的天师、心魔少女、科学狂人……这群作祟的“妖魔鬼怪”还要让世界陷入怎样的深渊?去他娘的世界和平!晁千神费尽心力,只想打破妹妹身上作祟的“美貌”!特注:本书基本不包含传统意义上的“好人”,望坚持三观,正确看待。一切宗教相关内容纯属娱乐,如有冒犯,呵呵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