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352200000007

第7章 剑九之秘

清雨凄风春难觅,绿荫幽草犹见郁。挽郎低喃唢萧齐,悼者哀叹天同泣。

仁公西去,天地同悲,四方义士来唁,尽付一席苍凉。

“师妹……师妹。”

“大师兄……怎样了吗?”朝岚瑕呆坐堂前,恍若梦醒。

“你心中哀痛,万不可一人独受。”

“义夫养育仿若昨日,我不知此刻究竟是梦,是醒。”

“你若不忍观礼,便先回房休息吧,此处由我照应。”

“多谢师兄。”

岚瑕方离,适逢何天随与宫音主自灵堂同出,卫凌风缓步上前叫住两人。

“昨夜之事,多谢两位。”

“分所应为,凌风兄不必言谢。”天随道。

“但我仍是好奇,你是何时与音主和解?”

“其实到现在我应仍是音主怀疑对象。”

“确实如此。”宫音主道。

“嗯?我怎愈发困惑。”

“庄主身上所留之招,虽略懂绝剑之人便可识得,但招之此境,绝剑修为必然不凡。谙熟绝剑之人,修至此等境界便有剑意自发而不可藏。无需争辩,我定是嫌疑者之一,但音主不同,她之身上未有剑意,是以我从未怀疑音主。”

“那昨日你我单独商谈之话,目的便是在试探我以及藏于暗处的忌路?”

“呵,失礼之处还请凌风兄弟海涵。”天随道。

“但是音主你又为何愿意配合天随少侠之行动呢?”

音主未言,自衣中掏出一块方状令牌。令牌以奇石为铸,牌身黑中发紫,置于手表却似漂浮。

“这是,玄音令?”

“正是。”

“传闻五音宫之玄音令乃是开启至高音殿之匙。殿门开启,音令便入机关,周转一年,音令便自殿顶射出,散落世间,宫门亦在一年之内渐闭。外人寻得此令,便可托五音宫完成一事。当年宫门关闭,玄音令遍寻不得,至今匿迹已有数十年之久,今日怎突然重现?”

“此令牌乃是家母所留。母亲曾有交代,他日回到中原,便将此物交还宫音主紫限忘川先生。”天随道,“昨日在此巧遇,未想宫音主之位已然交接,我本欲一行五音宫寻人,但观昨夜情形只得交出,托音主配合。”

“两位为人正直,为山庄诸多费心,此恩卫凌风毕生谨记。”

“卫兄言重了。”宫音主道。

“我还有一事望天随少侠答应。”

“何事?”

“我希望少侠承接庄主之位。”

此语一出,两人皆惊。

“这……万万不可。”天随道。

“少侠有所不知,师尊上下已无宗亲。少侠乃是师尊亲妹之子,应当继承此位。”

“庄主膝下未有子嗣?”

“师尊膝下有一子,但已失踪多年,此乃师尊一大憾事。”卫凌风道,“当年少主顽劣,不慎自马背跌落,昏迷不醒。幸得一名高人所救,才得以康复,高人曾言带少主离庄修行,师尊不允,但次日少主又陷昏迷,师尊只得答应。然少主离庄之后杳无音信,遍寻不得,至今已有十年,师娘亦不堪心头挂痛,抑郁而终。”

“话虽如此,但我仍是嫌疑之身,承接此位恐怕难以服众。不如暂且由凌风兄暂代此职,来日由岚瑕姑娘接位。音主认为呢?”

“由庄内之人接位自是适宜,但此乃山庄门内之事,我等不便插手。”

“好吧,待师尊之事了解,我再与重师兄弟商讨此事。我稍后与会道长与大师,还请诸位暂留几日以作见证。”

“实不相瞒,我必须即刻起身将玄音令带回回五音宫。神渡天舟再出,五音宫当有所因应。”

“神渡天舟?昨夜忌路口中之词。”

“嗯,正是,此乃当年以何问天为首之武林邪教。此组织神秘莫测,尤善蛊惑人心,所负血债甚多,何问天死后,此教便消失武林若久。昨日之事岚瑕虽无印象,但庄主既已遇害,绝剑终招之谱量已被夺。此招落入神渡天舟之手,日后武林必然又将掀起巨浪,我等必须提早应对。”宫音主道。

“既是如此,我便不留音主。但不知天随少侠可否留下?”

“我亦要离开,事关岚瑕姑娘所中之邪术。”天随道,“我之护身灵符虽可辟邪,但终非治本之法,他日灵符若失,恶术必将反噬。此术我之好友可解,他昨日方离此地,我若加快脚程兴许能可追上。”

“师妹安危紧要,还请劳烦少侠了。”

“凌风兄客气了,此乃好友追踪之事,他必会欣然接受。”

未多道别,两人离开山庄,各自上路。

沿道回城,一路所遇,往山庄朝唁者甚多。生前受人敬仰,死后万人挂怀。世事无间,奈何造化无常,武林失一巨擘,天随不由感叹。

“天随少侠,请留步!”

离城数里,天随忽闻身后呼唤,一名刀者自山庄方向骑行而来。

“你是烟雨山庄之人?”

“在下烟雨山庄靖林山。请少侠即刻与我回转山庄,岚瑕师妹出事了!”

匆忙回庄,便见卫凌风已在庄口等待。

“发生何事了?”天随问道。

“你之灵符不知为何突然失效,师妹又遭邪术侵袭。”

“快带我前往一观。”

几人直奔厢房,却见朝岚瑕眉心紧缩,昏睡于床,全身上下黑气窜升,护身灵符虽挂胸前却已然失色。

“这,怎会如此……”

何天随欲取灵符,未料双指轻触之时,护身灵符忽起感应,七色灵光乍现,周遭黑气顿消于无。昏睡之人也随即醒来。

“这是怎样一回事?”卫凌风道。

“看来,此符与我命元相应,离身若久便会失效。”天随道。

“为了师妹安全,卫凌风恳请少侠暂留烟雨山庄,让我派人去寻你之好友,不知可否?”

“我之好友行踪隐蔽,素来不会生人,唯以灵符为感,邀他现身。你们怕是难以寻得。”

“这可如何是好……”

“师兄,让我随他一同前去吧。”朝岚瑕开口道。

“此事我不答应。师妹你若涉险出事,九泉之下我怎有颜面对师尊亡魂。”

“凌风兄不必担心。无论如何岚瑕姑娘也算我之表妹,我定会护她周全。待解她身上之术,我便亲自送她回来。”

“既然如此,待我稍作整顿,遣一队人马护送你们前往。”

“我知师兄你担忧我之安危,但山庄方才受创,如今正是用人之际,我怎可拖累众师兄弟。”朝岚瑕道,“况且我已非孩童,懂得照顾自己。”

“好吧。路上定要常哨口信回来。”

“嗯,岚瑕明白。”

辞别山庄,两人一同上路,一前一后,欲往城内。

甫入城门,道上几无人烟,何天随顿感杀氛凛冽。

此时,一道寒光闪过,但见一道人影自僻巷窜出,提刀揍杀。

“是你!还无奇!”

天随诧异之间,利刃已至眼前。一刀斩落,却是透体而过,天随之身顿化残影消散。

“虚影?”

还无奇惊诧一声,却见何天随已然现形身后。

“你之杀气太重,我早已察觉。”

“哼。”

还无奇未有多言,目标笃定,挥刀便攻,蟠龙刀诀倾泻而出。眼见刀式凶猛,何天随不予硬接,细察招间空隙,巧身以避。朝岚瑕见状退至一边,不敢拖累。

再探对手能为,还无奇刀势忽起变化,连环刀招更添浩威。何天随不及反应,险中一刀。

他之刀法以蟠龙刀诀为基,融合别门式形,难以捉摸,强行闪避恐对自己不利。何天随心思把定,佩刀瞬出,只挡不攻。

“拿出你杀师尊之招,否则便在我之刀下含恨!”还无奇道。

“庄主非我所杀,你有所误会。”

“废言!师尊遇害,我遭反叛,全是在你出现之后。对此,你绝脱不了干系!”

还无奇心有怒气,刀式愈见凶横。

就在此时,远处忽尔杀声冲天,一队人马自城北而来,十步一杀,所过之处人物皆摧,沿路百姓慌乱奔逃。

对招未停,顷刻间,两人已被重重包围。

“嗯?是剜龙寨之人马。”

察觉情况不对,还无奇终收刀势。却见周遭之人印堂发黑,七窍流血,面色狰狞,似陷疯狂。

“这黑气,此符是否能解。”

“且慢!”

朝岚瑕欲解下胸口灵符,却被天随拦下。

“他们入邪已深,此符无解。有灵符护体,他们无法靠近,你切莫摘下。”

话音刚落,周遭之人霎时围杀而来。何天随起刀欲斩,却被还无奇一刀挡下。

“你做什么?”天随道。

“他们乃是我之麾下,你动他们不得。”

双眼对照,两人即刻被众人冲散。

入邪者不认眼前之人,招招欲取两人性命。还无奇不欲伤人,刀锋渐收,以拳制敌。然而,入邪之人神姿癫狂,不受皮肉之伤所扰,源源不断而来。何天随屡次出刀,却被还无奇一一挡下,局势顿陷僵持。

“他们神智已失,早已无法可救。你若执意阻拦,我等皆会葬身此地。”

几番缠斗,体力耗损甚剧,两人终被逼入绝境。

“可恶啊!”

还无奇刀气四曳,震推周身入邪之人。两人眼神交汇,心间似有默契。

“刀二,啸!”“夜龙啸空!”

双刀同举,恢弘刀劲刹那迸发而出,各自横扫半周,刀劲所触,尽成尸骸!

“今日山寨有变,我便放你一马,下次将无此般幸运,哼!”

心系寨内变故,还无奇顿化光点,抽身而走。

尸体之上,黑气渐散,朝岚瑕留目其上,似有所思。

“岚瑕姑娘无恙乎?”

“嗯……你对此术了解多少?”

“我在西域之时曾有接触。”

“可有人身中此术,仍像我这般无恙?”

“并未见过。你为何有此疑问?”

“呃……只是担忧此行危机罢了。”

“有灵符在身,你大可不必担心,我亦会护你安全。当务之急乃是寻得好友为你解术。”

护身灵符收回内中,朝岚瑕依旧面露疑色。

“关于此事,可否暂时按下。事关剑九,极为重要。”

“此话何意?”

“当年何问天死后,曾留两物,一者谱招异铁;一者青锋残剑。”岚瑕道,“今晨我往书房密匣查看,异铁已然被盗。唯今仅剩断剑安全,此剑以血为养,以魂为祭,恶邪异常。若是盗谱之人亦知晓此剑下落,定会前往抢夺。”

“庄主既忧祸患再起,当初为何不毁此两物?”

“我亦望如此。但异铁性质特殊,损毁无方,义父不得已才将它留于身边。至于残剑,此剑所杀之人甚多,怨念深重,亦无法以常理毁之。”

“此剑现今何在?”

“芜海娑门。”

“佛门之地?”

“你知晓此地?”

“我虽出身西域,但‘佛、道、音、烟’此中原四大名门却是常听来往商客提及。芜海娑门便是佛门据点。”天随道,“既是如此,我等便即刻启程。你中之邪术状况无法捉摸,耽搁若久,恐有变数。”

同类推荐
  • 说一个侠字

    说一个侠字

    顾源城外有草亭一间,草亭里有一说书人,好讲侠义之事,有一名震天下的盗匪,常出没于字里行间,说书人每每言之,常扼腕叹息,言到动情之初,禁不住潸然泪下。
  • 七诀剑

    七诀剑

    天下刚平,乱世又起。阴谋诡计,为之江湖。南北之朝,豪杰纷纭。谁能崛起,谁又将泯灭,逐鹿群雄舍我其谁。
  • 钑龙

    钑龙

    与恶龙缠斗过久,自身亦成为恶龙。狼烟起,江山北望,穿越到北宋的杨志不想知道什么秘密,杨志不想上梁山,可来来回回竟然是一个死局;面对河山破碎的危机,杨志心中侠武不死,只能靠手中刀,打开一个不可预测的未来
  • 无我剑

    无我剑

    本是救死扶伤的医生穿越到异世界为何成了剑客杀手?是不是要佛拿起屠刀的时候,才会有人开始忏悔自己的罪行?当发现杀人才是救人的时候,医生握起了剑;当罪孽无法饶恕的时候,善良的人也会成为死神。“呐,为什么要给它取名无我剑啊?又不霸气,又不好听的。”“因为没有我,它就只是一把剑而已啊。””
  • 武当剑侠

    武当剑侠

    洪武年间朝廷收集天下武学欲撰写《武定籍》,派出大量密探潜入各大门派收集武学。后太祖去世成祖继承大统一场政变使得朝廷所收集的各大绝学流落江湖,为了争夺绝世武学江湖上开始了一段血雨腥风。
热门推荐
  • 捕熊记

    捕熊记

    漫天破棉絮叫阵狂风给掀了,唰晴——马冬瓜瞄眼狗样霸道的日头,眼珠子被咬了似的刺痛一下。盼一上午,天终于肯放晴了。马冬瓜啪啪地摔起大脚跑到李上午家,贴住门墙一窜一窜往里望。里面的大黑狗扒住墙头,把凉鼻子探出来杵到冬瓜脸上,惊出他一身凉汗,赶紧撤远身子扬嗓儿喊:“李叔,起来没?”半晌,李上午才疲塌着身子晃出来。马冬瓜软下嗓子招呼:“李叔,起啦?”“你个叫驴,下雨阴天儿的,有啥狗屁急的。”李上午瞟眼马冬瓜。马冬瓜说:“还是那事儿。”李上午斜他一眼,“你个狗操的冬瓜,说吧你啥想法。”
  • 大武痴

    大武痴

    这一世,无牵无挂,只想一心一意,寻武极境。本书慎入,因为主角不是在干战,就是在去干战的路上!
  • 家庭生活法律一本通

    家庭生活法律一本通

    本书介绍了青少年在家庭生活中涉及到的法律问题。家庭是青少年最重要的生活环境,也是对青少年成长影响最大的地方。或许是由于太熟悉,家庭生活中的各种事物和问题往往不太受大家的关注,其实其中各种各样的关系往往涉及到好多法律问题,由于青少年对法律的陌生,导致在面对侵权时不能很好地用法律手段进行维护。下面就让我们看下青少年在家庭中涉及到的法律问题。
  • Madame Chiang Kai-shek
  • 我老公他自恋又傲娇

    我老公他自恋又傲娇

    柯榕榕:身为一个合格的绣娘+裁缝,是不能忘记金主爸爸长什么样子的。为了确保自己的脸盲症不犯错,于是把金主爸爸的照片做成手机屏保,保证下次不会认错人!厉傅衍:她居然把我的照片做成了手机屏保,这是在暗恋我吧?柯榕榕:最近金主爸爸瘦的好快,每次定制衣服都要重新量尺寸。为了节省量尺寸的时间,顺手把自己的养生茶送给他吧。再瘦下去,就不能体现自己的绣技之美了!厉傅衍:她居然为我泡了养生茶,她果然在暗恋我!柯榕榕:最近金主爸爸神神叨叨的,总是欲言又止,大概是养生茶有效果了,于是再给他准备一堆养生茶。不用谢!厉傅衍:她的心里真的有我,时时刻刻担心我忘记喝茶。微笑脸。柯榕榕:我是一个已婚女人,虽然婚姻是假的,但是我也不会谈男朋友的。厉傅衍:她那么喜欢我,我是不是该为她先把婚离了?半年后。柯榕榕跟厉傅衍准备去离婚的路上遇见了……“怎么是你?”“怎么是你!””
  • 实用合同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合同文书写作大全

    合同,也称契约,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合同具有如下法律特征:1.合同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
  • 快穿系统1a

    快穿系统1a

    [宿主,跟您商量件事呗……]嗯。[您能不能,正经的谈个恋爱……]考虑考虑。[可是……我们是个正经的恋爱系统啊!!!]
  • 痴绝道冲禅师语录

    痴绝道冲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王妃要辞职

    王妃要辞职

    卦象上说,娶贪财的祸星邵若烟能使三皇子意志消沉,无意于皇位,皇上便下旨赐婚。要娶喜欢穿男装逛妓院的乡霸做王妃,面对这个结果,三王爷整个人都“方”了!但帅帅的王爷竟然是瘸子?!大婚竟然要和一只鸡拜堂?邵若烟也是一个大写的“懵”!等等,这个剧本是不是有点狗血?一个走错剧场的女主如何面对一个冷艳高贵的男主?传说嫁到王府的女人,可都离奇地死去了。邵若烟又是否能保住小命成功逆袭?
  • 中国诗歌艺术研究(第3版)

    中国诗歌艺术研究(第3版)

    《中国诗歌艺术研究(第3版)》分上、下两编,上编以言、意、象、境为核心,探讨中国诗歌艺术理论;下编具体沦述、分析屈原、陶渊明、谢灵运、王维、李白、杜甫、白居易、李贺、温庭筠、韦庄、苏轼、周邦彦、陆游等13位诗人的艺术特色、艺术风格、艺术成就,全书将诗歌理论与诗歌史相结合,宏观研究与微观考察相结合,将对诗歌理论的探索与诗人之艺术的具体研究互相印证,是中国诗歌艺术研究的经典之作。